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七十七章 兴登堡号入役(加更2)
整体来说,这次的苏联之行,还算是顺利的,两国之间签署了一揽子的合作协议,这些协议,很快就会出现在整个欧洲,整个世界。
渲染一下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良好关系,虽然彼此之间有些龌龊,但是,德国还是希望和苏联保持和平的,这样,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啊!
罗斯福肯定还在做梦,想要联合苏联来对抗德国的,只可惜啊,苏联更希望德国在和美国的战争中,两败俱伤,这样德国就容易进攻过去了。
而现在,德国的确是在做海上争霸的准备的。
就在希瑞克回到德国的第二天,他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德意志造船厂,这一天,对德国海军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经过半年的海试,德意志海军最先进的战列舰,兴登堡级,终于要编入现役,加入德国海军的大西洋舰队了!
在历史上,德国唯一完工的就是俾斯麦级,结果,出海不久,就被英国海军给废掉了,这让希特勒从此对水面部队失望之极,转而支持潜艇部队,39年开工的兴登堡级,也被打入了冷宫,之后和苏联的战争,更多的是在陆地上的争霸,德国就放慢了海上的装备步伐。
但是现在不同了。
德国已经占领了整个西欧,德国如果无法取得大西洋的制海权,那德国永远都无法真正地取得胜利,想要制海权,靠那些潜艇是不行的,必须有主力舰队!
虽然希瑞克知道,未来的海上霸主是属于航母的,但是现在还不行,因为大西洋气候条件恶劣,海洋气象复杂,经常会有舰载机无法起飞的状况,在这种时候,战列舰海上有价值的。
兴登堡级,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开工的,经过几年的建造,终于,兴登堡级要入役了。
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七万吨的巨大战舰,只有站在它的前面,才会感受到这种战舰的强大。
这艘军舰的舰长接近三百米,吃水量就超过了十一米,高大的舰桥,就仿佛是一座大楼。
最让人感觉到激动的,还是那粗壮有力的舰炮。
460毫米,这个时代最大口径的舰炮!最大射程超过四十公里,在二十公里上,只要一炮,任何战舰都会被击沉,绝对的一发定魂!
当希瑞克的专车出现在码头上的时候,整个现场,都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人们高举着自己的右臂,大声地叫着那个口号,万字旗在兴登堡级战舰的舰桥上,迎风飘扬,穿着节日礼服的水手,绕着船只,整齐地排队站立。
海军司令雷德尔,亲自帮希瑞克打开车门,看着希瑞克从上面走下来,希瑞克出来的时候,和雷德尔的手,握在了一起。
雷德尔和希瑞克已经认识十年了,这十年来,雷德尔见识了德意志海军的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凡尔赛条约中规定的近岸海上巡逻队,到现在的大洋海军,德意志的强大,离不开希瑞克!
而兴登堡级,更是希瑞克一手拍板下来的。
建造一艘战列舰,需要消耗的资源就是天文数字,比如,现在战列舰上的一座舰炮,重量就有近三千吨,相当于一艘驱逐舰了。
要是造坦克的话,能造近千辆!海军绝对是最烧钱的兵种,而希瑞克却毫不迟疑地决定出来了,排水量七万吨,搭载460毫米舰炮!
海军的z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这种兴登堡级战列舰,将会建造六艘,成为大西洋舰队的绝对主力!
而更让人兴奋的是,这种战舰,只需要德国进行生产就行了,堆积如山的从苏联进口过来的铁矿石,足以再制造两艘同型号的战列舰!
希瑞克一身戎装,显得无比的精神,他迈着步子,蹬上了战舰,就在前面甲板上,舰炮的下面,临时搭起来的台子上,希瑞克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结束了海试,正式加入我们海军的序列。”希瑞克说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就在二十年前,我们的海军还在凡尔赛条约下瑟瑟发抖,我们有国无防,而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向着全世界宣布,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挡住第三帝国扩张的脚步!”
这个时候,不用扭扭捏捏,就在前几天,希瑞克去莫斯科参见阅兵,苏联人不就在展示他们的强大力量吗?
在希瑞克的眼里,那只是跳梁小丑罢了,苏联人连航母都需要德国来造,他们还有什么可以沾沾自喜的?
