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我怀疑,马兴标可能认出了汪应云。只不过,他出于某种目的,没有承认罢了。要知道,他可是小野次郎的人。”朱慕云缓缓的说。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马兴标在古昌县行动失败后,差一点暴露。而且,他也没能担任古昌行动大队的副大队长。”邓湘涛说
马兴标汇报的时候,对当时的情况,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他只是汇报,宫崎良一突然冲进来,朝着娟儿开了两枪,马兴标则跑到一旁拿枪。拿到枪后,他朝着宫崎良一开了一枪,宫崎良一转身要跑,他又补了一枪。
至于宫崎良一身中四枪之事,马兴标根本就不知道。事情发生得很容易,马兴标只是确认宫崎良一死了,同时为了迷惑敌人,将枪塞到了娟儿手里。
听上去,马兴标的说法也是很合理的。如果不是确定,马兴标是小野次郎卧底的话,邓湘涛一定不会怀疑。或许,马兴标还在恭候重庆的嘉奖电报,可他哪知道,邓湘涛根本就没有向重庆汇报。
“区座,汪应云到底是不是我们的人?”朱慕云问。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戴老板在离开古星前,据说在法租界成立了一个特别组。”邓湘涛摇了摇头,他担任区长之后,对古星的潜伏人员,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宫崎良一已经死了,如何处置马兴标?”朱慕云问,马兴标的使命,基本已经完成。就算军统愿意再留着他,想必日本人也不会同意。
“再让他留在咱们内部,只会造成更大的破坏。”邓湘涛说,这也是他想跟朱慕云商量的原因。
“汪应云呢?”朱慕云说,既然法租界有这个特别小组,汪应云很有可能是这个特别小组的成员。那么,营救汪应云,就成了当务之急。
“我会请示局里。”邓湘涛说,他不能肯定汪应云的身份。而且,汪应云也不属于古星区。就算营救,没有重庆的命令,也不该古星区动手的。
邓湘涛的住处就有电台,他可以直接与重庆联系。古星的电台分台,原本在日军占领古星后,迁到了湖南衡阳。但邓湘涛担任古星区长后,古星重建了分台。这让邓湘涛可以随时与重庆联系,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古星分台的电报,重庆的回复很快。特别是邓湘涛单独发出的情报,一般半个小时就能得到回复。朱慕云还没离开,重庆的回复已经到了。
“汪应云系法租界成员,已通知法租界营救。”
“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马兴标我准备安排他回重庆公干,到时候,让重庆处置他。”邓湘涛说,像马兴标这种真正的汉奸特务,最好能被公审。
“只怕马兴标不敢去重庆。”朱慕云说,马兴标重回军统,时刻都担心身份暴露。让他回重庆,岂不是羊入虎口?
马兴标接到命令,让他回重庆受奖。他作为一句反正人员,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官,还是一名优秀的行动人员。回重庆后,会被戴老板接见。并且,将委派他新的职务。古星饭店已经向局里申请,由马兴标担任古星行动大队的大队长。
这个职务,超出了马兴标的期望。但他更是兴奋,原本只觉得,当个副大队长就很不错了。没想到,邓湘涛如此看重他,让他担任大队长。马兴标马上联系了小野次郎,向他汇报这个好消息。
“你能担任大队长当然好,但是,宫崎良一不能白死。你的任务,要干掉一名军统的处长,最好是邓阳春。”小野次郎说。
“我现在还没办法接触到他们。”马兴标摇了摇头,他倒很想这么干。如果能把邓湘涛干掉,说不定军统会考虑,让他来接替邓阳春的职务。
马兴标在政保局当过行动队长,手下也有几百人。当军统古星区的行动处长,也一定能胜任。
“想办法,你只有四天时间了。要不然,本清大佐会非常生气。”小野次郎提醒着说。
“四天时间?可我要去重庆了啊。”马兴标急道,事实上,他随时都有可能离开古星。或许,明天他就要离开古星。
“所以,在你离开古星之前,要完成这个任务。”小野次郎叮嘱着说。
然而,马兴标在离开古星之前,都没有接触到其他人。他只是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里面装着一张船票,还有一点钱。
这让马兴标很为难,原本他以为,在离开之前,邓阳春会亲自跟自己谈一次。甚至,见到邓湘涛,也是有可能的。马兴标已经决定,不管谁来见他,都不会让他活着离开。但他只收到一封信,哪怕他再想杀人,也找不到机会。
