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一战中,光荣负伤,失去了左眼,从此成了独眼龙。
之后,他又到过巴勒斯坦等地。
在历史上,他本来是在39年的7月才出任的英国在中东的总司令,但是现在,随着局势的恶化,英国军队的调动也比历史上提前了,他已经到埃及赴任,成为了中东总司令。
就在他刚刚赴任几天之后,就接到了一个让所有英国军人愤怒的消息。
德国人,袭击了己方的斯卡帕湾,导致了英国本土舰队元气大伤,当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他也是相当愤怒的。
而在愤怒之余,他同时也知道,一场新的战争,终于开始了,这场战争,将会非常的惨烈!从一战中走过来,他知道这种世界大战意味着什么。
不管如何,作为军人,都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现在,伦敦的命令已经下来了,那就是,轰炸利比亚石油基地!
在去年的时候,他们就接受过类似的命令,曾经进行过准备,可惜,在最后阶段,这些命令都被撤销了。
而这次,是来真的了,以牙还牙,他们一定要炸毁利比亚的石油基地!
因为刚刚来到埃及不久,韦维尔对自己指挥的部队的战斗力,还不是特别的了解,他拿着命令,向着自己一旁的中东英国皇家空军总司令阿瑟-朗莫尔问到:“朗莫尔,我们要轰炸利比亚石油基地,有多大的把握?”
利比亚,是意大利人的,而意大利人的战斗力是很差劲的,尤其是意大利的空军,在韦维尔的眼里,利比亚上空,几乎就是不设防的。
听到了他的问话,朗莫尔说道:“把握是百分之百,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轰炸机数量不足,不过我们可以往返多次,不停地轰炸,将他们的石油基地都彻底炸毁。”
朗莫尔也信心十足。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一十八章 日暮西山的皇家空军
只要稍稍学过地理的人,就应该知道,全球有两大最重要的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其中,苏伊士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全长190 多公里。由于处于欧亚非三大洲接壤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苏伊士运河连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总量的14%。
因为这条运河,导致了埃及成为了大国的目标。
其实,早在 4000 多年前,古埃及法老索斯特立斯就曾在尼罗河支流上开凿过一条运河,后人称之为“法老运河“。这条古老运河潜在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令各国垂涎,并因此刀兵不断。
后来,埃及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填塞了这条运河。
这样,一直到了19 世纪,英法两国都把扩张的目标集中在富饶的东方。
法国企图连通地中海与红海,直抵东方,打破英国对好望角航道的控制。英国为维护其在东方,特别是在印度的利益,则反对开凿运河。
法国在1854 年与埃及签订关于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并于1857 年成立了“万国苏伊士海运运河公司“。
虽然运河是法国和埃及共同开凿的,但是,英国政府采用各种手段得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
后来,英国干脆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于1882 年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在运河地区建立起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近10 万军队。
一直到了1922 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后,仍保留着在运河区的驻兵权。
结果,到了30 年代,由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国借口保卫埃及的“安全“和“稳定“,迫使埃及签订为期20 年的《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军继续驻扎运河区,亚历山大港仍为英国军港等。
现在,埃及的运河区,就是英国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此时,军事基地,正处于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中。
停机坪上,一架架的轰炸机,正处于起飞前的最后准备中,看起来,足足几十架,是那么的庞大,但是,如果和德国的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德国的轰炸机,有四发的容克-290,双发的容克-88,单发的斯图卡等等,轻中重齐全,而且性能先进。
而英国的呢?
