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是!学生明白!”李承乾再次诚恳的答应道。话音刚落,就有人前来禀报,李承乾的护卫已经找到,当下李休也亲自带他出去,然后把李承乾交给那个满头大汗的护卫头子,看样子在李承乾失踪的这段时间,他们这帮护卫估计都快把整个京城都跑遍了。
送走了李承乾后,东方的天际也已经亮了,家里的孩子之前吵着要玩通宵,不过这时却全都没能坚持下来,李休回到内宅时,现家里的孩子都已经睡了,甚至连衣娘也不在,只有平阳公主独自坐在那里看书。
“衣娘也去睡了吗?”李休笑呵呵的走进来问道。
“嗯,衣娘妹妹说困的厉害,几个孩子还没睡,她就已经睡着了,我让月婵照顾她回房休息了。”平阳公主这时放下,抬头看了李休一眼接着又道,“怎么样,承乾知错了吗?”
“嗯,承乾毕竟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我训斥了他几句,他自己也知错了,而且护卫我也找到了,所以就让他回去向陛下认错了。”李休笑着说道,虽然刚才他训李承乾训得很凶,不过这时却还是替他向平阳公主开解,毕竟平阳公主对孩子可比他严厉多了。
“这孩子有些太娇纵了,甚至有些太过自私,以后你也得多注意一下,让他学会体谅别人,特别是体谅下属,否则日后怎么做一个好皇帝?”平阳公主却是再次表自己的意见道,连李休这个做先生的也被牵连到其中了。
“这倒是我的疏忽了,以后我也会多注意这方面的!”李休当即也答应道,其实在刚现李承乾时,平阳公主比他更生气,甚至想亲自训斥他,最后还是被李休给拦了下来。
“对了,承乾怎么会和七娘在一起,不会是他们约好的吧?”就在这时,平阳公主忽然又想到当时七娘和恨儿也在,当下也不由得怀疑的道,她倒是和李休想到一起去了。
“这倒不是,承乾独自一人甩开护卫后,现七娘和恨儿也在街上,于是就想去和她们一起,没想到还没见到七娘,就被咱们给抓回来了。”李休急忙解释道。
“是吗?”平阳公主却还是有些怀疑,随后想了想接着又道,“夫君,你有没有觉得承乾很喜欢和七娘玩,连上元节都要去找七娘?”
“这也不奇怪,承乾和七娘本来就是一起长大的,而且七娘比他大几岁,小孩子一般都喜欢和大点的孩子玩,所以承乾以前就喜欢和七娘玩耍,哪怕同在他们都长大了,但习惯也都保留下来了。”李休却是毫不在意的道。
“也许吧?”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解释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疑惑的道,“七娘以前不是吵着要造船去美洲找承道吗,现在怎么不听她说这件事了?”
“我倒是希望七娘天天说这件事,可是她现在不说,并不代表着她不去做!”李休听到平阳公主的话却不由得苦笑一声道,他之前也有同样的疑惑,不过在仔细了解过后,他却现七娘的一个小秘密。
“什么意思,难道七娘依然没有放弃这个打算?”平阳公主惊讶的问道,自从有了孩子,她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晋儿身上了,平时对七娘的关心也少了,当然这也不能怪她,毕竟七娘的年纪越来越大,平时也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情连李休都不知道,更别说她了。
“何止是没有放弃,现在我都已经后悔答应她,让她跟着宇文怵学习造船了!”李休听到这里再次苦笑一声道,上次他还特意找宇文怵谈过,结果对方告诉他一些事情,也正是知道了这些事,才让李休对七娘重视起来,然后派人仔细的调查了一下,结果这才现了七娘的一些事,只是他做梦都有想到,自己这个妹妹竟然有这种本事!
懒散初唐 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
虽然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不过按照大唐的习惯,十五和十六这两天都有灯会,因此在一般人看来,正月十六其实也是上元节,而且还因为十六是上元节的最后一天,因此这天晚上的灯会甚至比十五还要热闹,所有人都抓紧这最后一晚的机会游玩嬉闹,毕竟过了今天,就要再等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能等到下一个在夜晚自由外出的机会。
虽然昨天已经欣赏过灯会了,但是在刚吃过晚饭后,七娘却还是兴致勃勃的离开了,走的时候还把恨儿给拉走了,看她们说说笑笑的样子,还不知道要玩到什么时候?
