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有没有具体目标?”李邦藩问,宋鹏提出这样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谁都不甘心这样过一辈子,况且,宋鹏越是有这样的推断,他越是怀疑。
当初冯梓缘之所以能成功在政保局潜伏下去,就是因为他在军统的身份暴露了。现在,宋鹏的身份,两样也暴露了。是不是军统,又在发展新的卧底呢?
“没有。既没有证据,也没有目标,只是说有这个可能。”朱慕云说。
“这种话谁都会说,要把人找出来才算数的。”李邦藩淡淡的说。
“那倒是,孙处长已经在全局排查过一次了,如果真有卧底,应该早就查出来了。”朱慕云微笑着说,不知道昨天晚上,孙明华有没有与刘澄宇接头?
如果他们接了头,或许孙明华就危险了。朱慕云等会还有一个任务,要等孙明华到政保局后才离开。他之所以把孙明华扯出来,也是想探探李邦藩的口风。如果昨天晚上孙明华出了事,李邦藩应该会告诉自己。
“孙处长目前的精力不是这件事上。”李邦藩轻轻摇了摇头,长沙战役马上就要打响,后方的安全和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刘澄宇得到的情报准确,易尚海准备叛变的话,必须在战役打响之前,把易尚海处理掉。至于宋鹏提供的这个情报,属于老生常谈,李邦藩确实没有重视。
朱慕云有些失望,如果孙明华昨天晚上出了事,李邦藩肯定会顺势说出来的。朱慕云在政保局等了半个多小时,也看到孙明华的车子进来了。朱慕云马上走了出去,装作要回宪兵分队。当他走到坪里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孙明华。
“明哥,早啊。”朱慕云微笑着说。
“你这不是在打我脸么?你都向局座汇报完工作了,我才来上班。”孙明华笑着说。
“没办法,笨鸟先飞。如果我还不勤奋一点的话,这碗饭怕是吃不下了。”朱慕云苦笑着说,其实他也知道,很多人都在背后讥笑自己。
但朱慕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如果太精明强干,确实会派他到重要的位置。但政保局是干什么的?专门对付抗日分子的。如果朱慕云在重要职位上,要不要对抗日分子下手呢?如果下不了手,只会被人说成软弱无能。
从打入政保局的那一刻起,朱慕云的所谓才干,就不能与情报和行动有关系。看着自己的同志被敌人杀害,他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你这哪是没饭吃?我看你要是再努力的话,别人怕是都没饭吃了。”孙明华笑着说。
“说到吃饭,什么时候再去我那里,郭传儒又弄了几个新菜,有机会去尝尝。”朱慕云笑着说。
“最近肯定不行,没时间。军统闹得太凶,一定要好好整治才行。”孙明华摇了摇头,他也很想像朱慕云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他没这种命。
“军统是抓不完的,会休息才会干工作。”朱慕云劝说道。
“这几天真的不行,天天往郊外跑。等我忙完这一阵,一定跟你好好喝一杯,要把上次输的钱赢回来才行。”孙明华笑着说。
交锋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思想工作
孙明华说天天往郊外跑,又要对付军统,朱慕云心里一咯吱。邓湘涛不是要对孙明华动手么?放着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不行动呢?还是孙明华根本没跟刘澄宇联系?军统根本没找到下手的机会?
“那可说好了,我跟他们打牌,还是第一次输得这么惨,一定要报仇。”朱慕云一副不甘心的样子,正色的说。
“慕云,你跟六师汪师长的关系应该不错吧?”孙明华问。
昨天上午,朱慕云在他的办公室睡了一觉,虽然行为有些夸张,但让他对朱慕云却更加信任。朱慕云无论是自己指挥行动,还是参加别人的行动,都表现得特别谨慎。对一名情报官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不管朱慕云能力如何,他的这种品质,会让他尽量不犯错误。之前孙明华对朱慕云的行动,动辄就是出动几十,甚至上百人,很是不以为然。可见识到其他部门,因为准备不足,遇到意外情报,导致行动失败后。他也意识到,所有行动,都要做两手准备。
“还行吧,明哥要跟他们打交道?”朱慕云心里一动,孙明华往郊外跑,跟第六师有什么关系?第六师主要驻扎在古昌,这段时间为了加强水上守卫,第六师又开始协助日军,在江面巡逻。
“暂时还不知道,到时候要与六师沟通,你可得帮我出面。”孙明华说。
“没问题啊,到时候把老时老林叫出来,一起打个牌,什么事都好说。”朱慕云微笑着说,他以为孙明华要找他们办私事,满不在乎的说。
“局座没跟你说?”孙明华愣了一下,说。
“跟我说什么?”朱慕云不动声色的问。
“没什么,我先走了,有时间打牌。”孙明华说,听朱慕云的证据,李邦藩并没有把易尚海的事情向李邦藩说起。
朱慕云到宪兵分队后,还在想着孙明华的话。李邦藩有什么话没跟自己说呢?此事还与六师有关。既然惊动了李邦藩,当然不会是私事。最近第六师,除了向黄卫军提供三百兵员外,好像也没什么事与古星有关吧?
