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点头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文玩,李老你们可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李昆吾又摇头道:“不过这是指个人能力,总体来说嘛,这些年来我国的玉雕水平……哎,算了不说了!”
当天晚上举办天工奖画册首页拍卖会,只有金奖作品才有拍卖资格,十六位金奖作品获奖者牌子举得如红水河翻浪一般,就跟不要钱似的。
白老头对李君阁说道:“皮娃,看到了吧?为了一个首页的噱头,大家就会这样的疯狂。”
最后还是玩翡翠的更土豪,翡翠绿竹观音挂件以三百六十多万的价钱拍下首页封面位置,南工粤派拔得头筹。
一个大胖子跟秦庄毕恭毕敬地握手,估计是这挂件的东主。
获奖者应该是秦庄的弟子。在秦庄身边跟大胖子一起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两人就跟捡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余再男对李君阁道:“妈蛋用夹川话说,我们京南宾馆就是下憨包力气的,你看看人家中宝协,一个首页位置,轻轻松松小四百万!”
李君阁哈哈大笑:“余叔你就别抱怨了,人家是制定规则的人,你还想跟人家比?!”
一场名利场看完,李君阁回到房间,今晚要早点睡,明天一早还要跟白老头和李昆吾去逛鬼市呢。
心里有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干脆不睡了,进空间种会田去。
出来就三点了,李君阁起床,拖着装砚台的箱子出来,正好见到白老头也出来了,两人相视一笑下楼。
李昆吾在楼下车里等着了,等李君阁将箱子放后尾箱里边,两人一上车就直奔目的地。
到得地头一下车,李君阁就楞了,这是啥地方?没见着“潘家园”三个字啊?
李昆吾笑道:“你心里想的是潘家园吧?早都没了,这是东五环大柳树,来手电收好,我今天就看你寻宝了,哈哈哈哈……”
李君阁接过玉石手电,一脑门子黑线:“李老你笑点也太低了吧?这都还没开场呢!”
李昆吾在后边捂嘴:“皮娃,知道老北京怎么说鬼市不?都不提‘逛’字,只说‘趟’,为啥,水深呗!哈哈哈哈!”
“当年汪精卫炸摄政王的炸弹听说就是在鬼市淘的,结果呢?没响!哈哈哈,打眼了!哈哈哈哈……”
妈蛋这就没法聊天了,老李头不厚道,完全是在当笑话看,直接打破了自己对鬼市淘宝的美好憧憬。
进到鬼市果然鱼龙混杂,啥都有,从商周青铜器到iphone6,从清明上河图到电子机器人,五花八门。
李君阁扭头对李昆吾说道:“李老,这是鬼市吗?不是应该都是古董吗?”
李昆吾笑得更开心了:“嗯,没毛病,这里的正式名称就是大柳树旧货市场。”
李君阁头上黑线更多了,这特么还能淘到宝,卖家跟老天爷该瞎成什么样?!
算了,来都来了,就当体验体验生活吧!
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胡乱瞎看,刚开始经过玉器摊子瓷器摊子的时候还挺注意,生怕太极石发热没注意到,结果一个多小时下来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地方真的好瞎啊!看着买卖的人谈得热火朝天买得兴高采烈的,李君阁都无语了。
不过也不算是毫无收获,这里卖旧书的也挺多,李君阁掏到一套繁体竖排瘦金体的,外加,都是岳麓书社八八年版的,拿回去送给四爷爷他老人家肯定高兴。
走了没多久,又相中一套,中华书局五九年的版本,七二年第五次印刷的,也是繁体竖排,一套十册全须全尾。
这就让人高兴了,主要是里头的三家注记好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好多连四爷爷都说不好到底哪家说得对,嗯,这个也买下来,回去跟四爷爷打嘴仗用。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捡到宝了
李昆吾一看这节奏不对啊,皮娃净淘书了,这还怎么看笑话啊?!
于是开始使坏:“皮娃,你看这摊子不错哟!”