“看样子恨儿的婚事终于有着落了,夫君也多替恨儿关注一下那个叫上官仪的年轻人,其它的倒没什么,关键是品性方面可绝对马虎不得!”平阳公主看到七娘和恨儿离开的背影,当下微笑着向旁边正在吃饭的李休叮嘱道。
“放心吧,马叔都已经叮嘱过我好多次了,绝对不会出差错的!”李休这时也放下筷子笑着回答道,他对这桩婚事也十分赞同,不过订婚可以,想要真正成婚的话,他还是觉得要等到恨儿十八岁以后,这些需要他日后和马爷去沟通。
“那就好,不过恨儿平时还是不要与对方太过接触,免得惹出什么闲话来,虽然咱们不怕,但总归是个麻烦。”平阳公主这时再次叮嘱道。
“咯咯~,姐姐多虑了,恨儿今天可不是出去见那个什么上官仪的,而是和七娘去陪曲依她们母女,打算一起上街去逛逛!”正在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衣娘却忽然笑着打断李休和平阳公主道。
“什么,七娘和恨儿去陪曲依母女了,她们怎么会在一起?”平阳公主听到衣娘的话也惊讶的问道,在她想来,曲依母女有张十一陪着,怎么也轮不到七娘和恨儿去陪她啊?
“我明白了,不会是张十一又去了沿海一带,不在家吧?”李休这时却感觉脑子中灵光一闪,当下开口说道。
“去了沿海地区,难道和夫君昨天和我说的那件事有关?”平阳公主听到这里也立刻反应过来,当下一脸惊讶的道。
“夫君和姐姐说什么了,不会是你也知道七娘和张家的事了吧?”衣娘听到平阳公主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就试探着问道。
“不错,昨天晚上我已经告诉秀宁了,不过你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情,你之前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没等平阳公主回答,李休就抢先开口道,这件事衣娘比他知道的还要早。
“夫君也不能怪我啊,我虽然知道七娘之前和曲依商量着做生意,不过我以为她们两个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她们两个竟然搞得这么大!”衣娘这时也一脸委屈的道。
原来七娘向宇文怵学习了造船之后,曾经向李休讨要一个造船作坊,这样她才能把自己设计的船只造出来,不过当时李休没有答应,结果七娘就跑来求衣娘,刚好衣娘的茶叶生意四处扩张,有人曾经抵押给她一座造船作坊,于是她就送给了七娘。
有了造船作坊,七娘就开始将自己设计的船只交给作坊里的工匠,虽然她没有去过作坊,但是却请衣娘帮忙派出一个忠心的管事代她管理,同时监督作坊里的工匠造船,然后将船下水,再根据船只实际的航行找出问题,收集起来交给七娘,这样才能让七娘积累足够的经验并且加以改进。
七娘虽然年纪小,但却聪慧无比,而且又是宇文怵的高徒,现在连宇文怵都说自己没办法再教七娘了,由此可知七娘在造船方面的天赋,之前她只是缺少实践的经验,现在随着经验的提升,设计的船只也越来越精妙,不但度快,而且载重也高,操作也更简单。
随着造船质量的提升,造船作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很多海商都慕名而来,下单订购船只,只不过造船是个大工程,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而且这个造船作坊之前的规模并不多,根本不能满足这么多的订单,因此很多海商也是求购无门。
本来七娘只关心自己的造船技术,对造船作坊的生意并不怎么上心,更不关心自己能挣多少钱,毕竟她平时也不缺钱,不过说来也巧了,有次一个海商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到造船作坊和李休有关,刚巧这个海商以前还经常和虬髯客做生意,与张十一十分熟悉,而且他也急着用船,因此就求到张十一那里,想通过他的关系提前拿到海船。
刚开始张十一也有些奇怪,想不明白李休名下怎么会有造船作坊,不过人家既然开这个口了,他也不好拒绝,所以他就让自己的妻子曲依来找衣娘问问是怎么回事,毕竟他知道李休家里的产业一向都由衣娘管理,于是最后这才知道这个生意兴隆的作坊竟然是七娘这个小丫头搞出来。
