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邓义所带的万余刘表兵卒触不及防之下,纷纷往汉水南岸退去,可很快便已经无路可退了,不过邓义所带的万余刘表兵卒自然是不能像项羽所带的江东强兵般,有破釜沉舟的反击勇气。
邓义所带的万余刘表兵卒在训练、士气上,本来就不如朱卫这边熊魃营、中军营兵卒的训练精备,士气高昂。
特别是熊魃营这边庞偃、凌操、邢道荣都是武力超常,可以冲锋陷阵的勇将,所以他们三人带兵冲杀在最前面,绝对是无人可挡,就像是三把利刃轻易切开了刘表兵卒的防御阵形。
哪怕是邓义这边的刘表兵卒想绝地反击一下,也很快会被他们杀得不敢再有什么想法。
至于朱卫中军营这边虽然只有陈就一个武将,但朱卫这边主要是以军阵方式,借助刀盾手和弩箭手的配合缓缓逼近刘表兵卒。
如此也就逼得刘表兵卒一步步被弩箭射的后退,他们即便是想要奋勇反扑,也要看他们能不能扛得住弩箭的夺命射杀。
最终邓义所带万余刘表兵卒,不少人被逼得只能跳入了汉水河中逃命,根本就没有任何回身反击的勇气了。
这个时候朱卫这边招降的呼喊声,便如浪如涛的传了过来,于是邓义所带的刘表兵卒没有别的出路,便开始纷纷跪地投降了。
投降的趋势很快在邓义全军蔓延开来,从前面接触朱卫军队的刘表兵卒到后面靠近汉水的刘表兵卒,一个个的跪倒下来,就像是多米诺骨牌般一直蔓延到了邓义身边,刘表兵卒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反抗的心思。
而邓义眼看着四周乌压压跪倒投降的手下兵卒,身边即便还有一曲五百多的亲兵,却也是失去了再战的勇气。
邓义最终也是战前投降,而邓义带来的万余刘表兵卒还有七千残余,便都成了朱卫的降卒。
搞定了邓义这支兵马之后,朱卫很快招来了此前夺取的刘琦渡河江船,以及自己这边水寨中的江船,让庞偃的熊魃营登船顺着汉水往宜城方向过去,支援已经去攻打宜城的太史慈神箭营。
而朱卫自己则带着中军营看守着投降的邓义所带刘表兵卒,又从汉水北岸接来了王语嫣,开始处理这清晨一战的后事,顺便看看陷入火场内的刘琦、蒯越兵马情况。
朱卫已经从邓义口中知晓前面进入起火军寨大营中的是刘琦、蒯越两人所带七千兵马,也知道王语嫣此前的判断没错,刘琦、邓义带来了宜城所有的正规兵卒,宜城已经没什么抵抗余力了。
所以朱卫相信太史慈、庞偃肯定能拿下只有青壮民夫守护的宜城,朱卫已经不担心宜城的事情,最好就是太史慈、庞偃可以如王语嫣的安排,在宜城直接俘获了刘表,那样或许就不用再去打襄阳,也许便可以平定荆北了。
好吧,这个暂且只能看刘表的命运如何了,接着朱卫又关注起了被困入火焰绝地的刘琦、蒯越两人,倒是希望还能俘获他们两人的。
只是后来随着火场火焰熄灭,朱卫发现了被埋在人堆内的刘琦窒息尸体,至于蒯越自刎而死的尸体已经烧成了焦炭,朱卫自然是没能找到。
对此朱卫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刘琦倒是没什么,朱卫只是可惜了蒯越这么一位军师级的人才,居然就这样死了……
青龙三国 381、强攻宜城
不说汉水河两岸这边的战事进入尾声,再回过头来看看宜城这边的状况。
在宜城这边,刘表自从让刘琦、蒯越、邓义等带兵出去之后,原本倒也还算是心安,虽然不至于在衙寺内睡觉,却也只是上了宜城的城门楼剑阁上遥遥向朱卫军寨方向眺望着。
后来刘表实在是有些犯困,便也就在剑阁内靠在桌案上半睡半醒的等着前面传来消息。
差不多就是在刘琦、蒯越带人杀入起火的朱卫军寨之时,刘表忽然心悸而醒,随后便从剑阁之上遥遥望见了远处汉水北岸朱卫军寨大营烧起的火光。
