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原来如此,你这七绕八绕的,竟然是为了和亲的事。”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恍然的表情,也终于明白了李休的意思,也难为李休竟然费了这么大的心思了。
“不错,臣之前出城之时,现新筑县城也被戒严了,打听之后才知道西突厥前来和亲的事,对于和亲之事,臣一向认为是国家之耻,毕竟一国之安危,怎么能系于一个小女子的身上?”李休一脸郑重的向李世民请求道。
如果是其它人说出上面的话,李世民恐怕会怒斥一番,不过李休却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朋友,所以他这时也没有生气,而是沉思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我明白李休你的意思,用一个女子来换取大唐的利益,的确让人有些不齿,不过你也要知道,西突厥的实力并不比东突厥弱,如果我们能够与西突厥联合,那么灭掉东突厥就有更大的把握了!”
“陛下未免有些太看得起西突厥了,如果我猜得不错,西突厥恐怕很快就要面临一场内乱了!”李休听到这里却是不屑的一笑道。
相比之下,李休对西突厥的历史所知不多,不过他却知道一点,那就是在大唐灭掉东突厥之前,西突厥的实力已经大为减弱,这也导致大唐灭东突厥时,西突厥根本没有帮上什么忙,而以现在的情况分析,能够让强大的西突厥在短短几年里衰弱到那种程度,唯一的解释就是内乱了。
“哦?你为何这么说?”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大为惊讶的道,虽然大唐的实力已经强大了许多,但是面对东西突厥时,他也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陛下,臣听说西突厥的那位统护叶可汗十分自负,在西域欺凌部族,导致手下的部族离心离德,从这一点来看,他的性格与颉利十分相似,只不过他比颉利做的更加过分,这些消息可以很容易从西域的胡商口中打听到,而西域本就部族众多,西突厥的本族人数量反而不多,统治也并不稳定,如此一来,只要一点星火,西突厥就可能爆燎原之乱!”
这几天因为西突厥和亲的事,李休也收集了一些西突厥方面的资料,却没想到收集的这些资料竟然都显示,西突厥内部竟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他也趁机讲了出来。
“仅凭这些,你竟然就敢断定西突厥会爆内乱?”李世民听到这里却不禁有些怀疑的道,他掌握的与西突厥有关的消息比李休更多,但在他看来,统护叶可汗的统治虽然有问题,可是也不能肯定就会生内乱。
“陛下您若是不信臣也没有办法,不过臣敢保证,西突厥的内乱肯定就在近几年内爆!”李休这时十分肯定的道,反正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当初他就没少向李世民预告可能生的事,而且每次都应验了,这也是李世民看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真的这么肯定?”李世民看到李休不像是骗自己,当下也露出凝重的表情道,毕竟李休已经多次证明了他的能力,所以由不得他不重视。
“臣敢以性命担保!”李休再次坚定的开口道,其实他最希望能够彻底的打消李世民与任何异族和亲的想法,只不过通过刚才的交谈,他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阻止了这次的和亲再做打算。
懒散初唐 第四百六十七章 难兄难弟
对于是否与西突厥和亲这件事,李世民也表现的十分慎重,毕竟这件事最初是李渊定下来的,而且现在西突厥已经派使节把彩礼都送过来了,再想反悔说不定还会得罪西突厥,所以在听完李休的劝说后,李世民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说要回去考虑一下。
