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88毫米口径的大炮实在是太好用了,击穿对方的坦克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炮长一边赞美着自己的大炮,一边钻出炮塔对卡尔尤斯说道。
“我看到了,我们的炮弹每一次开火,只要命中目标就可以摧毁他们。”卡尔尤斯点了点头赞同道。
炮长显得有些尴尬,耸了耸肩膀之后才解释道:“对方的坦克在不停的前进,这对我的瞄准有干扰。”
在刚才的战斗中,他用了11发炮弹,击毁了8辆苏联的坦克,其中还包括两辆装甲厚实的kv-1坦克。
“你已经打的很好了。”看了一眼同样年轻的炮长,卡尔尤斯安慰道:“我不是在责怪你没有击中目标,真实的战场比我们在训练的时候遇到的状况复杂的多。”
他说的并不是纯粹的安慰,也是他刚刚的感触。战场上的苏联坦克拼了命的进攻,这给了德国坦克车组们相当大的压力。
甚至有一段时间,卡尔尤斯都已经考虑了撤退的可行性。因为对方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近了一些。
当然了,最后他顶住了压力,一直坚持到了空军部队赶到也没有下达后撤的命令。
要知道,就在那个时候,最近的一辆苏联坦克,距离德国坦克不足300米了。
实战状态下,敌人的坦克是在不停的运动的,这个时候攻击对方的命中精度自然会有所下降。
二战的时代可没有什么横风传感器以及弹道计算机,一切都只能依靠射手的经验来判断。
没有精密的辅助仪器,静止对静止的攻击都未必能够做到百发百中,更何况是打运动中的目标了。
卡尔尤斯坦克所在的位置,属于正对着对方攻击方向的最好位置,敌方坦克运动的影响,对于他来说要小得多。
那个打出去了十发炮弹,结果只命中了两辆苏联坦克的坦克车组,位置就明显有些偏差,所以才差了这么多。
“我知道现在可能没有,不过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庆祝一下今天的胜利。”卡尔尤斯笑着对自己的炮长说道。
“我听出来你是真心在夸奖我,车长!”炮手点了点头,笑着对卡尔尤斯说道:“元首万岁!”
“元首万岁!”卡尔尤斯跟着点了一下头,就又看向了远处那些冒着浓烟的苏联坦克。
……
空军指挥部内,所有的军官都忙成了一团,这可能是全世界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飞机起降指挥了,每一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德国在有限的时间内,于数百公里场的防线后方,上百个野战机场上,指挥各种飞机起飞了超过7000架次。
这个成就几乎就等于让德军东线的所有能飞的飞机,都上天飞过了一次。
整个空域都是混乱的,进攻的飞机与降落的飞机在不同的高度上往返相向而行,密集的遮天蔽日。
要攻击的目标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空军指挥官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攻击哪里。
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陆军联络空军的几十部电话机一直都在通话状态下,依旧无法将所有需要攻击的地区,都标注在地图上。
如果空军指挥官安排一个任务稍微慢上一点儿,就会有更重要的任务取而代之。
而如果空军飞行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看到地面上有苏联部队就展开攻击,那他们很快就会用光自己的弹药。
更夸张的是,在数千架飞机的攻击下,苏联溃败的部队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减少的趋势。
地面上到处都能看到成群结队向后撤退的苏联部队,坦克和汽车在公路上燃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见丢弃的武器装备。
莫辛纳甘步枪被扔的到处都是,还有大量的苏联生产的轻机枪和马车。
比起德国一直都欲求不满的陆军后勤部队来,苏联的后勤部队装备更加落后,他们几乎三分之二的给养,都依靠着马车来运输。
这是1941年的苏联,不是后世那让人提起就不寒而栗的铁幕下的钢铁洪流。现在的苏联部队可没有实现机械化,距离让人不寒而栗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此时此刻,大量的苏联红军还是传统的轻装步兵,很多时候都只能依靠马车牲畜来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补给运输。