“我们第三帝国要用自己的剑为第三帝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帝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任何妄图想要与帝国为敌的人,必然会在帝国的武力下被奴役,只有顺从帝国,才能够存在下去!”
这个时候,希瑞克并没有说对手是谁,现在是在战列舰的入役上说的话,那当然是海上的目标了,结果,等到几个月后,当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之后,苏联人才联想起来,希瑞克的话,其实是对苏联人说的。
希瑞克的话,将周围的情绪推到了高潮,这个时候的帝国,是绝对有能力应对任何的敌人的!帝国的强大,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火热的。
现在,在大洋的那一边,正在咄咄逼人地想要和帝国为敌,尽管来吧,帝国不会害怕任何人!
“现在,我宣布兴登堡号,正式加入大西洋舰队,以普利茅斯为港口,随时巡弋大西洋!”等到希瑞克演讲完毕,雷德尔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德意志海军万岁!”
万岁!四周的声音,整齐划一,那是全舰两千四百名官兵发出的呐喊!
在呐喊声中,舰长卢金斯站在舰桥上,大声地宣布:“拔锚,启航!”
卢金斯,是德意志海军中最杰出的舰长,几乎有数个第一,第一个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舰长,第一个俾斯麦号的舰长,而现在,他又再次被任命为第一个兴登堡级的舰长。
他的助手林德曼,被提拔成为了俾斯麦号的新一任的舰长。
随着卢金斯的命令,战舰的20座重油锅炉,开始了全功率的燃烧,黑烟从烟囱里面冒出,6座高压透平蒸汽机,发出强悍的28万马力的澎湃动力,螺旋桨在尾部旋转,战舰开始了新一轮的航程,前去自己的驻地,开始在太平洋上的巡逻!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七十八章 美国不能落后
“明年的时候,我们的另外两艘兴登堡级,将会完成建造,进入现役,同时还会有齐柏林伯爵级的三号舰和四号舰,也会在明年入役,这样,等到明年的时候,我们的z计划,就能够完成一半的建造计划了。”在兴登堡号战列舰启航之后,在海军基地,雷德尔向希瑞克汇报了z计划的进展情况。
总之,现在的境况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在整合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业之后,德国的海军暴兵,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毕竟,在历史上,英法独自制造军舰,都是相当高效的,更不用说现在全部给德国生产了。
“不过,想要真正地拥有太平洋的海权,这些军舰远远不够。”希瑞克说道:“美国现在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动了,他们的军舰,也在飞快地制造之中,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就是他们随时能够从战争中挺过来的资本。”
虽然在珍珠港,美国海军遭受了损失,但是,只要一年,美国海军就能恢复过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美国人。
而相比之下,岛国就不行了,资源匮乏的岛国,只要一次失败,就能够让他们元气大伤了。
“那么,我们要不要提早进行我们的计划,在美国的东海岸摧毁他们的造船工业?”雷德尔说道。
随着海军实力的迅速扩充,雷德尔已经跃跃欲试了,争夺大西洋霸权,消灭美国大西洋舰队,将美国的东海岸轰炸成废墟!
希瑞克摇摇头:“不行,在解决完苏联问题之前,在海上,我们必须要保持守势。我们要威慑美国人,但是,不能进入战争状态。”
德国是不能两线作战的,现在的德国,重点依旧是苏联!
“雷德尔,现在海军的任务,就是消化这些军舰,真正地形成战斗力,等到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时要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来,对了,海军陆战队的扩编,也必须要抓紧。”
跨海登陆,必须要有海军陆战队,现在德国的海军陆战队,还仅仅是几个师的规模,这是不够的,至少要有三十个师以上!还必须要有足够的登陆舰才行!
跨海登陆,那可不是说句话的。
听到了希瑞克的话,雷德尔却露出了难堪之色:“希瑞克元首,现在,我们的陆军和空军都在扩编,我们海军,暂时招收不到足够的人员。”
雷德尔当然想要扩大海军陆战队的规模了,但是,他仅仅是招收合格的舰员就已经很困难了,更没法招募来几万,甚至是十几万人来参加海军陆战队。
德意志人口不足,始终是一个问题。
“这个,可以进一步地从我们的盟友里面,比如英国,法国,招收一部分人。”希瑞克说道:“待遇和我们其他的人一样,作战勇敢的,还可以成为神圣雅利安人。”
听到这话,雷德尔顿时一喜,这样的话,不用担心人员问题了!
