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这枚铅弹深深嵌入了李九成的身体,他只感觉一阵胸闷气短,力量好似从背后的破口处迅速流逝而去。他的眼前发黑两腿发软,身体晃了晃就倒了下去,等到申屠鸿跑到他旁边的时候,李九成已经气绝身亡了。
申屠鸿喘着粗气,用脚狠狠踢了李九成的尸体两下骂道:“你小子跑得真快,非要让我用枪打,现在你倒是跑啊,跑啊。混蛋,害得老子不能得全功,你个混蛋。”他边说边踢李九成的尸体,然而这个跑出七八里的叛军将领,已经再也无法回答他了。
“团长,天快黑了,咱们还要走回高密城啊。”一名士兵提醒着。
“对,咱们要赶快回去,把他的头割下来带着,咱们即刻回城。”申屠鸿骂骂咧咧的直起身,带着人往回走去。
直到天黑的时候,申屠鸿才回到高密城,而此时朱聿键已经坐上了高密县衙的大堂。原来在李九成援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城内李应元的部队也发动了反击。第一团和第二团严阵以待,用臼炮和排枪打得叛军损失惨重,他们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了超过三千官兵。
等到外面的枪声渐渐平息,喊杀声也远了,他们就知道援军肯定是完蛋了。一时间城内叛军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最终决定跪地投降,李应元本来还想反抗的,却被部下绑了起来,就这样李应元和他手下的一万四千多叛军成了俘虏。
对于这些叛军朱聿键分开对待,经过分别审问的方式,他将这些人中的辽东老兵和军官等一千多人区别开来关押,对于那些被裹挟的青壮则是教训了一番,威胁他们已经是叛逆,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做苦工五年赎罪。
这一万多人本就是老实农民,平日里只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有什么见识。被集中起来之后,由师属宣传处这么教育了一番,各个吓得唯唯诺诺,纷纷同意去做苦工赎罪。
这些农民的队伍还在扩大,在消灭了李九成的队伍之后,又抓捕了三万多被裹挟的壮丁,这样一来苦工人数就达到了五万人。
朱聿键非常清楚,那些辽东老兵各个是刀头舔血的主,如果放任很容易发生问题,所以他想要全数押送到京城交给皇帝审判。至于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吓唬他们是去做苦工,实际上他们将被运送到黑龙江流域,去接收倭奴开发出来的北大荒,他们在那里将拥有自己肥沃的土地。
当然朱聿键是非常人性化的,让这么好几万大老爷们窝在北大荒,终年看不到一个女人也不现实。所以他决定从九州抓获的女倭奴之中划出一批长相不错的,交给他们当小妾。等到过上一两年,让他们将家小都接到北大荒去,这就算是有人定居了。
唯唯诺诺的俘虏们都在设想着会遭受怎样的苦难,如何熬过五年苦工才能回家,他们哪里知道真正幸福的生活却在等着他们。后来这些定居北大荒的山东汉子,成了最吃苦耐劳的一批农民,将北大荒变成了华夏最大的粮仓之一。而在得知真相以后,他们也对八贤王感恩戴德,成了最为忠心的一群人。
朱聿键还在打算扩充这支前往北大荒的队伍,将所有被孔有德裹挟的青壮全都送过去,就在这个时候的大凌河战役已经分出胜负了。
祖大寿并不知道自己的援军已经变成了叛军,他还坚守在大凌河城,准备与援军里应外合打败满清军队。关宁军虽然有四万多人,但大部分都要分守几个重要据点,祖大寿手中的五千多人已经是关宁军所有的机动力量了,如今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朝廷的援军。可是被围已经数月,眼看着粮食越来越少,自己手下的士兵也从五千多人一路下降到了三千人,援军的影子却还是没有见到。
在大凌河城头的战斗硝烟刚刚散去,一切都暂时恢复了平静。何可纲也负了伤,此时他的脖子上包扎着白布,一瘸一拐的走到祖大寿身边:“祖大哥,建奴的进攻又被打退了。”
祖大寿就坐在城墙脚下的碎砖旁,他听到何可纲的话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两人沉默了片刻,何可纲说道:“祖大哥,你说朝廷的援军还能来吗?不如咱们突围出去吧。”
