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太医一路疾奔到了宫中,替皇帝一把脉,心中就一咯噔。何太后见太医蹙着眉头只是沉吟不语,便问道:“天子何恙?”
太医想了半天,想出一个药方来,便对道:“回太后,陛下只是因天寒而风邪入体。臣有一方可御之,只是用药之后,还须保重静养才是。”说完之后,写了一个大补汤奉上。
刘辨服了药,好了一点。又让宫人暖了榻,侍候皇帝睡下之后。何太后复把太医召到自己宫中,问道:“皇帝身体究竟如何,还请如实道来?”
又见太医磨磨蹭蹭,便不耐烦的道:“说吧,哀家赐你无罪。”
太医小心措辞道:“陛下已然邪寒入体,只能静养而后徐徐拔之,若再近酒色,恐有难言之兆。”
何太后脑袋一晕,心中一凉。胡乱打发了太医出去,便哀哀哭了起来。以前,先帝是她的依靠,先帝驾崩后,现在的皇帝就是她的主心骨和依靠。若是皇帝也没了,让她和皇后如何是好?皇后好歹还有个娘家可以去,自己兄弟父母已经死了个干净,这乱世之中,她还能依靠谁?
汉皇刘备 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
哭了一阵,何太后命人封闭消息,然后又遣自己宫中亲信,亲自前往照顾皇帝饮食。在何太后和唐皇后的严防死守之下,皇帝刘辩静养了一段时间,身体元气渐复。这日得报说刘备南讨袁术,打得袁术节节败退;曹操也收复豫州大部;连袁术亲信孙坚也反了,攻陷了江东大部分郡县。到如今袁术已经是众叛亲离,惶惶不可终日也。
听了这个好消息,天子刘辩大喜,兴奋得手舞足蹈。乃道:“人心仍在汉,逆贼岂能得篡乎?”
到了晚上,仍在兴头上的刘辩,对给自己暖被窝的宫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阵子他养精蓄锐,亏虚的身体渐有恢复,现在看到女色也能起反应了。于是便欲临幸之。宫女是太后派来的,使命就是严防皇帝近女色。哪里肯应,只是不从。
皇帝心中欲念大炽,见宫女不从,勃然大怒,道:“朕乃天子,世间至尊,贱婢亦敢逆朕乎?”
天子一怒,宫女瑟瑟,只得从之。天子拖其至榻上,命其褪去衣裳,昏黄的灯光下,肌肤如玉,色彩分明,凹凸有致,刘辩看得心潮澎湃,身下某处怒振而举,于是遂俯而幸之。宫中有侍者看得分明,疾出殿往太后宫中报信去了。
刘辩含香舌,刺蕊心,与宫女往来攻伐一场之后,奋起余勇大叫一声。待太后闻信赶来时,只见刘辩摊垂四肢,迷茫双目卧于榻上,一旁宫女脸带泪痕,在清理痕迹。
何太后大怒,喝道:“要你这贱婢何用?”正要让人拖下去,又想皇儿要强来,又岂能全怪她。于是暂且放过转而命人速传太医。
太医来了一把脉,苦着脸摇头道:“太后,此非臣之力所能挽也。”
何太后铁青着脸,问道:“还能撑多久?”
太医叹道:“老臣尽力而为!”
到了晚上,皇帝醒来,喝了些汤药。稍稍恢复了些精神,然后便把何太后和唐皇后都唤了过来。看着母后和皇后悲戚的脸庞,刘辩虚弱的笑了,道:“母后与皇后不必如此,朕心里有数,暂时还死不了。只是有些事,得提前和你们说一说,免得到时来不及。”
何太后泪如雨下,劝道:“皇帝且宽心静养,勿伤气力。”
刘辨屏退左右,吩咐道:“观今天下诸侯,袁绍之徒不必再说。曹操、孙坚恐亦各有异心。大汉之宗室方伯,刘虞与刘表虽信雅之士,然其不习兵,又皆老迈。独有刘备,刘璋,各据雄州,可为我汉家之依托。刘备弘毅忠直,兵雄将广。可托之后事,朕死之后,母后与皇后若能得脱,便往青州吧。”
何太后强忍眼泪与唐皇后拼命点头应允。随后的日子里,皇帝时昏时醒。挣扎着熬过了这个春节后,于兴平六年(建安九年)崩于洛阳北宫安福殿。享年二十四岁。
袁绍在得知皇帝病重之后,便派人严守宫室。待到皇帝驾崩,便率诸臣入洛阳。到了皇帝灵前,逼问太后道:“陛下遗诏何在?”
