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不,去ge公司。”希瑞克说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二战中,诞生了很多种科技,比以往一百年的还多,可以说,战争就是一场催化剂。
在车上,希瑞克就在不断地喜悦之中了,从此将打开微电子技术的大门。
这意味着什么?己方的那些精确制导武器,可以进一步地优化,成本降低,己方的雷达,可以更加小巧,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甚至满足炮射雷达引导的需求!
己方的无线电报机,也将更轻巧,也更容易实现己方的跳频加密技术。
历史上,一直到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才成功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但是其实,半导体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通信系统已开始应用半导体材料。比如矿石收音机,就采用半导体材料进行检波。
而至于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实验室在有关硅和锗材料的制造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就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些技术,都已经有了铺垫,只是需要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进行攻关。
其他的国家,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晶体管带来的巨大意义,但是希瑞克是清楚的,在后世,没有微电子,寸步难行。
而且,希瑞克工科出身,对电子线路当然相当清楚,对晶体管中最常见的pn结,那也是相当熟知。
唯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将它做出来!
“嘎吱,”车停了下来。ge公司,已经到了。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但是,在希瑞克的支持下,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展了上百倍,现在的ge公司,是德国最重要的雷达研制和生产公司,也是保密部门。
比如,在大门口,就有盖世太保来守护。
希瑞克的车子,直接停到了大楼前,这是公司的研究所,此时,刚刚得到了消息的hollnn博士,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了出去。
他的文件,是三天前送上去的,他这种后方科研机构的文件,要排在军队的情报的后面,所以,等了几天,才被汇报上去。
当得知希瑞克来了的时候,他就无比的兴奋,看着希瑞克下车,他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伟大的元首,您真是个天才,我们按照您的设想,成功地制造了新的电子元件,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采用不同的掺杂工艺,通过扩散作用,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在它们的交界面就形成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是电子技术中许多器件所利用的特性,例如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物质基础。
此时的hollnn博士,喋喋不休地向着希瑞克诉说着:“我们按照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最初都失败了,我们意识到了是自己的半导体材料的纯度不够,我们采用了新的真空冶炼设备,终于可以提纯足够高的锗,然后,实现了这个伟大的发明!”
半导体,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的纯度,只有在真空中冶炼,才能够提纯。
这当然离不开高额的投资,否则,没有一个科研所有这种实力。
希瑞克点点头:“锗晶体管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不断地提高技术,就可以降低成本,同时,硅半导体的晶体管,也要进行研制。”
现在,成本很高,但是希瑞克相信,很快就会降下来了,只要听说过摩尔定律,就知道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了。
半导体材料有数种,但是适合做晶体管的,却只有两种,尤其是硅,集成电路,完全就是在硅片上做的。
“我们经过了研究,如果雷达大量采用晶体管的话,可靠性会提高一百倍左右。” hollnn博士将一个制好的晶体管,拿给希瑞克看,摆在手里,和花生豆差不多大小。
没有灯丝,没有栅极什么的,任何震动都不会影响到这种电子元件的工作,它的可靠性相当高。
(又犯错了,唠叨了一章,作为物理老师,真的很佩服晶体管的大门,现在大家用手机看书,都得感谢当初的晶体管之父啊!)





第三帝国 第四百九十六章 挽救英国的方案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在希瑞克的穿越下,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他知道这对战争的进程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德国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进行各方面的研制,尤其是和武器研发相关的,就更是不遗余力了。
就在希瑞克深夜参观ge工厂,为晶体管的出现而表彰大批的科研人员的时候,在海峡的另一端,同样是无眠的。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第一次,还可以说是猝不及防,是德国人偷袭,而现在呢?
先是在夜间,在双方夜战之中,被揍了好几艘,接着,是白天,追上了德国人的军舰,结果,十几艘军舰围殴人家一艘,都没有把对方干趴下,相反,对方的主力赶到之后,将自己的舰队主力给击毁了。
当斯卡帕湾被偷袭之后,英国主力舰队元气大伤,这次出击的,都是从各个殖民地调动过来的,好容易凑齐了,可以和德国人发起一场像样的海战了,解决却是那样的凄惨。
随着一艘艘军舰被摧毁,可以说,英国海军想要维护海上霸权,已经不可能了。
“都是德国人的阴谋,他们居然挑动美国人民的情绪,否则,我们本来是可以从美国获得一些军舰的。”殖民事务大臣艾登说道。
现在,英国本土即使是勒紧裤腰带,赶紧造军舰,也来不及了,一艘军舰的建造,是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美国租借。
现在,还能怪谁?都怪德国人太狡猾,不断地煽动美国人民的情绪,反对支援英国。
英国的道路,该怎么走?