对此李休也十分理解,毕竟这么重大的事情,哪怕李世民是皇帝,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说不定他还要回去与长孙无忌等人商量一下,所以他也没有再催促,而是向李世民打听了一下这次和亲的情况,毕竟像这种事情他以前也不怎么关心。
李世民其实很希望李休能够多接触一些政务,这样也能为自己分忧,因此也详细的将这次与西突厥和亲的情况讲了一遍,结果李休这才知道,原来在大唐刚建立时,西突厥就向李渊示好,双方甚至准备结盟共同对付颉利,结果颉利知道后立刻派人向西突厥示好,这才缓解了那次的危机。
不过也就在李世民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年,西突厥再次派人来到大唐,这次则是统护叶可汗向李渊请求赐婚的,而李渊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所以婚事也就定了下来,随后李世民夺位,但是这桩婚事却并没有因此而废除,所以西突厥在去年时,就派人与李世民接触过,对此李世民也没有反对,所以才有了西突厥使节带着彩礼来迎娶大唐公主的事。
“本来对于与西突厥联姻之事,朝中的众臣都很赞成,甚至连和亲的人选都已经定好了,就是我堂兄李道立的女儿。”李世民最后开口道。
“李道立?那不就是任城王李道宗的弟弟吗?”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开口道,李道立的名字也许别人没听说过,但李道宗却是初唐名将,也是大唐皇族中少有了几员名将之一,与平定了南方的李孝恭并称,不过他还有一个更有名的身份,那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
“不错,李道立与任城王是亲兄弟,不过因为他们的叔父无子,所以李道立被过继了出去,但是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却十分亲密,连住的府邸都是相邻着,之前我削减李氏宗族的王爵,本来想将李道立的高平王爵位拿掉,给他一个刺史也就是了,不过看在李道宗的面子上,还是只降为县公,这次他的女儿被选出来和亲,也算是为我大唐做了点贡献!”李世民这时十分冷血的开口道。
之前李世民清理李氏宗族内的王爵,凡是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的,一个不差的全都被降了爵,李道立也没什么功劳,自然也逃不过降爵的命运,不过李道宗却是大唐名将,担任着灵州都督的重任,所以他不但没有被降爵,反而连他的亲属也都沾了点光。
“陛下仁慈!”李休口不对心的对李世民夸了一句,低头时却不由得撇了撇嘴,他是在为李道宗和李道立这对兄弟感到不值,现在是李道立的女儿被当成公主和亲,以后李道宗的女儿还是会被送出去和亲,只要他们不是特别的冷血,恐怕都会心疼自己的女儿,可惜在大势之下,他们也没有反抗之力,说起来也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对了,上次你劝我的事我也已经想通了,青雀的封地我已经收回了大半,只给他留下九州封地,与恪儿他们的封地差不多,这样就不算特殊了!”这时李世民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缓缓的开口道。
“陛下英明,这对泰儿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李休听到这里终于露出几分真心的笑容道,只要李世民不太过宠溺李泰,就不会让他从小觉得与其它的皇子不同,从而对太子之位产生什么妄想。
“是啊,观音婢也是这么说的,甚至连无忌也对你的话十分赞同,看来朕是真的错了!”李世民这时也是叹了口气道,为了李泰的事,他还特意与长孙无忌商量了一下,结果没想到长孙无忌的意见与李休竟然完全一致。
“正所谓当局者迷,陛下身为人父,有时也难免感情用事,这点臣也是深有体会!”李休听到这里笑呵呵的开口道,对于长孙无忌也赞同他的意见,李休也并不感到奇怪,因为长孙无忌一直都是支持李承乾的,只不过原来的历史上李承乾让人太过失望,最后才让长孙无忌转而支持最小的李治。
聊了几句家中的闲话之后,李休忽然想到天花的事,于是再次向李世民请教道:“陛下,天花已经控制住了,不知长安城何时才会解除戒严?”
