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但是,希特勒也犯下了很多错误,在没有征服英国之后,就去打苏联,绝对是个错误,而希瑞克,绝对不会让这样的错误重犯!
一定要拿下英国!
但是,如何打英国,希瑞克就没有成熟的历史可以借鉴了,希特勒没有打过,所以,这一切,希瑞克只能靠自己。
好在希瑞克已经有了一众精干的幕僚,尤其是三军联合指挥部的建立,为这次的跨海登陆作战,奠定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此时,在座的,都是希瑞克最信任的绝对忠心的属下了,上次的清洗,进行得相当不错。
“英国人一直都在英吉利海峡一侧布置水雷。”海军司令雷德尔说道:“我们想要登陆英国本土,航线和登陆地点的选取很重要。”
当德国发出了战争威胁,要在英国登陆,占领整个英国之后,英国人当然不会等着被德国进攻,所以一直都在准备。
他们也不管战后怎么样了,一般而言,从法国沿岸,直接过去,是最正常的选择,而英国人,就布置下了大量的水雷。
己方的舰队如果直接开动,那很容易就触雷了。
“尤其是在加莱沿岸,几乎是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水雷。”邓尼茨跟着补充道。
“看来,我们想要登陆,是不能在加莱考虑了。”希瑞克说道。
从地图上看,从加莱到多佛尔,是最近的距离,这样方便后续物资运输,而且,上去了之后,可以继续发挥德国的闪电战的优势,直接就打伦敦。但是现在,英国人同样将这里作为了重点防守的地方。
虽然可以不计损失,但是这种方案是有风险的。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将登陆地点,设立在南部,比如普利茅斯,你们觉得如何?”希瑞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瞬间,所有人都被震惊了,的确,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普利茅斯登陆,因为,那里是英国海军的军港啊!
那里的防守,也就是最严密的了,各种岸炮等等更是布置得层层叠叠。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要去对方的军港登陆,哪怕就是英国海军现在已经被阉割了。
第三帝国 第六百六十四章 异想天开
普利茅斯,是英国海军基地和港市。
它位于英格兰西南普利茅斯湾的中心部位、普利姆河与泰马河之间,临英吉利海峡。早在1690年这里就建造了海军造船厂,同时,南部的德文港是英国海军的重要港口。
这样的重要军港,岂能是用来登陆的地点?哪怕是找个海滩登陆,也比这里好!
但是,众人都对希瑞克有了一种膜拜,不管希瑞克提出什么稀奇古怪的念头来,他们都会毫不迟疑地执行。
比如现在。
初期的惊讶过去之后,作为主持人的凯特尔元帅,就开始进行分析了,自从他晋升了元帅之后,干活儿更卖力气了。
“想要在普利茅斯军港登陆,可不容易,在这里,至少有三万英国军队的驻扎,按照我们事先的推算,在登陆作战中,守军是占据优势的,我们至少要有十比一的比例,才有赢的可能。”
当初在法国的布雷斯特登陆,德国海军大显拳脚,但是,那只是出其不意,对方没有防备,而要去登陆英国人的军港,那就不同了。
“从我们现在的能力来看,一次最多能投送一个海军陆战师上去。”凯特尔说道:“哪怕是再加上空降兵,一次能投送的部队,也不会超过三万人,这是一比一的比例,在登陆作战中,这绝对是个危险的比例。”
虽然造船厂开足了马力,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船造出来,哪怕就是整合法国的造船企业,那也是需要时间的,现在,就是这个尴尬的时候。
投送能力根本就不足,如果要是算上普通的商船,那也不少了,但是,第一个冲击波次,那是必须要专门的登陆舰才行的。
不够,根本就不够。
“如果我们无法积攒更多的力量,那为何不想着削弱英国人的力量?”希瑞克说道:“我们做出假动作,让英国人以为我们是要在多佛尔登陆,那么,英国人该怎么办?”