至于政保局与第六师,就更加不会有关系。政保局需要调兵,一般会向宪兵队求助。相比之后,宪兵的战斗力和威慑力,都要远大于自卫军。
不管如何,既然自己知道了这件事,当然得打听一下。直接问李邦藩,或者孙明华,都是不妥的。哪怕再好奇,也不能瞎打听。胡乱打听,也主动暴露,性质是一样的。
“时兄,武器装备收到了没有?”朱慕云给时栋梁去了个电话,六师向黄卫军提供三百兵员,日军答应给四门迫击炮,再加四挺重机枪,再加十挺轻机枪。
这些装备,大大加强了六师的火力。对汪清海来说,是笔划算的买卖。他的三百兵员,只有一百老兵。另外那两百人,都是临时招募的新兵。况且,上了两次战场,就算时老兵了。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多谢关心,已经收到了。”时栋梁微笑着说,这笔生意确实是赚了。迫击炮、重机枪,这些东西,就算有钱都很难买的。就算买得到,价格也贵得惊人。
“这次的生意,汪师长没觉得吃了亏吧?”朱慕云问。
“这是赚钱的买卖啊,师座说了,有机会要好好感谢你。”时栋梁笑着说,他突然口风一转,轻声说道:“兄弟给你准备了一份心意,下次来古星,顺便给你送过来。”
“我们之间没必要这么客气,上次不是说了么,我也是半个六师的人。只要咱们没吃亏就行,至于东西就没必要了。你跟汪师长说,下次如果小弟要请六师帮忙,行个方便就行。”朱慕云微笑着说。
“那肯定没问题。”时栋梁笑着说,这不是废话么,朱慕云的事情,自己什么时候都是给予方便的。
“最近,我们局可能要请六师帮个忙,到时候还请时兄多加关照。”朱慕云随口说。
“我们已经接到命令,一个营嘛,对付一个教导连绝对没问题。”时栋梁笑吟吟的说。
既然朱慕云说到了此事,他也没隐瞒。在他看来,朱慕云也应该知道。让六师派一个营,其实也只是防患于未然。易尚海的连,哪怕再厉害,也不过一百多人。六师派一个营,他们还敢闹事不成?
况且,古星还有这么多日军,借个胆子,易尚海也不敢动的。其实,一个营都兼多了,只是因为政保局特别提出,一定要万无一失,汪清海才答应出动一个营的。
“还是不要掉以轻心,最好能再加一个营。”朱慕云做事,从来不怕人多,只担心人手不够。
“兄弟,派两个营对付易尚海的教导连,会被人笑掉大牙的。你不要杞人忧天,我保证出不了事。”时栋梁大笑着说。
“我也就这么一说,军事上的事,我是不懂的。”朱慕云尴尬的笑了笑,可是“易尚海”这三个字,他却听得真真的。
这是怎么回事?是地下党要策反此人?还是军统?自己之前没有收到信息,对此一无所知。听时栋梁的语气,一切都安排好了。此次策反之事,早就被政保局掌握。只要他们敢动,马上就会被围剿。
怪不得孙明华会说起六师的事,显然,孙明华对六师出动的这个营,也不是很放心。教导连的士兵,都是老兵出身。这些人一般都上过战场,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人,不是一般的新兵蛋子能比得了的。
如果真要是硬碰硬,六师的一个营,也未必是人家一个教导连的对手。况且,教导连的编制,是按加强连为标准的。
而且,一说到教导连,朱慕云马上想到这样,这个易尚海应该是绥靖公署的人。此时的古星绥靖公署,下辖黄卫军、“中国人民自卫军”第82师、第6师及教导团、特务营等部。整个古星,只有一个教导团。易尚海的教导连,是不是属于公署教导团呢?抑或是第6号师部所属教导营?
