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二十二章 卢象升借粮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政务院再次下令,今后各开拓团不得在封地内招收移民,只能去朝廷统治下的各省招募。有这样的命令,开拓团只好转而向北方各省伸手了,那里今年大旱,流离失所的百姓极多,只需要许诺一日两餐和大片耕地,会有大把的人跟着走,开拓团终于用这样比较私人的方式,解决了人口问题,也承担了朱聿键本来一部分吸收流民的工作。
很快新的一大批移民又开始进入浙南和福建了,这一次则来自于山陕两省的。原来在高迎祥率部进入山西以后,连续攻克十七座县城,在获得大量粮食补给的同时,他们的人马也恢复到了近四十万人。
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洗,官军路过劫掠比流贼还要厉害。洪承畴调兵进入山西剿贼,结果闹得各州城府县鸡飞狗跳。连续的战乱造成百姓们流离失所,许多田地都因为兵荒马乱而荒废,再加上大旱的影响,山西有大量百姓渡过黄河逃亡河南。
难民很快充斥于彰德、怀庆、卫辉、开封和洛阳各府,造成了当地很大的治安问题,粮食价格也在快速飙升。这样的情况也不能怪难民,人在饥饿的时候,任何道德礼仪法制都是徒劳的,他们只有最基本的渴望,那就是活下去。
宁可饿死也不偷盗的人总是少的,大多数人还是会屈从与自己的本能,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官员们的罪责被难民要大得多。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贪腐,不管民间疾苦,甚至连兴修水利和赈灾的钱都敢贪墨,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山西陕西糜烂到这种地步,实际上人祸多于天灾,如果不是他们将官库的粮食偷偷贩卖牟利,也不至于赈济的圣旨下达之后无粮赈灾。
无粮可食的百姓大量涌入河南,给这里造成了巨大的问题。河南最大的三个府开封、洛阳和南阳,分别是周王、福王和唐王的分封之地,此外还有汝宁的崇王,禹州的微王,彰德的赵王,怀庆的郑王和卫辉的璐王,每一家都拥有从数千顷到数万顷的耕地。
当然这些地方与唐王朱聿键(八贤王是尊号,不是封号)在浙南和福建的封地是两码事,藩王不允许参与军政,但是他们拥有的土地却一点也不少。其中开封的周王有一万顷耕地,璐王更是有四万顷,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在湖广。
在所有的藩王之中,表面上最富裕的恐怕就是福王了,他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差一点就夺取了皇位。最后虽然因为大臣们的以死相逼,让万历皇帝不得不改变初衷,但是他对这个儿子却非常舍得花钱。
为了弥补自己心中对宝贝儿子的亏欠,万历皇帝非常舍得花钱。福王出京就任之前的婚费,就花去了国库三十多万两白银,而修建洛阳副王宫和购置陈设更是由国库出了六十多万白银,这还不计算地方负担的费用。
出京之时,万历皇帝更是将皇宫差不多一半的珍宝都搬到了洛阳,加上大量奴仆太监,以及各种各样的杂物,竟然调动了一千两百多只船进行运输。除此之外,万历皇帝为福王在当地搜刮了超过两万顷良田,并将自江都至太平沿江各州杂税,四川盐井和茶叶税银都给了他,甚至还赐予每年三千引淮盐。
可以说如果不是朱聿键的横空出世,福王绝对是所有藩王之中最富裕的一个。至于现在朱聿键的唐王府,虽然耕地面积超过十万顷,但大多数都在伏牛山和商洛山中,真正平原上的良田只有一万五千顷左右。何况朱聿键自己投资,在南阳府内修筑大量水利工程,为百姓耕种提供灌溉用水,同时将地租降到十税一的地步,这大大安定了民心。
很可惜朱聿键只是特例,虽然百姓们无不感念唐王府的恩德,其他藩王却没有效仿的意思。各王府内无不是粮食堆积如山,却不肯让佃农少交哪怕一点田租,开仓赈济更是想也不用想。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河南各府有大量的田地是王家产业,卢象升除了部分卫所田产之外,根本无法找到田地屯田。甚至许多卫所田地被王家占据的,他也要不回来,结果他目前手中所能有的土地仅有八千顷左右,屯田人口还不足二十万人。
屯田时间太短,还没有太多存粮,现在又有大量流民涌入河南,更让粮食数量不足。卢象升悲天悯人,发现大量流民进入之后,遂决定用屯田的粮食赈济百姓,然而随着流民数量越来越多,仓库里的粮食却越来越少。卢象升计算了一下,如果照这样下去,恐怕他两个月内就会因为断粮而不得不解散屯田。
粮食成了眼下最大的危机,这个时候卢象升想到了朱聿键的结义二弟田见秀,他亲自前往南阳府见田见秀借粮。此时的田见秀正在商洛山中加强防御,卢象升如何见得到,不过他讲明来意借粮,却是见到了如今在唐王府主事的朱聿镆,以及负责管理朱聿键在南阳府产业的李春玉。
如今朱聿镆也是郡王级别,卢象升就算有兵部尚书衔也要毕恭毕敬的。朱聿镆知道卢象升与哥哥的关系,对他表现的相当和善,一见面就命人赐了座位。看到卢象升坐了下来,朱聿镆笑道:“卢大人此来有何贵干?”
