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574981
深深看了一眼面前帮助自己打破僵局的中年汉子后,士兵点了点头,命令道:“好,有种,我代表国防军和东北三省欢迎你……你马上带着家人到那里去登记,而后领馒头,在我们相关人员的组织下,做好徒步向关外迁移的准备。”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一方是继续饿肚子,甚至于带着全家老小活活饿死在开封城外。另一方是带着家人出关,在东北三省拼出一条活路……后者虽然充满一定危险,但是,有希望总比绝望强。很快,刚刚还犹豫不决的灾民,就好像决堤之洪水,开始向登记处涌去。
发生在开封城外的这个场景,还仅仅是中原所有受灾地区的一个缩影。根据国防军统计,自移民计划开始以后,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中原数省主动要求前往东北三省的灾民,就达到惊人的五百万。更加重要的是,因为中原数省连续好几年受灾,能在几年干旱中坚持活下来的,大部分都是随时可以参军上战场的青壮年。
和中原受灾的数省相比,四川方向的移民,就显得容易很多。
因为国防军第十九师上万四川籍将士的亲身体验,大部分四川人,特别是这些将士的家人,同乡…..都知道一个事实:只要去了东北三省,自己就可以得到几十亩可以永远传给后代的土地。只要去了东三省,自己就不需要收到战争波及,随时可能丧命。只要去了东北三省,自己家人就再也不会饿肚子…….
因此,关于移民东北三省的消息刚刚从省政府传出,无数四川老百姓,就好像闻到鱼腥味的小猫,纷纷涌向国防军刚刚设立在四川省境内的移民办。短短一个星期时间,拥有数千万百姓的四川省,就有超过三百万百姓,主动报名想要前往.关外。
当然,这么多灾民前往关外,以中国目前的运输能力以及国防军现有实力,根本无法做到一触而就。
当源源不断,并且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移民数据相继传到沈阳国防军总司令部后。整个国防军都不得不因为这股庞大的移民cháo而放弃军事训练,全军数十万将士全部分散出去,帮助政府安置灾民……(未完待续。。)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462 抢占远东
沈阳国防军总司令部,已经秘密上任联合政府主席一个月之久的李宗仁,刚刚回广西主持桂系军队整编事宜不到一个月,就因为眼前这场前所未有的移民cháo而不得不重新回到沈阳。
不大的会议室内,联合政府主席李宗仁,国防军总司令李国胜,国防军参谋长蒋百里,联合政府副主席莫斌,专门负责此次移民工作的政府副主席兼国防军后勤部部长的李光华。五个人围坐在一个小型会议桌周围你,紧皱眉头,不断翻看手中刚刚发下来的文件。
就在大家翻阅手中文件的空当,专管移民工作的李光华开口分析道:“李主席,总座,大家看的这份文件是各地移民办刚刚整理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关内太民不聊生,经常出现军阀混战,还是因为中原数省连续干旱,饥民遍地。移民东北的消息一传开,各地百姓就好像发现一片乐土一般,纷纷报名…..”
“到目前为止,前往各地移民办进行报名的百姓,已经达到惊人的一千万。在这一千万中,河南河北几个受灾省份占据了大头,四川省其次,陕西等省份随后,江南数省的人数最少。另外,因为受限于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第一批一百万移民已经在前往东北三省的路上。其中,二十万移民乘坐运输船,在海军保护下走海路,预计十天以后,可以到达旅顺口。剩下的八十万移民则依靠两条腿,徒步向东北三省迁徙,预计一个月以后。可以出关….”
