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所以,丘吉尔必须要想办法,告诉英国人,德国不是万能的,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在刺伤敌人的同时,自己也会伤横累累!
还有什么,比轰炸对方首都,更能提高士气的呢?
这已经被政治家奉为经典了,比如,在岛国轰炸了珍珠港之后,整个美国,都弥漫起来了一股悲观的气氛,认为岛国的军事实力太强大了,居然直接就干掉了美国的太平洋基地。
但是,罗斯福立刻就想出了办法,硬是用不可能实现了可能,用航母携带轰炸机,去轰炸了岛国,一下子就提高了士气,对美国打赢整个二战来说,起到了最突出的作用。
丘吉尔也是想要这么干的。
但是,他的话,立刻就引来了道丁的不满:“不,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实力那么做。”
德国人能成功的,英国不一定能成功,别的不说,夜间轰炸柏林,对英国的轰炸机部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战斗。
纵观整个二战,轰炸机部队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英国的轰炸机部队,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要知道,一向自认为伤亡率最高的潜艇部队,在二战中的伤亡率才百分之三十而已。
德国的防空力量是相当完备的,他们拥有先进的雷达设备,这次轰炸,前景不容乐观。
道丁坚决反对。
听到了道丁的话,丘吉尔只是怂了怂嘴:“道丁将军,管好您分内的事就够了,多想想怎么组织防空力量,守护好我们的领空。”
多说无益,反正道丁也不是主管这个的。
英国皇家空军于1936年组建数个特种司令部:歼击航空兵司令部、轰炸航空兵司令部、海岸航空兵司令部等。同年,道丁出任歼击航空兵司令。
也就是说,国土防空,归道丁管,但是,轰炸任务,和他没有关系。
丘吉尔的话,让道丁的脸青一阵,红一阵,他最终还是憋住了,什么也没有说。
道丁和丘吉尔的关系也不好,毕竟丘吉尔胡乱指挥,让道丁相当的反感,但是,在这个多事之秋,道丁实在没有勇气一走了之,作为一名高级将领,他需要有所担当才行。
而现在,英国的轰炸机部队司令,是阿瑟-哈里斯中将,这名身体微胖,满头白发的老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成为皇家空军的前身——皇家飞行队的一员。
现在的他,正在受到所有人的瞩目,当丘吉尔呵斥完了道丁之后,就将目光望向了他。
哈里斯中将知道,轰炸柏林,可不容易,因为己方的轰炸机性能有限,不可能绕个大圈子,从海上过去,只能是飞过法国,荷兰等国的领空,沿途德国部队的拦截,就相当的可怕,的确是一场惊险万分的任务。
但是,他有的选择吗?想要鼓舞英国人民的士气,有什么比出动轰炸机更合适的呢?
在他的思想中,轰炸机是攻击敌人、瓦解士气、迅速结束战争,避免屠杀的最佳武器。
而现在,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
“我们皇家轰炸机部队,会圆满地完成任务。”一撮小胡子下面的嘴巴开动了,他的说话铿锵有力,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艰巨的战斗,但是,我们无法推辞,毕竟,这是我们的使命,就让德国人知道轰炸我们的下场吧!”
别无选择,必须要如此!
“对,而且要快,就在今天晚上,我们就要让德国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丘吉尔说道。
今天晚上!只有一个白天的准备时间,这更加加剧了不确定性的因素,道丁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外行领导内行的悲哀啊。
德国人为了这次空袭,恐怕足足策划了好几个月!而配套的设备,甚至是用了几年的时间,说得更远点,甚至当希瑞克掌握权力之后,莱因哈特大批地向英国派遣特工,就是在为昨晚的轰炸做铺垫了。
否则,地面的引导是怎么完成的?哪怕是有无线电引导设备,最终目标还是靠地面引导来的,不管是反装的路灯,还是地面的篝火,等等,都是提前埋伏在那里的特工干的。
而英国,却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即使如此,他们依旧要去完成这个任务。
白天轰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是同样地进行夜间轰炸,而他们的优势,就是柏林不夜城。
如果因为害怕英国的空袭,而在柏林进行防空管制,整个城市漆黑一片,那绝对是很没面子的,现在的德国人,绝对是最骄傲的,他们是不会把柏林的夜晚变得漆黑的。
所以,他们还是有希望成功的!
