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至于擅长使用计策,身子骨却是文弱的儒将,还是会让兵卒在心头有些不安心的,这样的文儒将领不可能在关键时候,亲自上阵带着兵卒冲锋陷阵,带着兵卒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时候只会抛下普通兵卒,独自先行离开。
再说这年月军师在军营中也是常设职务,故而这类文儒善战的人士,更多还是适合军师的职位,而不适合一军主将的位置。
可不管怎么说,朱卫对于伊籍这样的人才还是蛮看重的,文可安邦治国,武可领兵出战,在如今的乱世,可算是最吃香的类型……





青龙三国 406、伊籍投诚
此前朱卫就是担心庞偃的低智力属性,一直不敢让庞偃独当一方的领兵出战。
虽然给了庞偃的熊魃营独掌一军位置,可很多时候熊魃营出战都是和朱卫的中军在一起的,可以说都是由王语嫣作为大脑指挥作战,庞偃只算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而已。
现在要是将伊籍这样的人才放到庞偃身边,那或许庞偃的熊魃营偶尔独自出战一方,也能让朱卫放心一些了。
好吧,这个暂时还是朱卫心头的念头,反正现在朱卫收到这个消息后,便马上让这边蒯良招来的大族代表人物先行散去,他们回去之后正好可以帮着安抚战后陷入不安的襄阳城中百姓什么的。
而朱卫则带着蒯良赶去了刘表在襄阳城东的州牧衙寺宅邸,准备去和伊籍进行谈判,将伊籍收到帐下。
这刘表修建的州牧府衙和府邸私宅都位于襄阳城东,规模也是不小,差不多占据了襄阳城东的大部分区域,也基本上是刘表在旧襄阳城基础上新构造出来的。
所以如今的襄阳城东侧并没有对外开发的城门,因为襄阳城的东墙外面就是汉水河冲积而成的滩涂区域,再远处便是汉水河了,这片区域几乎没有人居住,自然也没什么通行的必要了。
而刘表借助这样的地理便势,将自己在襄阳城东的府邸私宅修建的也犹如一处王宫般宏伟。
这样倒也能看出刘表作为汉室宗亲的奢华本性,其实刘表的这处府邸私宅更像是一处襄阳的城内城,刘表似乎也有些将襄阳城作为他封地王城的想法。
既然是王城,自然也需要有王宫了。
故而这处襄阳城的刘表衙寺宅邸,其实也可算是刘表给自己修建的王宫了,若是有一天刘表可以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这处府宅私邸更可算是刘表的皇宫所在了。
只是现在为了不显得僭越,刘表才只是将这边依旧作为衙寺私邸,并没有冠上什么宫的名号。
可从外部看起来,要进入这襄阳城的州牧衙寺,便先要经过一处犹如城门楼般的外门禁,这堵犹如城墙般的门禁内,还有刘表的亲兵营驻地。
在这边有刘表手下常驻的两千亲兵守护,保护着刘表的衙寺和后面的私邸家眷。
再通过一处广场般的通道,便是荆州牧衙寺的聚议正厅,以及其他各处办公之所,过了这些办公之所,又经过一处高墙,才是刘表的后宅私邸,里面也是楼台处处,锦簇花园,犹如王宫花园般奢华高贵。
现在伊籍就是带领刘表留下的两千亲兵和襄阳城中新招募的五千新军,依仗着那犹如内城高墙般的门禁墙垒,将外面来的熊魃营兵马拦阻了下来,伊籍就在那犹如城门楼般的墙头上和外面熊魃营的庞偃谈判,希望能和平投降,并确保刘表的家眷安稳。
其实伊籍能这么快就带着这近七千的兵卒商议投降,主要也是因为刘表死的太突然了。
之前刘表听到兵卒传令来报,说朱卫大军从水门进城后便知道襄阳守不住了,想着蒯良之前给他分析过各处退路的弊端,在心灰意懒之下,刘表也就没有了死战抵抗之心。
故而在府邸内宅的一处高台上,刘表喝了不少酒,大声念了些诗赋,便自刎而死了。
如此本来还能依仗犹如内城般高大门禁墙楼来抵抗的刘表遗兵,自然也就没有了抵抗心思,都没什么人值得他们继续守护了。
也就是伊籍凭借自己的能力,说服了这边领兵刘表亲兵部曲中的大小军官部将,才让这些刘表兵卒没有一哄而散,还能在伊籍的统领下暂时据守这处门禁楼,和外面的庞偃谈判。
当然,庞偃也是感觉这处犹如城内城般的荆州牧衙寺不好打,又想到朱卫喜欢收编降卒,再加上伊籍在城墙上的话语也说动了庞偃,所以没有直接挥军攻打这处刘表的衙寺私宅,而是给朱卫这边送来了消息,让朱卫来做最终的定夺。
而随着朱卫带着自己的三千白羽卫来到这边后,便在第一时间同意了伊籍提出的条件,说明他会善待刘表家眷,也不会追究所有刘表降卒的罪责,只要他们愿意投到朱卫这边,朱卫自然会将他们作为自己人看待。