听到李休的话,李世民也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随后这才开口道:“长安戒严本就是万不得已的事,我也希望能够早点恢复正常,只不过朝中众臣对天花畏之如虎,所以朝堂上讨论了几次,也没能通过解除戒严的政令,不过估计也过了,毕竟长安戒严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别的不说,城中的粮价就已经涨了不少了。”
“对于天花这种瘟疫小心谨慎一些也没什么大错,另外臣在城外之时,竟然还为我大唐现一位难得的人材!”李休这时忽然笑着开口道,上次他见到刘仁轨后,就一直想向李世民推荐他,现在总算是找到机会了。
“哦?你可是很少向朝廷推荐贤才,上次你推荐的那个苏定方已经去了北疆,他也的确没有辜负你的信任,屡次立下大功,连程咬金都夸他是个难得的悍将!”李世民听到李休要推荐人才,当下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
“苏定方去了北疆?陛下不是成立了武院,怎么不让他去武院学习?”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道,武院是由他提出来的,而且李世民也委任李靖为武院的山长,他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据他所知,武院的框架已经搭了起来,也挑选了一批学生进入武院学习,所以他也一直以为苏定方也在武院中呢?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是想把苏定方送到武院中的,不过他却自己要求去北疆杀敌,以此来证明他的忠心与实力,对此我也不好拒绝,所以就让他去北疆先历练两年,等以后再调回武院学习就是了!”李世民笑呵呵的回答道。
他看中的不但是苏定方的才能,更看中的是他的人品,此人年少时就保卫乡里,后来天下大乱才加入窦建德的大军,不过却是个忠义之人,这种人才是他最需要的。
“原来如此,没想到苏定方竟然如此有主见,不过臣今日推荐之人,却丝毫不比苏定方差!”李休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开口道。
“哦?得到一个苏定方已经十分难得,如果能够再有一个苏定方,那可真是我大唐之幸啊!”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开口道。
“呵呵,其实这个人本来就是我大唐的官员,臣也是在天花之时认识了他,此人正是青田县的县尉,姓刘名仁轨!”李休这时终于将刘仁轨推荐给李世民道。
“哈哈~,我当是谁呢,原来就是那个在青田县大开杀戒的砍头县尉啊!”李世民听刘仁轨这个名字时,却不由得大笑一声道,看来他也早就知道刘仁轨。
“陛下知道他?”李休也不由得惊讶的看着李世民道,一个小小的县尉而已,在有品级的官员之中,已经是最低级的官员了,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知道他。
“这你就不知道了,刘仁轨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前段时间朝堂上因为他差点吵起来了,就是因为有谏官参奏他滥杀无辜,但也有官员说在当时的形势下,只有杀人才能威慑到青田县中的暴徒,结果双方是争吵不休,参奏他的谏官还给他起了个砍头县尉的称号。”李世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开心的笑容。
做为一个皇帝,他最开心的就是手下的臣子们意见不一,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中搞平衡,这也就是所谓的御下之道,如果真的让臣子们结成铁板一块,那他这个皇帝反而不好当了。
“砍头县尉!这个称号还真是……”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是支持刘仁轨的,毕竟乱世行苛法,在青田县那种混乱的情况下,如果不杀人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稳定县城的情况。
“李休,你推荐刘仁轨可真不是时候,朝中不少人都对他血腥的手段感到不耻,甚至连读书人中也对他颇有微词,在这种情况下,朕也不得不考虑天下人的态度,所以实在不好提拔他啊!”李世民说到最后时,也露出为难的表情。
“陛下,臣之所以推荐刘仁轨,也是担心他因杀人太多的事而受到责罚,另外他的性格也太过方正,还需要多多磨练一下,所以陛下不如将他调到别外,也可以避一避风头!”李休也能理解李世民的难处,所以这时向他建议道,这才是他向李世民推荐刘仁轨的真正目的。
懒散初唐 第四百六十八章 乐见其成
“陛下,这是对驸马拟定的赏赐,请您过目!”两仪殿中,长孙无忌小心翼翼的将一份似好的圣旨送到李世民的面前道,他已经从宫人那里得知,李世民今天出去了一趟,不过回来后就是一副眉头紧皱的模样,严禁任何人打扰他,所以他现在也表现的很小心。』
“是无忌啊,你们都决定给李休什么样的赏赐?”听到长孙无忌的声音,沉思中的李世民这才抬起头来,然后向他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道。
“按照陛下的意思,已经将李休的爵位定为燕国公,至于他的两个儿子,也是按照您的意思,分别赏赐为故安县公与新安县公!”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的脸色温和,当下也是松了口气道。
