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芬兰方面则力保独立之成果,视苏联为唯一的假想敌,持续以外交手段来避免战争。整个30年代,苏芬之间的几次谈判皆无结果,苏联决心武装入侵芬兰。
可以说,苏联和芬兰之间,就是差一把火而已,历史上,这把火是在39年冬天才烧起来的,而现在,既然苏联那么寂寞,想找人陪他玩,那就干脆让这把火早点烧起来吧。
反正芬兰几乎就在北极圈附近,冬天和夏天一个样。而且,有了自己的存在,芬兰的这场战争,会注定与众不同。
“莱因哈特,交给你一个新的任务。”希瑞克说道:“这个任务,要尽快部署下去,注意,一定要保密,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莱因哈特立刻点头,听着希瑞克口述这次行动任务,听完了之后,莱因哈特立刻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希瑞克元首,简直就是上帝派来拯救德意志的,带领着德意志,消灭了宿敌法国,而现在,又给出了这样的好主意,自己的这次任务的完成了,看苏联还有什么能力来找德国的麻烦!
向莱因哈特说完了,希瑞克看看一旁的里宾特洛甫,问到:“最近还有什么事吗?”
他想了想,说道:“美国一家化学公司,来和我们做生意。”
听到这话,希瑞克顿时就来了兴趣:“正好,今天晚上有时间,在元首府,设宴款待来的美国客人吧。”
第三帝国 第五百六十六章 技术转让(加更1)
托玛斯-克莱蒙-杜邦,美国杜邦公司的三巨头之一,现在的杜邦公司的总裁,带着微笑,看着两侧高大的日耳曼人。
他们是来欢迎己方的。
托马斯这次来德国,本来只是一次正常的商业往来,由德国的i. g.法本公司来接待他们,就已经是正常的了,但是,他没有想到,就连德国的元首,在战争期间,居然接待了他!
现在,这里是元首府,德意志的元首,欧洲大陆的主人,在这里,设宴款待他!
地上铺着红地毯,在地毯的尽头,希瑞克带着自己的夫人,正在迎接着美国来客。
“托马斯先生,非常欢迎来到德国。”从年龄上看,托马斯比希瑞克年长了二十多岁,但是,从地位上看,希瑞克是绝对的高高在上的。
此时的希瑞克,拉低了姿态,自然赢得了托马斯的好感。
希瑞克的夫人,也热情欢迎着托马斯的夫人,女人和女人之间,似乎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聊。
“非常荣幸。”托马斯说道:“现在,德国已经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和这样的国家做生意,我们是很感兴趣的。”
托马斯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当希瑞克第一次登陆美国的时候,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个小家伙,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帝国的元首。
现在,法国很明显要输了,德国打败了宿敌法国,就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存在了。
“在化工领域里,杜邦公司,是独一无二的。”希瑞克说道:“我们对杜邦公司,也是非常敬仰的,我相信,我们有更多的领域,可以展开合作。”
双方坐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谈判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杜邦公司,从生产火药开始,一步步地成为了现在的全球化工领域里面的大公司,杜邦公司下属的产品,更是有很多,都是德国感兴趣的。
比如,合成橡胶技术和尼龙技术。
1930年,杜邦研究人员阿诺德-科林斯和华莱士-卡罗瑟斯发明了一种通用合成橡胶氯丁橡胶。
1935年,研究人员杰拉尔德-伯切特和华莱士?-罗瑟斯发明了尼龙,一种新的“合成真丝”。经过多年紧张的开发,终于在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向公众展示了尼龙。
两种技术,对德国来说,都是必要的。
德国缺乏很多资源,橡胶就是其中之一,希瑞克对橡胶的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的。
一直到希瑞克的东方之行之后,从华夏以及东南亚获得了橡胶,那里有不少华人华侨营业的橡胶园,这才算是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这依旧是有风险的。
毕竟,东方太远了,德国的远洋运输,有被掐断的风险。
橡胶这种东西,和其他的资源还不同,比如铁矿石啥的,可以多存点,橡胶还不行。
因为天然橡胶存储期限有限,仅仅一年时间,就废掉了。
德国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德国重要的化工企业法本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再生胶技术:即利用化学办法,将已经成为废胶、过期胶的废用天然橡胶进行化学处理办法,从中获取具有天然橡胶功能70-80%的再生胶。
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利用化学技术,从石油中合成出橡胶来,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反正现在,德国不用担心石油的问题,有大量的石油,合成橡胶也是可以的。
另一个,尼龙,除了用作衣服原料之外,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等等,都应用广泛,而且,通过注塑工艺,可以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是重要的工程塑料,可以应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之中,大大地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
历史上,杜邦公司就将这些东西卖到了德国,现在,又有何不可?
