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尽管目前看起来,德国空军的现有作战能力并没有增强太多,但是在随后的扩军之中,空军方面可以任意的提高飞机数量,并且不受限制,这才是真正的提升!
可是为了打感情牌,所以凯塞林也就避重就轻起来:“数百架飞机的损失,很多人都没有能够回来……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士气衰落的非常厉害……”
“坚持!为了帝国的胜利!必须坚持下去!”李乐看着凯塞林,一字一句的说道。
他皱着眉头,走到戈林面前,伸手拍了拍戈林的肩膀,然后看向凯塞林:“空军,是我信任的部队,是忠诚的部队!你们必须战斗!必须坚持!”
“我的元首,如果有您的命令,我们会坚持下去的……”戈林昂着下巴,开口承诺道。
他是最早跟在希特勒身边的人之一,也是一个懂空军建设的飞行员,但是现在——他是空军司令。
在戈林看来,空军能够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空军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兵种,对元首有着绝对的忠诚。
这是陆军无论如何也比拟不了的优势,他也不能丧失这种优势。比起陆军那些讲求传统和重视规则的老古董们来,空军是有活力并且足够进取的。
正是因为如此,当李乐抬出了忠诚和信任这些意义之后,戈林只能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
当然了,挺身而出归挺身而出,但是怎么一个挺身而出法,戈林还是有分寸的。
于是,这位德国空军的司令官,开口对李乐建议道:“我的元首,正是因为空军的忠诚,所以我们才不能让这些优秀的,宝贵的飞行员们白白牺牲。”
他循循善诱的对李乐说道:“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采取新的技术,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取得优势,会让形势有利于我们……”
“技术?”比起战略来说,强化了技术的李乐实际上更懂技术一些,所以当戈林提到了技术之后,李乐也感兴趣起来。
李乐不知道戈林手里掌握着什么逆天的科技,也许是更新的发动机,也许是新的飞机设计技术——这些李乐都很欢迎。
“我的元首,空军的技术部门在佩内明德正在研制一种新的武器,因为资金投入较少,和需求不急迫的关系,进展并不快。”戈林提起了秘密武器,眼中的光彩闪亮起来。
他对着李乐滔滔不绝,而李乐刚才期待的眼神,已经彻底消失掉了——他大概猜到了,戈林所谓的新式武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戈林似乎没有看到李乐的扫兴,还在继续推销自己的新式武器:“我的元首,如果您支持这个项目,我们就可以在不使用飞机的情况下,对英国人展开袭击行动!”
是的,戈林说的秘密武器,就是现在还在开发阶段的v1还有v2导弹——虽然是早期导弹,但是这毕竟是一种导弹……
听上去很高大上的一个名字,至少在今天,导弹成为了各国展示武力,攻击他国的首选。
可是在1940年的时候,这东西确实是一种新技术,技术新到连可靠性都无法保证,命中精度更是无限趋近于零。
技术虽然是好技术,想法也是好想法,可惜的是因为时间局限,这种武器注定要成为第三帝国末日武器之中最光彩的几页……
后世许许多多崇拜德国末日科技的人,都会无比愉悦的对这些秘密武器如数家珍:导弹是德国人先玩的!喷气式飞机是德国人先玩的!垂直起降飞机也是,现代化潜艇也是他们最先……
可是这些人却不知道,众多这样的“黑科技”,浪费了第三帝国宝贵的资源,也分散了第三帝国本来就不多的科研力量。
“新的武器由火箭推进,速度很快而且很难拦截!我们很快就能够不损失一兵一卒,大规模不分昼夜的空袭英国本土……”戈林说道这里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不过李乐却在心里面不停的吐槽:你说的真好,可惜这东西研制进度严重滞后,等我们用上都1944年了,盟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亲!





