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而在这个时候,彼得把任务放在了第一位,他哪怕就是掉下去摔死了,也不能暴露己方的目标,这次任务就完不成了。
彼得,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他这样的事迹,在整个二战中,不知道有多少,每一名士兵,都是渺小的,在统帅的眼里,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但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
不管是哪一方的军人,这样的士兵,都是值得骄傲的。
彼得掉下去了,其他人只是在心里感叹了那么一下子而已,接下来,他们必须要更加小心,继续执行任务!
终于,艾因纳尔首先爬了上去,他半蹲在峭壁的边上,看着上面的铁路。
什么人都没有,每隔两个小时,才有一队巡逻队会经过,他们的时间还很充足。
“快,快!”罗尼小声地喊道,他的身后,其他五个人,也都爬了上来,他们整理好自己的行装,继续在艾因纳尔的带领下,向着工厂的后门扑去。
燕子分队的三个人,跟在了后面,他们按照事先的方案,在看到大门之后,就隐藏起来,准备实施掩护。
这边的大门,只是普通的栅栏门而已,锁着的是铁路,当列车开过来的时候,大门才会打开,此时,在门房里,只有一名看守的哨兵。
悄悄地爬上去的罗尼,轻松地从后面干掉了正在打瞌睡的哨兵,接着,几个人快速地从栅栏门的下面爬过去了,铁路的陆基很高,下面钻个人完全没问题。
工厂内,亮着昏暗的路灯,艾因纳尔继续带路,向着目标车间而去,一路上,艾因纳尔带着躲过了两波人。
终于,在一个大管子前面,艾因纳尔松了口气:“到了。”
罗尼也松了口气,到了,任务,终于要完成了,他向后扭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身后,居然只剩下了三个人!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望到了后面,看不到任何的人,看来,刚刚在来的路上,后面有两个手下掉队了。
没法等他们了,罗尼手脚并用,爬上了管道,这组管道,就是直接通往目标车间的!
连同艾因纳尔,五个人在管道上,艰难地向前爬行着,在上面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被下面人发现,他们通过了三组岗哨,那些哨兵都没有任何的注意。
而且,他们还不用开门,顺着管道,直接就进入了重水储存车间,一个个的不锈钢的容器,终于出现在了罗尼的眼前。
“定时,十五分钟之后爆炸。”罗尼说道。
这个储存车间,此时并没有人,只有等到所有容器全部存满,才会有专门的槽车来接走。
几个人快速地下来,将后背上背着的炸药,紧贴着容器放好,再安装上美国专门研制的小巧的定时器,设置好起爆时间。
松了一口气,罗尼做了个手势,几个人,再次悄无声息地钻出去。
两名部下,再也找不到了,他们肯定在工厂里面迷路了,当罗尼重新和燕子分队汇合的时候,他也只能对此感觉到遗憾。
那两名手下,只能请上帝保佑他们安全了。
“轰!”就在这时,工厂内部,突然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随着爆炸,警报声响了起来。
灯光亮了起来,无数的保卫人员急匆匆地冲过去,甚至还能听到救火车的声音。
太迟了!
当他们到达爆炸地点的时候,所有的重水罐子,都已经炸烂了,宝贵的重水,顺着排水槽,流到了地沟里面,和普通水,混合到了一起,再也无法使用了!
