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呵呵,驸马有所不知,高郎中今天来找我,是与我商量等到今年的学生毕业了,希望可以分配给他们度支部一些人手,刚才高郎中还向我抱怨,说是他手下的小吏被您的理财监给抢走了不少,所以才不得不来咱们这里招募一些吏员!”正在这时,只见田筹笑呵呵的解释道。
“呃?这个……好像还真是我的原因。”李休听到田筹的话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由得哑然失笑道,他这时才想起来,理财监的吏员都是从户部抽调的,而度支部本就有理财之责,估计自己手下的许多吏员都是从度支部抽调出来的。
“驸马您能体谅我们就好,之前为了组建理财监,我们度支部不但被调走了一个巡官一个主事,另外那些经验丰富的吏员也被抽调大半,这眼下马上就要到夏收季节了,我们度支部也需要计算天下的税赋,可是我现在却是无人可用,所以只能想办法招募一些吏员了!”高季辅这时苦笑一声道。
“这个……”李休没想到高季辅也是冲着学堂即将毕业的学生来的,当下也有些为难,学堂毕业的学生虽然不少,但他却担心不够他们两家分的,不过紧接着李休又是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学堂毕业的学生适合做吏员的?”
懒散初唐 第八百三十九章 抢手的学生
新筑学堂已经开办四年多了,而且因为当初招收了许多年纪比较大的学生,于是有些学生仅仅学了一两年,就纷纷离开学校,毕竟他们大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这时也已经成年了,不可能再呆在家里吃白食,而是需要外出做出养家糊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新筑学堂每年都有学生毕业,而且一年比一年的学生素质高,因为越晚毕业的学生学习的年数越多。
刚开始的时候,学堂里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到茶叶作坊里做管事,毕竟他们能够识文断字,比普通的工人强多了,只要愿意学,以后很容易得到主家的重要,当然也有些学生有其它的门路,跟随一些商人去了各地。
不过后来农部吏员不够,而且杨兑发现学堂里的学生虽然在诗词歌赋方面很弱,但是在算学、天文、地理方面却比传统的读书人强多了,而农部又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衙门,有些清高的读书人甚至不愿意来衙门里做事,于是杨兑索性就从学堂里招收吏员。
农部开始从学堂里招收吏员,可以说给学堂的学生们打开了一条通天大道,虽然小吏不算官员,也不入官籍,但只要表现优异,大唐律法是允许将小吏提拔为官的,而不是所有官员都要经过科举,比如杨兑以前就是从小吏做起,现在更是做到农部郎中一职。
当然了,从吏转官的人在官场上比较受歧视,毕竟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科举才是做官的正途,所以一个小吏出身的官员,日后想要得到升迁的话,肯定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不过这对于学堂的学生来说却是无所谓,他们本就是穷苦人家出身,能够做一个小吏就已经感觉心满意足了,若是日后能做一个小官,更是可以光宗耀祖了。
学堂每年有上百个学生毕业,而进入官场做了小吏也有近百人,当然只靠农部一个衙门,肯定用不了这么多人,事实上学堂的学生在进入农部后,很多人因为表现优秀得到题跋,另外还有一些人被其它衙门的官员相中,毕竟这些衙门彼此之间也联系紧密,有时某个衙门人手不够了,还需要向其它衙门借调人手,如此一来二去,学堂进入农部的学生也有不少人进入其它衙门做事。
高季辅之所以跑来学堂,就是因为他手下有个小吏就是学堂里毕业的,刚好之前度支部的小吏被调走过半,为了补充人手,高季辅这段时间也是头疼万分,结果那个学堂毕业的小吏这才向他提议可以来学堂招募人手,结果这才与李休撞到一块了。
“驸马,我们度支部的人可全都跑去你的理财监做事了,现在我的人手不足,刚好这座学堂又是您的,所以您这次可得帮帮我们,无论如何也得把毕业的学生送给我们一批,否则我们度支部可真的做不下去了!”高季辅解释完自己来这里原因后,这才又向李休诉苦道。
“这个……”高季辅的请求有理有据,可是李休却有自己的打算,毕竟他的银行同样需要很多的人手,说不定今年毕业的学生全都给他也不够,若是再分给度支部一些,那他的人手缺口也就更大了。
看到李休面带难色,高季辅当下也感觉不妙,急忙再次开口请求道:“驸马您也得体谅一下我们,之前为了理财监,我们整个户部都是大出血,对此我们也都没有任何的怨言,毕竟我们也都知道理财监是驸马提出来的,肯定于国有大用,可是现在夏收将至,正是我们度支部最忙的时候,若是这时出了差错,恐怕下官这个郎中也就做到头了!”
