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活在民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若为书
一边嚣张的响着哒哒哒的机枪声,一边还不停的往地面投弹。
也不知天上的这些倭鬼子们是不是知道,这里就是政府要员的聚集地,所以他们在这里密集的投下了大量的炸弹,仿佛就跟那炮弹根本就不要钱似的,唰唰唰的往这里空投下来。
末末跟钱戴虽有异能的保护,可在这样密集的炮火下,两人显得狼狈极了,左躲右闪的,末末也不想拿防护罩去硬拼炸弹爆炸的威力,那是卖蠢的行为。
艰难的行进了一条街,就在街角转完的地方,钱戴拉着末末拐弯的时候,就在他们前边不远处,钱戴眼尖的发现,有个男人此刻正狼狈的趴在墙根处,一边咳嗽着,一边艰难的攀墙前行。
突然一颗炮弹在前方炸开,因为炮弹爆炸的冲击波,本来还撑着墙壁艰难前行的男人,猛地就被震晕了过去,人踉踉跄跄的倒在了地上,也不知伤到了哪里……
钱戴拉着末末快速跑过来,两人来到那倒地的男人身边,钱戴一把翻转过那人的身体,入目的便是那男人儒雅的面孔。
这人看着就不像坏人!钱戴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末末,见末末对自己点头,以两人的默契,钱戴立刻会意,这是末末也决定要救人。
既然确定要救这个人,钱戴忙给这人检查身体,发现他身上并无重大外伤,除了一些刮伤外,其实让他晕倒的最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被冲击波震伤,一个却是因为这人旧疾复发了。
钱戴半蹲下身子,末末把这人扶到了钱戴的背上,两人这才带着他加快了脚步,往李世杰所在的防空洞赶。
在防空洞内,怀里抱着卫家宝的李世杰,因为左等右等都等不到孩子们回来,加上眼下外头接连不断炸响的声音,李世杰心急如焚。





活在民国 三百二十二 你好我叫周绍山
就在李世杰心急如焚的这个时候,钱戴与末末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防空洞的入口。
钱戴背着这个男人,穿过层层的人群,才一出现在李世杰的视线中,李世杰便迈开了脚步迎了上来。
上前来的李世杰,眼尖的发现了自家徒弟背后的男人,他疑惑的出声询问钱戴,“这人是谁?”
末末不等钱戴回答,她忙插嘴,“不知道,不认识,路上碰到的,爸爸你给他看看,钱袋子说这人是旧疾复发。”
“行,先把人放下来,我看看。”
李世杰是不阻止孩子们做好事的,见他们救了人回来,他也没生气,反而心里还老怀安慰的觉得末末懂事了。
等把这人放下后,李世杰仔细的给他把了脉,发现正如女儿说的那样,这人最大的毛病还真是因为旧疾复发,这说明自家徒弟的医术有长进了,李世杰心里很欣慰。
从包袱里取出了金针,李世杰一边给这人下针,还不忘了一边教导钱戴,末末见状也不去打扰二人,自己转到卫家宝身边,拉着他坐下,看着爸爸与钱袋子救人。
有医术高超的李世杰在,加上他们药物充足,李世杰给这人施完针,又给他喂了两颗药丸后,这人便悠悠的转醒了。
李世杰见病人转醒,他先对着钱戴轻轻点头,示意他把这人从地上扶起身,自己这才收好金针,回头看向此人问道:“先生感觉怎么样?还有哪里难受?”
这人刚刚清醒过来,此刻整个人还是懵的。
他依稀的记得,今日因为有事,他跟同志们分开了,结果因为时间耽搁了,天空中响起警报后,他就尽快的结束了手头的工作,准备往家里赶,结果好巧不巧的,自己才走到半路就旧疾复发了,行动变的有些艰难。
这也就罢了,因为行动艰难,等他眼看着就要到家的时候,天空中敌人的飞机恰巧赶到,他又是那么倒霉,偏偏那么巧的暴露在了爆炸的范围中。
他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失去意识前,人是身处在离家不远的街道上的呀?眼下怎么会在这防空洞里?