虬髯客举家搬到美洲,他以前走私的生意也几乎都扔下了,毕竟连他属下的人都走了,以前的生意自然顾不上了,张十一也没那个本事独力支撑,所以平时他在家也是闲的无聊,在知道了七娘的本事后,脑子中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和七娘合伙做生意。
七娘造船的本事十分厉害,现在所有人都抢着要她的船,张十一则有路子,毕竟虬髯客虽然走了,但以前关系还在,张十一对海上的生意也是门清,与其让别人用七娘的船去财,还不如自己和七娘合作去跑生意。
在这种情况下,张十一亲自找七娘商量了一下,让七娘优先给他造一些船,组成一个船队做生意,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不想浪费这个机会外,其实也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本事,毕竟以前虬髯客虽然重视他,但却从来没有让他单独打理过生意,现在父亲不在,他也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李休刚开始并不知道上面这些事,直到后来觉七娘不再天天念叨着造船去美洲了,这才感到奇怪,于是让人一调查,结果这才现在不知不觉之中,七娘竟然已经成为张十一的合作伙伴,名下不但有一座规模扩大了几倍的造船作坊,而且拥有一支海上船队一半的份子,当然这支船队是由张十一经营的。
“七娘这做生意的天分肯定是从夫君这里学来的,她还是个孩子啊,竟然把生意做的这么大,以后夫君都不用给她准备嫁妆了!”衣娘这时再次开口笑道。
“嫁妆倒还是小事,我真怕她哪天忽然心血来潮,跑去坐船去美洲!”李休这时却是一脸苦笑的道,七娘拥有一支船队,张十一又知道去美洲的航线,因此只要她愿意,可以说随时都能去美洲,这才是李休最担心的。
“夫君想多了,七娘毕竟还小,而且又和您感情深厚,怎么可能一声不吭的就走呢?”平阳公主这时也开口安慰道,在七娘这件事上,她也不方便表太多的看法,毕竟另一方是她可怜的侄子。
“也许吧!”李休这时却有些落寞的说道,七娘一天天的长大了,有时也不再需要他这个兄长帮她拿主意了,虽然李休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七娘已经长大了,但他却还禁不住有些失落。
晚饭过后,李休本想继续带平阳公主她们上街赏灯,不过她们却都不怎么愿意出去了,因为衣娘感觉身子懒,平阳公主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几个孩子倒是兴致勃勃的想出去,最后李休干脆带着几个孩子在公主府门前转了转,这里也同样有许多的花灯,而且这些孩子的本意并不想赏灯,只是贪图外面热闹的气氛,顺便再买上点好吃的零食就足够了。
等到家里的孩子尽了兴,李休这才带他们回府中休息,不过也就在这时,却忽然接到李世民传来的消息,原来他竟然和去年一样,再次请李休去曲江池赏灯。
李休本来也困了,不过李世民既然有请,他也只得打起精神出了门,然后再次来到曲江池,结果只见李世民站立在一座凉亭之中,正欣赏着池中的花船。
“参见陛下!”李休进到亭中向李世民行礼道。
“不必多礼,朕这次来是向你道谢的,若不是你现承乾私自跑出去的话,说不定就会出什么大乱子!”李世民听到李休的声音,当下笑呵呵的转过身说道。
“陛下客气了,承乾是我的学生,我自然也要对他负责,不过承乾还只是个孩子,难免有些考虑不同,还望陛下不要太过责罚他!”李休先是客气了一下,随后又替李承乾求情道。
“放心吧,我没怎么骂他,反倒是皇后训了他许久。”李世民似乎知道李休会帮自己儿子求情,当下也是笑着开口道,说完他就请李休坐下上,凉亭的桌子上已经准备了几样小菜,李休也没有客气,坐下来陪着李世民聊了起来。
其实李世民也是在宫中闷得无聊,所以才借着道谢的名义来找李休聊天,毕竟他这个皇帝也难得有个休息的日子,不过聊着聊着,李休却忽然想到一件他曾经考虑许久的事,也许可以借着今天这个机会和李世民聊一聊?