五花八门,但是,大部分都是相当老旧的。
比如,最远处的草坪上,停着的还是敞开式的座舱盖的双翼轰炸机,这种外形看起来很漂亮的单发轰炸机,是英国人在30年代初的主力轰炸机霍克公司的雄鹿轰炸机。
这种单发双翼轻型轰炸机,依旧在皇家空军中大量存在,不过,这次,它没有参加轰炸任务。
因为它的航程太短了,一千公里都不到,只能进行战术轰炸。
所以,这些双翼机的飞行员们,只能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和己方靠近的其他的轰炸机中队。
在他们的旁边,则是现代化的单翼机了,这是费尔雷公司的“战斗”轰炸机。
这种飞机是单发双座的单翼飞机,比以前的轰炸机总算是进步不小,这种飞机由马赛尔-罗贝勒设计,第一次运用了轻合金和应力蒙皮。
同时,在历史上,这种飞机装备的是罗罗公司的“灰背隼”i 型 12 缸液冷发动机,也就是梅林发动机。
但是,罗罗公司已经倒闭了,梅林发动机胎死腹中,所以,这种轰炸机,不得不使用排量21升的红隼发动机,这种老式的发动机功率不足,但是由于是液冷发动机,迎风面积较小,有利于使飞机保持良好的流线外形,从而提高飞行速度。
现在,第12和第218轰炸机中队的四十多架“战斗”轰炸机,就是这次进攻的主力!
如果看二战前的英国皇家空军,可以发现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日不落帝国,真的已经日暮西山了。
在30年代,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中,虽然有汉德利-佩季“海福特”及费尔雷“亨登”这样的双发重轰炸机,但是数量稀少。
他们装备的大部分,都是霍克“雄鹿”、维克斯 131“勇士”等单发双翼轻型轰炸机。
要知道,皇家空军是朱里奥-杜黑“空军制胜”理论的坚定信奉者,他们坚信空军会改变一切。但是,就他们的装备状况而言,重要的轰炸机部队似乎更接近于一支战术空中支援力量。
一战之后,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但是,英国的国家实力大大地下降,英国的衰退,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同时,人民都向往和平,不愿意打仗,这样和平环境下国防开支就被大幅度压缩。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使轰炸机部队保持适当的规模,采购价格较为低廉的单发轻轰炸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虽然在二战中,英国有一大批的性能先进的轰炸机,但是,这些轰炸机的服役,几乎都是40年之后的事了。
拎着自己的飞行帽,12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菲利普,来到了自己的轰炸机的跟前。
这种轰炸机的弹舱被设置在机翼内部。每一翼内有两个弹舱。弹舱内设有液压升降式挂架。在地面装弹时,挂架可伸出弹舱,挂弹完毕后收回。
而一般的时候,为了方便,挂架在挂弹后也不收入弹舱内,这时炸弹就相当于挂在机翼下,因此飞机也可以进行俯冲轰炸,而且,万一有故障的话,那收入弹舱内就无法轰炸了,这样还是能继续轰炸的。
他看着自己的机翼下方挂载的那些炸弹,全部都是燃烧弹,而这次,就是要将整个利比亚的油田点燃!
“给我们的海军复仇!”菲利普向着自己的机组成员说道。
这种轰炸机的座舱,从前到后很大,喘列三座,乘员组为 3 人,由飞行员、领航/投弹手和无线电操作员/炮手组成。
而现在,菲利普挥舞着拳头,向着自己的机组人员喊话,他们的目光,都非常的坚定,这次,要让德国人,知道己方的厉害!
他们是相当坚定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次他们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第三帝国 第四百一十九章 雷达预警
出击的主力,是“战斗”轰炸机,菲利普的飞机,首先启动了发动机,从跑道上快速地起飞,单发的轰炸机的优势,就是速度快!