“糊涂,出城那不是送死吗?在城内我们还能多拉几个垫背的。”祖大寿怒斥了几句,他还想再说,可是看到何可纲那已经被硝烟熏黑的脸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何可纲如何不知道突围的危险,可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在这里坚守却只能等死。更何况城内粮食已经不多,如果再坚守一个月时间,恐怕士兵们会饿得连出城的力气也没有了。
何可纲没有反驳,他叹了口气低声说道:“火药用完了,今后咱们没大炮守城了。”
“什么?”祖大寿惊呼了一声,尽管他早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却没成想现在就出现了问题。实际上炮兵们用得非常节省,平时都是步兵用血肉之躯抵挡对方的攻势,只有实在顶不住的时候,才会用大炮轰击。可是城内积存的火药毕竟有限,就算用得再节约,也终归有用完的一天。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五百四十一章 大凌河解围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祖大寿看了何可纲一眼默默的说道:“入夜之后我先带一千人往南突围,等一刻钟你再带剩下的两千人向西突围。”祖大寿如此说,不仅等于同意了何可纲突围的要求,更是将自己作为诱饵,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突出重围。
“这不行,你现在是辽东主将,必须要保存自己。我先突围,然后你再走。”何可纲急了,如今督师职位空缺,身为辽阳总兵的祖大寿就是大家公推的关宁军主将,如果他有什么闪失,关宁军就很可能分裂。
何可纲身为一名副将,知道祖大寿如今对关宁军的重要性,所以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让祖大寿安全脱险。
“别说了兄弟,是我将大家带到如此险地的,我应该负责到底。如果我真的死在战场上,今后就要靠诸位兄弟了。袁督师的血不能白流,我关宁军必须要……”说到这里祖大寿已经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两人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城头上突然欢呼了起来,紧接着一名校尉向着他们跑到,口中还大声喊着:“总兵大人,退了,建奴退兵了。”
“什么?”祖大寿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在有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己方即将油尽灯枯的时候,对方居然将这唾手可得的胜利拱手想让,自己主动撤退了。祖大寿一骨碌爬了起来,与何可纲一起向着城头跑去。
两人一口气跑上城墙,向着满清大营的方向张望,对方果然正在拔营起寨,一队队整齐的向北撤退。满清大军有恃无恐的向北撤军,甚至不做稍加掩饰,显然是根本不认为城中关宁军还有反击的力量。
祖大寿害怕对方有诈,如果自己追击没准对方会反咬一口,更何况士卒疲敝,也的确无力追击,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数万满清大军徐徐而退,关宁军甚至连城门都没敢开。
直到满清大军退走两个时辰,祖大寿才确定对方是真的退了,他愣愣的坐在椅子上,口中不住念叨着:“退了,为什么会退了,这其中必有缘故。”
“对啊,肯定是满清后方出了什么事情,所以才会这么急匆匆的退走。”何可纲也在一旁说道。
祖大寿一拍桌子:“不管是什么情况,反正咱们的机会来了。立刻从各城调运物资过来补充城内消耗,同时各城抽调人马,将这里的守军补足一万,这样大凌河城就算站稳脚跟了。”
“我明白了。”何可纲点头就要去筹备,却被祖大寿叫住了:“你再派出斥候查探,看看建奴究竟为什么撤退,他们撤退的如此慌张必有缘故。”
祖大寿猜得一点都没错,岳托率领的大军在大凌河城下围攻数月,损兵折将五千多人,现在却突然掉头离开的确是有不得已的缘故。
自从袁崇焕和孙承宗定下了袭扰之计,北方所掌控是三个骑兵师就开始调动防区了。满桂新组建的第二骠骑兵师沿着黑龙江流域继续西进,作为中线堡垒的突击兵力,而原本在中线堡垒的赵率教第一骠骑兵师被调往北线,而北线的吴之番手下第一枪骑兵师南下,越过黑龙江前往张鼐控制的北大荒地区。
之所以如此调度,就是希望利用装备最为精良的吴之番枪骑兵师,对满清控制区进行袭扰。一面牵扯满清的精力,一面屠戮满清人口,最终达到将满清彻底弱化的目标。
