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喂饱了核桃都快三点了,李君阁切出空间迷瞪了一会儿,这天就亮了起来。
将核桃从空间里取出来,这小猴子贼精神,看来乌金血米加空间效果,保住一条小命是没问题了。
钻出帐篷,唯唯就过来抽鼻子。
李君阁莫名其妙:“唯唯你干啥?”
唯唯好奇地问道:“没闻到尿骚味啊?”
李君阁都无语了,说道:“别闹,赶紧去洗漱,猎户叔呢?”
唯唯说道:“猎户叔跟药师叔去收套子和猴头去了。李教授跟丁教授去拔笋去了,就你懒!”
李君阁翻着白眼道:“别瞎说,弄回来还不是我做?!先去洗漱!”
两人来到溪边蹲下来洗漱,核桃爬到李君阁头道:“哎哟真聪明呢,然而并不是,编草席的用的是灯芯草,那是禾本科,这是莎草科。”
唯唯气得将那一把草在李君阁身上拍了一下,说道:“那你还说聪明!”
李君阁对唯唯说道:“说你聪明是你能想到利用这种草,古代埃及人用来莎草来做纸张,方法类似经纬粘压,纤维可以千年不腐的。”
唯唯又得意了:“是吗?!那我们祖先为啥不用这方法?”
李君阁说道:“因为地域关系吧,气候,颜料,墨水都和埃及不一样,莎草纸遇到水容易变形,需要使用油质颜料,加上埃及干燥的气候,这才能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最晚出现的,古代主要使用水溶性墨汁和颜料,不适合这种草纸。我们的纸出现在汉代,比人家晚了几千年呢,不过胜在材料易得,工艺简单,效果不错,先进了不少是真的。”
两人采了不少野茈菇儿,在溪水边洗净,唯唯丢了一个进嘴里,说道:“哈,虽然小,可比上次那啥雪莲果好吃多了!”
回到营地,大家都已经回来了,猎户叔抓到了一只野鸡,正在收拾。
跑山人就是这样,既然有好菜,那就不用急着出发了,先美美地打一顿牙祭再说,大不了晚上弄简单点,时间也能找回来。
李君阁将猴头,春笋切片,又从腊肉上切下一小块瘦肉,也切成薄片。
那头猎户叔将鸡肚皮胸脯大腿这些肉多的地方剔下来,抹上盐和花椒码味。
鸡架子,脑袋,脖子这些零碎先炖上了。
李君阁焖了一锅米饭,水加的有些多,中间舀出一些米汤出来作为核桃的食物。
鸡汤炖好,鸡汁收浓后,李君阁将鸡架子上残留的肉都取下来,撕成鸡丝丢回锅里。
再在另一口锅里下猪油,油化之后将鸡油碎粒丢进锅中炸,炸成油渣后捞出,冷却后将油渣丢到唯唯的小鱼罐子里摇匀给她做零嘴。
然后下抄过水的春笋片,再下代替火腿用的瘦腊肉片,翻炒几下后加鸡丝汤,咕嘟起来后将猴头菇片也加进去,然后盖上盖子焖。
一边架起锅子,将昨天的蚱蜢重新过油二炸。
二炸过后的蚱蜢味道可就真出来了,酥脆喷香,李君阁再洒上点毛毛细盐拌匀出菜。
那边猴头菇闷得收汁了,李君阁翻了几下锅子,丢了一把长段的野葱,然后下盐,勾水芡粉,这就香得要了命了。
将昨天的剩菜又热了一下,李君阁给每人舀了一大碗米饭,然后淋上一瓢猴头,说道:“来来来开饭了,鸡汁火腿春笋猴头盖浇饭,多吃菜少吃饭,免得待会儿爬山的时候走得肚子痛!”
老李夹起一块猴头菇送嘴里:“哎呀,又鲜又嫩,难怪能跟熊掌,燕窝,鱼翅并称四大名菜啊!”
药师叔说道:“那三样都是荤菜,这猴头号称‘素中荤’,名头可不是白给的!”
老丁说道:“还是皮娃这做法好,全程都是山珍野味,啥调料都没有,唯一调料就是盐,都是本味。原来好菜根本就不需要调味料啊,哈哈哈,光本味就能鲜得把舌头吞下去了!”
老李说道:“这就得感谢药师跟猎户了,没有你们,哪里吃得到这么好吃的美味!”