何太后眼泪已经哭干,旁边有侍者把遗诏奉上,袁绍打开一看,里面写着:“朕以凉德,嗣继大统盖有数年。夙夜靡宁,惟恐有负先帝托付之重。今忽遘疾弥留,殆弗可兴。夫死生者昼夜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不能光承列圣之洪业,终奉皇太后之餋,虽殁弗宁也。皇子幼稚,未堪当国。皇弟协,先皇遗血,朕之介弟,宽仁聪慧,海内共闻,可即皇帝位。朕既临御日浅,未施恩德于民,不忍复有重劳。中外文武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音乐嫁娶,饮酒食肉。……”
袁绍还没看完就气得七窍内生烟。要是立长安天子为帝,那自己还如何能够以朝廷的名义号令诸侯?虽然诸侯们大多数时候也不听自己的。但自己可以奉天子以讨不臣啊。这么一个便宜行事的机会,怎么能够让走?
于是便命身边侍者道:“我念,你来写!”
不一会儿,一份新鲜出炉的“遗诏”便出现在袁绍面前。袁绍满意的看了看,对太后道:“太后,请用印吧。”
何太后心如死灰,一脸木然。袁绍也不理会这个先死了丈夫、兄弟、母亲,现在又死了儿子的可怜妇人。命侍者寻出符宝,用上大印。然后牵出刘辨四岁的独子刘珉,让他于灵前登基为帝。
兴平六年春正月初十,皇帝刘辩驾崩。皇子刘珉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昭宁。尊何太后为太皇太后,唐皇后为皇太后。拜袁绍为大将军,邺侯,总秉朝政。袁绍上谥号为怀,执义扬善,慈仁短折也。短未六十,折未三十称怀。以日易月二十七日之后,葬先帝于怀陵。
消息传出之后,天下震动。责问袁绍的书信如雪片一般飞来。袁绍之前因为董卓立了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心中不服。于是对诸侯说主少国疑,董卓独断朝政,如此下去国将不国。建议共立长君,以济天下。于是与诸公卿议立幽州牧刘虞。虽然刘虞宁死不从而使袁绍这次废立胎死腹中。但袁绍当初表现得可是一片公心啊。现在好了,到了你袁绍这里,你就不怕主少国疑了?
陛下驾崩了,但孝灵皇帝仍有血脉存世,人家还在长安做着天子呢。为什么不奉迎长安天子来洛阳即皇帝位?这样总比你立一个娃娃皇帝,分裂朝廷要好吧?你袁绍分明就是想自己独秉朝政,想当第二个董卓!
