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要分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元圣
我的系统要分期
作者:元圣
许少宣:系统,在不?
    系统:在的,在的。宿主唤我何事,是要充值了吗?那您可找对地方了,现在充值享受双倍返利哟。
    许少宣:……,我没钱。
    系统:没钱?没钱不要紧,您可以分期消费嘛。这月充下月还,物超所值哦。
    许少宣不明白,为啥别家的系统一天到晚就给宿主送福利。而自家的系统成天到晚地惦记自己口袋里的钱。
第一章 故事的开始
    这是许少宣穿越的十二个年头,也是他这个世界身躯的十二岁的生日。
    作为一个地球来客,许少宣原本以为自己会拥有穿越者标配的系统。
    但这十二年来,无论他说了多少声“系统”、“属性面板”、“主神空间”,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应。
    没有大腿拥抱的许少宣只好选择努力了。
    学习、学习、再学习。
    “唉,好想不用努力就过上被富婆包养的日子啊。”
    许少宣常常感叹道。
    本来许少宣这辈子就这样了,做个大夫,当个神医。
    可没想到,今天他的系统苏醒了。
    他的系统叫做诸天漫游。
    听名字就能听出来这是什么。
    这就是他的金手指啊。
    满心欢喜的许少宣点击了诸天漫游。
    可结果却提示自己是未成年人。
    依据《诸天基本法》不能注册诸天支付,请等十八岁成年后再来。
    天啊!十八岁!我还要等六年啊!
    ……
    “张嘴。”
    “啊……。”
    一处偏僻的山村中,一名头戴墨色四方巾、身着白色士子衫的少年正在广场中为村民们诊病。
    说是广场其实也就是村中一块稍大一点的泥巴地。
    穷乡僻壤可没有能力用大理石铺地。
    一身白衣黑鞋的俊秀少年收起舌压,看着怀中抱着一名孩童的村妇说道:“舌暗红,苔薄黄。”
    然后又对着中年村妇问道:“他有流鼻涕吗”
    “有,有的。”村妇想了想自家孩子怎么也擤不干的鼻子说道。
    说到这里,这名已经有白发显现的村妇急切地问道:“大夫,我家狗儿已经咳了好几天了。没精打采的,这病到底打不打紧呀这时候能治好啊会不会有后遗症要不要吃药呀要吃多长时间呀”
    怀抱孩子的中年村妇絮絮叨叨的。
    见此,站在少年医者身旁的、一名七十岁的老者咳了一声。
    “陈家婆子,许少爷屈尊降贵为你孩子诊病,你还那么啰嗦。惊扰到许少爷的思绪,祸害的还不是你自己的孩子”
    听到自家村老这么说,陈家的媳妇顿时不敢说话了,支支吾吾地低下头。
    看到有些畏缩的妇人,许少宣宽慰道:“无妨的,无妨的。爱子心切嘛。患者有不解的向大夫请教室应该的。如果患者都不问了,能自诊自医了,那这世上也无需大夫了。”
    顿了顿,许少宣又继续安慰道:“您的心情我能理解。小时候我一有个阴晴冷暖,阴阳不调。我母亲也是像您一样焦急难耐。所以你不必担心。”
    “这样吗那、那就太好了。”听到许大夫这么说,村妇顿时笑开了嘴。
    “许大夫,您母亲能教育出您这么一位神医、这么一位大善人,想必也一定是一位大小姐吧。“村妇尽可能用自己掌握的最好的词语赞美道。
    “我母亲”想到自己母亲安氏,许少宣不禁摇了摇头。“我母亲并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和您一样也就是一个普通妇人。”
    “普通妇人吗那怎么生出许大夫您这么个神医呀”村妇惊道。
    许少宣笑答道:“神医不是生的,是后天所养。无论谁,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纸上的颜色全靠后天涂抹。”
