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看到李休低头不语,李世民也感到心头窝火,本来他以为李休和长孙无忌能够站在自己这边,却没想到两人一个和稀泥,一个直接以辞官为威胁,要求他收回成命,这让他如何不怒?
“咳,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太过复杂,不如今天就到这里,等到明天再商议这件事也不迟!”正在这时,只见长孙无忌干咳一声再次上前道,他也是为李世民找个台阶下,毕竟连李休都反对这件事,又魏征这个不怕死的,可以说李世民最后也只能屈服,推迟一天也能保全一下李世民的颜面。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也终于恢复了几分理智,当下只见他瞪着眼睛压抑着自己的怒火道:“李休你把辞官的奏折收回去,朕是不会同意的,魏征你也别急着寻死,朕今天累了,等明天再商议这件事!”
李世民说着就站了起来,一甩袖子转身就走,根本不给李休和魏征说话的机会,本来魏征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似乎是想拦着李世民不让他走,以魏征的性格,他绝对做得出这种事,甚至逼着李世民在今天就要让李泰搬出宫,不过却被李休给拦住了,毕竟李世民好歹是皇帝,逼的太急也不好。
“驸马,你事先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好让我有个准备?”李世民刚走,长孙无忌就向李休抱怨道,毕竟刚才李休直接以辞官威胁,他事先也是一无所知。
“这种事有我一个就足够了,根本用不着无忌兄!”李休这时却是微笑着道。
其实李休之所以事先没有告诉对方,主要是他和长孙无忌的情况不同,对于官职,他没有任何的留恋,甚至辞官对他来说就相当于卸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长孙无忌却不可能和他一样不把官职放在眼里,更不可能和他一样以辞官为威胁,因此就算事先告诉对方,也只会让长孙无忌尴尬,索性也就不说了。
“驸马,这次多谢你相助,虽然陛下现在没有表态,不过我估计他很快就会让越王搬出武德殿了!”正在这时,只见魏征扶着柱子站了起来,然后有气无力的向李休道谢道。
魏征今天真的是存了死志,虽然在撞柱子时被傅奕等人拦了一下,但依然伤的很重,光是血就流了不少,更何况还是伤到头部,现在也有些发昏,放在后世绝对属于脑震荡,因此李休这时也急忙扶住他道:“魏大夫你今天也太冲动了,就算陛下一时糊涂,你也犯不着以死相谏啊!”
“君无道,臣之过,如果陛下一意孤行,我这条老命也没有再留着的必要了!”魏征这时却是强撑着身子,面带坚毅的再次开口道。
虽然李休以前觉得魏征太过古板,为人也不好相处,不过现在也不得不佩服他这种舍身为国的勇气,毕竟同样是面对这件事,李休也只是以辞官相威胁,绝对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
不过魏征现在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必须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因此李休也亲自搀扶着他出了大殿,然后又送他上了马车回府休息。等到魏征走后,李休也与长孙无忌告辞,然后去了理财监处理公务,他虽然说了要辞官,但那只是威胁李世民之用,毕竟银行系统没有打造完整,他也不会轻易的放弃,当然若是李世民真的同意他辞官,他也绝不会留恋。
因为昨天李休没来,所以今天积压了不少的公务,结果他一直忙到天色将晚时,这才处理完所有的事情,然后乘上马车回到家中,这时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正等着他回来一起吃饭。
只不过当李休来到餐厅时,却忽然发现有些异样,当下抬头打量了一下,这才发现厅中多了一个女孩,这让他也不由得笑道:“丽质你怎么来了?”