当然了,这个时候刘表宅邸内也就是一些刘表的妻妾和刘琦的妻妾而已,并没有别的重要人物存在。
现在刘表还只有刘琦这么一个儿子,刘琦却还没有生出儿子,只有几个女儿,可以说刘表这处犹如王宫般的府宅内,所谓的家眷基本上都是些女人了。
朱卫自然不会对这些女人做什么事情了。
至于刘表的降卒,本来就是朱卫要收编的目标,自然也不会对他们做出屠戮之类的事情,至于收降后进行优胜劣汰的打散重编是肯定,但这样倒也不会让这些刘表降卒有什么不满了。
这样朱卫一句话便安抚了这些刘表遗留下来的兵卒,伊籍也没什么可说的,便打开了犹如一座内城门般的荆州牧衙寺门禁,带兵出来投降了。
此后朱卫让手下兵卒进驻了这处荆州牧的衙寺,暂时倒也没有直接入住后面犹如后宫内宅般的刘表私邸,同时承诺暂时可以让刘表家眷居住在这里。
不过日后她们肯定是要搬的,但可以带走属于她们私人的财物,至于其他刘表收藏的财宝珍品,自然也就成了朱卫的了。
而刘表这处府宅日后应该也会变成朱卫的府宅,倒是让朱卫省去了重新修筑府宅的花费。
以朱卫如今的状况而言,日后肯定不会将豫章作为首府之地,那将朱卫的军政重心搬到襄阳来,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此这处犹如王宫般的宅邸,自然也只能是朱卫这样的身份,才可以居住的地方了。
当然,伊籍投降之后,朱卫也是第一时间接见了这位军师将军级人物。
伊籍现在也是三十来岁的样子,穿着打扮倒不是正式的官服,而是一身文儒便服,看他的形貌倒也没什么出众的,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样子,就仿佛是刘表门下一个普通客卿。
见到了朱卫之后,伊籍对朱卫恭敬的行了一礼,朱卫便也对他行了一礼……




青龙三国 406、还请先生诚心助卫!
这伊籍外形看起来很寻常,可实际上他是属于那种实实在在能干事的干吏。
在原本历史上,伊籍在刘表病死后便转投刘备了,后来跟着刘备入蜀之后,地位不下于刘备起家时候的心腹简雍、孙乾这些人物,所以伊籍应该也是刘备身边的心腹人物。
可见伊籍的能力,是得到刘备认可的。
不过伊籍这么快就转投刘备倒也是正常的,伊籍在荆州的身份原本便属于外来户,被荆州蒯氏、蔡氏排斥,刘表在的时候,伊籍还能得到刘表的支持,作为刘表身边的心腹类型,帮刘表做事。
等刘表死后,他就是无根之浮萍了,这样伊籍在荆州官场上也就没什么发展余地了。
故而在刘表还没病死前,伊籍就已经有先见之明的给自己寻找下家了,正好刘备来了荆州投奔刘表,伊籍寻了刘备这样同属于外来户的人攀关系,也也可算是他的眼光了。
以伊籍原本在荆州的地位,若是刘备对荆州有什么想法,他就是一个熟悉荆州的带路党,日后说不定又能恢复原本的身份地位。
当然,现在的伊籍是乍然遭遇了变故,刘表原本正是壮年之时,伊籍自然没有寻找其他出路的心思,可偏偏刘表居然就这么自刎了,伊籍心头一时间也是有些迷茫的,可他的日子还是要继续的,故而他倒也不在意自己马上就投向新主。
只是此刻伊籍对于朱卫倒也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个年轻的新主,又会如何对待自己。
作为刘表身边的心腹之人,伊籍自然也对朱卫非常熟悉了,只是他还是很意外,朱卫居然一天就能攻下有几万大军守护的宜城,还能在短短时间就攻下了襄阳这样的大城。
此前宜城的时候,伊籍倒是没有跟着刘表过去,他先是被刘表派出去联系荆州地方士家大族,希望能得到这些家族派出私兵支援,此后便又留在了襄阳进行着襄阳城防的事务,可也因此伊籍算是亲自经手过襄阳城防建设的,在他看来朱卫想要攻入襄阳,怎么也要经过一番苦战才行。
可没想到,朱卫居然轻易就从襄阳北门这边的水门突破了进来。
虽然现在他看到朱卫身边站立的蒯良,便猜到应该是蒯氏投向了朱卫,才让朱卫大军能轻易从北城水门进入襄阳城。
伊籍知道此前刘表将襄阳北城水门这边的防御事项交给了蒯良,可既然蒯良通敌了,那等于是将襄阳北城的水门完全洞开了。
这样襄阳城防即便是修筑的再顽固,也是不能阻挡朱卫大军了的。
只是伊籍心头感觉还是有些遗憾,想不到如此雄壮之襄阳城,竟是还没经历攻城血战,便已经陷落了。
此时伊籍看着朱卫,心头也在忐忑的揣测这位年轻的荆州新主,究竟是怎么样的脾气秉性,会不会接受自己这样的刘表心腹,他已经做好了朱卫不能接纳,便离开荆州的打算。
“这位便是伊籍先生吧,早已慕名,今日得见,不胜欢喜,伊籍先生,日后还请先生诚心助卫!”
