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要不,我们先看看再约?”
“我靠你们两位啥心态!篾匠叔的工艺比池田老头都还要胜一筹,池田是谁?日本工艺巨匠!满日本还有能胜过他的?你们不去我去叫!我对篾匠叔有信心!”
“咦?开视频了,看看沟主怎么说!”
就听见李君阁的声音响起,贼腻嘻嘻的:“篾匠叔,待会你就装高人,用鼻孔哼哼几句就行!这些记者交给我摆平!”
“噗……妥妥的沟主风格!”
“我觉得记者们不调皮便罢,要是调皮,沟主会教他们什么叫真调皮!”
“别闹别闹,继续看直播!”
……
结果李君阁没说话,一个日本记者叽里呱啦说开了。
张立新在一旁边拍摄边翻译,声音也被手机收录了进去。
“黄桑您好,请问您来这次来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李君阁说道:“我们来日本的目的是进行技术交流,促进两地手工制竿技术的提高。”
“请问您是谁?”
李君阁回答:“我是李家沟的村民,篾匠叔的合伙人,蛮溪竹坊工场的共有人,蛮竹的发现者,蛮竹原材料的供应人,呃,大致就是这些,对了,还是篾匠叔的代言人,篾匠叔,是吗?”
就听篾匠叔“嗯”了一声。
……
直播间里。
“哈哈哈,篾匠叔这个逼装得高深莫测,很有大师的风范嘛!”
“真是用鼻子说话!篾匠叔也被沟主带沟里去了!”
……
那记者又问道:“据我所知,日本的制竿技术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和竿工艺一共三百多道工序,从选材到出品,全是手工,请问你们李家沟的鱼竿也是如此吗?”
李君阁说道:“是的,我们李家沟鱼竿的工艺也是全部手工完成的,丝竹藤漆,我们李家沟都有出产,这正是我们李家沟得天独厚,可以发展手工鱼竿的优势所在。我知道你们日本的生漆资源大部分来自中国,但是我们李家沟的鱼竿,所有材料,全部出自李家沟。”
……
直播间里
“靠!啥意思?这就叫上来就打脸吗?哈哈哈哈!”
“沟主似乎不太友好啊!”
“切!刚刚那记者只叫篾匠叔黄桑而不叫他黄大师,用心昭然若揭了,这种人不用留面子!”
……
又有记者问到:“那请问李桑,你们的制竿手工艺中,有没有用到我们日本现有的制竿技术?用了哪些,请一一说明。”
……
直播间里。
“这还是交流会吗?怎么这样问问题?”
“我看中国竿子跟日本竿子似乎差不多……会不会……”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了……沟主雄起!”
……
李君阁笑道:“要说有,确实有。”
李君阁继续说道:“日本道:“竿稍的刨制手法,我们没有保密,大家看电影就能知道个大概,我们是先刨后粘,和日本鱼竿的先粘后刨是有根本区别的。”
这时山田淳又发话了:“不管先粘后刨,还是先刨后粘,总之也离不开刨和粘嘛,这不还是我们日本的工艺技术吗?你这是剽窃!”
记者们顿时轰动了,终于直接怼上了?
……
直播间也闹翻了。
“我靠我这暴脾气!这老鬼子敢说我们剽窃?!”
“唐刀,景泰蓝,都是他们剽窃好不好!”
“楼上说的不算啥,他么早先连国家制度都是剽窃我们的!”
……
李君阁等记者们安静下来,这才开口:“怎么能说是剽窃呢?这是我们自己的非遗项目啊,能成为非遗的手工艺,那都是有基础,有传承,有发扬的……”
说完从包包里翻出一个笔记本来,接上投影仪:“大家看这段视频,这是李家沟后山上悬天寨一位老者在展示武功,大家注意他手上的兵器……”
视频里,育爷爷正在田埂上练竹条镖,四米多长的竹条镖灵动如蛇,打击范围覆盖了上下两片稻田。
……
直播间内一阵惊呼。
“惊现高手!”
“这是阿音姐的爷爷!哎哟喂老人家多大年纪了啊还能这么玩!”