而在他的后面,一架接一架的轰炸机,从跑道上滑跑,起飞,他们在起飞之后,立刻就向西飞行,准备穿越埃及,进入利比亚领空。
同时,在编队的后方,还有十四架比他们大得多的轰炸机。
布里斯托尔-布伦海姆轰炸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空军所使用的双发轻型轰炸机,由布里斯托尔飞机公司研制和制造。战争中前期在英国和其海外殖民地被广泛使用。
最初的.i型在1936年末开始装备部队,1937年末时已经有16个飞行队装备这款战机。1938年开始依次向海外的殖民地领土输送这款战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大半的.1型战机部署在地中海和非洲地区。而现在,第47轰炸机中队,装备的就是这款双发轰炸机,它也是埃及空军基地里最先进的轰炸机了。
三个轰炸机中队,五十多架飞机,组成一个大机群,向着利比亚方向飞行。
当德国开始在利比亚开采出来石油之后,英国就一直在对利比亚进行侦查了,所以,他们很轻松地就发现了那片沙漠里,大量存在的磕头机,那是利比亚油田的主要产油区,阿玛勒油田。
德国对阿玛勒油田相当看重,甚至修了输油管道到港口,同时还在油田旁边,开工建设了一条跑道,方便运输装备。
五十多架飞机,在天空中,场面是相当壮观的,但是,要一下子把利比亚的所有油田全部炸毁,却不现实,所以,他们只能首先轰炸其中的一个,当然是捡最大的阿玛勒油田了!
领头的菲利普的轰炸机上,领航员诺顿,在自己的航图上,画了一条笔直的直线,从基地起飞之后,他们的航线就对准了阿玛勒油田!
整个机群,飞行在三千米的高度上,速度300千米每小时,向着远处的目标飞去,此时,每一个人,都是带着无比紧张和愤怒的心情的。
炸了德国人的油田,让他们知道英国皇家空军的厉害!
他们的整个编队中,都是轰炸机,并没有战斗机护航,但是,他们并不在乎。
这两种轰炸机,都是高速轰炸机,靠的就是速度来战胜对手,而且,轰炸机的性能,是可以和战斗机媲美的,扔下了炸弹,就能当战斗机。
其次,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意大利人根本就没有在利比亚大规模地部署空军,己方又是偷袭,对方绝对不知道!
当然,这是英国人的理念。
在没有雷达的年代,仅靠地面的防空观测,很难对敌方轰炸机的空袭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战斗机一般只来得及在轰炸机返航途中进行拦截。
所以,速度快、机动性能好的轻型轰炸机在生存能力方面被认为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因此快速轻型轰炸机也可以说是在这种作战理论和环境下的合理选择。
可惜,英国人,已经落伍了。
在利比亚的最东部,沙漠之中,一辆8*8驱动的福特卡车,后面的车厢里,展开了巨大的天线。
如果从远处看,这个巨大的天线,就仿佛是一个高高的脚手架,福特卡车的侧面都采用了液压支撑,才将这款雷达固定妥当。
同时,在旁边,还有几辆保障支援的车辆,其中一辆在隆隆作响,它是发电车,巨大的电力,通过粗粗的电缆,传递给了天线一旁的雷达车,然后通过各种电路,馈电到天线上。
密集的电磁波,飞向了天空中。
这是利比亚基地里研制的最新一款雷达,代号fugnbsp;39 “乌尔滋堡”近程警戒雷达。工作频率 560z,有效探测距离 170千米,测距精度 100米,测角精度 0.2 度。
历史上,这款雷达是在43年,44年左右的时候才制造出来的,在雷达方面,德国并不落后,不过现在,时间已经大大地提前了。
除了这款雷达之外,基地里还在研制着探测距离300千米的远程警戒雷达。
而在另一辆设备车的车厢内,两名雷达兵,满头大汗地进行值守,利比亚的天气真的是太炎热了。
他们甚至军容不整,上半身只穿了一个背心,此时背心都已经湿透了,他们的目光,依旧在紧紧地盯着雷达屏幕,上面,一条亮线在转动着,代表着雷达在扫描着。
突然,一名雷达兵眼睛睁大,他的屏幕上,出现了无数个亮点!
“发现大机群,高度三千,速度三百,正在向我们这里而来!”
“快,立刻向基地汇报,启动紧急方案!”
当斯卡帕湾的战斗结束之后,这个最前哨就被部署过来了,至少可以给后方的石油基地争取半个以上到一个小时左右的准备时间!
石油基地,是德国目前最重要的石油来源,虽然德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石油,也一定要保护好这里的基地的安全!
