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而就在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要被逼疯了的时候,就在苏联的军队也快要因为命令不明儿崩溃的时候,拯救两个国家的命令终于被确认了下来。
“撤退!返回我们之前的驻地……这是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我们必须无条件执行!”从团部返回的政委,脸上的表情也轻松多了。
显然,战争让他也感觉到紧张,而听从斯大林的命令撤退,显然是避免战争还能保持体面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项。
“离开这里!我们撤退!”苏联的营长终于算是走出了战争的噩梦,赶紧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于是已经被来回折腾了快一整天的苏联士兵们,拖着一身疲惫开始向后离开。
“俄国人离开了?”阵地上,趴在掩体后面已经有些困乏的德国步兵们,看到了远处的苏联人向后转身,然后一点点的离开了边境附近,开口提醒着自己的同伴们。
很快,消息就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德国阵地反应,他们正面的苏联部队离开了,紧张的气氛也在瞬间烟消云散开来。
“他们真的走了?”显然有些人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开口迷迷糊糊的问道。
没过多久,就有人确定了他们看到的一切——有一个声音在阵地上欢呼起来:“上帝啊!祈祷灵验了!俄国人真的离开了!他们真的离开了!”
靠在自己的掩体内,德国前线的营长吐出了一口浊气,仿佛是虚脱了一般:“俄国人撤退了?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还没准备好啊……”
帝国霸主 请假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xxbi quge.c0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帝国霸主 268推迟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很多个军官还有政府官员都站在那里,不敢看眼前已经很恼怒的斯大林。
而斯大林似乎很长时间没有开口了,他只是这样坐着,然后用手把把玩着自己手里的烟斗。
他看着眼前的这些个手下,知道如果自己不率先开口,或者不直接命令干掉他们之中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那这种沉默就能持续到明天甚至后天早上去。
所以,他还是开口了,带着缓缓的语气,让自己的大胡子一抖一抖的:“在我需要彰显苏维埃的正义的时候,你们告诉我,作为苏维埃意志铁拳的红军,竟然无法使用?”
“200万的苏联红军已经为这个国家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你们却告诉我说,作为指挥官的你们,无法为这些英勇的士兵们提供过冬的棉衣还有足够的武器弹药?”
“我们的国家储备那么多,我们的工业生产是过去的十几倍,可你们现在却在对我说,你们无法维护国家的意志!”
“我们在列宁同志的领导下,曾经击败了无数企图入侵苏联的敌人,我们战无不胜一直把白匪全部消灭掉!”
仿佛是在回忆一般,斯大林满脑子都在幻想的,是他曾经经历过的,列宁领导的那个伟大的时代。
“那个时候我们还很弱小,可我们却敢于战斗!现在我们比从前强大一百倍,却胆小如鼠!”斯大林说到这里的时候,语速已经相当快了。
他说到胆小如鼠的时候,所有的军方代表们都不由自主的吞了一口唾沫——这些军官真的害怕斯大林把他们拖出去送到西伯利亚去。
虽然,因为太多的人劝谏斯大林,最终让斯大林取消掉了发动进攻的命令,却没有人能够熄灭斯大林心头的怒火。
斯大林虽然同意了不马上进攻德国的提议,可他要求将大雷雨计划提前到更早的时间。
这笔他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帐,他并不是不准备算了,而是要先储存起来,最终连本带利一起清算干净。
“还是那句话!我要在1941年的5月之前准备好大雷雨计划!必须要准备好!明白了吗?”斯大林锤着桌子,对他的手下们大声的怒吼道。
实际上,大雷雨计划经过修改,规模已经庞大到让人后怕的地步了——苏联准备在苏德边境上出动整整400万大军,消灭德国的边防部队,并且一口气占领柏林等地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美国参战之前,苏联应该占领欧洲中部,把红旗插上这些地方的城头!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人员上的调动是比较容易的,装备和物资上的缺乏才是让大雷雨计划一再拖延的最直接问题。”终于,一个军官开口解释了一句。
他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周围的同僚们都看着他,需要他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牺牲自己来提醒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
显然,约瑟夫?斯大林并不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人,他还是乐于听取手下人意见的——只不过会不会秋后算账那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军工方面,一定要保证最强大的武器持续生产,这才是重中之重,至于说相关的辅助物资,就没有必要太过纠结了。”斯大林给出来的建议同样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李乐也在为德国取舍,斯大林同样在为苏联取舍。在这个取舍的过程中,苏联同样舍弃掉了一部分东西。
