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咳,下官上官仪拜谢驸马,多亏驸马的举荐之恩,下官才能得以高中!”正在这时,上官仪终于忍不住开口向李休道谢后,今天他们几人前来农部报道,也终于第一次见到李休,不过李休勉励了他们几句后,却是把他单独留了下来,并且看着他不说话,这让上官仪也是心中紧,担心这位驸马有什么不太好的嗜好。
“哈哈~,你也不必客气,我举荐你也只是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自己没有真才实学的话,恐怕朝廷也不会取你为进士。”李休这时笑呵呵的道,上次他推荐上官仪也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没想到对方不但中举,而且还被分配到农部来,估计也是有人看到李休推荐了上官仪,以为上官仪是李休看重的人,所以才特意分配过来的。
听到李休的夸奖,上官仪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随后再次谦虚了几句,而李休沉思了片刻后,这才继续说道:“说起来你能来农部,也算是我们有缘,农部的重要性想必你也知道,你虽然高中进士,但毕竟对官场上的事还不熟悉,所以在农部也要多学多看,万不可高傲自大才是!”
“多谢驸马的教诲,下官定当谨记!”上官仪听到这里也是郑重的行礼道,其实从李休推荐他的那一刻起,他身上就已经打上了李休门下的烙印,这种关系十分特殊,而且也十分的牢固,无论他日后能够在仕途上走多远,都必须要与李休这位恩主打好关系。
正在说话之时,忽然只见杨兑走进来送公文,李休当即叫住了他,然后一指上官仪介绍道:“杨兑,这位是新来的主事上官仪,而且还是新晋的进士,日后就交给你了,他比较年轻,有什么事情你就多吩咐他,大家都不是外人!”
介绍完了上官仪,随后李休又向上官仪介绍杨兑道:“上官仪,这位是杨兑杨员外郎,农部里需要用到许多农业知识,这正是你们所短缺的,刚好杨员外郎却是这方面的高手,你务必要虚心学习!”
李休向杨兑介绍上官仪时,最后特别加了一句“大家不是外人”,这也让杨兑和上官仪都领会了他的意思,当下上官仪也急忙向杨兑行礼,然后李休又吩咐了几句,就让他跟着杨兑出去了。
不过就在杨兑和上官仪刚出去,只见许敬宗就笑嘻嘻的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本册子上前禀报道:“驸马,这是关中各州府对红薯生长情况的统计,还请您过目!”
“这种小事你看着处理就是了,我信得过你!”李休却是没接许敬宗手中的册子,反而笑着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听到李休的话,许敬宗也立刻两眼放光,李休的话虽然不多,但其中的深意却是耐人寻味,当下也立刻开口道:“多谢驸马的信任,下官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驸马管好农部!”
看到许敬宗再次表忠心,李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他就让对方坐下,然后笑着开口道:“延族,咱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你也应该知道我是个不喜欢管事的人!”
“驸马志向高雅,非是一般人可比,不喜欢这些俗务也是很正常的事!”许敬宗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附和道,事实上他也的确摸透了李休的性子,知道他不喜欢被俗务缠身,不过这也更让他感到兴奋,因为李休不喜欢管农部的事,总需要有个人来管,而他则是李休的副手,唯一能够对他形成威胁的,恐怕也只有那个和他同为员外郎的杨兑了。
“哈哈~,志向高雅谈不上,只不过我这个特别的懒散罢了,不喜欢被一些事情约束,可是农部又关系重大,所以之前杨公去世,我也不得不挑起这个担子,只不过现在有了你和杨兑,倒是可以帮我多分担一些!”李休这时终于说出了他的心理话。
当初李休之所以把许敬宗招进农部,一方面是给许敬宗一些甜头,毕竟上次吃蝗虫的事对方可是十分的卖力,虽然吃蝗虫还没有形成风潮,但已经在读书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信总有一会会改变普通人的畏蝗如神的心理。
另外李休也是看中了许敬宗的能力,他不想让农部的事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杨兑又太过年轻,处理农部内部的事倒没什么,但是农部需要与大唐的其它官府衙门协调,这方面就有些能力不足了,而许敬宗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刚好可以弥补杨兑的弱点。
“多谢驸马的看重,农部关系着天下百姓的温饱,下官定当不负驸马的厚望!”听到李休这么直白的告诉他,让他帮着分担农部的担子,其实就是将农部的权力分给他和杨兑,这让他如何不兴奋。
看到许敬宗这么兴奋,李休却不禁有些担心,当下决定还是要敲打他一下,因此再次开口道:“你和杨兑都是我的副手,杨兑这个人精通农事,对于玉米和红薯的习性也极为熟悉,所以日后农部内部的事情,就交给他来处理,而农部与外界沟通协调之事,就全都交给你来处理,如果你们遇到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再去找我也不迟!”
