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说道:“前两天不是大家都在收稻子嘛,我都没好意思开口。我想着先把三次接待搞好,摸出路子来,以后那里就是我们李家沟第一个农家乐了。”
大伯说道:“那这事情够紧的啊,一个星期,怎么着也不够啊!”
李君阁说道:“这第一波简单,钓鱼的人都喜欢露营,他们不会计较住宿条件的,我们搞好后勤保障就行了,找两个人把大锅饭菜弄起来,保证给他们送水送饭不耽误就行了,给他们找几处野外搭帐篷的地面就当完事儿;第二波日本人也好办,来的人不会多,就那几间房收拾一下也够住了,再说人家愿不愿意在我们这里住还两说呢;就是第三波麻烦些,不过都是我朋友同事,有点啥不周到的地方人家也会原谅,就是住房到那时候可就不能耽误了。”
大伯摸着下巴说道:“这样时间也勉强够用了,那你得马上联系建筑材料工程队啥的……嗨,这不安娃在这里嘛,这事我就不操心了。”
朱朝安哈哈大笑说道:“我跟着二皮混吃混喝这么久,可算是能够出把力了,这点小事,我来搞定,一个农家乐改造,三个星期,绝对不耽误事!”
李君阁说道:“行,那我就全交给你了啊。”
转头又对大伯说道:“这承包费咋算啊?”
大伯拍着脑门道:“我说承包协议你到底细看没有?你承包的时候是包括了五溪沿岸河滩地的,那酒厂也算那范围里面,还给啥承包费?”
老爸也说道:“怎么着?刚说你惫懒你还闹,现在现形了吧?!”
大家都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忙着分林场带回来的东西,给梁慧丽,小美,任晓芊,王从军每家都备了一份,在加上自家的蔬菜鲜鱼腊肉,算起来每家也有二十来斤东西。
分完才想起自己包里还有两个木头叔送的毛麝香,也赶紧去取出来藏到自己床下。
然后就听见娃子们喊:“二皮叔!小老鹰又来送野鸡了!”
李君阁出门一看敞坝,中间又丢着一只野鸡,抬头望屋道:“二皮,我看办公这边不用大改,把门窗换一下重新刷墙就可以了,对面厨房蒸馏房窖池仓房里面找平隔开,弄出十来间平房,临水开窗,那就是水景房了,厨房弄到右边围墙外边去,到时候里外两个门,进货从外边,送菜从里边,院子里弄出一圈凉棚可以喝茶吃饭,我看也就凑合了,中间景观咋弄你是行家,我就不提意见了。”
李君阁觉得这方案不错,说道:“嗯,可以,就是临江房还是别弄太小,就八间吧,多出来的地方每个弄一套卫生间,这样更方便,道:“你干啥呢?做贼一样!”
李君阁这才敢直起腰,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哎嘛差点没憋死我,我才要问你,你这是干啥呢?”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九十八章 手艺人
司星准说道:“前几天我见这里的竹林不错,过来取几个景存起来当素材,结果遇到了篾匠叔,他给我看了你给他拍的视频。”
说完一脸的鄙视:“你说你拍的那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我准备给篾匠叔重新拍一套。”
李君阁说道:“你也是闲得无聊!我业余的,用手机拍的,能跟你专业人士专业设备拍出来的比?!不过过阵子这里会有日本人来拜访,这些你都可以拍进去。”
司星准说道:“还有这事?篾匠叔怎么就惊动日本人了?”
李君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司星准一说,司星准摸着下巴,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李君阁问道:“喂,这事情不妥吗?”
司星准回过神来说道:“没有没有,那到时候我全程跟进,把事情都拍下来,对了,你还得拉我去拍五溪河,包括上面的几条溪流,还有抽空你们得去葫芦溪那边玩玩竹竿子,这些都是给电视剧准备的素材,你给我出的主意,你得负责。”
李君阁气得倒仰,说道:“我这就算是被你赖上了?”
这时一缕阳光穿过竹林斜照下来,落在篾匠叔的肩头上和头发上,那画面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司星准抖开一个反光布,叫李君阁帮着往篾匠叔脸上补光,说道:“来来来,赶紧,等了一上午了就等这一会!”说完就去照顾机器去了。
拍完这个镜头,篾匠叔才起身跟李君阁打招呼:“皮娃,你这朋友咋回事?这都好几天了,每天拿个机器对着我。”说完有些不明觉厉。
李君阁说道:“那啥,你就当他是个晚辈就行了,跟你一样,都是手艺人,你靠竹器生活,他就指着那机器生活。”
司星准在一边猛翻白眼。
篾匠叔说道:“哦,都是手艺人啊,那就好说话了,不过那机器能出啥活件啊?”