卢象升拱手道:“王爷见谅,卢某此来是为了借粮。”
“为何要借粮?”朱聿镆惊讶的问道。
卢象升将眼下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解释道:“情况就是如此,流民数量越来越多,卢某屯田所得已经无法支应,还望王爷能够借与粮食,待得粮食收获立即奉还。”
朱聿镆看了看旁边的李春玉说道:“其实卢大人不知道,我在唐王府只是坐镇而已,实际事务是不管的。至于这粮食嘛,伏牛山和商洛山的粮食归田见秀兄长管理,南阳府内的粮食归李春玉李老板管理,我既不知道具体数字,也不知道应该借出多少为宜。”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二十三章 解决方案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朱聿镆看向了旁边的李春玉:“还请李老板为卢大人解说一下,以我们如今的能力,究竟可借给多少粮食。”
李春玉笑着上前问道:“未知卢大人要借多少,打算何时奉还?”
“现在流民已经超过百万,我怕最终会有超过两百万人进入河南,这些人要吃饭按照每日半斤粮食计算,吃到秋收大概需要九十万石粮食。”卢象升已经计算得非常少了,在这个缺少副食的年代,每人每天半斤粮食基本上只能不死人而已,要吃饱是不可能的。
李春玉的眼睛微微一眯:“卢大人说笑了,九十万石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别说我们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就算是有卢大人也还不清啊。据我所知卢大人屯田有八千顷,就算全部种植小麦按照最高的出产,也不过四百斤的亩产,总量不过是三百二十万石而已。从秋收吃到夏收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这点粮食连供应自己的口粮和种子都不够,如何能够还债?”
卢象升的眉头一皱,他看向李春玉冷然道:“李老板不愧是商人,能够将收获算得清清楚楚。不过我们能支撑到明年夏收,流民就会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我们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到时候自然能够还给李老板粮食。更何况国家有难皆应慷慨解囊,就算是白送九十万石粮食,也是应该吧。”
李春玉却摇头道:“八贤王常说责任与权力是对等的,这些百姓需不向八贤王缴纳赋税,成为流民自然由国家赈济,与我等何干?更何况八贤王麾下产业不贩私盐、不盗不抢,并无任何作奸犯科之事,所来都是正当无比,就算不予你粮食也无甚错处吧。”
“你……”卢象升气得拍案而起,如果不是顾及到八贤王的威名和交情,他就要当场翻脸了。
朱聿镆赶快打圆场道:“卢大人息怒,李老板只是在商言商,这米麦还是应该借给的。”
“回禀二王爷,李春玉承蒙王爷抬爱,在此处经营产业,一切所得均上缴王爷。就算是要借出粮食,也需得到王爷首肯,我是不能做主的。我看卢大人不如在南阳府小住一月,待我禀明八贤王再做定夺。”李春玉摆明了是拖时间,因为他知道,如果灾民继续大量涌入恐怕等上二十天,卢象升所在的屯田地方就要出现粮食危机了。
“如果等上一个月,人早就都饿死了。还请立刻借三十万石米粮,剩下的等王爷回信后再说。”卢象升对着李春玉怒目而视,他这些话是强压着火气说的。
李春玉却是毫不在乎:“对不起了,如无上命断不可交粮,卢大人请回。”
“你……”卢象升真得火了:“若不给粮,我就只能派兵抢了。”没想到他此话一出,大殿内外二十多名护卫突然抽刀出鞘,刀尖全都对准了他。这些人忠于八贤王,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如果他真的要带兵来抢,恐怕光是八贤王在河南的武装力量,就足够将卢象升的天雄军全歼了。
李春玉站在那里丝毫没动,他冷笑道:“如果卢大人要抢请自便,不过你的天雄军在北边,如果要抢也需先从周王、福王那边下手吧。如果你置其他藩王于不顾,专门对付八贤王的产业,我等断不会束手就擒,到时候就看看你的天雄军有没有本事打入南阳府城了。”
李春玉等于把话说绝了,逼得卢象升无法可想。他正要撂下几句狠话,回去带兵攻城的时候,朱聿镆却说话了:“卢大人切莫生气,李老板所说的确是实情,没有王兄的旨意,就算是我也没有动用这么大规模粮食的权利。”