李休之所以把事情分的这么清楚,主要还是怕许敬宗和杨兑争权,毕竟这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相比之下,杨兑虽然有能力,但论到官场上的阴谋诡计,十个他也不是许敬宗的对手,所以李休必须得交待清楚才行。
果然,听到李休仅仅是把农部与外部沟通协调的事交给自己,这让许敬宗的眼中也露出几丝失望之色,他本以为李休不管事,会让他独揽农部的大权,却没想到内部的事务还是要由杨兑负责,不过他很快就恢复如常的道:“驸马放心,下官明白,日后必定与杨员外郎合力管好农部的事!”
“有延族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这几天你多操心一下,熟悉熟悉农部的事务,等到你和杨兑能够挑起农部的重任后,我也就能放心了!”李休再次笑道,许敬宗是个聪明人,有他压着,他也不敢做出什么越界的事。
听到李休就这么简单的把农部的实权分给他一半,这让许敬宗也是大喜过望,当下再次向李休道谢,顺便又拍了李休几记马屁,然后这才喜滋滋的出去了。
等到许敬宗离开,李休干脆把杨兑又叫了进来,然后把自己的打算又对他讲了一遍,其实李休之前曾经对杨兑聊起过这些,不过不像今天说的这么明白,现在直接挑明了,杨兑虽然惊讶,但也很快接受了,毕竟他可是农部里最了解李休的人,知道他肯定不会像自己大伯那样,天天把自己困在农部里办公。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李休立刻收拾东西回家,许敬宗和上官仪这些人平时都住在农部里,而且现在蝗虫刚刚过去,正是农部最忙的时候,因此他们有时晚上还要点灯办公,当然李休身为农部的老大,自然用不着加班。
李休刚一回到家里,立刻就看到马爷一手拿着茶壶,一手拿着扇子正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纳凉,嘴巴里似乎还哼着小曲,看样子十分的悠闲,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好奇,当下走上前笑道:“马叔,什么事情这么高兴,是不是您和郡主的事有进展了?”
马爷和光化郡主的感情也日趋稳定,甚至早就应该成亲了,可是同安大长公主却一直不肯表态,马爷数次想要上门提亲,都让光化郡主给劝住了,她怕万一母亲拒绝,会让马爷下不来台,所以也一直在试探着同安大长公主的态度,结果这件事就拖了下来。
“嘿嘿,我和郡主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你还是管好你的农部就行了,这段时间商队外出,关中各地可都得称赞着你们农部的功德,这可是造福天下的事,你小子可不要马虎了!”马爷这时瞪开眼睛得意的一笑,随后又夸起农部的事情。
“那是自然,可惜杨公没能等到这个时候!”李休先是露出自豪的神色,随后又有些黯然的提到了杨农。
“你就不要替杨农惋惜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听后肯定会十分高兴!”马爷这时却忽然直起身子,露出一副神秘的笑容道。
懒散初唐 第五百五十五章 香饽饽
“红薯神?还有人盖了庙?”李休这时也不由得惊讶的叫出声来道,甚至还有些不敢相信,因为马爷忽然告诉他,关中各地感念杨农的恩德,于是有不少人将杨农神化,尊称其为红薯神,甚至各地还盖了不少供奉杨农的庙宇,虽然红薯神这个称呼有点好笑,但总归是百姓们对杨农的尊称。
“是啊,杨农当初他自己都说了,他是个好名之人,推广玉米和红薯就是为了扬名,现在天下无不感念他的恩德,甚至都已经要被封神了,估计他在天有灵的话,恐怕连做梦都会笑醒的!”马爷再次开口笑道,像他这种武将,对于生死一般都很看得开,更何况杨农死后还留下这么大的名声,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羡慕的了。
马爷的话虽然有点糙,但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当初杨农之所以接管农部,的确是冲着“名”之一字而来的,不过这几年来他在农部呕心沥血,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名,更多的还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早日不再为温饱发愁。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不过马爷告诉他的这件事的确让他感觉安慰了许多,至少杨农当初的努力也为他换来了回报。
“对了,向你打听个人!”正在这时,马爷忽然有些鬼鬼祟祟的向李休低声道。
“您向我打听人?”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反问一声,马爷的消息可是比他灵通多了,一般都是李休向他打听事情,今天怎么反过来了?