如今已经完全熟悉了马上作战的华夏骑兵们,将原来上马行军下马作战的龙骑兵方式,变成了骑兵对决的普通骑兵方式,同时还加强的火器的使用。因此朱聿键特令将他们的龙骑兵师名号更改为枪骑兵师,如今大大增加了机动作战能力的吴之番手下将士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搅乱整个满清的后方了。
就在一个月前,吴之番所部的人员装备都已经到位了,经过三天休整之后,他就开始了南下劫掠之旅。吴之番率领骑兵如风一般侵袭满清境内,他们很快越过了松花江,向着东辽县的方向冲去。沿途满清村镇农庄一个个被清洗,所救华夏人都给予粮食让他们往北走,剩下满人则全部屠杀一个不留。
仅仅出击十天之后,他们已经来到了被占多年的辽都卫,此地宋辽时期曾经设黄龙府,到了明代设立辽都卫,曾经是辽东都指挥使司所在地,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是大明在关外最北方的重要据点。只不过自从建州女真兴起之后,这里就被占据了,明军节节败退丧失了大量领土的掌控权,如今这里也成了满人的一个大基地,拱卫着满清的北方领土。
在辽都卫城内,平时拥有同为一个甲喇的五千满人,同时有两万余华夏人包衣奴才,也算是在通化府以北最大的满人据点了,当然平时驻扎的军队都已经跟随岳托上了战场,如今留在这里的皆为老弱妇孺。
尽管兵力严重不足,在听说朝鲜军骑兵抵达的时候,城内满人还是动员了起来。全民皆兵的满人动员速度极快,就在吴之番抵达城下的同时满人从十三岁到六十岁的所有男丁都被集结起了起来,加上那些壮年女子总共两千余人都自带弓箭马刀,骑着战马冲出了城外。
满人不会守城也没有守城的习惯,他们向来是在野战中以骑兵对战解决问题的。面对着上万名朝鲜军骑兵,他们竟然毫无惧意的迎了上去。
“开炮。”吴之番大声命令着,随军炮营立刻将2公斤行营炮全都拉了上去,瞄准对方就是一顿乱轰。骑兵与步兵不同,为了尽量提升移动速度,他们没有六公斤攻城炮和臼炮的配置,那些火炮太过沉重不适合骑兵携带,他们随军的都是用四匹马拉拽的2公斤行营炮。
这些火炮轻便,放在四匹马拉拽的特制炮车后面能够轻松转移,而两轮炮车机动性好,其上更能携带炮弹火药,方便炮兵的武器配置。当然为了保证骑兵机动能力,即使这样的火炮也不能携带太多,所以整个骑兵师只配备了一个骑炮营,装备24门行营炮。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部屠杀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满清骑兵们的马速刚刚开始提升,24门行营炮已经同时开火,直射的炮弹砸落在密集的骑兵队伍中,途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都被化为齑粉。忍受着巨大的伤亡,满人骑兵们却丝毫没有惧意,他们拼命的催动起战马,向着对面的骑兵冲去。
“出击。”吴之番不能让对方直接冲过来,那样己方将没有距离可以让马匹提速。作为一支骑兵,如果失去了速度带来的冲击性,其战斗力也就消减大半了。所以在行营炮发射两轮之后,吴之番就命令全军启动了战马。
久等命令的战士们纷纷催动起战马,向着对面的满人队伍冲了过去。他们的队形与满人骑兵有着很大不同,为了增加冲击力满人都以斜线的楔形阵发起冲击,而相对的唐军骑兵却用了能够最大扩张攻击面的雁形阵。
当双方距离只有五十多米的时候,满人骑兵纷纷弯弓搭箭,用箭雨攻击对面的唐军。然而唐军各个拥有宽沿钢盔和胸甲,胸甲之内和马身上还有连环甲,根本不怕对方的羽箭,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的。
唐军也开始了反击,他们所用的却是研究所专门研发的马枪。这些马枪与步兵使用的燧发枪差不多,只是将枪管截短了少许,此外为了让重心靠后,马枪的枪托上都安装了铁制突起作为配重,这让在马上单手射击成为了可能。
随着骑兵们呯呯啪啪的射击声,对面毫无甲胄的满人骑手纷纷坠地,顿时伤亡了近百人。射击之后,唐军骑兵们迅速将长枪放入枪袋之中,右手抽出雁翎刀,左手却抓起一把短枪。
双方距离渐渐近了,所有人都高举起战刀,拼命催动着战马冲向敌人,然而当双方距离还是二十多米的时候,唐军骑兵的短枪响了。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在这样近的距离内,短枪已经足够击毙高速冲击的骑兵了。
在这一片枪声响起之后,处于最前排的满人纷纷倒地伤亡,原本紧密的骑兵阵出现了一丝松散。如果是在较远的距离,满人会利用精湛的骑术,迅速补上这些空挡,然而双方对头冲击只有二十米的距离,只是眨眼工夫就撞在了一起。不等满人骑兵补上漏洞,双方骑兵已经交错而过,不停有人被刀砍落马,不过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满人。