家中多出来的女孩正是李丽质,她的身体不好,经常来李休这里边学习边治疗,本来也经常住在李休家里,不过前段时间长孙皇后生病,她身为嫡长女,自然要在母亲床前侍奉,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来过李休这里了。
“夫君,你都回来晚了,咱们还是先吃饭再说吧!”李休的话音刚落,就只见平阳公主抢先说道,说话时还向李休使了个眼色,似乎是不想让李休再问。
懒散初唐 第九百二十五章 宫中吵架
看到平阳公主向自己使眼色,李休也立刻领悟,当下也没有再追问李丽质来自己这里的原因,而是改口问起她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情况,虽然李丽质刚开始来李休这里主要是为了治病,但后来也同样跟着李休学习,而且还是李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说起来今年李丽质已经十三岁了,一般的女孩子发育早,十三岁已经有了几分大姑娘的样子了,不过丽质的心脏不好,哪怕平时积极的锻炼,依然影响了她的生长发育,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小一些,比她小两岁的平安郎现在都比她要高出一头了。
不过李休在询问时也明显的感觉到,丽质的情绪有低落,估计这也是平阳公主不让自己问的原因,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奇怪,丽质这段时间一直在宫里照顾长孙皇后,难道说是长孙皇后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等到吃过饭后,平阳公主将李休单独叫到房间,然后关上门这才开口道:“宫里头吵架了,丽质一生气就跑出宫,今天晚上就不回去了。”
“吵架?谁和谁吵架?”猛然间听到平阳公主的话,李休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当下开口反问道。
“能把丽质气的不愿意回宫,你说是谁?”平阳公主这时也有些没好气的道,她不但是心疼丽质这个侄女,同时也有些心疼长孙皇后这个弟媳,毕竟她本来就在病中,现在又生这么大的气,身体还不知道会被气成什么样?
李休听到这里也立刻醒悟过来,不过他也有些奇怪,按说长孙皇后的病还没有好,李世民不应该会惹她生气才对?不过紧接着李休就想到了李泰搬进武德殿的事,当下也立刻明白过来,估计长孙皇后那边也听到了消息,所以才和李世民吵了一架。
说起来李休与长孙皇后并没有见过几面,毕竟皇宫里规矩森严,宫中的妃嫔一般是不能见外臣的,这还是长孙皇后亲自立下的规矩,而且为了以身做责,她甚至连自己的亲哥哥长孙无忌都不见,也只有在一些比较重大的典礼中,身为外臣的李休才能远远的看一眼李世民的妃嫔队伍,比如上次李渊的葬礼上,李休就曾经见过长孙皇后。
不过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是李休对长孙皇后还是十分佩服的,她不但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将偌大的一个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从来没有听说妃嫔相争的事,而且她本人也有着极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在一些朝政上也能给李世民一些建议,比如对于魏征这个人,李世民曾经数次都想杀了对方,但长孙皇后却数次为魏征求情,可说要不是有长孙皇后为魏征求情,说不定现在魏征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李休几乎可以肯定,长孙皇后在知道李世民让李泰搬到武德殿的事情后,肯定会坚决反对,一来她知道这会导致太子之位不稳,从而影响到大唐的江山社稷,二来她也不希望让两个儿子因此而相争,所以只要她还活着,就绝对不会让李世民一意孤行。
“难怪皇后会生气,甚至不惜和陛下吵了一架,原来是因为这件事!”李休想到上面这些,当下也不由得自语道,长孙皇后是个十分知大体的女子,一般不会像今天这样和李世民吵架,除非是像这次李世民真的昏了头,让李泰搬进武德殿简直就是挑拨他们两兄弟内斗,身为母亲的长孙皇后自然会生气。
“怎么了,夫君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吵架?”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自语声,当下也不由得好奇的问道,本来她是不愿意理会李世民的家事的,只是丽质从小跟着她一起长大,她又一直想要个女儿却没能如愿,因此也将丽质当成女儿来养。
“咳,这个……”李休这时却是干咳一声犹豫了一下,虽然长安城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了,但他住在城外,平阳公主又很少进城,所以暂时还不知道李泰搬进武德殿事,李休也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她?
“夫君有什么事情就说,若不是因为丽质,我才懒得理他们家的事!”平阳公主看到李休犹豫,当下也有些不高兴的道。
“好吧,娘子莫要生气,我说就是了……”李休自然不愿因这点小事而惹妻子生气,当下就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甚至连今天魏征以死相谏,自己以辞官威胁的事也都讲了出来。
“呯!”平阳公主听到这里却是气的一拍桌子怒道,“承乾的伤还没有好,他却已经开始物色接替太子的人选了,果然是个冷酷无情的性子,难怪观音婢那么好脾气的人也要和他吵起来,再这么下去的话,他迟早都要变成孤家寡人!”
