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臣萧唐,见过陛下!萧唐走上前去,向赵佶拜礼道。
呵呵,萧爱卿平身。赵佶显然心情大好,他又对萧唐说道:萧爱卿还没见过童爱卿吧?你们两个也都是武职,可多亲近亲近。
萧唐这才抬起头来仔细打量起童贯,说实话如果不是萧唐知道他的身份,很难相信眼前这个汉子是被去过势的太监。他五旬开外的年纪,却依然身体健硕龙精虎猛。尤其是他那棱角分明的脸庞不止是五官端正,眉宇间颇显威严。看来赵佶这个艺术细胞达的皇帝身边佞臣虽多,却大多生了副好皮面。
至于童贯颔下那半疏半密的胡须嗯,童贯不止是作太监做到长胡子而很有个性,比起梁师成杨戬之流面白无须阴阳怪气的宦官,他的相貌与气质,都很有个性。
这时童贯的眼神也向萧唐瞧了过来,四目相交,萧唐顿感童贯眼神锐利,充满着顾逼迫感,这种感觉萧唐曾在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那边感觉到过,可是却也没有似童贯这般充满了侵略性。这个童贯统兵数十年,单只气势来说也确有大将之风。
这时童贯忽然一笑,向萧唐说道:臣也久闻萧唐萧任侠的名头,是军中中少有的英杰,果然是仪表堂堂,端的好儿郎!也恭喜陛下又得了个才俊辅佐。
萧唐倒没想到童贯对自己这般客气,虽然赵佶就在身旁,可是这个在西北监军时久,日益骄横跋扈的童节帅也不必如此夸赞自己。毕竟人家给了面子就要接着,萧唐连连称谢,又得赵佶看座后恭身下坐。
赵佶召见童贯萧唐前来,却也不说主题,只顾与萧唐说些风花雪月,与童贯说些旧日往事。童贯在官家面前倒也有耐性,直过了小半个时辰,才向赵佶进言道:陛下,西夏边陲小国,前番又遭平夏城大败,西侧大部防线已失,我军对夏人已成合围之势。臣巡视我大宋西陲诸路,正是军心可用可一鼓作气尽取西夏之屏障横山。
萧唐听童贯所言,心说这个媪相果然一门心思地只要打仗争功,北宋臭名昭著的六贼里面,如蔡京梁师成朱勔之流无不是用滥污巨贪敲骨吸髓培植亲党,也都是要声色犬马尽情享乐。唯独这个童贯一辈子大半时间戎马倥偬,都与行伍军队脱不开关系,甚至到了六十多岁高龄仍要率兵进军燕云。只以他战功履历来说,如果不是他在西军中忒过跋扈,如高俅般安插扶持自己势力的手段太急,倒也可以称得上是个将才。
可是这个童贯终究还是色厉内茬之辈,童贯一辈子打的仗,都是仰仗大宋国力以重兵合围击败西夏羌人以及方腊等势力,可当他面对辽国与女真人时,全无当年的意气风。曾与他为争夺西军军权的老小种经略相公先后壮烈殉国,而童贯被辽国女真杀破了胆,丢下河东河北大片沃土送于女真,一辈子都在请战索战的童贯在最后的国难之际,却成了落跑的丧胆鼠辈。
这时赵佶淡淡一笑,说道:宋夏百年兵患,那夏贼强时觊觎我大宋西边诸路,弱时龟缩自保。虽然爱卿忠心体国屡立战功,可我大宋不止西有西夏,北地也有辽人虎视眈眈。虽然宋辽百年无战事,可辽国又怎会袖手旁观?
童贯躬身道:陛下圣明,辽强夏弱,欲取西夏,必先要应对辽人。而辽国经耶律宗元父子谋逆耶律乙辛乱政萧海里叛乱国力日渐衰弱,臣也曾听闻当今辽主昏庸无道,北地乱象又起,渤海奚人女真甚至我汉家儿郎诸部各怀心思,皆对辽国已生不臣之心。辽国若真无暇他顾,此时不正是取西夏的最好时机?陛下唤臣前来,也不正为此事?
童贯对赵佶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昏庸这大哥也别笑话二哥了。萧唐心中不禁冷笑道,宋徽宗和天祚帝这一对昏君的典范分别把持着大辽与大宋,而白山黑水中将女真诸部统合至一处的完颜阿骨打却有雄主之姿,此消彼长下深山莽林中的女真能灭掉整个大辽半个大宋便确实也不是甚么稀罕事。
这时就听赵佶笑道:辽国听闻童爱卿大败西夏连克羌人也甚是惊奇,爱卿既然一心为军政国事忧心,朕打算以爱卿为使出使辽国,一来可以寻经略捭阖之良机,二来亦可体察辽国国情,岂非良策?