工厂里,一片混乱。
………
狼穴。
随着这里的建造,希瑞克发现,他越来越喜欢呆在这里了,看着外面的高大的山脉,似乎比繁华的柏林要好得多,在这里,他的头脑会无比的清晰。
现在,站在观景台上,望着下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希瑞克听着莱因哈特的汇报。
“也就是说,英国人先后两次,终于成功地炸了我们唯一的重水工厂?”希瑞克听完了汇报,不由得问道。
这件事,在历史上当然发生过,给德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现在,对希瑞克来说,影响几乎没有。
德国的核反应堆,根本就不需要重水,在希瑞克的建议下,使用的是最普通的石墨作为减速剂,早就安全运行好几年了。
至于海森堡的那些论著,当然是为了迷惑美国的,毕竟在美国的那些核物理专家们的眼中,重水绝对是个不错的减速剂的原料。
“是的,这件事,我也有责任。”莱因哈特说道:“毕竟,在他们第一次行动失败之后,我就应该引起注意的,只可惜被我忽略了。”
希瑞克摇摇头:“现在不用谈责任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把挪威也彻底地保护起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应对。”
“重水工厂被炸,只是遭受了局部破坏,我们可以在半个月内就重新恢复重水的生产。”莱因哈特说道。
最后只有五个人到达工厂的车间,他们携带的炸药,威力太低了,对工厂的损坏并不大,甚至有两个不锈钢罐子,经过修补之后都能够重新使用。
“不,我指的不是这个。”希瑞克说道:“我们要让美国人知道,我们一再地热爱和平,不愿意和美国进入战争状态。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会一直容忍。既然他们炸我们的核设施,那么,我们就也要炸掉他们的核设施!随着美国曼哈顿工程的启动,对我们也是个威胁,我们要将他们彻底地消灭在萌芽里。”
第三帝国 第九百八十一章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加更1)
核武器的研制,是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的,哪怕就是德国,也是在最开始的几年内,只是小规模的投入,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到了现在,征服了整个欧洲,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台阶之后,才转入了大规模投入的时代。
比如,核武器需要的核原料,高浓度的铀,是需要在离心机里面提取出来的,而钚,则需要在核反应堆中燃烧生成,这些都需要大规模的生产才行,毕竟提纯之后就剩下很少了。
现在,美国虽然也才刚刚起步,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德国就能一直走在前列,万一要是美国人先制造出来了怎么办?
这东西,谁先造出来,谁就能威慑别人,除了己方要加快速度之外,更是需要拖延对方的脚步。
听到了希瑞克的话,莱因哈特顿时就是一皱眉头,跟着,又再次舒展开来:“如果我们将在美国的所有人员都调动起来的话,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
得益于希瑞克的及早提示,情报部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橡树岭布置下来了,而现在,一切都和希瑞克元首判断的一样,美国人果然是把橡树岭作为了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基地。
当接到消息的时候,莱因哈特并没有特别的惊喜,他对希瑞克,已经是绝对的崇拜的,希瑞克的推测,一向就没有错过。
而现在,希瑞克说要彻底摧毁整个橡树岭,那他就要尽全力去做。
只是,橡树岭的基地太大了,想要摧毁这里,要出动一支小型部队才行,也就是说,他把所有在美国的特工都发动起来,恐怕也就刚刚够数而已。
听到了莱因哈特的话,希瑞克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情报人员都暴露了,那我们的布局就都没用了。这次只动用原本就在橡树岭的情报人员,其他的不能动。”
只动用橡树岭的?莱因哈特说道:“那我们恐怕无法摧毁那里的基地,我们在橡树岭,只有四个人而已。”
英国人动用了十几个人,才炸毁了重水工厂的几个水罐而已,而现在,德国只动用四个人,怎么可能将整个基地炸毁?
希瑞克点点头:“是啊,如果仅仅动用我们的情报人员,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炸毁美国人的核基地,这个想法,最近几个月来,几乎一直都在希瑞克的脑子里思考的,他想起了后世的以色列,出动战机,炸毁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的战例。
而己方这次,也需要大胆地尝试一下!