“比如说在帐篷,还有一些其他物资上,我们完全可以节约一些嘛。士兵可以睡在敌人的房子里,可以睡在散兵坑和战壕里,并不一定需要帐篷!”斯大林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开口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可惜的是,斯大林虽然在战略上勉强可以算是一个军事战略谋划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战术专家。
他不懂一大堆看上去并不重要的物资,实际上却是一场战争之中无法缺少的组成部分。
苏联军队可以睡在荒郊野外,却无法不吃东西持续作战。这些士兵可以依靠精神克服很多困难,却无法在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与敌人战斗。
更何况,现代化战争中,还有空军这类高技术兵种,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撑,也需要更厉害的士兵去操纵。
“我们在西线需要补充大约20亿发子弹,才足够支撑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一个苏联军官跟着开口,硬着头皮提醒斯大林道。
这个将领已经隐瞒了实际数字了,因为20亿的子弹缺口,实际上只是进攻第一阶段预估消耗的弹药数量。而想要继续进攻下去,这个数字还要再增加20亿甚至更多。
“i-16战斗机与德国人手里的飞机之间,也存在质量差距。我们缺乏足够的优质飞行员,训练工作还在进行之中……”说起执行大雷雨计划的问题,苏联军方就有一大堆的苦衷等着倾诉。
斯大林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烦透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知道如果手下人不愿意做某事的话,总会有一大堆的理由来搪塞。
“够了!”斯大林的一声呵斥让剩下的蠢蠢欲动等待着加入诉苦行列的军官还有其他官员们,统统都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他们都看着斯大林,等待着这个绝对的核心领袖,开口继续说他自己的想法。
“困难任何时候都存在,我们需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不是在这里抱怨!”斯大林扫视了自己的手下人,开口冷冷的说道。
如果他这个时候喊出一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搞笑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口号谁都会喊,甚至在这间屋子里的人,都比斯大林喊的更好。可是站在那边的苏联将领们心里想的东西,要比喊口号复杂的多。
有情报显示,德国陆军正在加强他们的火力,包括枪支到重型武器装备,都在不停的加强。
这些加强让苏联的大雷雨计划也不得不一改再改,完善的速度相对来说并没有提高多少。
边境另一面德军的变化,虽然大部分依旧云里雾里看不真切,却无法完全隐瞒苏联军方的观察和侦探。这些将军们要比斯大林专业的多,他们知道德军也在尽可能的加强自己的边境力量。
综合考虑,苏联想要在苏德边境上拥有优势,并且优势打到足够发动进攻,大雷雨计划要比现在扩大一倍……显然,这是苏联方面承受不起的。
“德国人的部队正在接近,甚至跨越苏伊士运河!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准备局面崩坏时的应对措施,难道要等德国人打到莫斯科来吗?”斯大林开口说道,话题终究还是回到了底线的问题上。
苏联威胁德国不成,并且主动的撤退了边境上的部队,这已经算是把自己的国家脸面都丢光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著名的国家领袖,斯大林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随便就忘记掉这个耻辱。
当然,就国家层面来讲,威胁不成功之后,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或者换个时间找回自己的场子,也是必然选择。
“外交部门已经派出了特使,分别前往德国和美国,我们正在想办法争取更多的外交优势。”一个外交部门的官员开口如此说道。
此时此刻,苏联的特使已经到达了柏林,而去美国的特使团队还在路上,苏联也不是一个傻子,传承自沙俄的苏联外交部门,实际上在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还是很有经验和手段的。
去德国的特使团队是负责解释苏联外交决策,为苏联的威胁失败找回场子的。
至于说去美国的外交团队,则是联络美国寻求支持,争取在未来找场子的时候,获得美国支持的。
不论是俄国还是苏联,能够成为世界列强并且延续到1991年,长时间与世界霸主美国分庭抗礼,这个国家都不是头脑简单的选手。
真正说服了斯大林的,并不是大雷雨计划内那些没有准备好的细枝末节,也不是将领们的苦苦哀求,让斯大林退缩的,实际上是对波兰和对芬兰的两次扩张尝试。
两次扩张“预演”都以苏联惨胜或者失败告终,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斯大林在决策的时候更加谨慎。
当面对一个战斗力更加强横的庞然大物德国的时候,斯大林胆怯了,他不愿意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即便德国人同样也没准备好,他也不愿意轻易尝试。
“对德国人的强硬态度不要缓和,继续重申我们在中东地区的一贯立场!”斯大林考虑了一会儿,开口这样吩咐道。
看了看那边不太争气的军官将领们,斯大林这样最后说道:“边境地区必须要抓紧时间,我需要尽快完成大雷雨计划的作战部署!进攻德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布尔什维克的旗帜必将插遍整个欧洲!”