虽然空有500万大军怎样让人震惊的数量,可这支部队因为大清洗的原因,战斗素质非常的低劣。
当然了,苏联境内那让人不敢恭维的道路状况,也是苏联迟迟无法普及机械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以百万计的苏联红军的存在,让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还有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凯特尔元帅非常的不安,他们担心这是苏联诱骗德国向纵深地区推进的诡计。
结果就是他们命令空军和直属陆军的40多架侦察机不停的起飞侦查,才终于确定了苏联部队的溃败是真实的。
在开战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21日的上午,伦德施泰特的中央集团军群,就杀入到了苏联境内,宛如一柄钢刀,从中间劈开了苏联的进攻部队。
然后就在刚刚,在德国部队越过苏联占领波兰的区域,进入白俄罗斯境内的时候,爆发了苏联最坚决也最强有力的一次反击。
可惜的是这一次反击被第1装甲师和505营,以及空军联合挫败了,德军进入布列斯特附近,威胁着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那里不仅仅存储着大量的军用物资,还囤积着大量供给前线的柴油和汽油。
德军已经在向那里进攻,而周围的苏联部队,这个时候还在忙着向后撤退,根本顾不上这个重要的补给基地。
作为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伦德施泰特元帅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正前方的布列斯特了。
只要攻陷了那里,他的部队就可以继续向前展开,一口气将苏联前线部队的阵型,切割成完全独立的两块。
帝国霸主 545汇报
“必须让你的部队停止撤退!我们正在向德国进攻!怎么可能被敌人反击到布列斯特这个位置上!啊?你说!”前线的最高指挥部内,赫鲁晓夫咬着牙槽,挤出了一段质问来。
铁木辛哥一脸的无辜,他真的很想给自己的部队好好的解释解释。
他很想告诉赫鲁晓夫,战争当然会有输有赢。难道敌人就永远不会比己方强大么?
他也很想告诉赫鲁晓夫,在前线动员和准备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情况下冒然开战,输掉战争也就不奇怪了。
他当然也非常想告诉赫鲁晓夫,德国人现在不仅仅已经突击到了布列斯特,距离他们所在的位置,也已经不远了。
“北面的部队受到的压力最小,还能够在边境上维持现状。”铁木辛哥只能一次次的给赫鲁晓夫重复部队的现状。
实际上北面的部队不是神勇挡住了德国的北方集团军,而是德国北方集团军根本就没有进攻。
作为苏联的军队指挥官,铁木辛哥自然知道德国人在北方等什么。他们在等中间突破的德军在侧翼施加足够的压力,把北面和南面的苏军挤压出他们的固定阵地。
一旦苏军开始顾忌自己的侧翼安全,后撤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到了那个时候,离开了阵地的苏军,将会被轻而易举的歼灭掉。
北面的部队基本上撤退到维尔纽斯附近,就会陷入到德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南面的部队也走不到基辅,就会被消灭在荒郊野外。
唯一能够阻止这种情况发生的,就是迎头痛击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将突前攻击的德军给迎头顶回去。
可惜的是,就在几个小时之前,试图反击的铁木辛哥,遭遇到了非常惨重的失败。
他手中最精锐的一支装甲力量,在反击的过程中,被歼灭了大半。一整个装甲师,现在剩下的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了。
kv-1型重型坦克,是苏联投入战斗的秘密武器。这种坦克装甲非常厚实,还装备了一门威力不错的火炮。
唯一让人不喜欢的是,kv-1坦克的重量超标,导致了其变速箱还有传动系统故障频发,可靠性非常一般。
本来在进攻过程中,这种问题忍一忍也算不得大问题。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kv-1就变成了一场灾难。
大量的kv-1坦克在撤退的途中发生了故障,堵塞交通毁坏公路。最终拖慢了整支部队的撤退速度,引起了更加彻底的崩溃。
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数百辆kv-1坦克,百分之九十被德国空军击毁或者是瘫痪在了半路上。