李世杰看出了此人眼底的疑惑,他温声安抚道:“这位先生,你在街头旧疾复发又被爆炸的余波震伤,我家两个孩子刚巧路过的时候,顺道的就把你带了回来。”
原来是这样,这人听完李世杰的解释,他心下了然,忙开口道谢:“先生救命之恩莫敢忘,在下周绍山,不知先生如何称呼?今日实在多谢您跟您家孩子的救助,不然……”
“诶,周先生无需如此客气,在下李世杰,如不嫌弃,周先生称我世杰便好。大家都是自己的同胞,有能力顺便帮把手,这不值当什么的。”
“世杰兄大义,即是如此,那也请世杰兄称呼我绍山即可,喊周先生太见外了。”
“恭敬不如从命,绍山兄,哈哈哈。”
“哈哈哈哈。”
两人都有股子书生意气,合了眼缘后,两人仿佛就成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三言两语的,二人就意气相投起来。
两人相处融洽,李世杰想到周绍山那身体,不由的就为他担心,嘴中恳切的开口,“绍山兄,你这身体的老毛病可不轻啊,万不能再耽搁下去了,需得好生调养调养才行,不然到老了可要遭大罪了。”
周绍山听到李世杰这么一说,他心里更加感激起来,深觉李世杰这人可交,不然萍水相逢,他何须如此关怀自己?
周绍山感动的同时,心中更是有些欣喜,要知道他这身老毛病都折磨他很多年了,以前也不知道看了多少的大夫,可都是治标不治本,都拿这顽疾毫无办法。
眼下世杰兄居然说的头头是道,听他那口气,好像是对自己这身老毛病很有办法的样子,不得不说,这让他心生喜意,连早就放弃了的心,都再次为此跳动起来。
能有个好身体,谁又愿意总是被病痛折磨呢?
如果能把这糟糕的顽疾治好,他才能更有精力的去投身到革命之中,为了党,为了人民去奉献啊!
“世杰兄是大夫?能有办法治我这顽疾?”
李世杰可不知道,周绍山为了他身上的这顽疾,都已经看遍了多少医生,根本就是毫无办法,所以得他开口询问,李世杰丝毫没有多想,理所当然的点头。
“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毛病,你这毛病的根源,主要还是因为你忧思过度的缘故,多思多虑就容易耗精力神,所以若想根治,还得慢慢调理,最重要的是,治疗期间你不可忧思多虑,你得放宽身心啊。”
“这……”听着李世杰的话,周绍山心底叹气,他也不想多思多虑的,可眼下自己的国家正危难当头,四万万的劳苦大众还生活在苦难之中,他怎么能够独善其身?
似乎是看出了对方的难处,李世杰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虽对绍山兄一见如故,但是他也不好多过问对方的事情,至于他这身顽疾,李世杰也只能是尽力去帮他调理罢了。
这么一想,李世杰又转了口风,“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慢慢开始养着,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你得放宽心些,尽量的少操心,等你有空就到我医馆来,我给你扎扎针再配上药物治疗,别的不说先控制着你这病情,没有你的配合,治好我做不到,但最起码能保证减少它复发的机率。”
听到李世杰如此恳切的说,周绍山也明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忙就开口道谢:“如此,就有劳世杰兄你多费心了。”
两个大男人寒暄了片刻,不知不觉之中,敌人的飞机终于在耀武扬威后离开了。
李世杰与钱戴搀扶着周绍山,卫家宝背着个包袱跟在他们身边走着,末末则是一马当先的先赶回医馆去了,她还得先人一步去把家里复原呢。
这个时候李家的四口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位叫周绍山的先生,原来来头是那么大,当然,他们也更加不知道,因为生命中有这位周先生的出现,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有了极大的转折。




活在民国 三百二十三 这个人值得发展
“周公回来了……”
“周公您可回来了,先前找不到您,可把我们担心死了……”
“周公您没事可真是太好了!”
在门口与钱戴分别后,周绍山拎着药包进了大门,一进来就被迎面而来的同志们团团围住了,一个个激动担忧的上来关切着。
当照顾周绍山的同志,看到他手里的药包后,心下大惊,忙不颠的焦急开口,“周公难道您受伤了?”