来信质问袁绍的,除了凉州诸侯之外,其余全是大汉宗室,如益州刘璋、荆州刘表、幽州刘虞、豫章刘繇和青州刘备。至于曹操和孙坚等人,一声不吭视作透明。
刘备在青州,召集诸臣道:“袁氏有不臣心久矣,南有袁术,北有袁绍。皆汉贼也。诸卿多作准备,收集钱粮,整顿兵马。吾欲讨灭袁术后,北攻袁绍,以清君侧。”
众人听命而去,一时之间,青州兵马调动连连。刘备连发数令,让赵云和田豫率幽州军进驻平原,一边整军一边盯防袁绍。然后命关羽率军准备南下,只待准备充足之后,和张飞、严颜一道进军,一举攻灭袁术这个祸害。
汉皇刘备 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术
兴平六年春二月,孝灵皇帝死后的第十个年头。刘备率大军南下徐州,令关羽和张飞兵合一处,猛攻下邳。严颜则从东阳出兵,攻打盱台。南方,战火又开始弥漫。
袁术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在寿春僭称伪号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史载是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刘备南下,孙坚反叛,让袁术知道其之覆灭在即,于是越发胡来。天欲其亡,必使其狂。袁术到处搜刮绝色女子入宫享受,又掠民间钱粮金器以充宫室。搞得民间怨言四起,军队也人心惶惶。
关羽和张飞兵合一处,攻打徐县,纪灵谓桥蕤道:“将军可屯于城外,吾于城内,互为依托。”
桥蕤一想三万大军全部放在这小县城守城不但是浪费,也施展不开。于是便从其言,自率大军屯于城外。
关羽见了,对张飞道:“益德且攻城,我自去破此贼。”于是率本部直取桥蕤。关羽在平原蛰伏经年,一身气力无处使,如今大好土地任自己驰骋,心潮翻涌之下,恨不得仰天长啸。
关羽一马当先,带了青州第一军如潮水般涌向桥蕤大营。桥蕤得报,笑道:“且看看青州何人来此?”开年第一战,桥蕤也不愿意示弱,因此坠了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士气。于是便出营引军与关羽战。万余大军与青州军顿时绞杀成一团。喝骂呐喊,血肉横飞。
青州第一军在平原演练多年,战阵娴熟,身边袍泽也尽是熟人。配合起来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桥蕤所率军队,袁术屡屡拖欠军饷之下,别说训练,没一哄而散已经是桥蕤治军得力的功劳了。这样的军队碰上青州上兵,如何敌得过?一万只绵羊怎么也不可能打得过五千只懂得配合的老虎,再来一万也不行。
桥蕤一见己军节节败退,心中大恨,出什么营啊,和去年一样闭营不出高挂免战牌不就完了。桥蕤大呼道:“速退!速退!”
喊完之后,也不管有多少人听见,自己率了亲军拨马便走。关羽于远处看见将旗移动,哪里肯放,大喝一声,长刀舞动,马蹄到处,人如潮水般两边分开。须臾,杀至桥蕤军前,一刀砍断将旗,又连杀数人。众人见关羽威势,呐喊一声,便四散逃走。桥蕤唬得魂飞魄散,连连挥鞭,纵马欲逃。
关羽催马赶上,只一合,连人带马,将桥蕤挥为两段。附近敌军只见刀光一闪,自家将军便变成了两截,血溅了一地。再看关羽,右手提刀,左手捊髯,看着他们虎视眈眈。不由心中一寒,膝盖一软,便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扔掉手中武器拜道:“小人愿降!”
关羽引军砍断敌军将旗,阵斩桥蕤,这一连串动作,不过盏茶功夫。此时战场之上,扬州兵见得自家将旗已断,青州兵欢声如潮,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不再纠缠,扭头就跑。大几千人四处乱跑,关羽人少,一时也追不过来。
刘备在后见得真切,便命陈到道:“叔至,且去助云长收降。”陈到应命而去。
沙摩在旁边蠢蠢欲动,刘备止住,心道放你这个蛮子上去,降卒就要变成首级了。
纪灵在城头,坐看桥蕤兵败。身边副将劝道:“将军,唇亡齿寒,何不出城救桥公?”桥蕤在袁术麾下屡立战功,又善抚士卒,深受军中将士所敬重,故称之为桥公。
纪灵叹道:“桥将军之败速也,救之不及。为之奈何。”心中却是想道,幸好没出去,出去了我这大好头颅,也要保不住了。
又见张飞攻城甚急,便传令道:“下去准备,今晚弃城,大军撤往九江。”
副将啊的一声,大张着嘴不可思议的看着纪灵:“撤军?”
纪灵唔了一声,道:“守不住了。”便不再言,只是扶着墙头,看着城下杀声动天的青州军,心道,桥蕤既死,我孤军坐困于此,如何守得住,还是为主公保全军队,退往九江再作计较罢。
副将一路飞奔下城去做准备,心中却是想道,将军守都不打算守一下,如何知道守不住?