“我们出动容克-390轰炸机,对这个核基地,进行一次彻底的轰炸。”希瑞克说道:“留在那里的人,主要为我们的轰炸机提供精确的导航。”
容克-390!听到了希瑞克的话,莱因哈特终于折服了,希瑞克的这个说法,简直就是让人不敢相信的。
二战中的黑科技不少,但是,在历史上,德国并不重视战略轰炸机,到了后期德国人有需求了,却已经没有资源了。
而现在就不同了,希瑞克一直都很重视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作用,在前几年研制的大西洋客机,就是为了研制容克-290轰炸机的。
大批量的容克-290,已经在欧洲的天空中显示出来了无以伦比的作用,但是,它只能满足单程的飞行。而在这种轰炸机基础上改制出来的容克-390,真正具备了往返欧洲和美洲的不间断的飞行。
这款飞机,就是为了美国量身定做的。
距离首飞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由于是在容克-290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且德国已经有了制造大型轰炸机的经验,所以精度很快,容克-390已经通过了最后的定型试飞,甚至在最近的一次,已经飞到美国的东海岸去溜达了,只是为了避免刺激美国人,没有过度靠近而已,而且还是夜间,没有引起美国人的任何的注意。
现在,低速生产已经开始,当然产量不高,仅仅有五架入役而已。
“如果我们动用容克-390的话,只要五架飞机,就能够将橡树岭基地彻底摧毁。”莱因哈特说道。
容克-390,最大载弹量20吨,哪怕是因为长途飞行,为了保险起见,只装载15吨的炸弹,已经足够将橡树岭基地炸成平地了。
“我们并不担心无法摧毁他们的橡树岭基地,而是如果我们动用了轰炸机,那就意味着我们真的和美国开战了。”莱因哈特继续说道:“元首,现在我们的作战方向,应该不是美国啊。”
莱因哈特已经能够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上来想问题了,这让希瑞克很满意:“美国人早就叫嚣着向我们宣战了,就和曾经的英国人一样,既然都说出口了,那我们去轰炸,又有何妨?”
美国人宣战了,只是德国没有应对而已,德国宣称没有干涉珍珠港,一切都是个误会,所以,事情就这么拖延下来了,而德国甚至还收缩了在大西洋上的军舰的活动,避免和美国人发生正面冲突。
这并不代表德国就怕美国人了!希瑞克脸上带着微笑:“让美国人自食苦果吧,不过,很大的可能,我们这次的轰炸,美国人根本就不会大肆宣扬。”
莱因哈特没有问为什么,他已经想明白了。
以前的时候,美国一直想要有借口进入战争,甚至还搞出来了德国轰炸的乌龙事件,但是,珍珠港偷袭真的来临之后,美国国内的士气无比低落,要不美国人怎么会策划一次轰炸伦敦来鼓舞士气?
如果这时,德国人的轰炸机也来美国轰炸一番,更是让美国人没面子,德国居然有跨越大洋的轰炸机!美国本土,随时都会面临威胁!这种时候,美国本土上的人更是会惴惴不安,对罗斯福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罗斯福甚至根本就不会把这次轰炸宣扬出去,会默默地吞下这个苦果。
这是美国人自找的,谁让他们先来给己方捣乱?美国人不是想打仗吗?就让他们知道打仗的后果!
“这次行动,我们必须要利索。”希瑞克说道:“在轰炸的同时,我们也要将那些重要人物全部暗杀掉,将他们运输的铀矿石的船只干掉,这一次,彻底地让美国人丧失研制核武器的能力。”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才是成功者的信条。
第三帝国 第九百八十二章 跨洲际轰炸(加更2)
研究核弹,需要什么?首先是科学家。欧洲有大量的科学家,都躲到美国去了,他们都在为美国研制核弹而努力。
当初暗杀了爱因斯坦,居然没有阻止住美国人研制核弹,那么,接下来的其他核物理专家,也都得去另一个世界!
在橡树岭基地,肯定有大量的专家的,当己方的轰炸机过去的时候,那些专家,都不会有好下场!
毕竟,那里的实验反应堆,都开始运转了,里面是有核原料的,一旦爆炸,就会造成放射性的泄漏,留在那里的人,最后迎来的都是死亡。
同时,也有一些人,并不在这个基地里面,相比荒凉的基地,还是大城市更好,那些人,也都在莱因哈特的关注之中。
这次,哪怕就是暴露了一些隐藏在美国内部的人员,也要将这些核专家们都干掉!
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当这些优秀的专家学者教授们统统去另一个世界之后,那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就只能停顿下来了。
这是世界物理学史上的灾难,但是希瑞克别无选择,如果这些专家们能够为自己服务,那自己当然欢迎,但是,他们逃到了美国,制造核弹来对付自己,自己又怎么会让他们继续存在下去!