“是!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我们明白了!”所有的将领都敬礼回答。
只要给他们时间,他们就能不断的完善大雷雨计划,尽管完善永远没有尽头,可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明显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帝国霸主 269外交拉锯战
就在斯大林和他的高级幕僚们为了完善大雷雨计划开会探讨的时候,苏联的特使正在德国外交部大楼内的会议室里愤怒的拍打着桌子。
尽管边境上的危机已经以苏联人撤退告终,可苏联特使在气势上却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倒像是在边境上取得了大捷一样,趾高气昂到让人摸不清头脑。
“我们为了两国人民不用流血牺牲,为了两国之间不用刀兵相见,才在最后关头做出的忍耐的选择!”苏联特使盯着面前的接待人员,大发雷霆道。
德国接待的外交官们陪着笑脸,也不说什么刺激他的话,只是不停的点头,跟着夸赞苏联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仁义国度。
实际上,在这一次外交交锋中,德国因为在北非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已经在外交上捞足了“里子”,所以也就很愿意给苏联人一个虚无缥缈的“面子”。
有的时候,吵嚷的最大声的国家,并不是最蛮横的那一个——因为占据主动捞取好处的那个国家,往往都是不说话直接拿好处的那一个。
德国在北非问题上,实际上就是那个捞取了实际好处,并不在意对苏联露个笑脸的国家。
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打到了塞得港外围,强大的军团已经沿着苏伊士运河展开。攻占塞得港毫无难度,渡过苏伊士运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苏联特使现在大声的叫喊着,可非洲战局已经是事实了,更改不了的一个事实!
“德国在北非问题上,已经越过了苏联的底线,你们必须停止前进,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不再向中东地区进攻!”苏联特使看着德国外交部的官员们,开口继续重复着自己的要求。
“我们在北非的军事行动,完全是针对英国的,而不是针对苏联的。贵我两国之间是有互不侵犯条约的,两国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是地久天长的。”德国外交官拿到了元首的命令,自然是捡好听的说了。
在东线问题上,德国方面也是在极力避免开战的。所以在不中断捞取好处的前提下,德国外交方面尽量使用示弱策略,是符合德国利益的。
陆军方面需要时间来准备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外交部门现在奉命为陆军争取这些时间,这才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外交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此:两个勾肩搭背互相称兄道弟的国家,并不一定是坚不可摧的盟友,相反他们可能是互相捅刀的敌人。
而在两个国家准备真正开战之前,外交上却是一番要和谈的嘴脸,甚至喊出友谊长存之类不要脸的口号来……
这真的不是阴险的忽悠,而恰恰是国家层面上外交的魅力所在。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所谓的友谊和情感的延续。
国家之间是没有情感的,存在的就只有利益。在国家层面上谈论感情,比借钱给一个流氓恶棍更危险。
“一旦德军越过苏伊士运河,苏德之间的战争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那么这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只能完全由德国来负责!”苏联的特使继续理直气壮的喊道。
“苏联方面的诉求,我们也一直在考虑,毕竟我们两国都是大国,大国之间保持和平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嘛。”德国外交官笑着点头,开口安慰道。
说到这里,德国外交官喝了一口水,继续苦口婆心:“可是,我们正在和英国进行战争,如果不彻底打垮英国,战争是不会结束的。”
“可是,我国在中东方面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地域安全上的底线,是不容挑衅的!”苏联特使还是在强调,德国应该放弃进攻中东的打算。
“元首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我们国家提出的折中方案,也请您一定要转达给贵国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德国外交官员脸上依旧挂着假假的笑容,仿佛一直都没有退去过一般。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秒钟,然后才继续说道:“英国投降,战争结束之后,我国的作战部队将退出伊朗等地区,保证该地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提到这个所谓的这种方案,也就是德国方面承诺的战后撤出中东地区的所谓“保证”,苏联特使就感觉到自己快要压不住心中的火气了。
你们好意思说,打完了仗就走?战争如果结束了,你们在那里有驻军,那是说撤退就撤退走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英国已经投降了,你们德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了,就是不撤退,我们苏联还能去打你们不成?
这简直就是在明目张胆的耍赖!苏联特使恨得咬了咬牙,开口挤出一句话来:“到时候,恐怕撤退不撤退,都是你们德国人自己说了算吧?”
“特使先生!特使先生!您的话可严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信誉和承诺是外交的基础……您如果质疑我们相互之间的信任,这不是在质疑贵我两国人民的品德嘛。”德国外交官可是选了一个最大的帽子扣到了苏联特使的头上。
外交,尤其是这种世界混乱局面下的外交,互相扯皮浪费时间的目的,是大于实际上的策略发展的。
有的时候虽然可以达到奇效,更多的时候却不能寄托太多的希望。换句话说,这种战争环境下的外交斡旋,就是买彩票罢了。
除非是那种已经因为内忧外患期盼和平的国家,否则大家都不会轻易选择和平——人性就是如此:占了便宜的想要占更多的便宜,吃了亏的希望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
……
“我的元首!您的预言又一次带领我们走过了危机!”鲍曼在柏林的会议室内,开口拍了元首的马屁。
他的话引起了戈培尔的共鸣,这个第三帝国宣传部长赶紧带头鼓掌,一脸崇拜的看着被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帝国之神——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
戈林还有雷德尔这个时候的笑容也更自然起来,他们在东线危机问题上力挺的元首,现在正好是要捞回报的时候了。
“那不是预言!我的朋友!”李乐坐在主位上,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手下们,他其实这些天也很紧张,只不过一切还都按照他的计划在运作。
苏联终究还是没有发动传说中的大雷雨计划,最终还是没有让苏德战争爆发在40年,这一切实际上都已经被另外一个时空中的历史印证过了。
“建立在细致的情报工作上的推理,锐利的把握住战略层面上的蛛丝马迹……这更近似于一场推演,一种分析,而不是预言。”李乐在这个时候自夸,却没有任何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元首又一次带领大家走向了胜利,避免了东线开战让陆军可以继续安稳的扩军,让德国的工业可以继续安稳的转型,这就是一场胜利!
