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历史,真的是很有趣啊!
“元首,按照您的行程安排,该去参加一次颁奖典礼了。”就在这时,希瑞克的卫队长进来说道。
颁奖典礼?希瑞克顿时就是一拍脑门:“是啊,把这件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各位,走,我们一起去吧,去向帝国最值得尊重的英雄母亲们颁奖。”
第三帝国 第九百九十八章 英雄母亲颁奖(加更2)
“我们的帝国,在一天天地走向强大,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我们帝国的强大,是每一名帝国的公民努力奋斗换来的结果。”站在主席台上,望着下面会议场内聚集得满满的人群,望着会议场的墙壁上挂着的万字旗以及希特勒等人的画像,希瑞克此时激情飞扬。
“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为了反抗压迫,我们进行了一次次的不屈不挠的战斗,是战斗,就会有死亡,我们有多少英雄和先烈,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希瑞克说道:“英雄,不会被人忘却,哪怕只是最低等的列兵,也是德意志的英雄,而他的母亲,则是英雄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英雄母亲的登场!”
五十多岁的奥西维娅,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从下面走上来的时候,她的心中是很激动的,以至于让她的腿都有些颤抖,前面的那个英俊帅气的中年男人,就是帝国最伟大的元首!
她的身后,一名接一名的女人,走了上来,她们都和奥西维娅一样激动,甚至有一两人,眼睛里面已经含着泪花了。
“我们帝国的英雄母亲,还有很多,很抱歉,不能把所有人都请上来,你们的儿子,为了帝国英勇作战,帝国不会忘记牺牲的每一个战士的。”希瑞克说着,来到了第一名女人的前面。
“我们只能挑选其中的一些来参加这次颁奖,他们的事迹,帝国不会忘记。”希瑞克看着面前的奥西维娅,说道:“您的儿子内尔茨,是在波兰战役中牺牲的。他仅仅一个人,就打死了五个波兰鬼子,还都是骑兵,最后一个,是他用手榴弹同归于尽的,他是我们的英雄!”
奥西维娅的眼睛里,也含着泪水了,她绝对不会想到,帝国的元首,居然对下面的一名普通的士兵,都是这样的熟悉!
帝国的每一名牺牲的战士,他都会记得!
奥西维娅低下头,让希瑞克将奖牌挂在了她的脖子上,那枚英雄母亲的勋章,闪闪发光。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对每一个人,希瑞克都能说出她们的儿子的英雄事迹来,有步兵,坦克兵,水手,飞行员,他们代表着德意志军人的精神,热血,奉献,不怕牺牲,他们的母亲,也因此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
当这些人走下去的时候,全场都爆发出来了热烈的掌声,这次颁奖典礼,更是鼓舞了无数的德**亲,德国战士,为了帝国,他们一定会奋勇作战!
只要有一个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
“好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次的颁奖。”希瑞克的话,让下面的人一愣,还有什么英雄母亲?不是都颁奖完毕了吗?
“她们虽然没有参加一线的生产,她们也没有给帝国创造财富,但是,她们给帝国创造了庞大的人口。”希瑞克说道:“随着帝国的扩张,我们帝国的人口,也需要跟着扩大才行,她们为了帝国,生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健壮的下一代,她们同样是我们帝国的英雄母亲!”
生育人口!
和希特勒不同,希瑞克并没有鼓吹什么民族主义,什么纯种的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这些说法,为了笼络各国种的精英,希瑞克不介意授予他们神圣雅利安人的称号。
同时,只要是父母一方属于日耳曼人,他们的孩子,就属于日耳曼人,这可以大大地扩大日耳曼人的数量。
哪怕是在前世,王卫国侃侃而谈的时候,德国的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人口不足!
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人口数量都是德国的好几倍,哪怕就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人口也比德国要多,德国靠着那么一丁点的人口,差点打赢了世界大战,绝对是个奇迹。
而现在,希瑞克是不会让这个短板继续存在的。
劳工,可以从其他国家找,充斥到德国需要的方方面面去,德国女人,就可以空闲出来,给帝国多生孩子!