除了这些人员,基地之外,莱因哈特还打探到了美国人购买铀矿石的情报,这些铀矿石,当然也不能让美国人得到。
没有了人,没有了各种设备,没有了原料,看看罗斯福能干什么!
莱因哈特对希瑞克的计划,是非常赞同的,的确,彻底摧毁掉美国人的核武器的研制能力,这更加重要。
“到现在为止,美国人并没有在夜间战斗机项目上有任何的进展,所以,我们的轰炸机在夜间进行精确轰炸,是完全不会有危险的。”希瑞克继续说道:“我们有高度的优势,有夜间轰炸的优势,所以,即使我们没有护航的战斗机,也可以完成任务。”
哪怕是德国超远程的战斗机,也不可能完成往返欧洲和美洲的任务,虽然可以多次空中加油来解决,但是在单座的驾驶舱里,进行往返的飞行,绝对是相当折磨人的。
按照希瑞克的设想,跨洲际的轰炸机如果需要护航的话,那只能是航母的舰载机去护航,在现在,德国的航母,还不能离美国的海岸线太靠近了。
所以,只有轰炸机自己出发,不过,希瑞克并不担心遇到危险。
夜间进入,夜间返航,一切都是在夜间进行的,当天亮之后,早就飞出美洲大陆了。
美国还没有专门的夜间战斗机。
历史上,一直到了40年底,诺斯罗普飞机公司才提出了夜间战斗机的设计,到41年进行了xp-61 原型机的研制,同时,所需要的机载截击雷达,交给了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制。
一直到了43年底,黑寡妇才算是接过了任务来。在此之前,美国完全靠英国提供的夜间战斗机来进行夜间作战。
而现在,英国都落入了德国的掌控之中,美国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夜间战斗机。
一方面是夜间,另一方面是高度,容克-390大部分时间里,都飞行在万米高空以上,一般的战斗机,根本就上不来。
虽然现在的美国主力的p-38,升限甚至都超过一万四了,但是实际中,这种飞机超过八千米的高度之后,就会出各种机械故障,根本就无法承担万米高空以上的拦截。
当年美国人的b-29可以在岛国的天空中肆虐,靠的就是高度优势。
当希瑞克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容克-390轰炸机部队,立刻就兴奋起来。
汉斯-乔尔格-贝舍尔,在屡次的战斗中,显示出来了他过人的本领,比他的老上司等人都要爬得快,他已经从容克-88轰炸机上,改飞过容克-290轰炸机,现在,已经成为了容克-390轰炸机部队的中队长!
对他来说,轰炸机就是他的生命,当他坐在轰炸机的驾驶舱里面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和飞机是一体的。
这和他历史上的进程完全一样,当二战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在驾驶世界上第一种的喷气轰炸机了。
现在,当他接收到了容克-390轰炸机的时候,更是对这种飞机赞不绝口,由于需要漫长的飞行,这种飞机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在航线上,几乎都不用太多的关注,同时,飞机上还有卫生间,还有让人休息的床铺,有热牛奶,只是不能烤肉而已。
同时,他坚信,自己驾驶的飞机,是更好的作战利器。
现在,属于他们的战斗,终于要开始了。
“小伙子们。”在作战准备室里,贝舍尔望着前面的人说道:“我们终于领到了一个最光荣的任务,我们要驾驶我们的轰炸机,前去轰炸美国了!”
贝舍尔是14年出生的,到现在为止,也还不到三十岁,而他能够成为最先进的轰炸机部队的指挥官,完全就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以及他的年轻。
不错,就是年轻,跨洲际的轰炸机,对每一名飞行人员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只有最年轻的小伙子,才能完成超过二十个小时的飞行任务。
那些年龄超过三十岁的飞行员们,就已经力不从心了,至于年龄超过四十岁的,那就更不可能了。
虽然年轻,但是,他们里面,最少的都已经飞行过上百架次,有过三十次以上的轰炸经验,完全就是老鸟了。
但是,他们依旧无比兴奋。
当换装容克-390之后,每一个人都惊呆了,他们不敢想象,这种庞然大物居然能飞起来,帝国真是太厉害了!