懒散初唐 第五百八十七章 放开宵禁
“陛下,今天似乎比昨天还要热闹,连这比较幽静的曲江池畔,似乎也能听到大街上传来的喧嚣声?”李休这时忽然开口说道,同时做出侧耳倾听的模样,似乎真的听到了朱雀大街上的踏歌声。
“这也不奇怪,毕竟今天是上元灯会的最后一天,过了今天,晚上就又要宵禁了,百姓们想要在夜间外出游玩,就只能再等一年了,所以他们自然要抓住这最后一晚放纵一下!”李世民随口说道,不过他并没有现李休话中更深的意图。
“是啊,最后一天的上元灯会,自然更加的热闹,而且臣这两天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现许多商贩在这两天大其财,一晚上卖掉的东西,甚至比以前他们一个月卖掉的都要多,如果天天都能这么热闹的话,那这些小商贩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而且百姓也能更加方便,不用什么事情都集中在白天做完!”李休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道。
李休说的这么明显,李世民也立刻听了出来,当下颇为惊异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这才开口道:“李休你什么意思,不会是想劝我解除宵禁吧?”
“陛下,宵禁虽然是古已有之,但是在臣看来,宵禁到现在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因此臣的确是想劝陛下解除宵禁!”李休当下郑重的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道,这件事他早就想做了,只是以前还不是时候,也没找到机会和李世民聊这个问题。
宵禁可不是唐朝的特产,而是自古就有,特别历朝历代的都城,宵禁令更是执行的十分严格,若是在宵禁之后还有人敢随意上街走动的话,轻则杖刑,重则处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唐朝之后的宋朝,就在宋英宗时解除了宵禁令,这也使得宋朝时的开封成为历史上最繁华的都城,甚至连唐长安与无法历史上的开封城相比。
“哦?那你倒是说说宵禁怎么不合时宜了?”李世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听到李休明明白白的表示他反对宵禁之后,还是有些惊讶的反问道。
“启禀陛下,历朝历代之所以实行宵禁,主要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特别是在战乱和灾难年间,实施宵禁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在和平年间,宵禁却会影响到百姓正常的生意,也会对商业造成很大影响,正所谓无商不活,商业受影响,自然也会影响到朝廷的税收,另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影响,这些也就不必细说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休顿了一下接着又道:“相比以前的历朝历代,我大唐政治清明、时局也越来越稳,哪怕去年遇到那么大的天灾,关中也没有生什么乱子,以后随着红薯的推广,更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而只要百姓手中就粮,大唐的根基也会越来越稳,臣听说长安去年只判了二十多人死刑,可以说治安也越来越好,所以长安也已经有了开放宵禁的条件,此举利国利民,还请陛下恩准!”
李休这些话已经憋了好久了,他之所以不愿意在长安城居住,一来是不喜欢热闹,二来就是觉得每天晚上就得呆在家里,想要出门散步都不行,所以他才宁可搬到城外去住,这样至少自由一些。
听到李休这些开放宵禁的理由,李世民也露出沉思的表情,李休列举出宵禁的害处,也说出长安已经具备了开放宵禁的条件,这让他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话是这么说,不过宵禁之事古已有之,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已经习惯了宵禁,若是贸然放开宵禁,万一生什么问题的话,恐怕你这第一个建议开放宵禁的人,会成为众矢之的啊!”李世民沉思了许久,最后终于抬头向李休道。
“陛下,不做自然不会犯错,可若是明知道这件事是对的,却依然不肯去做,那不如冒险一试,哪怕做错了,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李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而且上元节这两天同样是放开了宵禁,不也同样没有生什么大的事故吗,所以臣以为就算放开了宵禁也没什么!”
