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看到武明空的样子,李休也是暗叹一声,当初刚收下武明空这个学生时,他可没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娶这个历史上的女帝,只不过随着相处日久,他慢慢的也现武明空虽然聪明有心机,但在自己的引导下,本性也十分的善良,而且她有学识有手段,只要嫁一个良人,日后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贤内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休在现李晋和武明空之间微妙的感情后,也实在不忍拆散他们,无论什么时代,初恋总是最美好的,特别是他们这个年纪,产生的感情也更加的纯粹,不过初恋也是最脆弱的,很少有人能够与自己的初恋走到最后,而李休则希望自己儿子的感情生活更加顺畅一些,不要在感情上受太多的伤。
武明空倒是没有像李休这样想的那么深,她现在也只顾着高兴了,只不过很快她就想到一个问题,当下有些怯生生的再次道:“先生,婚姻一向都是父母之命,您同意了,可是师娘那里会同意吗?”
李晋可不是李休一个人的儿子,平阳公主对李休的婚姻也有很大的话语权,特别是平阳公主对管教儿子方面十分霸道,有时李休也插不上手,所以若是平阳公主不同意的话,恐怕这桩婚事也很难定下来。
听到武明空问起平阳公主的态度,李休也不由得脸色一僵,过了片刻这才干咳一声道:“秀宁的态度的确十分关键,不过现在我同意了,你和晋儿也没问题,可以说是三个对一个,所以我们可以想办法一起说服她,当然了,你们也不要太着急,我回去先试探一下她的态度,然后咱们再想对策!”
李休现在也说不准平阳公主对这件事的态度,毕竟这件事可是关系到自己儿子的终身大事,别看平阳公主对李晋十分的严厉,但其实那只是她对李晋关爱的方式,事实上平阳公主对李晋的疼爱一点也不比李休差,所以谁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武明空和李晋的婚事。
“多谢先生,不过我们也不急,反正我们年纪还小,等到……等到李晋十八岁后,再……再成亲也不迟,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等!”武明空也看出了李休的担忧,当下也开口宽慰道,只是说到“成亲”这两个字时,她还是有些害羞。
李休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以武明空和李晋的年纪,的确不用太着急,当然平阳公主如果能同意这件事更好,这样可以将婚事先定下来,等到日后他们长大后再成婚也不迟。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休倒是没有贸然去问平阳公主的态度,一来他没想好怎么去问,二来武明空也想等李晋回来后商量一下,毕竟现在李晋在军校,平时也难得回家。
不过还没等李晋回家,崔干那边的书院却先有了动静,主要是书院已经建好了,而且世家的人员也到的差不多了,所以崔干也觉得没有再保密的必要性,毕竟接下来就是要招生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开始四处布要开办书院的消息,直到这时李休才知道,原来这个书院的名字就叫南山书院,崔干就是这座书院的山长,而且还请了许多有名的博学大儒来到书院任教,结果这个消息一出,南山书院也立刻在士林之中引起一股巨大的风暴,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个南山书院的消息,更有无数人在打听书院什么时候开始招生,招生的条件又有哪些?
“李休,崔干那边终于要开始招生了,你觉得咱们要办书院的消息什么时候放出去好?”这天李世民再次将李休召到宫中,然后开口询问道。
“陛下都准备好了吗?”李休听到这里也都不由得惊讶的反问道,虽然一个书院对朝廷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但这才短短几天时间,李世民就要将消息放出去,这未免也太快了。
“咳,其它的事情都好办,只不过现在有件事却遇到点麻烦。”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却是干咳一声,脸上也闪过几分尴尬之色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激将法
世家那边的南山书院终于公开了,估计很快就会进行招生,所以李休也被李世民召到宫中,商议一下朝廷开办书院的事,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说遇到了一点麻烦,这让李休也有些奇怪,毕竟对于朝廷来说,开办书院还真不算什么大事,特别是现在大唐强盛,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充足,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对啊?