药师叔摆手道:“我们跑山十次,也不见得能遇到一次猴头,这玩意儿在我们这里很少见,还是你们科学家面子大。这是山神爷爷请客办招待,我们跟着你们沾光啊!”
唯唯就着汤汁刨米饭:“最香的还是这汁!笋跟猴头的组合太绝了,一个香软,一个鲜脆,这在北方可吃不到!北方压根就没鲜笋!”
李君阁见唯唯还在拿眼瞟油炸蚱蜢,说道:“放下偶像包袱,纵情地放飞自我吧!假小子还怕啥?!想吃就吃!”
把唯唯气得够呛:“谁假小子?!说清楚!”
老丁哈哈大笑:“谁说的!唯唯是漂亮大丫头,对了唯唯你有男朋友没有啊?”
唯唯愁眉苦脸:“没有啊丁教授!男友这种生物在山里可比黑颈长尾雉还少见啊……”
老李也给逗乐了:“你看林昭那小子如何?”
唯唯扑哧一声笑了:“他呀?太弱了吧?一根指头就能推倒……”
老李还是挺维护自己弟子的:“哪里就有你说的那么弱?”
李君阁笑道:“别说我觉得昭娃挺好,不行让药师叔给他补补,我再把他拉出来练练,也就壮实了。唯唯你又不是找驴骑,要那么壮干啥?粽粑跟芋头倒是壮,可就他俩那样二不挂五的,还不如养核桃来得省心呢!”
听完这个好几人笑得饭都喷了。
……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行人就在大山里穿行,路上也有不少收获。
蜀山蕴藏的奇珍异宝品类惊人,植物又先后发现了紫荆谷,杜鹃山,桫椤林,珙桐林……
还有不少珍稀的药材,如灵芝,天麻,川芎,川乌,杜仲,牛膝,厚朴……
动物如琴蛙,石蛙,蝾螈,山鸦,朱雀,噪鹛,猫头鹰,穿山甲,猕猴,灵猫,黄鼬……
猎户叔沿路指点兽路,在野兽来往的集中地段,让唯唯和李君阁安装上红外摄影机。
这天一行人终于走入了一片松林。
软软的松针踩在地上非常的舒服,不过猎户叔却有些纠结,说道:“今天只能吃存粮了。”
唯唯捡起一个松果,从缝里看进去,什么都没有。
李君阁笑道:“唯唯,这可不是东北的大红松,这些都是马尾松,松子小得很,而且落地的松果是没有松子的,早就爆走了。”
唯唯说道:“那就没有可吃的了?”
猎户叔说道:“这不是原生林子,树太单一了,头上就是松树,脚下就是蕨,实在要抗饿的话,蕨根,蕨芽,松萝,都可以顶一顶,肉的话只有松鼠,要不就是野猪,不过就我们手上这两根烧火棍,遇到野猪,不一定是好事。”
唯唯看着树干粗壮的松林,很多都是几十年的老树了,讶异道:“这竟然是人工林?!”
药师叔说道:“对啊,这还是八几年时候飞播过一次后形成的林子,最先很大的,不过后来逐渐被原生林子挤掉了一些,还剩下这一片了。”
猎户叔说道:“其实松林也是好地方,就是来得不是时候,要是**月间来,呵呵呵,松茸,鸡枞,大脚菇,红蘑,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唯唯叹息道:“天府之国啊,真不是白吹的,西北年年飞播,都长不出像样的林子,你们这里,居然还能出现天然林侵蚀人工林的情况……”
猎户叔点头道:“说起这个还真是,药师我们这里好像就播过那一回吧?之前砍得太厉害,几匹大山都砍光了,现在又恢复得像模像样了。”
药师叔眉飞色舞:“我们蜀州的气候地理,那真是老天爷偏心了,当年一说可以搞连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子里各家对自家地照料得那叫一个精心,屋基周围水沟两边都不用说了,就连梯田田坎上都拿小锄头刨出一层层的窝窝点豆子,点玉米,当年就家家有存粮,翻年就养鸡养猪吃上肉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二十四章 桐花凤和石亢蛙
第三百二十四章桐花凤和石亢蛙
李君阁叹气道:“其实这既是优势,也是难处,蜀州的水土气候,家庭式的农业足以解决温饱。但是除了蜀都平原,其余地方山高坡陡,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加之出路封闭,运输成本太高,在国家从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的今天,要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却比国内其它地方难太多了。”
丁教授拍着李君阁的肩膀说道:“皮娃,你现在的路子就不错嘛,山不就人,我们就请人来就山,因此李家沟生态旅游必须搞起来,争取就地消化,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李教授也说道:“就是就是,我们李家沟现在的势头就很好,尽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单产价值,把运输成本抵消掉还有富余,这条路子也不差!”
