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听到朱聿键的关心,潘独鳌赶快施礼:“王爷过奖了,工作多一些没关系,这是臣应该做的。”
朱聿键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说道:“最近你可要辛苦了,我们有许多新工厂需要建造,你这个工商司可要忙活了。”
“这是属下份内的事情,只是资金问题还需要财政司协调。”潘独鳌笑着回道。
“这个没有问题,我叫你过来是打算让你将纺织厂扩大五倍的。”朱聿键点头道。
“扩大五倍?”潘独鳌连忙阻止道:“王爷不可,苏、松二府的棉花根本不够我们扩大后的纺织厂使用,我看还是不要如此扩建才好。”
“你不明白的,河南越来越干旱,最近几年可能有更大的旱灾,我打算在那里全面推广种植棉花,粮食则由朝鲜和夷州岛供应,此外我们还能让北海府提供肉食。另外我计划在江西和南直隶大量买地推广优质水稻,粮食是不成问题的。”朱聿键解释道:“我给你的要求非常简单,全面收购江南种植的棉花,我们甚至将有棉籽的棉花以与无棉籽的棉花一样价格收购。你们要在棉花收获的第一时间就行动,甚至可以提前定价预购棉花。”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三百九十九章 造船厂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王爷这是要做什么?”潘独鳌听得有些不明所以。
朱聿键冷笑道:“我要将浙南的棉纺织变成规模化产业,我们要利用机器的优势,大量生产优质低价棉布,然后在整个大明低价倾销,也要向欧洲倾销。”
“王爷这是何意?”潘独鳌惊讶的问道。
朱聿键微微一笑问了个不相干的话题:“你认为去年的大旱,对浙南有利还是有害?”
“这个……”潘独鳌思索了片刻说道:“应该是利大于弊的。”
“何以见得?”朱聿键饶有兴趣的追问了一句。
潘独鳌解释道:“我感觉工商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来浙南只有四五十万人口,劳动力相当不足,大部分的人都在耕种,很难分出人手来加入工厂,各个工厂最头疼的就是招工。”
“说的没错。”朱聿键鼓励的话,让潘独鳌的思维越来越灵活了:“这次移民虽然花费不菲,但让我们凭空多了许多劳动力,不光是运往朝鲜和夷州岛的数十万人,单单浙南五府人口也提升了两倍,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人口。如今新开设工厂,人手已经非常充足了,所以这几个月以来,我们的工厂大多扩建了一倍以上。”
“不错,我鼓励生育,花大价钱移民就是这个道理。”朱聿键拍案道:“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江南本来富庶,旱灾是非常罕见的。而河南等地流贼越来越厉害,移民也会逐渐减少,这移民的数量是越来越少了。”
“王爷的意思是用我们的棉布,将苏、松二府的棉纺工坊全部挤垮?”潘独鳌眼睛一亮。
朱聿键点头道:“说得没错,我就是要挤垮江南的棉纺织业,让那些人大量失业,然后再招收过来,以充实我们的人口。”
“属下一定尽心竭力,将棉纺厂办好。”潘独鳌这次是真的拜服了。其实有一点朱聿键没有说,据他所知英国之所以能够开始光荣革命,是因为华夏海禁之后欧洲棉布的匮乏,造成了刚性需求。如果他手中机器织的棉布大量涌入欧洲,英国人就没法发展棉纺织业了。没有财富的积累,资产阶级就没有了话语权,那样或许可以让欧洲的工业革命不会到来。
将潘独鳌打发走了,朱聿键转身又回到了内宅,他本来是想去看看自己的女儿,结果发现众女都在这里。坐在屋子里的不光是孙巧婷和叶纨纨,就连商景徽也拉着海兰珠和布木布泰来了。另外还有郝玉兰、上官芸清和肖甯,更让朱聿键吃惊的是邢红娘和陈圆圆也在。
“你们全都在啊。”朱聿键看着周围莺莺燕燕的一群绝色女子,心中说不出的兴奋,这大概也是男人的劣根性吧。
“拜见王爷。”众女纷纷施礼。孙巧婷将怀里抱着的朱淑苧交给叶纨纨,走上前笑道:“王爷这次收获颇丰啊,什么时候迎娶商妹妹?还有另外两个姑娘又是谁?”