和历史上不同,英国的远征军,已经都投降了德国!在英国有能力交付赎金之前,这些战俘,都被送到施佩尔那里去了,德国控制的矿山,是缺乏足够的劳动力的。
所以,英国国内现在的军事实力很差,虽然他们宣称有上百万的军队,但是,真正的班底,依旧是二十万左右的驻守本土的军队,其余的,都是刚刚征召过来的童子军而已。
所以,如果能确定德国登陆的地点是多佛尔,那英国人为了加强那里的防守,就不得不从其他地方调遣,比如普利茅斯,就不用保持三万人的规模了,有上一万人就足够了。
希瑞克逐渐地给他们打开了思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子的,摆出气势汹汹的架势来,让英国人上当,英国军队的机动能力是很差的,这样,当己方在普利茅斯进攻的时候,对方根本就调动不过来!
可以说,首批登陆部队的重要任务,就是坚守阵地,坚持到第二批的军队的到来。而直接占领港口,那装卸货物就更方便了,进攻起来更加迅速有效。
选择普利茅斯,另一个好处,当然就是不用担心那些水雷了!
作为英国重要的港口,普利茅斯附近是不会设置水雷的,毕竟英国人不能把自己给封死了。
随着希瑞克的提议,场面再度地活跃起来,众人踊跃发言,就连陆军的军官们都不例外。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加莱等地,布置大量的疑兵,甚至是出动一两次,刺激英国人,让我们打算在多佛尔登陆的这个消息更加可靠。”曼施坦因说道。
跨军种!陆军说什么海军的事!听到这话,雷德尔就皱了皱眉头。
海军,不够用!要顾及大西洋,还要顾及到这次登陆,海军能有多少力量?如果要是再在加莱一线布置疑兵的话,手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
“这次,登陆英国,我们同时也是在帮助法国人报仇。”希瑞克说得很大度:“这次我们跨海登陆,法国可不能闲着,嗯,我建议,我们应该组织一支法国志愿师,和我们一起打过海峡去。”
外籍支援兵!有关这个方案,希瑞克早就想过了。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大,德国肯定会面临兵员的问题的,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当然是找外籍的志愿兵了!
没骨气的法国人投降了,法国军队被解散了,这种时候,拿惯了步枪的那些军人们,肯定有人愿意重新回到部队里面来的,自己给他们这个机会!
组建起一支法国人组成的部队来,然后打到英国去!只要想想,就能知道是多么的赏心悦目!
没可能吗?当然不是!既然英国海军都向法国海军开火了,那双方就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了!
在敦刻尔克,英国人出卖了法国盟友,在北非,英国又向法国开火,这就是血海深仇了!
听到法国志愿师的时候,所有人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不错,这的确是一个办法!而且,这样的话,有关己方在多佛尔登陆的消息,更容易传到英国人的耳朵里去!
于是,大体的方针,就这么定下来了,详细的计划,自然有手下人去完成。
登陆地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各个兵种如何配合,如何在战斗一旦打响之后迅速地夺取制空权,都是很重要的,德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不需要希瑞克事必躬亲了。
而希瑞克,也正好趁着这几天的工夫,查看一下对法国工业的整合情况,进行得如何了。
法国,是世界第五大工业国,而且,由于法国战争进行得很迅速,所以,法国的工业几乎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而现在,北部的工业区,都已经被德国直接占领了,那么相应的,这些工业,也都被德国全盘接收。
德国的暴兵,也就从此开始!主力部队全面实现机械化,各种军舰下饺子,飞机扩大产量,完全离不开法国的工业!
