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会议室内大家都默不作声,所有人都知道,现在他们的处境非常的不妙了。可是大家都没有什么办法,也就只好闭口不言。
德国海军一次次的出击,一次次的成功,已经让大英帝国的海军失去了原本的自信。
加上那些几乎无处不在的潜艇,英国每天都在损失运输船,而且根本无法用产能补充。
11月以来,英国运输船在原本的基础上,损失提升了二倍。一个月内有400多艘运输船被击沉,而同时补充到航线内的,只有可怜兮兮的71艘商船。
邓尼茨提出了狼群潜艇战术,在1940年平均每月击沉英国运输船几十艘。
可即便如此,真实的历史上,德国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击沉英国运输船的数量,超过了英国和美国补充运输船的数量。
是的,就是这么让人绝望——尽管德国潜艇王牌们拼命的攻击,可英国的海上运输船,依旧在越大越多……
但是现在,德国8月份击沉的运输船,因为有李乐这个穿越者提供的情报,就超过了建造速度。
到了9月,这个数字因为惯性的原因,依旧在增加之中。德国潜艇在战争前期就做到了连续两个月削减敌人运输船数量的战斗目标。
很快,10月到来,英国好不容易重新安排了航线和时刻表,阻止了德国潜艇的进一步肆虐。
可10月的时候,因为德国在利比亚发现油田的影响,德国潜艇数量达到了历史上同期的二倍,所以英国运输船的损失并没有下降。
结果,事情到了11月,德国舰队在11月中旬开始参战,大西洋上的损失立刻成倍的提高。
因为要躲避德国水面舰艇的袭击,运输船队的航线还有时刻进一步被打乱。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德国潜艇的收获大大增加。
要知道,战场上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运算。在提防对手越来越多的攻击手段的同时,顾此失彼就会让损失成倍的提高。
结果这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英国运输船损失成倍的提高,加上上半月潜艇数量更多的功劳——德国击沉了400艘英国船只。
是的,400艘!这样的损失,即便是放在美国工业产能火力全开的年代,也绝对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数量了。
更何况,这才只是1940年,美国的工业产能还没有完全转型,甚至连是否参战,国会里的那帮老爷们,还都没有想好呢。
这样巨大的损失,完全交给英国自己去消化……加上苏伊士运河丢失带来的航程问题,英国高层现在的感觉那叫一个酸爽。
丘吉尔曾经在私下里对自己的手下们炫耀,自豪的说“在印度流干最后一滴血之前,大英帝国就是不败的。”
可现在,印度没有流干鲜血,可那些鲜血却运不回英国本土了。印度现在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非常遥远,遥远到要绕过整个非洲……
“这种时候,指望德国人上当,不是一个好主意。”外交部门的官员无奈的开口,接着丘吉尔的话头说了起来。
让汉密尔顿公爵找德国人耍猴子,这种计策已经用了两次了——现在德国人谨慎一些,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反应。
原本类似的外交欺诈,代表着的就是国家信用。这种事情几十年时间里玩一次都嫌多,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也幸亏英国方面并不是彻底的欺诈,还能用谈不拢敷衍一下。如果是彻头彻尾的出卖国家信用,那即便是赢了战争,也要丢掉信誉的。
国家层面上的信誉,可要比某些人想象中的重要的多。英国用多久树立了自己欧洲调解人的信用呢?用了整整130年左右,从这里就能看出,国家信用的重要性了。
“是啊,尤其是在德国间谍,依旧存在于我们高层之中的现在。德国人只要随便问问,他们就能得到真相。”英国秘密保安局的局长摇了摇头,开口颓然的说道。
说起这个事情来,当然是他麾下的秘密保安局的责任。可现在这件事情已经牵扯到英国所有的部门,所有人都一无所获,实在怪不得他无能。
“德军在前线打的太顺利了。从开战到现在,他们几乎没有失败过。”陆军指挥官,迪尔爵士开口抱怨道:“如果我们打得这么顺,也不愿意放弃……”
迪尔爵士全名叫约翰?格里尔?迪尔爵士,现在的职务是帝国总参谋长。在法国战役的时候他刚刚上任,结果他上任之后就只能指挥部队在敦刻尔克等着救援了……
也不怪李乐开出了这样苛刻的条件,让英国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资本国家”。实在是李乐没有别的办法,来彻底绝了英国这个后患。
要知道,李乐和第三帝国的陆军,乃至大半个帝国的高层,都坚信不疑,自己和红色苏联之间,必然要有宿命一战的。
在这场宿命之战开始之前,解决身后的一切麻烦,争取没有后顾之忧,就是德国上上下下的基本共识了。
英国,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与苏联开战之前,德国必须要打垮英国,让英国不能再威胁到大西洋防线,这是底线!