“别把我和这个大坏蛋相提并论,我和姐姐与他没关系。”朱聿键还没说话,布木布泰却先出声了。海兰珠吓得赶快拉了拉妹妹的袖子,对着朱聿键说道:“王爷莫怪,小妹就是这样没大没小。”
“才不是,咱们可不能和这个大坏蛋扯上关系,你看他身边有多少女人?比大汗多了许多。”布木布泰反驳道。
“女人多就是坏人?这么说皇太极也不是什么好人啊。”朱聿键笑着说道。
“每次都是这种歪理,你说,你是怎么把这样的小妹妹拐来的,你真是丧心病狂。”布木布泰说着将陈圆圆拉了起来,两个人才这一会儿似乎已经混熟了。
陈圆圆刚刚十一岁,年龄自然小了些,看着旁边几女暧昧的笑容,朱聿键连忙摆手:“你可别乱说啊,陈圆圆是我从梨园救回来的,她可不是我的女人。”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看透你这个大坏蛋的本质了,你一定是想等她再大一些就娶进门。”布木布泰叉着腰说道。朱聿键偷眼看了看,旁边的几女都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他咳嗽了两声说道:“反正与你无关,你现在只是俘虏而已。”
“好了,别闹了。”郝玉兰上前抱住朱聿键的胳膊说道:“你还是先计划一下,何时迎娶商妹妹吧。”
“你不想一起嫁过来吗?”朱聿键调侃道,将郝玉兰闹了个大红脸。
孙巧婷上前笑道:“我看让郝姐姐和商妹妹一起嫁过来好了。”
“我不要了?”郝玉兰黯然的摇摇头:“我比王爷大了好几岁,恐怕惹人耻笑。”
“怕什么?王爷不会介意的。”孙巧婷知道郝玉兰是真心对朱聿键的,所以极力撺掇。
“还是算了吧,如果成了侧王妃,我就无法再保护王爷了。”郝玉兰笑得有些腼腆。
“你呀,总是宠着他。”孙巧婷白了朱聿键一眼说道。
“我们还是赶快将商妹妹的婚期确定下来的好。”郝玉兰笑着抱住了商景徽。
“我明天就派人去安徽商家提亲,再让宋先生给我算个良辰吉日,两月之内成亲。”朱聿键宣布道,众女听闻此信纷纷给商景徽道喜,却没有人看到邢红娘眼中那掩饰不住的羡慕。
第二天清晨,徐骥很早就过来接朱聿键了,今天他说要去船厂看看的。朱聿键索性命人去叫毕懋康,让他也去船厂看看。
有从宁波直达象山港的水泥路,八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速度飞快,仅用了半个时辰就抵达了造船厂。朱聿键已经来造船厂几次了,每次看都是一番新的气象。比起去年这里的人更多了,工作似乎也更加繁忙,而且连附近的厂房也多了许多。
“王爷安好。”原来是吴城老先生过来接朱聿键了。
“老爷子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啊。”朱聿键笑着从怀中抽出一条香烟:“这是朝鲜那边出产的大刀牌香烟,您老试试看。”
“难为王爷还惦记这我会抽烟这个老毛病,如此多谢了。”吴城知道朱聿键的脾气,当即收了下来。随行的人员却不禁莞尔,都见过有人给王爷送礼的,还没听说王爷给别人送礼的,而且还只是个老船匠。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章 新型宝船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朱聿键特意让吴城和自己并肩而行,让他讲解船厂如今的新变化。看着一长排船坞内,到处都塞满了正在建造的船只,朱聿键不禁感叹道:“如今的造船厂终于有个样子了,看样子船匠培养了不少啊,竟然能同时建造这么多大船。”
“人的确培养了不少,如今船厂已经有近十万人了,不过以前造船慢也不是光因为人少。”吴城解释着。
“哦?还有其他问题?”朱聿键惊讶的询问。
