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我也反对现在杀吴渭水。”郑思远也说道。
“一处和二处的意见呢?”李邦藩将目光望向何梁和朱慕云,这四个处是政保局对外最重要的部门,他们对吴渭水的处理,最有发言权。
朱慕云当然会反对,但是,他将目光望向了何梁,等对方先发言。如果何梁也反对枪决吴渭水,那朱慕云就要支持枪决吴渭水。反正最后的结果与自己的想法一致,还可以给孙明华一个人情。
如果何梁支持枪决吴渭水,朱慕云就只能反对。对朱慕云来说,自己的意见最不重要。只要结果是好的,就可以了。
“共产党很顽固,我也是深有体会。可是,如果抓到他们,就一杀了之,这不是向共产党示威,反而是向他们示弱。”何梁缓缓的说。
何梁与孙明华都是从警察局过来的,按说应该要支持孙明华才行。但是,刚才程吉路说的有道理,既然情报处审不出来,他也想试试。自从担任一处处长以来,何梁抓到的都是些小鱼小虾。他也渴望能立个大功,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慕云呢?”李邦藩将目光望向了朱慕云。
“我支持情报处的做法。”朱慕云看了一眼孙明华,很是“坚定”的说。
李邦藩将这件事放到会议上来讨论,说明他自己也犹豫不决。程吉路、郑思远和何梁的态度,已经让李邦藩可以下决心。自己的意见,纯粹就是支持孙明华,算是私人性质,李邦藩应该能明白。
果然,听到朱慕云的意见后,孙明华眼中露出感激的目光。如果自己的提议,所有人都反对,那也太没面子了。虽然朱慕云的意见,李邦藩未必会听。可至少也说明了,自己在政保局不是孤家寡人。
最终,李邦藩拒绝了情报处的申请,并且命令,情报处的人,马上从看守所撤出来。原本情报处的人手就紧张,为了一个吴渭水,还放了几个人在上面,不用干其他事情了?
可是,对于谁来接管吴渭水,李邦藩并没有当场决定。但朱慕云知道,李邦藩一定已经有了决定。
会后,孙明华请朱慕云到他办公室去坐会。朱慕云犹豫了一下,开玩笑的问:“明哥,你的办公室机密太多,还是去我办公室吧。”
“也行。”孙明华说,不管去谁的办公室,他都要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
“慕云,刚才谢谢了。”孙明华主动给朱慕云递了根烟,感激的说。
“你的工作我当然要支持,只是局座决心已下,我们无力改变。”朱慕云遗憾的说。
“这些人以为共产党好啃,让他们碰个头破血流就知道了。”孙明华没好气的说。
吴渭水是情报处抓获的,枪决吴渭水,于情于理于法,都能说得过去。之前,也曾经有计划,如果实在撬不开吴渭水的嘴,可以枪决吴渭水的。可为何到了现在,李邦藩突然改变心意了呢。
“等以后,他们也提议,枪决吴渭水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朱慕云微笑着说。
华生得知情报处的人要撤离后,心里大喜过望。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自己的“无为”,终于让情报处自退江山。
“桔娥,等会熬点肉粥,给情报处的犯人送去。”华生兴奋的说。
“肉粥?”桔娥惊讶的说。
“他们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可别死在我手里。”华生随口说道。
“是。”桔娥没有再说什么。
ps:又到了求票的时候了,天气越来越寒冷,手指也失去了原来的灵活,速度越来越慢,唯有增加时间,才能保证现在的数量。加更不易,求票支持。
交锋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暴露
朱慕云早上到政保局的时候,发现李邦藩的脸色很凝重。朱慕云心里很诧异,怎么啦,古星好像没出什么事吧。
“出事了。”李邦藩接过朱慕云泡好的茶,叹息着说。
“有什么是属下可以做的?”朱慕云不敢多问,既然李邦藩开了头,想必会告诉自己的。
“今日拂晓,国军第六战区的15个师,并配备重轻火炮140门,对宜昌进行了攻击。”李邦藩沉吟着说,11军阿南司令官,正指挥部队攻抵汨罗江北岸时,第六战区突然反攻宜昌,这是在背后捅刀子。
而且,还是在宜昌最为空虚的时候捅刀子。为了配合长沙战役,11军从驻守宜昌的13师团,抽调了四个大队组成了早渊支队。
“国军这是白白送死,以往找他们的主力而不见,现在主动送上门来,皇军正可以趁势消灭之。”朱慕云很是乐观的说。
“此时宜昌守国空虚,能守住宜昌已经是很不错了。想要消灭国军,难。”李邦藩叹息着说。如果13师团是满员的,或许不用担心。日军的火力十倍于国军,国军根本不敢集结兵力,主动进攻日军防线。