“这兵器好牛叉!不过这柄看起来很软啊,有杀伤力吗?我靠这一扎好狠!”
“听说扎出去这下要靠手法,旋转着出去,杆子就会直而有力……”
……
众多记者也是看得目眩神驰,相机咔嚓咔嚓猛响个不停。
李君阁说道:“大家请看,这种兵器的名称叫‘竹条镖’,它的镖杆,是用山里的大毛竹,削成筷子粗细粘贴捆扎髹漆而成,具体的手法比较复杂,这里就不细说了,但是我们竿稍的工艺,就是从竹条镖的镖杆中得到的启发,这个,不能说是我们剽窃日本的工艺吧?”
“日制竿稍的工艺,是先将四片竹枝粘合,竹皮在竿稍内成为一个十字,刨出的竿稍外部全是竹肉,因此日制竿稍外部会髹上很多层大漆,做好防水,增加强度,这个跟竹条镖的工艺有相同之处。”
“按照历史年代来说,竹条镖苗家已经使用了上千年了,远的不说,清初苗民大起义,史籍中就详细记载着这种兵器,那也是三百多年的历史,e……”
一群记者听得面如土色,e你妹,你小子啥意思?意思是按时间算,我们日本才有剽窃的可能?
……
直播间里都笑炸了。
“哎哟喂,这个脸打得我看着都痛!有理有据!谁剽窃谁?哈哈哈哈……”
“哎哟,记者来了跟他扯专业,专业来了跟他扯历史……等等,这套路怎么这么熟悉?”
“前方高能!沟主绝对没完!”
“绝对没完!这让我想起了菜头第一次去李家沟,挖个野菜而已,沟主带着他从春秋到满清复习了一遍历史……哈哈哈哈!”
“哈哈哈我也想起来了!只要掰扯到这些东西,那沟主绝对要控场!”
“二皮沟主v587!”
……
果然没完,在记者们一脸的黑线中,李君阁继续道:“当然即使是竹条镖,对我们来说也仅仅是启发而已,我们还有更早的佐证!”
“这部作品,日本的记者朋友们都应该不陌生吧?其中张翼德丈八蛇矛,曹孟德横槊赋诗,都是经典的情节。”
“蛇矛和长槊,四米多的长柄,如果真是钢铁制作,必定难以在马上灵活挥舞起来。如果单纯用木头棍做呢,又太不结实,交战时一旦手柄断裂,实在危险!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复合材料来制作的竿体!”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零二章 敢跟我扯文化
第三百零二章敢跟我扯文化
李君阁接着说道:“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现,我国古代长柄兵器的手柄,正是一种称为‘积竹木柲’特殊复合材料杆体!”
“柲就是古体的‘柄’字,曾出现在《广雅》,《左传》,《周礼》等多部古老的著作中,“积竹”是什么意思?“竹,木”是什么关系?这简单的‘积竹木柲’四个字的内容,却是历朝历代的最大军事机密,不得而知。”
记者们不知不觉被李君阁带动,都是好奇心大起。
“不过这个机密,近年来随着重大考古发现终于揭晓!”
“大家看这幅图片,这是我国湖北省随县挖掘出一座两千年前的古墓——曾侯乙墓,其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物品,包括数量巨大的各式长短兵器,而且保存完好。”
“曾侯乙墓是巨大发现,大家可能都为其中的编钟,漆器,丝织品啧啧称奇,却没有注意到这一浩如烟海的文物下面,还隐藏着我们追寻已久的秘密。”
李君阁翻动着图片:“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长柄兵器看,其柄‘积竹木柲’均由构成,结构相当复杂。大家看,中间是一根质地坚硬的木棍,外围粘贴一层或两层长条竹片,竹片的外面紧紧缠绕优质藤条,然后用结实的丝线细密地束缚藤条。最后还要上胶髹漆,用生漆一层又一层地均匀涂抹,使这些材料紧密结合成一体,且光滑美观。”
“从现代科学技术角度来看,‘积竹木柲’的复合结构,是非常完美和科学的!木为骨干,取其坚硬不易弯曲;竹片在外,取其柔软不易折断;藤条缠绕,取其富有韧性;丝线束缚,取其结实耐磨;涂以生漆,取其光滑防腐,对内部材料起保护作用……”
“这就是神奇的“积竹木柲”的秘密!”