看到大家脸色平静的点了点头,李光华继续开口道:“第一批一百万移民转眼之间就可以进入东北。成为国防军治下的百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将首批一百万移民安置在哪里,毕竟。东北可以安置上百万移民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李光华的话音刚刚落下,一份偌大的东北三省地图就被摆在大家中间的会议桌上。而后,几个人的目光,就先后汇集到地图上。
而就在这里,李国胜的眉头忽然皱了皱,对着李光华命令道:“李部长,怎么只有东三省地图,没有远东地图。要知道,远东现在也是我中国的土地。是我国防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从苏联人手中夺回来的….马上拿一份远东地图过来……”
当两张地图全部摆在大家面前后,已经渐渐进入状态的政府主席李宗仁,首先开口道:“总司令,我的想法是,我们先易后难…..要知道,我们联合政府和整个国防军,从未有过进行大规模移民的经验。如此情况下,通过第一批移民进行积累经验,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既然是为了积累经验,第一批移民的难度就不能太大,否则,我担心会出现一些混乱。所以。我认为,第一批移民应该安置在拥有一定农业基础的吉林和黑龙江,最好是吉林。因为吉林距离山海关和旅顺口最近……”
李宗仁的话明显说到压力巨大的李光华心坎上了,话音刚刚落下。李光华就急不可耐的支持道:“我同意李主席的意见,先通过一两批相对简单的移民积累经验。而后,再一步一步将移民安置到没有任何农业生产经验的荒地,甚至于远东地区…..”
紧随其后,主官农业生产的莫斌副主席,也开口支持道:“我也同意这个想法….从时间上来看,用不了两个月时间,这个冬天就过去了。而冬天过后,就到了东北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播种时刻。将这些移民安置在有农业基础的吉林和黑龙江,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前几批移民完全可以赶上这lún播种。到时候,最长半年时间,这几批移民就可以摆脱政府救济,并且还可以给政府提供大量税收,养活其他相继开赴东北的关内移民……所以,将第一批移民安置在吉林省境内,绝对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从积累移民经验以及减轻政府压力角度来说,避重就轻相继进行移民,无疑是目前的最佳办法。不过,作为来自后世,自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就将自己目光放到拥有无尽资源远东的国防军总司令。他绝对不会为眼前农业生产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放弃远东这块拥有无尽资源的聚宝盆。
几个人对避重就轻这种好处进行分析的时候,李国胜始终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桌上的远东地图,一言不发。
作为国防军参谋长,对李国胜性格已经有所了解的蒋百里。看到李国胜脸上的异样表情,也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循着李国胜目光,将自己注意力同样放到刚刚摊开不久的远东地图上。
就在以李宗仁为首的几个人慢慢将目光汇聚到李国胜身上后,李国胜陷入沉思的脸上,终于有了丝丝波动。一丝jīng光迅速从李国胜脸上一闪而逝后,对着大家毫无保留的开口道:“同志们,我的想法恰恰和大家相反,将第一批移民全部送到环境最为恶劣的远东,即使我国因此而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看到大家脸上瞬间流露出的浓浓不解和疑惑表情,李国胜语出惊人的继续开口道:“同志们,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要抢在苏联老毛子反应之前,真正意义上占领这片已经被我们成功收回的土地,而不是仅仅表现在一纸协议上…-.”
“也许大家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片荒蛮之地,在这里,我也没有必要隐瞒大家。这片刚刚被我们收复的远东土地,从表面上看可进行耕种和开发的土地很少,但是,大家都被眼前我们看到的假象给迷惑住了…..”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诺大的远东地区,只要全面开发出来。无论是对苏联政府,还是对我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聚宝盆。”
如果远东真是一个聚宝盆,那为什么拥有更加先进技术的苏联政府没有对齐进行开发….这是李宗仁等人听完李国胜解释后的第一想法。
一脸狂热的李国胜似乎看出大家心中所想。毫不顾忌大家投向自己的怀疑目光,开口分析道:“既然大家不相信,那我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看远东的农业资源,从清末开始,江东六十四屯就是远东非常巨大的产粮区域。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我们将江东六十四吞的数千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开垦出来,并且迁徙上百万百姓过去,仅凭一个江东六十四屯的粮食产量。就足够养活一千万人。”
“在看看资源方面…..从表面上看,远东最丰富的资源无异于林木。其实不然,诺大的远东地区,除了林木资源丰富以外,动物资源,皮毛资源,贝加尔湖地区的水产资源,都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可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财富。更加重要的是。这片土地下面,埋葬了大量的石油,铁矿,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只要我们能将这片土地全部开发出来。远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我们中华民族崛起的一块重要聚宝盆…..”