一场战争,当打到最后的时候,不是什么飞机大炮,不是什么坦克火箭,而是人口!
鼓励本国的女性,多生孩子!
“下面,我们就请这些英雄母亲上台。”希瑞克的话语很平淡:“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为帝国至少贡献了五个孩子!”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计划生育的说法,但是,一般的家庭,也不会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尤其是,还要生五个以上的孩子!
“夫人,上去吧。”坐在下面的戈培尔,向着自己的爱人说道。
玛格达-戈培尔,今年也还不到40岁,她受过上流社会教育、堪称高雅、文静的贵妇人。她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当时就生了一个男孩,而第二任的丈夫,就是帝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
戈培尔夫妇在这方面,是以身作则的,这几年内,玛格达已经生过五个孩子了,她的身材依旧完美,她完全有资格获得这份荣耀。
在后世,评论起帝国的第一夫人来,很多人都不把它戴到爱娃的头上,毕竟,爱娃是在最后关头才和希特勒结婚的,而玛格达的这个“第一夫人”的称谓完全是根据她的文化、教养与身份得出的。
这是一个高贵的女人,她和自己的丈夫戈培尔一样,都是帝国对外宣传的标杆。而在帝国消失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为帝国殉葬。
可以说,她是帝国最忠心的人之一。
“夫人,您今天真漂亮,您是我们帝国最善良的母亲。”希瑞克说着,将英雄母亲的金质勋章,戴到了她的脖子里。
玛格达也是非常高兴:“我还年轻,还可以继续为帝国服务,我和戈培尔,要为帝国生十个孩子。”
五个算什么,自己才四十岁,再有十年的时间,还可以为帝国生五个!
“感谢您对帝国的贡献。”希瑞克说着,走向了下一位,这是一名胖胖的女人,她已经为帝国贡献了八个孩子,而且,其中七个都是男孩。
第三帝国 第九百九十九章 伊朗遭遇危机
在后世的解密中,帝国有很多绝密的计划,比如说什么生命之源,就是想要创造最优秀的雅利安人,经过几代之后,甚至就变成神族。
希瑞克没有那么的迷信,对他来说,神族都是遥远的,让帝国的人口增长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这场颁奖的典礼,会在整个帝国引起轰动,大量的妇女们,会受到刺激,为帝国多生人口,他们不用担心负担问题,帝国已经有充足的资金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孩子可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医疗,等到长大之后,成为帝国最有用的一代人。
在以前的时候,希瑞克就想要大力地鼓励生育,但是当时条件达不到,因为生育人口之后,帝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来抚养这些人口,同时,生产线上的人员也会减少。
而现在,随着整个西欧都落入了德国的掌控之中,德国手里可以操纵的资源就特别多了,有充足的产业工人,可以将帝国的妇女解放出来了,她们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帝国生育人口!
嗯,自己也该以身作则了,只有一个男孩是不够的,还要多生几个啊。
开完了会议之后,希瑞克在返回狼穴的路上,见到了莱因哈特,此时,他是非常紧张的。
“希瑞克元首,我们的情报人员,观察到了苏联军队的异常行动。”莱因哈特说道:“苏联军队在伊朗边界,大量地集结。”
战争,是一场接着一场,帝国的战斗几乎就没有停止,而现在,在刚刚结束对美国的轰炸,在芬兰战场还在对抗的过程中,苏联人居然把手伸向了中亚!
希瑞克顿时就皱起来了眉头,自己的穿越,已经改变了历史,而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更多的新的变化。
苏联人在芬兰,吃了败仗,显然是不会甘心失败的,而现在,芬兰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苏联人就想要继续吞并更多的领土了!
从地图上看,伊朗是和苏联紧邻的,在里海的两侧,都是苏联的领土,苏联想要入侵伊朗,那肯定是从这两个方向进攻。
至于苏联入侵的动机,也是很明显的,那当然是要保护他们的巴库油田,扩大和德国之间的防御纵深!