船票是第二天上午九点的,马兴标知道,离开之前,必须向小野次郎通报。可是通报之后呢?他依然没办法联系。如果他明天九点之前没上船,他去重庆受奖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马兴标一下子陷入两难之中,如果此时汇报,小野次郎必定会要求他完成任务。如果不汇报,就算他担任古星大队长,回来之后,小野次郎会放过自己么?日本人翻脸不认人,这种事情他见得太多了。
最终,马兴标给小野次郎留了一封信。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先去重庆受奖,回来担任职务后,再想办法消灭军统在古星的所有组织。马兴标还希望,他到重庆后,小野次郎能汇一笔过去。只要有了钱,他能拿到更多的情报。同时,也能在重庆拓展自己的人脉。
收到马兴标这封信的时候,船已经开走了。小野次郎暗暗苦笑,马兴标这小子,算是把自己害惨了。没有完成任务,还要汇钱,回来之后,看自己怎么收拾他。
交锋 第九百八十八章 人选
尉迟青巨收到重庆的电报后,终于确定,汪应云已经到了宪兵分队。只是,他向小野次郎要人,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小野次郎肯定不会承认。
尉迟青巨得到情报的时间太晚,小野次郎已经亲自过问汪应云的事。其实,在尉迟青巨到宪兵分队的时候,汪应云已经被处理。此时的汪应云,已经被处理。这个时候,汪应云的尸体,早就扔到古江了。
等到汪应云的尸体被捞出来后,尉迟青巨自然明白了一切。重庆的情报肯定不会假,汪应云怎么死的,他心里也有数。
但是,汪应云已经死了,所有证据显示,是汪应云“失足落水”。对这样的结果,尉迟青巨其实也是满意的。汪应云死了,尉迟青巨很失望,但这也说明他安全了。
小野次郎一直在期待,马兴标能早点回来。一旦这个军统“古星行动大队长”上任之时,将是宪兵分队消灭整个古星军统组织之际。
然而,没过多久,小野次郎就收到消息,马兴标作为汉奸特务,在重庆被审讯。整个重庆的报纸,都报导了此事。
“小野,你实在太令我失望了。”本清正雄将一张重庆出版的中央日报,摔到小野次郎脸上,怒不可遏的说。
宫崎良一死了,马兴标暴露了,这样的失败,是他上任特高课长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最重要的是,小野次郎在此之前,还向他递交了一个计划:马兴标回来上任时,军统的高级成员,肯定会给他接风。到时候,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看小野次郎那个计划的时候,本清正雄还是有些兴奋的。如果能消灭古星的军统组织,并且将古星行动大队长,也安排到自己的人。以后,古星的军统,很有可能被他控制。想想这样的局面,多令人兴奋啊。
可现在,所有的兴奋全部转化为失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小野次郎派马兴标打入军统,人家早就知道了,借着马兴标杀魏定棋,现在又让他杀宫崎良一。马兴标没有带回一点情报,倒是帮了军统不少忙。
“嗨!”小野次郎一脸惭愧的说,他其实也很沮丧。
“宫崎良一死了,特高班的宪兵小队长怎么办?”本清正雄问,既然宫崎良一死了,自然得有人接替他的职务。
“请本清大佐明示。”小野次郎鞠了一躬,诚恳的说。
“让张百朋过去吧。”本清正雄叹息着说,最近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利。古星的抗日分子越来越猖獗,而政保局和宪兵分队,可以及说诸事不顺。
“张百朋?”小野次郎吃惊的说,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担任宪兵小队长呢。
“他的身份暴露了。”本清正雄叹息着说,这件事,与其他人无关,主要是张百朋自己。他自己露出了破绽,才让人怀疑。谨言慎行,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并且长时间做到,就很不容易了。
“这么说,从现在开始,他不要恢复田岛拓真的名字了?”小野次郎说,这个消息让他稍微有些轻松。毕竟,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失败。
“希望他到宪兵分队后,你们能携手合作。”本清正雄说。
张百朋接到通知的时候,万分不情愿。他从来没想过,要在中国恢复日本人的身份。一旦让人知道他是日本人,就是他最大的失败。作为支那科的情报员,如果他的身份暴露,说明他这辈子,都不会再是一名优秀情报员了。
“局座,我想知道,我的身份有哪些人知道了?”张百朋问,自从进入中国后,他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注意,怎么可能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呢?