吴城笑着说道:“造船就离不开木料,浙南是个好地方,出产多种优质的木料,但是木材砍伐之后需要阴干两年以上方可使用。我们初建船厂时没有储备的木料,大多都要从福建各地买入,数量不多而且品质各异,造船速度难免就慢了。”
“这么说船厂建成以后,咱们就开始储备木料,所以现在就多了?”朱聿键询问道。
“也不全对,初建厂的时候,怎么可能知道如今要造如此多的大船,就算去砍也没有这么多。”吴城捋着花白的胡子笑道:“这个功劳还是徐光启大人的,他的蒸汽机锅炉帮我们解决了木料问题。以前木料砍伐下来需要阴干两年,现在只需放入有锅炉的烘干室,七天即可使用。”
“原来如此,我听说造船所选木料也很关键,不知道老人家可否为我解惑?”朱聿键向来非常虚心,他想学的东西不管问谁,都是相当客气的。
吴城说道:“华夏造船大多就地取材,则优者而用之,例如广东那边造船多用松木。松木太软,造出的船用上五年十年也就到头了,也有用铁梨木造船的,这种船虽然寿命延长十倍,然而价格也是十倍,很少有人用的。浙南多出好木料,这榉木是非常好的材料,如今造船厂所用的大多数是浙南砍伐的榉木。我们以榉木为船身,杉木做桅杆,楸木做舵杆,这样的船造出来,保你能用上三五十年。”
吴城在那里絮叨,可急坏了他的儿子吴峰。见到老头的话说完了,他赶忙上前道:“爹你又啰嗦了,还是快带着王爷去看宝船吧。”
“也对也对,我每次见到王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真是该打。”吴城捋着胡须说道。
朱聿键却摇摇头:“我与老人家可谓知己,虽然我对船只所懂不多,也算虚心好学吧。”他这么一说,吴城哈哈大笑了起来。
“哦,对了。王爷,这就是宝船了,您请看。”吴城指着最远端的船坞内,一片露出地表的桅杆说道。
“郑和宝船?”朱聿键看着船坞内那巨大的船身,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艘船的庞大早在图纸上他已经计算过了,但是图纸是间接的,绝没有直观的这么令人震撼。
他在前世居于内陆,从未到海边看过巨型轮船,不过他可以肯定,就算是看几十万吨的巨型油轮,其震撼程度估计也就差不多这样了。虽然眼前的郑和宝船比之后世的油轮要小许多,但这毕竟是木制的帆船,一艘木制帆船能造出一万多吨,这也算是世界级的奇迹了。
“老人家,这船体做了多少改变?”朱聿键指着船说道,以他精通制图的眼睛,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艘船绝对不是图纸上所画的那种二点四比一的长宽比。
吴城看着眼前的大船说道:“这艘船可是费了我们不少的心血,我们完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今它有172米长,38.3米宽,吃水9米,按照最新的统计方式,排水量应该接近一万五千吨。”
“好啊,好啊。”朱聿键心算了一下,虽然新宝船的排水量降低了两千多吨,但是长宽比却从二点四比一变成四点五比一。这样的船只阻力更小,行船速度会提高许多。
“这艘船速度如何?”朱聿键又问道。
吴城却是脸一红:“这艘船初造的时候,我们为了提升速度加高了桅杆。只是硬帆太过沉重,如果造的太大难以升起,后来我们听葡萄牙技师的建议,将下半截桅杆用硬帆,上半截则用软帆。”
“有创意,可是现在似乎桅杆并不高,也没有软帆啊。”朱聿键指了指船坞内的宝船说道。
吴城道:“的确如此,我们将九根桅杆全部加高,装上了三层软帆,结果出海的时候发现重心过高,海上的风一大就有翻覆的可能,除非在底舱全部装满水,只是这样太过浪费地方了。”
朱聿键听得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这个问题有是如何解决的?”