李君阁对丁李两位教授拱手笑道:“那就要靠农大的老师们多多支持了,以我跟阿音的能力,带动一乡都举步维艰,差资金,差人才,差技术,反正我是皮娃,可就真涎皮涎脸赖上你们了哟!”
丁李两位哈哈大笑:“还是那句话,顿顿伙食都有上次来那标准,这些都不是事儿!”
行到下午,中途猎户叔发现了两个鸡窝,一个窝里有四五枚野鸡蛋。
李君阁将蛋捡起来拿强光手电打了打,里面还没形成胚胎,于是对猎户叔笑道:“还好有几个蛋,今晚还能做一道蛋炒饭,不然只能吃酱油拌饭了。”
药师叔笑道:“其实猪油酱油拌饭已经不错了,以前跑山都是烤土豆就山泉水,再来把酸菜就算一顿。”
猎户叔摇头道:“看来我们护林队也要添置设备了,现在自己个巡山,跟皮娃一比,总觉得像个叫花似的……”
在松林里搭好帐篷,李君阁刚将饭焖上,唯唯就要拉着他去林子边上逛一圈,看看能拍到什么不。
将上次未吃完的风盐鸡腿拿水泡着去盐分,李君阁跟唯唯一起向林子边上走。
松林边上是一个深谷,下边长着一株巨大的泡桐,树冠我是喂老鹰,我养这个你们说我喂铜钱豹,还让不让人好了?!”
猎户叔哈哈大笑:“要不是你把麻头金毛招安了,就你那雁场,够那俩鸟祸祸的?我觉得大家说得都挺在理啊!”
李君阁气不过:“别小看我!说不定我哪天就招安几个铜钱豹来看场子你信不?!”
猎户叔更是乐得不行:“你还冒充跑山匠呢!你见过铜钱豹成群的?还几个!”
李君阁一时被猎户叔抓住漏子,想抓狂:“我本来就是跑山匠!论年龄,我跑得比你还早!”
猎户叔在前面摆手:“早有屁用!本事稀松!就能在城里人面前装装内行,还几个铜钱豹!哈哈哈笑死我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花茶
第三百二十五章金花茶
怨念深重的钻进帐篷,李君阁将核桃带进空间里调教。
还是核桃贴心啊,跟一两岁的孩子似的,还会爬到李君阁头上,帮自己找虱子。
下半夜李君阁起来跟猎户叔换防,守到天快亮的时候,去溪边将石蛙处理了,回来熬上了一锅腊肉荸荠石蛙粥。
采来一些蕨菜,只用嫩杆子,撕开烫煮几次,然后拌上盐入味除水。
等到众人起来,饭已经做好了。
李教授就抽鼻子:“嗯,什么味道这么香?”
药师叔说道:“这个可是大补元气的好东西!皮娃这做法也地道,这玩意儿合粥用是最好的药膳。”
唯唯在锅子里搅了一下说道:“咦?你们去哪里弄来的牛蛙?”
药师叔说道:“这是山里的大石蛙,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些小孩子积食,营养不良,虚弱,喝这个粥最好了,既能疗病,又能健脾,还能平补,因此《本草纲目》中提出,石蛙‘治小儿痨瘦、疳疾最良’,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李君阁对科研三人组说道:“听李教授和丁教授说肠胃都不大好,那就常喝点石蛙粥,等五六月再弄点虫茶,在李家沟调理两年,包管就没问题了!”
给大家都盛上一碗粥,李教授喝了一口,又夹起石蛙腿放嘴里一捋,吐出腿骨笑道:“治不治病的先不说,就说这滋味,比鸡肉还鲜嫩啊!”
李君阁笑道:“今天可就是山里最后一顿了,到下午就该到苗寨了,要不两位教授帮我们指点一下水源地,我还真想在苗寨后面建一个蛙场。”
李教授说道:“野生石蛙容易逃跑的,还是在苗寨后面建蛙池,引水养殖比较好,不过这种蛙倒是可以从山里选,还有蛙卵,自然界里的蛙卵绝大部分都存活不下来,可以沿着山溪采卵,送到育蛙池孵化,然后就是养蝌蚪,养虫子,今年第一批蛙出来后,就可以挑选种蛙进行后续繁殖,蛙场就起来了。”
李君阁高兴坏了:“这么简单?”