作为德国主管生产的军需部长,施佩尔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呆在法国的。
第三帝国 第六百六十五章 雷诺代工(加更)
路易-雷诺,法国实业家,汽车工业先驱之一,雷诺汽车创始人之一。
1877年,路易-雷诺出生在巴黎一个富商家庭。而在少年时代,雷诺就开始对机械感兴趣。
1898年,21岁的路易-雷诺将自己的德-迪翁牌拖斗摩托车改装成了汽车,这就是雷诺汽车的诞生,同时,雷诺作为汽车发明家名满巴黎社交界。
之后,在两个哥哥的帮助下,雷诺兄弟汽车厂在巴黎效外成立。
他们的汽车不断发展,最终在一战前,雷诺公司占居了法国第一大汽车公司的位置,年产汽车超过1万辆。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军队购买大量的雷诺牌汽车作为军车,使雷诺公司在规模、资金、技术等各方面都雄居法国汽车业的首位。
但是,一战后,雷诺公司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来自荷兰的雪铁龙汽车,以比雷诺同类产品便宜一半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市场。
而且,二三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动荡,汽车的销量很少。
这让路易-雷诺受到沉重打击,患了失语症,几乎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雷诺公司不如以前那么风光了,毕竟还是有底蕴的,现在的雷诺公司,汽车,坦克,各种都有涉猎,而且,相当齐全,比如汽车,从售价便宜的平民车,到贵族车,分类齐全。
虽然不如以前风光,但是雷诺公司依旧是法国主要的公司之一,业务涉及到汽车,坦克,武器,以及飞机发动机等等。
只是,到德国的技术,就差远了。
希瑞克访问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巴黎郊外的雷诺汽车公司,六十多岁的路易-雷诺,站在外面,等待着希瑞克的车队,而在他的身边,就是施佩尔。
当年,施佩尔是在希瑞克的提带下,才当上了军需部长的,之后又负责一切的生产事务,希瑞克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他在任上,也的确是大大地提高了各种装备的生产能力。
这段时间,他都在致力于整合法国的工业。雷诺汽车公司,他也来过很多次了。
同时,为了保护希瑞克的安全,早在两天前,大量的盖世太保,就将这里给封锁了,每一个人员都受到了检查,每一个可能的制高点都有人看守,确保元首的绝对安全。
希瑞克的汽车,来到了门口,看着站立在一旁的六十多岁的老雷诺,希瑞克下车,握住了对方的手:“老先生,帝国对于您这样的忠心之人,是不会亏待的。”
其实,都是没办法的事,如果雷诺不配合,他的工厂就被德国直接给收购了,而在历史上,雷诺积极地和德国合作,但是等到二战结束,雷诺还是逃不出企业被国家吞并的命运,被收归国有了,而他,也成为了法国的罪人。
而现在,希瑞克的态度,还是让老雷诺很感动的,哪怕是在以前的时候,法国的总理,也没有这么亲切地和他交流过。
“谢谢。”老雷诺能说的话不多,勉强从嘴里吐出了这个词来。
“走,我们去看看吧。”希瑞克向着施佩尔说道。
在施佩尔的带领下,他们首先来到了生产车间。
福特公司已经将流水线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在雷诺工厂,还是很守旧的,一个技师组装整个汽车并不罕见,这导致了雷诺汽车的造价高昂。
现在,工厂里面是停工的状态,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汽车零件,正在被堆积在一旁。
“我们经过了几天的勘察,发现雷诺公司的所有产品,都属于淘汰品了。”施佩尔在一旁说道:“雷诺公司的技术老旧,生产力低下,如果不大力改造,那么整个公司,就该去破产了。”
如何协调这些工厂,是一件大事,毕竟,这是私人企业,却又是在德国占领区下的私人企业。
听到了施佩尔的话,老雷诺的眼睛里,是带着一丝的痛苦的,老雷诺,本身是技术出身的,直接传动系统和涡轮增压器,都是老雷诺的发明。
但是现在,他的产品,却被人说技术老旧,要说他的产品造价昂贵,他可以接受,但是要说技术老旧,他实在是不甘心。
但是没办法,他只能配合。
“所以,我们打算对这里的生产进行大量地改造,比如,这边的发动机厂房,将会被全面改造,生产我们现在主力的柴油发动机。”施佩尔说道。
现在,德国的柴油发动机,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大量的部件通用,通过缸数的不同来实现不同的马力输出,配套在了卡车,步兵战车,以及坦克上面,所以,对于发动机,德国的需求量是相当巨大的。
施佩尔的意见,就是将雷诺的所有产品都淘汰掉,让雷诺工厂彻底地变成德国的一个代工工厂。
反正也不是不给钱,按照正常订购的价格给雷诺工厂,他们也不会吃亏。
希瑞克明白了老雷诺的心情。
看着一手建立起来的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没有了,沦为了一个代工工厂,作为创始人,心情不舒畅是很正常的。
但是,从帝国的角度上来看,整合整个资源,实现最大的生产效能,同样重要,如果继续让雷诺汽车公司生产,那么,装备给了前线的部队,就会面临很多问题,零件不通用,就会大大地增加后勤的负担。
“我看,雷诺公司生产的产品,还可以继续使用雷诺的商标。”希瑞克开口了。
一个商标而已,不影响其他方面,但是,这会给雷诺公司很大的自信,贴牌生产,依旧是雷诺出品!至少,雷诺这个名字,不会消失。
听到这话,老雷诺顿时就是很感激,而希瑞克后面的话,更是让他感激。
“同时,为了表彰雷诺公司对帝国的贡献,我提议,授予路易-雷诺先生神圣雅利安人的称号。”
神圣雅利安人,这是几年前,希瑞克提议,希特勒提出来的一个方案,就是要让非纯粹的雅利安人,获得和雅利安人同等的待遇,可以说,就是一种洗脑,一种精神上的向导。
异类们,不用悲伤,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但是,你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贡献,获得和雅利安人同等的地位!