“总司令,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远东真的是一块埋藏了大量资源的聚宝盆….”因为国防军工业程度的不断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正为这些事情发愁的政府副主席莫斌。眼睛一亮,对着李国胜一脸放光的反问道。
李国胜点了点头肯定道:“当然。你以为我会在这个问题上骗你吗?”
就在这时,主管国防军后勤的李光华也是两眼放光的问道:“总座,远东真的有石油吗….你不知道,随着大量装甲坦克开始列装部队,后勤部辛苦一年时间从国外购买的各种油料,仅仅一场对苏战役就消耗的一干二净。如果咱们国防军还不能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油田,仅仅依靠购买燃料维持这些装甲部队,早晚有一天,我们手里的装甲战车都会因为缺油而趴窝在战场上….如果远东真的有石油,我同意首先开发远东…..”
李宗仁虽然也很心动,但是,仍然一脸理智的对着李国胜反问道:“总司令,开发远东虽然很好。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没有任何移民经验的情况下,直接将上百万移民直接送到环境恶劣的远东,会付出多大大家,上百万移民,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目的地….”
“另外,现在正是远东最寒冷的季节,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和运输工具,整个移民路上,一定会倒下无数移民百姓。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再推迟两个月,在远东恶劣的天气过后,再向远东进行移民,开发远东……”
李国胜表情坚定的摇了摇自己脑袋,在李宗仁一双充满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开口道:“李主席,我也想再等两个月,但是,时间不等人啊….两个月后,我们可以向远东移民,部署军队。经过两个月休养生息的苏联人,也可以向这片聚宝盆移民,再次占据他…..”
“至于具体原因,就由参谋长给你介绍…..”
在李国胜示意下,蒋百里指着地图上的几条铁路线开口道:“李主席,这说起来,还要牵扯到几个月前刚刚结束的中苏战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彻底断绝几十万苏军的后勤给养,我们除了派出空军炸毁苏军后勤基地外,还派出差不多两千人的特战队员。以小队为单位,深入苏联境内,彻底摧毁这几条铁路线以及铁路线上的所有补给站和老毛子居民囤积点。因为特战师连续一个多月的行动,刚刚被我们收复的这片远东地区,几乎变成无人区。”
“住在这片区域的俄罗斯人,因为特战师烧毁其房屋和粮食,不得不沿着铁路线,向苏联内陆进行撤退。所以,只要第一批上百万移民现在进入远东,刚刚被我们收复的这片土地,就会真正处于我们控制之下。”
“但是,如果我们不马上行动。再向后推迟两个月时间。撤出这片土地的数十万俄罗斯原住民,就可以从国内获得足够粮食补给。重新沿着铁路线回到这里,再次占领它。到时候。我们占领这片土地的证据就只剩下一张白纸,永远也无法获得这片土地的战争占领权。”
李宗仁脸上迅速流露出一副恍然大悟表情,对着李国胜等人感慨道:“真没有想到,国防军同苏联远东红军进行作战的过程中,还有这么一个chā曲。如果不出我的意料,当初特战部队驱逐这片土地内俄罗斯人的最终目的,就有让中华民族真正占领遮片土地。”
李国胜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回答道:“当时的确有此考虑。在远东恶劣天气影响下,驱逐远东俄罗斯原住民。虽然残忍。但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真正收回这片土地,再怎么残忍,我也会命令部队去做。”
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目光长远的李国胜后,李宗仁不再坚持自己意见。长叹一口气后,回答道:“总司令,既然如此,我同意将第一批移民全部送往远东,通过百万中国人。真正控制这片土地。只是,整个移民过程中,国防军和联合政府必须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否则。一百万移民真正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也许会连一半不到。”
几个人意见达成统一,李国胜心里迅速做出决定。对着面前李光华命令道:“我的初步想法是,一百万移民中。从陆路走的八十万人直接前往江东六十四屯。从海陆走的二十万移民,于海参崴登陆。前往贝加尔湖。为了避免苏军再次南下,前往贝加尔湖的除了二十万移民外,还有有一个主力师的兵力,至于哪个主力师前往,由参谋部进行决定….”