“陛下,不知是什么样的问题,难道以朝廷之力还解决不了吗?”李休这时也有些担心的道,在他的计划中,朝廷的书院将要和世家的书院一起开业,这样才能与对方争夺人才,现在已经快四月份了,南山书院那边最迟到五六月份时就应该开始招生了,所以朝廷这边的动作也必须要快。
“咳,其实书院的准备事宜还是十分顺利的,地址我也已经选好了,本来那里是朕的一座行宫,不过我也实在没时间去,放在那里也是浪费,索性就改成书院了,另外大部分的人员也都到齐了,随时都可以开始招募学生。”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世民忽然神秘的一笑,然后卖了个关子道。“不过这其中还是遇到一个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我已经将这个问题召进宫了,你马上就可以见到他!”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就见有内侍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宋国公求见!”
“宣!”李世民也立刻开口道,说完也笑呵呵的看向了李休。
“陛下,你说的这个麻烦不会就是萧瑀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萧瑀归唐后被封为宋国公,虽然期间几次被罢相,但爵位却没有被剥夺,直到最后一次惹怒了李世民,才被夺走了爵位,不过很快李世民就又归还给他了。
“不错,就是他!”李世民这时颇有些无奈的道,“上次你向朕举荐他担任书院的山长,朕也觉得十分合适,所以就想让他接下书院的事,不过这个倔老头却不肯受命,派人送去的圣旨他也不肯接,朕拿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召他入宫,打算亲自说服于他。”
大唐这个时期的君臣关系远不像后世的明清,在明清时期,皇帝就是天,臣子如果敢抗旨,几乎是杀头之罪,但是在唐朝,甚至是之后的宋朝,君臣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后世的老板和雇员,老板掌握着雇员的升迁,但雇员不高兴了,也可以把老板给炒了,颇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气概,所以皇帝想要让别人为效力,其实是个双向的过程,对方不同意他也没办法。
“陛下您是不是找错人了,上次我可是把萧瑀给得罪惨了,您让我劝他恐怕会适得其反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无奈的道,他现在都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说服萧瑀这种事应该让长孙无忌来做才对,他口才好,又和萧瑀没什么仇怨,比自己适合多了。
“哈哈~,你有所不知,萧瑀就是个驴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所以等到他来了之后,你就只需要用激将法就行了,到时他肯定会上钩!”李世民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道,对付萧瑀这种倔脾气,他也十分的有经验。
就在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当下李世民也立刻闭上嘴,然后向李休使了个眼色,君臣二人也做好了准备。
不一会的功夫,只见头发花白的萧瑀身穿朝服,一板一眼的走进了大殿,只是当他看到李休时,却不由得冷哼一声,看样子上次的事他依然记在心里,然后这才向李世民行礼道:“老臣萧瑀,参见陛下!”
“宋国公不必多礼!”李世民这时也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然后这才再次开口道,“这次朕召你前来,其实是想和你商量书院的事,虽然宋国公上次没有接旨,但朕觉得满朝文武之中,还是你最适合担任这个山长之职!”
“陛下,臣上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臣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恐怕时日无多,所以想呆在家里颐养天年,还望陛下体谅!”萧瑀这时却是硬邦邦的回答道,听他说话时中气十足的样子,可没有半点身体不好的样子。
旁边的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撇了撇嘴,因为他知道萧瑀他们家可能是基因比较好,一家人都比较长寿,比如萧皇后下半生颠沛流离,吃了那么多的苦,但最后也活到了八十岁,而萧瑀同样活了七十多岁,而且还是因为姐姐去世,感情受到巨大的打击才去世的,而他现在才六十岁,至少还有十几年好活。
“宋国公你言重了,朕看你精神健硕,气色比一些年轻人还要好,而且以你的才能,呆在家里养老实在是太浪费了,刚好这个书院对朝廷意义重大,而且教书育人也是孔子毕生的追求,宋国公你在少年时就颇有才名,现在更是我大唐少有的儒学大家,也只有你,才能挑起书院这个重担啊!”李世民也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当下开始给萧瑀戴高帽。
“陛下过誉了,臣空活数十年,连一些年轻人都比不过,当不得陛下的夸奖,所以书院这件事,还请陛下委任给别人吧!”萧瑀却根本不吃李世民这一套,反而再次态度强硬的道,而且说到“年轻人”这三个字时,还特意看了李休一眼,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哑然失笑,没想到这个老头这么记仇,在这个时候都不忘带上自己。
既然萧瑀对自己开火了,李休自然也不会干坐着,于是这时主动站出来道:“陛下,宋国公所言极是,书院那边初创,牵扯到各方面的事情极多,必须委任一个有能力有名望的大臣才能担当此任,所以臣觉得宋国公并不适合这个职位,臣在这里倒是想推荐一人,肯定比任何人都适合担当此职!”