“高郎中你有所不知,我们理财监需要的人手更多,特别是西市那边开建的那座银行,更是需要能写会算的人,我估计就算学堂今年的学生全都给我,也不一定能够,所以……”李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万分为难的表情,如果不是急用人,他也十分愿意帮高季辅一把,也算与对方结个善缘,可是现在他也的确太需要人了,毕竟银行再过几个月就要开张了。
“三十人!请驸马您帮个忙,我们度支部就要三十个小吏,有了这三十人,我也能暂时把这个难关度过去!”高季辅不愧是日后做到宰相的人,这时也再次厚着脸皮请求道。
李休听到对方只要三十人,当下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扭头对旁边的田筹问道:“田兄,咱们学堂今年一共有多少学生毕业?”
“启禀驸马,本来一共有一百二十一人,不过农部那边已经订了十人,另外还有二三十人人已经有了去处,如此一来,恐怕最后能剩下八十多人能用了。”田筹当即开口回答道,再过一个月就是学生毕业的日子了,即将毕业的学生也早早的开始为将来的生计做打算。
“农部那边我去找杨兑商议,让他先把今年的人让给我,至于那些准备去其它地方的,你也动员学校的先生找这些学生谈一谈,就说去银行做吏员,不但待遇高,而且只要表现出色,日后也会被进行题跋为官,相信有不少学生会心动。”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休咬了咬牙,这才抬头对高季辅道:“高郎中你们之前抽调了不少人手补充到我们理财监那边,现在我也不能亏待你,这批学生由你们度支部先挑选,不过只能是三十人,超过一个都不行!”
“哈哈~,没问题,多谢驸马体谅!”高季辅看到李休终于答应让给自己三十人,当下也兴奋的大笑一声,同时爽快的答应道,对于这些学生能否胜任度支部的差事,他是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手下那个学堂毕业的小吏可是表现十分出色,特别是算学远不是一般的小吏可比,当然李休可是大唐第一流的算学大家,他的学堂教出的学生自然不会差。
送出了三十个学生,李休也觉得十分心疼,不过话已出口,他也不好再收回,当下他本想与高季辅再聊几句,却没想到忽然有侍卫闯进来,然后低声向他禀报了几句,结果李休的脸色也一下子阴沉了下来。8)
懒散初唐 第八百四十章 刘仁轨被扣
刘仁轨被扣了!这个消息传来,李休也立刻坐不住了,当下向田筹科告辞,留下许敬宗处理招募小吏的事,而他自己则急急忙忙的赶往皇宫见李世民,因为这个消息就是李世民派人通知他的,具体情况他现在也不知道。
刘仁轨正是李休挑选的理财监少监之一,本来在原来的历史上,刘仁轨现在还只在做着小小的县尉一职,哪怕李休想要题跋,也不可能一下让他担任这少监这么重要的职位,不过上次天花爆发时,李休向李世民推荐了刘仁轨,而刘仁轨也因平息天花有功,于是就被调到河北一带的恒州担任县令。
刘仁轨刚刚担任县令时,只是一个下县的县令,后来因为政绩突出,特别是打击了县内的盗匪,使得县境内治安良好,于是两年后就被调到沧州的一个县继续担任县令,不过这个县却是个上县,官职也由从七品变成从六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年他可能就会被调回长安任职。
不过理财监新立,李休又缺人手,所以很快就想到了刘仁轨,于是这才请李世民下旨将他调回来,不过刘仁轨在沧州,距离长安可不是一般的远,因此哪怕提前通知了他,路上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回来。
只不过刘仁轨就算是在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本来也应该赶到长安了,却没想到一直没有见到他的人影,之前李休还有些担心,却没想到刘仁轨竟然是在路上被人给扣押了,难怪他到现在都没到长安,只不过李休也有些奇怪,刘仁轨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扣押一个官员?