希瑞克这种级别规格的招待,已经让对方从心理上接受了,接着,就是从商人的角度上,用利益打动对方了。
“我们对贵方开发出来的技术,是非常佩服的,我们希望得到这些技术,不论贵方开出多高的价格来,我们都能接受。”此时的希瑞克,就像是一个冤大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合作,共同生产,比如,贵方可以和我们的法本公司,组成一个联合公司,基地可以设立在法国,我们的军队,就有很多的订单的。”
法本公司成立于1904年,由3家德国化工、制药及染料公司组成合作关系,之后又加入了5家公司。
1925年8月,在博施的提议下,8家公司正式组成了法本公司,即“染料工业利益集团”,博施担任董事会主席。
在轰轰烈烈的希特勒的社会活动中,法本公司是支持希特勒的,提供了大笔赠款,帮助其竞选。
而在掌握了德国的权力之后,法本公司,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现在,德国主要的垄断资本,有克虏伯、联合钢铁公司、ig法本公司、西门子和电气总公司等等,法本公司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在战争中。历史上,ig法本公司大量生产合成燃料和合成橡胶,是德国战争的主要后勤保障。
所以,甚至有美国人说:“如果没有ig法本公司,就不会有希特勒的战争”。
同时,法本公司也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德军每攻下一个地区,ig法本公司就会将那里的化工厂据为己有。
现在,希瑞克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如果杜邦公司愿意出售这些技术,那么巴黎的那些化工厂,杜邦公司也有份哦!
法国,可是重要的工业国家,化工厂众多,如果杜邦公司能够染指那里的话,也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哪怕就是没有军方的订单,仅仅是民用方面,也已经够他们狠赚一笔了。
对于这样的提议,托马斯根本就没有拒绝的可能。
“我们愿意和德国合作,共同扩大我们的业务。”托马斯说道。
他这次来,本来就是做生意的,现在,双方都有好处的事,为何不做?
第三帝国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发电机行动(加更2)
如果从政治家的角度来分析,当杜邦公司获得了法国化工厂的股份之后,性质就变了,杜邦公司,也成了侵略者了。
但是,从资本家的角度上来看,既然有利益,那就能下手,每一个资本家,都是黑心的,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
现在,他们对法国被占领,应该是拍手称快才对,他们能够从中获取利润!
基本协议达成了,晚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是都尽兴了,希瑞克送走了美国客人。
从法国,获取的这些黄金,大部分,都会送到美国那里去。
毕竟,美国有希瑞克需要的东西。
高标号汽油、煤油,尤其是高标准航空类汽油的成品和相关生产技术;防冻液;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类,比如精炼钼、钨等,橡胶、粮食,还有就是一些工业产品等等。
希瑞克需要美国,需要这个工业大国,把他们的工业提供给德国,让德国可以尽快地完成欧洲的战争。
这样,美国的资本家赚饱了,只会冷眼旁观欧洲,不会插手具体的事务,只要美国不插手,英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美国公司,都大力支持德国的,这场战争,德国已经占尽了优势。
等到德国完成了对苏联的战争,下一个,就轮到美国了,现在的黄金流向了美国,到时候,美国还得吐出来!
希瑞克的热情招待,更会让美国资本家感觉到德国的友好,那个瘸子罗斯福,还能耍什么花招来帮助英国?
瘸了中腿的丘吉尔,乖乖地迎接英吉利的末日吧!
“阿嚏!”遥远的伦敦,首相府里,丘吉尔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
临危受命,成为了大不列颠的首相,丘吉尔就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在他的面前,是一幅糜烂不堪的局势。
当初绥靖的时候,大家都高喊和平万岁,只有丘吉尔认出了德国人的野心,但是现在,再说什么想当初听我的话,是没有用的。预言家,经常都是要被绑在木头架子上烧死的。
局势,已经糜烂不堪了。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的军队撤出来。”丘吉尔说道:“只要将我们的远征军撤回到大不列颠来,我们就还有希望。”
在后世,英国为何能反攻?和敦刻尔克的大撤退,有很大的关系,保存下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几年后,他们这些撤退下来的军队,再次从诺曼底,登陆上了欧洲大陆。
如果这些军队丢掉了,那英国就会元气大伤。
但是,如何撤离?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开动到了敦刻尔克,堵住了己方后撤的道路!
“我们已经不能依靠法国人了,法国人现在没有任何的斗志,我们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吸了一口雪茄,丘吉尔说道:“我们要将军队撤退出来,就只能是将德国的第七装甲师缠住!只有冲过了对方的第七装甲师的封锁,我们才能够将他们救回来。”
弹了弹烟灰,丘吉尔继续说道:“这个任务,就交给法国人去做吧,现在,我命令,发电机行动,立刻开始!”