朱卫对着伊籍行了一礼,看似非常重视伊籍的样子,倒是让伊籍,乃至于跟着一起来的蒯良也都有些惊讶。
他们自然可以看出朱卫这不是故作姿态,面对伊籍没必要做出这样的姿态,毕竟伊籍在荆州也就是刘表身边的一个秘书般存在罢了,根本就没什么实权的人物,说实话之前也没表现出多少能力来。
不过蒯良心头又想多了一下,或许朱卫是希望以伊籍这样的外来户,来掣肘自己这些荆州本地的士族大家,故而才会如此重视伊籍这种熟悉荆州事务的外来者。
所以蒯良倒也没有别的什么表示,就像刘表会重用伊籍这样外来心腹般,朱卫初来荆州,自然也要用伊籍这样的外来户,算是对于荆州官场上的政治平衡手段了。
这边伊籍看着朱卫也是愣了下,他也觉得朱卫有些太重视自己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他倒也很快的回礼了一下,“籍,不过是区区一文儒,能得钱唐侯如此相待,自当竭力相助!”
只是他口中虽然说着愿意相助,可实际上却还是没有把朱卫当作主公的意思,只算是愿意成为朱卫帐下的普通文臣而已。
同时伊籍也觉得朱卫可能只是摆个姿态,毕竟伊籍真不觉得朱卫能对自己有什么了解的,怎么可能对自己有所慕名呢。
“嗯,如此伊籍先生便暂为卫之中军营长史吧,卫也能随时向先生请教政事、军事,至于蒯良先生,本是荆州治中,那暂且职务不变,如今还请蒯良先生和伊籍先生一起携手,尽快安抚襄阳,以解战后之乱!”
朱卫也感觉自己似乎让伊籍有些懵了,故而倒也没有再乱说什么,索性给了伊籍一个长史的官职,这相当于也是朱卫身边秘书长般的身份,倒是和伊籍原本在刘表身边的身份差不多。
“喏,自当尽心竭力!”
蒯良听了朱卫的话语,心头松了口气,暂时他还是保住了原本的地位,这样也算是不负他这次主动投向朱卫的决定了。
至于伊籍闻言也是神色微动,这种秘书长般长史身份,一般也都是给身边心腹之人的,难道朱卫真的如此看重自己?
当然,在面上伊籍也是急忙答应了一声,“喏,籍尽力便是!”
“嗯,那吾等先去衙寺产看民户之类典籍之后,再慢慢整理襄阳之事吧!”