“我会亲自为出征的将士们践行。”丘吉尔说道:“我会在机场,等待着他们凯旋!”
这次空袭柏林,被丘吉尔列为了最高等级的任务,丘吉尔要亲自前去,鼓舞人心!
“报告,最新消息。”就在这时,刚刚接了个电话的哈尔克旅长,脸上带上了兴奋:“我们已经进行过确认,德国元首希瑞克,目前在巴黎!”
在巴黎!听到这个消息,丘吉尔顿时也是一阵兴奋,如果这样的话,就更好了,相比轰炸柏林来说,轰炸巴黎的危险性更小,如果能够将希瑞克给炸死了,那就更好了!
德国人轰炸了己方的白厅大街,己方轰炸希瑞克的官邸,这才叫以牙还牙,被轰炸柏林的平民还要好!
“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商量一下计划了。”丘吉尔点着了自己的雪茄,他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上帝,还没有放弃大不列颠!
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章 夜间战斗机(加更)
法国,巴黎,郊区,一座普通的机场。
整个法国北部,都属于德国的控制区,而这座军用机场,防守更加严密。
白天的时候,这座机场上起飞着普通的fw190战斗机,守护巴黎上空安全,似乎没什么异样,但是,一到了晚上,这里的封闭机库,就打开了,从机库的大门里,推出了相当奇特的战机。
这是一款双发战斗机,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奇特了。
因为,优秀的战斗机,都是单发的,双发动机的战机,机动性能比单发的要差一大截,仅仅因为发动机在机翼上,就限制了飞机的过载。
但是,双发比单发优秀的一个地方,就是动力储备充足,载重量大,这也是轰炸机用双发,甚至四发的布局的原因。
不过,战斗机,要什么载重量大?
如果是白天的战斗机,那肯定不需要,越轻巧越好,但是,夜间战斗机,就不是了。
夜间战斗机,从来不是为了和敌人的战斗机格斗而生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拦截对方的轰炸机!而想要在夜间作战,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第一个,就是如何发现目标。
在这个时代,夜间战斗机主要还是依靠飞行员敏锐的视力在晴朗的夜空中进行观察,以及更多的仔细和认真,耐心。
即使如此,能够发现敌方的轰炸机,更多的还是靠运气。
只靠运气,当然不行,更多的是要靠实力,比如现在!
这架夜间战斗机,将两台db603发动机布置在机身两侧,提供1900马力的动力,驱动这架夜间战斗机,绰绰有余。
同时,机头的空间,就空出来了。
这架战机到处都带着诡异的特殊,比如,座舱几乎就在机头上,一个巨大的气泡型座舱,拥有全向的优秀视野,同时,在机头的前面,还有一些叉子一样的雷达天线。
不错,想要在夜间发现目标,就必须要靠雷达!这个时代的电子设备还是相当的原始的,必然带来体积的庞大和重量的飙升,这也是采用双发的必然结果。
而为了适应机头,这架飞机采用的是前三点起落架。
造型无比特殊,但是,由于一直是在利比亚基地进行试飞,所以,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种飞机的存在,而且,它只在夜间飞行!
而今晚,已经不是普通的飞行训练,而是战斗了!
维尔纳-斯崔伯上尉,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的创立者,同时也是这种he219夜间战斗机的指标提出者。
在历史上,德国最初是改装夜间战斗机,比如在双发的容克-88基础上,改装为夜间战斗机,毕竟只是应急的而已,而现在,当希瑞克提出指标之后,这款专门为夜间作战而建造的战斗机,很快就被亨舍尔公司捣鼓出来了。
同时,它也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号,猫头鹰。
现在,维尔纳正带着自己的雷达操作员费希尔下士,走过跑道旁边的草坪。
这种夜间战斗机,最近才进入低速的生产阶段,整个德国空军的装备数量,也不超过三十架,而在这边的基地里,只部署了十架。
“上级要求我们夜间战斗机中队提高警惕,随时会出现敌情。”维尔纳上尉说道:“我们已经不再是训练,终于也要作战了。”
听到了他的话,费希尔楞了一下:“难道,英国人还敢来轰炸我们?”