“这个人是你们农部的人,我不向你打听向谁打听?”马爷却是一脸理所当然的道。
“我们农部的人?马叔你想打听谁?”李休听到这里也更加惊讶,脑子里也把农部里的人过了一遍,可是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一个许敬宗才能入得了马爷的法眼,可是许敬宗好像并没有胆子敢招惹马爷啊?
“那个……”只见马爷这时颇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这才再次开口道,“我听说新科进士中有个叫上官仪的,而且还是你举荐的,并且还被分配到你们农部之中做主事,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马叔你怎么忽然打听起上官仪来?”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瞪大眼睛看着马爷道,他实在想不通马爷怎么会对上官仪感兴趣,更不明白他到底想问什么?
“犯什么傻啊,恨儿到现在可连个夫婿都还没有呢,我和郡主可都心急着呢,刚好这次的新科进士中,竟然有上官仪这个年轻人,而且还没有婚配,无论是年龄还是相貌,都能配得上恨儿,这么好的人选怎么能错过?”马爷当下搓着手道,看他的样子,似乎恨不得现在就把上官仪抓来,然后让他和恨儿拜堂成亲。
“马叔,恨儿还不到成亲的年纪吧,而且上官仪的才学虽然不错,但是人品、德行之类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万一恨儿不喜欢对方,或者婚后两人相处不来,到时岂不是会害了恨儿一辈子?”李休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马爷的意思,没想到马爷竟然也和长安城的其它权贵一样,也打起上官仪的主意,只不过他恨儿的婚事却十分的慎重,因此并不怎么赞同。
“所以我才找你打听上官仪的人品怎么样啊?”马爷却是再次理所当然的道,对于李休的反对他却根本不理会,然后想了想再次开口道,“至于恨儿我也想过,不过我听说当初你之所以推荐上官仪,还是因为恨儿和七娘这两个丫头,所以我觉得恨儿对上官仪应该也有些好感,以后相处起来应该不难,再说了,有咱们在,难道上官仪还敢亏待了恨儿不成?”
听到马爷这些狗屁不通的话,李休也不禁痛苦的一捂脑袋,他再次感受到一千多年代沟的可怕,恨儿和上官仪仅仅是见过两面,在他看来就是有好感了,恨儿背后有他们撑腰,在马爷看来日后就不怕欺负了,可是不受欺负和婚姻幸福完全是两码事好吧?
“马叔,这件事您……”
李休本来还想劝马爷认真的考虑一下,结果却被马爷直接打断道:“行了,这件事我和郡主都已经商量好了,长安城的权贵子弟虽然不少,但要么嚣张跋扈,要么就是只知道吃喝玩乐,能够配得上恨儿的人还真不多,这个上官仪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学有才学,长安城里的权贵可都争抢着要招他为婿,这么好的人选可不能便宜了别人,这段时间你帮我多观察一下,如果人品没问题的话,我亲自找他谈!”