“为保证这批移民顺利进入远东,赶往目的地。我命令:国防军后勤部,迅速集结除了战备所需要的所有运输汽车,参与到此次移民之中。联合政府,马上集结民间所有运输车辆,同样参与到此次移民之中。”
“第二,从军队中抽调五百名军医,带上足够药品,跟随部队一起,护送移民前往两处目的地。”
“第三,联合政府,国防军后勤部,从现在开始,通过空运和汽车运输两种方式,迅速向移民必经之路输送粮食可物资。我的要求是,整个移民过程中,禁止出现一名移民因为饥饿和寒冷倒在移民路上…..”
“第四,联合政府马上向政府各个部门发出通知,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行政工作队,跟随移民一起,前往移民点,组建临时政府,管理移民。”
一连串命令下来,李国胜相信,即使整个移民过程中,第一批移民会付出一定损失。但是,这个损失一定会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因此,听完李国胜下达的一连串命令后,刚刚还是紧皱眉头,满脸担忧神色的李宗仁脸上,也渐渐放松下来。
“昂昂昂…..”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由远及近,慢慢从海天交接之处响起,一股股如同密林一般的黑色烟柱,开始若隐若现的出现在大家视野。
“来了….”随着一声惊呼从人群中响起,亲自前来迎接第一批移民的李光华,迅速举起望远镜,向烟柱所在方向看去。
在一艘巡洋舰的指引下,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片鱼群,浩浩荡荡想海参崴港口驶来。
随着舰队距离港口越来越近,巡洋舰散发出阵阵寒气的舰身,紧随其后数艘万吨级运输舰庞大的舰身,终于清晰可见的出现在出现在大家望远镜内。
李光华放下望远镜,对着身边一名后勤处上校军官开口问出:“李处长,移民的暂时聚集点都准备好了吗…帐篷,粮食,药品,是否能满足二十万移民所需。要知道,经过尝到半个月的海上运输,这些移民的身体一定非常虚弱……”
被李光华点名的上校军官肯定道:“请部长放心,我国防军在战场缴获的帐篷,再加上国内送来的帐篷,不说安置二十万移民,就是安置四十万移民也非常轻松。至于粮食和药品,就更不用担心了,后勤处一个星期前就开始进行储备,足够二十万移民消耗一个月之久。”
“嗯….”李光华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次举起望远镜的同时,开口命令道:“传令所有负责迎接移民的将士们,马上做好准备….运输舰靠岸后,一定要注意维护持续….医疗小组,做好救治移民中身体虚弱者….”
“是,部长…..”
在数百上千人的焦急等待下,拥有上百艘各式运输舰的巨大舰队,终于缓缓驶入军港。随着运输舰距离码头越来越近,密密麻麻集中在运输舰甲板上的移民,也清晰可见的出现在大家视野…..(未完待续。。)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463 希望之路
希望之路
来自四川的王有田,本来有兄弟五个,加上父母妻儿一家九口人。可是,因为四川省境内连续数年的混战局面,两个兄弟被征召入伍,最终死在军阀混战的战场上,连一块钱的抚恤金都没有得到。
自己的妻子,也在混战中被如同土匪一般的军阀士兵给糟蹋,直接跳井自杀….
面对一个接着一个厄运,王有田知道,如果自己再呆在四川。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剩下的两个兄弟,也会被军阀拉丁入伍,最终死在军阀混战之中。
为了让剩下的兄弟,父母,孩子,能够在这个乱世之中活下去。听到移民东北消息后,王有田勇敢的带着家人报名,想要脱离战争不断,到处充斥着死亡和饥饿的四川省,前往东北三省搏上一搏。
就在他带着家中有限财务,赶到移民聚集点后,一副让王有田终身难忘的事情发生了。
凡是进入移民聚集点所在码头的百姓,首先被送到自己一辈子也没有进过的浴室,而后,每人发放一套自己整整五年时间,从未换过的新衣服。
当一家人从浴室从出来以后,看着面前全身上下被清洗的一干二净,并且换上一身新衣服的家人,王有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因为,站在自己面前的几个家人,无论是jīng神面貌,还是外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这时,十岁儿子的话,将他猛然从震惊中给惊喜:“爸爸….这衣服真暖和。我好长时间没有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了,连一个补丁都没有……”
儿子充满激动和yòu稚的声音刚刚落下。双手不断摸着一副布料的老母,一脸感慨的紧随其后开口道:“有田啊….这些衣服绝对不是普通粗布布料制成的。我活了几十年时间。还从来没有穿过这么好布料的衣服…….对了,这些衣服真的是给我们的吗,国防军真的不打算收回去了……”
听到这些话,王有田的一双眼睛,忍不住流下一丝热泪。有感慨,有悔恨,有期待…..