“这个……”李世民看到李休的态度如此坚决,脸上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虽然他也知道放开宵禁可能会让长安更加的繁华,不过一时间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陛下,如果你觉得一下子放开宵禁有些太过突然的话,不如可以一点点的放开宵禁。”看到李世民还是有些下不定决心,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只得拿出自己的另一套方案来。
“哦?什么叫一点点放开宵禁?”李世民这时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当下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
“其实很简单,既然在上元节已经放开了两天宵禁,那不如陛下可以下令,每逢一些重要的节日,以及太上皇、陛下或皇后的生辰之日,也可以放开一两天的宵禁,这样一来,即能看到放开宵禁的效果,又能让百姓们慢慢的接受这种改变。”李休开口解释道。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可以一试!”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当下点头赞同道。
“陛下英明!”李休看到李世民同意,当下也终于松了口气,虽然逐渐放开宵禁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不过只要李世民能够答应就行,等到放开宵禁产生的良性影响开始挥作用,不用他再说什么,到时李世民自己就会彻底的放开宵禁。
本来李世民不想和李休聊这些政务上的事,不过既然李休主动开了这个头,所以他也忍不住了,接着又问了李休对一些政务上的看法,对此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不过最后李世民却忽然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李休,随着天气转暖,突厥的受灾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如此一来,朕也真的动了攻打突厥的心思,只不过现在却还有一件事拿不定主意?”
懒散初唐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将人选
听到李世民真的打算进攻突厥,李休也是精神一振,当下急忙开口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
“想要攻打突厥,必须动用举国之力,以我大唐现在的国力,恐怕也只有一次主动出击的机会,可是现在我却拿不定主意,不知该派谁去统领大军,毕竟这次可是关系到我大唐的国运,本来我打算御驾亲征算了,毕竟对于别人我都不怎么放心,不过无忌却拼死反对,而且朕也知道其它的大臣肯定也不同意,因此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李世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踌躇的神色。
“陛下万万不可亲自冒险!”李休听到李世民想要御驾亲征,当即也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随后想了想这才继续道,“我大唐良将无数,不过这些将领有些擅攻,有些擅守,可以说各有特长,想要从他们之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的确有些困难。”
“朕也是这样想的,甚至还将我大唐所有名将的名字都写下来,然后一个个考虑,最后好不容易才筛选出三个人,但是这三人却各有所长,我最后也一直拿不定主意。”李世民这时也颇为苦恼的道,无人可用固然让人绝望,但是可用的人太多了,想要从中挑选出一个则是让人头疼。
“不知是哪三位将军?”李休这时也十分好奇的追问道。
“李靖、李绩以及李道宗!”李世民当下将自己选中的三人挑选出来道。
“果然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是心中暗道,其实他刚才也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发现大唐的良将虽多,但真正能够统领大军,并且让李世民放心的将领也并没有多少,李世民说的这三人也全都李休的猜测之中。
“李绩随我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而且精于算计,用兵大胆,对于他的能力,我是十分相信的,只不过李绩用兵喜欢求险,险中求胜可以将战果扩大到最大,但也太过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之危。”
“李道宗是朕的堂弟,而且从十七岁就跟着我一起冲锋陷阵,虽然不如秦琼等人勇猛,但他却是朕一手调教出来的将领,用兵方面也最像朕,同样为我大唐立下赫赫的战功,而且他是朕的堂弟,将大军将给他朕也放心,可是他实在太过年轻了,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以他的年纪统率大军的话,恐怕难以服众。”
李世民接连点评了李绩和李道宗两人的优缺点,李休本以为他会继续说李靖,不过却没想到的是,李世民说到这里忽然一顿,转而向他笑道:“李休,李靖是你的父亲,虽然你们父子不和,不过你恐怕比朕更了解他,所以我想听一下你对李靖这个人选的看法?”
看以李世民竟然问自己对李靖的看法,李休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陛下何必为难臣?”
“这可不是朕为难你,其实在朕的心中,李靖比李道宗和李绩都更加的合适,因为他的才能的确比李道宗两人高上一筹,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不受朕的信任,店里朕把军队主力交给他来指挥,朕着实有些不放心!”李世民这时微笑着着开口道。
当初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时,李靖就是个坚定的中立派,两边都不帮,谁赢了他就向谁效忠,这样做虽然稳妥,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后,李靖受到的宠信就比不上程咬金和尉迟恭这些人了,别说李靖了,连玄武门事变时,因为良心不安而没有尽力的秦琼,都受到了李世民的冷落,这并不是李世民小心眼,而是要表明他的一种态度,这样才对得起跟随他冒险一搏的人。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休再次苦笑一声,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道:“陛下其实已经分析的很对了,虽然我与对方不和,但是对于那个人的兵法,还是十分佩服的,整个大唐除了陛下,恐怕也找不出另一个比他更厉害的将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