马爷是恨儿的干爹,而且马上就要变成亲爹了,所以在婚事上他也表现的十分霸道,毕竟这个时代儿女们的婚姻本来就是要由父母做主,马爷也根本没有想过要问一下恨儿的意见。
“好吧,那我多留意一下,不过想要完全看清一个人的人品,恐怕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且这件事还关系到恨儿的终生大事,所以马叔您也不必太着急!”李休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下来,不过却劝马爷冷静一下,毕竟这种事也急不来。
“我怎么能不着急,现在全长安城有女儿的权贵,可全都盯着这个上官仪呢,毕竟能够不满二十就考上进士,这可是咱们大唐的第一人,我听说李神通甚至想把他十三岁的女儿许配给上官仪,你说我怎么能不急?”马叔却是再次一拍桌子道,上官仪现在就是个香饽饽,所有想嫁女儿的人家可都想抢在别人之前把婚事给定下来。
“这个您不必担心,我今天见到上官仪一面,发现他是个很有抱负的年轻人,而且又被分配到我们农部,这段时间正是农部的用人之际,所以我觉得他恐怕不会考虑个人的婚事!”李休听到这里再次笑道,其实他并不是完全反对将恨儿许配给上官仪,只是他对这件事却有自己的想法。
懒散初唐 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
今天李休终于没有去农部,在家里睡了个懒觉之后,他这才信步来到河边,以前来他这里肯定会带上钓竿,不过今天他却是空手而来,而且脸上也没有往日的悠闲,反而来到河边时,脸上竟然露出几分愁容。
眼前的这条黄渠是一条半人工河,主要是由终南山支脉流下的溪水汇聚而成,平时溪水的水量很大,这也使得黄渠常年的水位都很好,比如李休建造的水车,就十分适合在黄渠上使用。
不过相比往日河水滔滔的黄渠,现在的黄渠却变成了一条小溪,河床已经裸露出大半,在太阳的暴晒下露出龟甲般的裂纹,只余河底还有一条细细的水流,但好像随时都可能断流,仅存的一些鱼儿浮在水面上,张着嘴巴不停的吐着泡泡,河床上也到处都是晒死的鱼虾。
李休沿着黄渠一边走,一边思索着现在的情形,蝗灾并没有结束,上次的蝗虫离开长安后,一路席卷关中各地,所过之处赤地千里,很多即将成熟的庄稼也被它们吞噬一空。
不过万幸的是,今年初农部就开始在关中各地种植了不少红薯,所以蝗虫过后,这些红薯就成了关中的救命粮,虽然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人,更何况朝廷也准备了不少赈灾的粮食,因此吃饭在短时间内倒还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但是蝗灾一向都是与旱灾相伴而生的,从去年冬天的时候,老天就一直没怎么下雨,今年初夏的时候,倒是下了两场小雨,但仅仅打湿了地皮就停了,而且今年的太阳也格外的毒,人在太阳底下根本呆不住,河面上的青烟简直肉眼可见。
在这种酷暑之下,旱情也越来越严重,比如眼前这条长安八水之一的黄渠就已经快要干了,黄渠下游的曲江池也因缺水导致水位下降了近半,池中的画舫都已经搁浅在岸边,听说舫上的歌伎都已经回家休息了,因为已经没有人再闲心去舫上听曲了。
另外不仅仅是黄渠,长安附近八条河流几乎都处于这种即将断流的状态,甚至连黄河的水量都大为减少,这也更进一步加剧了旱情的蔓延。
蝗灾刚过,旱灾又接踵而来,这让大唐朝廷上下也都是愁眉不展,农部身上的担子也很重,主要是在这种旱灾之下,农部需要组织各地的官府优先保证红薯的灌溉,使得红薯可以存活下来,这样等到秋天的时候,至少有粮食可收,而这些红薯将让关中的灾民在冬天有粮可吃,否则天知道会有多少人因冻饿而死?
想到今年接连不断的天灾,李休都替李世民愁,事实上这段时间李世民也都快要疯了,蝗灾与旱灾倒也罢了,关键是朝廷中有不少人吵着让他下罪己诏,可是李世民却是硬顶着就是不下,结果无论是朝中还是民间,都有不少人对他颇为不满,再加上这场大灾,为了防止民乱,李世民干脆让关中各地的军队戒备起来,比如长安城到处都能看到巡逻的士卒。
“大哥,想什么呢?”也就在李休沉思之时,忽然只听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并且有人拍了他的肩膀一下,不用回头他也知道,能够靠近他而不让周围的侍卫示警的,自然只有他的好妹妹七娘了。
“你今天怎么这么闲,不用去跟着先生学造船?”李休当下扭头看着七娘笑了笑道,他现这段时间七娘的心情很好,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去宇文怵那里学习,好像又恢复了以前的开朗,甚至对他也不像以前那么叛逆,这让他心中十分的欣慰。
“先生说了,他已经没什么东西可教我了,剩下的就要靠我自己去积累经验,以及我在造船方面的悟性了,而且今天比平时凉快了一些,所以我就和恨儿姐姐一起出来转一转!”七娘说到最后时,也特意向自己身后指了一下,这时李休才现,恨儿也在后面不远处,看到他时也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大哥,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刚才你在想什么?”七娘这时却是再次追问道。