萧唐听罢,蓦然回忆起史实中政和元年赵佶确实派童贯出使过辽国,如今反倒被自己遇见了,可赵佶为什么又宣他前来,难不成?
果不其然,就听赵佶转过头来,又对萧唐笑道:爱卿既是契丹出身,又兼任西上阁门使之职,朕亦打算让爱卿任赶辽副使之职,与童爱卿一同出使辽国!
258章 童、高的关系,奸臣也不都是朋友
赵佶命萧唐为副使与他共同出使辽国之事,童贯似乎早已知晓,他说道:我曾听闻萧都虞候祖上乃是辽国南院重臣,因耶律乙辛把弄朝政迫害异己而举家迁至我大宋,如今都虞候虽已为宋人,不过借此机缘祖上故地重游一番,倒也是桩好事。
童贯知道萧唐的身世并不稀奇,因长街千里送瑾娘开办金风玉露楼征冀南寇生擒贼张迪得宋徽宗宠信转至京师安抚京西南路平房山寇的一系列事迹,萧唐的名声水涨船高,他的过往只要稍作打探便能得知。
赵佶派萧唐作为宋臣出使辽国更不稀奇,大辽重用汉人韩德让拜大丞相,总二枢府事,他在辽境内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还一力促成宋辽盟约等,身为汉家儿郎的韩德让(后改名为耶律隆运)却是辽臣中辅政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西夏国相张元,本是宋国累试不第的秀才,却辅助西夏取得好水川大捷(虽说此人帮助异族以灭宋为己任,只想以同胞的鲜血换来自己的功名富贵)而倍受元昊重用。代表华夏正统的宋廷海纳百川,又怎会容不得他区区一个萧唐。
让萧唐稀奇的是童贯对于自己态度,自己所见到的那些朝廷大腕级人物中:郑居中倨傲城府难以亲近;高俅口蜜腹剑两面三刀;梁师成阴沉内敛,与他相处时似被只毒蛇盯上般让人浑身不舒服;就连那蔡京之子蔡攸也是趾高气昂,刻薄跋扈得很,可是童贯虽然也有股上位者的威严,却也似在有意拉拢萧唐一般。
这时又听赵佶对萧唐说道:毕竟童爱卿要面见辽主之余亦要查探辽地国情,我于萧爱卿另有重任:当年梁尚书任河北都转运使曾向朕进贡北地宝珠,朕甚是喜欢,也曾听闻萧爱卿于河北大名府时将名下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此番出使辽境,还要请爱卿再为朕采购一批北珠入宫。
萧唐一听恍然大悟,赵佶惦记的果然不仅仅是甚么国政大事,这次命他出使辽国,还是要他采购些异国珠宝供他把玩。
赵佶所说的梁尚书正是大名府留守相公梁世杰的叔叔梁子美,史载梁子美担任河北都转运使时倾漕计以奉上,至捐缗钱三百万市北珠以进。崇宁间,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北珠出女真,子美市于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两国之祸盖基于此。
那北珠颗粒硕大,颜色鹅黄,鲜丽圆润,晶莹夺目,实远胜岭南北海之产物,因而备受大宋皇室赏爱。其实赵佶对萧唐也颇为照顾,采购进贡北珠也是功劳一件,也是给予了萧唐个晋升官阶的机会。
可对于萧唐而言,关键是北珠的主产地来自于白山黑水中女真人的势力范围,看来这次不仅要与同宗同族的契丹儿郎打交道,去见识下燕云北地塞外风光,很有可能也可以见识到未来的死敌,那个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剽悍民族如今已展到什么程度
出使辽国也不是争于这一时,身兼熙河兰湟武康军节度使检校司空的童贯于西军还要诸般事宜要处理,赵佶与童贯萧唐等人话定在五个月后准备停当,北赴辽地。
商议事毕,童贯与萧唐拜别赵佶,齐齐出了延福宫门时,童贯却变了个脸色,虽然对萧唐态度依然客气,可举手投足间又多了几分威压之势,他望向萧唐,说道:咱家与西夏用兵,叵耐辽国屡屡从中作梗,这次有萧都虞候为咱家分忧,也当能察觉辽国破绽,还望萧都虞候尽心竭力,不负官家隆恩。
我这副使不过是做些采购些北珠这般弄臣的行当,又有甚么可尽心竭力的?心中虽如此想,萧唐仍微微一笑,向童贯说道:正是如此,童节帅既为主使,末将自当全力佐之。
咱家听说萧都虞候与高殿帅似乎不和?童贯把眼凝视着萧唐,又说道:听闻萧都虞候征冀南讨房山,缉剿草寇亦曾立过不少功劳。须知高殿帅之所以做得这个三衙太尉,也曾投身西北军立下军功。都虞候若是有意于国家立功,待出征西夏之时,咱家亦可以为你作保,共赴边地争个功名。
咦?你童贯会这么好心?眼见童贯脸上仍挂着意味深长的笑意,萧唐心里不由犯起了嘀咕。等到政和年间童贯渐渐把持住枢密院军权时,确实没有必要看高俅的脸色行事,可是他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平白无故地开罪高俅。
更何况目前因为蔡京强烈反对赵佶封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之事而闹得不和,童贯既知道萧唐的身世,自然也清楚他的仕途起自于蔡京的女婿梁世杰的大名府留守司中。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更何况是这个使尽心思手段,一心要总揽兵权的媪相?
