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再退一步说,哪怕日后郴县又被什么势力占据了,朱卫要收复回来也只是覆手之间罢了,正好朱卫还能借此在桂阳郡动动手脚,搞掉一些不听话的地方士族、豪强之类。
至于率领着桂阳郡五千左右兵马的陈应、鲍隆两人,反正赵范已经写了手书过去让他们停驻在长沙郡那边,自然也不担心他们会有什么纰漏。
等朱卫拿下了零陵郡,若是顺利的话,或许便可以让他们和刘贤、邢道荣一起归附到朱卫这边,那他们和刘贤、邢道荣的联军也就免得来回跑了。
如此朱卫大军在郴县修整了一日,便带着赵范一起,沿着桂阳郡通往零陵郡的官道直扑泉陵县而去。
从官道上行军的速度极快,再加上朱卫军队几乎不用携带粮草之类的辎重,少了这种拖累后,朱卫大军的行军速度也比一般的军队更要快上几分,基本上一天行军五、六个时辰,大致能走百里左右的路程。
故而在三天之后,朱卫大军已经进入零陵郡境内,在前面开路的先锋营距离零陵郡的郡治泉陵县也就不到半日的路程了。
这一路上,途经的桂阳郡境内县城,因为有赵范在跟随着,基本上都是叩门而降,至于零陵郡境内的县城,面对朱卫这两、三万的大军也是不敢抗拒,大多也是开门降服。
少数不肯降服的,朱卫一开始并不管他们,直接带着大军在县城前游行而过,反正这县城中最多几百县兵和征召的几千青壮,根本不敢出城来打朱卫的精锐大军。
然后在朱卫主力大军走的差不多了,再派人去威胁一番,若是再不降便要袭破县城,为大军填补粮草给养之地,结果这些县城中的人看到朱卫大军的精锐姿态,害怕朱卫大军强行攻城屠城,十之八九也降了。
当然,这些开城降服的县城,朱卫基本上也没做什么,只是收取了县城库房中的钱粮便马上走了,对于县城中现有的官吏编制也是完全不动的保留下来。
只是朱卫大军这一路的动静自然也已经被零陵郡之人发现,随后消息便往泉陵县那边传了过去。
如今在通往泉陵县的官道之上,已经看不到什么行商旅徒了,即便是路上一些途经的百姓村庄也都变得空荡荡,显然都是害怕大军所过,劫掠地方。
其实朱卫对自己这边的军队早就有过军令,不许军卒劫掠地方,不许军卒随意入村扰民。
此前朱卫大军一路过来,除了为了掩护大军的消息,才会对途经的村落百姓做些手段外,正常行军之时就几乎没有对途经的村庄百姓有什么影响的。
即便是路上途经过地方百姓的田地,也是不许兵卒轻易踩踏的,大军需要在田间通行,也要保护麦田不会损坏,类似于扶麦而行的意思。
当然朱卫自然没有发生曹操征讨宛城时候,因为马踏麦田而割发代首的故事,可朱卫军阵中军纪却是在豫章之时便加以严律的,所以祖郎的越山军和朱卫的四千弩兵都已经习惯了严加遵守。
至于其他的五千辅兵同样也是受到军令约束的,而布努狸牙和拉伽卡麦所带的蛮夷青壮虽然还有些乱哄哄,可在朱卫大军的整体氛围影响下,自然也有样学样的跟着小心翼翼,
当然了,朱卫这次行军走的大多也是官道,故而只要大军不散乱到四周田地中,倒也不至于毁损了田地中的熟麦。
所以朱卫大军这一路行走,表现的可真算是对地方秋毫不犯了。
可地方上的百姓却不知道朱卫大军的纪律,故而还是畏惧大军劫掠,事先便逃入了山岭躲避战祸……





青龙三国 343、大局基本已定
这次朱卫攻打荆南四郡是要将四郡之地作为自己的内腹之地,朱卫自然要在荆南四郡内保持一个好名声。
如此即便是在路上遇到了百姓都逃走的空村,朱卫也是严令手下军卒不得随意进入,不得随意毁损没人照管的田地。
所以在朱卫大军行过之后,回到家园的百姓发现家宅没有一丝被劫掠毁损的状态,连他们田地中的熟麦都没有被收割,便都不免感叹,如此军队实在难见。
此后他们打探到这支军队乃是豫章来的钱唐侯朱卫所属,百姓们对于朱卫也不免纷纷产生了感佩之心,觉得能掌控如此军队的朱卫,必然也是一个好官。
在百姓眼中没有什么更多评定标准,所以官吏也就只有好、坏两字罢了。
这样朱卫大军在桂阳郡、零陵郡的地方上行军而过,倒也在桂阳郡、零陵郡留下了不错的名声,获得了不少普通百姓的民忠簇拥,日后朱卫平定了荆州四郡之后,民忠也是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基础。
即便是跟着朱卫大军一起的赵范,见到了朱卫军队的表现,也是对朱卫产生了几分好印象,忠诚度居然也提升到了六十多,不过这是朱卫后来才发现的。
好吧,这些暂且不多提,只说朱卫大军的踪迹被位于泉陵县的零陵太守刘度知晓后,刘度对此也是大为吃惊啊。
就像是桂阳郡的郴县般,零陵郡的泉陵县中同样没有留下多少正规兵卒守护,虽然可以召集一些青壮,但又怎么能和朱卫几万大军对敌呢?