“我们能做什么呢?”朱慕云问。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全力配合皇军。”李邦藩缓缓的说。
“宜昌的物资还能运得进去么?”朱慕云惊讶的说,国军出动了15个师反攻宜昌,另外肯定还有部队,对宜昌进行包围。整个宜昌周围,全在国军控制之下,此时纵然有再多的物资,也送不到宜昌的。
“陆地已经不行了,唯有空运。”李邦藩说,作为一名资深情报官,必须未雨绸缪。
虽然今天国军才发起进攻,但可以想像,不久的将来,日军必然面临重重压力。但古星已经抽不出兵力,周围的日军,能抽出来的,基本上全部去了长沙一线。想要解宜昌之围,恐怕还得从前线搬救兵。
“我一定全力配合。”朱慕云说,小鬼子的兵力早就捉襟见肘,此时还妄想攻下长沙,这个时候国军的反攻,正好击在他们的七寸上。
“我对你是放心的。”李邦藩欣慰的说,在政保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只有朱慕云。其他人,总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
“局座,周围不是还有自卫军和定国军么?为何不让他们去支援呢?”朱慕云突然问。
“这些军队的战斗力比国军还差,让他们参战,除了国军增加战绩外,不会有其他作用。”李邦藩摇了摇头,像黄卫军、自卫军这些军队,鱼肉百姓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但上阵杀敌,最好还是不要依靠他们。能守好自己的阵地,就已经是最出色的表现了。
“其实,有皇军就足够了。我敢断言,国军绝对攻不进宜昌。”朱慕云信誓旦旦的说。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我们除了要全力配合皇军外,还要特别提防抗日分子的破坏。这个时候,他们就像跳梁小丑一般,一个个都会粉墨登场。”李邦藩冷冷的说。
“我想,军统和中统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很兴奋。”朱慕云点了点头。
“上次钉子汇报过,军统有意再次破坏机场,你要提醒他,随时关注军统的行动。”李邦藩叮嘱着说,这个时候,如果机场遭到破坏,对日军将是致命的。
“我等会就通知他。”朱慕云忙不迭的说。
第六战区反攻宜昌,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政保局的工作,归根到底是为战争服务的。特别是朱慕云负责的经济处,更是责任重大。
朱慕云在李邦藩面前,表现得特别坚定,同时也一脸的忧虑。可实际上,他心里非常高兴。李邦藩的态度,反映了所有日本人的想法。他们开始担心了,宜昌之战,国军大有可为。
而且,让朱慕云自豪的是,宜昌的很多情报,是他提供的。因为井上官一的关系,朱慕云对宜昌日军的布防,可以说非常熟悉。他掌握的这些情报,通过军统,全部提供给了第六战区。
晚上,朱慕云果然见到了邓湘涛要求接头的暗号。他知道,邓湘涛说的肯定是反攻宜昌之事。
上午朱慕云从李邦藩处获得消息后,也一直在考虑,应该如何配合国军。古星距离宜昌虽然有三百多公里,但宜昌的战斗,一定会影响到古星。
“今天真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朱慕云见到邓湘涛后,微笑着说。
“不错,今天确实值得庆祝,来,喝一杯。”邓湘涛早就准备好了酒,给朱慕云倒一杯后,端起杯子,笑着说。
长沙战局不力,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国军在此时,突然反攻宜昌,不管能取得多大的胜利,都会让长沙的日军深感压力。
“预祝早日拿下宜昌。”朱慕云说,宜昌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国军能重新拿下宜昌,整个鄂西,日军再也无法染指。
“这里面有你的一份功劳。”邓湘涛说,宜昌的很多情报,都是朱慕云提供的。国军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反攻,确实有朱慕云的一份功劳。
“我的功劳就是区座的功劳,没有区座就没有我。”朱慕云谦逊的说。
“为了配合前线作战,我们要在古星掀起一股破坏的高潮。”邓湘涛得意的说。
“政保局已经有所防备,今天李邦藩分别跟孙明华、何梁、郑思远和程吉路谈了话。”朱慕云说,虽然不知道谈话的内容,但他还是基本能猜出来。