“中国人。”李邦藩淡淡的说,如果是日本人的话,那倒不用在意。毕竟大家都是自己人,比如说小野次郎、宫崎良一都知道了张百朋的身份。
“中国人?谁?”张百朋说,他就像一个小偷,被人当场抓住,这种屈辱感,是外人很难体会的。
“是谁你就不用知道了,田岛拓真,以后你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这个名字了。”李邦藩淡淡的说。
“我走之后,谁掌握情报处?”田岛拓真叹了口气,既然自己的身份暴露,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情报处。
“你希望谁来接手?”李邦藩问,情报处是政保局的第一处,必须是自己人。
“郑思远。”田岛拓真毫不犹豫的说。这么重要的部门,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人来接任。
“那行动队呢?”李邦藩又问,行动队有几百人,是政保局最大的部门。
情报处虽是政保局的第一处,但行动队却是政保局最大的一个部门。就算是经济处,也没有行动队这么多人手。如果郑思远去了情报处,行动队又需要有人接替才行。
“原来二处二科那么多人,哪个不能接任?”张百朋说。郑思远二科的人,很多都是从东北过来的,有些也是日本人。虽然他们出生在中国,但绝对是正宗的日本人。另外,还有一些朝鲜人和t湾的,这些人相比中国人,更值得信任。
“那些人,哪个都不能接任。你就安心去上任吧,政保局的事情,我自然会考虑。”李邦藩不耐烦的说。张百朋连自己的事情都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谈论他的下一任?
这种事,李邦藩只会跟朱慕云商量。别看朱慕云在行动方面,总是拖后退。可这种事情,他总有独到的见解。最重要的是,朱慕云总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这一点,是张百朋比不了的。
朱慕云知道,张百朋可能会在政保局待不下去了,但他没想到,张百朋竟然会接宫崎良一的班。宪兵小队长看着职务不高,但权力极大。特别是在法租界,张百朋,也就是以后的田岛拓真,将是除小野次郎、大泽谷次郎之外的三号人物。
当然,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他也没能力改变。日本人的事情,中国人不可能去干涉。朱慕云只能安慰自己,张百朋来特高班,至少自己对他很了解。总比换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来当宪兵小队长要好,两人之间可以节省一个相互熟悉的过程。
“局座,这种事我哪有什么意见?要不,让冯梓缘接任?”朱慕云笑了笑,如果情报处真的交给冯梓缘,那就太爽了。以后,自己在政保局,只需要安心负责宪兵分队就可以了。至于政保局的事情,交给冯梓缘就可以了。
当然,朱慕云也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冯梓缘这个从军统叛逃过来的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升到情报处长如此重要的位置。冯梓缘想当情报处长,必须建立特殊功勋。比如说,消灭整个古星的军统组织。
以前的贺田和现在的史希侠,之所以能独当一面,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是因为他们带了足够的人手过来。贺田把古星站的人带回来,全部安插到他手下,所以当了一处的处长。而史希侠,将古星中统调统室的人带来,成立了一个三处。所以,史希侠能担任三处处长。
冯梓缘呢,他只带来了一个赵平。而赵平还调到了经济处,冯梓缘在情报处,只是一个光杆司令。冯梓缘能担任情报处的一科科长,已经非常了不得。当然,如果尽力争取的话,给个副处长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杜华山也当了副处长。
“他不行。”李邦藩摇了摇头,断然拒绝。
自始至终,李邦藩都没有考虑过冯梓缘。作为一名日本人,他对中国人本就有很深的戒备。冯梓缘是从军统过来的,他当然不能把这么重要的情报处交给他。
“要不,把郑思远调来?可是,行动队怎么办?”朱慕云为难的说,李邦藩在政保局根基不深,还没有培养太多的亲信。这些人当中,能担任情报处长的,实在不多。
“这个人选,可以从其他部门调,也可以让特工总部委派。但是,有一条原则,必须熟悉古星的情况,并且要对皇军忠心耿耿。”李邦藩说。