正因为如此,英国体面的投降,在李乐看来,就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今天投降了,明天突然反水怎么办?
于是乎,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乐和德国高层最终达成的共识,就是至少要抹去英吉利海峡这道天堑,陆军驻扎上英国的本土。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避免英国首鼠两端,也只有控制了英国海军,才能够真正让大西洋成为天险,阻止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可惜,海军和英吉利海峡,这些都是英国不能妥协的底线,所以两国之间根本就没有半点和平的可能。
德国要的英国不能给,英国愿意给的德国不屑于要……这才是双方和谈近似于儿戏的根本原因,至于借着和谈行缓兵之计,只是表面上的一个小问题罢了。
看着身边已经被德国各个军种打丢了魂的手下,丘吉尔心中暗自叹息——这还真是不能比啊。
元首身边,非洲之狐装甲之父什么的一抓一大把。横扫法国驰骋大漠,天空海上所向无敌……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听听就让人羡慕不已。
自己身边,指挥敦刻尔克撤退的,指挥埃及撤退的,指挥伦敦避战的,指挥大西洋运输战的……随便想想仿佛有二胡配乐,眼泪都差点儿没忍住。
会议室里,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让人教过做人”的败军之将,提起对手来首先想到的就是守住阵地,第二个反应就是撤退。
什么韦维尔,什么坎宁汉,稍微还有点名气的将军,现在统统都在德国战俘营里喝茶呢,这仗还怎么打?
“算了!”冷哼了一声,丘吉尔看着自己愁眉苦脸的手下们,开口呵斥道:“都好好想一想,怎么用现有的粮食,坚持下去吧!”





帝国霸主 399分发武器
本来这一次会议,召开是为了讨论怎么与德国和谈,尽可能的争取停战,为本土争取储备物资的时间的。
可开到最后,大家开口闭口都在说战场态势,都在强调己方完全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结果最后,丘吉尔不得不用粮食问题,结束了这一期的英国首相主持版“二战英国高级将领吐槽大会”……
提起粮食来,本土陆军还有民政部门的官员,脸上的苦涩就更深了一层。这是他们的软肋,软到做梦的时候都不愿意想起。
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了粮食,那整个社会都会陷入动荡,抵抗外敌入侵就更成了笑话。
明朝末年,如果不是因为饥荒蔓延,中原农民起义反复动荡,哪里轮得到关外的满清夺取天下?
同样的,现代战争打的是石油,是钢铁,是橡胶!没有钢铁石油橡胶这些物资,武器都生产不出来,还谈什么抵御外辱?
英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他们现在缺少粮食,缺少钢铁,缺少石油等物资,工厂也被破坏了个七七八八,生产都无以为继。
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坚持的抵抗,究竟能够坚持成什么效果,就值得人们深思了。
“最近五天,德国陆军进攻的警戒级别一直在升高……我们已经开始执行抗登陆作战部署了。”迪尔将军开口,对丘吉尔汇报道。
“在这种情况下,动员平民加入到抗击登陆作战之中,是不负责任的。”作为海军将领,刚刚上任的查尔斯非常担忧,赶紧对迪尔将军说道。
听到陆军已经开始执行最高级别的抗登陆战备计划了,丘吉尔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英国因为本土士兵武装速度过慢,也在开发民间抗击登陆作战的潜力。动员平民自发抵抗德军入侵,是抗击登陆作战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
按照命令,英国军队将大量的武器,分发到德国军队可能登陆的地区附近,英国平民的手中,让他们尽最大的努力,阻止德军扩大登陆场。
因为最近海军接连失利,德国陆军可能会随时展开登陆行动,所以英国陆军的警戒级别,也一升再升,升到了让人紧张的高度。
“如果不是海军接二连三的失败,运输船损失大到让人绝望,我们也不会出此下策了。”迪尔将军对查尔斯反驳道。
查尔斯也顾不上一旁的丘吉尔表情冷若冰霜,据理力争道:“现在局势非常不稳,分发武器下去,如果真的出了乱子,究竟谁来负责?”