“难道他们有了防备,我们就不行动了?”邓湘涛冷冷的说。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机场方面已经加强防备。如果我们有破坏机场之行动,最好取消。”朱慕云说,李邦藩对机场非常重视,如果军统近期有针对机场的行动,成功的几率不高。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我肯定会处分他的。”邓湘涛不满的看了朱慕云一眼,或许朱慕云的意见正确,但这种动摇军心之话,他是最不喜欢听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邓湘涛既然准备大干一场,自然不会受朱慕云干扰。他召集沈云浩、邓阳春开会,研究如何行动。
沈云浩建议,对古星通往宜昌之道路进行破坏,同时,再次袭击古星机场。他的建议,得到了邓湘涛的肯定。随后,邓湘涛要求经费和武器到位,随后准备行动。
全国上下一盘棋,就算政保局有了防备,宪兵队高度警惕,军统也必须有所行动。这不是战略,而是政治行动。哪怕就是扔了一枚手榴弹,也能有所交待了。
可是,邓湘涛并不知道,古星区的会计李辰宇,已经被宋鹏盯上。这是宋鹏亲自盯的人,宁愿跟丢他也不想被李辰宇发现。幸好,到目前为止,宋鹏的行动还很顺利。跟着李辰宇,宋鹏着想发现了一些军统的据点。
而此次军统的行动,需要整个行动处配合。甚至,邓阳春也向李辰宇领了经费。宋鹏对沈云浩还没怎么印象,可是邓阳春却是认识的。一看到邓阳春,宋鹏心头狂喜。这可是政保局的老对手,跟着邓阳春,或许能摸到邓湘涛的住处。
发现邓阳春后,宋鹏面临一个选择,是马上报告,还是等待时机?如果报告,是详细汇报?还是只是汇报邓阳春的情况?要是等待时机,让邓阳春跑掉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需要权衡,李辰宇是宋鹏的“引路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李辰宇已经被自己发现。可是,如果隐瞒不报,一旦被孙明华知道,以后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最终,宋鹏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直接向李邦藩汇报。关于李辰宇的情况,他必须要汇报清楚才行。否则,以后查起来时,他会很被动。可是,向孙明华汇报,除了担心消息泄露外,他还担心,孙明华会把李辰宇接过去。到时候,他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为了保密,宋鹏特意晚上才向李邦藩汇报。听说宋鹏发现了邓阳春的行踪,李邦藩很是高兴。等他详细听完宋鹏的汇报,更是对宋鹏满意。宋鹏一个人盯着李辰宇,白天还要装模作样的在银行负责找李辰宇,也算难为他了。
“宋科长,你干得很好。”李邦藩特意走到宋鹏身边,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高兴的说。
“多谢局座夸奖。”宋鹏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能得到李邦藩如此夸奖,实属难得。
“你觉得,现在应该收网么?”李邦藩问。
“如果军统知道邓阳春被捕,必定会关闭所有联络站。到时候,想要再找到他们,不知道又要到什么时候。想将军统一网打尽的话,必须将他们所有的联络站全部摸清。”宋鹏说,发现邓阳春,确实让他很高兴。但是,相比整个军统古星区,邓阳春又算不上什么了。
“如果被邓阳春发觉了呢?”李邦藩担忧的说。
“所以需要保密,罗斌以前不是说,地下党有一个‘野草’么,谁知道军统还有没有卧底呢?如果他们都在局里的话,就必须更加谨慎。”宋鹏缓缓说。
交锋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特意
宋鹏的分析不尽然对,但是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自从听到“野草”这个代号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罗斌并不知道“野草”潜伏在哪个部门,可是李邦藩也有种感觉,这个“野草”离自己不远。在李邦藩的脑海中,将政保局所有人都过了一遍,感觉所有人都有可能,但又感觉所有人都不可能。
“为了不打草惊蛇,暂时不要动邓阳春,先从军统底层开始,将他们连根拔起。”李邦藩突然说,只有这种办法最稳妥。