刘表知道这应该就是朱卫军寨那边烧起的火光,此时刘表不疑其他,看远处火光烧起的样子,便以为这次偷袭是成功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刘表心头还是隐隐不安,右眼皮不时的跳动着。
回想方才半梦半醒之间,刘表依稀见到刘琦向自己说着什么,然后骤然化为烟雾飞散,让刘表惊醒过来,刘表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所以刘表反复思量之下,还是叫来了一个亲卫军侯,让他带人快马前去看看情况。
此刻在宜城这边也还是刚刚到了清晨,天色略微有些灰蒙蒙的,并不是很亮,但也能看清路面了。
刘表忽然发现远处似乎有一支马兵正往宜城这边过来,不免站起了身子,遥遥往那边眺望,忽然刘表眉头一皱,看这支兵马的行军姿态,兵卒身上所佩戴的汗巾颜色,可不像是自家的兵马。
刘表心头不免一惊,急忙传令备战。
可在此刻宜城之内都只是征召来的青壮民夫而已,听到了号令虽然乱纷纷的往城墙上跑来,可看他们的状态,还没开战都已经有些自我混乱了。
这些青壮民夫只有少数是各大家族的私兵,有些战斗经验,而绝大多数人原本不是农夫便是商贩,才经过了简单的军事训练。
此刻在清晨最美的睡梦中被唤醒过来,脑袋昏昏的都没什么反应,一时间早已忘记了他们接受过的训练。
不少人根本就找不到自己所属的队伍,找不到自己所被分配的防御区块,倒是在城墙上闹得乱七八糟,还有人差点被挤下城墙去。
刘表看到这一切,只能让身边最后留下的两曲亲兵,去城墙上整顿这些青壮民夫,让他们可以稳定下来,面对来袭的敌军。
只是在刘表心头已经有了几分退去襄阳的念头了,靠这些人怎么可能守住宜城,要知道朱卫来攻城的军队,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宗贼啊。
不过刘表心头还有些犹豫,他不知道刘琦、蒯越、邓义他们那边究竟怎么了。
若是刘表这边直接弃了宜城而退去襄阳,那刘琦、蒯越、邓义他们便也就没城可归了,所以刘表心头还是期望坚守一下,等邓义他们带兵回援。
可惜刘表这个念头,自然是不可能实现了。
这个时候来袭宜城的兵马也渐渐可以看到旗号了,果然就是奉了王语嫣之命来打宜城的神箭营太史慈。
而太史慈遥遥望见了城墙上的乱象,心头也不免安定了不少。
此前太史慈同样可算是在睡梦中被叫醒,骤然到了朱卫的中军大帐商议战事,听说有敌来袭,太史慈原本是准备迎战来犯之敌的,却不想王语嫣直接安排他来强攻宜城了。
虽然王语嫣说,现在宜城之内只有普通青壮,只要强袭宜城,应该就可以攻下宜城的。
可太史慈心头还是有些迟疑的,毕竟这次忽然来袭宜城,却没有其他攻城器械配合的,只能靠人攀城了,一旦宜城之内还有刘表精锐兵卒守护,那神箭营的损失多少还不用考虑,能不能攻下来,才是真的问题。
不过军令已下,太史慈自然也没多言,直接领命而来了。
这路上太史慈倒也考虑过先派人来骗开城门的可能性,只是想到刘表自己就在宜城之内,而自己这边要是想换装骗城,还是缺少一些准备,同时太史慈也不知道宜城这边的军令口号什么,最后也未必能骗成。
毕竟这一切都是突发事件,是王语嫣随机应变的战术安排,本来都是没什么准备的。
所以太史慈最终心下一定,索性就不考虑其他,直接强攻宜城算了,反正宜城城门附近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埋了一段,现在虽然没有攻城器械的协助,只能靠太史慈的神箭营强行攀城而上,可王语嫣也给了一些太史慈不熟悉的秘密武器支援。
若守城的真只是青壮民夫,那攻城倒也算是容易的。
于是太史慈便没想着其他的任何手段,直接带着神箭营的一万五千多兵马来强攻宜城了。
而现在看宜城墙头上的状况,太史慈不免暗暗佩服王语嫣的判断,此时宜城之内果然已经没有了刘表的正规兵卒,这样强袭宜城是真可以攻下来的。