现在,英国人正在英伦岛上瑟瑟发抖,这种情况下,英国人难道还敢来轰炸?
“是的,那个丘吉尔,就是个疯子,在他的带领下,整个英国,都疯了。”维尔纳说道,此时,在他眼里看来,英国人不束手就擒,还真是疯了,整个欧洲,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挡住德意志扩张的脚步?
刚刚走到了自己的战机跟前,整个基地,就响起了防空警报的声音。
“快,上去!”维尔纳喊道。
这款战斗机构型特殊,起落架也很高大,普通的战斗机,不用舷梯,飞行员就能跳上去,但是,这款战斗机,必须要用几米高的舷梯,才能够够着驾驶舱。
两人快速地爬进去,接通了耳机,里面就传来了命令:“发现英国轰炸机部队,正在从海峡对岸起飞,预计三十分钟之后到达。”
德国的雷达部队,已经在海岸线上设立了警戒网,由于距离太近,以至于英国人的轰炸机部队,起飞没多久,就已经被这边发现了。
预警时间相当充分。
“01号收到,夜间战斗机第一大队,全部起飞!”维尔纳在无线电里面大声地喊道。
虽然还有半个小时才到达,但是,如果让对方飞到了巴黎附近才拦截,当然是不行的!
两侧的奔驰发动机,依次被启动,三叶螺旋桨旋转,推动着战斗机在跑道上滑跑,前三点的起落架很高,让战斗机有些发飘,随着速度的加快,跑道灯在飞速地向着后面退却。
维尔纳娴熟地拉动操作杆,前面的高高的起落架,抬起来了,接着,继续向前滑行了两秒,后面的起落架,也跟着起来了。
近12吨的机体,就这样离开了地面,这个起飞过程,简直就和轰炸机差不错。
不错,就是这个重量数量级,超过了很多的轻型轰炸机!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战斗机,几乎就是几吨而已。
he219夜间战斗机的庞大可见一斑,同时,它也有着超高的续航力,比如以 484 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 2,300 公里航程,也就是在天空中巡逻五个小时!
所以,在发现英国人起飞之后,他们也就开始起飞了!
夜空是宁静的,一架接一架的夜间战斗机,飞上了天空,沿着巴黎向西的航线飞行。
此时,维尔纳比较轻松,他们的飞行,全程都是受到地面的指挥引导的,单独靠他们自己的机载雷达,是远远不够的。
在后世,机载雷达动辄就是上百公里的探测距离,甚至还有变态的高达几百公里,足以充当预警机的作用,但是现在,他们的机载雷达,有效距离只有四千米而已。
此时,在他按照地面引导飞行的同时,费希尔也开始摆弄起来了雷达,先要进行各个系统的预热,这是个细致的工作。
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一章 找到目标
晶体管,已经在德国开始大量生产,这种半导体元件的出现,大大地缩小了电子设备的尺寸和重量,迅速地改变了德国的电子装备水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可以用晶体管来代替的,哪怕是到了后世,雷达中的元件,还是有一部分电子管存在的。
首先要预热!
黑暗的夜空中,一张大网,已经逐渐撒开,而此时,英国的轰炸机部队,还一无所知。
“注意,高度四千,准备佩戴呼吸面具。”一边爬升,机长霍德一边向着自己的机组人员说道。
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开始稀薄,氧气也跟着减少,所以,高空飞行的发动机,需要增压器才能够工作,一些先进的发动机,都开始使用二级增压器了,就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增压效率。
同时,人也受不了。
在一战中,飞机几乎就是在一两千米的高度上飞行,就没有座舱盖,而到了现在,轰炸机的飞行高度,是越来越高,毕竟越高,对方的高射炮威胁越小。
这样,就需要考虑人员吸氧的问题了。
霍德一边说,一边将自己面前的氧气面罩,挂到了嘴上。
如果到了更高的高度上,没有呼吸到足够的氧气,人随时都会昏阙。只是,戴上了氧气面罩之后,整个人就显得更加笨拙了。
虽然一般来说,要超过六千米才会有氧气不足的风险,但是几乎都是在四千米左右,就开始佩戴的。
“航路正确,已经进入法国上空,预计二十分钟到达巴黎。”领航员再一次地核对坐标,尤其是在看到了海岸线上的一座灯塔,更是完全确认了下来。
继续飞行!