朱卫虽然让蒯良、伊籍负责处理襄阳城的安抚之事,可这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完全放手让他们去做的,故而还是先要到衙寺这边正式颁布号令什么的才行。
随后朱卫便带人进入了原本刘表的荆州牧衙寺公事房,和王语嫣一起,与蒯良、伊籍商议起了襄阳城的安抚之事。
在这个过程中,朱卫基本上又退居二线,主要让王语嫣出面和蒯良、伊籍商议了。
而王语嫣借助蒯良、伊籍对于衙寺的熟悉,很快招来了一些荆州牧衙寺的属吏,寻了各种文书名册什么的查看襄阳城内的具体状况,继而一项项的号令也就颁发了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朱卫倒也查看了一下蒯良、伊籍两人的属性,主要就是看看他们两人的忠诚度如何……




青龙三国 407、荆州局面一片大好
“蒯良,军师,城市襄阳,年龄44,忠诚72,仕期0年,士兵0,智力72,政治80,武力30,魅力58,陆指27,水指10,训练0,士气0。”
“伊籍,军师,城市襄阳,年龄34,忠诚67,仕期0年,士兵0,智力84,政治80,武力21,魅力62,陆指72,水指72,训练0,士气0。”
朱卫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情报功能查看了蒯良、伊籍两人的信息,他们的能力确实都还可以,相对而言伊籍的人物属性果然要比蒯良更好一些,蒯良只能为内政军师,而伊籍却是内政、军事都具备属性基础。
同时,他们两人的忠诚度也算是勉强可以,蒯良更多时候是为自己家族打算的,故而有这样的忠诚度也是正常的,伊籍则是刚刚转变的身份,估计这个忠诚度也是看到朱卫对他的态度才有的。
不过朱卫已经满意了,要是他们两个的忠诚度都只有二十几,三十几,那才让朱卫感觉难受呢,那时候朱卫就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他们了。
毕竟忠诚度太低的话,就是完全不可信任的状态,随便来一点外来的压力,他们就可能成为朱卫的内患,那可不是派人盯着他们就能搞定的。
再说他们又都是具有军师级智力、政治水准的人物,哪怕是被人盯着,也未必不会在暗中搞什么手段,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朱卫肯定也只能是后知后觉了。
那样的话,还不如找机会宰了才让朱卫心头能安稳。
不过现在他们一个是七十多,一个是六十五以上的忠诚度,那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基本都能在朱卫这边忠心做事了。
朱卫也相信,再给自己一些时间,便能让跟在自己身边的伊籍更为认同自己,从而影响他的内心让忠诚度再提升一些,这样日后便可以让伊籍出去担当大任了。
而在朱卫这边商讨襄阳城的后续安抚之事,将一项项军令颁发出去的同时,襄阳城各处的战事也渐渐平息了。
随着刘表的死讯传到各处,原本还在襄阳城内寻地方据守自保的刘表兵卒顿时像是失去了主心骨般,开始在朱卫军队的招降中成建制投诚了。
即便有一些不甘心的刘表部将军侯之类小军官,还想寻地方逃出去。
可此刻襄阳城南门在太史慈神箭营的控制下,北门是水门,西面这边也已经被凌操带兵赶到控制住,这些刘表的残兵败将,就算是身边还能裹挟一些兵卒部曲,也是没地方可以逃走的。
只要他们被困在襄阳城内,那自然是没什么更多结局了。
不降便死!
所以大概在两个多时辰之后,襄阳城内的战事基本上结束了,各种安民措施也被颁发了下去,再加上之前那些和蒯氏一起投诚朱卫的大族大户人家派人主动配合下,襄阳城内也没有发生混乱什么的,基本上算是安定的过渡了。
即便是看护襄阳城西外围的柳子关刘表守军也是主动投降了,没有发生逃散崩溃什么的状况。
如此整个襄阳城算是真正落在了朱卫手中。
随后从襄阳城这边也有两拨信使往新野和江陵方向派了出去,分别是去说降文聘、张绣和蔡瑁的。
朱卫借着他们这边给出回应答复的时间,在襄阳城顺势也整编一下襄阳的刘表降卒,同时将留在宜城的七、八千刘表降卒也押送来了襄阳。
这次襄阳城内刘表降卒中原本属于正规兵卒的一万人,大概投降了八千多,然后刘表从青壮民夫中招募的新军大概有两万人,投降了至少一万六千多,至于其他两万多从襄阳城内外周边庶民百姓中招募的青壮民夫,索性被朱卫解散回家了。
可即便这样,朱卫这次收降的刘表兵卒加起来也有三万多了。
朱卫依旧按照惯例从中筛选了四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兵卒编为辅兵,日后或是解甲归田,或是寻地屯田,然后选了十六岁到十八岁左右的编入朱卫的中军营,作为青年后备军培养。
至于其他的兵卒,再淘汰一些体弱之人后,基本都可以编为正卒了。