在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就是苏联主要的产油区,巴库油田。
巴库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5世纪,18世纪成为巴库汗国的都城。
1806年巴库并入俄国,1920年成为苏联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不过,开始的时候,这里只是和其他一样,是一座落后的城市,没有太大的发展。
这里的改变,是从发现石油开始的,第一架钻机于1871年至1872年间开工。到1873年时,在这里投产经营的小型炼油厂已有20多家。
在苏维埃成立之后,这里都成为了苏维埃的财产,苏维埃在这里加大了开采力度,当到达20世纪初的,巴库油田成为世界上产方量最高的油田,成为南高加索工业中心和俄国石油基地。从那时以来,巴库便一直以财“石油城”而闻名于世。
尤其是现在,巴库的石油生产达到高峰,有多高?看这一个数字就知道了,这里的石油产量占苏联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一!
随着德国的闪电战在整个欧洲的横扫,军事家们都意识到了变革的开始,利用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冲锋,让以前的壕沟战成为了历史,而这一切,都需要石油!
而巴库,离伊朗太近了!
历史上,苏联人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隆美尔的脚步,都没有越过埃及,但是现在不同了!
隆美尔的军队,从北非一路横扫,已经进入了中东!他们已经征服了黄沙遍地的沙特,现在正在向着伊拉克挺进,很快就能到达伊朗了!
如果德国的军队到达伊朗,那意味着什么?德国的轰炸机,随时都能光顾到巴库油田!
在历史上,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就希望能够到达巴库油田,获得那里宝贵的石油,而现在,德国没有这个必要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巴库油田就不重要了。
这里是苏维埃的心脏,没有了巴库油田,苏联的石油产量就会大幅度下降,苏联就可能在和德国的对峙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所以,苏联必须要保护好巴库油田,如果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就可以在沿途布置更多的拦截战斗机,防备德国人的轰炸!
至于另一方面,当然还是苏维埃贪婪的本性,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扩大自己的领土面积,现在,正好有一个绝对的好机会,可以让他们将整个伊朗给占据!
对苏联来说,是一举多得,还可以报仇,相比赫鲁晓夫提出来的在布列斯特要塞搞事,显然这个手笔更大,而且更容易实现,毕竟伊朗是软柿子,好捏!
“我们绝对不能让伊朗人的阴谋得逞!”回到了狼穴之后,希瑞克将给帝国多生孩子的想法抛到了脑后,一件件的突发事件,等待着他来拍板。
伊朗,本来都没有在希瑞克的手下的军官们的视线里,而现在,突然就是整个帝国最看重的了!
“我们要尽全力,保证我们的盟友不受到伤害,对伊朗的支持力度,可以比对芬兰更多,而且,我们不惜和苏联在这里撕破脸皮。”希瑞克说道:“我建议,我们要立刻和伊朗举行一次联合军事演习。”
希瑞克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在这个世界上,弱国是没有发言权的,如果是小国,啥都没有,那继续在原始时代生活和发展,也就没啥了,但是,很多这样的小国,都是有资源的。
比如,非洲的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偏偏有重要的矿产,黄金,钻石什么的,对本地人来说,这些东西,反而是给他们带来痛苦的根源。
而伊朗也是如此,伊朗的宝藏,就是石油。
早在锁罗亚斯德教时期,古代的伊朗人就已经知道使用石油了。他们用石油来点燃代表光明的圣火,并维持着它长久不灭。后来,在这些拜火教的火庙附近往往都发现了油田。(华东之雄想起了明教,熊熊圣火,焚我残躯,这圣火,就是石油。)
而伊朗,现在是德国的亲密盟友,两国是历经艰难才牵手到一起的。
第三帝国 第一千章 防守大师莫德尔
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进行阅兵,通过阅兵式来展示自己的决心,同时,通过联合演习来告诉对手,如果对手敢真的动手,那己方就会用最猛烈的方式来招待对方!