李君阁说道:“就跟我拍的那些差不多,弄完发到网上去,一群人瞎哔哔,不过我是拍着玩,他可指着这个吃饭呢,有人觉得拍得好的呢还可能买个票打点赏,那他就有饭吃了。”
篾匠叔说道:“唉,手艺人都是这样啊,手艺对得住人,人家才赏饭吃,这娃子也不容易啊。”
转头对司星准说道:“那就没说的了,既然都是同行,那以后有啥事就交代,篾匠叔好好配合你。”
司星准只好哭笑不得地点头应付。
接下来司星准又拍了一上午,还房前屋后的取景,李君阁干脆进屋做饭,司星准吃完午饭才离开。
饭后李君阁开着车拉篾匠叔去找老石头跟小石头。
老石头跟小石头住在鳌溪边上一个大石场边上,房子周围都是各种大小的石头狮子,各种传统题材的石板,还有就是墓碑一类的东西。
两人正拿着钉子在大理石面上钉画呢,大理石上的画面就跟黑白照片一样的。
见到他们到来,老小石头都放下家伙事,过来热情招呼。
石头婶也出来打了个照面,是一个瘦瘦的女人,话不多。
家境看起来不富裕,想想也是,老石头成天琢磨石号石鼓的事情,心思都没在齐家上头,家里估计主要还是靠小石头撑着。
李君阁从车后拿出一份林场弄下来的东西当礼物,然后又从车里拿出那套本来给篾匠叔买的电动工具,递给小石头道:“小石头,你看看这套家伙你用得上不。”
小石头一看大喜:“哟!这是电磨啊,接上雕刻笔,我就可以把东西弄得更细致了。”
李君阁翻着白眼,心想你胸口那个蝉子已经够细致了,再细致你是想把细胞都雕出来吗?
老石头说道:“这石雕吧,中活最好做,大活细活都难,大活是手力跟不上眼力,细活是眼力跟不上手力。这东西做小件下料快,容易粗活,不过有了它,到时也可以接一些硬料的小件了,既然皮娃一番心意,你以后也就练上吧。”
李君阁说道:“用得上就好。”转身又从车里拿出两大包各种型号的磨针,说道:“我就猜你用得上,把磨针都给你买好了!”
老石头说道:“皮娃,你可真是有心了,切娃赶紧,去将皮娃的东西拿出来。”
说完进屋拿出连个布包裹,打开来是两方砚台,放在石桌上,让李君阁观赏。
李君阁端起砚台来细细欣赏,一方的主题是上方是一棵老松树,几个大小不同石眼部位被处理成松鼠松果,几条金丝被处理成挂着松树上的藤蔓,随风飘拂,在庄重中又透出活泼灵动。
下面是群峰,群峰中有一流飞瀑流入山下大河,大河就是砚台的墨池。
右下角是一路江滩,江滩上有枫叶荻花,离江滩不远还漂着一条渔船。
翻过砚台,底下刻着着“万壑松风”四个劲楷。这面发挥就大了,松山云海,幽涧芳兰,极尽其妙。
李君阁说道:“太美了,背后还下了这面大的工夫,这石头加上这手艺,太精妙了。”
又拿起一方,这方上面是几片大荷叶,叶子上有些被虫子咬出的残边孔洞,下方砚池被处理成一汪清塘,几个石眼,大的被处理成莲蓬,小的被处理成荷花的莲心,几条金丝大体拉出了荷花的外廓。
右下方还有几个小石眼,被处理成几方萍叶,几根金丝被处理成蒲草,下面还有一个留着的石皮雕出的青蛙,正盯着蒲草上的一只螽斯。
翻过来,背后也是浅浮雕的荷塘景色,有一只白鹭,取材“一路清廉”。
“哎哟,这螽斯太精细了,这么小的虫子,居然能看出眼睛来。”
石匠叔哈哈大笑,说道:“那是切娃的手艺,我的眼力劲现在可吃不住这样的细活喽!”