丘吉尔依旧抽着他的雪茄,坐在一个椅子上,腿翘着,此时他的脸色很难看。
“相比海上问题,我们现在,还是得关注一下陆地,我们的远征军的主力,即将被德国人合围,各位,那里是我们的精锐部队,绝对不容有失。”帝国参谋总长阿奇博尔德-蒙哥马利-马森伯德,此时脸上忧心忡忡。
德国装甲部队的突击,让所有人都无比惊讶,一战时候的施里芬计划失败了,败在了装备上,而现在,眼看德国就要成功了,他们的装备,带给他们巨大的优势!
就在十几分钟之前,丘吉尔和法国总理雷诺打过电话,那边,雷诺的语气是相当的颓废的。
他向丘吉尔说道:“我们这一仗,恐怕是要失败了!”
当放下电话之后,丘吉尔什么都没有说,看着眼前的一众幕僚门议论纷纷,却是谁都拿不出一个有建设新的意见来。
大英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了,而丘吉尔,一定要挽救现在的局势!
“我们不能再等了,既然法国坚持不住,我们必须要将我们的部队,从法国撤回来!”就在这时,丘吉尔突然放下了自己的雪茄,向着眼前的人说道。
撤回来!
这是挽救英国的最后方案了。
现在,就是用屁股想,都能知道,在德国犀利的装甲部队的进攻面前,己方是没有任何胜算的,既然这样,那就不如都撤出来。
不仅仅是己方的军队,还有法国军队,他们肯定也会跟着一起撤过来,到了英国,这就为英国今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同时,撤出来之后,法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海军又可以扩充实力了,那就是,收编法国海军!
现在,德国在法国主要是陆地上的战斗,海上主要是在打英国,可以想象,德国人想要通过封锁海上,来困死英国。
而英国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只有现在的办法了。
英国舰队主力荡然无存,但是法国舰队还在啊!
一战结束之后,法国舰队也基本上打残了,不过,随着二十年的发展,法国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第四海军的水平了,他们有大量的战舰。
只是,法国海军的主力军舰都是部署在南部的,他们的假想敌是意大利。
如果将法国海军的战舰补充过来,那英国海军,将重新拥有和德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能力!
困境之中,丘吉尔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一定要挽救帝国!
“给我准备一架飞机,我要去巴黎。”丘吉尔说道。
这种明目张胆地向法国要他们的海军,当然要诚恳一些,丘吉尔必须要亲自前去,和雷诺总理商议,将法国舰队主力,都开动到大不列颠来,只要到了己方的港口,那就容易了。
丘吉尔只能亲自走一趟。
当他站起来的时候,眉头一皱,胯下传来的一种腾腾的感觉,让他的额头上立刻就冒出了汗水来。
怎么回事?
丘吉尔已经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但是现在,他不能倒,如果他倒下了,那帝国也就完蛋了。
“首相,怎么了?”旁边的人问道。
“没事,坐时间长了,抽筋了。”丘吉尔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轻松一些:“立刻去巴黎!”
自己的这次行动,关系着英国的未来!法国既然已经守不住了,干脆就扔掉好了,让法国的军队,和英国的军队,都退到英国来,这样,己方就还有希望!
如果这些军队,被德国全歼了,可以说,英国的希望也就渺茫了。
丘吉尔继续抽了两口雪茄,走到了门口,他扭头,看着会议室的正上方,那悬挂着的米字旗,顿时,所有的信心,就再次回到了他的心里。
我们还没有失败!我们也不会失败!
现在,只是权宜之计,英国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将美国拉进来,等忙完了这些事,自己就要去一趟美国,和罗斯福会晤,英国必须要获得美国的支援才行!
迈着坚定的步伐,丘吉尔走了出去。
半个小时后,在伦敦附近的机场里,一架客机,从机场上起飞,飞向了黑暗中。
虽然一般来说,夜间都是安全的,英国皇家空军还是出动了四架战斗机,为这架客机护航,飞过英吉利海峡,向着巴黎的方向而去。




第三帝国 第四百九十七章 意大利宣战
意大利首都,罗马。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墨索里尼看着眼前的来人。
美国大使菲利普斯,法国大使蓬塞。
“尊敬的党魁,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的总统,向您表示诚挚的问候。”菲利普斯向墨索里尼说道。
虽然罗斯福无法直接向英国提供支援了,但是,罗斯福依旧在尽自己的努力,希望可以挽救欧洲的局势,现在的菲利普斯,就是来给当调解人的。
仅仅在前几天,当罗斯福给希瑞克公开信的时候,被希瑞克公开地羞辱了一番,而同样被指责为独裁者的墨索里尼,也公开地表示了对罗斯福的愤怒。
没有希瑞克那样的调侃,墨索里尼也希望自己幽默一些,于是,在他的嘴里,罗斯福成了扩散性或蠕变性的麻痹症患者。
对骂刚刚结束没几天,罗斯福就来示好了。
“罗斯福先生,有什么请求?”墨索里尼说道。
虽然他心里清楚,但是现在想想那个神经病居然来求自己,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我们总统,希望贵方可以保持中立,不卷入对法国的战争,这样,可以适当给与贵方补偿。”菲利普斯说道。
现在在北方,德国眼看就要将法国主力给消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了轴心国的意大利,会怎么选择?