记者们这下恍然大悟,这次采访居然得到如此精彩纷呈的翔实资料,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这稿子随便写写,那也是一大篇啊!
“我李家沟的竿稍工艺,正是得源于此。篾匠叔将竿稍刨切成扇形,再一片片拼合成一个完美的长锥体,其实就是一个简化版的‘积竹木柲’。”
“这样得到的竿稍,外部全为竹皮包裹,无论强度,韧性,防水,美观,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李家沟今后每一款的鱼竿竿稍,都将不再是生漆的黑色,而是竹皮的原色,和鱼竿下面的几段竿体融为一体,仅这一项区别,日本就没有吧?山田先生,你怎么能说我们是剽窃呢?”
……
直播间。
“怎!么!样!”
“哈哈哈!我就说沟主不拉着日本人去中国古代溜一圈不算完!”
“文学,典故,史籍,文物……这是实证啊!两千多年前的实证!呃等等……两千多年前,好像还没有日本吧?”
“哈哈哈太精彩了,我们不像棒子那般跟你胡搅蛮缠,我们认认真真翻书,我们跟你好好摆事实讲道理,乖啊!死二皮是这个意思吧?哈哈哈哈……”
“哈哈哈,那帮子记者都听傻了……”
“别说,老子也听傻了,这二皮太特么能掰扯了……”
……
李君阁接着说道:“这项技术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关键就在于竿稍的刨制和粘贴方法。唉,还是你们日本好啊!我在京都体育馆参加兰展的时候,发现你们在蝴蝶兰花瓣上画画的技术都可以拿去申请专利。于是呢,我们也把这项技术拿去申请了,结果你们国家的办事效率还挺高,这也非常值得表扬,据说专利申请期间,同类专利不得同时申请,因此,呵呵呵……”
这下一群联合会的欧吉桑都苦脸了,表扬你妹啊表扬!呵呵你妹啊呵呵!等于是以后我们也想制作这样的竿稍,还得向你交专利费是吧?!
李君阁接着说道:“其实这也是对你们传统竿稍制作工艺的一种保护,我们李家沟这种竿稍,制作难度极大,如果不是工业制作的话,一个人需要练习很多年才能达到这样的工艺水平,篾匠叔,你练这个,花了多长时间?”
篾匠叔抠着脑门:“算上今年,二十八年了。”
下头的记者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哇喔……”
李君阁摊着手道:“你们看,二十八年!因此如果这项技术被工业生产引入的话,会对传统手工业带来多大的冲击?!就如同我们国家的传统紫砂壶手工艺,被大量低劣的工业灌浆壶冲击一样。”
联合会各位一想,这小子这样做确实有道理。
李君阁又继续说道:“当然技无止境,如果日本各位工艺大师也能掌握这门技术,我们是非常欢迎的,共同进步才能提高嘛!如果哪位日本工艺大师,某一天能够制作出这样的竿稍,达到篾匠叔目前的技术水准了,我们是不吝授权的!”
……
直播间。
“说得如此光明正大,其实还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手工艺?哈哈哈,让日本人捏着鼻子打不出喷嚏!”
“楼上的,同样的大国干涉小国内政,现在的大国叫啥?叫粗暴践踏,放在我们以前叫啥?叫‘存亡继绝’,这是政治智慧。换个说法换来名声,这样的游戏,历史不够年头的国家,都是搞不懂这些的……”
“这才是无形装逼吧?我发现刚刚沟主这话简写下来就是如果,大师,也能,某天,达到……这是欺负日本人弄不出来?”