激将法李休虽然很少用,但也并非不懂,所以他一开口,就拐着弯的骂萧瑀没能力没名望,这下把萧瑀的脸色都气白了,不过这也正是李休想要的效果。
“哦?不知驸马要推荐何人?”李世民这时也十分配合的演戏道。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萧瑀入彀
“书院与科举一样,都是不以出身而挑选人才,所以书院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公正、公平,绝对不能让一些投机取巧之徒混进来,因此书院山长也必须要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才行,而遍观满朝文武,臣觉得魏征魏征大夫最适合山长一职!”李休这时笑呵呵的推荐一个道。
上次打压佛门,从而导致佛门势力衰落,数十名高僧被流放到北方草原上,而萧瑀崇信佛教,所以对李休这个始作俑者也是大为痛恨,而除了李休之外,负责僧道录司的魏征则排在第二位,所以李休才故意拿魏征来刺激萧瑀,当然魏征也的确很适合书院山长一职。
果然,听到李休竟然推荐魏征,而且话里话外都在贬低自己,这让萧瑀也不由得火气上涌,当即就忍不住开口道:“驸马此言未免有些过了,我大唐人才济济,朝堂上也不是只有一个魏征!”
“魏征的确也很适合山长一职,不过宋国公的话也不错,比如宋国公也同样以刚正不阿而闻名,所以在挑选山长一职的人选时,朕第一个就想到了宋爱卿。”李世民这时也笑呵呵的开口道,他和李休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终于让萧瑀落到了套子里。
听到李世民帮着自己说话,萧瑀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不过李休却是冷笑一声开口道:“宋国公能不能胜任暂且放在一边,不过宋国公之前不是已经拒绝了吗,而且相比之下,魏大夫也更加年轻,书院初创,肯定有很多的事务需要处理,以宋国公的年纪,臣担心他会精力不济,根本无法胜任山长一职!”
“李休,你什么意思?难道是成心的要与老夫过不去!”萧瑀这时也终于被李休的话给激怒,当下大声质问道,他本来就是个火爆的脾气,有时连李世民的面子都不给,再加上李休三番两次的故意激怒萧瑀,自然让老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宋国公这是什么话,我也只是就事论事罢了!”李休却是语气淡定的回敬道,反正李世民叫自己来就是唱黑脸的,所以就一直黑到底了,而且他和萧瑀本来就不合,也不用担心再得罪他。
“萧爱卿息怒,李休的话虽然直了点,但魏征也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朕更希望你能接下这个重任,所以还请你再考虑一下!”李世民这时急忙打圆场道,顺便又向萧瑀抛出了橄榄枝。
这次萧瑀终于不再拒绝,甚至连犹豫都没有就立刻开口道:“臣愿意担任这个山长之职,到时那某些人看看,到底是谁更适合这个职位!”