这在整个世界都是通用的惯例。
希瑞克将这两个手段都立刻给说出来了,可见他对伊朗问题是相当看重的。而现在,他的提议,立刻就赢得了在场人的支持。
“是的,我们必须要支持伊朗,而且,我们要派遣一名出色的将领,前去伊朗,准备帮助他们作战。”凯特尔元帅说道。
不管是联合演习,还是阅兵,德国都是要派部队过去的,这样的话,德国就需要一名将领前去。
谁去?
现在,距离最近的是隆美尔,但是隆美尔没有空,他的军队还在向着巴格达挺进,而且,即使是隆美尔推进到了伊朗边界,也会有很多的问题。
隆美尔从利比亚,埃及,一路过来,几乎都是平原和沙漠地带,在这里地带里面,坦克是相当重要的,隆美尔可以取得现在的战果,几乎都是靠先进的黑豹3坦克。
但是,伊朗不一样,伊朗的北部多山,在那里面,坦克是推进不起来的,希瑞克当然还记得后世在阿富汗,多少坦克都被摧毁在里面了,山地作战,坦克不合适。
那么,就应该是派步兵过去了,同时,也应该换一位将领,一位更适合防守的将领!
毕竟,伊朗只是防守而已,德国没有骄傲到在这个时候主动去入侵苏联的领土,即使是入侵,也应该是从一望无际的乌克兰大平原出发,而不是去山地里面钻着。
派谁去?
希瑞克的脑子里,已经浮现出来了一个人。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最终官任德国陆军元帅,因为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守大师”、“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德国三大防御大师之一!
另一位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已经被希瑞克派到了芬兰,帮助芬兰阻挡苏联的进攻,而现在,去伊朗,正好将莫德尔派去。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因为德国在前期,主要就是进攻,所以,一直到德国开始劣势,盟军开始反攻之后,他才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
莫德尔出名于勒热夫防御战,多次力挽狂澜延缓了第三帝国灭亡的时间,其最有名的便是弹性防御,给苏军造成重大杀伤并且稳定了德军漫长的防线。
与古德里安,曼斯坦因等名将相比,莫德尔光环要暗淡许多.但他却常令强敌头疼.当处于顺境时,他不肯放过一切机会,当处于不利境地时,他像蛮牛一样难缠.苏军元帅朱可夫一生经历恶仗无数,唯一的一次败仗就是栽在莫德尔手里!
更让希瑞克欣赏的,是莫德尔对第三帝国的忠诚。
历史上,在45年4月,盟军占领鲁尔工业区,4月21日,莫德尔对情报参谋说:“我的死期已到。”随后率副官走进杜伊斯堡附近的树林中。
莫德尔说:“我从来没有这样失望过,因为我忠于德国。说完即举起手枪自尽。他一个人静静地走进了一片树林,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第三帝国消失的时候,很多军人选择了同第三帝国一起离开,这样的军人,支撑起第三帝国最坚实的脊梁!
“第十六军参谋长,莫德尔少将。”希瑞克说道:“派他去一趟伊朗,从第十六军中,先挑选一个步兵师,一起去伊朗。将莫德尔的军衔,提升为中将。”
在入侵法国的战役中,莫德尔最终去了第十六军,当欧洲大陆的战争结束的时候,莫德尔被提升为了少将,而现在,还没有立功,莫德尔就被提升为中将,这种提拔,是前所未有的。
凯特尔知道希瑞克的意思,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德国的重视程度,一名中将,前去保护伊朗,在这种情况下,看看苏联人还敢不敢动手!
得到消息之后,莫德尔匆匆地来到了狼穴,这是他第一次来这里。
“你的任务,就是帮助礼萨汗国王,抵挡苏联军队的入侵,如果他们敢来,就狠狠地揍他们,不用担心任何的政治问题!”希瑞克见到了莫德尔,向莫德尔下达大本营的命令。
政治问题,那都是弱者才会考虑的,揍苏联人揍得越狠,才会让他们越屈服,如果苏联人赢了,他们只会得寸进尺,流氓的世界里,拳头就是老大,而现在,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武力就是最好的依靠!
苏联和德国,已经不止一次动手了,第一次是在西班牙,第二次是在芬兰,现在,则是第三次!怕什么!让莫斯科知道,敢对德国不利,那德国就绝对不会手软!