李君阁竖起大拇指:“家学渊源啊!待会送去给梁乡长看看,这个非遗不报上去,真的对不住这手艺啊!”
取了砚台,李君阁跟老小石头约好,下次找到石头还给他们送来雕,不过下次可就要收费了,不然就不送。
老小石头这才答应了。
来到梁丫头的办公室,李君阁得瑟地摸出俩砚台来,说道:“来,看看,这就是我说的乡里老小石头的手艺。”
梁丫头一眼就看上那方“一路清廉”了,说道:“哎哟这小虫子怎么弄上去的啊?这么小还这么清晰。眼睛触须都没放过。”
说完从抽屉里拉出一个放大镜来,说道:“这还是老乡长留下的,哎哟这虫子还腿上还有齿呢!”
李君阁也吓了一大跳,赶紧接过放大镜来:“真的呢!这是什么功夫啊!”
梁丫头美滋滋的捧着“一路清廉”不放手,说道:“二皮,这个就归我了!”
李君阁目瞪口呆:“啊?啥?”
梁丫头说道:“你就大方点嘛!你看荔枝那摊子我都毫无保留地给你了,这个就算你给我的奖励嘛!好不好嘛?”
李君阁手扶额头,说道:“怎么还把小时候那套搬出来了,一个大乡长还撒娇合适不?得得得给你了,好家伙这都还没捂热呢。也没看你耍过毛笔,这是给家里老人准备的吧?”
梁丫头笑得见眉不见眼,郑重其事地包好,拉开抽屉,想了想又直接打开保险柜放进去,这才说道:“我爸爸可喜欢书法了,这个礼物绝对拿得出手!”
李君阁说道:“当年四川这个称呼就来自川峡四路,这一路可就是半个省了,你爸爸是副书记还是副省长?”
梁丫头目瞪口呆:“还有这说头?那真是无巧不成书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今天可算把你的底淘出来了!还跟我藏了这么久!回见!”
说完就溜,留下梁丫头在那里哭笑不得。
出门上车,拉着篾匠叔往李家沟回,还没出镇子呢,就见一个女娃子上身穿着苗家的衣服,领口袖口都是精美的苗绣,下身穿着一条白色长裙,脚下一双小白鞋,看那头乌发就知道是阿音育。
李君阁叭叭按了两声喇叭,就见阿音育回头,看到是李君阁的车就笑,脖子上还挂着个单反相机。
李君阁将脑袋伸出车窗喊到:“阿音你是要回李家沟吗?快上车。”
篾匠叔从副驾驶上下来,溜到后面去笑眯眯的猫着看两人。
阿音育大方地上了副驾驶,对李君阁说道:“嗯,我准备开个网站宣传盘鳌乡,这几天来取取景。”
李君阁大惊,啧啧称奇说道:“你还会这些!真厉害啊!”
阿音育笑道:“厉害什么啊,这都是在大学时开淘宝店学的。这相机也是那时候为了开店买的。”
李君阁说道:“李家沟你拍了没?祠堂那里,牌坊那里,还有盘鳌乡这边的广场古建筑。”
阿音育拍了拍相机,说道:“都拍了,这么漂亮的景,怎么能错过。”
李君阁说道:“那太好了,那就不用我拿着手机瞎折腾了,对了,村子里最近有个老来晃悠的年轻人,叫司星准的,他是拍影视的,最近在李家沟到处取景,到时候我们一起,把李家沟周围好好拍拍,估摸着还要去你们苗寨。”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九十九章 师兄和教授
阿音育说道:“他这是要干啥?要来李家沟拍片?”
李君阁没好气地说道:“他就是个纨绔,跟家里置气,弄了一本小说,说是要改剧本拍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
阿音育说道:“那我们得好好配合啊,万一拍片了不也是给我们李家沟宣传嘛!”
李君阁说道:“等你见着人就知道了,好家伙,三句话就能把人气死!”
拉着阿音育到了祠堂,三人下车,篾匠叔自己回家了,李君阁带着阿音育进去找司星准。
司星准正在往自家笔记本上倒腾素材,他最近都吃住在祠堂,跟四爷爷一起。
见到两人进来,司星准就啧啧连声,说道:“一朵鲜花插牛粪上了。”
李君阁气得倒仰,说道:“喂!这是我们新来的村长!”