“诶,皮娃,你看看这对镇尺……”
“嗨,这石头雕工挺地道……”
李君阁听得在心里白眼直翻:“要脸不?你自己就是北工大师,跟我说那雕工好?持珠弥勒都雕成弥勒搓奶了……”
可这话还不能说出口,这里的规矩就是东西自己掌眼,好坏从不出口,买过不退。
一路把李君阁都憋坏了。
来到一家卖刺刀,望远镜,打火机,水壶等旧军货的摊子,李君阁“咦”了一声停了下来。
蹲下身拿起一把短剑,剑柄上一边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另一边是“校长蒋中正赠”。
摊主立马来劲了:“小兄弟,怎么样?鼎鼎大名的中正剑,当年打战,好些大官用这剑自尽的,光头说的‘不成功,便成仁’!绝对的好东西啊!”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中正你个头,人家那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只是民间俗称,还有这字大得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一看就是欲盖弥彰,还好东西呢,五块钱给我我都找不到地方放!”
不过这话没法出口,感觉自己都要憋出内伤了。
放下短剑,又拿起了一把骑兵刀,摊主又开始擘划了:“六五式骑兵刀,咋样?全国就造了一批,然后骑兵就裁军了,哥哥我可是费了不少劲才套弄到一把。”
说完凑过来低声说道:“军区大院老库房里摸出来的,给了守仓库老头两条中华!捡了个大漏!”
靠!这就是编故事了,里外里就是暗示李君阁这刀起码要三千!
李君阁都懒得搭话,又捡起一个打火机:“那这个你得说是朝鲜战场上的缴获了吧?”
那小贩一拍大腿,“还真是!兄弟你眼真毒!这是四二年的时候,朝鲜缴灭黑人团摸回来的。你看这机壳都是黑色的,就是合着黑人团的身份。”
李昆吾跟白老头在旁边都要笑崩了,总算是没白来!
李君阁满脑子黑线:“哥哥,你把两个故事搞混了,四二年你应该说是飞虎队留下来的,五六年你才该说黑人团。”
小贩“啊”了一声,抠了抠脑门,似乎在想着怎么把话圆回来。
李君阁嘿嘿笑道:“看来你也没搞懂来历,好在我也不懂,那就瞎买瞎卖吧,多少钱?”
小贩刚刚说漏瓢了,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一筹,说道:“刚刚说那些都是胡沁!这个真是军区大院淘换来的,啥时候的不知道,小兄弟你要,那就五百!”
李君阁说道:“你这火机边角上漆都掉了,点也点不燃,就是一团铁疙瘩,外面是zippo的样式,里头又刻的是park,park是做笔的,派克金笔知道不?啥时候人家做火机了?所以这东西整个就不伦不类的,还要我五百,这没道理吧?五百买你这个,我还不如去买人家所谓的二战美军库存货了,好歹那还是新的。”
小贩给李君阁一番话整懵了,难道说这真是个假货?自己明明真是从一个穿军大衣老头手里收的啊,嗐,看来又被坑了。
说道:“那你说多少?这玩意换个棉芯,装上火石还是能用的。我是怕换了人家不认旧。”
李君阁颠了颠打火机说道:“一口价,两百块,你这玩意儿只值这么多。”
小贩一听挺高兴,这东西打堆儿来的,总共花了五百块,这就是回本一小半了,嘴上却不松口:“不行不行,本钱都不够。”
李君阁干脆不说话了,看着他表演。
小贩又懵了,心想这娃不按套路出牌啊,不是该要不就接话,要不就放下东西作势要走吗?这个样子叫我怎么发挥演技啊?
眨巴眨巴眼睛,只好自接自话:“呃……不过听你口音是南方人,穿着嘛……算了,来一趟首都也不容易,我就两百六十块钱给你了,算是展示首都人民喜迎天下客的热情好不好?”
李君阁感叹道:“首都人民觉悟就是高啊,真值得我们学习,不过价钱还是两百。”
说完从兜里摸出皱巴巴的两张百元钞票:“要是买了这个,待会怎么回家还得另找辙呢……”
小贩一把将钱抓过来,说好:“行了行了,两百就两百,好家伙意思是再聊一会儿我还得把公交车钱给你留出来是吧?”
李君阁这才嘻嘻一笑,把火机收了起来:“好歹帮你开了个张嘛,老板,继续发财!”
小贩也开心了,拱了拱手道:“一起发财一起发财!”