“谁来负责?当然是你们海军来负责了!如果你们能够稳住局势,我们当然不用把武器分发给平民了。”迪尔将军急着甩锅,语速急促的回敬道。
查尔斯也不是傻子,立刻就反唇相讥:“开玩笑!如果陆军没有从比利时和法国逃跑,我们也许现在还在和法国在欧洲大陆上并肩作战呢!”
“你!你……”事情一口气被追溯到了法国战役,陆军自然也就逃不脱失败的干系了。迪尔气的用手按着桌子,指着查尔斯结巴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够了!”不等查尔斯得意,丘吉尔就一拍桌子,大声的呵斥了自己的手下们。他已经被争吵搞得头痛,不想听这种讥讽吐槽的废话了。
……
英国的海岸线旁边,一个人口只有数千的小镇,几辆卡车停在了道路上。街头巷尾站满了好奇的当地人,看着第一辆卡车上,跳下了背着步枪的士兵。
这些士兵头上道:“麻烦你们跟着我们,做好统计的工作……不要分发重复了,每一家都要做好统计。”
“弹药也要统计么?”镇长看着军官,开口问了这么一句。他理解的武器,自然是枪支还有配发的子弹了。
但是听到了镇长问话的军官,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很不自然的点了点头:“是的,弹药也要统计,只不过最重要的统计,是其他的部分。”
随着他的话,卡车旁边的士兵,已经把要分发的武器,从汽车的车厢里搬下来了。
然后,所有人就都被眼前的武器吓坏了——根本就没有步枪还有子弹,分发给小镇居民们的,是一枚枚崭新的手榴弹!
“这……这是什么?你们在开玩笑吗?”小镇的镇长看着眼前的手榴弹,惊讶的质问身边的军官。
“武器数量不足,所以小镇之中,只有部分政府官员还有青壮,配备了步枪和子弹。”军官尴尬的开口解释道。
接着他指了指那些手榴弹:“这些是给妇女还有儿童的,可以简单的投资,也可以用来……大家都不希望做俘虏吧,我是说万一出现德国人闯入的情况,可以用这个减轻自己的苦难……”
他说话的时候,看向了一旁的地面。实际上他没有脸面去看那些愤怒的眼神,毕竟这种事情,说明了是很尴尬的事情。
镇长听到了他的解释之后,愣愣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当天,这些危险的手榴弹和其他奇怪的武器,就都按照规定,统计并且发放了下去。
谁家领到了什么武器,都有详细的记录,军方有一份实名的记录,地方政府也有一份这样的记录。
所以,一切都在当天变得尴尬起来——男人回家的时候,带着苦笑的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自己的妻子。
妻子一脸的茫然,看着手里的铁疙瘩紧张的要命。男人笑着安慰自己的爱人:“亲爱的,不要太紧张,这是军队发给我们家的,让我们尽量保护自己……”
女人听到了解释,满脸怒意的把那个手榴弹放在了家里最安全的位置上:“不要让孩子们看见,这东西实在太危险了。”
“是啊!太危险了……”男人抱住自己的妻子:“他们应该先给我们发面包,然后再说服我们为这个国家去死……”
顺序乱掉了,结果就会变得不太一样——在英国本土为了抗击德国可能展开的登陆行动的时候,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编队,在一片欢腾的音乐中,返回到了布雷斯特港。和英国哀声一片完全不同,等待他们的是法国的美酒,和热情的姑娘!