同时,了解了这款轰炸机的航程之后,他们就在心里很清楚,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去轰炸美国!
现在,任务终于到来了!
“我们照样飞在民航的航线上,注意,我们这次最重要的,是要找清楚目标,到时候,地面会有人员配合我们,给我们发送高精度的导航信息。我们只有这一次的机会,绝对不能扔错了炸弹。”
第三帝国 第九百八十三章 旅途愉快
机会只有一次。
一方面,在这次轰炸之后,美国人肯定会提高注意力,部署夜间战斗机和雷达,己方想要再次轻松地钻到美国的领土上空,就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了。
另一方面,这次轰炸之后,如果没有成功,美国人肯定会将基地转移,更加隐秘,让己方的轰炸机更加难以到达,比如,放到美国的中部,甚至是放到阿拉斯加去,己方的轰炸机就鞭长莫及了。
这次轰炸,果断,高效,也必须要一次成功。
“只要地面人员配合到位,我们绝对没问题。”听到了贝舍尔的话之后,领航员安东尼奥说道。
跨洲际的飞行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导航!为了执行这些轰炸任务,容克-390拥有各种先进的导航设备。
比如,从v-2飞弹中移植过来的惯性陀螺,可以准确地跟踪到飞机的航行轨迹,从而在航图上标注出飞机的位置来。但是,机械陀螺是有误差的,随着时间的积累,误差也会越来越大,只有激光陀螺才能够做到高精度。
所以,惯性陀螺,是要在航行途中不断地进行修正的,如果是在晚上,可以借助星光修正,白天的话,可以借助下面已知的海上岛屿来修正。
安东尼奥是贝舍尔的领航员,也是整个编队的领航员,他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他知道,仅仅靠惯性陀螺加上导航点修正,是远远不够的。
这时,地面人员的配合就更重要了。
因为,德国的无线电导航技术,也已经发展成熟了,如果地面人员有无线电导航设备,向着轰炸机的飞行方向发射导航信息的话,很容易给飞机正确的指引。
多种手段叠加,足以保证飞机能够飞到正确的方向上,至于轰炸效果,那就依赖于己方的先进的高空投弹设备了。
安东尼奥很有信心。
“还有,在执行任务之前,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证充足的休息,养足精神,等待命令的到来!”贝舍尔说道。
他说得很严肃,在场的人却都露出了笑容,其实,这个命令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这种时候,每一个人都是很兴奋的,兴奋到他们根本就无法入睡。
他们哪怕是闭上了眼睛,脑子里浮现出来的都是一幅幅画面,比如,安东尼奥就一直在思考中途的导航问题,在哪里设置导航点最合适,在进入美国陆地之后,已经是晚上了,需要沿途中的哪座城市作为导航点,而且,还要防止错误出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分配,他们都在思考。
而同时,基地里面的地勤人员,则在忙碌之中。
执行这样的一次跨洲际的轰炸任务,必须要保证飞机的完好,各种保养工作都要到位,然后就是装满燃油,挂上炸弹,他们一丝不苟地做了六个小时,才算是完成了保养和补给的任务。
之后,就是等待了。
这个等待并不长,又过了四个小时之后,起飞的命令传来了。
从自己的床铺上一跃而起,一名名的机组人员,快速地穿戴好自己的飞行装具,精神抖擞地集合起来。
在他们的面前,是里希特霍芬,德意志的空军总司令,这名老将的话不多,却是充满力量的:“美国,恬不知耻地向我们宣战,他们不愿意看到我们统一欧洲,现在,我们就要让美国人知道向我们宣战的后果,战火会在美国本土燃烧!出发吧!”
出发!
贝舍尔带着他的机组,跑向了最前面的那架容克-390轰炸机,这架大型的轰炸机,是从机腹的起落架旁边的通道内,钻进去的。
导航员安东尼奥,则爬到了机鼻的下端,那里是他的位置,导航,而且还是轰炸的投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