想想意大利这几年的作为,入侵埃塞俄比亚,参与西班牙内战,入侵阿尔及利亚,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绝对也是好战的。
其实私底下,墨索里尼早就答应德国一起进攻法国了,但是,意大利很聪明,直接挑衅欧洲第一的陆军强国,是有很大的危险的,所以,虽然答应了,却一直都没有动手。
一直到现在,墨索里尼再不动手,就不符合他的性格了。
随着法国主力在北方被围,德国已经奠定了决定性的优势,这种情况下,意大利肯定会趁火打劫!
北方还应付不过来呢,如果南方再有意大利入侵,法国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所以,必须要阻止意大利人的冒险!
靠什么?当然是用利益来拉拢。
现在,菲利普斯已经提到了补偿,跟着,就是蓬塞了,这位法国大使,心中是忐忑不安的,他知道法国的处境,忧心忡忡。
“尊敬的党魁,只要意大利和我们法国保持和平,我们法国可以拿出北非属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做交易。”
法国,在北非有传统的殖民地,而意大利,对法国的这些殖民地都是垂涎欲滴的,而现在,法国愿意来做交易,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
可以说,法国是豁出去了,只要意大利不参战,法国可以将这些殖民地送给意大利!
听到这些,墨索里尼点点头:“贵方的意见,我已经知道了,我们会进行慎重考虑的。”
送走了两名外交官,墨索里尼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法国人,坚持不住了!
“岳父,德国大使向我们转交了希瑞克元首的专函。”就在这时,女婿齐亚诺向他说道。
美国和法国,都在游说墨索里尼,而现在,德国,则是已经不耐烦了。
当初商量好了,作为轴心国,是要共同进退的,结果,德国打法国,意大利人居然退缩了。
打开专函,墨索里尼果然看到了德国方面的不满。
希瑞克告诉墨索里尼,现在,德国军队,即将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的胜利,如果意大利还不动手的话,那意大利,就甭想获得德国对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支持了。
希望墨索里尼为他的国家前途作出他认为必要的决定。
一边是法国的好处,一边是德国的不满,意大利,该怎么选择?
放下了专函,墨索里尼向齐亚诺问到:“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干?”
作为墨索里尼身边的红人,齐亚诺早就对墨索里尼的心理研究透了,此时,墨索里尼看起来摩拳擦掌,那绝对是已经下定决心了。
既然如此,当然要投其所好了。
“我们该行动了,如果再没有动作,意大利人就丢尽了脸,我们不可错过时机了。”齐亚诺说道:“现在,法国即将被德国消灭,我们从法国南部进攻,刚好可以占领法国的大片领土,都是最空虚之地。”
“但是,我们必须要和德国讲清楚,如果我们参战,要得到什么好处。”齐亚诺继续说道。
意大利的参战,是必然的了,但是现在,德国的势头很猛,早就盖过了意大利,所以,意大利必须要和德国讲清楚,要有好处。
法国答应给意大利的,德国都要同意,否则,意大利还打个什么劲,直接坐着,就能收好处了!
“通知阿尔菲耶里,亲自把参战通知书送交给希瑞克,告诉他们,我们意大利,马上对法国宣战!”墨索里尼说道。
齐亚诺的话,坚定了墨索里尼的信心,现在,意大利必须要显示自己的存在,否则,在欧洲大陆上,只有德意志的威名了!
至于那些附加条件,德国肯定会答应的,德国,需要意大利的参战!
“怎么样?党魁同意了吗?”看到齐亚诺从房间里走出来,依旧等在外面的法国大使蓬塞,向齐亚诺问到。
“蓬塞先生,现在请转告贵方政府,我们意大利,将正式向贵国宣战。”齐亚诺说道。
宣战!这句话,让蓬塞感觉到自己的脑子,瞬间变得一片空白,意大利人,还是没有放弃趁火打劫的机会!
菲利普斯没有说话,其实,他早就有这种预感,墨索里尼这些天一直都摇摆不定,但是现在,他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德国!
随着意大利向法国宣战,整个欧洲的局势,将更加的复杂,彻底演变成为一场世界大战!