“即便如此,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诸多百姓饿死啊。”卢象升叹气道。
“你是看我们好欺负是不是?”李春玉也怒了:“周王、福王都是富庶无比,而且距离流民更近,你不去找他们偏来最远的南阳府,你是居心何在?”
“这个……”卢象升一愣,他这么做的确有些不地道。同为藩王他不去找那些更靠近北方的藩王,而是舍近求远的来南阳府,很有些专捏软柿子的意味。他本来是向依靠私人关系借粮的,没想到现在关系说僵,反倒成了自己仗势欺人不讲理。
这个时候朱聿镆有出声了:“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不过卢大人的天雄军要辛苦一些了。”
“有什么办法?”卢象升听到还有转圜的余地,当即问道。
朱聿镆和李春玉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朱聿镆说道:“我们虽然没有大规模外借粮食的权利,但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却是例外。”
“如何例外?”卢象升询问道。
李春玉在一旁答道:“移民。”
“移民?”卢象升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李春玉点了点头:“没错是移民,实际上八贤王曾经说过北方之所以屡有灾害就产生大量流民,是因为土地出产太少,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人口。要想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土地的负担,将多余的人口移送到无人的土地上去开垦。”
“这么说要让大量百姓离开家园,到很远的地方去讨生活?”卢象升心情有些沉重,他对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抵触的。
“王兄所说百姓应当有开拓的冒险精神,应该有不断发现新世界的激情,如果固步自封,最终就只能自取灭亡。”朱聿镆说道:“华夏之外有更加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无数未被开垦的土地,为何不能属于我们的百姓?据说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仅有陕西河南这一小片地方,如果不是有冒险精神,又如何扩展到如今华夏广大的地域。”
“王爷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不知这些百姓应待如何安置?路途之上的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卢象升终于被说服了,他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二十四章 遭遇飓风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如此最好,我会尽快通知护卫队前往领取百姓,同时会携带沿途口粮,希望卢大人能够配合。”李春玉点头道。
“如此就不打搅了,还请尽快派人过来。”卢象升拱拱手,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转身离开了。
等到卢象升走远了,年轻的朱聿镆转头问道:“咱们做得是不是太过份了?或许田见秀兄长的这个计划,有些太伤人了。”
李春玉笑道:“我却认为非常好,如果不是我们如此挤兑他,卢象升又如何愿意让那些百姓移民。他们还是有那种故土难离的思想,王爷说过这是一种血脉的联系,对于国家的凝聚力是很有用的,但在开拓冒险的时候却要不得,我们必须利用这些灾害,将百姓们强制性的移民出去,这样才能持续扩大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你说得也对,只是太过委屈卢大人了。”朱聿镆不无歉意的说道。
“卢象升对朝廷太过信任了,这对他的未来没有好处。我认为应该让他看清事实,不光是对他,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有益的。”李春玉笑着说道。
