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欧美当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所以,周南才要强力反击。
但是,卷起袖子拳打脚踢,那是普通人反击的方式,身为一个文化人,却不能这么做。
他的反击要犀利,并且要有风度,对方即使不敢从学术方面进行攻击,他也要把战场拉到这个方向来。
因为他的经历,哪怕在阿纳姆没有做过任何坏事,也是污点。所以他要从根源上,把针对他的那些人的怯懦思想,直接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然后把水搅浑,把针对他的原因扯到种族歧视上面来。再开地图炮,把所有法国人,巴黎人都拉进来,这样虽然看似莽撞,却是替他扬名。
而且大部分法国人也会自证清白,来响应周南的地图炮。这样一来,就没有人会继续从这个方向攻击了。
矛头转到学术方面,便单纯了,周南也不怕任何人来跟他学术交流。不管是费弗尔,还是加缪,萨特,这些当代法国最出色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们,周南都有信心直接面对。
然后,周南开始把话题从广义扯到狭义,从群体扯到个体,把自己在荷兰期间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强调了自己当初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根本没有任何坏心,反而是那种充满了矛盾的环境,促成了他现在的矛盾性格。
而他在阿纳姆获得了当地人的真诚的喜欢,就连他的未婚妻也是阿纳姆人。至于头上的伤,只是阴差阳错的一次意外。
最后,他把话题谈到了媒体对他抹黑的起源,他没有强调是自己的书毫无漏洞,但是话里的意思差不多。那些人在学术方面攻击不到他,只能歪门邪道地利用他东方人的身份来区别对待他。
欧洲虽然没有排华法案,但是华人在欧洲的地位不高是肯定的。
这个时候,周南才爆出了大新闻,他的亲生父亲,在一战时期,就是一名援助法国的华工,在战争胜利以后,才返回的东方。
这条新闻立即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不过还没有到记者问答环节,所以暂时还没有人打断他的话。
“身为一名一战华工的后裔,我从小听到就是父亲曾经在法国贡比涅流血流汗的经历,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还能活着回到家乡。但是更多的华工却永远留在了这里,或者长眠于此,或者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为什么,当我的长辈为这个国家流血流汗,他的后人却在这个国家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呢?”
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我梦想有一天,所有人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世界。我梦想有一天,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这个世界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最后这一段话,周南基本照抄了马丁路德金在63年演讲的一段。虽然这段话有些酸,但是在浪漫的法国,却能增加更多的逼格,这里的人也格外喜欢这样的呐喊。
周南的话音一落,那些记者们一个个都热烈地鼓起掌来,现场围观了不少酒店的住客,也都同样激动。而那些本来就是大学讲师或者教授的文人们,也顾不得周南到底是不是真的欺压过荷兰人了,一起鼓起了掌。
接下来的记者问答环节,周南才第一次提到了《世界报》的名字,并且明确回应,将会向《世界报》发抗议书。
当然,只是一封抗议书,《世界报》当然不会重视,也不会在乎。但是周南他们要的就是他们不在乎,温水煮青蛙把事情闹大。要是一开始就说走法律途径,他们软下来认输了,那就不好玩了。
他也在记者的要求下,展示了他戴在脖子上的,原本属于他父亲周大壮的军牌编号。这也方便那些记者去军部查资料,证实他的身份。