对绥靖公署所辖部队的军官,朱慕云不是很熟悉。毕竟,政保局也好,宪兵分队也罢,与这些军官都没怎么打交道。政保局唯一与绥靖公署有交集的,就是政治训练处。只是,向政治处打探易尚海的情况,肯定是不妥的。
朱慕云毕竟参加工作才两年多时间,就算他能过目不忘。可是,他接触的信息并不多。绥靖公署所辖部队中,团一级的主官他基本知道。但是,再下级的军官,基本上就不知道了。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碰到机缘,才能把名单搞到手。特意去搞这些情报,也没有意义。
只是,从种种迹象来看,有抗日的人员,正在与易尚海接触,要把他的教导连,拉到抗日的队伍中来。与昨天一样,朱慕云决定亲自发报。可是,为了让古星地下党,也能同步获得信息,他认为,有必要告诉他们。
如果这是地下党所为,让诸峰将情报告诉他们,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诸峰的速度,比自己还要快。朱慕云派人将诸峰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听他汇报一科的工作。
“一科的工作要抓紧,不能尸位素餐,我们这里,可不养闲人。”朱慕云沉声说,作为常务宪佐,诸峰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日本宪兵,在各个检查站,对过往行人和车辆进行检查。
诸峰是地下党员,他的这层身份,使他可以很好的掩护地下党的活动。常务宪佐名义上是协助宪兵检查,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很繁重。大部分的工作,都由他们来完成。比如说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时,检查站基本由他们负责。
“是。”诸峰不知道朱慕云为何会这样说,是不是一科有人犯事了?
“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负责,我们掌握着各个检查站。如果让抗日分子,在我们眼皮底下溜走,就太不应该了。除了加强领导,还要注意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抗日分子无时不刻想拉我们下水,企图通过一些小恩小惠,让你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把我们拉到他们的队伍里去,这种情况要坚决杜绝!”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我一定注意他们的思想工作。”诸峰正色的说。
“你不要以为我是没事找事,据说,抗日分子正在拉拢一支教导连下水。这些人的胆子也太大了,军队岂是随便谁都能拉拢过去的?”朱慕云冷笑着说。
“请处座放心,一科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诸峰暗暗好笑,这种事防不胜防,不是朱慕云想防,就能防得住的。日本人在古星丧尽天良,下面的人,迫于无奈,才替他们做事。可多少人心里,都很憋屈,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应者如云。
“希望如此吧。”朱慕云看了诸峰一眼,叹息着说。
ps:月中啦,月票应该又有了吧?名次退好几个了,在月票榜上有如逆水行舟,稍不注意,就退到后面了。求月票支持。
交锋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泄露
诸峰被朱慕云看得心惊肉跳,朱慕云不会怀疑自己吧?以他对朱慕云的了解,基本不可能有这种可能性。朱慕云善于交际,处事圆滑,特别是对日本人,更是像对亲生老子一样。很多时候,他都看不下去。
但是,在朱慕云这种汉奸手下做事,也有好处。他无能之极,除了指手画脚外,就什么也不会干了。现在突然要加强科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因为听到有人要策反教导连。
诸峰突然想到,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情报,有人要策反教导连,会不会是组织上的行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得迅速通知组织才行。
从朱慕云办公室离开后,诸峰找了个机会,将情报传了出去。虽然他得到的情报不是很准确,但只要组织上确实在做这件事,一听就能明白。
而朱慕云上午不能轻易离开宪兵分队,甚至,他都不能给于心玉打电话。关于教导连易尚海的事,时栋梁与他已经在电话里说过一次,如果他再跟于心玉说,肯定是不合适的。
不管再重要的情报,朱慕云都只能按照正常步骤走。况且,他也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势力在争取教导连,贸然传递情报,只会自乱阵脚。
直到中午的时候,朱慕云才正常去码头。只是,他今天在信箱附近,放了一个紧急的暗号。如果邓湘涛看到的话,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情报拿走的。
到码头后,朱慕云先把赵平叫到了码头的办公室。虽然他可以直接与宋鹏谈话,但赵平才是码头的负责人。有些事情,只需要问赵平就可以了。如果什么事都事必躬亲,那还要下面的这些干部干什么呢。
“宋鹏的材料写完了没有?”朱慕云问,早上他为了第一时间打探孝感的情报,没有来码头。在政保局的时候,他也给赵平打了电话,宋鹏那边还没有结束。朱慕云答应,再给宋鹏一个上午的时间。
“还在整理,宋鹏说,有些事情,他暂时记不起来了,还需要一点时间。”赵平说,宋鹏不可能记得所有的事情。如果要回忆所有的仔细,一个晚上肯定不够。
昨天晚上宋鹏一夜没睡,就算再给他一个上午的时间,也没什么用。毕竟宋鹏很疲惫,精力不济,就算再给他一天,也是写不出来的。
“怎么这点事也办不好?你把已经写好的材料拿过来,等会我去二处看一下,那边清静。除非是局里的电话,否则都不要接过去。”朱慕云叮嘱着说。
“是。”赵平说。
很快,赵平就把宋鹏已经写好的材料拿了过来。而且,赵平不停的催促他,要尽快写好,这点事情都干不好,能在经济处干什么呢?