“也不能这么说,陛下在别的事情上都十分英明,但唯独对管教自己的儿女这件事上十分糊涂,特别是他一向宠爱李泰,可能之前根本没有深想,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现在又碍于面子不好反悔,这才造成现在的局面!”看到妻子这么生气,李休也急忙劝道,不过他的话却连自己都不怎么相信。
“哼,承乾和丽质他们摊上他这样的父亲,才真是人生中的大不幸!”平阳公主这时却是余怒未消,说完站起来就走道,“不管他有什么打算,我也懒得管,我去看看丽质,晚上让她和我一起睡!”
看着平阳公主气呼呼的离开,李休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就知道只要和平阳公主聊起李世民,肯定会是这样的结果,看来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李世民这个弟弟了。
第二天一早,李休比平时足足早起了一个时辰,然后乘上马车就往宫里赶,因为他要早点赶到宫里去拦着魏征,按照昨天魏征的态度,今天李世民要是再不收回成命的话,魏征真敢再撞第二次,今天又是李世民召集一些大臣议事的日子,也就是俗称的小朝会,李休还真魏征当成众人的面撞到柱子上,闹出人命对大家都不好。
懒散初唐 第九百二十六章 傲骄的李世民
当李休赶到两仪殿,果然看到头上还包着纱布的魏征已经来了,另外不但他来了,身边还跟着一群谏官,说起谏官这个群体,无论是皇帝还是其它的大臣,对他们都是又爱又怕,因为这帮人时不时的就会在朝堂上搞事情,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爆出一件大事,但少了他们又不行,否则就没有人指正君王的过失了。
本来小朝会参加的人不多,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不但魏征他们这些谏官来了,另外只要品级够的,也几乎都来了,有不少人都与魏征走的很近,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肯定是和魏征是一伙的,毕竟他们也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这点倒是和李休的看法一样。
小朝会开始前,所有人都在两仪殿的大门外等候,直到李世民的召见后才能进到殿中议事,不过今天也有些奇怪,本来小朝会开始的时间早就到了,但是却迟迟没有接到李世民的召见,这让不少人都是议论纷纷。
李休也觉得奇怪,刚好在人群中看到了长孙无忌,于是他也走上前问道:“无忌兄,今天怎么回事,陛下为何还没有召见咱们议事?”
“我也不清楚,不过昨天宫里的事驸马听说了吗?”长孙无忌这时也一头雾水,但是随即又问起另一件事。
“丽质都跑到我家去住了,你说我知不知道?”李休当即无奈的回答道,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吵架的事并不奇怪,毕竟他这个人心思重,在宫中安插耳目也是很正常的。
“唉,我现在担心皇后的身体,真怕她再有什么意外!”长孙无忌这时也叹了口气,随即露出担心的表情道,他自幼父亲早逝,他只能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所以他和长孙皇后之间的感情也十分的深厚,这时的担心也不是假的。
李休听到这里心中也有些嘀咕,猜测着该不会是因为昨天吵架,导致长孙皇后的病情恶化了,所以李世民没空来吧?不过也不对啊,长孙皇后的病一直由孙思邈负责,如果她的病情真有什么情况,自己应该会接到消息啊?
就在这时,其它人也觉得不对,看到李休和长孙无忌在这里,于是也纷纷上前打听情况,毕竟他们是李世民身边最亲近的大臣,可惜他们两个现在也是一无所知,这也更让人感到奇怪,一时间议论之声也更大了。
不过也就在众人议论李世民为何还不召见他们时,忽然只见一个内侍拿着圣旨从殿中走出来,然后展开圣旨宣读道:“制曰:越王贤而有才,朕甚爱之,特赐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余官如故……”
下面的李休等人一时间也都有些搞不清楚情况,怎么等了半天却只等出一道圣旨?而且听圣旨上的内容,似乎都是在夸奖李泰,并且还将李泰的王位由越王变成了更加尊贵的魏王,封地也增加了不少,难道说李世民真的要和整个朝堂的大臣对着干?
不过就在圣旨读到最后时,却忽然只听内侍忽然顿了一下接着宣读道:“……特赐延康坊魏王府一座,即刻起入住,另免除延康坊百姓租赋一年,以示皇恩!”