“注意,第一大队,即将与目标交错,请在前方空域转向。”此时,在五千米的高度上,维尔纳的耳机里,也在接收着目标的消息。
地面已经成功地将他们引导到了对方轰炸机的航路上,此时,通过目视,漆黑的天空中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可以肯定,对方就在那里!
在拦截中,需要迎头对飞过去,但是,他们却没有进行迎头拦截,这样的命中率是最低的。
在航路与对方擦肩而过的时候,维尔纳推动操作杆,战机开始向着右下转向。
与此同时,身边的雷达操作手费希尔,全神贯注。
刚刚的时候,雷达只是出于预热状态,当完成了转向之后,雷达就已经进入了全功率的状态。
电磁波通过前面的四个鹿角天线,充斥着前方 70 度圆锥角内区域。
这种雷达,不仅仅作用距离有限,同时作用方位也很小,所以,仅仅靠着载机,是不可能准确地找到目标的。
“注意,第一大队,目标在右前方五十度的区域。”耳机里继续传来了地面引导的声音。
地面的雷达引导,空中的雷达搜索,飞行员们的目视辨别,都是相当重要的。比如现在。
在地面引导的声音传来了之后,维尔纳一边调整航路,一边通过自己的目视来搜索漆黑的天空,同时,他的旁边,费希尔惊喜地在自己的雷达屏幕上,看到了一个个闪亮的光点。
“发现目标!”他高兴地喊道:“就在我们正前方,三公里的距离!”
如果是白天,这种距离上早就清晰可见了,但是现在是晚上,漆黑的夜空中,目视距离不超过一公里,前方根本就什么都看不到!
“注意,夜间战斗机大队,目标在我们正前方,准备展开攻击,注意防止碰撞。”维尔纳向自己的部下们喊道。
不错,这种条件下,必须要防止误撞,黑暗的夜空中,对大机群的飞行,本来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而现在,维尔纳的手下,都是多次夜间飞行的老手了,他们听到了自己的雷达操作手截获目标的消息之后,都是无比的兴奋,夜间战斗机部队的第一次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前进,继续前进!
作为一架专业的夜间战斗机,这种飞机在制造的时候,就有自己专门的指标。
比如,机炮必须要在座舱的后面,防止机炮开火的光芒导致飞行员的短暂夜盲,比如,飞机要有足够的载重量,用来装载雷达设备。
再比如,飞机的速度要够高!
要知道,轰炸机的两大法宝,就是高度和速度,这两个指标越高,生存下来的几率就越大。
所以,用容克-88轰炸机改装的夜间战斗机,并不能完全胜任,只有这种专业的夜间战斗机才行!它在设计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速度!
现在的这种战斗机,在测试中,曾经跑出过7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让很多的空军战斗机都相形见绌。
夜间作战,肯定是尾追攻击,如果速度不够高,那根本就追不上!
比如现在的布伦海姆轰炸机,已经加速到了400千米每小时,这种速度已经不低了,但是,在德国的夜间战斗机的面前,就是慢吞吞的苍蝇而已!
追,追!很快,在维尔纳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目视发现目标!
“注意,各战斗机找到自己的目标,转入跟踪状态,不要立刻开火!”维尔纳继续下达着命令。
现在,对方正在以大编队的方式飞行,有十几架的轰炸机,足够自己的夜间战斗机部队,都找到自己的目标了。
不能打草惊蛇,如果现在开火,最多干掉一架而已,因为剩余的轰炸机,肯定会惊慌失措地逃跑,这样再找,就困难了,尤其是,万一对方窜入低空,雷达就没用了。
虽然是大编队,对方飞得也比较散,毕竟这是夜间,密集编队很容易相撞。
维尔纳一边喊话,一边推动自己的操作杆,小心翼翼地靠了上去。
巨大的气泡座舱,赋予了飞行员三百六十度的全向视野,随着逐渐靠近,看得更加清楚了,维尔纳很快就辨认出来了对方的型号:“是布伦海姆轰炸机,没有机腹炮塔,该试试我们的斜乐曲了!让英国轰炸机部队颤抖吧!”