其实,早在丘吉尔去巴黎之前,这个行动,就已经被丘吉尔确定下来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必须要立刻开始!
这是一个拯救己方军队的行动计划,由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
而现在,这个计划,稍稍地进行了改进。
告诉和己方同行的法国军队,己方的营救地点是敦刻尔克,己方会集中所有的海军力量,争取从敦刻尔克打开缺口。这样,法国军队一定会疯狂地扑向敦刻尔克的。
当法国军队从敦刻尔克,缠住了德国的装甲师的时候,己方的部队,就会绕过敦刻尔克,在西边的加莱和布伦港口,进行撤退!
这三个港口,都已经被德国的部队占领了,但是,敦刻尔克的是装甲师,而加莱和布伦港,则都只有步兵,比较之下,加莱和布伦的希望更大。
在后世的历史上,敦刻尔克的大撤退是相当有名的,但是现在,既然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到达了敦刻尔克,英国军队又怎么会自己上去送死?
为了撤出英国远征军,现在只能是坑法国盟友一把了,没办法,现在的法国高层,都已经要投降了,既然这样的话,还留着他们干什么?
英国的宝贵的军队,必须要保存下来!
“可是,我们现在的船只严重不足。”拉姆齐说道。
“动员我们能动员的所有的船只。”丘吉尔说道:“包括各种民用船只,哪怕是一条小渔船,也要为挽救我们的战士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员民用船只,这是唯一的办法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人撤出来。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拨款。”拉姆齐继续说道。
想要动员民用船只,那是需要资金的,而现在,英国财政很吃紧。
“我会在稍稍晚些时候,进行一次全民讲话,我们的人民,是会响应政府的号召的。”丘吉尔说道。
没有资金,也能够让人民出动,要知道,现在留在欧洲大陆上的,可都是英国人民的儿子!
丘吉尔要进行讲话,号召人民自发地进行这次行动,拉姆齐就不用操心了,他继续说道:“我们想要能够安全地撤出来我们的军队的话,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空中掩护才行。”
德国人的空军是相当的勇猛的,尤其是对军舰进行攻击,更是一把好手,而现在,想要撤出来,那己方需要空中掩护!
听到了他的话,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将,却在一旁摇头:“我们现在的空军也很吃紧,根本就无法分出足够的战机前往敦刻尔克地区。”
道丁上将,是英国空军的中坚,在后世的二战中,他指挥了不列颠空战,粉碎了德国人入侵英国的阴谋。
可惜,他却不会为人,或者说,处事不圆滑,经常和上司发生争执,注定了在他军队中部受人喜欢。
比如现在,丘吉尔最需要的表态,就是全力保护好撤退地区的制空权,哪怕是英国战斗机部队被打残了,也要坚定地完成任务。
但是,道丁可不是那样的性格。
对道丁来说,他既然是在他的岗位上,就要为他所在的岗位服务,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他的战斗机部队,是为了保护本土的领空的,德国空军的战机相当强悍,随时都能够给他们带来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部队,首先要保护本土,其次才是前往敦刻尔克。
从他的角度上来说,是没有错的,但是,他的这样的表态,足够让丘吉尔不满了。
“道丁,现在,我以首相的身份命令你,将手下的主力战机,全部派到海峡对岸去,掩护我们的发电机行动!”
第三帝国 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们将战斗到底(加更3)
“伟大的大不列颠的人民们,今天,告诉大家一个沉痛的消息。”在结束了会议之后,丘吉尔来到了广播室,向他的人民进行广播。
“我们在法国的战斗,要失败了,我们的数十万的军队,正在被德国人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这些军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绝对不能看着他们落入德国人的虎口。”
“我们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我们要将大陆上的远征军撤回来,现在,我们需要人民的支持。”
“滞留在法国北部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和儿子,我们现在,别无选择。”
“黑暗的乌云,笼罩着整个欧洲,而我们现在的军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我们都不能放弃他们!”
“现在,我请求,听到广播的各位英国人民,立刻行动起来,我们的船只严重不足,哪怕就是一条可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舢板,也可以救出我们的几名勇敢的士兵来,现在,军队需要你们,国家需要你们!请你们在海军的指挥下,前往法国,前往敦刻尔克,将我们的军队救回来!”
“这场欧洲战场上的战争,我们暂时失败了,我们将退出欧洲大陆,但是,我们绝对没有完全的失败,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丘吉尔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出现在收音机里的时候,很多白发苍苍的英国老人,流下了泪水,他们想起了那残酷的一战,而二战,将会比一战更加残酷!