帝国霸主 400可能会被血染的沙滩
临时改装的渡轮上,海风正吹拂着每一个德国士兵的脸颊。有呕吐的声音,伴随着海浪的起伏,让人烦躁的不明所以。
所有士兵都抱着自己的武器,为了应付未知的危险,上级军官为他们准备了堪称有史以来最好的装备。
有人抱着刚刚生产出来,还带着油香的stg-44突击步枪,有人抱着毛瑟98k步枪,还有人肩膀上扛着-42机枪。
大家都很紧张,任由飞溅的海水,落在自己的脸上。他们道。
“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如果适当的提供一些坦克,而不是单纯用步兵来进攻,可能效果要好很多。”曼斯泰因赞同的点了点头。
实际上,在他们坐在后方的演习指挥部里讨论前线的战斗的时候,一艘改装的坦克登陆船,已经在海边忙碌了好久了。
甲板上的德国水手对着已经被起重机吊在半空中的3号坦克,颇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比起英国和美国来,德国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的船只,都没有专门卸载坦克的。所以对于德国来说,如何让坦克上岸,绝对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真实的历史中,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德国曾经的解决方案,是将3号坦克改装成“潜水坦克”,好让船只把这些坦克丢进海水里自己冲上岸。
如果运气好不撞上礁石,如果运气好不陷入深坑——大概,这些坦克可以开到岸上去作战……
即便是说服了德国坦克驾驶员临时客串一下潜艇官兵的角色,这种体验明显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帝国霸主 401把你们第一批送上去
所以,真实的状态中,这样异想天开的武器,自然也不会被应用到战场上。
随意猜想一下,坦克车组成员们,大概宁愿端着步枪游上沙滩和步兵们一起战斗,也不愿意跟一个20吨重的铁疙瘩沉入十几米的深的海水中,然后自己找个方向开到岸上去……
“如果我们把坦克丢在这个地方,它们和棺材没有任何区别!”一名水手对自己的同伴大声的喊道。
而他的同伴,同样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德国陆军的登陆计划:“长官,我们还可以再向前开20米……如果必要的话。”
这艘船上装了整整10辆的3号坦克,另外还有5辆4号和5辆追猎者。这些武器都是被用来,实验在登陆战场上的作用的。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武器还没有上岸,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首先,就是它们怎么上岸的问题……
“正常的办法,是吊装它们到小船上去,至少要到2米左右的水深,再把它们丢进水里去……”一个军官指着全是烟雾弹和信号弹的沙滩上,对自己的手下们喊道。
“现在吊装,是不是来不及了?长官!”一名军人看着远处的沙滩,同样大声的喊道。
这个时候,一艘作为掩护用的鱼雷艇冲过了这艘运输船,上面的水兵大声笑着,对运输船上的德国装甲兵们招手。
毕竟这是一场演习,没有血腥气息撕扯人们的感官,大家根本不可能紧绷起自己的神经。所以海军们没有多少任务,只是在海中游弋显示他们的存在。
“他们不是有掩护的任务吗?开到这里来搞什么?”陆军装甲兵的军官皱着眉头,看着脚下远处的那艘鱼雷艇,不满的开口问道。
他的手下耸了耸肩膀,摇头晃脑的吐槽道:“海军炮弹有限,要不是演习,他们连油都配给不全,所以只是出来逛逛。”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装甲部队也经常受到缺油的困扰,装甲兵们看到远去的那艘s级的鱼雷艇,心头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指挥部那边来电询问,问我们的坦克什么时候能够上岸。”一个军官急急忙忙跑了过来,把电文递给了随着甲板摇晃的上级。
“让他们等着吧,这么折腾下去,估计两个小时之后,我们的坦克就可以上岸了。”用无奈的语气回答了这么一句,军官就又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远处的沙滩。
那些在沙滩上,没有被判定阵亡的士兵,现在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烟雾里挣扎着前行,面对敌人的“攻击”几乎毫无办法。
“你们还是算我被击毙了吧!这种战斗,也太坑人了。”坐在沙滩上,一个士兵一边倒着靴子里的沙子,一边对自己身边的军官大声的喊着。
他们看不到身边发生了什么,漫天的烟雾让他们根本看不见任何对面的情况。
有多少敌人,又有多少机枪正在开火,他们统统都不知道。因为他们听不见枪声,只有一些士兵在不停的叫喊。