帝国霸主 279技术储备
弹道导弹技术好不好?当然好!人类在二战结束之后就在拼了命的研发弹道导弹技术,也让这个技术在核弹头的加持下,变成了世界上最强的威慑力量。
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弹道导弹技术最终的命中精度能够达到20米之内,基本上可以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
再加上威力巨大的核弹头,这些弹道导弹可以保证摧毁敌人的重要目标,毁灭敌人的中心城市,成为笼罩在人类头顶上的核阴云。
不过,在1940年的时候,弹道导弹的技术还停留在初始阶段,这种状态下的弹道导弹价格昂贵,命中精度无法得到保障。
这样的技术大规模使用,就会造成惊人的浪费,也是李乐不愿意提及v型导弹的主要原因。
李乐愿意投入一些精力去研发弹道导弹,这方面的技术可以说在未来70年甚至100年都都不会过时。
可是,在他的规划中,德国的弹道导弹只是技术储备,而不是作为秘密武器,投入到所谓的最终决战内。
真实的历史中,希特勒很喜欢这种武器,并且开始了大规模的研发和制造。
最终,v1型导弹在实战中投入了1万5千枚以上,而v2型导弹也制造了3000多枚。
这个数量在今天看来也并不是一个小数了,一个国家如果发射接近两万枚导弹攻击敌国,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大规模战争了。
可是,在战后统计的出来的数据显示,只有40%的导弹落在了目标区10公里范围之内……这个数据简直尴尬到了极致。
使用之中的3000多枚v2型导弹,只有1100多枚飞到了英国本土,而这些导弹一共造成了多少伤亡呢?一共造成了2700多名平民的死亡……
除了毁掉了建筑物,给对方制造了恐慌,引起了对方的关注之外,这些昂贵的v2导弹,制造的实际战果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谁能想到,1000枚大名鼎鼎的v2导弹,平均下来每一枚只能杀死不到3个人呢?
后世的一些网友用嘲讽的语气叫这种导弹为“v2狙击枪”,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东西真的和狙击枪性质差不多,大多数打出去的弹药,都只能杀死一个人……
要知道这可是昂贵的导弹!要用上当时昂贵的高压氮气与过氧化氢和液态氧气。
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很不稳定,需要在发射之前临时加注到导弹内的化学物品,都是非常危险的程序。
而更便宜一些的v1导弹,因为飞行速度缓慢的原因,竟然是可以被拦截的——对方可以用战斗机拦截这种导弹,在半路上击落它们!
这两种技术上并不成熟的导弹,最终投入作战的时间,是悲催的1944年,那个时候即便是给这些导弹配上更先进的制导弹头,把精度提高到50米左右,也完全无法改变战局了。
即便李乐有图纸甚至能够改进这些导弹,可是要想让这些武器在1943年加入战局,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此计算下来,在德国的核武器问世之前,远距离发射技术并不成熟的导弹,都是一种极其不合算的选择。
至于说用导弹来投放核武器,李乐倒是愿意尝试,不过他并不放心这种随时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投放手段……这东西的不可靠性,让它并不是核武器投放的首选。
要知道,在冷战的最初时期,苏联部署携带核弹头的导弹,也只是在空军无法超越英美的前提下,选择的无奈之举。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1950年前后,世界主要强国的导弹技术依旧是不太稳定的。
所以,李乐不愿意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投入研发力量去搞什么导弹,哪怕是在导弹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正确之路的情况下。
他更愿意投入一些研发资金,让手下人先玩透这种技术,然后在1950年前后开发出相对成熟的武器,用来做第三帝国的核威慑基石。
却不是现在仓促的上马项目,生产出来一堆大部分只能飞到英国农田里变成废铁的大型火箭玩具……
“你说的火箭计划,现在并不是成熟的计划。我知道你很欣赏布莱恩,我也很欣赏他,他代表着火箭技术的未来,不过那未来是一个遥远的未来!”李乐看着兴致不错的戈林,当头泼了他一盆冷水。
“不能浪费任何物资,去生产大型火箭!这是浪费!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行为!”李乐对戈林说道,直接否定了量产火箭袭击英国的计划。
看到元首大人似乎对布劳恩的计划并不感兴趣,戈林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