邓阳春在军统算是比较高级的干部了,如果抓了他,整个军统都会震动。与之相关的人员,将作鸟兽散。到时候再要将军统一网打尽,除非整体行动,否则根本不可能。
但整体行动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为了刺激军统,也为了震慑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可以先抓一个或几个军统的情报小组。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等军统反应过来的时候,基层单位已经被摧毁得差不多了。
“局座英明。只是这情报来源,怕是不好解释。”宋鹏又说,只有保护好情报来源,才有可能扩大战果。
“所以要暂时委屈你一下了。”李邦藩微笑着说,宋鹏考虑得很周到。
“只要能抓住这些抗日分子,再大的委屈也不算什么。”宋鹏坚定的说,自从决定离开军统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死心塌地的跟着日本人了。
“你放心,以后我会给你正名的。”李邦藩说。
“我是在局座的感召下才加入政保局的,一直以来,我就视自己为局座的人。以前如此,以后也如此。”宋鹏忙不迭的说。
今天晚上的汇报,让宋鹏获得了李邦藩的极大信任。宋鹏和冯梓缘,当初都是李邦藩亲自劝说下才反正的。可冯梓缘选择了军统,给李邦藩来了个身在曹营心在汉。
对宋鹏,李邦藩也一直不放心。宋鹏回到政保局后,原本是要进情报处的。李邦藩最终拍板,让宋鹏到经济处。此次情报处连遭重创,不得已才将宋鹏调回情报处。没想到,宋鹏竟然给他带来这么大一个惊喜。
宋鹏走后,李邦藩马上去了趟宪兵队。宋鹏说的对,政保局的人未必可靠。这种事情,还是让宪兵队动手比较好。或许宪兵队对古星的情况,没有政保局这么熟悉。可是他们的忠诚,绝对不会有问题。
宋鹏掌握的军统线索,已经有六处之多。而今天晚上,李邦藩只通知宪兵队,对两处地方下手。因为行动迅速,军统事先毫无觉察。宪兵队先是封锁街道,再将军统的掩护商店前后门堵住。
也不敲门,直接破门而入,将军统古二组纪日华组五人全部逮捕。同时,在古沙街将军统行动处古星行动三分队何忠炳抓捕。
情报处的人员被捕时,根本来不及反抗。而行动三分队与宪兵队,进行了激烈的枪战。行动三分队死两人,有四人被捕,包括分队长何忠炳。
一个晚上,破获两个军统的案子,抓了九人,击毙两人。这样的成绩,让李邦藩很是兴奋。只是,为了保护消息来源,这个案子,只能交给宪兵队。第二天,李邦藩在局里的会议上,才通报了这一消息。
“宪兵队一个晚上端掉了军统两个窝点,抓了九人,击毙两人。我们呢?抗日分子四处猖獗,为何我们却无能为力?”李邦藩一拍桌子,目光缓缓从众人脸上扫过,愤怒的说。
朱慕云听得一愣,军统两个据点被端,是行动处还是情报处的人?如此准确的抓捕,宪兵队一定获得了准确的情报。这样的情报从何而来?
朱慕云下意识的认为,军统出了叛徒。而且,他分析,这个叛徒的级别不低。要不然,不会知道这么准确的情报。
早上来政保局的时候,朱慕云并没有发现邓湘涛给自己留了情报。显然,邓湘涛要么在紧急处理此事,要么是还没有接到消息。
李邦藩的话,让所有人都很惭愧。政保局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宪兵队一下子抓了这么多人。这是近几个月,破获的最大一桩军统案了吧。
“局座,能否让宪兵队将军统的人转给我们?”孙明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说道。
“你好意思申请,我还不好意思要人呢。”李邦藩冷冷的说,这个情报是宋鹏提供的,宪兵队其实只是代替政保局抓人。
李邦藩当然要借题发挥,这是对下属最好的鞭策。也希望他们能引以为耻,奋发图强。特别是情报处,宋鹏为何不向孙明华汇报,而绕过他找到自己?这里面,有宋鹏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孙明华的原因。
吴渭水的案子,宋鹏作为一科长,竟然不能插手。孙明华全部交给了原警察局特务处情报科的容厚华,宋鹏到六水洲后,只负责给吴渭水的牢房打扫卫生。这种事,放到谁身上,都会受不了。
“就算不能给我们,至少也要分一部分嘛。”朱慕云也突然说道。
这样的场合,朱慕云一般不怎么发言。可他对李邦藩颇有研究,李邦藩并没有完全拒绝的意思,只是想让孙明华难堪。或许,李邦藩已经向宪兵队申请了,会议结束后,人就会提过来。
“每个部门分一个,各显神通。”郑思远也说道,资源不能总是倾向于情报处。行动队也需要情报,要不然怎么展开行动?