大家都见识过真正的战场,他们都知道真正的战场不是这种样子。可他们确实没有经历过登陆战,也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真正敌人是个什么样子。
“起来!起来!向前跑!找到你们要进攻的集结点,然后摧毁那里的敌人!快!”一名军官在远处的沙滩上大喊,而他的脚下,就坐着一大群被判定的士兵。
场面看起来很尴尬,他喊的不是那些已经“阵亡”的士兵,而是喊的更远的地方,一群站在沙滩上无所事事的可怜虫。
战斗在几分钟后就进入到了高潮,沙滩上的德军终于失去了烟雾的掩护,他们必须要越过铁丝网还有雷区,然后攻击高处的碉堡和机枪掩体。
当然,如果没有迎面扫射过来的子弹,没有那些呼啸而过的炮弹,没有战友的鲜血,没有身上背着的各种垃圾,没有湿漉漉的裤子……进攻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剩下的士兵冲上高地,好不容易占领面前模拟搭建的碉堡还有战壕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身边剩下的战友,已经十不存一了。
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虽然知道那些士兵只是在沙滩上“阵亡”,坐在那里待命罢了,可所有人心中依旧不舒服,只是默默的背着自己的武器,沿着空无一人的战壕,向更远的地方进军。
远在法国内陆的演习最高指挥部内,将领们已经因为损失评估吵成一团了。
有些军官认为演习的判定过于苛刻,勇敢的德国士兵绝对可以将损失控制在更少的范围内。
其他的将领认为,演习就是演习,就是用来合理评估战斗胜利的可能性的,容不得任何马虎。
一个军官指着要递交给元首的报告,恼怒的质问另一方的将领:“你们就拿这样的报告交给元首?告诉他第一波登陆,我们要在沙滩上被干掉3000多人?”
“3000多人?如果没有你们的偏袒,还规定了我们不能埋设更多的地雷,不能布置更多的守军还有机枪,你们要在滩头上至少留下2万名士兵!”另一个将领不甘示弱,开口反击道。
陆军登陆英国的作战计划,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狮计划,在部队内的支持声本来就不大。
任何有脑子的将领,都觉得在没有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把部队送到敌人的滩头,是一件找死的事情。
让他们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德国根本没有足够的渡轮,士兵在沙滩上的损失,根本就不可能补充及时。
十万人一次登陆冲上英国本土这个不是难事,可如何再送10万甚至30万人到英国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计算英国海军还有岸防炮的攻击,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登陆船只会损毁,无法在第二次登陆的时候使用。
这绝对是一个坏消息,至少是一个让人郁闷灰心的消息。刚刚他们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坦克部队如何上岸的技术难题。
德国可没有类似美国那样的专用登陆船只,即便是能设计出来,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疯子把宝贵的资源用在建造这些登陆船上。
可刚刚实际登陆演练中,德国装甲部队迟迟不能上岸,并且大部分被击沉在了等待之中,这绝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对于德国来说,玩从海洋到陆地这种战术,还是有些太早了。他们在演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各种问题,多到让各个部队头疼。
“武器进水的问题严重,不少士兵上岸之后,枪支混入沙子,故障率严重。”一个军官看着问题记录本,对代表元首来视察的凯特尔元帅说道。
“自动武器尤其严重……当然,这方面的问题还算是好解决的。”另一个将领无奈的跟着开口:“不少士兵掉到海里去,如果不是有人搭救,他们已经淹死在那里了。”
“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淹死了一个,几十个人喝饱了海水。”负责演习安全的军官郁闷到吐血,一个士兵平白无故的牺牲,这绝对够他忙活几天的时间了。
“烟雾遮挡了步兵的视线,让支援他们的快艇还有其他战舰都不能锁定目标开火……”最先开口的军官接着说起困难,让凯特尔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1...152153154155156...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