“呃,可能短时间内还真弄不出来,坐沟主旁边那位,就是日本的顶级高手池田正夫,他上次来李家沟,对篾匠叔都是服气的,要是连他都弄不出来,日本估计真没人弄得出来了……”
“不过日本的精密机床技术,机器人技术,那是可以的,沟主将工业这头口子堵住,呵呵呵……”
“看到沟主如此卑鄙无耻,我也就放心了……哈哈哈哈……”
“死二皮这破德性,他一直就这么卑鄙无耻好不好……哎呀现在才阳历二月,想到要到六月才能去洗那个劳什子大鱼榜,老子心里头就毛焦哟……”
“对的对的,上次的‘麝香麦子’事件,可不能再发生了,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
记者会还在继续,李君阁还在滔滔不绝:“其实我们的竿稍,按照‘积竹木柲’的工艺,也远未走到尽头,这就是‘艺无止境’了。因此这次我们带着诚意来参加交流会,其目的也是抱着像日本各位工艺大师学习,取经,相互切磋,相互启发而来的。”
“不过我刚刚听到池田大师说,目前日本有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大师手工竿’,正以各种欺骗消费者的方式流入我国,这种伤害日本和竿口碑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记者们一下就炸了:“李桑!能详细说说吗?”“李桑!真有这种事情?!”
李君阁挥挥手,示意记者们安静下来,说道:“今天是制艺交流会,我们就不细说了吧?今天我们还是以交流技艺为主,至于我说那个,有兴趣的记者朋友们可以自行发掘。”
“不过我在这里要告诉我国消费者的是,日本的巨匠大师,都是有详细的排位和资格认证的;他们的作品,也是有网站可供查询的。这次交流会后,我们工坊会将巨匠名录以及日方和竿联合会的网站链接公布到我们李家沟网站上,希望国内的广大钓友擦亮眼睛,不要再轻易上当。”
……
聊天室。
“好!堂堂之旗,皇皇之阵!这是王者之师的风范!”
“这些土豪也真是!明明自己国家就有这么厉害的手工竿,还要去捧日本人的臭脚!”
“真正的大师还是挺谦逊的嘛,你看池田老头跟联合会一帮子欧吉桑,都在点头呢!”
“呵呵呵,魑魅魍魉,怕的就是太阳,事情摆到阳光下来晒晒,细菌就活不长了……”
……
底下山田淳气得都快吐血了,他就是靠这个信息不畅赚钱,还想着弄个记者会搞李君阁一个灰头土脸,狙击一下中国手工竿的发展,没想到这下李君阁直接把他的财路断了。
眼看记者们都被李君阁带走了节奏,山田淳气急败坏地喊道:“等等!我们两国之间还有文化差异!你们中国的竿子,不一定适合我们日本!”
李君阁饶有兴趣地摸着下巴:“哦?这又是什么说道?”
山田淳见到记者们都向他望来,得意洋洋地说道:“我们的和竿,针对的是琵琶湖特产的高背鲫鱼,俗称‘大阪鲋’,这不光是竿子的问题,还涉及到钓鱼文化!”
“我们追求的,是一竿风月的禅道意境,不是为了追求渔获!不像你们中国人,只以搏大鱼为目标的!年轻人,你明白吗?!”
说完心底都暗自为自己突然想出来的理由暗喝了一声采,不由得昂着下巴,挑衅地望向李君阁。
……
聊天室。
“哎哟喂,这日本鬼子要跟沟主讲文化?”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沟主讲文化!”
“妈妈说,要做乖孩子,不要找脸打!”
……
果然就见李君阁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山田淳:“谁跟你说过我们只以搏大鱼为目标?谁跟你说我们只追求渔获?我是中国人我怎么不知道?”
说完转头对记者群说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这里,我们钓的是景致……”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里,我们钓的是时节……”
“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这里,我们钓的是诗词……”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这里,我们钓的是知己……”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里,我们钓的是童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哥钓的不是鱼,哥钓的是寂寞……”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三百零三章 小蛮
第三百零三章小蛮
……
“噗……沟主!收下在下的膝盖!”
“这逼装的飞起!螺旋稳!”
“等等,是西塞山前白鹭飞吧?”