太史慈对于自己手下兵卒的战斗力还是有些自信的,以神箭营的精锐兵卒攻打只有青壮民夫守护的宜城,若还是打不下,那也就太小看太史慈这些时日在江夏训练兵卒的努力了。
如此随着太史慈的神箭营来到宜城之前,太史慈也没说什么废话,先是指派了陈应带五千刀盾手组成了龟甲盾阵,抬着攻城的梯子往宜城近前冲杀过去,等着攀附城墙而攻城。
之后太史慈亲自帅两千刀盾手保护三千神箭营弓箭手,冲到了宜城前的弓箭射程范围,便开始往城墙上抛射羽箭,压制城墙上的守城反击手段。
继而又让鲍隆带两千刀盾手保护着三千弩手,继续往前城墙方向冲锋,等冲到了弩机的射程范围,才让他们停下来,也让弩箭手往城墙上抛射弩箭。
这样太史慈这边往城墙上连续不停的射去了羽箭、弩箭,不免让城墙上的青壮民夫再次有些乱纷纷起来,不少人没什么躲箭的经验,直接就被射死在了城墙上。
而宜城墙头上的毕竟都是没怎么训练过的青壮民夫,虽然手中也有些弓箭之类可以反击,但弓箭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不是那么容易使用的,即便射出来也是乱纷纷的没什么威力。
至于其中一些属于私兵类的青壮,或许能使用弓箭反击,可太史慈真神箭营的兵卒都有大盾、小盾保护,他们这些零散的弓箭,也造不成多少威胁……
青龙三国 382、宜城拿下
在城墙下太史慈指挥弓箭手、弩箭手用羽箭、弩箭对城墙上发动了一阵攻击压制后,城墙上更是没人敢反击了。
即便是一些会射箭的私兵,在这种情况下,也都是先用盾护着脑袋和身子,保住自己性命再说,否则在城墙上的什么区域有弓箭射下来,太史慈也会指挥人特别关注这个区域,射死这时候还敢放箭的守城私兵。
至于其他的青壮民夫,大多是在一些刘表亲兵的呼喊下,学着用盾护着自己脑袋,然后很多人堆挤在城墙边,用盾构成了防箭的盾墙,继而用长矛、叉杆、石头、滚木,准备通过箭垛攻击攀城而上的神箭营兵卒,
可是这次朱卫让太史慈帅神箭营来强攻宜城,也给太史慈准备了特殊的秘密武器,就是上次在黑木崖使用过的爆竹手雷。
所以在陈应指挥着五千刀盾手组成龟甲防御盾阵靠近到宜城近前的时候,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攻城梯搭起来,对宜城发动攀城进攻,倒是在盾阵内让人架构起了抛射爆竹手雷的抛射器。
然后在城墙上守城的青壮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时候,几个盾阵分开了一些口子,露出了抛射器。
随后被点燃了导火索的爆竹手雷便往城墙上抛飞了上去,很快飞到了城墙的上空,可守城的青壮民夫却不知道这是什么,还有人好奇的透过盾牌缝隙看着。
“滋滋滋……嘭…轰隆隆……”
随着爆竹手雷炸开,顿时让城墙上的青壮民夫倒翻了一片,不少人不是被爆竹手雷炸翻的,而是被吓的脚软,而倒翻的。
“攻!”
“杀啊!……”
说实话连攻城的神箭营官兵也对这样的状况有些惊讶,可在前面指挥的陈应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在他一声令下,这边的神箭营的刀盾手终于开始攀附城墙,开始了攻城。
“嗖嗖嗖……”
后方太史慈、鲍隆指挥的弓箭手、弩箭手还在不停的往城墙上射去羽箭、弩箭,压制着城墙上的守城,而城墙上其实已经乱的有些控制不住局面了。
只有少数人还想着防守,大多人已经开始思考着如何逃跑了。
即便是在城门楼剑阁内的刘表身边,也出现了几个门客家臣以及亲兵军侯什么的,劝说着刘表快快离开,宜城已经守不住了。
刘表毕竟也是一骑入荆州的枭雄级人物,虽然这些年的身份地位让他有所懈怠,可在此时他终于还是下了决定,“撤,撤去襄阳!另外派人去寻刘琦、蒯越、邓义,让他们也都撤去襄阳!”