走吧,去把自己的孩子救出来!渔夫披上了蓑衣,准备出去驾驶自己破旧的渔船。
修船厂里,船工放下了手里的活儿,驾驶上了自己的驳船。
高贵的贵族,也毅然吻别了自己的妻子,开动上了自己的私人游艇,向着敦刻尔克进发!
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私人游艇,各种各样的,只要能够在海里航行的,都在向着敦刻尔克进发。
他们要去敦刻尔克,要将英国远征军接回来!
无线电波传遍了整个英国,也自然就被德国监听到了。
“啪。”希瑞克的卫队长格拉夫,关上了收音机,刚刚,收音机里放完了丘吉尔的讲话。
希瑞克本来就懂英语,所以几乎都不用翻译,直接就能够听懂丘吉尔的演讲。
当演讲完毕的时候,希瑞克闭上了眼睛,仔细地想了想。
丘瘸子这是在干什么?欲擒故纵?还是以假乱真?
这份广播,听起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他居然说出来了营救的地点,敦刻尔克!
这和历史已经不同了,因为敦刻尔克已经被己方给占领了,如果对方真的想要从敦刻尔克撤退的话,那绝对不会主动公布出来的!
他们只要将那些渔船什么的召集到一起,然后自然有海军的舰艇带着他们走,就知道去哪里了,何必非得要在广播里说出来?
肯定有问题!
睁开眼睛,希瑞克站起来,在前面的一张大比例的地图前面,看了很久。
英吉利海峡对面,距离最近的最有效的地方,就是敦刻尔克,加莱和布伦了,历史上,加莱和布伦都被德国军队占领,所以英国人才会从敦刻尔克撤退。
但是现在,这些港口,全部都在己方的掌控之中,而且,敦刻尔克,还有隆美尔的主力装甲师。
虽然敦刻尔克是离英国远征军最近的撤退港口了,但是,现在德国装甲师已经威名远播,根本就没有人会蠢到往德国装甲师的枪口上撞。
英国人,凭什么相信能够在敦刻尔克打开缺口,把他们的部队救出去?
邱瘸子,一定有阴谋!尤其是,他居然能够直接挑明了说敦刻尔克,那就绝对不会是在那里!
如果让自己选择的话,加莱和布伦,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恐怕,英国人,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吧?既然如此,那就让英国人好好地享受一番吧!
“命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快速地向加莱和布伦方向移动,彻底地封锁附近所有的海岸!”
不仅仅是港口能够撤出军队,在这三座港口的周边,有着大量的海岸线的,大船靠不上来,那些小船,是可以轻松地行驶到海滩的附近,然后让沙滩上的军队登船的。
装备啥的是没用了,至少人能撤回去。
以前的时候,希瑞克的目光,只望着敦刻尔克,却忽略了其他的位置,而现在,他要将周围的海岸,全部封锁,看英国人怎么撤退!
随着包围圈的不断的缩小,德国军队需要守卫的防线也越来越小,终于可以把武装党卫军给腾出来了,现在,正好让他们去守海滩。
唯一的问题,就是速度,他们必须要快!
希瑞克也知道,那里是水网遍地,道路泥泞,军队的前进是很受影响的,现在,就要看军队是否够坚韧了,他相信,自己的武装党卫军,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想要回去?没那么容易!
与此同时,无线电的广播,也传到了正在被包围的焦急万分的英法联军之中。
身上的军服,早就污损不堪了,连肩膀上的肩章,也都掉了一个,胡子拉碴的法国将军,眼睛中再次放出光芒。
加斯东-比约特将军,他现在压力很大。很多时候,他甚至都承受不住这种压力,想着干脆坐下来,等着向德国人投降算了,支撑着他唯一的动力,就是军人的荣誉了。
第三帝国 第五百六十九章 向敦刻尔克转移(加更4)
在德国的包围圈中,主要的就是法国的第 1 集团军群,而比约特将军,就是第一集团军群的司令。
这本来是一个庞大的军团,包括法国第 1、第 2、第 7 和第 9 集团军,以及英国远征军。
这个军团的主要部署在法国北部,就是准备德国人一旦开始进攻,全面进入比利时,帮助比利时抵挡住德国人的进攻,然后展开反攻的。
可惜,战争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进行,德国人的主力,居然从阿登森林,直接横穿过来,将北方的集团军的后路给堵住了。
跟着,德国从比利时进攻过来的军队,也居然无比的强悍,他们的坦克,靠着快速的机动能力,碾压过来,法国军团的主力,连德国的一支部队都抵挡不了。
就这样,他们失败了,被包围了起来。
如果在刚刚被包围之后,就立刻选择向南突围的话,他们应该能够逃出一部分去的,毕竟当时包围圈还比较大,德国人的阵地上有很多的空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