海军陆战队,死亡率是相当高的!当跨海登陆敌人的滩头阵地的时候,甚至一船的人都会被干掉,所以,在海军陆战队里面,招收一定比例的其他国家的人员,是相当合适的,就让他们为帝国流血牺牲,换来后代的幸福生活吧!
德国声势浩大的兴登堡号战列舰的入役,当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就在希瑞克为帝国的发展殚精竭虑的时候,大洋的对岸,也正在对此忧心忡忡。
“我们现在正在建造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是无法有效应付未来的风险的。”在纽约的医院里,罗斯福依旧在养伤,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赶到了纽约,来向罗斯福进行汇报。
“德国人的兴登堡级,排水量已经超过了七万吨,主炮口径460毫米,岛国的大和级,和德国人的战舰级别差不多,而我们的衣阿华级,现在满载排水量才五万吨左右,主炮406毫米。”弗兰克说道:“现在,为了应对这种威胁,我们的海军必须要尽快展开下一级战列舰的建造。”
在历史上,衣阿华级已经是美国最大的战列舰了,但是现在,因为德国和岛国的刺激,美国也开始了新一代的战列舰的计划:“我们的排水量要达到八万吨左右,主炮口径超过500毫米,这样才能够继续保持海上的优势。”
听到了弗兰克的话,罗斯福拿起自己的香烟,放到鼻子上闻了闻,现在他还不能吸烟,只能是这样过瘾一下。
“如果继续增加排水量,那我们的战列舰,还能通过巴拿马运河吗?”罗斯福问到。
美国所有的战列舰,都必须要考虑通过巴拿马,哪怕就是衣阿华级,也将宽度限制在了33米上,为此不得不增加军舰的长度,成为了拉长形状的战列舰,降低了稳定性。
因为美国有这个需求,他们需要在两大洋之间随时能够切换,驰援,要是绕南美洲南端,时间太长了。
衣阿华级,就是一个极限了,继续增加长度,那战舰的稳定性将会下降。
“不可能了,我们新设计的战列舰,宽度将会达到37米。”弗兰克说道:“同时,数量上,我们至少要建造十艘,大西洋上布置八艘,太平洋上两艘。”
十艘战列舰,这个预算,绝对是不少的!毕竟在历史上,衣阿华级战列舰,也才六艘而已,而这样的战舰建造,是需要庞大的预算的。
哪怕是美国财力雄厚,转入了战争体制,恐怕也吃不消。
“虽然我们目前的对手是岛国,但是岛国资源匮乏,不足为惧,我们真正担心的,依旧是强大的德国军队,毫无疑问,德国肯定有对我们作战的计划,希瑞克的那番话,摆明了就是针对我们的。”弗兰克继续说道。
“真是该死在,在这个时候,苏联依旧和德国眉来眼去的,否则,我们完全可以用苏联来牵制德国的。”罗斯福咬牙切齿,想起苏联的阅兵式上,居然邀请了希瑞克,双方还达成了那么多协议,就觉得斯大林那个蠢货真是不可救药了。
如果美国完蛋了,下一个肯定就是苏联!
“那就延缓航母的建造吧,这种战列舰,尽快开工两艘。”罗斯福说道。
预算就那么多,要造战列舰,就得把航母的事缓缓。
弗兰克皱了皱眉头,战列舰重要,航母也重要啊!但是,好像也只有这样算是折中的方案了。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七十九章 深挖坦克炮的潜力
作为穿越者,希瑞克当然知道航母的重要,如果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德国航母,不仅仅是斜角甲板那么简单,甚至已经在甲板上面预留出来了蒸汽弹射器的位置,甚至在德国,已经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开始进行弹射器的实验了,他们的目标,是将十吨以上重量的飞机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
现在普通的重型战斗机,也才四五吨而已,这个十吨级的目标,当然是为了以后的喷气机准备的了。
不过,在对外方面,德国却是相当的低调,航母的入役,几乎都是悄无声息的,大量的护航航母,更是不断地加入现役,组织成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
而同时,有关战列舰,德国方面却是不断地大肆宣传,己方的七万吨的战舰,具体数据几乎都要被泄密了,大炮射程有多少,穿甲能力有多少,可以在多少公里之外就将对方的舰队送进海里。
这样当然是为了忽悠!