丁教授说道:“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苗寨后山水质气候太适合养石蛙了,在这里养石蛙,那是事半工倍,现在技术也成熟,关键是黄粉虫的养殖要同步搞起来,成蛙发育期,那叫一个能吃,十天就能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的虫子。”
李教授说道:“人工养殖石蛙,要保证经济效益,皮娃你们还是得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蛙池设计,内壁涂料,池内壁光滑度,都有要求,粗糙的水泥池壁会对蛙体造成伤害,还要注意水深,温度,水质,以及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很多养蛙的人不懂这些就开始养,初期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猎户叔说道:“别的都好说!最后一条,呵呵呵,我就说好肉谁都喜欢嘛!”
李君阁美滋滋地笑道:“苗寨里不存在的,下司犬拿来干啥的?看个蛙场轻轻松松!反正山下要修垂钓中心,到时候材料都是现成的,这个事情简直就是零成本,正好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给育爷爷做正好!他可是养野物的大行家!”
吃过饭,大家重新出发,穿过了松林,又横着走了半天,终于来到半山林场。
李教授看着大片的杉树林子直摇头:“这空间也太浪费了!林下这么大的面积,种点什么都好啊!”
李君阁说道:“李教授,以前那是什么情况,种点啥要是运不出去还不是白瞎?”
说完笑道:“不过今年可就不一样了,这苗寨林场林下这一大片,就是我给你们准备的天麻种植基地!你们觉得怎么样?”
丁教授一听大喜:“刚刚我还想开口来着!我的天这么大一片,哎呀皮娃太感谢了!”
李君阁笑道:“听您说起来,石斛小菇可以让天麻种子发芽率高达百分十八十五,那是神马概念?一粒天麻籽里面就是上万的种子啊,不给您老多准备点地还行?”
丁教授哈哈大笑:“这一带本来就是天麻的道地产地,在这里搞最新的天麻的人工培育方法,简直就是王母园里种蟠桃啊,再适合不过了!”
说完又摇头:“不行不行,光种天麻还是浪费,这次级的空间还是要利用起来,嗯,种点什么好呢?”
李君阁说道:“油茶,白茶也是我们这里的特产,您觉得这两样如何?对了,天麻要是种起来,这销路也是个问题,药材销售我们完全不熟悉啊!”
丁教授笑道:“我熟悉啊,好些子弟现在都是药厂老总了,药材的药效问题他们拿着也头疼。我们李家沟又是富硒带,又是天麻道地,不看人情光看质量,到时候跟他们提一嘴,肯定闻风而动,这个你放心吧!顺便把你的石斛也搞定了!”
李教授也笑了:“皮娃你放心好了,西南三省的药材有老丁背书的,那都是供不应求的好货色!”
李君阁这下真是喜出望外了,握着丁教授的手连晃:“这就太好了!你看你看,就是得跟科学家多合作啊,我们挠破脑袋的事情,在你们这里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一行人开始继续往苗寨前行。路上经过几棵山茶树。
山茶开花是在十月,山里天气晚些,那也是十一月,已经开过小三个月了。
不过这株山茶脚下的石头有个凹槽,里面竟然有几朵干燥了的花朵。
不知道什么原因,花朵都变成了干花,但是因为花瓣上蜡质的关系,颜色保持得很好,花朵虽然小,明黄的颜色在石缝里边还是格外显眼。
李君阁随手拾起三朵递给科研三人组,说道:“来三位,这几朵花献给你们,感谢你们对李家沟和苗寨的无私支持……”
话还没有说完,丁李两位转身就蹲山茶树底下了。
什么情况?李君阁不明觉厉:“咋……咋的了?”
唯唯也不懂,看着手里边三朵漂亮的小黄花,对李君阁摇摇头,她也没看出啥名堂来。
老丁跟老李却是将山茶树细细研究了一遍,然后老丁取出一个小塑料袋,又拿出一个镊子,将几朵花小心翼翼的夹入塑料袋封好装包里,这才跳起来像个孩子一样跟老李来了一个双击掌:“嘢!这才是这趟最重大的发现!”