卢象升到访唐王府之后,新的移民工作就开始了。如今的移民工作已经与当初不同了,政务院的税收比几年前要提升了许多,粮食也不再是问题,移民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新的移民被分到了三个地方,浙南和福建因为工业规模越来越大,继续更多的人口加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北方的土地扩大之后,以前在那里属于通古斯人的各个游牧民族都成为了奴隶,也急需新的移民去填充,而澳洲南部地区的殖民地同样人口不足,这样一来两百万移民很快就被分掉了。
如今朱聿键麾下的运输能力可非昔日可比,这些移**送的速度很快,卢象升手里粮食不足的问题很快得到了缓解。
不过粮食问题解决之后,卢象升又为新的问题而烦恼了。因为在动员移民的时候,李春玉派出大量人手进行宣传,将八贤王封地内宣传的非常好,而且移民条件极为优厚,结果让许多参与屯田的人也心动了。
集体进行屯田,只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温饱,却不可能让人致富。移民政策却是以赠送至少百亩土地,外加耕牛、种子、农具,同时只收一成赋税为基础的。这样丰厚的政策,自然比屯田要优厚百倍,所以人员流失自然也是正常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就无法种植那么多开垦的土地,也就收不上粮食,那么屯田的成果就会化为乌有。无奈之下卢象升只好让李春玉停止移民招收,这才将新到来的流民截下来,填补了人员亏空。
不管卢象升是否截留那些流民,以河南省为基地的移民工作都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今年是波及整个北方的旱灾,不仅仅是山西一省才有流民的。依靠着伏牛山区和商洛山区的吸纳作用,来自于陕西、四川、北直隶和山东的大量灾民,都在向着长江流域或者河南涌入。
朱聿键麾下的政务院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有了整套成熟的移民转移和安置流程,即使有再多的移民也不会弄得手忙脚乱。民政司为了移民工作不遗余力,他们不但租用了漕帮大半船只,甚至连浙南五府通往萍乡煤矿的铁路都动用了。
这一次美洲殖民地被分到的人最少,只有大约三万人左右,这些人依靠着美洲舰队已经扩充到十三艘的宝船队,将被一次性运往美洲殖民地。
美洲舰队需要保护的海岸线太长,无法抽调出兵力来护航宝船队,所以这一次美洲舰队派人过来,还有要求扩充舰队的意图,为此陈永疆派来了刘闯、顾维兴和部分海军官兵,希望能够接收部分战船。
对于美洲的发展朱聿键也是相当上心的,他当即拍板又拨给三艘五号战船和五艘六号战船扩充美洲舰队,作为此次美洲舰队抽调过来的最高级别军官,本来仅指挥一艘六号战船的顾维兴,成了此次返航舰队的指挥官,年轻的刘闯则成了副指挥官。
在三门军港配足水手和军官之后,八艘战船掩护着十三艘宝船出海了。这次宝船队除了携带三万普通移民之外,还携带了四百多船匠和学徒,造船所用的各种机械,以及三千多名船匠家属。这些人都是为了在墨西哥湾组建新造船厂而准备的,这是今后美洲殖民地发展的重点,因此沿途刘闯表现得异常小心。
他们将首先向东北方向行驶,到关岛的海盗基地补充一次给养,再直接向东行驶前往金山港登岸。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出海三天之后,他们赶上了一次风暴。
如今已经是农历九月的深秋时节,气温开始慢慢转凉,夏季的风暴活跃期基本上已经过去了,就连海军的天气预测部门也放松了警惕。这应该是今年最后的一次风暴,因为事先海军并未作出任何预测,结果美洲舰队的这支宝船队就一头撞了进去。
高达六米多的巨浪,让大如宝船这样的巨舰也摇晃得厉害。顾维兴和刘闯两人指挥着二十多艘大船竭力维持着队形,迎着风不停的穿浪而行。所有战船都被粗大的绳子拖拽在宝船后面,那些宝船则将蒸汽机的马力开足,以最快的速度向着浪峰迎面行驶。
要想在飓风中存活下来,船只就必须迎浪而上,这在帆船时代非常困难。因为帆船逆风行驶本就困难,如果将帆挂满,会因为重心太高造成船身大幅摇摆,甚至有翻覆的危险。如果不挂满帆又可能因为动力不足,造成无法翻越浪峰,船身就容易被大浪砸毁。
正是因为这样矛盾的情况,让以前船只遇到飓风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危险性。幸好宝船拥有蒸汽机动力,在宝船的牵引下,即使所有船只将帆完全落下,也能以接近八节的速度翻越浪峰,这让航行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二十五章 抵达夏威夷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依靠着丰富的海上经验和宝船的强大动力,船队在暴雨和海浪中整整坚持了三天三夜,这才慢慢闯出了那片风暴海域。此时那些没有习惯海上生活的移民已经个个晕船,吐得稀里哗啦,而水手们也被搞的筋疲力尽。