司星准摇摇头说:“我嫂子还是乡长呢,原来跟你没关系啊?没关系就好。”
说完伸出白净纤秀的手对阿音育说道:“姑娘你好,我叫司星准。你叫我小准或者二准都行。”
那叫一个风度翩翩。
李君阁在一边翻白眼心里嘀咕:“老子第一次叫你二准你就跟我抬杠,现在却主动放低身份。”
阿音育也伸出手跟他握了握,说道:“年轻的影视工作者,欢迎你来我们李家沟。”
李君阁喊到:“可以了可以了,都这么客气干啥!好家伙二准你的手跟阿音一样白,难怪王婆婆都不来找你拉媒!”
司星准也不跟他计较,好像谁还稀罕王婆婆做媒似的,翻着白眼道:“你来找我干嘛?”
李君阁说道:“赶紧把你的摄像机拿上,我给你看个稀罕事!”
司星准无可无不可地端起摄像机,三人跟着李君阁走出来,半道李君阁从房梁上取下一个玉米,找了根竹棍从玉米尖头那边插进去,在地上怼紧后成了个玉米棒子。
走到大门石头门楼下,李君阁对司星准喊到:“镜头对准我,开机开机。”
司星准又翻起了白眼:“开着了,从你撅着屁股怼玉米棒子时就开着了!”
阿音育听着两人斗嘴,在旁边咯咯直笑。
李君阁走到石鼓边,举起玉米棒子,先是轻轻地敲了一下。
“咚……”
阿音育跟司星准都大吃一惊,这玩意儿还真会像鼓那样响?!
接着李君阁开始逐渐加大力道,“咚咚咚,咚咚咚……”
敲了十来下,李君阁说道:“拍好没?四爷爷看得可紧了,这玩意可不敢多敲!还没办法复制呢,敲坏了那就没了。”
然后又跳到石号那里,说道:“来来来,再拍拍这个!”
说完将嘴凑好号嘴上,鼓起腮帮吹气。
“呜……”
嘹亮的号声传来,把广场周边的人家都惊动了。
就有人在屋里头喊了起来:“哪个娃子又在捣蛋!祠堂的鼓号不准乱碰知道不!”
出门一见是李君阁三人,喊到:“皮娃你们在那边做啥呢?”
李君阁连忙解释:“我们在拍素材,准备寄出去,让学问人研究研究咋回事!”
那人这才说道:“哦,那行,可不能乱碰啊!这玩意弄坏了可就没处再找了!小心着点!”
李君阁喊到:“我们这就已经完事儿了!放心放心!”
那人这才进去了。
李君阁对两人说道:“看到没?我们这里都把这号鼓当宝贝呢,平常是不让人碰的,怎么样,都拍好没?”
司星准说道:“拍好了,好家伙,我在祠堂住了这么久,还不知道有这稀罕事!”
阿音育也说道:“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弄的?”
李君阁介绍到:“这是盘鳌乡老石头家祖上弄的,现在已经失传了,老石头家几代人都没能把工艺复原出来,我想着能不能找找我以前大学里的师兄和导师,看他们能不能破解这个谜题。”
司星准说道:“你们李家沟真是藏龙卧虎啊,这一不留神就出稀罕玩意儿。”
李君阁说道:“那是,当年上河李家‘纱帽八百道:“这还用你交代,放心放心,对了,你今天到底找我啥事情?你这悬龙门阵一扯就要过河,赶紧说事,说完再叙旧。”
李君阁说道:“我把东西都发你以前的邮箱里了,你先看看吧,看完我们再聊。”
说完挂了电话,李君阁照例去空间里开始日常劳动。
碧波玉龙发了两指芽头出来。
竹林必须移出一部分来了,不然会侵占野草的范围了。
斗鱼变化喜人,体色纯净,游动起来就像一团团小火焰。
这一弄就是两个多钟头。
这时电话响了,李君阁切出空间一看是大师兄,刚接起来就听大师兄在那边喊:“二皮,听得到吗?我现在开着放音,孙老就在我身边,他要跟你说话。”
就听见一个声音说道:“喂?”
李君阁一下子就哽噎了,说道:“孙老,我是皮娃啊。”
那边也说道:“皮娃,听说你放弃专业了?可惜啊,可惜了啊!”
李君阁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孙老,我虽然离开了专业,但是手底下的活还是没停,我现在是回到家乡,准备实现自己那个梦想了。”
孙老说道:“你说的是你那份毕业设计吧?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丢啊?怎么着?完稿了?”