李休骑着马飞速赶到皇宫,然后来到两仪殿面见李世民,结果刚一进殿,就见李世民亲自站起来相迎道:“李休你来的倒是挺快,不过你也不要着急,这件事只是个误会。”
“误会?”李休听到这里却是一皱眉,同时他也觉得李世民的表现有些不太正常,不过还是强忍着心中的焦虑问道,“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仁轨身为朝廷命官,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扣押他?”
“这个……”李世民也知道李休对刘仁轨十分重视,只是这次的事实在不好解释,因此他这时也有些为难,所以当下也用眼睛看向同样被他召来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比李休先到一步,也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而且他也知道李世民叫他来,其实就是想让他帮着说和的,于是这时也上前一步道:“驸马,这件事说来话长,咱们不如坐下来聊,而且刘仁轨也已经在回长安的路上了,估计再过三五天就能到达,所以你也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听到刘仁轨没事,李休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随后与李世民、长孙无忌一起进到殿中,然后分别落座,这时只见长孙无忌才代替李世民开口解释道:“驸马,你选这个刘仁轨担任理财监的少监,的确是选对人了,此人在回来的路上,只要听说当地有铸钱局,就要亲自跑去查看一番,十分的尽责啊!”
“长孙兄,刘仁轨不会是在查看这些铸钱局时,不小心得罪了什么人,所以才被扣押了吧?”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立刻感觉出不对,当下再次皱着眉头问道,敢扣押一个官员肯定是另一个更高级别的官员,而且铸钱局又是个油水丰厚之地,难保地方上会有人把手伸向铸钱局。
“这个……呵呵~”长孙无忌也没想到李休一下子就猜到了原因,当下也不由得干笑一声,敢扣押刘仁轨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所以李世民和他现在也十分的为难。
“陛下,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扣押朝廷命官?”李休这时强忍着怒火,向李世民郑重的行了一礼道,刘仁轨为人方正,向来不畏权贵,当初连李世民都无法让他低头,所以在地方上得罪一些高官贵族也并不意外。
“唉,既然驸马你想知道,那朕就实话实说了,其实这次的事的确是个误会,刘仁轨在回长时,特意绕道去了太原,因为那里有北方最大的一个铸钱局……”
李世民这时叹了口气,然后把刘仁轨被扣押的经过讲了一遍,原来刘仁轨亲自跑去太原的铸钱查看时,也不知为何与河东节度使周绍范起了冲突,当时周绍范并不知道刘仁轨是李休的人,只当对方是个过路的官员,因此也没有在意,直接让人将他给扣押了。
不过刘仁轨迟迟不归,吏部那边也派人调查,这才发现刘仁轨竟然被周绍范给扣押在太原,当下急忙派人过去要人,直到这时周绍范才知道,原来自己扣押的这个官员竟然是李休推荐的人,而且还要到李休主持的理财监中担任少监,这让他也是大吃一惊,当下急忙把人给放了出来。
“原来是河东节度使,真是好大的威风!”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冷哼一声道,之前他去太原为窦皇后迁陵时,曾经见过周绍范,以他对李孝恭的态度就能看出此人是个凉薄无情之人,不过当时周绍范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李休也并不在意,却没想到对方这次竟然主动招惹到自己头上了。
“朕也知道这次周绍范做的有些过了,所以已经派人去申斥过他了,而且他这个人也知道分寸,虽然暂时扣押了刘仁轨,但也知道对方是朝廷命官,所以并没有为难对方,后来得到刘仁轨是驸马你推荐的人,也立刻放对方离开,所以驸马你也不要太过生气!”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劝和道,周绍范是他的心腹爱将,否则也不会将河东节度使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对方。
“陛下,臣并没有生周节度使的气,只不过臣觉得有一件事十分的不妥!”只见李休这时沉思了片刻,随后就再次郑重的道。
“哦?有什么不妥?”李世民看到李休的确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问道,连旁边的长孙无忌也同样有些惊讶,因为如果换成他是李休,恐怕也会被周绍范气的不轻,所以李休的表现实在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启禀陛下,在臣看来,我大唐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朝廷就是树干与树枝,百姓则是树叶,一棵大树想要长好,必须是强干弱技,只有树干强大了,才能支撑起众多的树枝与树叶,可若是某些树枝太过粗大,甚至超过了树干,那陛下觉得这棵大树还能长好吗?”李休这时再次举了个例子道。
“强干弱枝?李休你的意思是……”李世民听到李休的比喻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由得皱起眉头道,他隐约已经猜到了李休话中的深意,只是一时间还有些不敢确定。