“我还能想什么,你看看这天气旱成这样,关中各地种植的红薯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我现在都快愁死了!”李休这时双手一摊的道,红薯虽然耐旱,但也只是相对的,事实上红薯在生长旺盛的时候,对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再加上之前藤蔓被啃噬一空,更是需要水分才能生长。
“原来是这件事,我记得以前大哥你曾经说过,有种叫做人工降雨的办法,可以让老天下雨,为什么大哥不用这个办法?”七娘这时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随后就开口询问道,人工降雨是李休给她们讲物理时,顺口提了一下,所以她就记了下来。
“人工降雨可不是现在能够做到的,而且你看这蓝蓝的天空,连片云都找不到,就算是有这种技术,恐怕也很难让老天下雨!”李休听到这里却是苦笑一声道,人工降雨只有在云层在已经或即将降雨时,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可是现在天上一来没云,二来他也没这种技术,所以根本就是空想。
“先生,既然不能让上天降雨,那不如就向大地借水,可以让朝廷在各地打井,取出地下的水灌溉土地!”正在这时,恨儿也开口提议道,做为李休最年长的学生,她学到的东西也更多,虽然无法与七娘这种小天才相比,但见识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这倒是个办法,其实朝廷已经开始这样做的,只是打井需要时间,而且需要灌溉的土地实在太多了,光靠水井根本灌溉不过来,另外听说有些地方连吃水都困难,所以即便打井,恐怕也要优先供应百姓的饮水。”李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哪怕他拥有远这个时代的知识,但是面对这种天灾也是束手无策。
“站住!”就在李休与恨儿说话的时候,忽然只听不远处的侍卫有人叫道,随后就只见有人被侍卫团团围住,也不知道生了什么事?
懒散初唐 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
听到不远处的护卫一片骚乱,李休也抬头看去,结果只见上官仪竟然被几个护卫围在正中,似乎正在质问着他什么,估计是上官仪有事找他,可是李休身边的护卫却不认识他,毕竟他才刚来农部,所以才把他拦了下来。
“放他过来!”李休当即向侍卫吩咐道,上官仪虽然才进到农部不久,但是已经开始显露出他的才干,连杨兑也数次夸赞这个年轻人踏实肯干,远比一些只会空谈的读书人强。
“下官拜见驸马!”上官仪快步来到李休面前行礼道,不过当他看到李休身边的七娘和恨儿时,也不由得愣了一下,虽然她们换上了女装,但是上官仪还是一眼认出了她们,只不过他随后就低下头不敢多看,毕竟男女有别,盯着别人家的女眷可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不必多礼,这段时间你干的不错,连杨兑都对你赞不绝口,今天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李休看着上官仪也不由得开口笑道,上官仪在农部表现不错,也说明他没有看错人,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上官仪可是做到宰相的人,在能力上肯定不会太差。
“启禀驸马,这是关中各州府统计的红薯种植面积,包括原来种植的面积,蝗灾后存活的面积,以及各州府预先收获的红薯面积等等,杨员外郎命我将这些数据统计了一下,然后交给您,这是下官统计的数据!”上官仪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道厚厚的文书,然后双手呈给李休道。
李休接过来看了一下,结果现上官仪用的竟然是表格,看来他应该看过李淳风替自己写的那本《李公子算术》,上面有表格的使用方法,事实上现在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开始使用他流传出来的算术方法,这也使得阿拉伯数字也迅的流行开来,比如上官仪的这份文书,其实就是一本账册。
李休对这种枯燥的数字统计一向不感兴趣,刚好旁边有七娘和恨儿在,于是随手就交给她们道:“好久没给你们两个留作业了,你们看看这份文书里的统计有没有错误?”
看到李休竟然把自己辛苦写成的文书交给两个女孩子审核,这让上官仪也有些尴尬,不过他却不知道,七娘和恨儿做为李休的学生,在算学方面的造诣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特别是七娘,更是对算学十分擅长,平时衣娘遇到一些账册上的难题,也都找七娘求救。
“嘻嘻,上官主事倒是写得一手好字,不过在算账方面就差了点,光是这份文书上就出现了两处错误!”仅仅是片刻之后,就只见七娘笑嘻嘻的向上官仪道,她的年纪小,倒不用太在乎男女大防,说话自然也十分的随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