也有记者询问起了周南对于存在主义的看法,周南高度评价了萨特在存在主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评价他将是二十世纪法国最出色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至于加缪,他的荒诞主义现在还没有成熟,要到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影响世界,所以现场的记者们也没有过多地追问关于他的评价。
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埃廷尼不顾一些记者的反对,结束了今天的记者招待会。
实在是周南太疲惫了,今天不仅坐车坐了五百公里,脑子里也一直在不停地思考问题,这比干一天体力活还要让人疲惫。
但是这个时候周南还不能休息,吃饭的时候,还在跟各大院校的联络员进行沟通,同意将跟学生们的演讲推迟几天。
在没有完全解决这场风波之前,大学不敢随意请周南前去演讲了。但是大学不敢,许多政治团体对周南却很好奇,一顿饭的时间,就接到了七八张邀请函,都是邀请周南去演讲的。
这些邀请函还只能以后再去处理,因为周南还要接洽《费加罗报》的记者。
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只是对世界报的第一波反击,真正的打擂台,就必须要有一家实力不逊于对方的媒体支持。
《费加罗报》对这个机会也相当重视,直接派了一位副总编过来谈判。
对于稿费,周南一点也不在乎,因为他不是靠这个生活,所以干脆只要了一法郎的象征性收费。这个钱是不能不收的,要不然就是坏了规矩,要不然,周南还真不愿意要这一法郎。
费加罗报的弗莱尔副主编也知道这是象征性的收费,所以直接提议报社会为这一法郎专门买一个相框,把这一法郎做成一个纪念品。
显然,报社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
而周南这边,在这段时间将会在《费加罗报》开一个专栏,专门跟那些质疑他的媒体打擂台,除了第一天将会全面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后面的每一天都是回应前一天的媒体报道。
谈好了这件事,周南把来法国之间就写好的稿子交给了他,勉强跟施托尔科沟通了一下后续的动作,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起来。
他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五十三章 出唱片
“约纳斯……”
还在睡梦中的周南迷迷糊糊之间,就被突然压在身上的奥黛丽给惊醒。他还有些搞不清状况,茫然惊道:“奥黛丽,你怎么过来了?”
战争门口的埃廷尼笑了笑,帮他们关上了房门。
扑在周南身上的奥黛丽却非常激动,抱着还有些迷糊的周南笑道:“妈妈说你在巴黎更需要我,所以我就过来了。约纳斯,能够帮到你,我真的太开心了。”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还是主动吻了上来。“约纳斯,三天了,我们分开已经三天了呢!”
“还没有刷牙……”周南的话被堵在了嘴里,享受起了娇美小人儿的温香软玉。
一阵亲热之后,周南彻底清醒了过来,搂着奥黛丽躺在床头,听她说着雅尼克和赫姆斯特拉夫人他们的安排。
当听到赫姆斯特拉夫人只在瑞士待了两天,就又回去了阿纳姆,他也忍不住有些感动了。
“妈妈让你不要担心,她回去阿纳姆以后,就会在媒体上替你说话。并且会为你争取到一张市民签名,证明你在阿纳姆期间,跟所有的阿纳姆人都相处的很好。”
周南故意逗着奥黛丽,刮了一下她的鼻尖说道:“那你呢?你来巴黎似乎也帮不上我呢?”
“怎么帮不上!”小丫头有些不开心了。“妈妈说,我的出现,就能代表阿纳姆人,媒体对你的诬蔑带来的压力,自然能够消散不少。”
“原来我的奥黛丽这么有用啊!”周南又笑着亲吻了上去。奥黛丽这才知道周南是故意逗她,不依地纠缠了起来……
当周南梳洗完毕,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的事了。坐在梳妆台前,奥黛丽帮他梳着长发,梳理好以后用一根束带绑在脑袋后面,挡住了那个有些难看的伤口。
奥黛丽昨天下午就从卢塞恩坐上了火车,今天凌晨才抵达了巴黎。虽然一夜没有睡,但是第一次来巴黎,加上能够帮上周南的兴奋,让她毫无睡意。
时间还太早,酒店的早餐还没有准备好,周南勉强让奥黛丽睡在了自己的被窝里,先休息一会儿。
客厅里,被吵醒的埃廷尼正在跟自由民主党委派过来的一个叫海廷加的律师闲聊着,看到周南出来,帮他们相互介绍了一下。
海廷加差不多四十多岁,有着一副典型的律师的棺材脸,看起来就不是容易对付的人。他对自己要办的事已经心知肚明,现在就只需要征询一下周南想要把这件事炒到一个什么热度。