结果就是,铁木辛哥的装甲部队损失的特别严重,这才是开战的第二天,他就丢掉了至少20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
“我问的不是北面!也不是南面!我问的是布列斯特!是布列斯特!”赫鲁晓夫快要发疯了,如果再这样一败再败下去,斯大林估计会把他绞死。
“我会在布列斯特坚守到最后!赫鲁晓夫同志!我是一名军人,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铁木辛哥无奈的回答道。
与其和赫鲁晓夫一样,回到莫斯科去领死,铁木辛哥觉得他自己更应该像个军人一样体面的死去。
战死在前线,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斯大林也不会太为难铁木辛哥的家人,估计还要给出一个很体面的褒奖。
听到铁木辛哥这么说,赫鲁晓夫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的想法了。他不想死在这里,所以也就只能闭上嘴巴。
一个人已经准备用自己的死来结束所有的失败了,那他在死之前几乎就是无敌的。赫鲁晓夫悻悻的转身,离开了指挥部办公室。
走出了办公室,赫鲁晓夫看到了飞过自己头顶的德国轰炸机。这些ju-88轰炸机飞的相当的快,而且有大量的护航战斗机跟在身后。
这些飞机摧毁了道路桥梁,摧毁了城市和工厂,让开战以来的第二天,苏联就损失了大量的储备物资。
赫鲁晓夫精心准备在二线的军火,很多都被这些轰炸机给摧毁掉了。现在它们转而轰炸起了苏联纵深地区布置的军队,制造恐慌并且让恐慌蔓延开来。
“我们的空军呢?为什么不反击?”每一次看到这些德国轰炸机,赫鲁晓夫就恨得咬牙切齿。
开战仅仅只一天的时间,德国空军就完全取得了战场上的制空权。
这些ju-88轰炸兵营和机场,重点摧毁苏联空军的有生力量。上千架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损失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
既然苏联曾经准备进攻,自然有自己的战场评估。苏大林预料自己的部队会在最初的攻击中,损失掉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
苏联不少军事专家都非常了解德国的强大,他们尽可能的高估了德国军事力量的作用,并且充分肯定了战斗开始的时候的困难。
按照他们的估计,战争的最初一个月时间里,双方将会在边境地区反复的争夺。
后继乏力的德国会在一个月之后被迫撤退,苏联攻入波兰还有罗马尼亚,最终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不过现在看来,剧本似乎根本就不一样。赫鲁晓夫在开战的第一天,就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德国人也在进攻,而且进攻的更加坚决。对方的部队一天之内就切开了苏联进攻部队厚实的攻击梯队,攻入到了柔软的腹心地带。
德国的装甲部队还有跟在装甲部队身后的机械化部队,俘虏了大量的苏军,缴获和摧毁了大量的苏联火炮。
中央集团军群从根本上扭转了双方兵力的优劣局面。仅仅依靠一次到现在还没有停歇下来的攻击,就摧毁了苏联基数庞大的有生力量。
苏联自己统计的数字,铁木辛哥在3月21日上午的时候,就发现有2000多门火炮还有至少2000辆坦克没有了音信。
如果按照这个损失速度,几天之后苏联就只剩下步兵一个兵种可以继续战斗了。
“我们的空军大部分被歼灭了……”跟在赫鲁晓夫身后的空军军官,非常抱歉的开口回答道。
空军部队的损失比起地面部队的损失更加巨大,因为苏联空军这两天一直都是德国空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超过2500架飞机被德国战斗机击落,这些飞机无论是执行对地任务,还是执行拦截任务,都无法摆脱被干掉的命运。
同时,地面上还有大概2500架的飞机被德国轰炸机摧毁。剩下的飞机大部分都转移到了二线机场,逃避德国空军的屠杀。
开战之前,苏联部队一共就在边境上部署了1000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现在这些飞机已经损失了一半了。
纵观人类的历史,很少有部队在损失了一半兵力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作战的。
显然,苏联空军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下去的勇气,他们也实在没有更多的飞行员,去面对德国空军一面倒的屠杀了。