因为有着坚固的铠甲和更加锋利耐用的雁翎刀,唐军骑兵的伤亡可能性很小。反观对方多是老人孩子,甚至还有许多女人。他们虽然人手一副弓箭,短兵器却是参差不齐,各色长短刀剑都有,有的人甚至在用给牲畜加草料用的草叉。
满人的武器五花八门,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制作粗糙,结实耐用就不用想了,不被锰钢渗碳的唐军雁翎刀直接砍断,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在这样的装备差异下,尽管唐军的骑术还有待加强,对满人的作战却是一边倒的情况。
唐军不过伤亡数十人而已,满人却已经是死尸遍地了,剩下的百余个人还在做着垂死挣扎。唐军战士们毫不留情,对方不投降就是短枪伺候,在稍远距离谨慎的一顿乱射,让剩余的满人骑兵全部阵亡当场。
满人是不会屈服的,历来讲究武勇的他们即使有最后一口气,也会拼杀到底,结果一战下来上千满人全部阵亡,城内已经只剩下老妇和过于幼小的小孩了。骑兵们迅速冲入城中将双方隔离开了,很快华夏包衣奴才被全部解放,吴之番特意派出一个排,带着他们返回到北大荒地区。
包衣奴才被全部带走之后,那些蜷缩在一起的满人老弱却难办了。看着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妪和尚不懂人事的孩子,所有骑兵都下不去手了。路上所见的满人村镇都是抵抗到底,他们在战场上杀死那些人并不会有心理负担,而这些较大城市中的满人养尊处优,老弱却没有那样的血性。
现在这些人选择了投降,再将雁翎刀砍向他们,对心理的压力就大得多了。所有人都在看着吴之番,等待着他的决定。
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官兵,吴之番大喊道:“我们骑兵第一师的口号是什么?你们还记得吗?”
“杀灭建奴,复我河山,血债血偿,不受降卒。”士兵们高喊着。这就吴之番当年的誓言,通过教官对新兵的口耳相传,已经成了枪骑兵第一师的座右铭,也成了他们对满清死仇的见证。
见到士兵们都喊出了这一句,他点点头道:“非常好,大家应该知道满人对我们华夏人历来是不分老弱全部屠杀,青壮则要给他们当奴隶做牛马的。他们从未怜悯过我们的老弱,我们又何必怜悯他们的。更何况那些孩子看似天真,可是他们也会长大,等到他们长大了就是满清的骑兵。他们不会为我们今天的放过而感恩,他们会照样拿起屠刀,毫无怜悯的屠杀我们的百姓和父老。如今的战争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没有怜悯存在的机会,你们从这一刻起要记住,任何对敌人的仁慈,都是对家乡父老的伤害。当你们用仁慈对待敌人的时候,就是在用战刀狠狠的割去亲人的头颅,大家说该怎么办?”
“杀,杀,杀。”吴之番的解说,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此次战斗意义。现在他们无人再为那些老弱求情了,因为这是民族生存之战,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受害,就必须将屠刀挥向敌人。民族之战无对错,这是每一个参加战斗的人都必须清楚的。
随后不需要吴之番再行命令,雁翎刀已经砍向了满清的老弱妇孺,战士们只花费了几分钟时间,就将所有投降的老弱尽数诛杀了。看着战士们坚定的目光,吴之番点点头道:“非常好,记住在民族之战中,绝不可以有怜悯之心,这并不仅限于满人。任何非我族类,企图侵占我们的土地,杀害我们百姓的外族人,都适用于这条规则。”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五百四十三章 斥候交锋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吴之番的杀伐果决,让所过之处的满人被屠戮一空,也让岳托失去了情报来源。一时间满清高层已经对北方情况毫不知情了,他们不知道对方在哪里,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为了得到有用的情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出骑兵斥候,打探战场上的消息,新的战斗在斥候之间展开了。
郑锡明是枪骑兵师第一师二团四营侦察排的一名班长,在平日的行军中,他们负责在部队前方查探情况,担负着识破对方埋伏破坏,消灭对方耳目并提前预警的任务。