刘度从朱卫大军所来的方向,自然可以判断出朱卫已经拿下了桂阳郡,继而他也探听到桂阳太守赵范投降朱卫的消息。
这不免让刘度心头担心起了自己儿子刘贤,毕竟此刻刘贤还在长沙郡的盂县和桂阳郡五千兵马在一起,现在桂阳郡已经投降朱卫,那在盂县的桂阳郡兵马一旦有所反复,刘贤便危险了。
可惜如今刘度即便是往盂县送信都晚了,所以刘度考虑了一番之后,竟是主动派人来联络了朱卫,说是零陵郡也愿意投降,泉陵县将开城恭候朱卫大军。
这样朱卫又算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零陵郡,还真是让朱卫大为欣喜。
此后朱卫就没有让手下大军都去泉陵县转一圈了,而是让刘度在零陵郡内征调了大量船只,事先就让祖郎、祖山、陈仆帅着越山营乘船通过零陵郡境内的河流,先行前往长沙郡的盂县。
在祖郎手中持有赵范、刘度所写的手书,应该可以轻易招降位于长沙郡盂县刘贤、邢道荣、陈应、鲍隆四人所帅的一万四千左右零陵郡、桂阳郡联军了。
而朱卫带着庞统、董袭所帅的中军四千弩兵和布努狸牙、拉伽卡麦的赤水洞、黑木寨四千蛮夷,倒是去泉陵县转了一圈。
在泉陵县中,朱卫同样是收取了府库的钱粮、兵器,继而也是在零陵郡颁布了免收当季秋赋,废除各种苛捐杂税等等之类的政令后,才带着刘度、赵范也乘船去长沙郡汇合王语嫣所帅的主力大军。
当然,在此之前朱卫已派人去联络了已经从攸县偷偷调转大军回到醴陵县,正在构造陷阱对付长沙韩玄的王语嫣,对她通报了桂阳郡、零陵郡的情况,让王语嫣可以做出相应的应对。
至此其实荆南四郡这边大局已定,桂阳郡、零陵郡不战而降,原本聚集在长沙郡盂县的刘贤、邢道荣、陈应、鲍隆所帅一万四千左右兵卒,也是在接到了刘度、赵范手书之后,顺利归降在了祖郎这边。
而长沙郡这边兵力最多的刘磐已经被剿灭,等于是荆南四郡只剩下了位于长沙县城内的韩玄手下四千多兵力和武陵郡派来的金威手下六千多兵力。
可如今朱卫、王语嫣两军加起来的兵力,还真是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偏偏在韩玄这边还有魏延为朱卫的内应,这样的仗还能有什么回转余地呢。
也就是韩玄不知道情况,还以为自己可以偷袭烧毁朱卫大军设在醴陵县的后军大营,摧毁朱卫大军的粮草储备和运兵船只,可以一举击溃朱卫大军,甚至还能反攻朱卫的豫章之地呢。
此后,差不多在朱卫带兵也到达盂县之时,韩玄派来联系桂阳郡、零陵郡联军的信使又到了。
于是在朱卫的授意下,刘贤假意代表桂阳郡、零陵郡联军同意和韩玄配合,说是由他带兵去援救攸县所谓的刘磐,然后在韩玄打下醴陵县朱卫大军的后军大营后,两边一起夹击朱卫大军。
于是在公元196年八月十八日,长沙太守韩玄派部将杨龄和武陵郡金威帅四千长沙兵和六千武陵兵的联军,终于从长沙县出发,准备去偷袭朱卫大军在醴陵县的后军大营了。
杨龄、金威两人为了避免被朱卫大军察觉,还特意绕路而行了一下,大概是在八月十九日到达了长沙郡的浏阳县地界,继而想从浏阳县绕到豫章境内,再从豫章方向假扮朱卫军队的后勤运送粮草部队,偷袭位于醴陵县境内的朱卫后军大营。
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偷袭战术,也是王语嫣派人告知魏延后,让魏延向韩玄建议的,结果韩玄居然完全采纳了。
这样的偷袭会有什么结局,真的是没办法说了。
所以在这日接近中午时分,长沙、武陵两郡一万多的联军兵卒,在八月的炎炎夏日中便行军到了浏阳县连云山区域的一处山道上。
这处山道的一侧是浏阳河水,另一侧则是连云山的连绵丘陵,再往前去也是连云山中的某处山丘。