“启禀陛下,现在我大唐立国不久,陛下手中也掌握着天下最精锐的军队,朝廷上下一心,自然形成强干弱枝之势,所以我大唐的国力日渐兴盛,可若是承平日久,再精锐的士卒也会老去,驻扎着长安、洛阳等核心区域的军队久不上战场,战斗力肯定会退化,反观边远之地,军队常年与外敌作战,哪怕装备上不如长安等地的大军,但战斗力却绝非这些没上过战场的军队可比!”李休这时继续开口道,忠言逆耳,这些话可不是什么人都敢说的。
“你的意思朕明白,不过长安等地的驻军与边疆驻军轮替,自然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李世民这时却是再次皱着眉头道,这些话他听着的确有些刺耳,不过他也知道李休说的是实情,所以也能听得进去,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军队轮替只能解决一时,但却无法解决根本,而且边疆驻军大都在本地征兵,哪怕轮替在长安驻守几年,也迟早要回到边疆,当然如果朝廷对边疆的控制力很强,那也就罢了,可是现在陛下在边疆各地设立节度使一职,当地的军事、政务一把抓,现在陛下还可以保证这些人的忠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和他们的继任者们手握军政大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到时又该如何节制他们?”李休这时言辞犀利的反驳道。
听到李休的这一大段话,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而旁边的长孙无忌也同样眉头一皱,随后就开口道:“驸马的意思是说,陛下给那些节度使的权力太大了?”
“不错,节度使不但握有兵权,而且还能节制地方官员,甚至还有不经朝廷同意,就可与外敌开战之权,当然这有利于外敌入侵时,我大唐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击,可是有利必有弊,这也造成了节度使手中权力过大,比如像周绍范这次,若不是他手中握有重权,又如何敢扣押一个朝廷的命官?”李休这次面色严肃的道,本来他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就削减节度使手中的权力,可是这次周绍范自己撞到枪口上,那就不要怪他了。
懒散初唐 第八百四十一章 撤职
节度使的权力过大,最后造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也是大唐衰落最直接的原因,甚至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就是安史之乱,也同样是由于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拥兵自重,最后才有实力起兵造反,结果这件事使得大唐急骤衰落,同时也给各地的节度使做了一个榜样。
哪怕日后有唐武宗等人想要中兴大唐,但却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因为当时大唐的中央兵力已经不足以威慑各地的节度使,这种情况与周天子时的各种诸侯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本来李休并不打算这么早的向李世民提出限制节度使权力的事,毕竟现在现在各地的节度使大都是李世民的心腹,而且权力也没有达到顶峰,所以就算他提出来,李世民也未必能听得进去,不过这次周绍范却主动招惹到他头上,于是李休就索性提出来,无论李世民能否听进去,他都算是给对方提了个醒。
不过李世民听完李休的讲述后,却是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从理智上他也认为李休讲的有道理,只不过让他怀疑自己精心挑选派出去的心腹大将,而且还要推翻自己之前做出的决定,这让李世民一时间也有些无法接受。
“这件事关系重大,朕需要慎重的考虑一下,不过周绍范这次的确是太过跋扈,擅自扣押朝廷命官,简直是目无法纪,另外朕听说他这两年的身体不太好,干脆就让他回长安养好身体再做委派吧!”李世民沉默半晌,最后终于抬起头道,虽然他没有明说,但却加重了对周绍范的处罚,显然也已经把李休的话听进去了。
“陛下英明!”李休与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竟然把周绍范的职都给撤了,当下都是躬身施礼道。
不过李休也知道,李世民之所以撤了周绍范的职,并不是因为对方扣押了刘仁轨得罪了自己,真正的原因还是自己刚才的那翻话起了作用,现在周绍范才做了几年河东节度使,就已经敢扣押朝廷命官,若是再让他在太原呆上几年,恐怕就真的成河东的土皇帝了,这才是李世民最忌讳的,所以才决定将对方调回长安。
“对了,银行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这时李世民再次开口问道,银行是李休继农部、军校后,第三个向李世民提出的政府机构,而农部和军校相继成功,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展现出自己的作用,所以李世民对银行也是十分的上心。
“启禀陛下,西市那边的银行总部正在建造之中,估计到八月份才能完工,现在臣正在组建银行需要的人手,只不过现在银行的人手有些不足,臣也正在想办法!”李休实话实说的禀报道。
“人手不足?”李世民听到这里却是一愣,随后就不解的问道,“银行可是朝廷开办的,怎么会人手不足,哪怕朝廷调集不到足够的人手,也可以向民间招募啊?”