一个神圣雅利安人的称号,就让很多人为之骄傲了,现在,希瑞克把这一套带到法国来,当然也是为了同化法国,最终让欧洲人,都融合到德意志这一个大家庭中来。
第三帝国 第六百六十六章 马赛尔-布洛克公司(加更)
初期的称号,当然会给这些识相的法国企业家们,等到了以后,在各个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以授予,比如劳动能手等等。
反正就是个称号而已,但是,这却能够更加容易地同化整个法国人,最终认同一个大欧洲的概念,希瑞克对此还是有信心的。
同化大部分,打击少部分,在德意志的枪炮之下,看看法国人还能继续高昂他们的脑袋么?
老雷诺立刻就感动了,因为语言障碍,他说不出太多的话来,但是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他此时内心的激动。
对日耳曼人来说,这个称号好像没什么,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称号,就无比光荣了,至少,那些讨厌的盖世太保们,再也不会来找他们的麻烦了,而且,去办什么事,只要亮出这个称号来,都能事半功倍。
雷诺公司,是一个大公司,涉猎很多,除了最主要的汽车业务之外,还有诸如坦克等业务,希瑞克的光临指导,让整个雷诺公司都大受鼓舞,尤其是公司的负责人已经拥有了荣誉雅利安人的称号,更是激励着其他的人。
待遇上,相比以前更加优厚,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反正给谁打工都是打工。
结束了雷诺公司的视察之后,希瑞克跟着又来到了马赛尔-布洛克公司。
这家公司,是法国最重要的飞机研制公司了,法国空军装备的很多战机,几乎都出自这个公司。
1913 年,马塞尔从新生的高等航空学院毕业,投身航空。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时景不好,马塞尔只好经营家具和汽车谋生。
一直到十几年后的,查尔斯-林白只身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飞越大西洋,开创了航空历史新的一章。
当时的马塞尔在巴黎布尔歇机场目睹林白的着陆,大受鼓舞,从此重回航空。
可惜,出身犹太医生家庭的马赛尔,骨子里却有一股傲气,他不愿意和德国合作!