“是!”莫德尔向希瑞克正容道:“我一定会不辱使命,帮助我们的雅利安同胞。如果我们要是赶走了苏联人,可不可以继续教训他们?”
莫德尔不担心赶不走苏联人,而是在问他们能否进攻?
“守住原有的防线。”希瑞克说道:“我们毕竟还是要照顾一下苏联人的颜面啊。”
“是!”莫德尔向希瑞克敬礼,他唯一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就剩下到战场上去教训不知悔改的苏联人去了!
当得知消息之后,德国的反应是相当快的,在希瑞克做出决定之后,德国驻伊朗大使,就紧急去求见了伊朗国王。
礼萨?汗国王,1876年生于伊朗山区的一户贫苦人家,是波斯男性和突厥某民族女性的混血儿。
他自幼就投身军旅,并逐渐在军队中升职。1921年2月他在英国支持下发动政变上台,任首相兼国防大臣。1925年12月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出任国王。
虽然当初他是在英国的支持下政变的,但是,当他上位之后,却发现英国束缚住了他的手脚,更是被英国汲取了大量的利益。
他在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对付英法列强而与德国暗中结交。在他的手里,伊朗也在逐步地变得强大,变得开放。
现在,他已经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人,世界的变化,让他看在眼里,他知道,伊朗肯定也是不会置身事外的。只是,他已经没有了少年时代的那种斗志而已。
第三帝国 第一千零一章 德国对伊朗很慷慨
在历史上,礼萨汗国王在英国和苏联的联合夹击下,被迫下台,流亡海外,可见他当时是多么的窝囊了,安逸的生活,会让一个人丧失斗志。
当时,礼萨汗被英国和苏联给废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和德国走得太近,当他走了之后,在伊朗的所有德国人,也都被当做犯人给英苏带走了,苏联人带走的那部分,到西伯利亚卖苦力去了,英国带走的那份,被流放到澳大利亚去了。
现在,德国是不会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国王陛下,我们已经得到了消息,苏联人在伊朗边界布置了大量的军队,想要对伊朗不利。”德国大使向国王说道。
现在,已经入夜了,德国大使匆匆来访,甚至没有等到第二天,因为形势很急迫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礼萨汗顿时就从自己的椅子上起来了:“什么?苏联人要进攻我们,为什么?”
为什么?你们你们弱小啊,这个世界,还有道理可讲吗?
德国大使说道:“苏联人正在加紧部署,可能会在最近就发动攻势,国王陛下,请您及早做决断,我们德国是绝对不会看着我们的雅利安同胞遭受欺凌的。”
早做决断,打还是求和?对伊朗来说,还有的选择吗?
“是啊,感谢我们的盟友德国。”礼萨汗说道:“德国朋友打算如何帮助我们?”
“我们国内,已经动员了一个整编师,随时都可以开动到伊朗来。”德国大使继续说道:“我们希望和德黑兰一起组织一次阅兵仪式和演习,如果有人敢入侵伊朗,我们德国军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这样的话,那真的是太好了!”礼萨汗说道:“那么,贵方有什么要求?”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德国可以冒着和苏联开战的风险,派出军队来支援伊朗,那德国需要得到什么好处?
“我们没有任何的要求,只要继续保持我们现有的贸易合作,保证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油田的开采权顺利交接,这就足够了。”德国大使说道:“我们帮助我们的雅利安同胞,不需要报酬。”
历史上,1908年5月,英国企业家达西等人在波斯西南部的马斯吉德苏莱曼地区发现大油田。次年,他们成立英波石油公司,在1935年改为英伊石油公司,即后来的bp公司。
当英国被德国解放之后,乔治六世组织起来了流亡政府,在中东流浪,这个时候,英伊石油公司,一直都是在为乔治六世效力的。
对伊朗来说,这没什么分别,反正只要伊朗能够得到其中的利润就行了,而且,甚至伊朗还想要将这个石油公司驱逐,正好可以把所有的石油利益都收归国有,当然,现在这个想法只能是想想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