39年的时候,布劳恩第一次见到了元首希特勒,那个时候的希特勒还对火箭这种高新技术非常感兴趣呢,所以戈林也就成了支持这项技术的人。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元首对火箭技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衷,戈林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个元首,似乎真的变了。
原来,希特勒喜欢巨大的机械设备,对古斯塔夫巨炮,俾斯麦战列舰这类巨型武器兴趣浓厚,并且热衷于搞一些新奇的东西。
现在的元首先生,更喜欢的是那些可以立刻投产,生产简化并且使用成熟技术的武器体系,预研的东西都很有针对性。
可以简单的形容一下这种变化,从前的元首是一个文科生,他喜欢感性的东西。
而现在的元首,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的理科生,他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正在努力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这样的改变在戈林看来,有些矛盾。因为戈林就是一个自诩为技术专家的人,在他看来元首根本就是一个技术知识薄弱的人。
让这样一种没有研究过技术的领袖,来估测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并且丝毫不留有余地的集中力量投入研发生产计划,这简直就是一种自杀行为。
但是当戈林想要反对的时候,他却发现至少在目前看来,元首对于武器装备的选择,竟然都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对fw-190战斗机的执着,让戈林拥有了另一种设计思路的战斗机体系,而现在看来,fw-190战斗机的后续潜力似乎真的要比-109系列更好。
同样的,针对陆军方面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也受到了陆军方面的好评。简化版的卡车装甲车甚至是坦克,都让陆军的战斗力提高了许多。
“我的元首,研制火箭的计划,是您亲自批准给布劳恩的……”戈林不得不在李乐滔滔不绝之前,提醒元首一句。
听到戈林这么说,替换了真正希特勒的李乐尴尬了一瞬间,不过他马上就为自己圆回了说法。
他看着戈林,开口解释道:“研发和技术储备,当然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生产一种新式武器,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我明白了,我的元首。”戈林看到元首似乎已经对火箭项目失去了兴趣,也就在心中暗自决定,要放弃这个项目了。
至少在他看来,现在的元首是非常睿智而且很超前的,在选择武器项目上思路非常成熟,让他生出了盲从的心思。
“不要直接取消!而是要投入资金让布劳恩去搞!我要的是技术上的储备,要在需要的时候立刻拿出成熟的技术!”李乐从戈林失落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端倪,所以开口吩咐道。
他也没有时间去和戈林玩什么暗示或者揣摩心思的游戏,就直接开口命令道:“我要确保这项技术发展下去,却不用来生产没有用的废铁!明白我说的话吗?”
“遵命!我的元首!”戈林从李乐的眼中看出了坚持,所以赶紧开口回答道。
看来元首对这项技术很重视,但是却不想立刻就将它投入到战争中——也许元首要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把成熟的火箭技术,作为秘密武器投放到战争中也说不定。
戈林想到了这里,也就闭上了自己的嘴巴。他把说话的权力交给了一旁的凯塞林,让这位空军元帅继续说下去。
因为袭击英国的战役准备工作,和对北非的支持方面,凯塞林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所以这位空军元帅成了元首面前的红人。
此时此刻的凯塞林,因为频繁的被元首召见,地位已经隐约要成为空军的二号人物了!
“我的元首!既然火箭项目暂时不能用来替代轰炸,那我们针对英国的轰炸,是不是可以暂时削减规模,或者取消掉?”看到戈林看向自己,凯塞林开口,对李乐建议道。
李乐皱起眉头来,仔细的思考了凯塞林的建议,在他看来,这位空军元帅是有一些本事的,他应该在专业领域听取这个元帅的意见。
在沉默了几秒钟后,元首看着两个空军元帅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承诺:“空军的轰炸任务减少到每周两次……坚持到下个月,也就是11月就可以停止——等待后续命令!”