“还是多亏了徐光启大人。”吴城笑道:“他提议给宝船装上两台蒸汽机,用蒸汽机带动链条拉动硬帆,就能挂上更大的帆了。当然我们也在甲板上留下了备用的人力绞盘,如果蒸汽机坏了还能用人力拉拽,不过这样升帆至少需要数百人。”
“好啊,真是奇思妙想。”朱聿键感叹着古人的聪慧,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们居然想到将蒸汽机送上船,虽然是用来升帆,也相当不错了。这可是工业动力的应用,与之前的做法完全不同。
吴城笑道:“还不止于此,徐光启大人有鉴于长江内车船的用法,特意为我们设计了水轮安装在船侧。这样两台一百匹马力的蒸汽机在升帆之后,还能调到水轮上,驱动轮子打水,这可比船桨好用多了。”
“明轮船?”他们站在船坞上面位置比较高,刚才朱聿键没有注意到,现在仔细观察,才发现宝船两侧有两个半圆形的大罩子,而在罩子下面,隐隐露出了划水的明轮,这样一来宝船也就有了蒸汽驱动的方式,这将比帆船依靠风动力稳定得多。
“不错,我们经过了试航,就算是无风也能达到六节航速,如果是顺风将帆全部张开,能够达到八节。”吴城不无得意的说道。
“这也不对啊,宝船的结构本来就不坚固,现在有了蒸汽机。蒸汽机的震动会损坏船体吧。”朱聿键看着这艘大船说道。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零一章 射速提高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王爷想的不错,不过我们重新划分了水密隔舱,将原来的二十个隔舱提升到八十个,这样大船的结构坚固了许多,另外内壁有水泥支撑,应该不会那么轻易破碎。这次我们打算在外层加装铜皮以增加强度,这次入船坞就是要进行这项改装的。”
“加装铜皮?这价格可是不低啊。”朱聿键吃惊的看着工人们,正在将一块块铜皮铆接在船体上,不禁发出感叹。
“这一艘宝船大约需耗银六万两。”吴城说道。
朱聿键听得暗暗咂舌,这简直是抢钱啊,一艘五号战舰也仅仅不足千两而已,这么一艘宝船就消耗如此之大,难怪财政司司长孙鋡昨天的脸色会那么黑。
“这么说第一艘已经造好了?”朱聿键问道。
“第二艘也造好了。”吴城说道:“第二艘试航快结束了,这第一艘是回坞进行改装的。我们吸取了第一艘船的经验,在第二艘宝船上设计了专门的锅炉舱和煤仓,这次我们装了四台蒸汽机,驱动四个水轮,不用帆的速度就达到了10节,如果加上帆有11节了。”
“两艘?这太好了。”朱聿键看着宝船,眼中满是激动的神色,有了这两艘宝船,他接下来的计划就能继续了。
“最近造了多少战船?”朱聿键又问。
“五号战船又下水了六艘,六号战船有二十一艘。”吴城显然对这些事情了然于胸,张口就说了出来。
“太好了,大计可成。”朱聿键兴奋的捏着拳头。
“王爷,我来了。”毕懋康的道路比较远,此时他才赶到了这里。
“毕所长来得正好,你手里现在有多少最新的前装钢炮?”朱聿键问道。
毕懋康思索了片刻说道:“大概有两百门。”
“非常好,给两艘宝船各配备五十门钢炮,剩下的都给新造的战船使用。”朱聿键说道:“另外我们的火炮计量方式应该改一下了。”
“王爷认为当如何改动?”毕懋康问道。
“以前我们都用火炮的全重来表示,这样太不科学了。”朱聿键说道:“火炮的威力应该与口径和倍径有关。口径就是炮口直径,倍径就是炮口与炮膛长度的比例。”
毕懋康摸着下巴说道:“王爷如此划分,的确有些道理。”
“当然有道理了。”朱聿键笑道:“我们现在的滑膛炮制造工艺不够精细,炮口的口径很难统一,我们可以用个近似的数字来比较。”
“什么数字?”毕懋康问道。
“用炮弹的重量,反正炮弹是圆的,多大口径的火炮就用多重的炮弹,这样更加简单易懂。”朱聿键一挥袖子说道。
“明白了,如此说来这次所造的三千斤铸钢炮应该是叫做12斤炮。”毕懋康说道。
朱聿键点点头:“也差不多,不过为了与以前的计数单位加以区别,我们使用新的公制单位,我们就用6公斤炮好了。”
“如此最好。”毕懋康说道。
朱聿键点点头:“立刻将新炮调集到船厂来,我有许多新的工作需要你,包括研制一种自带轻便车架和铁轮子的小口径火炮,大约两公斤炮即可。”
“我十天内拿出新产品来。”毕懋康对铸造这样的小炮还有些把握的。
朱聿键点头道:“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这里也看得差不多了,你们要加紧造船啊,这宝船再造八艘才能基本够用。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了,我们去军事研究所看看。”
“恭送王爷。”徐骥和吴城连忙躬身。
一直跟在后面的徐光启上前两步说道:“王爷,蒸汽机越造越多,我们的煤却供应不上了。依靠太湖边上那个小煤矿,我们的煤炭有些入不敷出了。”