悔恨自己当家作主十多年时间,竟然没能给自己家人买过一件好衣服。感慨国防军的慷慨和大方,这么好的衣服。竟然不要一分钱就免费送给自己和家人。期待自己真正进入东北以后,面对这么好的政府,会不会真的向宣传中的那样,给自己分上几十亩地,除了粮税外,自己再也不需要缴纳任何苛捐杂税…..
看到家人看向自己充满热切的目光,王有田语气坚定的肯定道:“爸….妈…..这些衣服都是国防军发给我们的,永远也不会收回去。国防军说了,到了东北以后。每人还会发一套御寒的衣服,比我们身上穿的衣服还要暖和…..”
“好耶….我有新衣服穿了…..我有新衣服穿了…….”看着面前得到自己肯定回答后,马上就开始欢呼起来的儿子。王有田忍从心底开始为自己当初的英明决定而赶到高兴。不但如此,内心中已经开始憧憬:进入东北三省。分到几十亩田地后,自己要种一些什么粮食。
而就在这时,一声来源于广播的声音。忽然将他从梦中惊醒。就在他竖着耳朵开始认真聆听的时候,一个让他忍不住留下口水的声音传到他的耳朵。
“所有移民注意。所有移民注意….午饭时间到了,午饭时间到了….请大家按照分组和编号。以家为单位,马上赶到临时食堂领取食物,马上赶到临时食堂领取食物….”
因为一上午赶路,早就赶到饥饿的王有田,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对着身边同样面露饥饿神色,但是却强忍着没有说出来的家人,激动的说道:“爸妈…儿子,老四,老五….都起来,该吃饭了,我们去吃饭…..”
因为王有田极其家人刚刚到达移民点,一行六个人首先被带到一个生活用品领取处,每人领到一个餐盒,一条毛毯,一个盆子。而后,在国防军官兵的指引下,抱着手中自己从未见过,在他们眼中价值不菲的铝制餐盒,循着香味,一脸期待的向临时食堂走去。
距离食堂至少还有二十米远的时候,眼尖的王有田已经通过人群间的缝隙,看到堆在桌子上的一筐筐白面馒头。不但如此,饥饿难耐的王有田,竟然从这股香味中,闻到一丝自己好几年时间没有闻到过的肉香……
“难道今天的午饭还有肉给我们吃…..”心中猛然涌起这个想法的王有田,忍不住吞了吞已经流到嘴里的口水。带着家人,下意识加快脚步,向食堂敢去….“
当一筐筐雪白的馒头,一盆盆正冒着热气,混合了大量肥头的炖白菜出现在一家人面前后。以王有田为首的六个人,纷纷露出一副充满渴望的炙热目光。因为,就王有田一家人来说,自妻子离开以后,一家人已经再也没有吃过肉了。
一人两个雪白的大馒头加上一大碗冒着热气的肥肉炖白菜,这就是这些移民今天中午的午餐。这样的饭菜,如果放在现在世界,绝对没有几个人会吃。但是,放到军阀混战时期的民国,很多百姓过年时候,甚至于一辈子都没能够吃过这么好的饭菜。
看着家人毫无形象的吞这手里的馒头,吃着餐盒内政冒着热气的肥肉炖白菜。王有田憨厚的脸上,再次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微笑。
将自己碗中一块诺大的肥肉放入儿子碗里后,一脸慈祥的开口道:“慢点吃,都慢点吃….国防军的长官说了,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馒头和猪肉….来,儿子,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把这块肥肉给吃了……”
眼前情景绝对可以称得上整个移民点随处可见的感人画面。更有甚者,一些百姓吃着自己有生以来从未吃过的饭菜。竟然哭了,或者直接跪在国防军官兵面前。给国防军磕头….
1...253254255256257...3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