忽悠美国人,让美国人投入到新一轮的军事竞赛中来,在这种战列舰的建造中,彻底地拖垮美国!
美国是比不上德国的,现在,德国已经整合了欧洲的资源,又有大量的北非和中东的殖民地,德国已经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德国了!
如果说德国现在还有什么劣势的话,那也就是人口了,这个人口问题,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
现在,希瑞克最关心的,依旧还是对苏联的战争,40年马上就要结束了,41年的春天,德国军队就会完成全部的动员,一鼓作气地打到莫斯科去!
这一天,希瑞克来到了克虏伯公司,视察己方的虎式坦克。
古斯塔夫已经成了甩手掌柜,他毕竟已经老了,精力有限,现在克虏伯公司的掌舵人,则是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两人很早就相识了,当初在印度的时候,双方就有过愉快的合作,而且当时也是希瑞克和汉娜见面的时候。
现在,阿尔弗雷德作为克虏伯家族的掌舵人,每天都是日理万机,为帝国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提高虎式坦克的产量,深挖88毫米坦克炮的潜力,同时,下一代的坦克炮,我们也在开发之中。”阿尔弗雷德说道。
其实,好几个公司,比如亨舍尔公司,都在生产虎式坦克,而克虏伯公司,主要负责生产虎式的炮塔和大炮,同时,下一代坦克炮的预研,也在紧张地进行之中。
很显然,这也都是这次阅兵仪式上,看到了苏联新式坦克之后的正常反应。
其实,不管是kv-2还是斯大林坦克,都带着浓重的拼凑的风格,那短管的152毫米榴弹炮,和122毫米坦克炮,都不适合坦克来列装,但是,苏联人就这么办到了,这给了德国方面很大的压力。
德国的虎式坦克,必须要有绝对的优势才行,这给了很多人莫大的压力。
这股压力,转化成为了动力。
“我们现在开发出来的供88毫米坦克炮使用的次口径穿甲弹,在试射中曾经穿透过200毫米的装甲,现在还在优化之中,不过,我们已经决定将下一代的坦克炮,定型为105毫米口径。”
上次的时候,还是希瑞克提出来的建议,搞一个弹托,就能轻松地解决气密性的问题,同时,由于穿甲弹细长,穿甲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历史上,德国喜欢刷长度,导致坦克炮的产量上不去,而现在,在希瑞克的建议下,他们终于开始了新的口径的选择。
105毫米,这是在后世相当著名的一个口径,几乎统治了北约几十年!
“按照您的要求,我们正在攻克电渣重融钢的各种难关,这种优秀的钢材一旦成熟,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的坦克炮的性能,极大地进行提升。”阿尔弗雷德在向希瑞克汇报着近一段时间来的工作方向。
克虏伯公司,也是有研发任务的,先进的大炮,需要优质的钢材,而在坦克炮上,最先进的,就是电渣重融钢。
顾名思义,这种冶炼方法就是把已经通过一般冶炼方法炼得的金属当作电极,通过强大的电流,让这种金属发热进行二次重熔,电极熔入渣池、在渣池底金属液结晶形成铸锭,即为电渣重熔钢。
电渣重融就是二次提纯和得到较好的结晶。简单说就是进一步去降低硫,氮,氧等危害元素并且得到基本一致的颗粒结晶体。
这种技术,历史上是美国霍普金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这种精炼方法的原理。而现在,美国人还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德国已经开始在尝试了。
这种方式的原理简单,但是,中间的控制却是相当复杂的,在后世的华夏,电渣重融钢到处都是,但是大部分冶炼出来的都是低质量的钢材,而且,产品的品质还相当不稳定。
后世有各种计算机控制,而现在却只能是工人凭借自己的经验,这就更需要积累了。这种钢材一旦成熟,用来制造坦克炮,绝对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膛压可以变大,装药就能增大,坦克炮还不会炸膛,当然就能在口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坦克炮的性能了。
在后世,英国佬的l7坦克炮,简直就是北约的制式坦克炮,这绝对离不开电渣重融钢,而另外的就是炮身自紧和镀铬这些工艺了。
也许整个战争期间,都用不到这种105毫米坦克炮,深挖88毫米坦克炮的性能就足够了,但是,万一出现了更变态的对手,德国有技术储备,随时都能拿出来。
绝对不能出现坦克手高喊打不穿的情况,这简直就是后方科技人员的罪恶!