大量飞机撤退,也就让德国空军掌控了天空。现在的德国飞机在苏联部队头顶上为所欲为,肆意攻击干扰,给苏联地面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撤退的时候头顶上有敌人的飞机攻击,进攻的时候情况同样如此。苏联部队损失惨重进退失据,有一半是因为制空权丢失造成的。
“让空军尽快休整好部队,最晚后天,给我反击!斯大林同志如果失去了耐心,你们应该知道后果!”赫鲁晓夫盯着身边的空军军官,恐吓了这么一句。
当然,想起大清洗的恐怖,这句恐吓的威力就显得不那么空洞了。空军的军官吞了一口唾沫,赶紧立正敬礼转身离开。
他必须要去和自己的上司沟通,尽可能的让空军回来战斗。如果斯大林发怒,空军要死的人估计比战死的还要多一些。
战斗打到了这个时候,赫鲁晓夫也不指望自己能够获得胜利并且让斯大林更加器重了。
现在他幻想的就是阻止德军的进攻,好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给斯大林一个交代。
如果事情超过了他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他就只能以死来为自己的失败谢罪了,就好像铁木辛哥已经决定的那样。
“给克里姆林宫发电报,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最新的战况!德军正在向布里斯特方向进攻……我们需要支援……”眼看着又到了汇报的时间,赫鲁晓夫不情愿的给出了自己的命令。
他一边走一边对自己的下属吩咐道:“解释一下,把我们的困难告诉给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全部!”
“希望他能够原谅我们的失败……”赫鲁晓夫的下属害怕的说了这么一句。
昨天,他们就已经把德军反击的消息发给了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给出的指示是——宁死也不能后退一步。
可惜的是,他们不仅仅是后退了,而且后退了不止一步。部队一口气后退到了布列斯特附近,看情况还可能继续后退下去。
“但愿上帝能够保佑我们……“赫鲁晓夫对这件事情也很无奈,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当然也不想挑战斯大林的底线。
-----------
感谢遥不凡网友的盟主打赏,龙灵正在准备加更,本月必将奉上
帝国霸主 546一夜暴富
与英国之间的战斗,可以说海军是最忙的兵种。与苏联之间的战斗,海军就成了清闲衙门。
除了承担一些波罗的海内的运输任务之外,德国海军可以说进入到了休整时期。
雷德尔作为德国海军的元帅,这个时候却非常的忙碌,因为他现在不得不任命100多名舰长,接替到手的英国海军战舰。
几艘战列舰的舰长需要他亲自安排,超过20艘巡洋舰同样需要德国舰长的指挥。
与此同时,还有超过70艘驱逐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德国海军的系列服役。
虽然大部分驱逐舰都是老旧型号,可毕竟一下子有这么多的战舰加入到德国海军之内,所以让德国海军瞬间沦落到半瘫痪状态。
抽调战舰上服役的精锐水兵,到新的战舰上去服役,是非常劳心费力的一件事情。
德国一下子要多养活负责移交这些武器装备的3000多名英国海军官兵,还要警惕这些人在战舰上捣乱破坏。
更让雷德尔感到头疼的是,现在他已经把海军学院里的学员都抽调一空了,依旧无法满足操纵这些战舰的最低要求。
大概有20艘驱逐舰在港口内等待人来接手,上面负责警戒的竟然都是陆军士兵或者是抽调来的党卫军部队。
上下的战舰里,大约还有30艘驱逐舰和7艘巡洋舰只能完成日常维护和海上航行训练任务,无法参与作战。
因为人员严重不足的关系,虽然德国拥有这些战舰,却一时间无法把这些战舰投入到需要它们作战的方向上去。
剩下的战舰勉强可以使用,却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适应性训练。
停放在直布罗陀海军基地内的勇士号,依旧还在等着人去接收使用。可怜的是这艘德国地中海舰队的旗舰,连司令官都没有安排赴任呢。
德国海军就好像是突然间一夜暴富起来的地主一样,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才好了。
“元首您的意思,是把大西洋舰队交给吕特晏斯,这个我是赞成的。”雷德尔在办公室里,对海军未来的安排,和李乐进行着探讨。
他不得不尊重元首的意思,因为按照现在的海军编制来说,有超过五分之四,是元首给他带来的。
“海军方面,在这一次征服英国的作战中,要有至少两个人晋升成为元帅,这不是要架空你,而是正常的晋升。”李乐按下了有关吕特晏斯的任命事宜,而是和雷德尔说起了海军的晋升。