帝国霸主 280酸溜溜
明亮的办公室内,一张张巨大的图纸铺设在长长的桌子上,这里是克虏伯工厂的设计专用办公室。
在这里的每一张图纸,对于德国来说都是绝对机密的重要文件,因为这是德国未来5号战车的关键图纸。
这些图纸包括了已经被设计建造完毕的坦克底盘各个部位,还包括了一门刚刚被改装完毕的新式坦克炮。
因为担心75毫米口径48倍径身管的坦克炮无法在未来胜任摧毁敌军坦克的重要任务,克虏伯工厂在李乐的授意上,拿现有的高射炮进行了快速改装。
这种改装直接取自著名的88毫米口径大炮,甚至部分弹药都是通用的!如此做法让这种“新式坦克炮”的设计周期,直接缩短到零。
拿出的坦克炮之后,德国的设计者们开始想办法把这门大炮塞进坦克的炮塔之中,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
最开始的时候,设计者们简单的放大了4号坦克的炮塔,希望这种成熟的炮塔设计可以直接沿用下来。
可是,元首在随后否定了这种垃圾设计,并且提出了更成熟的要求——新的坦克炮塔,不需要侧面开启的舱门!
在加强了战车炮塔侧面防护力量的同时,新的坦克将在坦克炮塔正上方开两个舱门,用来进出人员!
采用如此设计,让炮塔上的舱门数量减少了一个,装填手没有了自己独立的舱门。不过侧面的装甲可以整体制造,防护力提升了不少。
取舍之后,德国设计师们决定满足元首的“设计爱好”,他们采用了和虎式坦克差不多的设计结构,只不过用了一个方头方脑的设计……
与此同时,原来虎式坦克炮塔正面垂直的装甲防盾,被增加了倾斜角度,变成了斜面。
为了让新的炮塔符合5号坦克整体上“适合生产”的纲领性要求,新的炮塔采用焊接结构。
经过这样的改动最后,最新的5号战车炮塔更容易生产,并且在正面防御能力上超过了历史上的虎式坦克。
如此一来,新的5号坦克在坦克正面防护水平上,超过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而在侧面和后方略微减弱了一些。
整体上来看,因为减少了交错式负重轮的重量浪费,削弱了大部分装甲厚度,改用倾角弥补,整个坦克比虎式轻了16吨还多。
而40吨刚刚出头的5号坦克在各个性能上,都已经达到了虎式坦克的基本要求,在火力上也保持了一致。
经过权衡,虽然防护力上略有下降,可是41吨的5号坦克完全超越豹式,成为德**队在41年的主战兵器,完全是可以胜任的。
因为简化了生产环节,所以这种坦克在生产上,比繁琐的虎式和豹式坦克,都要更加迅速。
生产成本降低,基本作战性能没有下降,这就代表着德国未来坦克的发展得到了纠正,至少比起历史上来,要提高了不少。
之所以达到了重量减轻,防护力却依旧不变的效果,一方面是坦克的体积下降,新的坦克比起虎式坦克要低矮和小了不少。
另一方面,是因为把虎式坦克那坑爹的交错式负重轮占用的重量,放在了装甲防护上。
当然,最新的倾斜装甲技术,以及在坦克的周边加装杂物盒等设计来间接提高坦克防护水平等手段,也得到了德国坦克设计专家们的充分的肯定。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使用了单排负重轮和坚持扭杆悬挂设计之后,新的坦克在长时间行军和越野舒适性上,是不如虎式和豹式坦克的。
因为坦克本身重量的降低,以及悬挂系统的“缩水”,新的坦克在赶路的时候有些颠簸,这就是减重付出的代价……
提前效仿苏联,使用宽履带,以及坦克减重所带来的红利,让新的坦克在通过性上提高了一些,越野性能也有加强。
只是在实验的时候,车组成员们觉得舒适程度有待加强。有些意见是说底盘过于低矮的,有些意见是说坦克的操控性一般的。
对于德**队来说,好消息是他们有了一种主要性能上和虎式坦克不相上下的新式坦克,可以在不久之后就装备部队。
坏消息是,这种新式坦克比起虎式坦克来,驾驶员的操作繁琐要更一些,侧面和后方的防护水平也略微下降了几毫米……
还有另一个好消息是——反正现在的德军坦克兵们也没见过两年后的虎式坦克,他们还没被那些满是德国特色的“豪华限量版”给养刁了胃口!