周绍山见对方看着自己手里的药包就这么问,他这才笑着开口解释,“没什么大事,你们知道的,我就是那个老毛病,这回机缘巧合碰到了位医术高超的大夫,这是给我治老毛病的,你们无须担心。”
围着周绍山关切的人,听到他这么说后,大家不仅没有松口气,反而还更加担心关切,“周公,您的旧疾又复发啦?”
“哎呀,这可怎生是好?”
“周公您把药包给我,我给您煎药去。”
一时间大家又急又关切,这让周绍山也觉得不好意思,感觉自己这身体又给大家添麻烦了。
没等他说什么,实在关心他的同志,就已经把他手中的药包接了过去,匆匆忙忙的下去熬药去了,周绍山这才跟着其他的同志们去了办公室。
哪怕身体再不舒服,可还是工作要紧,周绍山一刻都没耽搁的,立刻投身到了工作之中。
得亏李世杰不知道,如果他眼下要是知道了,自己刚刚认识的朋友,这么的不听医嘱,他估计都非得吐血三升不可。
病患这么不听话,这毛病谁能治得好?
进入办公室忙碌的周绍山,先是处理那些因为被轰炸打断而遗留下来的工作,等他把手头的工作结束,那边的药也熬好了。
喝完了药,一位关心周绍山的朱同志就开口问他:“周公,先前您到哪里去了?可担心死我们了。前头在x公馆跟您分开后没多久,跟着您的小黄就匆忙跑回来,说跟您走散了,我们找遍了周围的几条街也没找到您。”
听着朱同志的关心,周绍山抬起右手示意他别说了,他开口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么,大伙放心吧。”
“对了周公,您说救您的是位大夫?那他的医术怎么样?能治愈您的旧疾吗?”
“对方医术非常好,对我这几乎无人可医的旧疾都有把握,且为人也很君子,是个值得相交的朋友。”
听着周绍山的话,其中有个戴眼镜的同志,心灵所致的开口,“唉?要是这样医术好的大夫,能到我们的根据地去就好了!眼下我们的根据地急需各种人才,像这类医术高明的大夫最是稀缺,如果有好的大夫在,我们都不知道可以挽救多少同志的性命!”
“是啊,是啊,这个人很值得我们去争取发展……”此言一出,在场的不少同志都不约而同的点头。
在大伙的议论纷纷中,周绍山听了也感同身受,对于这位同志下意识提及的问题,周绍山却默默的在心底思索着可行性。
他爽朗的笑着,看着在座的各位同志们,接着开口道:“这么说来,大家也是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位李世杰先生,发展成为我们自己的同志?把他动员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咯?”
“理应如此!周公,如果这位李世杰先生的医术真是高超,那我们必定不能错过这样的人才啊!我们需要他,根据地需要他,同志们更加需要他!”
“既然同志们都有这个意思,那朱同志,郭同志,你们准备下,明天你们就跟着我一道去李氏医馆坐坐,我们一起去会一会这位李世杰先生。”去考察看看,这位李世杰先生值不值得,能不能动员发展到自己的队伍中来。
假若能把这位李世杰先生争取过来,把他拉到他们自己的队伍里去,把他动员到根据地去救治更多的同志,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啊!
为了能争取到这么位好大夫,他可以挤出时间来,多往李氏医馆跑一跑,带着朱同志与郭同志一道去,好好摸摸对方的底,好好的发展发展,这位潜力巨大的医生同志!
周绍山这边的对话,远在医馆中的李世杰可不知道,在给病患把脉的时候,李世杰狠狠的打了个喷嚏,心底还在嘀咕着,是谁在背后提起自己呢?自家的徒弟刚巧就送人回来了。
看到钱戴,李世杰问他,“怎么样小戴,把人平安的送到了吗?”