关于元帅晋升,海军内部早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定论,那就是战功最彪炳的两个战将,估计这一次是有可能要晋升成元帅了。
这对雷德尔确实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毕竟元帅越多,他这个海军总司令的宝座,也就变得越不安稳。
可是,征服英国实在是太振奋人心的一次作战行动了,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的每一个指挥官,都必然会获得晋升。
对比法国战役就可以看到,击败了法国的时候,元首可是一口气给出了十几个元帅的名额的。
所以这一次晋升元帅,估计两个人也绝对挡不住。空军方面至少要有一个元帅的名额,戈林这个帝国元帅倒是不在乎空军多几个元帅撑场面。
陆军方面,元首已经晋升了党卫军的三个将领,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党卫军的大将军衔了,麾下的部队也将要在未来扩编成军级单位。
剩下的海军,大家也都猜到了,邓尼茨还有吕特晏斯,八成是要成为元帅了。
“我打算调一个人去海军任职,这个人你必须要照顾好,毕竟未来他要承担的任务,是海军之中比较繁重的。”李乐看着雷德尔,开口吩咐道。
他说话似乎漫无目的,雷德尔也就来不及多想。听到元首突然又从晋升元帅的事情上转移了话题,赶紧回答道:“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支持他的工作的。”
“海军方面,要成立一个新的作战兵种,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的总指挥,我决定任命给赫尔曼将军。”李乐开口继续自己的话题,把一个陆军将领塞给了海军部队。
同时要塞给海军的,还有陆军第112师拆分开来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海军陆战队第2师。
“我的元首!雷德尔非常感谢您对海军的信任!”听到对方不白来,还要带着陆战部队,雷德尔当然喜出望外。
这代表他能够指挥的部队又多了不少,而他的海军的作战智能,又延伸向了陆地。
李乐这一招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时代变化,德国的战术思想也必须随之变化。
未来的战斗,不光是大西洋还是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岛屿作战都是德国不能回避的一种作战模式。
如果现在不提前准备,到了用的时候再想办法协同海军和陆军,事情就会变得麻烦许多。
“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训练,我已经和赫尔曼将军沟通了一些,剩下的事情就要靠你们自己了。”李乐看着雷德尔,缓缓的嘱咐道。
他侧着头看着自己的海军元帅,最后给出了自己的要求:“等我需要赫尔曼战斗的时候,你们必须要保证可以战斗,这是我的要求,明白了么?”
“遵命!我的元首!”雷德尔赶紧站起身来,立正敬礼回应了元首的要求。
李乐点了点头,然后把话题勾回到了晋升问题本身上:“吕特晏斯晋升成为海军元帅,邓尼茨也晋升成海军元帅,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意见么?”
“没有!我的元首!他们两个确实在战争中表现非常出色,我个人也非常希望他们可以在更适合的位置上,继续为帝国战斗!”雷德尔说起官面话来,也绝对是一个行家。
“吕特晏斯要接任未来成立的大西洋舰队,作为帝国主力舰队,驻扎在英国和法国等港口。”李乐现在手里有的资本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首先,利物浦港就成了德国的租借,有了这个港口和爱尔兰轴心盟友的掩护,这个港口简直就是天然的要塞。
与此同时,德国现在还拥有朴茨茅斯以及布雷斯特两个港口,帝国舰队完全可以分散布置,集中出击,防患于未然。
而吕特晏斯手里的舰队,规模也已经扩大到让人觉得奢侈的地步了。
未来的第三帝国大西洋舰队,拥有战列舰七艘,战列巡洋舰至少两艘,航母四艘,规模之大让人咂舌。
除此之外,德国还将建设印度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并且形成三支舰队彼此之间互为犄角的态势。
大西洋舰队最强,地中海舰队稍弱,印度洋舰队规模最小。而这样的安排,也可能随着德国对苏联的战争走向,发生改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