因为夏日的天气太过炎热,这一万多长沙、武陵两军的兵卒在山道上散乱成了一条长线,很多人走的已经是衣衫不整,披甲宽松了,看上去都已经没多少正规军卒的姿态,完全就像是一伙乌合之众。
其中一些带队的屯长、军侯级军官,同样显得神情松懈,根本没有什么防备之心,一个个只想快些寻找阴凉之地可以休息休息。
偶尔从那浏阳河上吹来一阵凉风,倒是让这些兵卒军将都会感觉到几分清凉,乱纷纷的在口中胡乱呼喊几声,却是惊的四周山中许多鸟兽乱飞乱跑的……




青龙三国 344、一处清凉山谷
在这炎炎夏日,帅着一万多长沙、武陵两郡兵卒的主将杨龄、副将金威两人,也没在军中驾马而行。
两人让手下兵卒砍来了一些带着宽大树叶的树枝,举在他们的头上帮着遮挡着太阳,便带领着长沙、武陵的本部兵卒,在这连云山的山道上缓缓而行。
在夏日的炎热温度下,他们两人身上的衣甲也都同样宽敞开着,内中只穿了单薄的衣衫,可这一路行军还是让他们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所以他们不时让人去浏阳河中打来河水,往身上冲一下,让自己能在一时间凉快下。
这杨龄如今年约三十五、六岁,看起来身材也算是健硕,他在长沙县是典军校尉职务,原本是韩玄手下负责练兵训兵的部将,也算是有不错的武艺,故而才能被评为荆南五勇将之一。
这次倒是杨龄第一次挂帅带兵出战,对于杨龄而言也算是他立功的机会来了。
只是这炎炎夏日却让他心头有些烦躁,仿佛有种莫名的感觉让他心头隐隐不安,但他觉得这是自己有些紧张了,毕竟这次他是去偷袭朱卫的后军大寨,而朱卫大军主力还在攸县攻打刘磐,理论上来说,他的这次偷袭计划非常完美,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而另一边的金威,看起来也是三十出头的精壮大汉,身高足有一米九几,长的可算是魁梧雄壮,只是在他的面容眉眼间,带着几分匈奴人的异族特色。
金威也是自恃武艺不凡的勇将,只是在原本历史上刘备征讨荆南四郡的时候,武陵郡这边只提到了太守金旋和从事巩志,故而金威就没有被后人评入所谓的荆南五大勇将之内。
可现在金威代表武陵太守金旋,领兵来到了长沙郡为援,也算是让自己的名头被人知晓了,可他毕竟只是一个武陵郡的领兵校尉身份,所以到了长沙城后不得不听从韩玄的安排。
这次韩玄和桂阳郡、零陵郡这边联军之首刘贤约定之后,韩玄自然是让自己的直属部将杨龄担当了主将职务,让金威领着武陵兵屈居为副将。
可金威觉得自己带来的武陵兵比杨龄所带的长沙兵还要多两千人,就军力而言,本就应该是以他为主将的,故而现在他心头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最重要的是这次偷袭若是成功的话,那大功岂不是要落在杨龄头上,这不是用武陵郡的兵卒性命,给长沙郡的人白白得享功劳麽。
故而金威和杨龄之间也不免有些私下的纠葛,虽然金威屈于副将之名,可他所带来的六千武陵兵绝对不是杨龄这个主将能指挥动的。
不过此刻金威却也没那么多可想的了,面对越来越热的天气,他只想全身都泡在河水中,让自己好好凉快一下。
这该死的天气,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么热的天气用兵呢。
也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忽然有探路的斥候跑了回来,来到杨龄、金威两人近前回禀,说是在大军最前面充当前锋的魏延,已经寻到一处清凉的山谷可以让大军作为停歇休息之地,暂避夏日的炎热天气。
杨龄、金威两人闻言倒也有些高兴,于是向各自所属部曲传令,全军加快步伐,到了前面的那处清凉山谷便可以休息用饭了。