钱戴走了过来,对李世杰点头应声:“二师父您放心,我把人平安送到了……”只是您新结交的这位周先生,看起来背景不一般啊!也不知道认识了这个人,将来是福还是祸……
当然这些话,钱戴没有宣泄出口,只是再心里默默的嘀咕着。
李世杰听到自家徒儿说安全的把人送到,他这才微笑满意的点头:“那就好,那就好。”而此刻的他却不知道,自家好徒弟在背后的担忧。
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李世杰这才集中精神,再次投入到给病患的诊治当中去了。
钱戴看着自家师傅不再搭理自己,专心致志的去看诊了,他转身去了后院,准备去找末末。
一边走,他还一边回想着,刚才那周先生的家的所在。
话说前头,周绍山被李世杰带回李氏医馆后,李世杰给他开了药,认了门后,这才让钱戴亲自跑了一趟,把周绍山送了回去。
钱戴见到这位四十许的周先生,住的地方居然是在政府要员的聚集地里,这让钱戴暗地里就有些防备,因为就在不久前,他还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碰到了自己那渣爹了。
如果他所知无误的话,此地根本就是那些政府要员的地盘,不少的高官政要,就是居住办公在这条街上。
所以钱戴在把周绍山送到了门口后,他婉言谢绝了周绍山的邀请,说什么也不愿意跟着他进屋去坐坐,不顾周绍山的挽留,自认为完成了任务的钱戴,几乎是立刻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在这里多呆一秒,钱戴都怕自己那渣爹,会突然从某个角落里冒出来,然后拉着自己纠缠不休,他可不稀搭跟那渣渣浪费时间,还是赶紧闪人来的利索。




活在民国 三百二十四 我们一起去延安
远去的钱戴不知道的是,就是那么巧的,周绍山在重庆落脚的小楼,旁边就是戴力的官邸。
周绍山既然下定了决心,想要动员说服李世杰去往根据地造福同志们,那执行力可是杠杠的牛。
因为自己工作特别忙,也不能经常性的往医馆跑,除了偶尔会抽空过来让李世杰复诊外,往李氏医馆跑的最勤的,就是那朱同志与郭同志了。
不得不说,这些献身于革命的好同志都极其厉害,那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动员发展起同志来,那就更加不必提。
本身以李世杰的个性就已经非常圣父了,一直苦于需要照顾女儿长大,所以都只能是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尽可能的帮助同胞们。
眼下有人跟他提出了更好的道路,李世杰沉默了,他在思考这事情的可行性。
经常到医馆里来的朱同志与郭同志说,如今抗倭的形式日益严峻,我们的同志们与倭鬼子展开了生死搏斗,可因为自我力量不足,配备武器落后的缘故,我方出现了大批的伤亡。
更让人心痛的是,人民的这支队伍中,因为条件的问题,极其稀缺大夫跟药品,受了伤的战士们,往往很多的人,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明明是可以挽回生命,明明是可以重新拿起枪,再度站起来战斗的!
可就是因为医疗资源的匮乏,这些明明可以挽救的战士们,都因为缺医少药而枉送了性命,这无一不让人感到痛心。
是以,朱同志与郭同志热切的希望,李世杰能顾全民族大义,前往敌后根据地,为的不仅是去救治病患,更是想让他到那边去开学授课,为队伍培养出更多的医疗人才来。
朱同志与郭同志在得知,李世杰居然还是从倭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后,他们更是不准备放过这么个人才了。
看着对方接二连三的上门来做思想工作,听着对方那么急切的恳求,李世杰最近也在深深的思索着这个问题。
走还是不走呢?
这日傍晚时分,再次送走了朱郭两位同志,关上了医馆门的钱戴,看出了师傅的犹豫,他端着一杯茶放到李世杰的桌边,有些关心的开口问他。
“二师父,您是不是很想去?”
李世杰被问的愣了愣神,他左手捏着眉心,右手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脑海中却在回忆刚刚两位同志说的话。
也许是自己迟迟没有回应,对方或多或少也猜到了自己的顾虑。
今日他们开门见山的跟自己保证,敌后根据地安全性是很高的,无需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而且他一旦做出决定要前往的话,队伍还会派出同志沿途护送他们一家人平安到达。
李世杰心底最大的疑虑,无非就是想让女儿一生平顺罢了,不然如果当下就只他孤身一人的话,他早就豁出性命干革命去了!
说实话,对方一点明这个问题,李世杰的心底早已动摇,只是眼下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说罢了。
又抿了口茶,李世杰低低的出声对钱戴提起,“两位同志刚才跟我说,那边是敌后根据地,是专门给队伍培养人才的地方,安全问题无需担心,而且沿途还会派人护送我们,只是两位同志也说了,那边的条件很艰苦,我倒是没什么,只怕是要苦了你们。”
钱戴听闻自家师傅都这么说了,哪里还不清楚师傅早已心动?