“燕国公吗?这个封号倒是不错,本来我想给他和三姐的儿子也封个国公的,可是李休竟然不要,反而还要换成两个郡公,这可不能便宜了他,给他两个县公已经不错了!”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禀报也不由得笑道。
国公也是分远近的,比如像齐楚燕韩等战国七雄的封号,都是国公之中的尊号,也只有像长孙无忌与李休这种特别亲近的大臣才能得到,至于像鄂国公、许国公等等,却都要差上一些。
“恐怕也只有李休才敢向陛下讨价还价!”长孙无忌看出李世民的心情不错,当下也不由得开口笑道,不过说到这里时,他对李休也不由得有些羡慕,以前他曾经也敢与李世民开玩笑,甚至主动开口讨要东西,但是随着李世民登基之后,双方变成了君臣,这让他在李世民面前也不由得变得有些拘谨,但李休却好像不受任何的影响,依然是什么话都敢说。
“李休的胆子可大着呢,他不但敢管朕的家事,而且今天还敢教朕怎么做人!”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
“哦?今天陛下出宫是去见了李休?”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道,他只知道李世民出宫,但并不知道李世民去找李休的事。
“不错,我本来想找他问一下虬髯客的事,结果没想到他竟然给我讲了一个乞丐皇帝的故事……”
李世民说着就把李休讲的那个与大明王朝有关的故事说了一遍,而在说到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时,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钦佩的神色,虽然他知道这个故事可能是李休“编”的,但故事中的这个大明王朝的皇帝们,却也深深的打动了他。
只见长孙无忌听完大明王朝的故事之后,却不由得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做出与当时的李世民几乎相同的反应道:“李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哈哈~,朕当时也是这么问他的,结果你绝对不会想到,向来不怎么关心朝政的李休,竟然劝朕不要和亲,因为他认为用一个女子来换取大唐的利益,简直是咱们大唐的耻辱,而且他还断言,西突厥在几年之后必将大乱!”李世民先是大笑一声,随后又一脸郑重的开口道,对于李休的话,他也不得不重视。
“呀!”让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却是脸色大变的叫道,甚至双手一抖,竟然把手上的奏折给抖到了地上,这也让李世民大为惊讶的看着他道:“无忌你这是怎么了?”
“陛下,李休……李休他……他怎么可能知道西突厥既将大乱的事?”长孙无忌这时也是脸色大变,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问道。
“怎么回事,听你话中的意思,难道你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证明西突厥就要大乱?”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反问也同样惊讶的问道,如果有这样的事,为何他不知道?
“陛下有所不知,臣今日前来见陛下,除了呈上对李休赏赐的圣旨外,还有一件事要禀报陛下,正是与西突厥有关的事!”只见长孙无忌这时再次禀报道。
“哦?什么事?”李世民听到这里也再次惊讶的道,好像什么事情都喜欢扎堆似的,今天李休才刚和自己说过西突厥的事,结果现在长孙无忌也跑来禀报他关于西突厥的事,这可真是太巧合了。
“启禀陛下,长安城的戒严就要解除了,城外的西突厥使团也该进城了,所以臣今日亲自去新筑县城见了一下西突厥的使节俟斤,与他商量了一下拜见陛下的一些细节,却没想到在最后要离开的时候,却没想到使团中的一个人暗中与臣接触,这让臣知道了西突厥内部的一个大隐患!”长孙无忌一脸郑重的禀报道。
“哦?暗中与你接触的人是什么身份?”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再次惊讶的道,西突厥派来的使团中竟然有人暗中与长孙无忌接触,这说明对方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个暗中与长孙无忌接触的人,很可能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图谋。
“启禀陛下,暗中与臣接触的人叫哈博尔,也是西突厥使团中的副使,不过他却不是西突厥大汗统护叶的人,而是他的伯父莫贺咄的人!”长孙无忌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微笑道。
虽然西突厥是他们的盟友,但双方之所以结盟,主要还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颉利,如果东突厥被灭,那么控制丝绸之路的西突厥,就将成为大唐的敌人,所以对于西突厥内部的矛盾,大唐也是乐见其成。
“莫贺咄?这个人我好像听说过,他是统护叶的伯父,而且还深受统护叶的信任,属于西突厥的小可汗之一,这个人竟然暗中派人与咱们大唐接触,这可就有意思了,那个副使都说了些什么?”李世民先是抚着颌下的短须自语了几句,随后这才饶有兴趣的向长孙无忌问道。
“呵呵,哈博尔并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代莫贺咄向陛下表达了敬仰之意,并且送上不少的礼物,然后七绕八绕之后,却又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要求!”长孙无忌再次开口笑道。