预警的信息,很快就传到了阿玛勒油田,利比亚石油基地的总负责人诺伊尔,和阿玛勒油田负责人克里木,接到了消息之后,立刻就下达了命令:“准备点燃燃烧点!”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油!
整个基地,有大量的石油工人,现在,他们的命运,早就和这里联系到一起了。
接到了命令之后,石油工人也立刻就忙碌起来。
在整个石油基地,最不缺少的就是油桶,虽然石油主力是走管道,但是,还是有大量的油桶库存的。
而现在,很多油桶,都被从中间切开,变成了两半。
这些两半的油桶,被部署到了沙漠里的各个提前设计好的放置点,现在,就是在里面倒上原油,黑色的粘稠的原油,很快就倒满了半桶。
石油基地,最不缺的,就是原油,虽然这里已经建造了一座炼油厂,可以进行原油的提炼,但是主要是满足在利比亚的工业设备,各种车辆使用的,产量不是很高。
接下来,就是等待命令,点燃它!
这种着火点,到处都是,不仅仅是在油井旁边,连周围的荒漠地区,都覆盖了一大片!




第三帝国 第四百二十章 糊弄皇家空军不容易
“距离五十公里。”雷达站里,传来了新的目标数据。
距离雷达五十公里,那到己方这边,只有二百公里左右了,诺伊尔撰着拳头,向着身边的克里木说道:“点火!”
点火!
随着命令,一名名的石油工人,用自己手里的火柴和打火机,点燃了一个蘸着汽油的火把,然后,将火把扔到了半截的油桶里。
立刻,烟尘滚滚,一个个的油桶,都被点着了!
原油抽出来的时候,是黑色的粘稠的东西,这些原油,需要经过提炼,才能够得到各种制成品,柴油,汽油,煤油,重油,沥青等等。
汽油,煤油都能直接点燃,但是柴油和重油直接是点不着的,这其中的问题,就是油料的结构。
轻质燃料能够直接点燃,重质的就不行了。
放到原油上,也是一样的,重质原油不能直接点燃,轻质原油可以。
现在,为了保险起见,先点燃火把,再用火把点燃原油,那就可以点着了。
当火把扔到油桶里之后,几秒钟的时间,里面的火苗,就熊熊燃烧起来,同时冒出了巨大的黑烟。
一个个的着火点都被点燃,浓烟,很快就密集起来,将整个油田以及附近区域,都遮蔽了起来。
远处的天空中,已经传来了隆隆的声音。
英国的轰炸机部队,到达了!
菲利普的轰炸机,是飞在整个编队的最前方的,一路上过来,天气都很好,他对这次轰炸,充满信心。
尤其是,整个机群飞越了边界,飞入了沙漠地带,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他就更是信心十足了。
要知道,利比亚到处都是沙漠,而人口,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的。
像内陆的这些油田,除了石油工人之外,只有绿洲的地方才有人居住,所以,他们虽然是从埃及一路沿着内陆飞过来的,也不用担心被发现。
天空晴朗,是个轰炸的好天气。
“即将进入目标上空。”在他的后面,领航员向他说道。
即将进入目标上空,用己方携带的燃烧弹,让整个油田燃起大火吧!菲利普在心中想到,不由得眺望了一下远方的陆地。
这一眺望,却让他的心头一凉。
那是什么?
菲利普的视野所及的地方,居然是滚滚的黑色的浓烟,正在向着天空中蔓延,那股黑烟,相当的浓郁,而且,面积相当大!
“该死,这些德国人!”菲利普不由得咒骂道。
菲利普当然知道,这些浓烟,可不是自然出现的,绝对是人工导演的。
那些德国人,在干什么?
他们难道是知道己方前来轰炸,所以故意把油井给点着了?那真要这样做的话,只能说,德国人太凶残了,对敌人狠,对自己也够狠。
为了不让英国炸,他们自己先给点着了?这算是怎么回事?