40年的时候,德国还没有做好在东线开战的准备工作,战争危机突如其来,让勃劳希契害怕。可是元首希特勒又一次大胆的预言,笃定战争不会爆发,是何等的魄力?
要知道,这不是元首第一次做这种战略预言了,在武装进入莱茵兰的行动中,元首就大胆的预测过法国不敢贸然开战。
而在入侵波兰的作战行动中,元首似乎也看出了英国和法国的懦弱,最终推动了闪击波兰的伟大胜利。
现在,元首又一次赢了,在面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竟然也赢了下来!这其中带给所有人的震撼,是无法言明的。
当大家都要叹服的时候,李乐自己解开了自己战略预判上的无敌之谜,那不是简单的豪赌,而是建立在情报基础上的合理决策!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所有第三帝国高级官员们的忐忑心态——元首并不是盲目的再冒险,而是水到渠成一般的顺势而为,这紧张刺激程度就是两回事了。
“元首的情报部队影子真的是太厉害了,竟然在苏联方面也有渗透,而且还能够拿到这样重要的情报。”勃劳希契这个时候也必须要表态了,虽然他对最高统帅部干涉指挥的做法有些不满,可胜利毕竟是胜利。
赫斯也郁闷的加入到了恭维元首的行列之中,毕竟这种情况下他也实在没有勇气泼元首的冷水……
“军队方面的事情,军队管理指挥是正确的。”李乐同样不用面子上的恭维,他更在意的是实质上的控制。
所以他这个时候不介意给勃劳希契一点儿甜头,开口安抚道:“最高统帅部在战略层面上,有的时候会综合外交民政等方面的考虑,作出一些更高层面上的决策,不是干涉陆军方面的行动。”
“我的元首,您的睿智让人折服!”勃劳希契赶紧开口,奉承了面前的元首一句。
所谓大花轿子人人抬,元首携这一次战略判断精准的余威,给了陆军总司令部一个交代,勃劳希契自然是要下这个台阶的——他已经很满意元首的态度了,比他估计的还要聪明,他还要奢求什么呢?
帝国霸主 270见鬼
是啊,还能奢求什么呢?隆美尔现在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习惯进攻的感觉,哪怕只是一个步兵的时候,他就喜欢这种感觉。
现在,元首给了他进攻的权力,给了他进攻的兵力,还给了他进攻的物资,最后把进攻的命令也给了他。
他还能奢求什么呢?他感觉到自己遇到了懂他的那个人,遇到了那个可以让他名垂千古的那个英明的领袖。
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隆美尔没听过这句话,但是他还是懂的报答这个简单的道理的。
如果是中国古代的电影,那自然是一抱拳开口说那么一句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可是如今的画面,是在北非的漫天黄沙之中,隆美尔也没有抱拳喊口号的习惯。
不喊口号是因为隆美尔找到了更响亮的东西——他身后的整整100门大炮正在吼叫,正在把比口号更洪亮的炮弹,投射到敌人的阵地上。
塞得港虽然已经部署了坚固的外围防御阵地,可是在面对这么多火炮密集的轰击的时候,驻守在这些阵地上英国守军,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非洲这个地方本身是没有什么重型工厂的,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制造业——即便是原来有,现在也都已经丢给了隆美尔。
所以这里的大炮还有坦克,飞机还有罐头,都需要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运过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非洲战场上的武器补给,都是丢掉一些就少一些的原因。而现在,隆美尔才是物质充沛财大气粗的那个“地主”!
他手里捏着的有从开罗和亚历山大港等地区缴获来的军用物资,英国人多多少少留下了一部分储备,这也让隆美尔的部队这几天如同过圣诞节了一样享受了一番。
而反观塞得港口内的英国部队,他们手里除了一部分抢运到塞得港内的物资之外,也没剩下多少东西。
真正的历史时空中,阿拉曼战役过程中,隆美尔遇到的困难,现在转换了一个方向,成了奥金莱克将军的难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