    “长辈教育得好,那张白纸就会变成年画似的缤纷多彩。如果教育的不好,那就像时烟囱那样乌黑。”
    “哦哦哦。”村妇听到这个回答恍然大悟道“那我以后也要好好培养我家狗儿,让他像您一样杰出。”
    “一定会的。”许少宣用鼓舞的语气说道。
    四周正在等候诊病的老人和成年人也大受鼓舞,一个个打定主意让自家孩子、孙子好好进学,争取以后让自家孩子也像许大夫一样优秀。
    唯有许少宣旁边的村老有些叹息。
    你们以其他人为目标不好吗偏偏拿自家孩儿与许家公子比较
    人家一岁能言、两岁识字、三岁能写,五岁就以关门弟子的身份拜为前代神医宋远帆为师。
    短短五年就将远帆神医的医术掌握于手,成功出师。
    两年后,神医宋远帆病逝,独留下一名不满十岁的独女。
    而此时宋家大房、二房垂涎宋远帆宋家三房的财产。
    故而引入定安府最大的药材商吴家。
    它们相互勾结,欲将宋远帆的医馆保安堂贱卖贱买。
    彼时吴家、宋家大房、二房势大,整个安平县敢怒不敢言。
    当时整个安平县就只有许少宣一人仗义执言,为恩师的独女说话。
    吴家、宋家原本以为对付一个小小的许少宣不成问题,不成想却在这十二岁的少年面前栽了跟头。
    过程,这名李家村的家老不太清楚。
    不过结果是,宋家大房、二房惨败,只能跪地求饶。
    而原本执掌定安府药材交易龙头吴家也就此衰弱,再不复往昔的独一无二的霸主之势。
    而眼下自己村庄这些远亲近邻们竟然想让自己的孩子和这种人物并肩
    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人家年少就素有才名,为外人称道。
    而你家孩子呢十五六岁还在河里撒欢。
    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生物。
    唉。
    老者已经能见到村子里那些蒙童、幼儿们的惨淡未来。
    蜗牛要想追上苍鹰,那不是艰难,那是绝望。
    ……
    就在李家村的这名村老为自家村庄的后辈们唉声叹气的时候。
    许少宣继续为众人诊病。
    许少宣对着那个村妇说道:“针对您孩子这种情况。我给您开一剂药,名叫小青龙汤。”
    “是由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为中药组成的汤剂。”
    许少宣执笔,在凹凸不平的桌上写下药方。
    字迹工整,一笔一捺,皆有韵味。
    即使不识字字,周遭的村民也能体会这种美感。
    边写着,许少宣还对着站在左手边的书童说道:“小南,把药取过来。”
    头上戴着逍遥巾、身上穿着蓝色直裰、穿着黑色方舄的一名十三四岁书童马上应和道:“是,少爷。”
    然后这名叫小南的书童马上从一旁无棚马车上的药柜取下自家少爷需要的药。
    取过来后,许少宣将其递给村妇,并一一指出各种药的名字。
    取药过来时为给这些村民们看的,因为他知道村中的这些农夫村妇不识字。
    如果以后照着方子去抓药的话,无良商家的话。很可能会被无良商家狸猫换太子、树心充沉香。
    所以有必要给他们介绍介绍。
    ……
    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许少宣脑海中就响起了“滴”的一声。
    看到这,许少宣幽幽叹一口气。
    帮助一整个村子的人看病才得这么点福德之气,自己的债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呀。
    说着,许少宣又瞥了一眼自己的资产。
    看完后许少宣又叹了一口气,十丝福德之气才能转化为一粒星辉。
    如果要还完激活系统的钱,那么还得看完990个大村庄的病人。
    债多多其修远兮啊。