“注意,命令整个中队,降低高度,我们下去看看。”菲利普喊道。
串列三座的布局,在最后的座位上,坐着的是无线电员兼后座机枪手,他听到了菲利普的命令之后,立刻调整电台,下达菲利普的命令。
“第12中队注意,立刻下降高度,立刻下降高度。”
“战斗”轰炸机降低了高度,从三千米的高度上,一直降低到了一百多米,同时,距离那些浓烟,也越来越近。
菲利普的心中,疑惑丛生。
这里对德国人太重要了,他们肯将这里点着了?说不定,是他们故意释放的烟雾,想要让己方无功而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小看皇家空军了!
己方的飞行技术是相当精湛的,如果对方故意释放烟幕的话,那己方可以从哪些烟幕中穿过去!
要知道,这浓烟都是越高,扩散的面积越大,在低处,肯定会有空隙,可以钻过去!
一百米的高度上,可以轻松地看到远处的火源之地,看起来,绝对有问题,继续降低高度!
“他们点燃的不是油井,是油桶,飞进去,寻找油井攻击!”菲利普突然喊道。
飞行员的视力,相当的敏锐,菲利普已经看到了最外层的那些火源,火源上没有磕头机,那就说明不是油井!
而且,他还根据那些火源的高度,判断出来是油桶!
飞进去攻击!
如果刚刚飞行高度过高的话,那肯定会从这片浓烟上面穿过,让他们无功而返,而现在,超低空,钻进去,寻找油井,进行攻击!
火源和火源之间的间距是很大的,足以让他的轰炸机可以轻松地穿过,将飞机降低到五十米的高度,带着澎湃的气势,菲利普的轰炸机,首先钻了进去!
想要糊弄皇家空军,没那么容易!
凭借这高超的技术,菲利普的轰炸机,在火源之间的空隙里穿插着,他要寻找油井的所在!
在他的后面,其他的轰炸机,和他一样,也都灵活地俯冲下来,然后钻了进去。
只有那些双发的轰炸机,不如这种单发的灵活,不敢下来,只能在空中盘旋着。
“战斗”轰炸机的发动机发出隆隆的声音,螺旋桨搅动着气流,不时地有一股黑烟飞过,菲利普的注意力高度紧张,如果直接飞到了黑烟之中,一旦发动机吞烟,搞不好会熄火的,这么低的高度,熄火之后,绝对就掉下来了。
还好,这架轻型轰炸机,和双翼机一样灵活,在火焰里来回穿梭都无所谓。
但是,随着他向前开动,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多。
按照他的计划,当他的飞机钻进这些火焰中来之后,应该可以轻松地发现那些油井的磕头机的,但是现在,已经穿越了几十座的火焰,还是没有任何的发现!
怎么回事?
越向前飞,菲利普的心中的不安,就越强烈,自己一头扎进来,寻找油井,却又没有找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油田,很可能没有在这里!这里是德国人布置的陷阱!
现在怎么办?他能直接拉起来,穿越黑烟区,飞到高空吗?不行!那样的话,他的发动机绝对会因为吞进了大量的黑烟而熄火的,他也不能绕个圈子回去,容易和后面进来的飞机相撞,他只能向前飞!
此时,菲利普已经没有了刚刚的自信,他越来越感觉到可怕。




第三帝国 第四百二十一章 陷阱
这个时代的导航,是相当落后的。
在后世,有先进的激光陀螺,可以有相当高的运行精度,加上全球定位系统等等的辅助,让确定自己的方位很简单。
但是,在二战时期就不同了。
二战时期的导航,是相当原始和落后的,可以说,主要依靠的是磁罗盘和航图。
当起飞的时候,导航员手里就拿着一个航图,不断地在航图上标注,根据自己的航向,航速,时间等等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
这种方式,误差绝对是不小的。比如,英国在轰炸德国的时候,几路空中轰炸的队伍,经常飞着飞着,就飞偏了几百公里。
1...114115116117118...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