张飞见关羽初战建功,心中焦急,攻势更急。眼见徐县摇摇欲坠却就是攻不下,张飞又攻打了一阵,见己军死伤颇多,省悟道:“贼城外之援已失,我与云长自引军围之,其军必乱,到时,贼可破也。”于是传命鸣金收兵,收拾战场,掩埋尸骨。而后自引兵还己营。
纪灵见张飞不再攻城,心中也是长吁了一口气,刚才自己可是拼了老命了,张飞要再不收兵,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到了深夜,纪灵率了大军,尽弃辎重,人衔枚马裹蹄,一路往九江去了。第二日一早,张飞刚升帐,斥候来报,说徐县已空。张飞率军到了城门口,但见一群降卒拥着几个人在那里相候。一问才知道,这是徐县几个县吏和城中大户。纪灵大军逃离,县令和主簿是袁术所置,自度在刘备这里讨不了好,也一路跟着跑了。这几个被放弃的到了清晨才得了消息,于是大开城门,使人来报汉军。
张飞安抚了几句,众人一路引至府库,张飞一看,纪灵可能是觉得逃命要贤,钱粮绢帛还剩了不少。城中大营更是一应设施俱全,自己率军直接进驻便可。他哪里知道纪灵也想搬空库房,但又怕张飞来追,于是一边心痛一边留了大半物资于此。既得徐县,张飞于是便命人飞报刘备。
纪灵一路逃窜,却忘了知会还在盱台坚守的雷薄,袁术让他们守徐县,睢陵,以淮水为依托,结果他们打了一仗,桥蕤兵败身死,纪灵弃城而逃。却是把在盱台严防严颜的雷薄给忘了。
刘备一边命张飞准备船只以渡淮水,一边让关羽去取睢陵。镇守睢陵的是陈兰的副将,看见汉军大旗,便心知不好。再一看,汉军提了桥蕤首级在城下大喊大叫:“桥蕤已身死兵败,纪灵逃窜不知所踪,徐县已复为我汉家所有,城中贼将可速速出降,否则城破之日,便是你授首之时!”
陈兰副将之前就被张飞杀得大败而归,此时见了桥蕤首级,心中惊惧,想道连桥公也战死了,我这个小人物又岂是汉军之敌,罢了罢了,不如早降做个田舍翁也。于是便令大开城门,全军出降。
扬州兵亦不愿死战,见自家将军愿降,一个个兴高采烈如打了胜仗似的。关羽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派个人去喊上一喊,以助自家声威,以慑敌军之气。谁曾想派个人去喊上一嗓子,这城中守将居然就出降了。
关羽接收睢陵后,唤来降将,一见此人面目虽然清秀,但神情卑微,气质低下,问其所志,说是要卸甲归田。当今乱世,武人不辅佐明主平定天下,却心心念念做个田舍翁?关羽对此人再无一丝兴趣,三言两语便打发了出去了事。
汉皇刘备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术(二)
睢陵既降,关羽趁夜渡淮,使人报与严颜,两军商议合击盱台。这日,严颜攻城,自晨至昏,到了晚上仍然不罢兵,举火夜战。
雷薄化身救火队员整整一天,此时已经是满身疲惫,看着城下挑灯夜战的汉军,大感奇怪,不由惑道:“汉军意欲何为?”
严颜率军猛攻南门和东门,雷薄心道,你要战,便由得你。过了今晚,我再从睢陵调兵过来,看你能耗多久。于是便亲自巡弋城头,严命将士防守。
雷薄在南城浴血奋战时,关羽也率了一支军,伏在盱台北城之下。雷薄自度盱台北城临淮水,后方又是睢陵,因此守军大部调往南城防守,北城城门口不过寥寥百余人罢了。关羽探得真实,便使健卒于僻静处攀城而上,而后突袭城门。北城守军根本就没想过会有汉军从淮水对岸过来。措手不及之下,被汉军杀了个干干净净。关羽望见城门口火光亮起,知道已然得手,于是一声令下,大军一涌而入。
待到小校来报雷薄时,北城已经尽为汉军所有。雷薄得报,回首北顾,只见北城火光熊熊,喊杀声四起,知道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召集诸亲信,弃城径往西门而去。
方出西门不远,忽然一声鼓响,四周火把齐举,照得黑夜通明,严颜率了一支军拦在路中,立马横枪,喝道:“贼将还不速降?”