有关坦克炮的发展,希瑞克继续提出了一些意见,当坦克炮的项目汇报完毕之后,阿尔弗雷德接着向希瑞克汇报第二个项目:“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出来了一款氧化铝陶瓷装甲,相比我们现在的镍合金装甲,在同样的重量下,拥有更优秀的防弹性能。”




第三帝国 第一千八十章 第一代复合装甲
德国在坦克方面,必须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改进,坦克炮上,德国现有的88毫米炮,是可以击穿苏联人的所谓的重型坦克的,不管他怎么设计一个良好的避弹外形,它的重量始终在那里摆着呢!
但是,苏联人使用152毫米炮和122毫米炮,却会对德国的坦克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相比火力,防护能力是德国更需要关心的。
在历史上,德国的装甲钢是相当优秀的镍铬合金钢装甲,苏联人的t-34,哪怕是使用了85毫米坦克炮的型号,可以有120毫米的穿深,但是连德国100毫米的装甲也无法击穿,就是因为装甲钢质量的问题。
但是在历史上,到了后期,因为资源的缺乏,导致德国人无法获得这些稀有元素,只能利用表面渗碳工艺来增加装甲的质量,导致了后期的坦克防护力明显不如以前。
现在,德国已经控制了西欧,控制了各种原料产地,暂时不用担心资源的问题,但是,仅仅有镍铬合金钢装甲,还是不够的。
它毕竟还是一种钢装甲,想要继续增加防护力,就必须要走增加厚度的道路,这样就会让坦克的自重继续增加,成为一条反复循环的不归路。
而且,在坦克的发展上,火力始终是最容易突破的,105毫米的坦克炮,穿深几乎都能达到500毫米,华夏魔改的型号,据说更是达到了700毫米。
坦克怎么办?难道还能超过七百毫米的厚度?这当然是一种妄想,这种铁疙瘩,绝对是动力设计师的噩梦。
所以,就只能从结构和材料上来解决,这就是复合装甲!
陶瓷复合装甲和奶油夹心饼干结构差不多,面板层是硬度很高的合金钢,底版层是韧性很强的合金钢,中间一层由许多陶瓷小球组成,圆球间的空隙里,填充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这样,当一颗来势汹汹的穿甲弹穿过“夹心饼干”的层面时,弹头已经变钝,还消耗了大量能量。接着,中间层更强硬的陶瓷球又分解消散了弹头的主要冲击了,最后,失去极大部分能量的穿甲弹撞到高韧度的内层底版上时,已经没有什么穿甲能力。这就是复合装甲的防弹原理。
相比之下,普通的合金钢装甲,就是纯粹的硬碰硬,没有任何的技术上的看点,就比谁硬!装甲硬,挡住了,那就装甲胜利,弹头硬,穿过去了,那就击毁坦克,就是这么简单。
从这上面看,同等厚度下,复合装甲的防弹能力,就是超过普通装甲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其中的陶瓷小球。
陶瓷装甲的最早应用可追溯至一战结束后的1918年,当时内韦尔-门罗-霍普金斯少校通过试验发现,钢装甲表面涂上一层厚1.6的瓷釉能够大大增强防护性能。
不过,陶瓷装甲并没有进入实际应用,一直到二战后,随着坦克炮穿深的飞速发展,而防护能力却滞后了,才有人想起了陶瓷装甲来,深入研究,到了六十年代,终于进入了应用阶段。
1...294295296297298...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