“什么要求?”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好奇的追问道。
“嘿嘿,说起来这个要求也让臣有些不敢相信,莫贺咄竟然也想与大唐和亲,求娶公主为妻!”长孙无忌冷着脸一笑道。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莫贺咄的野心还真不小,统护叶想娶我大唐的公主,他也想娶我大唐的公主,真当我大唐的公主多如牛毛吗?”李世民听到这里却是被气乐了,不过莫贺咄的这个要求也暴露了他的野心,甚至只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对统护叶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陛下不必生气,莫贺咄有这样的野心,我们大唐高兴还来不及,我猜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无非就是想试探一下我大唐的态度,不过这样一来,也暴露了他的野心,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可汗,但统护叶这些年在西域横征暴敛,早已经惹得天怒人怨,如果莫贺咄真的反叛,那么西突厥之乱也就不远了!”长孙无忌兴奋的开口道。
“本来朕还想与西突厥联合起来对付颉利,却没想到西突厥自己就要乱起来了,不过这样也好,少了这么一个潜在的敌人,日后咱们的丝绸之路也能更加的顺畅,只是这样一来,对付颉利可能就要多花费点精力了!”李世民这时再次抚须思考道。
“陛下英明,颉利的实力本就已经大打折扣,反观我大唐却是愈加的兴盛,此消彼长之下,迟早有一天我们大唐会占据上风,只要能够抓住机会,一举灭掉颉利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西突厥,他们内乱了,我们才有机会向西域渗透!”长孙无忌这时笑呵呵的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后世人的话倒是十分适应形容长孙无忌,他和李世民都是难得的战略家,特别是掌控了大唐的军政大权之后,两人的目光也更加的长远。
西突厥虽然是个不错的盟友,但这些草原人向来都靠不住,谁也不知道以后在攻打颉利时,能否用上他们,另外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域,别的不说,丝绸之路这条至关重要的商路,就一直被西突厥卡着脖子,从大唐走出的商品,都要被西突厥揩一层肥油,这对大唐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对于两人对西突厥的内乱都乐见其成。
“既然这样,那这次的和亲也就没有必要了,不过李休也真是神了,竟然提前一步就猜到了西突厥即将内乱的事!”李世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敬佩的神色,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到李休近乎神迹的判断力,但每次遇到之时,他都依然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陛下所言极是,臣在回来的时候,也觉得这次的和亲已经没有必要了,只不过这件事是太上皇早就答应过的,现在咱们又该用什么办法拒绝,而又不惹怒统护叶呢?”长孙无忌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有些苦恼的道,虽然西突厥即将内乱,但大唐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太过得罪他们。
懒散初唐 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亲?
长孙无忌来了,这让李休也颇为惊讶,当下亲自来到前厅,结果正在喝茶的长孙无忌看到他时,立刻站起来笑道:“李兄,在下先给你道喜了!”
“哦?不知何喜之有?”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道,长孙无忌可是个大忙人,甚至比李世民还要忙,所以从李世民登基之后,他见到长孙无忌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这是对你封赏的圣旨,整个大唐恐怕也只有你才有这种殊荣啊!”长孙无忌这时伸手从袖子中拿出一道圣旨放到李世民的面前道,本来这种小事用不着他亲自跑一趟,不过他有些事情想和李休聊一聊,所以这才顺便把圣旨也带来了。
李休一听是封赏的圣旨,当下也丝毫不客气,接过来打开看了一下,对于自己这个“燕国公”的封号,他也并不怎么在意,不过当看到两个儿子的封号时,却不禁有些不满的道:“不是郡公吗,怎么变成县公了?”
看到李休竟然还嫌弃县公,长孙无忌也有些无语,他的儿子也不过得了个县伯的封号,而且还只是长子,其它的儿子根本没有封号,结果李休的两个儿子都是县公,比他儿子可强多了,当然他对李休的功劳也是心服口服,别的不说,光是那个献上火药之功,就足以给李休封王了。
“算了,这种小事不值得计较,长孙兄今日前来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送一道圣旨吧?”李休先是大度的挥了下手,然后这才向长孙无忌笑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