于是刘表将散出去的两曲亲兵又收了回来,直接下了城墙换了战马,便从宜城西门出去,往襄阳城方向而逃。
虽然刘表的撤退没有通知城墙上的青壮民夫,可没有人管束的青壮民夫们很快也察觉的不对,于是他们自然都没有守城的心思了,一个个管自己逃下城墙,一些直接躲回了家里,一些同样往西面方向准备逃出宜城去。
这边攀爬着城墙的神箭营刀盾手也终于有人上了墙头,按照攻城的训练程序,上城墙的刀盾手在第一时间便持盾握刀的守护着这处架梯子区域,不过看到四周没人来阻拦自己,这些刀盾手便也安心了不少,可还是手持着刀盾向四周恶狠狠的盯着。
渐渐的越来越多刀盾手爬上了城墙,于是城墙上很快被神箭营占领,这时候太史慈才指令着弓箭手、弩箭手停止放箭,准备和剩余的刀盾手一起入城接收这座城池。
而爬上城墙的神箭营刀盾手也很快杀向了城门这边,主动为外面的太史慈打开了城门,这一下神箭营的官兵就彻底涌入了宜城之内。
如此刘表迎战朱卫的第一道防线宜城,就这样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被朱卫大军攻下了。
可惜刘表还是在一千亲卫部曲的护卫下,驾驭战马逃回了襄阳城,继而便开始在襄阳城加紧了防御,这次刘表应该是吸取了宜城这边的经验,估计是不敢轻易出城和朱卫大军玩偷袭战了。
而朱卫大军攻下宜城之后,倒是先行安抚了宜城的百姓,表示不会追究之前被刘表征募的青壮民夫,可以让他们都各自归家安然生活。
不过,对于所有私下蓄养私兵的大小家族,却又强令他们交出私兵,由朱卫这边统一管制,日后决不允许在县城之内还能保留十人以上的私兵。
朱卫趁着大胜的气势,严格控制了县城中未来可能出现的私人武装势力,如此便可以让朱卫更安全的管控治下的各处县城。
至于这些士族、豪强之家藏在地方乡村和私人坞堡内的私兵,朱卫暂时也就没办法多管了,毕竟这也是一种惯例了,不是一下子就能禁绝的事情。
攻下宜城之后,朱卫便将宜城作为他的一处后勤大本营,反正宜城距离襄阳城之间也有汉水连通,需要什么东西可以直接从水路运送过来。
朱卫在宜城留下了五千辅兵和工匠营,以及此前战斗中一些受伤的兵卒,也留在了这边养伤,最后留下了神箭营的陈应和五千神箭营兵卒守护宜城的安全。
在宜城修整了一日之后,朱卫大军便又往襄阳城方向前进,很快大军通过汉水来到了襄阳城的外围区域,最终在襄阳城东南部的汉水北岸鹿门山附近,再次扎下了一座水陆大营,作为攻打襄阳城的前沿基地。
前面也已经说过,襄阳城是荆北的大城,环绕襄阳的夯土城墙足有七、八层楼的高度,宽度也在五十多步左右,足以让刘表守军在城墙上随便安置部队,来防御进攻襄阳城的外敌。
而在襄阳城外的护城河紧贴着城墙,河水足有百多步宽,直接和汉水相通,同样也要比普通的护城河更要宽大几分。
要通过护城河进入襄阳,唯有通过几处构架在护城河上的桥梁才行,可现在这些桥梁肯定也被刘表控制着,随时可以将之拆除,以增加朱卫攻城的难度。
这样想要攻打襄阳城,可不是和之前攻打其他普通城池般的简单容易了,朱卫必须做好一番苦战的准备……
青龙三国 383、攻打襄阳的谋划(1)
襄阳城起源最迟在春秋初期,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
春秋战国期间楚国北进、东扩、西拓时,襄阳城旧地便是楚军尤其是楚王师出入的聚散地,是一处有相当基础设施和舟楫粮秣之备的军事要塞,此后才逐步发展成为有相当规模和戍卒守卫的城邑。
两汉之时,襄阳旧地开始设县,于是最初还被称为北津戍的汉水渡口军镇便成为一处县治之所,渐渐又因为当地汉水变道形成了襄水河,这位于襄水阳岸的北津戍,就被称为襄阳县了。
而后刘表入主荆州之后,又开始重新修筑襄阳县城,最终将襄阳城变成了荆州的州治所在,也让襄阳城变成了荆州一处历史名城,也是扼守北方通往江南的军事要城。
自古便有铁打的襄阳城之说,虽然现如今襄阳城在刘表的督造下刚刚重新修筑了一番,可也已经呈现出了军事要城的底蕴。
襄阳城的易守难攻也不仅仅只是前面所说的城池自身规模问题,事实上襄阳城周边外围的地貌地形,也为襄阳城提供了很多天然屏障。
襄阳城的北面和汉水对岸的樊城通过水门互相连同,又互为犄角守护,除非是先攻下樊城,否则这边不适合成为攻打襄阳城的主战场。
即便是朱卫这边拥有用黑火药爆破竹筒炸开水门的方法,可朱卫运兵的江船到了这边,就会陷入襄阳、樊城所驻军队在汉水上的两面夹击,只怕很难靠近到襄阳城的北边水门区域。