    真是令人绝望。
    ps:经过读者的反馈,我决定对整个开头大修一下。现在的是修改过后文字。
第二章 云燕十三盗
    一个时辰后,许少宣为李家村的人诊完病,开好药后,边和其余人一起踏上了前往安平县的路。
    许少宣倚靠在太平车上,静静地想着心事。
    书童小南负责看管药柜。
    车夫负责驾驭马车
    几个腰阔肩宽的护卫骑着马、跨着刀正守护在旁。
    半个时辰后,马车逐渐接近了安平县。
    宽大的城门在地平线那一侧耸立着。
    夕阳西沉,在远处看,仿佛太阳是城门上的一颗宝珠,那样瑰丽,那样动人。
    时值黄昏,邻近闭门。
    百姓们大包小包地挎着背囊,挑着篓筐正翘首以待的等着入城。
    不时也有几个等得不耐烦的百姓发出了几声不大不小的抱怨。
    抱怨为什么不把安平县的城门修大一点。
    其实安平县历经数次扩建,城门尺寸已然不小。
    高7丈、宽15丈。
    城门洞共有三个,迎接着四方来客。
    城楼以黑色石砖为底,以砂浆为砌体原料。
    门上正高悬着的是黑底金字的三字匾额。
    上书安平县三字。
    匾额上有金光点点,仿佛有莫名神韵在流转、回旋。
    这是天下大乾七十二州中,东华州的儒道大能、位居神念境的大修士魏旭在百多年前为平安县所书。
    学士墨宝,有无上神威,可镇阴魂鬼怪,可辟厄运邪魔。
    即使是已经凝聚的鬼修敢光天化日在此城门下现身,也得深受重创。
    虽说因为时光流逝,此门上神念之力已散去不少,但仍有一丝精魄暗藏其中,氤氲流转。
    这也是平安县的一处名胜,不少来此地游历的大宗子弟、书院学徒都会来此瞻仰先贤墨宝。
    大乾万里天下,能进位神念境者的不过二百多人,即使算上南荒、北原、东海、西漠等各处大能以及域外妖族、魔修也就四、五百之数。
    故而每一位神念境的大人物都是一方大能,等闲难以有一面之缘。
    更别提他们的墨宝了。
    所以像是安平县这种神念大能所留下的“遗迹”就更受人追捧与欢迎了。
    在此方世界,修炼十境。
    淬体境、养气境、褪凡境、阴阳境、会海境、丹元境、神念境、搬山境、覆海境、以及最后至高至伟的洞天真人境。
    其中淬体境、养气境、褪凡境为修炼初三境。
    阴阳境、会海境、丹元境为修炼中三境。
    神念境、搬山境、覆海境为修炼上三境。
    而洞天境则是修炼的圣人境,取人中之圣为意。
    其实一般来说,县城城门匾额能有一位阴阳镜大修士为其铭刻匾额就已经不错了。
    更别提神念境这种高高在上、位列修炼上三境的大人物的墨宝。
    神念大修士魏旭之所以赠给安平县如此墨宝,是因为他年少时和安平县有一段香火情。
    魏旭虽不是平安县人,但自小和父母因行商而迁居各地,故而曾在安平县住过一段时间。
    魏旭自小聪颖,父母乃小商小贩,虽无大富大贵,但小安小乐还是有的。
    然魏旭家中上有年迈祖母,下有弟弟妹妹嗷嗷待哺。
    在供他魏旭大哥、二哥进学后,魏旭父母再无力为魏旭备齐束脩,送他念书,只能带在身边放养着。
    但魏旭自小就求知好学,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正巧他住在安平县的邻居是一位私塾塾师。于是常常趴在自家邻居聆听塾师讲经解文。
    那名塾师见他能努力好学,与其他同龄孩子截然不同。
    也就免了他的束脩,让他免费上课。
    魏旭这才得以开蒙。
    三年后,魏旭随着父母离开,借着私塾打下的基础,在多年后终于踏上了修行之路。
    也正因如此,魏旭这位儒道大修,才会在数十年后为平安县立匾。
    也就此留下这香火情谊、留下了这一段广为人知的故事。
    当然了,临近黄昏,城门将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