侦察部队都以班为单位,轮流在前方查探,此时郑锡明刚刚与战友换了班,带着全班的十二名骑兵,拉开散兵阵型向着前方急奔而去。所有战士都保持着高度警惕,催动马匹的同时四下观察着情况,忽然前方尘头大起,显然是有骑兵靠近。
郑锡明勒住战马,举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却发现一队数十人的满清斥候正在急速奔来。
“有敌情,对方人数至少二十人,随时准备战斗。”郑锡明大声命令着,战士们立刻开始为燧发枪装上弹药,做好一切战斗准备。等到敌军靠近的时候,他们已经熟练地给所有燧发枪都装好了弹药。
“冲锋。”郑锡明一声令下,排开散兵线的侦察兵们催动起马匹,向着满清的队伍冲去。
“有敌人,冲。”对面的满清斥候也发现了他们,立刻开始了冲锋。
呯呯的枪声响起,最前面的几个骑兵纷纷落地。因为对方采取了密集的冲锋队形,所以射击非常容易。面对着伤亡这些满清骑兵连弓都没有取出来,他们不希望因为射箭而降低马速,在他们看来最有利的做法就是靠近对方,用战刀将这些人全部砍死。
然而郑锡明的侦察班并未与敌人面对面的硬碰,在双方距离还是数十米的时候,他们突然分来两部分,从对方骑兵们的两侧躲闪了过去。对于满清骑兵来说,在骑兵对冲的时候避开,这是绝对的懦夫行为,但在唐军骑兵来说,这只是战术需要而已。
带队的斥候队长大声吆喝着,率领斥候队转向,朝着其中一股追去。然而他们的人数太多,转向不如侦察班灵活,在双方侧面交错的一瞬间,骑兵们已经抽出短枪,对着满清骑兵又一顿乱射,将队形侧翼的满清斥候打得纷纷坠马。
一击不中损失了十几个人,气得斥候队长哇哇大叫,他带着斥候队又冲了过来。刚才双方距离较远又有着不小的烟尘,人数算得并不精确。双方擦身而过的时候,郑锡明这才数清楚,对方的斥候队居然有五十人。
满清骑兵一般的斥候队只有十五人,如今却增加到了五十人这是很不寻常的。对方有实力将斥候队扩大到如此程度,必然是因为对方的主力部队到达了,而在如今的辽东唯一有此实力的就是岳托所部了。
岳托率领的数万大军从大凌河城返回了?郑锡明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是个新情况必须回去报告,他也不恋战立刻命令侦察班集合,向着大队的方向冲去。满清斥候队长却是不依不饶,依然打马吆喝着,向着侦察班追去。
看看越追跃进的满清骑兵,郑锡明冷笑一声:“让后面弟兄好好给他们送送行。”
郑锡明如此一说,战士们立刻欢呼起来,拖在最后面的五个人纷纷从战马侧袋里掏出手雷,点燃引信向后方扔去。他们扔得高度并不高,最基本上随手甩了出去,加上马蹄扬起的烟尘遮盖,满清斥候队竟然都没有看到。
当斥候队的第一排骑兵越过手雷,继续向前追击的之后,那些引信燃完的手雷突然爆炸了。轰轰的剧烈爆炸声响起,斥候队中间的十几个骑兵立刻被巨大的气浪掀翻,周围的人纷纷被密集射出的破片击中,死伤极为惨重。
等到郑锡明等人离开,满清斥候队才清点出伤亡,一个五十人的斥候队阵亡二十一人,受伤十四人,其中还有八个人被手雷炸没了马匹,损失极为惨重。而在满清落后的战地医疗条件下,这些伤兵能复原的可能也极其微小。
各路与唐军侦察队遭遇的满清斥候,都遭受了差不多的重大伤亡,尽管在骑术上唐军略逊一筹,但依靠着有代差的武器,满清还是遭受了更为惨重的损失。接到岳托大军返回的情报,吴之番知道不能恋战,他们立刻调转方向朝着辽西杀去,在那里满清的防御依然空虚,只有济尔哈朗率领的一万人驻守,足以让他们再闹上一阵子了。
吴之番并不知道,他趁着岳托进兵大凌河的空隙,突然侵入满清土地劫掠,因此获得了巨大利益。而他的劫掠也反过来帮了祖大寿,让大凌河城不至于遭到攻克。
当祖大寿得知是因为“朝鲜军”的主动出击,让岳托不得不回兵的时候,他还以为这是友军忍受重大伤亡对他进行的支援。祖大寿对朝鲜的看法大大改观,连带着对八贤王的看法也有了些微转变。
吴之番并未与满清主力正面硬抗,他在辽西占足了便宜之后,又带着解放的六万多华夏人和十多万头牛羊返回了北大荒一线。这个消息让皇太极非常震怒,但他现在却毫无办法,因为与林丹汗的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他现在选择撤退,一年的准备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皇太极只能一边加快进攻速度,一边命令岳托原地防守,不许对朝鲜军队有任何试探性攻击。
1...144145146147148...3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