因为夏日炎热,故而杨龄、金威两人倒也商议大军赶路要避开了最热的中午和下午,主要还是在夜间趁着清凉,借着天光行军,这样还能掩饰一下大军行进的踪迹。
所以到此时此刻,这支由长沙、武陵两郡兵卒组成的联军其实已经走了一夜的道路,兵卒确实有些疲惫不堪了。
听到了这样的军令,不管是长沙,还是武陵的兵卒们,都不免兴奋了起来,纷纷加快了脚步往前赶去,如此又走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前面果然发现了一处幽静山谷。
按照在大军最前面担当前锋的魏延所传回消息,这处山谷内中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一万多大军都进去避暑歇息。
只是随着杨龄、金威来到这处山谷近前,看着山谷的状态,心头却都不免感觉这处山谷有些怪异。
这处山谷看似倒是山中一处寻常的凹谷,只是这处山谷除了进入的约两、三人宽谷口外,内中便没有别的出路了。
而山谷内确实显得很是空旷,几乎没有什么草木植物存在,地上多是岩石和鹅卵石,或许在山水丰茂之时,这里也是山中溪水流经汇聚之所。
只是如今天气炎热,导致山水短缺,故而在这处山谷的地面上,也只有几条小溪流淌着浅浅的水流。
而山谷四周的山壁陡峭,岩壁多是裸露的岩石块,山壁最高处足有七、八米,不易攀爬,这要是被堵在山谷中,岂不是无处可逃了。
所以杨龄、金威二人看着山谷的形态,再打量着山谷四周的环境,心头总有些隐隐不安的感觉,仿佛山谷有什么异样之处,让他们产生了几分担忧,可一时间他们也是想不出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
说起来在山谷周围山崖上,倒是密布着林木,这些树木上舒展开的树冠,正好遮蔽了夏日毒辣阳光对于山谷的曝晒。
再加上山谷中还有溪水可以取用,在溪水滋润,山风轻抚下,这处山谷确实算是一处比较清凉的避暑之地,要说是一处临时驻兵休息之地,也是可以的。
可就是这样的山谷地形,还是感觉有些不安心啊。
或许是看到杨龄、金威两人的狐疑,在这山谷上方的一处山崖上,魏延的身影忽然出现了,他似乎是在巡查着山谷四周山林内的情况。
此时魏延看到了杨龄、金威二人迟疑的表现,不免遥遥对二人喊道,“杨校尉,金校尉,某家已然在这周边探寻过了,也就此处山谷可以避暑,相对也是安全隐秘一些,不怕暴露了大军的踪迹。某家在这山谷之上山林中也探寻了一番,倒是没什么问题,大军行了一夜,两位将军还是快些带兵进谷歇息吧!”
原来这次魏延跟随杨龄、金威两人一起来偷袭朱卫在醴陵县的所谓后军大营,却又被当作了劳力使用,一路上都充当前锋,负责在前面给大军探路。
所以像这样的炎炎夏日,杨龄、金威二人可以在大军中缓缓行进,但魏延却不得不带着手下兵卒,在前面幸苦的爬山探路,为后续大军探寻宿营安寨之所,还要防备可能出现的敌军斥候,说起来可要比杨龄、金威二人劳累更多。
不过魏延心中别有目的,故而倒也没什么抱怨之语,一路之上也算是尽心尽力,给杨龄、金威二人的印象还不错……




青龙三国 345、魏军侯辛苦了
杨龄、金威二人听了魏延的话语,再看眼前这处山谷倒是没有继续怀疑什么了。
于是两人也就吩咐各自的手下兵卒入谷去休息,其实此前他们也就是本能的感觉这处山谷虽然隐秘,可毕竟只有一处狭窄的入口,若是被人堵住了入口,而四周山崖上又有伏兵的话,那他们所帅的近万兵力就成了瓮中鳖,根本无处可逃了。
但如今魏延既然说已经探寻过山谷四周的山崖了,那他们自然就不怎么担心了,而且这处山谷确实有股清凉之意向外扑面而来。
在炎炎夏日中可以藏于此谷中避暑,倒也能让身上的臭汗都收敛几分,再加上谷中有溪水可以擦洗身子,或许可以让身子舒服舒服。
“魏军侯辛苦了!”