“陛下有所不知,银行需要的人手很多,而且能写会算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臣一时间也招募不到足够的人手,幸好臣在城外开办的新筑学堂每年有一批学生毕业,今天臣亲自跑去城外,就是与学堂商议这件事,不过就算是加上学堂的学生,恐怕人手还是足,毕竟洛阳那边的银行同样也需要提前准备人手。”李休说到这件事时,也不由得眉头紧皱。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了李休的难处,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之后,只见他一拍桌子道:“有办法了,国子监那边不是也开设有算学吗,我记得里面也有不少学生,干脆就让他们也充入银行之中,为吏三年方可为官!”
国子监是大唐的最高学府,而且能在里面就学的学生几乎都是官员或贵族子弟,甚至不同品级的官员子弟,只能学习不同的科目,而算学一向不怎么受人重视,因此学习算学的学生大都是低级官员家的子侄,当然他们日后也是可以做官的,只不过算学出身的学生一般都只能做一些技术性的官职,日后的发展前途很有限。
“多谢陛下,若是有国子监的学生,应该可以缓解银行的人手不足!”李休听到这里也当即道谢道,不过据他所知,国子监中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学习算学的学生自然更少,甚至可能还没自己的新筑学堂多,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哪怕人手依然不够,也可以从民间招募一些,然后趁着这段时间给他们做个培训。
“银行的事是朕委任给你的,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来找朕,朕一定会给你们提供最大的便利!”李世民这时却是微笑着道,对于银行日后能产生的效果,他也同样十分的期待,特别是现在大唐的商业愈加的繁荣,而钱币不足的问题已经开始束缚商业的发展,有些边远地区因为无钱可用,竟然只能用以物易物来交易,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得到解决。
接下来李世民又问了一些关于银行的事,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另外李休也向李世民打听了一下党项那边的战事,主要是他想知道一下秦琼的情况,毕竟两人的交情不错,秦琼的儿子怀道和李晋交好,也经常去李休家里,每次见到李休时,他都向李休打听自己父亲的情况,李休也不好每次都说不知道。
党项那边的战事其实已经平息了,那个挑起叛乱的拓跋赤辞也已经伏诛,据说还是被程咬金亲手砍掉的脑袋,这个血手屠夫最喜欢砍掉敌人首领的头颅这种事。只不过党项的叛乱虽然平息,但朝廷对于如何治理党项五州的事还没有定议,程咬金就暂时驻兵在那里,不过秦琼已经快要回来了。
得知秦琼要回来了,李休也终于放下心来,然后这才起身告辞,结果没想到长孙无忌也同样站起来,然后与李休一起离开了两仪殿,只不过刚出殿门,却只见长孙无忌笑呵呵的拉住李休道:“驸马,你这样做很容易没朋友的!”
懒散初唐 第八百四十二章 刘仁轨回京
“呃?长孙兄为何如此说?”李休没想到长孙无忌和自己一起出来,结果第一句话就说自己以后没朋友,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莫名其妙?
“呵呵,驸马何必装糊涂,你看之前佛门的人惹到令公子,结果你不去找那几个和尚的麻烦,反而直接把整个佛门都纳入打击范围,现在魏征可是四处封堵寺门,就差直接派大军剿灭那些和尚了。而这次周绍范惹了你,结果你却把所有节度使都给参了一本,这个消息若是传出去,恐怕会让很多人恨上驸马啊!”长孙无忌这时笑呵呵的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