童贯似是看出萧唐面色疑惑,他嘴角一翘,说道:咱家与蔡相公虽然有些争执,却也不算甚么大事。往日我等相互扶持,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蔡相公不过是一时蛰伏,官家念情又岂能一直冷落了他?都虞候既蒙圣宠,却又屈居于高殿帅麾下若是有志难酬,咱家提拔个有心为国效力的后辈将才,又有何不可?
童贯的话向萧唐传递出了三个讯号:第一童贯此人不止能带兵,而且政治敏感性绝对不差,他深知似蔡京几起几落的公相还会东山再起;第二因为萧唐出自于蔡党,又是可以在赵佶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物,这才是童贯愿意提携萧唐的原因;第三童贯与高俅的关系非但不算亲近,甚至也毫不在乎会惹高俅不喜。
萧唐也从童贯的话语中印证了他的一些想法:虽然童贯蔡京高俅等人都是宋徽宗时期有名的奸臣,可是史载童贯与高俅为数不多的交集,却是靖康元年时两人间因商议逃亡路线时生过激烈的冲突,而身为京师禁军最高长官的高俅,也没有参与蔡京童贯等联金灭辽的决策中。
史实中蔡京童贯等六贼包括杨戬高俅等权奸之间的关系可也绝对不是臭味相同着一起手拉手祸害大宋江山社稷。其中蔡京与童贯除了短期内生矛盾,大多时候都属于战略同盟关系,而蔡京李邦彦与原来的盟友王黼交恶,王黼却又巴结梁师成,而蔡京又忌惮梁师成的势力,杨戬却与梁师成分庭抗礼
几个奸臣之间的关系乱成一锅粥,而高俅除了与蔡京有些合作以外,一心只顾把持京师禁军争权,似乎高俅也深知自己是京师泼皮出身,与其他官宦文士出身的奸党之间还存在着很深的膈膜。
从童贯的角度去思考,他统军于边地杀伐数十载,打仗带兵的本事还是有的,可高俅与他同样执掌军权,却只是靠逢迎官家迹,并将京师禁军管理得乌烟瘴气,战力日益萎靡,他童贯看到又会作何感想?
这倒对萧唐来说是个好事,起码在眼下应对高俅的同时,也不至于在京师中四面树敌,叫他疲于应对。
未将也知童节帅取青唐征溪哥臧征收积石军,又于平夏城大败夏人屡立战功,实叫末将佩服得紧,若能有幸与童节帅并肩作战,末将自当效力。萧唐向童贯一拱手,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
既然出使辽国之事还须等待几月,当萧唐返回自家府邸后,便收拾包裹准备前往江州赶上押送唐父的官差与燕青等人。燕青比萧唐先行数日,他一路跟随唐父及押送他的两个公人官差约行半月左右,已经过了淮南西路而进入江州地界。
一路上唐父神情愁苦,默然不语,而那两个官差对唐父倒也客气,似也并没有暗害他的打算,而燕青机警机灵,便是一路打尖住宿随行,那两个官差也并没现他们一路被人盯梢。
当燕青尾随着唐父等一行人翻过岭头,早看见岭脚边一个酒店,那酒店背靠颠崖,门临怪树,前后都是草房。去那树荫之下,挑出一个酒旆儿来。
还没等唐父与两个官差进去,从酒店已迎出来个汉子。那汉子头上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布背心,露着两臂,下面围一条布手巾,他见了唐父及官差,立即摆出付笑脸,忙说道:几位客官,快里面请!
这地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唐父与两个官差也早已饥饿疲乏,便随着那汉子进了酒肆。可是燕青眼尖,他在暗处瞧见那个掌柜生得赤色虬须乱撒,红丝虎眼睁圆。他招呼唐父与两个衙役时,也时不时偷眼睃着他们随身的包裹。燕青心下一惊,不由暗想道:这厮生得凶狠,看那举止也非良善之辈,却是唐郎中命苦,这家酒肆,十有七八是家黑店!
259章 杀人魔祟,揭阳岭黑店
酒肆中那汉子将唐父等人请了进去,满脸堆笑着问道:三位见谅则个,我家店小,只卖熟肉和浑白酒。不知三位客官要来多少?