“沟主说的这首是苏轼化用张志和的诗词,张志和的号就是玄真子……”
“说好了啊,下次再去李家沟,我们只谈钓技不论风月,什么诗词滚一边去!大家还能好好的做朋友……”
……
只听李君阁继续装逼:“因此垂钓活动在我们中国,一直以来就兼有赏画的雅致,吟诗的飘逸,弈棋的睿智,雅游的旷达。是修生养性,陶冶情致,强健体魄,放松身心的闲趣活动。从没听说过只为追求渔获啊?”
山田淳急得老血都要喷出来了:“可是你们一味地追求鱼竿的强度!这不是只为渔获是什么?!”
李君阁双掌一合,说道:“这话才真是说到点字上了!”
然后将放在桌下的一个长包裹打开,里面躺着几个细长的麂皮袋,一看就是高级鱼竿包装。
李君阁拿出其中一个袋子封口绳解散,从里边抽出竿子组装起来。
竿子极细极精致,李君阁轻轻一抖,竿稍欢快着抖动起来,在空气中划出“嗖嗖”的声音。
联合会一群欧吉桑眼睛都快鼓出来了,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这竿子的直径和强度,远远胜过目前为止所有的和竿。
李君阁将竿子交给心急如焚双目放光的池田老头,对记者们说道:“所以,我们为喜欢追求禅味的钓友,特意设计了目前最新一款鱼竿——‘小蛮’!”
“小蛮,竿长三尺;净重五十七克;持重七十克;先径一点一毫米;元径七毫米,比香烟略细;重心位于手把节前二十厘米;调性为本调;钓重两斤也就是1000克。是专为琵琶湖大阪鲋这类中小型鱼类专门设计的一款钓竿,也是我们来参加交流会的最大诚意!”
这下山田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联合会各位欧吉桑加记者们全都哗哗鼓起掌了。
这年轻人,有理,有据,有节,谦逊,思虑周祥,做事稳妥,可交!
……
聊天室里。
“等等……等一下等一下……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这个山田有问题!”
“握爪握爪!我也看出来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是不是就是——‘托’?”
“我靠楼上两位说得好有道理!看似出来怼沟主,其实一路在带节奏是吧?哈哈哈哈……”
“不然他怎么知道沟主有‘小蛮’?主动带起这个话题?按沟主的人品,也不是做不出来哟……”
“越听越像真的……”
……
山田淳已经气急败坏了:“等下!你这竿子这么细,我不相信会有那么好!你敢用这竿跟我去比试吗?”
李君阁转头望着池田,池田老头却眼睛都栽小蛮身上了,完全没听见山田淳说话,直接把他晾那里。
还是良子轻轻捅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啥?试竿?好啊好啊,大家去开开眼界……”
良子翻着白眼:“爸!不是试竿,是山田君要跟李桑比试!”
池田老头说道:“比试?怎么比试?”
山田淳怒道:“我向他提出挑战!我们去琵琶湖实战!靠战绩说话!”
李君阁满脸委屈:“刚刚你才说……不以钓获为目的的……”
山田淳都要抓狂了,那是老子被你逼得没办法了才硬找出来的理由好不好?结果你比老子还能装!
池田老头一看周围一帮子兴致勃勃的欧吉桑和记者,只好说道:“行,那我们就是试试竿,先说好只看双方钓竿的表现,不是看渔获!”
山田淳顿时喜出往外,不管怎么说,能把局面搅一下,那也是好事。
李君阁都拿池田老头这猪队友无语了,这老头自打见到小蛮就魂不守舍,都到这份上了,先把这山田摁死再试竿不行?
等到下了楼,一看到楼下一个游泳池般的标准池,李君阁说道:“咦?这里不是有个试竿池吗?”
山田淳得意洋洋地介绍道:“这是我们联合会的专用试竿池,也是我捐款修建的,专为试竿而用,你们那里没有吧?”
说完又道:“为了公平起见,我建议你还是选琵琶湖比较好,那里是天然环境,更适合你们中国人。”
李君阁笑眯眯地说道:“这样让记者朋友们来回奔波,太麻烦了,反正是试竿嘛,就试竿池吧,记者朋友们的意见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