原来严颜与关羽计较已定后,思道贼将若知北城失守,定会逃窜,其不逃便罢,逃则必走西门。于是便使黄蜀率军攻城,自己却伏于西门。
雷薄见汉军截道,心道若不死战,不得脱身,于是喝令士卒,鼓噪前行,来战严颜。雷薄所部也知逃命要紧,于是奋起余勇来斗汉军。严颜捅死几个贼兵后,提枪一磕马股,跳出战圈来寻雷薄,雷薄振奋精神,来战严颜。十余合后,雷薄不敌欲走,严颜两马错鞍之际,使出一记回马枪,刺雷薄于马下。
主将既死,余军或降或散。夜间不利行军,严颜也不去追。收了兵取了雷薄首级,便住城中而去。
东城雷薄一走,贼军大乱,此时北城已失,外面又有黄蜀攻打甚急,于是贼军遂降。关羽与严颜一道入城,安抚百姓,然后又派出军队,搜索城中一股一股的残留敌军,顺便击杀那些趁乱烧杀抢掠的匪徒。
刘备令关羽暂屯盱台,严颜南下堂邑。这边又使张飞渡过淮水,轻取淮陵。淮陵守吏自纪灵率败军逃往九江后,知道淮陵不保,于是纷纷弃官而去。拿下淮陵之后,刘备没有让张飞攻打近在咫尺的钟离,而是让张飞掉转头来,摆出欲与关羽会师,合击广陵的架式来。
袁胤在广陵,探听得仔细,飞报于袁术,道:“今刘备又来,广陵已成孤地,守之无益,不如撤还九江,兵合一处。刘备若得江都,必图渡江。孙策势孤,必与我援。到时两家合力,可拒刘备矣。”
袁术在寿春,坐望自己的大将们连连失地,想要发作又正是用人之际,一肚子郁闷正无处可泄,只好拿宫中佳丽来消火。此时得了袁胤汇报,虽然地图上的广陵数城又要变换旗号,但又觉得袁胤说的也很有道理。袁术想得更深一些,刘备若是贪图江东,孙策肯定忍不住要和刘备大打出手。到时便顾不上自己了。等他两家打出真火,打个两败俱伤,自己再励精图治,一举攻灭两家,重夺扬、徐二州。
想到得意处,袁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抓住手中暖润粉腻的两团,纵横驰骋起来。事毕,袁术让袁胤退还寿春,令辎重文册等不便携带者,纵火燓之。
严颜在堂邑,闻江都有变,连忙使斥候探之。等到严颜知道袁胤西撤,已经追之不及矣。袁胤一走,严颜遂据有舆国、江都、广陵、海陵诸县。又使人占了江水祠和东陵亭两大渡口,于是广陵全境皆为汉军所有。
张飞闻得严颜占了江都,磨拳擦掌道:“主公,可搜集船只,自江都过江,攻略江东也。”张飞早就对孙策七个不服八个不满了。在他看来,自家主公兴王师举义旗,来讨伐袁术这个汉家头号逆臣。结果我们在这里打生打死,你们却在江东捡便宜。世上哪有如此美好的事,现在占的地盘,都得给我吐出来。
不止张飞,关羽也是蠢蠢欲动。扬州六郡,江东据有其四。若是抢了来,那是多大的一块地盘!能养多少人,能得多少地啊。
刘备笑道:“我此来是为讨贼,非为争地。袁术不灭,暂不过江。”怎么可以过江,我一向标榜正义,又打着讨贼的旗帜南来。若是袁术未灭便率师渡江,天下人一看不就明白了,我是来抢地盘来了?到时这脸还要不要了。止住众将,刘备只是吩咐严颜于渡口立寨,严防江东偷袭,却半字不提过江之事。
孙策正率众在豫章和荆州军大打出手,闻得刘备占了江都,心脏不禁猛跳了跳。自己在豫章,父亲大人在庐江,若是刘备大军渡江,吴郡只怕是挡不住。于是忙飞信给周瑜,让他进驻丹徒,监视江面。