三人继续往回走,李昆吾笑道:“皮娃你还对这个有研究啊?说得一套一套的,我看那小贩都懵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道:“空对空,我那也是一通胡沁,我也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就是看着好玩。”
心里却好奇得很,太极石为啥会对这个打火机做出提示,真是奇了怪了,这明显是一个近代工业品啊。
两百块的小玩意儿,几人也没放在心上,三人游瞎晃荡了一圈,找一家店吃了包子油条,准备往回走。
路过一家烟店,李君阁进去了一会,买了棉芯棉线,火石汽油,准备给打火机换上。
上车后,李昆吾开车,白老头在后座瞎翻着李君阁淘来的书籍,李君阁在副驾上开始拆解打火机。
将店家给的塑料袋子摊平在腿上,李君阁将打火机打开,抽出内胆,拿烟店买的火机维护工具取下上火石地方的螺丝,安了一个火石进去,然后挑出最底下的棉垫,将里边的棉花跟棉线抽出来准备换掉。
一团发黄的面纱棉线掉在塑料袋上。里面夹杂着一个东西。
李君阁将那个东西拿出来,像是一块玻璃,又像是一小块单晶冰糖。
“咦?这是啥玩意儿?”这下子李君阁明白太极石为啥要发出指示了。
李昆吾问道:“咋地了?”
李君阁说道:“这火机胆里掉出个东西,象玻璃。”
白老头放下书说道:“多半是玻璃杂进去了吧?你这火机不靠谱啊,一准是地下黑工厂弄出来的。给我看看。”
李君阁说道:“等等,等我擦一下。”
擦完后说道:“嘿,还挺好看呢!别是钻石吧!”
就感觉车明显一歪,就听李昆吾说道:“皮娃别闹!开着车呢!”
李君阁将石头交给白老头观瞧,自己继续组装打火机。
等火机装好,白老头将小石头交给李君阁,说道:“别说,还像模像样的,做得挺像戒指上那玩意儿。”
李君阁伸手接过,李昆吾瞟了一眼,说道:“等下,这东西有古怪。”
说罢找地方停了车,将石头接过来,在阳光下认真观瞧。
这玩意儿大致是一个扁圆形,上面切除了很多的小平面,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很多切边反射着彩虹般的光彩,晃得李君阁眼晕。
李昆吾看了半晌,说道:“这个……这个不像是普通货色啊……”
李君阁说道:“首都有鉴定中心吧?要不我们去鉴定一把?”
李昆吾说道:“嗐!还用什么鉴定中心,下午来看砚台那帮子人,尤其是海派粤派那俩,应该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了。”
说得有道理,李君阁抽了张纸巾,将石头包起来,找不到盒子,干脆将香烟盒子里的香烟都抽出来,然后将纸巾包塞进去揣包里。
找个地方吃了午饭,汽车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大楼前。
大楼只有四层,占地挺广,门口装饰得古色古香,上面四个大字“玉铺子营”。
这里就是北工京派玉雕的老窝了。
这名字真古怪,透着一股调皮劲又京味十足,李君阁笑道:“李老,这名字不会就是你的手笔吧?”
李昆吾呵呵笑:“一时游戏提了一嘴,结果大家都说这名字好,于是就用了。”
进得门来,每层楼都被各个工作室占据着,有大有小,集培训,加工,展示,销售于一体。
李君阁看的挢舌难下,这规模也太大了!
这时就能看出李昆吾的地位了,路过的各工作室人员,看到他都微笑着喊“李老”。
乘坐着宽大的电梯来到三楼,迎面就是一扇大玻璃墙,贴着玻璃墙就是一排排展示柜,上面摆着不少的物件,大的如青玉鼎尊,白玉山子,小的如和田籽料罗汉,南红籽料古龙,大大小小,不一而足,悉数的话得小千件。
李君阁吞了口口水,说道:“李老,这……这都是你的?”
李昆吾笑道:“怎么可能,一半一半吧,还有好些是东主定做的。”
李君阁说道:“一半也了不得啊。”
李昆吾道:“产业做这么大其实跟我没多大关系,唉,我那个大弟子啊,手艺学得一般,经营倒是把好手,我啊,现在都靠他养着呢!”