“局座说的这些,我倒是都符合。但情报处的工作,我可是不行的。”朱慕云大言不惭的说。
“你当然是不行的。”李邦藩说,他也没有考虑过让朱慕云来情报处。以朱慕云的性格,真要让他到了情报处,恐怕整个情报处的人,眼里都只有钱。
“局座,说心里话,在政保局,只有一个人适合这个职务。”朱慕云想了想,正色的说。
“谁?”李邦藩问。
“孙明华。”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从能力上来说,孙明华绝对是最合适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孙明华是曾山的人。但是,只要孙明华应该会处理好这些事。
“他?你难道不知道他跟曾山的关系?”李邦藩说,他也考虑过孙明华。毕竟孙明华原来是警察局特务处情报科的科长,现在情报处的很多人,都是他的下属。
“总比让特工总部派人下来要好吧?”朱慕云说。
交锋 第九百八十九章 任命
朱慕云的话,让李邦藩很是犹豫。正如朱慕云所说,整个政保局,最适合接任情报处的,确实只有孙明华。毕竟,情报处的班底,主要是原来的情报科。而孙明华当时就是情报科长,只不过警察局特务处并入政保局后,孙明华并没有担任处长,后来更是调离了情报处。
情报处处长,不但要是一个忠于自己的人员,更重要的是,能力必须强。如果随便派一个人担任处长,想必上面也不会同意。
到时候,特工总部派人下来,这是李邦藩不愿意见到的,特工总部的人再好,也不如从政保局选调。毕竟,特工总部的人一来,肯定会跟武尚天穿一条裤子。真要是这样的话,相当于将情报处,拱手送给武尚天。
朱慕云自从认识李邦藩后,就一直在研究他。李邦藩的一言一行,他都会仔细琢磨。有的时候,李邦藩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朱慕云就能猜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其实,除了李邦藩,朱慕云还研究身边的每个人。他们平常的行为,会为他提供很多有用的材料。一旦碰到突发事件,就能根据他们的性格,提前预估他们的行为。比如说邓湘涛,也是他的重点研究对象。
还有军统那些没有沟通过的人物,比如说唐新、邓阳春、井山等人,他们在军统的行动中,表现如何,都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的重要资料。
李邦藩没有当面同意,可也没有反对。以朱慕云对他的了解,只要孙明华加把劲,向李邦藩表明态度,拿下情报处,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就算特工总部派人下来,甚至也会忠诚自己。可孙明华毕竟接触了几年,对孙明华比较了解。换一个新人,又得重头开始。最重要的是,李邦藩不想让政保局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随后,朱慕云去了一处,在孙明华的办公室,朱慕云问起了杜华山的近况。从情报处出来后,杜华山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只是,孙明华似乎对宫崎良一之死更感兴趣。
“杜华山能说什么,活着出来,还没有受处分,他还能怎么样?慕云,宫崎良一死了,你们宪兵分队有什么反应?”孙明华很感兴趣的问。
先是野山,后是宫崎良一,是不是宪兵分队的小队长,都会死于非命?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孙明华没把朱慕云当外人,自然也问的很直接。换个人的话,他肯定不会这样问。
“能有什么反应?重新安排一个小队长呗。明哥,我觉得你的机会来了。”朱慕云微笑着说,他来找孙明华,其实也是谈情报处的事。
在事情还没有确定之前,先与孙明华商量,就算孙明华没能担任情报处长,但这份情,他必须要领。如果孙明华真的去了情报处,那欠朱慕云的情,就更大了。以后,真要是碰到什么事,只要朱慕云开口,孙明华还好意思拒绝?
“宫崎良一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孙明华奇怪的说。他表面波澜不惊,但心里突然一阵狂喜。朱慕云可是李邦藩身边的红人,局里的最新消息,朱慕云总能最先掌握。
孙明华突然在想,不会让自己去宪兵分队吧?可是,让中国人担任宪兵小队长,肯定是不合规矩的。难道说,要调自己去宪兵队本部?