虽然说方向盘操控的虎式坦克现在看来,是真的开创了方向盘操控坦克技术先河。可是在今天看来,这种技术在1940年使用,太过超前了一些……
超前到了什么程度呢?超前到了,德国同时期生产的豹式坦克,似乎就不是用方向盘来控制的……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更好生产,技术也更成熟,实际上也耽误不了什么事情的操纵杆来控制坦克,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
因为坦克的重量减轻了,所以操纵杆控制不方便的问题,在新的5号坦克上也并没有那么突出。
经过这样简化之后,新的5号坦克换来的是生产上的巨大进步。这种坦克比历史上的豹式坦克还容易生产,与4号坦克的工时差不多少!
“这真是一个现代化工业的杰作……同时也是一场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站在窗子前,看着第一辆被组装完成的5号坦克停放在试验场内,亨舍尔还有克虏伯以及保时捷三个公司的设计师们,酸楚的看着玻璃窗外的那辆坦克。
在生产细节上,这辆新的坦克可以说毫无美感,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焊接缝隙就那么留在炮塔侧面,里面的扶手甚至都只是绳子编织的替代品。
一些不得不用钢铁来制作的部分,也都经过严密的计算,有些非承重部位,甚至使用着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边角料。
比如说车长脚下的一块踏板上,竟然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一些窟窿,这些窟窿竟然是被切下,当做其他零件使用掉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块踏板在过去,可能只是一块被废弃的边角料罢了,可是现在,它是坦克上的一个踏板——节约到了一点儿都不浪费的程度,也算是别具匠心了。
在这样的努力下,新的坦克经过严格的计算和设计,让生产速度大幅度提升。编号a型的试做型号,竟然在一天之内就生产了好几辆。
不要看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这种新的坦克到处都透着一股寒酸的“廉价”味道,可是在该用好东西的地方,新的5号坦克可一点儿都没偷工减料!
这辆坦克上装备了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精密的瞄准镜,误差小到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熟练的炮长可以操作这种坦克,瞄准1000米外的汽油桶大小目标,并且有很高的概率打中它!
如此精密的仪器,世界上能生产出来的国家少之又少,至少在观瞄系统上,新的5号坦克和虎式坦克,是一模一样,甚至略有超越的!
新的坦克炮塔,在实验室环境下,甚至可以命中2000米距离上的标靶,精准程度让人震惊。
至于说为什么德国的坦克瞄准系统这么好,那就去看一看生产这些镜头的公司就明白了:蔡司!
这个公司的镜头业内闻名,是最好的相机镜头——没有之一!连美国宇航局登月的时候,都使用了该公司的镜头……
在瞄准系统有些不惜工本的同时,5号坦克使用的坦克炮,也是虎式坦克的同款——大名鼎鼎的88毫米l56坦克炮!
该型号的火炮使用钨合金穿甲弹,可以在1500米的距离上击穿122毫米厚的装甲。
使用更普遍的被帽穿甲弹的时候,在1500米的距离上也能够击穿90毫米的装甲——这差不多是盟军未来所有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了。
所以,在李乐选择了这门历史上名震江湖的88毫米口径坦克炮的时候,就注定了5号坦克的火力,在整个二战之中都不会过时!
新式的五号坦克这把被李乐和德国工程师们联手打造出来的锐利刀锋,将成为替代4号坦克、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主战坦克!
至于说未来的重型坦克,装备给精英车组的6号,那就是另一种设计思路了。
在保证新的5号坦克生产数量的前提下,量产一种更新型号的重型坦克来作为德军装甲部队的拳头,李乐也是喜闻乐见的。
“元首在尽量让我们做到,像生产机枪那样生产坦克……”最讨厌新的5号坦克的保时捷公司的设计师无奈的摇头。
“这真是一场灾难……元首把新的坦克约束得和大众汽车一样粗劣寒酸。”亨舍尔的坦克设计师同样是满嘴的酸楚。
1...105106107108109...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