就听后面一个声音说道:“哈哈哈师傅你要再这样说,那我就只有立马跪下了。”
众人转过头来,就见一个高大的汉子走了过来,说道:“各位好,我就是师傅嘴里的大弟子,钱大方,来来来,这是我的名片。”
:,,!!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
第二百四十八章量活
白老也摸出自己的名片来交换了。李君阁却没有名片,钱大方又摸出手机,郑重其事地将李君阁的手机号记录下来。然后抬头笑道:“走,我们先去雅室聊聊天,顺便等等其他人。”
然后主动接过李君阁的箱子,进到雅室,又亲自给各人泡茶。
这待人接物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大概就是俗话说的“天生好人缘”那种人了。
待到众人坐定,钱大方说道:“师傅,展位都安排出来了,接下来听您的。”
李君阁将大旅行箱拖过来,说道:“东西都在里边,全是砚台,一共五十多方。”
钱大方叫过一个手下,跟他交代了一番,叫他拖着行李箱去摆设。
李昆吾说道:“等一下。”从行李箱里将小石头的金蟾取出来,这才让工作人员离开。
李昆吾解开包裹,把金蟾露出来,说道:“你来看看这金蟾,算了,你现在一脑门子都是生意,去把老二叫来,老二应该能懂一些。”
钱大方笑道:“已经叫了他了,现在正换衣服呢,师傅我好歹是大师兄吧,手上虽然荒了,但是眼力总还在嘛!你就不能让我先瞅瞅?”
李昆吾揶揄地一笑,说道:“这东西连我都差点走眼,你能看出门道来?行,拿去试试吧。”
钱大方笑着接过,打趣道:“要不你先给我说说,待会等老二来我好摆摆大师兄的谱?”
李昆吾哈哈大笑道:“偷奸耍滑就属你能!自己看,看不出来去面壁!”
钱大方接过金蟾来,只翻看了一眼,就说道:“师傅你难不住我,这门道都在肚子里。”
李昆吾大吃一惊:“老大你可以啊!这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竟然比我还快!那你赶紧说说看是什么门道。”
钱大方将金蟾放在茶几上,笑道:“没法说了,这该说的刚刚已经说完了。”
说完又笑着解释道:“这就是用你这几个月琢磨的青珉石雕的,一看就是机工,我能看出来的就这么多,不过能得你如此看重,那门道只可能在嘴巴和屁股这两个眼里头,我估摸着,里头要不就是空的,不对,要空的没这么压手,那就是……弯的?”
李昆吾哭笑不得:“说了半天还是偷奸耍滑!问题是……居然被你猜中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这大师兄看着粗笨,心思实在是太伶俐了。
这时一个瘦高个的中年汉子进来了,说道:“师傅来了?哟,这金蟾设计得不错呀,还结合了一些手雕呢!”
钱大方说道:“老二,还有客人呢,先跟客人打招呼。”
老二叫张衍,名字一交换,李君阁跟白老头才知道面前这位稍显腼腆的中年汉子,竟然也是这次天工奖的金奖得主,获奖作品是和田套件。
钱大方得意洋洋地拉着张衍道:“来来来,刚刚师傅可是考校我了,让看出这金蟾的门道,你赶紧瞅瞅。”
张衍将东西接过来翻看,比钱大方可认真仔细多了,又困惑地看了看金蟾的嘴巴和屁股,然后从兜里掏出一根金属棍,打开来里头是一根探针,伸进去两公分就不动了。
然后抬头对李昆吾说道:“师傅,这是九曲珠的做法?”
李昆吾笑眯眯的点头道:“不错,能看到这一步了,不过还没找到重点,你对着金蟾嘴巴吹吹。”
张衍不明觉厉地吹了一下,果然一声清啸响起来。
就听门口一个老太太的声音说道:“你看我怎么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吧?京派小辈里我就看着张衍还不错,居然也在吹哨子玩儿。”
一个老头笑道:“说不定这就是人家派内的独门修行方法呢?这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嘛,哈哈哈哈。”
正是陆清依秦庄刘信之他们到了。
众人连忙站起来迎接。
李昆吾冷笑道:“呵呵,一个个眼高于道:“这手机屏幕太小了看不仔细,小钱你们会议室有投影仪吧?要不我们去那里看看?”