听到最后面赏赐府邸的话,李休和长孙无忌这才总算明白过来,原来李世民真正的目的在这里,前面赏赐给了李泰那么多东西,最终还是向魏征这些大臣委屈,让李泰搬出了武德殿,当然皇帝有皇帝的脸面,哪怕是认输也不能明着认,所以才有了前面的那些废话。
当然了,李休也猜测李世民心中并不甘心认错,所以才赏赐给李泰那么多东西,借此向大臣们表示自己的不满,不过只要能让李泰迁出武德殿,其它的并不重要,也没有人会计较这些。
宣读完圣旨后,内传直接宣布退朝,看样子李世民还真是傲骄,认个错却连朝会都不开了,不过魏征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一个个也露出胜利的笑容,至于开不开朝会他们也不会在乎,当下三三两的离开了。
“陛下啊~”只见长孙无忌这时无奈摇了摇头叹息道,说完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次的事李世民的确是做错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他真的有什么易储的想法,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
“陛下改正就好,这下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李休这时也接口笑道,不过说到这里时,他却忽然又想到李承乾,当下也不由得皱了下眉,虽然李世民收回了成命,但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这恐怕也会在李承乾的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父子间的感情,甚至会造成其它更加深远的影响,这些也让他不由得有些担心。
今天是肯定见不到李世民了,李休当下回到理财监继续做事,洛阳那边的银行运营良好,许敬宗甚至已经在筹备洛阳的拍卖行了,毕竟洛阳那边的银行也同样有质库,每天典当的货物并不比长安少,估计日后只要有银行的地方,就会有拍卖行的存在。
因为临近年关,银行的事情也特别的多,其中有一项十分特殊的事情,那就是为官员发薪俸,上次李休向李世民建议,将官员的薪俸全部改为铜钱发放,这样省时省力,不过李世民担心影响太大,因此最后只用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所有官员可以自愿选择,可以像以前那样要实物,一年才发一次,也可以改为铜钱,由银行每月发放。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官员因为惯性的原因,很少有人愿意将薪俸改为铜钱,也只有李休和理财监的官员才以身做责,改为每月向银行领薪俸,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轻的官员开始觉得领钱比较方便,毕竟他们年轻人交际多,平时的花费也多,若是一年一领,而且还领的是实物,用起来也不方便,所以就开始将薪俸改为每月向银行领钱。
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也到了一年一度发放薪俸的时间了,估计是许多官员觉得雇几辆大国拉东西实在太麻烦,因此官员愿意领铜钱的人数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这可是大好事,毕竟官员要从银行领钱,这也代表着银行影响力的扩张,日后银行需要与其它官衙协调时也会方便许多。
不过申请的官员多了,李休这边自然也开始忙碌起来,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每个官员的资料都要编写入库,然后存到银行的资料库里,说起来整个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资料库了,说句不好听的,如果银行失了火,哪怕是钱库都可以不救,但是这个资料库里的东西必须要救出来,因为里面记录着银行各个客户的资料,缺失一份就会造成大麻烦。
当然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一般银行都有两个资料库,比如长安的银行,一个资料库在银行内部,另外一个资料库则在理财监,长安的银行每天都要将更新的资料做成两份,其中一份存放在银行,另一份则需要运到理财监存放。
这样就算其中有一份损坏了,另外还有一份备用,毕竟两个资料库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有人故意破坏银行,这就得麻烦大理寺了,另外一个就是银行惹得天怒人怨,所以老天降下了神罚,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认命了。