周南在表示了感谢之后,也把自己的要求跟海廷加沟通了一番。当听到周南想要借着这件事,在自由思想,人人平等,包括种族歧视方面全面炒作的时候,他也有些楞了。
原本在他看来,他只需要在巴黎找一个同行,控告《世界报》,让他们登报道歉就可以了。但是却没有想到,周南竟然想要借着这件事,在巴黎掀起一阵舆论狂潮。
不过,案件脱离了初衷,继而寻求更大的轰动,这对他一个律师来说,增强了这其中的难度和趣味。这一场官司,不管输赢,只要炒作起来,就能让他变成欧洲炙手可热的律师。
所以,他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开始梳理整个事件中,对方所有的错失,以此来寻找法律方面反击的撬动点。
在律师的眼中,整个事件剥离了感情的角度,光是从法律层面,就有无数可以反击的攻击点。如果再加上现在社会上的种族歧视热点,哪怕官司打不赢,舆论上也能占到道义的制高点,何况,这是一场稳赢的官司。
施托尔科起床之后,立即出去购买了市面上今天所有的报纸,回来之后,将一大叠报纸放在了桌子上,几个人就交叉看了起来。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看起来是相当成功的,大部分报纸都对周南持正面态度,高度评价了周南昨天演讲的精彩度。
法国人对于有才华的人是很宽容的,路易十四那么厉害,可是面对伏尔泰也无可奈何。现在的戴高乐几乎控制住了整个法国的舆论,但是面对不吊他的萨特,也只能酸溜溜地说:“谁也不能把伏尔泰关进监狱。”
自由思想是法国最鲜明的标签,萨特没有违法,戴高乐就不能因为他的言论把他限制起来。
周南虽然在身份上面得不到太多的同情,但是如果营造出来了他是因为有才华才被打压的氛围,就会赢得整个社会的同情。
但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今天的媒体上一共有关于周南的六十三篇报道,但是学术讨论的只有不到十篇,主要讨论内容放在周南和世界报的互怼的只有二十多篇,但是,着重宣传周南的音乐竟然有三十篇。
这些媒体报道的内容虽然也写了发布会的内容,但是宣传的重点却放在了两首箫曲上面,让周南真的有些无语了。
施托尔科却说道:“约纳斯,法国人的思想里面总是充满了各种浪漫的细胞,即使是梅耶里,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家族负担,但是也是以一种放浪形骸的恣意在生活。所以我认为,现在应该是你出音乐唱片的时候了。利用音乐和艺术气息,还有《世界通史》的人文底蕴,这样可以塑造出一个更能让大众接受的你。”
埃廷尼这段时间也被各大唱片公司烦的要死,立即赞同说道:“的确,音乐不仅不会模糊你的定位,还能有效促进大众对你的接受程度。”
周南原本对于出音乐唱片并不算看重,但是看到今天的报纸,他也认识到自己或许走进了一个意识误区。
虽然音乐相比他的大作在深度上要弱的多,却更能赢得普通人的喜爱。而大众舆论的引导,音乐自然比书籍更加方便和快捷。
书籍需要一个人花几天的薪水才买得起,但是音乐却能通过电台,直接传播到千家万户。
自己既然想要闯出名气,目前来说,音乐比书籍更加快捷。
考虑了一会儿,周南终于下定了决心,问道:“目前有哪些唱片公司给的条件比较好?”
“瑞士境内的几家唱片公司给的条件都很好,但是他们的销售渠道并不大。如果想要尽快推广,我个人建议选择英国的百代。他们虽然给的条件比不上瑞士的几家唱片公司,但是他们控制了印度的虫胶市场,别的唱片公司没有唱片,他们却不用为原材料发愁,也就是说,别的唱片公司可能一次只能刻录十万盘唱片,但是他们可以刻录一百万盘。而且,他们的条件也比美国的几家公司要好,最高可以给到百分之十五。”
因为虫胶的产量减少,目前唱片市场萎缩了不少,许多唱片公司为了收集原材料,大量收购旧唱片。
现在市面上的唱片都是每分钟七十八转,一张唱片的播放时间大约是三分钟多一点,两面最多可以达到七分钟。
如果是一首半个小时的音乐,那么就需要五张唱片才能刻录完。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许多半个小时,十几二十分钟的交响乐,往往会分成不同的片段刻录。后世那些三分钟左右的歌曲,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限定了大致的时间。
他不记得唱片是什么时候发展到三十三转的半个小时,也就是后世最流行的lp唱片。不过应该就在五十年代左右。
因为刻录的成本高昂,所以这个时代,能够给到百分之十五的分红比例,其实是很高的条件了。
周南点了点头问道:“唱片公司有没有就音乐的标准提出条件?”