相比雷诺的弃暗投明,这个马赛尔,却是想要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当施佩尔陪同希瑞克,来到马赛尔公司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公司的负责人,马赛尔因为不配合,已经被被关押到里昂的蒙卢堡监狱。
迎接他们的,是公司的总设计师莫里斯-鲁塞尔,马赛尔手下的头号干将,曾经和马赛尔一起,设计出来了很多鼎鼎大名的飞机,就在这场战争爆发前,他们刚刚设计成功的.151/152 战斗机,就是法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也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当然,如果是相比德国的战斗机来说的话,他们的飞机,性能就要完全落后了,在德国的飞机发动机已经向2000马力过度的时候,他们还使用的是1,135 匹马力的“土地神”-罗纳 14n-21 型发动机。
“莫里斯,你是优秀的法国飞机设计师,也是世界航空界的骄傲。”见到了莫里斯,希瑞克向他说道:“只是,法国的飞机技术,距离我们德意志,还有一段距离,这里设计的飞机,已经落伍了。”
作为法兰西人,莫里斯是骄傲的,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德国的飞机,的确要比他们的好。
不用说别的,现在他们的152战斗机,还在为气冷发动机的过热问题而大伤脑筋呢,虽然已经交付给空军一百多架,其实根本就没有完全解决过热问题,不得已在前面开了个大口子来平衡。
再比如,因为可变距螺旋桨和发动机不匹配,他们甚至暂时使用定距螺旋桨来代替。
而当因为马赛尔的不合作,这里的工厂被德国宣布收归国有之后,他们就已经在为生产德国最新的f190出来之后,bf109的生产,就在逐步地减少了,但是,梅塞施米特公司,并没有转产fw190,他们的生产线,也在进行改造,当然,是为了更新式的飞机做准备的。
这也是德国能够将fw190放在法国生产,而不用担心泄密的原因,因为德国已经有更先进的飞机了。
“按照贵方的吩咐,现在我们还留了一条生产线,继续生产我们的152战斗机。”转眼间,来到了厂房里,此时,里面的工人,正在进行战斗机的组装。
莫里斯其实是有些奇怪的,既然战斗机已经落后了,为何还要继续生产?
而且,战斗机在生产出来之后,就有飞行员前来接收,而那些飞行员,并不是日耳曼人。
看着这些崭新的飞机,希瑞克点点头,虽然相比德国空军的战机要落后,但是,如果相比苏联飞机的话,那就有足够的优势了。
帝国耗费资源,继续生产这种战机,当然是给苏联人量身定做的了,全部用来支持正义的芬兰人民的抵抗事业!
第三帝国 第六百六十七章 芬兰志愿军
910 马力的“土地神”-罗纳 14n-11 型被发动了,一股黑烟从排气管里面冒出,几秒之后,发动机就正常工作了。
座舱里,布鲁斯认真地查看着自己前面的各个仪表,在高纬度的芬兰地区,希望发动机的各项数据都正常。
如果从外面看,这种飞机最特殊的就是机头,为了平衡扭矩,发动机向左侧倾斜约 2.5 度,造就了一个奇特的歪脖子。
这种丑陋的战斗机,根本就不如德国的战斗机好,甚至也比不过美国的战斗机,但是现在,布鲁斯没有的选择。
在他来到了芬兰之后,不断地有陆陆续续的战斗机和飞行员被输送了过来,只是直至现在为止,作为芬兰志愿军的航空队负责人,布鲁斯的手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外国人的面孔,没有一个纯种的日耳曼人。
最近,芬兰的局势,是越来越紧张了,随着苏联不断地向着列宁格勒增兵,不断地向着芬兰边界云集,可以想象,战斗几乎是会一触即发。
所以,每天,都需要进行战备值班。
战备值班,是分成不同级别的,飞行员留在候机室里,是一种情况,坐在机舱里,是另一种情况,而现在,则是更加极端的情况,大部分的飞行员,都坐在机舱内等候,同时,还会有飞机轮番升空,沿着芬兰的边界巡航。
这是按照顺序来的,哪怕是布鲁斯是总司令,他也参加了轮值,而现在,正好轮到他升空去巡逻了。
就在他刚刚启动了发动机,准备升空巡逻的时候,机场内,响起了犀利的警报声。
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听到了警报声,瞬间,所有人都在机舱内,快速地启动自己的发动机,而对准了跑道的布鲁斯,更是当仁不让,推动油门杆,发动机输出到了910马力的最大动力,变距螺旋桨在飞快地转动着,法制的战斗机,在跑道上滑跑了几百米之后,就拉起来了。
“注意,发现苏联轰炸机机群。在三号空域,正在沿着270方向飞行。”耳机里面,已经传来了塔台的声音,这是前线的雷达站发现的。
轰炸机群!这种大规模的轰炸,当然就是战争的前奏了,苏联人,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了对芬兰的入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