整个船队下了全帆,在海面上整整休息了一天,大家这才恢复了体力。顾维兴在天气转晴晴之后,第一时间用经纬仪进行了测定,船队所在的位置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因为需要抢风行驶,他们在风暴中脱离了原来的航线,如今关岛已经被远远抛在了西面的数百海里外。船队的给养不足以抵达金山港,这是为了多装载移民和设备的权宜之举,现在却成了一道难关。本来他们需要在关岛进行一次补给,才会继续前进,可是现在船队却错过了。
如今摆在顾维兴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返回关岛进行补给,再前往金山港。这样需要多走上千海里的冤枉路,耽误至少半个月的时间,却是最为稳妥的。
另外一条路比较冒险,依靠现在船上的物资冒险前往金山港,按照顾维兴的计算最少还缺五天的补给。食物缺乏或许容易对付,只需要按照配给制度,严格每个人的食物摄入量,应该足以坚持到目的地,可是淡水的缺乏则可能致命。
在茫茫的大海上,没有淡水很难补充,而一旦缺水情况则会非常严重,甚至有死人的危险。顾维兴实在难以作出决定,便将刘闯叫到了自己的旗舰上,两人一起商量船队的行驶方案。
顾维兴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一遍又解释道:“第一个方案比较稳妥,但是需要耽误半个月的时间,第二个方案却太过冒险,我怕会饿死人的。”
刘闯看着桌上的海图,暗暗思索了片刻说道:“我们返回封地之前,李信大人再三叮嘱,墨西哥湾的造船厂那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尽快投入生产,造船厂的修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就等着船匠到达开工建造新式帆船了。”
“你的意思是执行第二个方案,这个是不是太冒险了?”顾维兴皱着眉头说道。
刘闯说道:“这个造船厂的开工与否,关系到我们对下一步殖民工作的开展速度,是非常紧急的任务,提早开始生产可以让华夏获得更大的利益。”
“可是为了抢出这段时间,就让数万人去冒生命危险,似乎太过残忍了。”顾维兴问道。
刘闯摇摇头:“其实并不算冒险,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可以临时进行补给的地方。”
“临时补给点?在哪里?为什么海军高层没有通知过我们?”顾维兴问道。
“海军高层没有通报,是因为我们海军尚未有船只抵达过那里,不过我在海军军官学校进修的时候,却曾经听王爷讲过课,那里是有一个群岛的。”刘闯指点着海图上的一个群岛说道。那个群岛在太平洋中间偏东的地方,形状犹如一柄弯刀,看上去面积应该比关岛大上七八倍。这个群岛在地图上被标注为夏威夷群岛,是个面积不小的火山群岛。
刘闯说道:“虽然军方没有说明,不过我在以前上地理课的时候,王爷曾经给我们讲解过。这个夏威夷群岛是个火山岛,岛上物产丰富有淡水水源,甚至还有土著部落居住。我们在那里应该能够补给食物和淡水。”
“哦?王爷居然早知道这个岛?”顾维兴不会怀疑刘闯的话,因为整个海军都知道刘闯是朱聿键最早的学生之一。
刘闯点头道:“的确如此,当时老师描绘得非常具体,我甚至感觉是他亲眼所见的,好像他去过那里一般。”
“王爷的能力非我等所能测度,既然王爷说那里有淡水,我们就冒这个险好了,希望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顾维兴最终决定冒险,不过他的这个决定并非是相信夏威夷群岛真的物产丰富,而是出于一种对八贤王盲目的信任。除此之外,顾维兴和刘闯都有另外一个想法,前往夏威夷群岛看看,在获得补给的同时,说不定还能拿到一块新的殖民地。
顾维兴决定调整航行方向,庞大的船队扬起风帆,向着夏威夷群岛的方向全速行驶。尽管有得到补给的可能,顾维兴和刘闯还是决定在船队中实行了粮食和饮水的配给制度,以防止出现最坏的情况。
1...166167168169170...3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