感觉到了山谷中的清凉之意,杨龄心头很是满意的向魏延仰头遥遥招呼了一声,不过也就如此罢了,没有更多表示了。
如今在这近万大军中,杨龄、金威两人都是校尉身份,各自也掌控长沙、武陵的兵卒,身份地位差不多,暗中又互相别着劲,属于貌合心不和的状态。
而魏延只是军侯身份,官职上便低于杨龄、金威二人,又只带着从攸县突围出来求援的两、三百兵卒,可算是最弱势的第三方了。
所以杨龄、金威两人不能奈何对方如何,便只能将一些琐事分派到魏延头上,比如现在探路前锋这样的幸苦事情。
反正他们和魏延也没什么特别的交情,让魏延去做这些事情,总比让自己手下人吃苦的好。
再说他们这次出兵也是为了援救魏延身后的主官刘磐,怎么说也是来帮刘磐的,那魏延为救主的援兵做点小事情,又没什么的吧。
其实在杨龄、金威心头,对魏延也有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现在杨龄也只是对魏延假客套一下而已,随即杨龄又看了眼金威,再次假笑着道,“金校尉,那吾等便入谷吧!”
“好,某家饿了,希望在这山谷中,可以好好吃一顿!”
金威也是仰头看了看魏延,却是没有多说什么,在他看来这是做前锋的魏延本来就该做的事情。
而这些日子天气炎热,他的胃口也不是很好,再加上他本来吃惯了烤羊之类的肉食,如今行军路上却只能吃干粮,实在是没什么吃东西的胃口。
所以说到这里,金威倒是又想到了什么,抬头对魏延大声道,“魏军侯,可否在山中猎到什么,某家想吃肉了,还请魏军侯寻空猎只兔子又或山鸡,不知可好!”
“哦,好啊,某家再转转,看看有没有的抓!”
魏延闻言看似笑嘻嘻的回应着,可心头却也有些恨恨的道,哼哼,还敢如此指使老子,等下便让汝知晓,这处山谷的厉害。
“魏军侯,快些才好!”
金威听了魏延的话语,却还是有些催促着,他仗着自己的官职,完全没把魏延放在眼中,在口中说着便也就迈着步子往山谷中走了进去。
这近万长沙、武陵联军的兵卒已经赶了一夜路途,此时都不免是又累又热,又渴又饿,进入这处清凉的山谷之后,很快就乱纷纷的散了开来。
杨龄、金威也没有派人出去警戒的意思,反正外围有魏延在,也就不用担心什么,虽然他们不怎么看得上魏延,却也没有怀疑过魏延。
如此他们两人也是各自寻了一处溪水,脱了衣甲,用清凉的溪水擦洗着身子,似乎很是舒服的样子。
而魏延站立在山谷的一处山壁之上,看着山谷中这些兵卒松散的姿态,在嘴角不免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即向什么地方放出了一个信号。
差不多就在这山谷中的近万兵卒休息了不到半柱香左右的时间,在山谷上方的一处方向忽然传来了“哗哗”的水流之声。
这水流声听起来速度又急又快,很快已经化成了水浪从山谷的一处岩石崖壁上宣泄而下,便如开了自来龙头般的往这处山谷内灌输了进来。
与此同时,在山谷四周好几处地方响起了锣、梆之声,继而便是喊杀声四起,原来在这处山谷四周的山岭山林中,早已埋伏了近两万的庞偃熊魃营兵马。
而这处山谷更是特意选定的一处陷阱之地,这个山谷原本便有溪流瀑布顺着山势而下,通过这处山谷后在沿着山中溪沟再汇流入浏阳河中。
如今这山谷中溪水干涸却不是山中缺水,而是在几日前便有朱卫军卒在山谷上方的水源之处构造了堤坝,蓄留起了大量的山水备用。
这也是为何此处山谷让人心生怪异的缘故,其实这边本来就是一处瀑布溪谷,山谷内也应该是一处积满了溪水的溪谷。
现在这边虽然变成了一处清凉山谷,可原本留下的水汽却还是很充沛,若是进入山谷仔细观察,其实是能看到原本瀑布在岩石崖壁上留下的冲刷痕迹,溪水在四周谷壁上的浸润印迹的。
只是杨龄、金威二人被魏延所骗,贪恋山谷中的清凉,却是没有仔细查看这处山谷,也就忽略了很多东西。
此刻朱卫军卒在上坡处砸开了堤坝,那些蓄留的山水自然如洪水般宣泄而下,随着山崖瀑布往山谷内灌水,哪怕山谷有一处泄水的口子,可在一时间整个山谷还是变成了水深一人多高的溪潭。
在山谷中的长沙、武陵联军兵卒,几乎都被泡在水中,哪里还能摆开阵势打仗,不被山水冲翻淹死便已经是好运气了。
其实这一万多人聚集在这处山谷中,也是山谷中溪水会快速漫起的原因之一。
就像是往一个瓶子里丢石头,会让瓶子里的水漫起来一样。
1...100101102103104...2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