埃廷尼翻开了自己的包,拿出了以前的谈判结果说道:“一般要求一套最少五张唱片,尽量控制好演奏的时间,确保唱片的利用率。至于多少首歌曲,如何配乐,那是后续的谈判内容。”
周南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出唱片的计划也列入行程中来,百代的条件已经很不错,我们就跟他们主要谈判,但是在谈判达成之前,也不要忘记利用其他唱片公司给他们一点压力。”
作为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百代,不仅在欧美有着广泛的销售渠道,而且在亚洲的触角也非常广。他们一直能够发展到几十年以后,周南当然也相信他们的能力。但是有另一世的经验,他当然也知道利用其他公司给自己增加筹码的做法。
海廷加这个时候抬起头说道:“周,或许你需要一个私人律师来帮你处理合作中的各种法律纠纷了。”
周南点了点头说道:“这次法国的事情处理好以后,我会慎重考虑这方面的补全。”
周南很清楚他的意思,却没有直接答应他。刚好利用这次在法国的官司,他也看看这个海廷加的能力,如果他的能力强,周南不介意聘请他为自己的私人律师。
身为同一个党派的人,最少在立场方面,他不会担心对方背叛。那么,重要的就是他的能力了。
安排好了每个人要做的工作,周南将那些学术讨论的报纸收了起来,现在,他的工作就是要在《费加罗报》上面,跟这些学者打擂台了。
这才是他作为一个学者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所有人围绕在周南身边的核心利益。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五十四章 改变的计划
除了学术的宣传,周南在巴黎并不是没有事情做,到了上午的时候,就有各个大学的一些人文,政治教授或者是学者来拜访了。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也已经看了周南的书,专门跟他讨论一些创作方面的思路,各种解析方法的应用,在这种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所有人对于周南的文采都非常佩服。
中午的时候,一帮访客却让周南意想不到,因为这是一群华裔。他们全都是参加过一战的华工,与当地的法国女人结婚后,留在了法国。
在看到媒体上的新闻之后,他们一些人组织了一番,就有几十人联袂而来,为周南当后盾。
周南首先是个华裔,然后才是一个名人,当自己人遭到了媒体的抹黑,不管周南有没有错,他们就坚定地站在周南的一边。
他们之中,甚至还有人认识周大壮,看到周南,看到他拿出来的周大壮的一战军牌,一个个热泪盈眶。
中午,周南他们被硬拉着来到了位于战神广场附近的一家中餐馆,这是其中一名叫做梁海天的华裔自己开的饭馆。
因为在国内受过教育,他属于留在巴黎的这一帮华裔里面混的比较好的。现在不仅事业有成,也多了一大家人,连孙子都有了。
酒足饭饱之际,梁海天拍着周南的肩膀说道:“虽然我们华裔在欧洲政治角度属于是二等居民,但是在法国的普通民众之间,我们却很受尊敬。我们这些人在其他方面帮不上你,但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也会永远跟你站在一起。”
法国的华裔,除了一些高学历的留学知识分子,然后就是一战的华工最多。他们这些人在政治上可以发出的声音很小,但是因为为人谦和,勤劳朴实,在法国的名誉还是很好的。
一战后期,留在法国的华工们很受法国女人的喜欢,那个时候,留在法国的几千华工,基本上都是法国女人主动追求的他们。
在四十年代,东西方阵营还没有完全对立,冷战大幕还没有拉开的时候,华裔哪怕没有普通法国人的政治地位,但是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歧视。
最起码,他们这些人比那些阿尔及利亚和非洲的移民地位要高的多。
能在异国他乡一下子结识这么多的老乡,周南也是激动不已,专门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将所有人的通信地址都记了下来。