结果三万多刘表降军中淘汰了大概五千多人,中军营收编四千多青年军,其他却还有两万四千多合适的人员,可以编为正卒。
这么多人都可以独立成立一部兵马的,但朱卫现在也没有可以独立领军的忠心大将,自然不能分立出一部兵马来。
所以朱卫只是从其中分出四千多原本刘表的正规兵卒,填补到了太史慈神箭营、庞偃熊魃营中,以补充此战的兵力损耗,至于其他近两万兵卒暂时也留在了朱卫中军营的编制中。
当然,这近两万兵卒很多都是没受过训练的新兵,他们本来就是刘表从征召的青壮民夫中选拔出来的精壮汉子,现在又变成了朱卫这边的新兵罢了。
当然,这些新兵虽然没什么训练度,可朱卫也不会将他们当作普通青壮给解散了。
对于朱卫而言,现在兵力还是多多益善的。
至于粮草什么的问题,攻下襄阳城后朱卫又从襄阳城的粮仓中得到了六十多万单位的粮食,如此在他的三国游戏系统中储备的粮食足有五百多万单位,足够他十几万大军吃几年的了。
而后续荆南四郡、豫章这边的屯田粮和民粮也很快能收割上来,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天灾人祸,粮食只会源源不绝的补充上来,所以朱卫暂时还真的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这样朱卫在襄阳停驻了两日之后,江陵这边率先传来消息,蔡瑁已经代表蔡氏愿意投降,也派了兄弟蔡勋、蔡和到襄阳来,代表蔡氏向朱卫投诚。
至于新野这边张绣接到消息,直接撤军回到了宛城,一时间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而文聘、韩嵩虽然在表面上回复答应愿意依附朱卫为主,可是他们暂时也还是封闭着新野城自守,没有让穆兰、滕玉燕的骑兵入城,接受朱卫这边的军队整编,可能是想以军事外藩的方式归附。
这些消息让朱卫又安心了一些,虽然文聘、张绣这边似乎还有小问题,但只要朱卫大军去游荡一圈,肯定可以彻底压服他们的。
另外因为朱卫快速攻下了襄阳城,原本在一旁虎视眈眈,准备做黄雀的曹操一时也没能反应过来,估计现在正在和手下谋士们讨论着下一步对荆州的态度。
不过,在荆州一片大好的局势下,朱卫还是收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青龙三国 408、江东后院起火
大概就在朱卫出兵南郡不久,盘踞广陵郡的孙策居然在吴郡宗贼严白虎的接应下,渡过长江杀入了吴郡。
如今孙策、严白虎已经联手攻下了吴郡太守许贡的吴县,许贡也被杀死了,然后孙策引军往西攻向了刘繇所在江东的主城丹阳,至于严白虎则引兵往南,准备去攻打如今控制在会稽王朗手中的钱塘县。
严白虎大概是和孙策有所约定,他将负责攻打钱塘、会稽这些区域,不过严白虎这边倒是可以暂时不用多理睬,孙策这边攻打丹阳城,还真是让朱卫有些担心了。
如今刘繇病重根本无法主持事情,丹阳城缺乏主事人,面对孙策的攻袭只怕是有些岌岌可危了,而丹阳城被破,刘繇若是落入了孙策手中,那江东便没有可以压制孙策的势力了。
届时江东恐怕又会如同原本历史般,被孙策轻易席卷,这对于朱卫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可以说朱卫虽然在荆北南郡这边顺利拿下了襄阳城,可是江东这边却有些后院失火了。
估计孙策也一直盯着朱卫这边的动静,就是趁着朱卫出兵南郡的时机,伺机攻入江东的,虽然孙策这次在江东的攻势不如原本历史上般的顺利,可是如今江东丹阳刘繇军队这边再一次处于反应不及的状态。
而且朱卫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孙策联合严白虎攻下吴县,继而向丹阳进军的时间阶段了,可以说这个消息从丹阳转到豫章,再转到襄阳城朱卫这边,已经花费了近两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现在孙策可能已经在攻打丹阳城了,甚至都有可能打下无人主持的丹阳城了。
朱卫真的非常担心江东的局势,幸好朱卫在丹阳境内也有细作斥候存在,故而朱卫在第一时间通过三国游戏系统地图察看情况,如今丹阳城总算是还未陷落,似乎有人替代刘繇主持着丹阳城的防御。
可孙策带来的军队已经堵在了丹阳城外,对丹阳城发动过了几轮攻势,显然孙策也明白控制刘繇的重要性。
孙策的想法和朱卫襄阳一战的想法显然一样,也是准备用斩首战术,一击拿下刘繇然后再对付刘繇留在牛渚大营以及历阳等地的张英、陈横、于蘪等部将。
当然,细作斥候的视角也是看不到丹阳城的城防状况,朱卫只是知道现在丹阳城还在抵抗孙策的攻城,这让朱卫放心了一些。
1...118119120121122...2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