朱慕云拿着材料去了二处,先发了电话,再在办公室看材料。宋鹏写得很详细,只要是他经手的情报,基本上都写了。朱慕云只是看了一会,随手扔在一旁,宋鹏能掌握的情报,都是经过筛选的,不可能有什么价值。
况且,这些情报,以前宋鹏都汇报过。其实,在情报处也能找到底稿。当初,宋鹏几乎每天都要搞情报简报,由同在济南路的杂货铺传回来。那些情报简报,都放在政保局呢。
只是,宋鹏无法调阅这些情报,况且,他还想通过之前的行动,找到政保局还有其他卧底的证据。这就要求,宋鹏只能自己回忆。
下午三点的时候,朱慕云再去了趟总务科。此次他是接收电报,只需要开机,戴上耳机就可以了。边明泽的回电很准时:我军无策反伪军之教导连行动。
这封电报,让朱慕云确定一件事,这个“易尚海教导连”的行动,是军统所为。想必,等会应该能看到邓湘涛的紧急约见暗号吧。
快下班的时候,宋鹏的汇报材料还没有完成。朱慕云让赵平转告,晚上先不写了,好好休息。等有时间再写,总不能因为写材料,而耽误正经的工作吧。
“处座,这样的话,宋鹏可能更没时间写材料了。”赵平提醒着说,经济处的工作,说重不重,但说轻也不轻。宋鹏初来乍到,如果参加工作的话,头几天肯定是没时间写材料的。
“你的任务是监视他,这是他自己提出来事情。赵平,你要记住,在缉查一科你才是负责人,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朱慕云提醒着说。
“我明白了。”赵平恍然大悟的说,宋鹏的材料,如果一个月写不完,是不是要等他一个月呢?
对宋鹏在宋记茶馆的工作的,朱慕云并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将宋鹏转给情报处后,关于宋鹏的事情,他几乎一概不知。军统确实借助宋鹏传过几次情报,但是,那些情报并不能证明,政保局还有其他卧底。
朱慕云将宋鹏写的材料拿了回去,经过中山大道时,果然看到了邓湘涛留下的紧急见面暗号。当朱慕云走进王家港295号的地下室时,邓湘涛在地下室不停的来回踱步。
“区座,孙明华怎么还活着?”朱慕云问。
“先不说孙明华的事,我问你,易尚海的消息,你是在哪里听到的?”邓湘涛问,孙明华死不死,与他没一点关系。但是,易尚海马上就要反正了,这个时候消息泄露,他能不紧张吗?
“孙明华说了半句,另外半句是六师时栋梁说的。”朱慕云说,他当下将早上的情况,详细的向邓湘涛作了汇报。
邓湘涛的神情,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朱慕云,易尚海的策反行为,正是军统所为。只是,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瞒着自己。如果自己没注意的话,岂不让敌人得逞了?