李君阁说道:“还没呢,一步步来吧,不过图纸倒是一直画着。”
孙老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给我们发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你老家的?我记得你老家是在夹川县吧?”
李君阁说道:“是的,这是我们夹川盘鳌乡和李家沟的古建,我估摸着盘鳌乡那一批应该是宋建,李家沟祠堂应该是明建,但是拿不准。”
孙老说道:“嗯,我们看着也差不多,但是还得推敲,尤其是那个整石门楼,那是全国都找不出来啊,那个十九层雕花斗拱,别说石制的了,木制的都罕见,绝无仅有,绝无仅有啊!还有那石鼓石号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有少数民族风格?”
李君阁说道:“这是李家沟地理位置决定的,早期这一代是五溪蛮的一支占据,后来才有李家移民,这石号石鼓,估计是当时汉苗文化融合的体现。”
孙老说道:“那声音是怎么回事?是那石鼓石号弄出来的声音吗?那可太神奇了啊!”
李君阁说道:“是的,这就是我想解开的谜团,这套石号石鼓据说是我们老家这里盘鳌乡老王家的祖传手艺,不过中间已经失传了,现在王家还有两个传人,是盘鳌乡的王敏材和他儿子王切,据他说他们已经努力了几代人想要把工艺复原,可是一直没有成功,我这就来求助大师兄和孙老了。”
孙老说道:“不容易,不容易啊!这个怎么着也能算今年我夹川考古和文建工作的重大发现了,你这样,先把那边保护好,我们很快会派出一支队伍,嗯,我会亲自带队来考察。”
李君阁说道:“这个孙老你放心,祠堂的门楼乡亲们都保护得非常好,现在我这边在改建一个农家乐,大致三个星期完工吧,三四十人都住得下,到时候桂圆也该下树了,只要您老过来,山珍河鲜水果,保证把你伺候得好好的!”
孙老哈哈大笑,说道:“你这小子,还是那副德行!好了挂了啊!我再研究研究照片和视频,看看怎么着手。”
李君阁赶紧说道:“这么晚了您老要注意休息……”
话还没说完呢,那边已经挂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章 昂贵的亲鱼
第二天李君阁正在喂麻头呢,大伯来了,说道:“皮娃,我们今天准备清塘了,你要去不?”
这话问得有点让李君阁有点脸红,自家的事情,结果长辈上心。
说道:“去去,那得去!等我把车也开上。”
大伯说道:“吴老师那边的皮卡准备好了,那路太窄,俩车错不开的,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到了地头,小堂哥,宏光,何苗,万大力,吴志秋他们都到了。
李君阁一看十亩多的塘都麻爪了,说道:“这工程量有些大啊,一天一口塘都搞不定。”
吴志秋说道:“我看只有这样,先清五口塘,将这五口塘的鱼先送其他塘里面养着,反正现在本来就不是清塘的时候,其余几口等到时候再清得了。”
李君阁说道:“就是,还得找个山边挖沟引水,工程也不小。”
吴志秋说道:“暂时就先走明渠吧,等以后见效益了,还是在山上垒个山塘,埋管道,这样水质才有保障,还得在鱼塘周边种上甜象草做青饲料,事情还多着呢。”
李君阁不明觉厉:“甜象草是什么鬼?大象吃的草?”
吴志秋说道:“是一种优质高产牧草,猪鹅兔鱼都爱吃,你不是要养竹鼠吗,也可以用这个试试,养草鱼用甜象草的话还要控制食量,草鱼太爱吃这玩意儿了,有时能把自己胀死。算了这次我来给你搞定,以后学会种植技术,就可以自己培养了。”
不知道为啥,李君阁想到了王从军他们在林场吃蘑菇浇饭的场景。
说道:“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们今年就把甜象草种上!”
吴志秋叹了口气说道:“唉,要是人人都像你这么想,农技推广也不至于这么难了!”
李君阁说道:“明年我家干脆不种稻子了,你就把我家那几亩地当实验地,爱咋弄咋弄,弄不好不怪你,弄好了有个样板,也好跟村里推广。”
吴志秋这才开心起来,说道:“当年你大伯带头种荔枝,就是这么干的!那我们这几天就把甜象草种起来养生态鱼,争取带一个新产业起来!”
1...3738394041...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