既得广陵,刘备便调陈登为广陵太守,使其镇守江都,以防孙策。又飞信青州,调陆儁南下,为东海相,还使孙乾遥兼客曹从事,命陆儁之子陆尚为客曹掾。除夕刘备大宴群臣的时候,卢珻使婢女看了陆逊,婢女回报说英才俊异,姿仪风雅。连续几个婢女都如此说,卢珻也就放下心来,应允了此事。得了信的刘备使卢敏过陆儁府,隐露此意,陆儁大喜过望,一口便应了下来。心道如此最差也可保陆家三代富贵。如今陆儁一颗心是全系在刘备身上。听闻刘备调他南下,交结了手中事,匆匆忙忙与家人道别之后,便一路疾行南来。
刘备让陆儁南下,也是想着陆儁是江东人物,对此地风物人情皆熟,再好不过。至于陈登,就让他为自己镇守广陵,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发挥他的光和热吧。
汉皇刘备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术(三)
陈登到了广陵,严颜与其交接完毕后,便率军北上,和关羽张飞兵合一处,浩浩荡荡直往钟离而来。钟离是九江境内离下邳最近的一城,攻拔了此城,沿淮水而上,便可一路打到寿春。
这个时候,袁术终于慌了。期盼中的刘备渡江和孙策互殴并没有出现,反而刘备大军直取九江而来。袁术心想,刘备这是要自己的命啊。
刘备以军功起家,一路打黄巾,打董卓,打辽东,打高句丽,真的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威名,袁术这些年军事方面主要依靠着孙坚,压根就不认为自己会是刘备的对手。袁术一边收拢士卒,加固城防,也一边给自己想着退路。
袁术第一时间派人北上冀州,去找自家大哥袁绍,平时相看两厌,恨不得你死我活,这个紧急时刻,也没办法了,袁术只能乖乖的开口喊兄长救命。袁术在给袁绍的密信中说:“禄去汉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与周末七国无异,唯强者兼之耳。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二州,人户百万,以强则莫与争大,以位则无所比高。刘备虽欲扶衰奖微,安能续绝运,起已灭乎?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术很是吹捧了袁绍一顿,说汉室将亡,袁氏当兴,现在地盘也好,名位也好都没人能争得过你,我要把帝号归还给大兄你,你才是兴我袁氏的那个天命所归的人。然后话语一转,开始诉苦,说自己在扬州被刘备欺负得够惨,眼看就要兵败身死了,我想北归,依附兄长。兄长不会见死不救吧?
袁绍此时还不是后来那个气量狭小的人,还算是当得起英明神武。见弟弟袁术在信中彻底服软,归还帝号,并尊自己为袁氏乃及天下之主,心中那份喜悦,别提有多得劲了。又想起袁术虽然素来顽劣,但毕竟也是袁氏一脉,自己的血肉至亲。如今混得这么惨,看在一家人的份上,还是拉他一把吧。
刚好曹操和孙坚都是自己立帝改元,自命为大将军总揽朝政时天下诸侯中唯二保持沉默的两个。天下骂声一片中,曹操和孙坚的沉默显得格外可贵。他们让袁绍看到了人情冷暖,这得赏啊!于是袁绍也不管自己曾让曹操去攻打袁术的豫州;也不管孙坚其实是袁术的叛将这个事实了。遂拜曹操为司空,兖州牧兼领豫州牧,封临雎侯;拜孙坚为镇南将军,扬州牧,封乌程侯;拜孙策为破虏将军,封都亭侯。然后让使者颁旨的同时带信给二人,若是其弟袁术北上,还请二人让开道路不要阻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