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二章 轰炸机的噩梦
前面,已经可以听到对方的轰炸机发出的那种特有的隆隆声,此时,对方依旧一无所知。
如果是在白天,对方还可能会发现后面尾随来的战斗机,但是现在,是漆黑的夜间。
黑夜提供了良好的掩护,让英国人以为自己隐蔽得很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德国人注视着。
同时,布伦海姆轰炸机,只是一架中型轰炸机而已,机组人员三名,机头上方是驾驶员,下面是投弹手,后面的机背炮塔里还有一个人。
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上半球和前半球,但是,从后下方过来的,就完全是一个死角区域了。
所以,当德国的夜间战斗机慢慢地靠近的时候,英国人根本就没有察觉,此时,他们正在进行最后校准方向,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地发现巴黎,然后进行轰炸。
在日内瓦公约中,对平民的轰炸是被禁止的,但是,德国已经破坏了这个规则,既然德国可以不顾平民伤亡,去轰炸英国首都伦敦,英国又为何要遵守那样一个该死的束手束脚的公约呢?
轰炸巴黎!
如果这个时代有红外成像夜视仪的话,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幕,上面,是英国人的轰炸机,而在轰炸机的正下方,德国的技术熟练的飞行员,已经钻到了他们的腹部。
不错,德国飞行员,靠着目视,在随时会相撞的情况下,钻到了他们的下面!
一架架的战斗机,都做好了准备。
“启动斜乐曲系统。”维尔纳大声地喊道。
电钮被按动,在he219夜间战斗机的机身中部,突然升起来了一个装置。
从外面看,只能看到两跟炮管,很粗,那是30毫米的108机炮!
这两门机炮,成65 度角向斜上方布置,每门配弹 100 发,这种装置,也是专门给敌人的轰炸机部队量身定做的克星!
要知道,轰炸机和战斗机之间的较量,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到了二战后期,出现了类似于b-29那样的庞大的货色的时候,简直就是空中的飞行堡垒,几乎向各个方向都能射击,从侧面,上面攻击,都很困难。
但是,不管什么飞机,下面始终都是有射击死角的。要知道,部署一个下部炮塔很困难,更不可能布置多部。
像现在这样,英国人的轰炸机,机腹几乎就什么都没有,完全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
所以,在希瑞克的提议下,德国的技术人员,研制出来了这套专门对着对方的机腹打击的斜乐曲系统!他们直接使用的就是30毫米的机炮!要知道,这种机炮连坦克不定会直接俯冲到地面上!
飞机的性能是不能兼顾的,he219过多地重视了高速性能,导致了它的转向能力不足,哪怕是将垂尾舵面提高了一倍的面积,依旧有转向不足的缺陷。
比如现在。
一架轰炸机变成火球,向下坠落,在它的下面,那架he219战斗机,在急速地滚转着。
即使如此,由于上面掉落得太快了,它几乎是和那轰炸机的火球擦着边,才算是摆脱了。
飞行员脸色有些发白,刚刚的时候,他有些恋战了,本来应该在开火的同时就进行摆脱动作的,结果他硬是等了两秒,射出了几十发的30毫米炮弹才摆脱,就这样,差点牺牲!
天空中的一个个火球闪亮,剩余的几架英国轰炸机,都着急了。
“快,快,扔掉炸弹!”一名机长焦急地说道,现在,四周都是爆炸,他们这支轰炸机部队,肯定要完蛋了,这是被伏击了!
只有扔掉炸弹,减轻重量,他们才能够逃脱。
前面的投弹手也很着急,不管下面是什么地方了,打开弹舱,让炸弹一股脑地掉落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