钱大方赶紧将秦庄他们带到会议室,大图一调出来,几个大师就讨论开了,聊个没完。
这一讨论又是一个多小时,最后陆清依感慨道:“三位,小妹惭愧,这理事长做了三年多,竟然还野有遗贤啊,下一届,你们三位商量着谁来吧。”
李昆吾赶紧摆手:“清依你这就过了,这个可不能怪你。”
李君阁也赶紧说道:“陆奶奶这个真怨不着你,都怪我们李家沟太闭塞了。别说您了,连我这李家沟守着牌楼土生土长起来的,也是才打听到老小石头这父子俩,呃,也就半年不到的时间吧。”
秦庄说道:“这光会挖洞也不行啊,还要看看整体设计和技术才行。”
李昆吾说道:“嗯,我已经看过了,正好不是要研究砚材吗?皮娃带来了几十方砚台,都是老小石头的作品,已经摆好在展示厅了,就请大家移步吧。”
一行人又来到展示厅。
一个砚台一个柜子,射灯照着,精美异常。
陆清依就笑道:“小钱,你这是把我们当外行糊弄吗?”
钱大方挠着头说道:“哪里哪里,柜子都没锁,各位前辈看上那块,就取出来直接上手好了,这不是皮娃说想将这些砚台都卖掉嘛,我就想着能不能由我们工作室代劳了。”
秦庄翻着白眼对李昆吾道:“你这大弟子肚子里的弯弯绕比那金蟾还多!老李活该你享福了,一个弟子善经营,一个弟子有手艺。”
李昆吾也翻白眼:“没法跟你比,我这里净是大个萝卜,土豪也没法想买就买!经常还有国家任务,不像你们净整小巧精致的卖土豪,这次那块绿竹观音什么价?首页拍卖小四百万顿都不打一个!”rw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派兼长
第二百四十九章四派兼长
秦庄哈哈大笑,说道:“算了算了,不是来看料量活的吗,哟,这钉子有点端料的样子呢!”
打开柜子,取出一块簸箕砚,上头啥雕刻工艺都没有,就是底部几个眼都给做成了钉子,古朴大方。
陆清依取出一方螭纹盘钮的方砚出来,仿的是楚青铜器,对李昆吾说道:“这是那位老石头的东西吧?李大哥,粗看有你北工的影子哟!”
李昆吾说道:“要说刀工的话,这方素料螭纹盘钮砚就能看出端倪了,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魑龙的形体转折,还有腿部后面的翅膜,这就是快刀走出来的,一点不拖泥带水,这就是我北工的精髓所在啊。”
秦庄说道:“不不不,你看这双螭盘钮的镂空雕,这明明是我粤派的风格嘛!嗯,北工之皮,南工之骨,不错不错!”
李昆吾立刻不干了:“老秦你不要脸,明明是南工之皮,北工之骨!”
刘信之说道:“哎呀不管是什么皮什么骨,这融会贯通乃是我海派之长,我看这魑龙纹有不少并非华夏的特色啊,这也是我海派的特点了呀。”
李昆吾说道:“人家皮娃说了,这是最早九黎的文化传承,现在在苗族,黎族,侗族等民族里都有残存,跟华夏确实不是一路,但跟你海派假洋鬼子更不是一路!”
气得刘信之直翻白眼,陆清依赶紧打岔道:“这南工北工啊,我认为刀法刀工当在其次,关键看气质。北工是庙堂之气,南工是市井之气;北工是煊赫端凝,南工呢,却是人情味十足;因此上啊,判断一件作品,应该从气质上判断。比如这双螭,你看母螭的嘴上还叼着一条小的,而公螭的目光正好与小螭对望,这就是将神话的图腾世俗化了,也就是我刚刚说的人情味,这是我扬派的特长……”
李昆吾手捂脑门,哭笑不得地说道:“你们到底是来量活的还是来踢馆的?明明北工痕迹这么浓郁的一件作品,愣是被你们跟自己都扯上了关系……”
李君阁若有所悟,说道:“其实我想是不是这样,这老小石头连同他们祖上一直在李家沟摸索,与外界交流很少,这么多年下来也搞出了一套自己的东西,但根源总是离不开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因此搞出来的东西与外界各派其实也有神会之处,因此才各派的痕迹都能找得到。”
几大高手面面相觑,突然都哈哈大笑起来,以理推之,说不定还真是如此。几个高手一时都没有想到,愣是被一个外行的毛头小伙子点破。
陆清依说道:“对了,小石头的作品也不错,不过谁教他用雕刻笔的?明明可以跟着老石头深造的啊,凭他对材料的把握,对题材的深刻理解,完全可以参加自由作品入围嘛,要是选题立意新颖一点,拿个奖应该是没问题的。”
1...9495969798...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