“局座,这是宪兵队送来的文件。”尹有海突然接到一份文件,翻看了一眼后,马上走到李邦藩身边,低声说。
“瞧瞧人家宪兵队的效率,军统情报处古二组的组长纪日华已经招供,正带领宪兵队的人四处抓捕军统人员。另军统行动处古星大队三分队有人也招了,只是分队长何忠炳还在死扛。谁能把何忠炳拿下?”李邦藩将目光望向众人,说。
宪兵队抓到人后,先会用刑。很多人熬不过第一关,宪兵队的厉害,他们都知道。与其受了刑再说,不要早点说,还可以免受皮肉之苦。
昨天晚上虽然抓了九名军统人员,但真正重要的只有两个,古二组的组长纪日华,以及行动三分队队长何忠炳。现在纪日华已经招供,古二组的其他人,自然都撂了。
“我愿意试试。”郑思远突然说道,既然何忠炳是军统的行动人员,正好可以让他拿下。
“军统的人应该交给情报处。”孙明华当仁不让的说。
这种事情,除了情报处和行动队外,其他部门都没资格的。虽然朱慕云也很想争一争,可是如果争了,会让人觉得反常。
按照一般的惯例,这种事情,确实是交给情报处的。可是今天,李邦藩有些反常,将人交给了行动队。郑思远像个得胜的将军一样,趾高气扬的走出了会议室。
“看那副得意的样,呸。”孙明华跟在后面,轻声说道。
“明哥,情况不太对啊。”朱慕云跟在孙明华身边,突然说。
“没什么,不就是没把吴渭水拿下,让局座失望了么。”孙明华说,自己没把事情做好,怪不得李邦藩失望。
虽然军统昨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但今天朱慕云依然先去了宪兵分队。政保局的事情,他有义务向小野次郎汇报的。在去法租界的路上,朱慕云果然看到了邓湘涛留下的情报。他迅速取了,内容与李邦藩介绍的差不多。
虽然邓湘涛是军统古星区的区长,但对下面这些单位的情况,他不可能及时掌握。宪兵队昨天晚上的行动,他今天早上才得到消息。古二组属于邓阳春的情报处,行动三分队属于行动处。
朱慕云顺手将自己获得的消息放了进去,纪日华已经招了,何忠炳也有可能,军统必须做好准备。其实朱慕云也知道,邓湘涛既然知道了消息,想必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
其实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宪兵队怎么会知道这么准确的情报。朱慕云去宪兵分队,除了向小野次郎汇报之外,还是想让大泽谷次郎打听一下,宪兵队的情报来源。
“其实这件事,昨天晚上的行动,早上宪兵队就通报了。你现在来汇报,很及时。”大泽谷次郎在朱慕云面前,当然不会说假话。
“宪兵队说到他们的情报来源么?”朱慕云问。
“你不知道?据说来自政保局。”大泽谷次郎说,宪兵队在他们面前,自然不会刻意隐瞒。哪怕再机密的事,一旦知道的人多了,自然就不会那么机密。
“政保局?”朱慕云这下真的惊讶了,如果消息来自政保局,为何李邦藩一句都没提?还是李邦藩早就知道,故意不说?甚至,消息根本就是李邦藩提供的?
“是啊,政保局得到消息,为了不让消息走漏让宪兵队行动,这是很正常的嘛。”大泽谷次郎不以为意的说。
“知道了。”朱慕云点了点头,显然,李邦藩是知情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才特意不让政保局出动的。
ps:下午有点事,晚上会迟点回来,晚上的更新会晚一点,或许要到十二点啦,但一定会补上的,致歉。
交锋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吊儿郎当
大泽谷次郎的消息,让朱慕云一上午都没心思做事。他让大泽谷次郎再次去了趟宪兵队,打听了昨天晚上的抓捕过程。最终确定,昨天晚上李邦藩去了趟宪兵队。也就是说,军统的消息,李邦藩不但知情,还是他亲自提供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