朱聿键一愣随即道:“这个好办,福建建宁府和龙岩府多有煤矿和铁矿,只要接收以后加以开采即可。另外我本打算在周边各省大肆买地种植粮食和棉花,明天我就让宋献策派人去将江西萍乡附近的地方都买下来,那里有个大煤矿,却没有人开采,我们买下了地,也就有了大片煤矿。”
朱聿键记得历史书上所写,清末名臣张之洞建立了著名的汉阳铁厂,就是使用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进行了炼铁,昨天他向潘独鳌打听了一下,发觉现在根本没人开采。他决定将这个敌法买过来开采,还能利用长江运输煤炭,这样的成本会低很多。
“有煤就好。”徐光启点头道。徐光启并未离开,而是跟着朱聿键一起前往军事研究所了。他与毕懋康最为熟悉,想要看看他造的武器如何,也帮他参谋参谋。
“王爷,我们直接去靶场好了,他们已经恭候多时。”众人做着四轮马车,来到军事研究所之后,毕懋康直接将他们领到了靶场的观礼台。
这个观礼台正对着靶场后方,可以清晰的看到靶场上的一切,而毕懋康为了让朱聿键看得清楚,还特意配备了几个宁波玻璃厂制作的单筒望远镜。因为玻璃质地更好,宁波生产的望远镜比欧洲的舶来品要清晰许多,朱聿键甚至可以看清武器实验员的面目。
只见先是五名枪手来到距离靶标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开始装弹,随后是呯呯的射击声。准确率是一如既往的差,在滑膛枪时代精确射击根本不用想。所以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射击密度的大小决定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射击速度比有效射程更加重要。现在毕懋康所展示的,也不是火枪的精准度,而是射击速度和有效射程。
虽然准确率不高,但是因为使用了纸包的定装弹药,加上燧发枪的发火装置,让射击速度提高了许多,朱聿键用怀表算了一下,发现熟练的射手每八秒钟就能射出一枪,这样的速度已经勉强可以对抗骑兵部队了。更可贵的是这种燧发枪有防雨盖,即使在下雨的时候也能作战,避免了以前必须晴天才能作战的缺点。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零二章 火器试射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朱聿键看得连连点头:“非常不错,这种燧发枪已经生产了多少?”
“已经有快两千支了,如果全部开工,枪厂每月能制造一千两百支。”毕懋康笑着说道。
“全力开工,我要在全军进行换装。”朱聿键说道。
“王爷可要三思啊,火绳枪还有许多,如果换装耗费不小。这一支燧发枪造价三十两白银,如果全军换装至少要十万支。”毕懋康虽然愿意自己多赚些专利费,却也不想让朱聿键破产。
“没关系,等我找个地方,把火绳枪卖个大价钱,就有钱换装了。”朱聿键微微一笑说道。
“王爷睿智。”毕懋康看着朱聿键的笑容不禁心中嘀咕,不一定谁又要倒霉了。
这个时候燧发枪的射击表演已经结束,很快拉上来六门大炮,这其中有三门是五千斤的佛朗机炮,另外三门则是最新的6公斤铸钢炮。还没有射击,朱聿键就看出了铸钢炮的优势。因为铸钢比传统的生铁或者青铜炮材质更结实,可以将炮管造的更薄,重量也就轻了许多。再配上特质的大型钢轮炮车,移动起来要轻便许多。反观那三门五千斤佛朗机炮,比三门6公斤铸钢炮多用了两倍的时间才部署好。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两门炮同时开始装弹。佛郎机装弹要快速许多,他们首先进行了开火,只听轰的一声巨响,1600米外的目标土丘轰然炸裂。铸钢炮的装填却比较麻烦,炮兵要先放入药饼,在放入炮弹用推弹杆压实再点火,等到铸钢炮射击的时候,佛郎机已经是第三轮射击了。
然而铸钢炮的炮弹出膛之后,竟然飞过了近2400米的距离才落地,而爆炸的威力比佛郎机高了不止一筹。毕懋康笑道:“王爷,这铸钢前膛炮虽然不如佛郎机打的快,却打得更远威力更强,而且要轻便许多。”
朱聿键点点头道:“在解决后膛炮密封问题之前,先用前膛炮的好,给全军都要换装这种火炮,尤其是海军的舰炮。我看这火炮倍径似乎不大。”
“大约十倍左右。”毕懋康回答道。
朱聿键点点头:“我看增加到十二倍好了,如果炮管强度不够,还可以加强,或者你加上几条加强筋也行。”他算是在自己的专业内,给了些现在能够实现的建议。
“属下明白。”毕懋康连连点头,这个时候又有几门炮被推了上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