“你们都是我父亲的战友,也都是我的长辈。在欧洲,我们这些人也应该联合起来,不能让其他人瞧不起。现在我还没有想好,但是在未来,我希望我们这些在欧洲的华人,都能联合起来做一番事业。”
周南自己会做的不多,但是他有后世的经验,知道做什么赚钱。利用这些先机笼络一批人,帮助这些人,对他以后也是有好处的。
他也知道人心很难笼络,但是,他并不是要控制,只是想聚势。利用这些华人为他增加一点社会影响力。真要让周南为他们着想,手把手帮他们,控制他们,周南才没有这个闲心,也没有这个能力。
奥黛丽虽然跟着周南断断续续地学了中文,她也很有语言天赋,现在的瑞士德语,法语,英语,标准德语,荷兰语已经都学会了,但是中文仍然有些沟通困难。
不过看到周南跟一帮同胞忘情畅谈,似乎忘记了现在的烦恼,她也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只要周南开心,她也就开心了。
不过,她也坚定了自己急需要学中文的决心,以后在这样的场合,就不至于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了。
奥黛丽的到来,的确也吸引了不少法国媒体的热捧,倒不是说,才十七岁的奥黛丽有多迷人,而是因为她的出现,给灰暗的巴黎,增添了一丝靓丽的风景。
周南的欣赏水准和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这个以奢华而不是以潮流标榜身份的年代,奥黛丽的服饰和装扮风格,已经被周南有意向她扮演安妮公主时期的潮流引导。
去除了繁复的花边和装饰,周南让奥黛丽的装扮往清新和简约方面发展,并且,她的上衣都被凯莉改了一下,变成了收腰款式。
而周南也是这样,西装在这个年代还是直筒的,上下一般粗,哪怕是量身定制的西装,也还属于是礼服,没有往休闲的方向发展。
但是周南的西装特意被收了一点腰,裤腿改的细一点,这就让他的人显得格外挺拔。
不过周南一个男人,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穿衣风格,奥黛丽来到巴黎,就一下子吸引住记者们的眼球。
在记者们的面前,奥黛丽并没有一点拘束,挽着周南的手臂,该干嘛干嘛。想笑就笑,想吃东西就让周南买,看到好奇的还在橱窗前面停留观望一会儿。
这样一个率真的女孩,没有其他女人在记者面前的矫揉造作,自然也赢得了无数记者的好感。
第二天的报纸上,她比周南跟其他人学术互怼的内容还要吸引民众,让周南跟一帮助手竟然无言以对……
他们预想了各种情况,就是没有想到,奥黛丽来了巴黎,竟然把大众的目光给吸引走了。
六十几份报纸,除了专业报刊,其他报刊刊登的奥黛丽的照片比周南的还要多。
巴黎的时尚界甚至夸张地说道:自由,率真,纯洁,这才是真正的20世纪美人,那些矫揉造作的女人都应该埋进坟墓。
看到自己如此受欢迎,奥黛丽当然非常开心,可是看到周南他们一个个皱着眉头,忍不住有些担心地问道:“我是做错了什么了吗?”
周南摇了摇头说道:“不,你没有错,相反,你做的很好。只是这种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我们要考虑好,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周南早就有了把奥黛丽推上神坛的想法,但是却一直没有实施,而是给奥黛丽更多成长的时间。
但是没有想到她的魅力即使提前几年,也掩盖不了,一到巴黎,就获得了满城的称赞。
奥黛丽才十七岁,秋天才上高二,这个时候就把她推进娱乐圈,真的合适吗?
这件事,周南还是想交给奥黛丽自己决定。“奥黛丽,你想成为大明星吗?”
被一屋子人盯着,奥黛丽有些不好意思了,靠在周南的手臂上,低声说道:“我只想陪在你身边。”
埃廷尼忍不住说道:“你成为大明星,也是在帮约纳斯……”
被周南看了一眼,他才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奥黛丽一下子就来劲儿了,问道:“是真的吗?我成为明星就能帮你?”
周南皱了皱眉头说道:“也不能这么说,这更要看你自己的意愿。”
1...4041424344...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