况且条件艰苦怕什么,?只要自家小心谨慎些,去之前他们完全可以把末末那空间填满呀,到时候再苦都不怕。
钱戴脑子转的快,才想到这儿正欲对自家师傅提起,在边上暗矬矬偷听的末末,人立刻就从链接院子的门后转了进来。
她笑着对李世杰开口道:“爸爸,你做决定就好,只要你开心,咱们去哪里都行!上刀山下火海,我都跟着您去!条件不好咱们也不怕,万事有我呢!”
“呵呵呵呵,你个小丫头!”李世杰看着女儿那只差没拍胸脯保证的模样,他不由的就被孩子逗笑了。
他的孩子们依旧的这么懂事啊!都是好孩子!
两个孩子都以自己马首是瞻,李世杰还有什么好瞻前顾后的?他一个大男人,还不如两个孩子来的果决。
他把手中的茶杯搁回桌上,起身站起郑重宣布,“那好,那我们一起去延安!”
李世杰在朱郭两位同志再次上门的时候,他跟二人说出了自家人的决定,换来了两位同志的热情欢迎,恨不得立马就安排送他们过去。
还是李世杰提出需要些时间,来处理重庆这边的产业,二位同志这才给了李世杰半个月的时间缓和。
半个月的时间不算少,可也不算多,李氏医馆中的家当,末末可以偷偷的收了,可房子毕竟带不走,还有卫家宝的房子,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处理掉。
想把房产半个月就处理掉,这么紧张的时间,加上重庆总是遭遇轰炸,这价格肯定也上不去,好在李世杰一家为此倒也没有计较太多。
因为他们更重要的是把精力放到了,囤积药品与购买物资上头去了。
朱郭两位同志早先就说过,敌后根据地那边很艰苦,说缺医少药那还是客气的,其实那边几乎什么都缺。
缺枪支弹药,缺盐,缺粮食,缺布匹,缺衣服,缺棉花,很多民生用品都非常的稀缺,这才导致那边的条件特别苦。
因为大致的了解到了这些情况,李家又不缺钱,李世杰也想尽自己最大可能的,给大家带去些便利,反正这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他便跟好友杜昌富订购了大批的药材,都准备带去那边献给部队。
一家四口分工合作,李世杰负责药品,钱戴与末末则是负责今后四口人的生活物资。
缺东西他们不怕呀,他们有钱有空间,多多的买上存着,放个十年八年的又不会坏,他们怕个球。
就这样,等到了日子出发的时候,李世杰早就把房子处理好了,属于卫家宝的卖房钱,末末也单独的帮他收着,只待将来这小崽子大点,末末就打算还给他。
其次,药品、食盐、布匹、粮食、肉蛋、干货等等物资,末末也四处购买了不少,便是连这边特有的种子,末末也都收集了很多。
在她看来,只要有土地在,她到哪里都饿不死,没有就现种呗!
这是1940年的冬天,李世杰一家告别将近生活了三年的重庆,再次踏上了征途,去往千里之外的敌后根据地——延安!
从重庆去往敌后根据地,直接过长江,经西安到达陕北陕甘宁根据地。




活在民国 三百二十五 那雪白的窗户纸
这一路过去虽道路不好走,却没有倭鬼子的踪影,除了一路上遇到些不成气候的土匪与保安团外,走的倒也还算顺利。
腊月里,约莫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平安的抵达了敌后根据地。
这里跟一直以来家里居住的条件,那是根本就没法比的,甚至还比不了钱戴在上海住过的棚户区。
大家住的房子,居然是一个个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土窑洞。
李世杰一家四口人,一到了根据地就受到了同志们热情的欢迎,而护送他们的五位同志,在把他们交给了接待自家的同志后,连水都没得空喝一口的,赶紧与他们告辞去给领导复命去了。
李世杰与钱戴拎着做样子的行礼,末末拉着卫家宝,一行四人跟着热情的同志去往他们的落脚地。
接待他们的这位同志姓江名山,是一位老党员了,听说还参加过长征。
这位老党员穿的特别朴素,灰蓝色的军装上补丁摞着补丁,人也干瘦的很,面如菜色一看就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是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精神状态也很不错。
1...8990919293...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