李休一直忙到天色将晚时,这才伸了个懒腰站起来,然后活动了几下出了门,坐上马车出了皇城准备回家,等到他出了皇城时,外面已经是华灯初上,长安城的夜生活也刚刚开始,皇城门前是个宽大的广场,本来这里是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的,不过这几年长安城的商业越来越繁华,人口也越来越多,所以李世民特意下旨,允许百姓在皇城门前的广场做生意,结果这里很快成为长安城最热闹的夜市。
李休这时也感觉有些饿了,虽然家里给他留着晚饭,但是从皇城到自己家里也要走上大半个时辰,所以李休干脆让人给自己买了个胡饼,坐在马车上边走边吃,同时还打开车窗欣赏着外面的夜景。
广场上做各种小生意的摊贩很多,也吸引了许多百姓前来,其中有长衫乌帽的读书人,也有衣着华丽、成群结队而行的纨绔子弟,更有身穿绫罗的名色商人,甚至还有一些头戴帷帽,让人看不到长相的仕女,这些人组成一幅活生生的大唐生活图景。
虽然李休很喜欢眼前的这幅生活图景,但却也没有久留,等到马车出了广场后,立刻加速往城门的方向赶去,虽然现在长安城已经解除宵禁了,但是晚上出城门还是比白天要严格一些,哪怕是朝廷官员,也要受到严密的盘查。
不过就在李休的马车来到城门,正准备要出城时,却忽然发现前面的城门被堵住了,而且还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
懒散初唐 第九百二十七章 裴行俭回来了
长安城已经彻底的解除了宵禁,晚上城门也可以进出,只不过盘查的比白天要严格一些,明德门有三个门洞,平时两侧的小门洞都是打开的,不过晚上进出的人比较少,而且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所以一般只开一个小门洞,进出的人都从这里经过。
不过今天李休的马车来到明德门时,却发现门洞这里已经被堵上了,而且还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他的马车也过不去,于是就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很快打听消息的人就前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城门前来了一队人马,看样子应该是军队,但却没有穿号服,而且他们押送着许多的东西,光是马车就有几十辆,守门的将士似乎不让他们进,结果双方就吵了起来。”
派去打听消息的是李休身边的侍卫,也是当年娘子军中的老人,一双眼睛毒的很,哪怕对方没有穿士卒的号服,他也能从一些细节中猜测出对方的身份,不过这也让李休颇为好奇的自语道:“一队便服的士卒,怎么会在这么晚进长安?”
马车一时间出不了城,李休心中也十分的好奇,最后索性下了马车,挤过前面的人群来到城门洞里,结果只见前面守门的士卒将城门紧紧的堵住,他们前面由是一群高矮各异的壮汉,虽然他们没有穿号服,但身上流露出的那种铁血之气却暴露了他们的身份,现在这些人一个个涨红着脸,与守门的士卒大声叫嚷着想要进去,守门士卒自然也不示弱,不过双方吵归吵,但却没有人敢动手,毕竟大唐的军法可不是吃素的。
看到这种情况,李休也不由得眉头一皱,毕竟不管对方有什么事情,但是堵在城门口却是不应该,毕竟周围还有这么多的人准备进出城门,现在全都被堵在这里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正准备出面让吵架的双方先让开,然后再询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那些便衣士卒的背后挤出一个年轻人,看到这种情况也当即皱眉道:“怎么回事,你们怎么和守门的兄弟吵起来了?”
这个年轻人明显是和那些便衣士卒一伙的,而且身份也极高,那些本来一脸嚣张的便衣士卒看到他时,也都立刻乖乖的闭上了嘴,只有一个高个士卒上前一步回答道:“参军,不是我们要和他们吵,而是这帮守门的不让我们进城,您说咱们这些人在辽东拼死拼活的,来到长安却连城门都进不去,兄弟们自然受不了这种气!”
“行了,你们退下吧,这件事由我来处理!”青年人并没有完全相信自己的手下,毕竟他可知道自己手下的这帮人全都是兵油子,平时没事还会找事,更别说守门的将士不让他们进了,刚才没打起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看到这个青年人时,后面的李休也不由得一愣,随即就走上前开口笑道:“裴参军,你们不是去辽东了吗,什么时候回的长安?”
这个青年人正是苏定方的学生裴行俭,上次苏定方走的时候,还带他一起到李休府上告别,只不过让李休也感到奇怪的是,裴行俭现在应该在辽东帮着苏定方整军才是,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跑到长安来?
“驸马!”裴行俭看到李休时也是大吃一惊,当即躬身行礼道,守门的将士听到李休的身份也是吓了一跳,特别是守门的将领多次看到过李休的马车经过这里,因此也认识他,看到他也急忙和裴行俭一起行礼。
“不必多礼,咱们还是先让开,让城门恢复通畅,毕竟这么多人堵在城门也不方便!”李休看到两边都是熟人,当下也笑着开口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