萧瑀说到最后时,还特意挑衅的瞪了李休一眼,不过李休这时却是风清云淡的一笑,站在那里不再开口,这让萧瑀也是一愣,因为李休的反应有些不对,自己“抢”过了山长之位,他不应该因此而生气吗?可是现在却连争辩都没有争辩,与刚才简直判若两人。
萧瑀虽然脾气不好,很容易被人激怒,但并不意味着他脑子笨,事实上他少年时就颇有才名,而且又在官场上沉浮数十年,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见过,所以这时他也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在暴怒之下,恐怕已经中了李休和李世民的圈套了。
想到上面这些,萧瑀也不由得怒气上涌,特别是看到李休一脸淡笑,好像丝毫不怕他已经看破他们的计谋,更让萧瑀气不打一处来,可是他刚才已经接下了山长一职,绝对抵赖不得,可以说这个哑巴亏他吃定了。
李休和李世民的确不怕萧瑀看穿他们刚才是用激将法,一来他已经答应了担任山长一职,已经不可能反悔,二来李世民也了解萧瑀的性格,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会全力去做,绝对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消极怠工。
“陛下,臣告退!”李休这时也十分知趣的告退道,目的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不过萧瑀也看穿了他们的计谋,接下来就该李世民再安慰对方几句了,自己就不适合再呆在这里了,这样也方便他们谈话。
“好,你先退下吧,有什么事情朕再找你商量!”李世民也明白李休的用意,当下点了点头道,然后将萧瑀单独留了下来,一来消除他心中的怒火,二来也是向他详细介绍一下书院的情况,以方便他的接管。
这时也刚过中午,李休想到印书局那边的论语应该快印完了,于是就迈步来到印书局。因为原来的印书局被烧毁,新的印书局也增加了防卫的人手,而且里面又都是易燃之物,所以印书局的管制也十分严格,比如所有人进出都要搜身,主要是禁止任何人带引火之物进入,哪怕是李休也不例外,因为这条规矩就是他亲自定下来的,自然也要以身做则。
经过搜身后进到印书局,迎面而来就是一股浓重的墨汁味,读书人都说书有书香,其实就是墨汁的味道,不过墨汁的味道淡一点时,可以称得上是墨香,但若是味道太重,那可就不能称之为香了,反正李休对这种味道十分不喜欢,所以如果没有必要,他也不愿意来这里。
刚一进印书局,立刻看到有管事正指挥着人向外运书,一捆捆刚刚装订好的书籍放在车子上往外拉,因为这次论语印刷的数量庞大,所以印书局的库房根本不够用,有些书籍还要运输到全国各地出售,所以这些论语已经开始分批的运到外面,或存储或装车运到外地,局里的人也是忙的团团转,根本没有半点空闲。
给这些运书的车子让了下路,负责的管事也只是向李休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指挥着队伍离开,等到这些人走后,李休这才迈步进到里面。
印书也分成数个工序,比如排版、印刷、切边,最后才是装订成书,李休按照工序的不同,又将印书局分为数个所,排版所、印刷所等等,其中最核心就是排版和印刷,而且这道工序的联系也最紧密,所以两个所也是紧挨着,中间还有门相通。
李休先去排版和印刷两所转了转,这里的工序也是他最熟悉的,然后又去了切边和装订这里,印刷并不是一张纸只印一版,而是一张纸上印刷数版,这样可以加快效率,然后再用刀切成书页,按照顺序排好后,才能送到装订那里。
李休检查了一下工匠们切好的书页,因为印刷的全都是论语,这也是李休唯一能够背诵的书籍,所以他倒也十分的熟悉,当下将书大概的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错误,这才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启禀驸马,外面有人想要进来!”正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印书局外围的守卫小跑着进来,看到李休也立刻禀报道。
“是谁?”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皱眉道,印书局除了禁止带引火之物进入外,其它闲杂人等也是一律不准进,除非是得到李休的同意,否则就算是李世民来了也没用。
“宋国公!”报信的人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他倒是不知道李休和萧瑀的恩怨,只不过萧瑀来的时候脾气可不怎么好,提到要见李休时也没什么敬意,所以他也担心李休见到对方会生气,从而牵连到自己。
“他怎么来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自语道,然后思考了片刻这才开口,“让他进来吧!”