两个公差也正是口渴,忙说道:也好,先切二斤熟肉来,再打一角酒来。
那汉子眼神骨溜溜一转,又道:客人休怪说,我这里岭上卖酒,只是先交了钱,方才吃酒。
有些买酒的小店怕客人醉酒赖账,确实也有这般规矩。那公差正待拿碎银贯钱时,唐父长长一叹,忽然说道:两位一路带我去江州牢城营劳苦,这顿还是由我来请两位吧。
其中个公人一笑,向唐父一拱手,说道:又要唐郎中破费了,唉,说实在话,我们兄弟两人时常押送牢犯充军,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似唐郎中这种恶了京中权贵而遭无妄之灾的也见过许多。咱们兄弟也非昧着良心的人,对付凶恶的歹人自然当手狠,可似唐郎中这等人物咱们兄弟都是客气对待。
酒肆中的汉子见唐父虽然面刺金印披枷带锁,可是他须半白,又一脸惆怅苦楚,看神情气质绝非道上混的绿林好汉。他便咧嘴说道:咱这江州可是个鱼米之乡的好地面,使些钱财孝敬好牢城营上下,须吃不得甚么苦头。这位相公也不必如此忧愁,不如再筛些酒来解解苦闷。
哼!这是甚么世道,秉正直言反遭此横祸,去谄媚巴结污贪顽吏才能苟活!唐父情不自禁地又忿忿骂了句,随即他对那汉子说道:我不饮酒,上些清水粗茶解渴便好。
那汉子嘴角浮出一抹狰狞,他心中狠想道:原来这厮是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夯货!你不吃酒倒也不怕,麻翻那两个做公的足矣。明明能糊涂的死,你这厮却非要遭那生切活剥的苦楚,这倒也怨不得老子。
想罢那汉子刚吩咐过后厨的小厮切好肉,并将下好蒙汗药的浑白酒端上来时,忽然又有一人走进酒肆。进来的正是一路暗中护送唐父的浪子燕青,他也向那汉子说道:掌柜的,且来些饭菜。
那汉子见燕青生得唇红齿白俊俏倜傥,他心中又想到:此不是从天降下钱财来?好几日没个买卖,今日天却先是送三头行货来与我,却又来了个讨死的!只是这小子生得好皮相,开剥了卖肉倒也可惜。
我家店只卖熟肉和浑白酒,这位小哥要来多少?
燕青淡淡一笑,说道:切五两熟肉,我不饮酒,来些清水便是。
那汉子一怔,旋即笑道:看样子小哥也是要出远门,吃些水酒不正可解解乏来?
燕青眼见筛烫好的浑白酒并着熟肉已摆到唐父那边桌上,而押送唐父的那两个官场急不可待地斟了上酒,酒碗已快沾唇时,他忽然大声说道:这可不敢,如今江湖上歹人甚多,多有万千好汉着了道儿的。酒肉里下了蒙汗药,麻翻了,劫了财物,人肉把来做馒头馅子,不能不多加些小心。
那汉子听了脸猛然一沉,而那两个酒已送到嘴边的公差却是一愣,他们与唐父一起怔怔地向燕青望去。
那汉子忽然转过身来,对那两个公差笑道:既然这位小哥都说了,你们千万不要吃,我这酒和肉里面都有了麻药。
那两个公差面面相觑一番,他们只以为燕青是哪里寻上门来搅这酒肆生意的,便笑道:这个大哥也来取笑,哪有卖酒的自说自家酒里下了麻药的?
燕青心中暗暗一叹,他已经蓄势待,做好了与人厮杀的准备。
酒肆中那汉子抱着膀子斜倚在门槛,一对招子恶狠狠地凝视着燕青。而那边两个官差已各吃了一碗酒下肚,不过片刻,那两个公人顿感天旋地转,猛地扑倒在酒桌上,连口角边都流下涎水来。唐父见了大惊失色,他是杏林世家出身,平日出行投宿也都有仆役照拂住得镇县中的大客栈,根本不知道许多偏僻处的黑店用蒙汗药麻翻行人这等手段。
此时已经从后厨又奔出五六个小厮,他们个个手中持着尖刀将燕青围住。那个汉子也直起身子来,从个小厮手中接过把刀身几乎呈半圆形,且刀身上满是血锈的剁肉刀来,那汉子脸上狰狞毕露,他阴声说道:你这厮是从哪冒出来的小猢狲?也敢来寻我揭阳岭催命判官的晦气!
那催命判官又喝令两个小厮去捉燕青,燕青一心只要催命判官等这干人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他忽地一脚踢翻桌子,大声道:你便是酆都城的真判官,做这种下三滥的勾当,直辱了绿林好汉的名头!
说罢燕青擒贼先擒王,一个箭步直奔那催命判官冲去。虽然几个小厮要拦,却不防燕青连着闪身侧步,倏然间已冲到了催命判官身侧。那催命判官挥起血腥味犹浓的剁肉刀便朝燕青头上劈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