而在襄阳城的东侧有汉水环绕守护,汉水和襄阳城之间主要是泥沙冲积而成的滩涂地带,地面湿软,兵卒行走困难,大型的攻城器械更是很难在这样的稀软地面上运送,所以这边同样不适合作为战场来使用。
如果没有攻城的器械,想要攻打襄阳城的难度更是会难上加难。
最后襄阳城的南面,则被一座连接荆山山脉的岘山守护着,想要攻打襄阳城就只能绕过岘山,走岘山西侧或东侧的古道,才能来到襄阳城的近前。
可以说,这座岘山便像是襄阳城南面的天然屏障,再次为襄阳城提供了一处天然保护。
自古以来外敌想要攻打襄阳城,只能是走三条进攻路线。
第一条进攻路线便是先攻下襄阳城北面的樊城,然后通过樊城跨过汉水攻打襄阳城,但因为当中还有汉水阻隔,想在汉水上攻打襄阳城,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二条进攻路线便是走襄阳城西侧上岘区的万山、柳子山古道,这样可以直接到达襄阳城的西城门区域,但在距离襄阳城西门约十里左右的万山、柳子山之间,却有一座柳子关作为襄阳城的外围关卡,成为襄阳城的外围屏障,让人无法直接杀过去。
而第三条进攻路线便是走襄阳城东南面岘首山这边古道,从而到达襄阳城的南门,可同样是在距离襄阳城约十里左右的岘首山和观音阁这边,也有一座凤林关扼住了南进襄阳的隘道。
柳子关、凤林关都被修建成了关卡军镇的模式,卡在狭窄的山崖之间,外人必须打通它们,才能真正的面对襄阳城。
不过现在朱卫大军停驻在襄阳城东南方向的汉水北岸鹿门山附近,自然也是准备选择走凤林关,而攻打襄阳城的南门了。
其实这也是江东这边的军事势力攻打襄阳城,通常会选择的进攻方向。
大概是在六年之前,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的襄阳城,便是走了凤林关这条进攻路线,当时刘表也是初定荆州,襄阳城的重新修筑刚刚开始,所以守护襄阳城南的凤林关也还没修建起来。
当年的一战,孙坚在江夏击败黄祖之后,一路乘胜追击黄祖的败兵就来到了南郡襄阳城。
随后在孙坚军渡过汉水之后,走凤林关这边的道路,直接来到襄阳城近前包围了城池,而刘表闭门不战,暗中派黄祖乘夜出城去其他地方调取援兵来襄阳。
可在黄祖带着援兵归来之后,孙坚便又与黄祖大战,结果黄祖再次败走,一路溃逃到了岘山之中。
而孙坚紧紧追击,不肯再次放过黄祖。
然后就在在岘首、凤林之间的狭长地带,也不知道是黄祖的部将从山上竹林间发射暗箭,让孙坚中箭身亡,还是刘表部将吕公在山上用落石轰砸追杀的孙坚军队,结果一块石头正好落在孙坚头上,当时就把孙坚砸死了。
这样,才像是天意般的化解了襄阳之危。
如果当时孙坚不死,估计孙坚已经打下襄阳城,成为了荆州的新主,那天下局势便又大大不同了。
不过当年的孙坚能攻到襄阳城近前,却是因为凤林关还未曾修建,现如今襄阳城已经重新修筑过,凤林关也被修建了起来,所以想要攻打襄阳城便更困难了。
虽然朱卫现在的兵力以及军事准备,可要比当初的孙坚更为强大,在朱卫手中也已经有了凤林关区域和襄阳城的沙盘图,可以让朱卫、王语嫣在军帐内直接根据沙盘来指挥作战。
同时朱卫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战争界面地图,也能看到刘表在这边的兵力分布,可算是对刘表在襄阳城的防御体系一清二楚。
但朱卫想要强攻襄阳城,确实会遭遇很大的障碍,故而在正式展开对襄阳城的战事前,朱卫不免在军帐中和王语嫣再次商议起了攻打襄阳的战术方案。
此前宜城一战,算是借助了计谋让刘表自己将近两万的正规兵卒派出来,被朱卫设计埋伏围攻消灭,让朱卫趁机派太史慈攻打只有青壮民夫守护的宜城,也算是轻轻松松的就攻下了宜城。
可现在朱卫相信刘表是不会轻易再中计了。
虽然宜城一战消灭了刘表两万多的正规兵卒,现在刘表在襄阳城中也就只剩下了一万多的正规兵卒,可有这一万兵卒再加上刘表在襄阳城中征召近三万青壮民夫组建的新军,却还是让刘表至少有四万多兵力可以守护襄阳城。
若是刘表死守襄阳城的话,还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青龙三国 384、攻打襄阳的谋划(2)
在看了凤林关、襄阳城的沙盘之后,朱卫对于此次攻打襄阳战术,不免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军事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