几个小时的颠簸之后,丘吉尔的专机,降落到了巴黎,当他刚刚走下飞机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意大利,向法国宣战了!
“这是上帝在考验我们。”丘吉尔说道:“我们对德意的纵容,才有了今天的恶果,但是,我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正义必胜!”




第三帝国 第四百九十八章 拯救部队
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坚定的信念,而丘吉尔,心中的信念从来就没有消失。
对丘吉尔来说,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这只是暂时的困难而已,但是,当他来到了总理府,见到了法国总理雷诺和法军总司令甘末林的时候,丘吉尔就知道,他还是高估了法国人。
现在,天刚蒙蒙亮,每一个人都没有睡觉,他们的眼睛通红,脸上都是灰溜溜的。
“我们必须要堵住德国的装甲部队,他们的冲击太猛烈了。”一个声音说道。
听到了这个声音,丘吉尔心中一喜,到现在为止,法国军队中,还有这样坚定的指挥官?
他望过去,这个人他认识,已经72岁的马克西姆-魏刚,在一战的时候,就曾经当了五年的参谋长,而现在,他是刚刚从叙利亚回来的。
法国军队的失败,必须要有人来背锅,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当然就是现在的法国军队总司令甘末林,他的自大,他的错误的判断,葬送了整个法国军队。
魏刚的到来,注定了甘末林要下台,而现在,也算是最后一次的交接。
“可是我们手里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了,现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军队挡在德国装甲集群与英吉利海峡之间了,德国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向着大海进军”,甘末林说道:“魏刚,你有什么办法?”
甘末林判断德军的主攻方向是北部,所以将所有的预备队,都派往了北部,而现在,全部失陷到了德国的包围圈中,从哪里才能调集更多的军队,挡住德国人?
“现在,我们的军队,只是缺乏死战的精神。”魏刚说道:“我们必须要给前线的军队下达命令,绝对不后撤一步!其中的英国第一装甲师等,都是劲旅,现在,只是被德国人的攻势给吓怕了,只要我们就地摆开,进行阵地战,还是能够挽回局面的。”
魏刚刚刚从叙利亚回来,对欧洲的局势根本就不是很了解,他只是拥有一战名将的光环而已,现在的他,还是积极地主战的,但是,等到他指挥打了几场,顿时就由坚定的主战派,变成投降派了。
死战,其实,他的这个说法也不错,虽然德国人看起来很猛烈,但是,前线军队的作战意志太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下达死战的命令,就有可能挽回局面。
魏刚的这个想法,和后世苏联的227号军令一样,当初斯大林就是靠着这种手段,硬生生地把军队的撤退潮流给阻止住了。
现在,魏刚也想要这么搞,可惜,是不可能的了。
比如,刚刚进门的丘吉尔,就绝对不希望这么做。
的确,死战,可能会挽救什么,但是,会失去更多,比如,英国远征军,会战死多少人?现在既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了,为何还要继续战斗?
先撤退,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听到了魏刚的话,丘吉尔终于出声了:“各位,我有一个建议。”
丘胖子的话,让所有人都停止了争议,将目光望向了他。
“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拯救我们的部队。”丘吉尔说道:“只要保存下来了军队,就保存下来了胜利的希望。”
丘吉尔这句话,是没错的。
一战,让英法损失了整整一代青年,他们现在当然已经意识到了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些军队都被德国人吃掉了,英法重新组织起来一支同样树木的军队,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陷入在包围圈中的军队,挽救他们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预备队了,我们无法将他们救出来。”甘末林几乎是把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
没有预备队了,包围圈的南部,那可是德国最精锐的武装党卫军,想要冲破他们的防线,救出己方的军队,需要的是绝对精锐的军队才行。
他们没有。
“我们不一定要将他们从陆地上救出来。”丘吉尔说道:“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在德国人的包围圈形成之前,将他们从海上救出来。”
从海上救出来!听到了丘吉尔的话,雷诺眼前一亮“怎么救?”
“立刻发动我们所有的运输船,在德国人还没有到达的敦刻尔克港口,将我们的军队都运到英国去。”丘吉尔说道:“这是挽救包围圈中的军队的最后的方案了,必须要快!”
丘吉尔语气急促:“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必须要尽早做决断,一旦德国人进攻到敦刻尔克,将包围圈合围,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从陆地上撤退,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没有预备队了,但是,从海上,就不用担心了。
虽然英国的舰队刚刚在海上惨败,但是那毕竟是在大西洋,在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上,英国的陆基战斗机就会提供制空权,德国人的军舰,是不可能冒着风险跑到英吉利海峡里面来阻拦的。
1...136137138139140...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