“宫崎良一死了,总得有人接任吧?宪兵队打算让张百朋去,因为他是日本人嘛。张百朋一走,情报处长的位子,不就空出来了?”朱慕云微笑着说。
这样的位子,如果不从外面调人的话,只要有一个人动了,后面跟着一串人都会动。比如说,如果孙明华真去了情报处,那一处由谁接任?如果是杜华山接任,那谁来担任一处的副处长?下面的科长?谁又来当科长呢?可以说,整条线上的人,都会跟着动一动。
“你这是抬举我了,在局座眼里,我不可能担任这个职务。”孙明华摇了摇头,如果曾山是局长,他将是情报处长的不二人选。但李邦藩,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
若是李邦藩刚来政保局,或许他也有一线机会。可现在李邦藩在政保局待了这么长时间,自己的表现如何,李邦藩心里有数。在孙明华心目中,依然将曾山摆在首位。一处的事情,他最先想到的,是向曾山汇报,而不是找李邦藩。
只有曾山觉得,需要向李邦藩汇报,孙明华才会去报告。他现在突然要改变,在李邦藩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困难的。再说了,就算他改变,李邦藩会相信么?
“事在人为嘛,刚才局座跟我说起了此事,我可是向他推荐了你。我认为,整个政保局,没有人比你更适合担任情报处长。”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或许,孙明华对李邦藩的忠诚度,确实不如曾山。但是,孙明华的能力,比孙明华有过之而无不及。世上的事,很少有十全十美的。这就取决于李邦藩的取舍,他是要一个完全陌生的,还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忠诚,而且能力还不差的情报处长。
“慕云,很感谢你这么看重兄弟。只是,我的身份,恐怕局座不会启用我。”孙明华感激的说,朱慕云能在李邦藩面前推荐自己,实属难得。要知道,李邦藩很看重朱慕云的意见。
可是,这件事,他实在没有把握。如果自己积极争取,曾山会怎么样?就算他要去争这个情报处长,也必须征得曾山的同意。
“你不试试又怎么能知道呢?”朱慕云说。孙明华也是他的研究对象之一,虽然孙明华说得很平静,可是他的眼中,已经冒出了一团火焰。
“我不是朝三暮四之人。”孙明华摇了摇头,既然跟定了曾山,就不会再轻易改换门庭,他可不想被人当成三姓吕布。
“连曾副局长,都要协助局座工作。你身为政保局的一员,难道要对局座不忠?”朱慕云说。如果是曾山和李邦藩之间的争执,孙明华或许会左右为难。但是,对整个政保局而言,李邦藩和曾山的意见,大部分是相同的。
“话是如此,可局座不会这么想啦。”孙明华说,他觉得,李邦藩宁愿用朱慕云,也不会用自己。
这个想法,让孙明华吓一跳。朱慕云这小子,不会是来试探自己吧?但看着朱慕云一脸的诚挚,他觉得自己多心了。朱慕云有几斤几两,他自己不知道,李邦藩应该很清楚。除了溜须拍马外,朱慕云最大的长处,不是捞钱。当然,如果有现成的桃子,他也不会错过。朱慕云立的几次功,不都是这么来的么。
“不试试,你又怎么会知道结果呢?”朱慕云微笑着说。他之所以劝孙明华去试,是因为他觉得,李邦藩也有这个意向。否则的话,他才不会巴巴赶过来呢。
情报处可是政保局的第一处,如果孙明华真的担任了情报处长,就算没升职,可地位也一下子提高了。这个时候跟他保持紧密联系,比他上任再联络感情,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孙明华嘴里虽然自谦,可实际上,早就心动了。只是这种没有把握的事,他不想表露出来。一旦失败,反倒成了别人的笑柄。可朱慕云走后,孙明华马上去了曾山的办公室,向他汇报这个消息。
曾山当然支持孙明华入驻情报处,孙明华是他的手下,孙明华的地位越重要,自己的权势也越强大。
但是,他也有着同样的担心,李邦藩可能重用孙明华么?恐怕在李邦藩心目中,宁愿让朱慕云去情报处,也不希望孙明华去当这个处长吧?
可是,只有一分希望,就要尽一百分努力。朱慕云说的也没错,去尝试一下,可能会失败。但不去尝试,绝对不会有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