李君阁他们全懵逼了,这不就是一棵山茶吗?山里多得不要不要的好不好?
老丁笑道:“这可不是普通的山茶,你们回忆一下,你们见过的山茶都是什么颜色?!”
药师叔首先反应过来:“对呀!这山茶不是红的,是黄色!”
老李兴奋得手心都出汗了,摊着手在衣服上擦汗,满面红光:“对呀!所以它压根就不是普通山茶!它叫金花茶!”
老丁懊恼得直跺脚:“来晚了啊!该十一月花期的时候来的。谁知道林场里边还藏着这样的宝贝!”
老李说道:“皮娃赶紧给育爷爷和音爸爸打电话,叫他们过来,问问他们这一片还有那些山茶是黄色的。”
李君阁赶紧给育爷爷音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在林场的位置,让他们赶紧过来。
挂上电话,李君阁才问道:“这个?很厉害吗?”
李教授哈哈大笑:“随便来几个名词你就知道它厉不厉害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方魔茶’,‘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李君阁翻着白眼:“又是大熊猫!我李家沟动物大熊猫没有,怎么植物大熊猫就扎堆了?!”
丁教授笑得见眉不见眼:“这玩意儿过去只在广西有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亚种!首次发现的全新亚种!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蜀州金花茶’。”
李教授说道:“知道它的价值不?我们先说观赏,首先它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花蕾浑圆,流金溢彩;玉叶琼花,风姿绰约;株型不高,特别适合做成盆景,一米高的,八千起,两米高的,三万起,日本曾经出到三万美元想买我们一株,对不起,不卖!”
丁教授说道:“关键是它的药物价值,金花茶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特神奇的功效,具有协同平衡调节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以及“三高”症状。这一点就精彩了,糖尿病可是至今未被人类攻克的疾病之一啊,关于这个疾病任何一个方向性的发现,对人类都是巨大的贡献。”
李教授说道:“还有就是科研价值了,金花茶具有特殊的色泽遗传基因dna,其繁衍方式很难被复制。因为它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攻克生长慢产量低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种植金花茶的产量,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李教授说道:“对对的,还有如何研究出金花茶中的有效组分,如何配伍成药,如何开发成新一代的保健品,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这话题一展开就了不得了,丁李两位教授愣是讲得滔滔不绝。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二十六章 还有一个好苗子
第三百二十六章还有一个好苗子
李教授又笑道:“刚刚还在说林下次级空间种啥,现在有了金花茶,其它通通让路!我们今天就不下去了,先将昭娃,宏光叫上来,探明山里有多少植株,种子繁育没法突破,那就最传统的扦插法!怎么都要走上一波!”
李君阁手扶脑门:“要不要这么急?”
丁教授连连点头:“要的要的,我们只是搞科研,东西都是你的,种出来光干花就七八千一斤,头几年的产品我们农大全包,用于研究,你就真的不动心?”
一听这价格李君阁立马变脸:“那必须的!需要啥丁教授你赶紧列单子,我让昭娃跟宏光哥今晚就给你们拉上来!”
不多时育爷爷跟音爸爸也赶来了,一听林场里发现了宝贝,两人都是大喜。
对育爷爷来说,林场就跟自己家堂屋一样,啥地方有啥东西,那是一清二楚。
没一会就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发现了近百株金花茶。
每发现一株,丁李两位教授就给茶树系上一个牌牌,编上编号。
搞完这些,丁教授开始给农大领导打电话,开年药研所就有重大发现,金花茶四川亚种出现在李家沟,基地那一摊子事赶紧叫人来接手,自己估计今年是下不了山了。
农大的领导们心里都要美翻了!药研所的头头在电话里就夸上了,你们两个龟儿眼睛当真太毒了!当时咋就一眼看上李家沟的?
同时这也是珍研所的成果,一听还有野生的珙桐林,桫椤林,紫荆林,珍研所的头头也乐得不行,喂!老李不要一次性整这么多好不好?这样会显得我们上届老领导啥都没干似的!
再高兴也不能当饭吃,育爷爷笑呵呵地邀请一行人去家里吃饭。
音爸爸笑道:“你看我们看山茶看了这么多年也没觉得有啥奇怪,科学家一来就能发现宝贝!我们苗家人得好好款待才行!”
来到苗寨李教授又笑了:“当真好地方啊,在这里搞科研,那是拿着补助修身养性,健康长寿,怎么都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