“看来,消息是刘澄宇泄露的。”邓湘涛很快明白。
此事既然由孙明华负责,必定是情报处得到的消息。策反易尚海之事,本就是郊外组的工作。而刘澄宇身为郊外组的副组长,他此时的身份,只有陈则民和董正知道。如果是其他人,无意之中向他透露的,陈则民和董正也没办法掌握。
“昨天下午,刘澄宇不就应该处决了么?”朱慕云问。
“昨天下午,孙明华并没有与刘澄宇接头。”邓湘涛说,显然,刘澄宇除了提供大智路接头的情报外,还向孙明华说起了易尚海部要起义反正之事。
孙明华对此非常重视,果断放充大智路的行动,专心去办易尚海部之事。幸好提前得到消息,否则的话,郊外组会吃个大亏。
“原来如此。区座,我能做些什么?”朱慕云问,既然自己知道了,当然要尽一份力。
“你的任务是提供情报,无需参加具体的行动。”邓湘涛摇了摇头,朱慕云在政保局的作用非常大,他不希望朱慕云涉险。
“现在看来,刘澄宇暂时不能处决了。”朱慕云突然说,既然孙明华对刘澄宇还很信任,必须再利用这一点,再传一次假情报。至少,也要为易尚海部争取时间。
“你有什么想法?”邓湘涛问,朱慕云在制订计划方面,确实很有天赋。
“听时栋梁的意思,六师的那个营还没有出发。虽然我不知道易尚海部什么时候会起事,想必不会在这两天。只是,情报处已经盯上了他,再拖下去,只会越来越糟。我的意思,让刘澄宇再传一次消息,告诉他明天晚上,易尚海部将率部起义。实际上,易尚海部今天晚上就起事。”朱慕云说。
六师的部队不能出现得太早,也不能出现得太晚。如果来的太早,会让易尚海察觉。要是来的太晚,又会让易尚海溜掉。孙明华仗着有刘澄宇,想必有恃无恐,只会在最关键的时刻,才派兵堵截的。
在此之前,孙明华只会分化瓦解,寻找易尚海起事的证据。只要易尚海一天没打算起义,孙明华就不会动手。
“按照郊外组的计划,原本是五天后再起事的。”邓湘涛缓缓的说。
“如果提前到明天晚上,想必刘澄宇一定会通知孙明华。到时候,正好将他们除掉。”朱慕云说,只要除掉孙明华,政保局一定会大乱。而易尚海又提前起义,成功的希望将大增。
“这个计划可行。”邓湘涛沉吟着说,虽然是仓促提出的计划,可他听了之后,感觉还是靠谱的。他心想,以后抗战胜利了,一定要把朱慕云留在身边,给自己当参谋。如果军统站还存在的话,让他当自己的机要秘书。
“最重要的是,怎么样才能不露痕迹的把消息透露给刘澄宇。”朱慕云说。
“这个不用担心,上次刘澄宇是怎么获得的情报,此次依葫芦画瓢就是。”邓湘涛微笑着说,情报泄露的事,只要陈则民去了解,很快就能发现。刘澄宇的身份,也无需再隐瞒,反正这是他最后一次传递情报了。
“有区座出手,我想,刘澄宇和孙明华的死期,怕是应该到了。”朱慕云奉承着说。
“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邓湘涛摇了摇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他见得太多了。
交锋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除奸
邓湘涛原本觉得,古星区的事情,除了该朱慕云知道的,就告诉他。如果不该他知道的,还是尽量别告诉他。郊外组的事情,朱慕云已经知道不少,策反易尚海部的事情,更是高度机密,更加不能告诉朱慕云。
可哪想到,最终还是朱慕云最先向自己提供易尚海部的情况。如果再晚一点,不但易尚海要完蛋,郊外组也会损失惨重。最重要的是,负责接应的十七支队古春晖部,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邓湘涛与朱慕云讨论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虽然他不想让朱慕云知道太多,但是,朱慕云掌握着政保局最新的进展。这个计划,如果没有朱慕云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如果孙明华死了,政保局会不会乱?”邓湘涛问,他的计划,还是要借机除掉孙明华和刘澄宇。
他们两个,一个是政保局的情报处,一个是军统古星区郊外组的叛徒,他们都是必须清除的目标。
“不会。”朱慕云说,如果死的是李邦藩,或许政保局会乱一阵子,但也不会乱很久。要是孙明华死了,充其量也就是情报处过几天混乱日子罢了。很快,就会安排新的处长。到时候,情报处就会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