“是!”报信的人答应一声,然后飞奔而去,李休这时却是淡定的一笑,从刚才这个报信人脸上的表情变化,他就猜到萧瑀现在的火气肯定还没有消,不过他既然来见自己,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估计还是和书院有关,他也不希望因为私人的恩怨而妨碍了公务。
李世民的劝说显然没起到什么作用,萧瑀离开两仪殿时依然是气呼呼的,更让他恼火的是,因为书院的事,他必须要去再见李休一次,所以就先去了理财监,却没想到扑了个空,最后还是向理财监的人打听,这才知道李休应该在印书局,于是就气呼呼的赶到这里。
只是让萧瑀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堂堂一个国公,想要进印书局时竟然也被拦了下来,虽然他不屑和一帮宫中的禁卫争执,但也难免怒上加怒,而这些也全都算到了李休头上。
好不容易等到进去报信的人出来,并且请他进去时,萧瑀也是冷哼一声迈步就走,报信的人想要帮他带路,却也被他拒绝了,毕竟印书局里并不是很大,想要找到李休也并不困难。
不过萧瑀刚开始却是走错了路,竟然来到了印刷的地方,结果当他看到一页又一页印刷满论语句子的纸张,如同雪片一般被印出来,当场也震惊说不出话来,虽然他也听说了一些印书局的事,但毕竟耳听为虚,直到现在亲眼看到竟然这么容易就将论语印了出来,也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撼,一时间竟然忘了自己来这里的原因。nt
:。: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意外的和解
李休在印书局切边所等着萧瑀,却没想到左等他不来,右等他也不来,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十分的奇怪,当下让人去找了一下,结果很快就有人前来禀报,说是在印刷所那边见到了萧瑀。
得知萧瑀竟然在印刷所那边,李休也不由得十分奇怪,于是迈步就来到了这里,果然一眼就看到了萧瑀站在印刷的工房外面,正踮着脚向里面打量,脸上的表情似惊似喜,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看到萧瑀看的入神,李休也只得走上前开口道:“不知宋国公来找在下可有什么事情?”
听到李休的话,萧瑀这才醒悟过来,当下转身看了李休一眼,不过这时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半分怒火,反而有些不可思议的打量着李休,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这个印刷书籍的办法驸马是怎么想出来的?”
“国公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相信我能想出这个办法?”李休这时却是颇有些不满的道,如果对一般人,他也不会这么无理,只不过萧瑀和他本来就有矛盾,刚才两人还在两仪殿吵了一架,所以他自然也也对萧瑀的话十分敏感。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萧瑀听到他带刺的质问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耐心的解释道:“我想驸马误会我的意思了,刚才我亲眼看到一页页的论语被印刷出来,这些书页上的字如果让我抄写的话,恐怕要抄上小半个时辰,可是在这些工匠的手里,不过瞬间就印刷完成,刚才我数了一下,他们一个时辰里印刷的书页,足足可以让我抄一年的时间,而且还必须不吃不喝不睡才能抄完。”
萧瑀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赞叹的神色,虽然他是贵族出身,但是从小家教就十分严格,特别是读书方面,而为了加强记忆,他也经常的抄书,甚至他家中的藏书,很多都是他从小一笔一划抄写出来的。
李休听到萧瑀的话也不由得一愣,然后又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对方,发现萧瑀不像是在撒谎,这让他也感到有些惊讶,不过对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也不好再这么横眉冷对,于是干咳一声回答道:“其实这个活字印刷也没什么,如果萧公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带你在局里转一转!”
“那可太好了,老夫也正想了解一下这个印刷是怎么运作的!”萧瑀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大喜道,虽然之前他对李休很有成见,但是这个印刷术却对他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虽然之前他也听说了印书局的事,但毕竟不如亲眼看到来的真实。
当下李休带着萧瑀从排版所开始,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给他介绍,活字印刷的原理十分简单,所以萧瑀也是一看就懂,不过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每道工序都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这也让萧瑀连声赞叹,对于李休的成见也在不知不觉中完全消失了。
最后李休带着萧瑀来到装订所,这也是印刷书籍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将切好边的书页装订成书,只不过因为时代的限制,这时的书都只能用线将书页缝起来,也就是后世传说中的线装书,当然装订书可不像缝衣服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特制的工具才行。
萧瑀参观完了整个印书局后,当下拿起一本已经装订好的论语翻了翻,当下也不由得十分感慨的道:“一本论语,以前我最少要抄写好几天的时间,可是放在这里,一个时辰他们就能装订出几十上百本书籍,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早有这样的办法,恐怕天下间所有读书人都不用担心没有书读了。”
对于萧瑀的感慨,李休也可以理解,事实上自从印书局建立以来,每个到过这里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慨,读书越多的人就越是有体会,毕竟凡是读书人,就没有不抄过书的,可是印刷术的出现,却代表着以后的读书人将不用再吃这样的苦了。
1...362363364365366...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