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我不成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时镜
只是在人们传闻中,这人却是个不爱修炼的性子,闲云野鹤。
昆吾曾有弟子抱怨,说王却师兄若有他人十之五六的刻苦,只怕早已经超越前面三位师兄。
……
有关于此人的一切,眨眼就全部跳出了脑海,与前方这随着小船渐渐靠近的苍袍男修,慢慢重叠起来。
见愁注视着对方,目光变得渐渐幽深。
在左三千,这样注视一个人,或许只是因为好奇;但在明日星海,这样注视一个人,对方完全有理由怀疑你即将杀人越货。
王却从前就来过明日星海,这种情况也已经遇到过很多了。
只是……
此时此刻,眼前这女修的修为,仅有元婴中期。要说盯上元婴后期的自己?一般来说,没人会这样愚蠢。
“这位道友,我们是认识吗?”
心有疑惑,而王却并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微微一笑,便开了口询问,声音带着点沙哑。
见愁倒有些没想到对方会主动开口询问。
对昆吾的人,她很难在见第一面的时候就产生什么好感,即便对方十分优秀。能不产生恶意,已经是莫大的难得。
她人在船上,脊背挺直,裹着雾气的清风吹起了她的衣袂,却吹不动她身形,只淡淡地回了一句:“不认识。”
这话答得,太干脆了。
王却微微皱了眉:“或许我应该换个问法,我的确是不认识道友的,但道友好像认识我?”
“昆吾隐者剑的大名,早已有所耳闻,能认出尊驾来,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
见愁说话的语气,算不上很客气。
纵使她知道,对方修为更高,修炼的时间更久。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即便是他三师兄吴端,在她面前也从来以“师弟”自居,不敢称什么“师兄”,谁叫她修行岁月不长,偏生是崖山的“大师姐”呢?
她笑看着对方:“早先曾听贵派吴端道友提起过尊驾,说是修行的天赋奇高,若不是尊师又收了谢不臣为弟子,只怕乃是门中第一。对了,说起来,甲子之前,贵派的谢师弟好像出了事,如今可不要紧吧?”
谢师弟……
这一瞬间,王却眉梢一跳,连带着瞳孔都缩了一缩。
竟有一种忌惮忽地生出,深藏于眸底的剑意,险险就要控制不住迸射而出,让他的目光,变得格外凌厉!
湖面上两条小船,此刻相距不过三丈。
只要一个闪念,就可以横越。
船依旧在随波行驶,可周遭湖面上笼罩的雾气与荷香,却已在这一刻变得冰冷且凝滞,仿佛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所摄,不敢乱动分毫!
威压!
王却已是如今十九洲元婴期修士第一人,其本事与战力,岂是寻常?
可在这一刻……
见愁却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迎着他的目光回视,眼底甚至还有点饱含深意的笑意。只是,封冻的寒冰,就藏在这笑意之下。
一丝丝精纯力量,从她经脉之中流转而出,淌在她执着折子的五指之间,游走,乱溅……
令人心颤!
如果说,她提及谢师弟时,让王却忽生忌惮;那么此刻,便是纯然的震骇——
明明只是个元婴中期的女修……
可为什么,竟然给了他一种势均力敌之感?
好像……
眼前这女修,并不比自己弱!
指尖的莲蓬,传来了一股微微的冷意。
王却紧绷了身体,锁紧的眉头并未舒展开,几乎立时就想出手一试。可目光一错,便瞥见了对方唇边那一点几不可察的笑弧……
她是在……
期待?
出手,还是不出手?
这是短暂又急促的一个瞬间,好比电光瞬间划过天际。
王却脑海中有千千万万的想法闪过,但最终却是忽然笑了一声,毫无动手的意思:“在下云游十九洲已有甲子,久久未归,对于门中事知晓并不透彻。这位道友问我是问错人了。既然道友也认识我三师兄吴端,何不直接问他?”
他没动手。
见愁眼底,顿时闪过了一分不掩饰的失望。
六十年前,她的名字曾在第四重天碑一闪而逝;六十年后,王却乃是如今的天碑第一。
她本想要试试,自己与这一位隐者剑的战力到底差在哪里。
可惜,是没机会了。
但这发展,还在她意料之中。
王却毕竟也是横虚真人座下四弟子,昆吾诸多的天之骄子之一。若因这些许小事就要开战,只怕也就不够资格称之为“隐者剑”了。
所以,她没有太大的意外。
听了王却的解释与建议,她倒是真的想起吴端与谢不臣之间颇为微妙的关系来,于是唇边的笑意忽地加深:“还真是我糊涂了,道友所言,是个好主意。”
横虚真人一共十三名真传弟子,王却算是入门早的,吴端比他更早二十来年。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还不错。
可他从不知道吴端认识这么个女修。
感觉不到太大的恶意,却也好像不是什么善意。
看这修为,至少也该是修炼了数百年才对。但他认知之中,却没眼前这女修的半点印象。
眼见着两人小船靠近,又交错而过,慢慢漂远,王却终究没忍住心底的好奇:“道友已知在下身份,在下却还对道友一无所知。不知道友尊姓大名,可否赐教?”
对女修,本该问“芳名”。
但王却莫名觉得,这两个字用在这女修身上,有些为何,因而弃之不用。
见愁自然也听出这细微的差别了,可没太大的反应。
她只是将目光垂下,落在了手中指着的这一封玉折子上。一行行字迹,依旧端端正正,清晰可见——
第四重天碑第一,昆吾,王却。
眼底深处,几分灼灼的光华透了出来。
见愁定定地看了片刻,慢慢笑了起来,却没有回头再看,只将玉折子一合,声音渺渺:“我是谁……若有机会,再等几天,王却道友自会知晓。”
自会知晓……
嗓音轻极了,混在小船漂浮的水声中,眨眼就随之远去,融入了周遭朦胧的雾气中,隐匿不见。
湖面上,于是只剩下了一个人,一条船。
王却手中还执着那一支青青的莲蓬,一时有些恍惚,没把见愁这话的意思听得很明白,但隐隐竟有一种奇异的惊心动魄之感。
等几天?
等几天会发生什么大事吗?
而且,这女修为什么要问谢师弟的事情……
“啪”地一声轻响,王却掰了一枚莲子出来,放在手心细看,可心思其实完全不在这上面。
他离开师门的确已有六十年。
当年奉命将隐者剑意演给那一位刚来不久的谢师弟看过之后,便踏上了远游之路,没有再回昆吾。
后来青峰庵隐界的事,他听说的时候,已经是事发很久之后。
但昆吾素来有师尊坐镇,不会出什么事情,且他与这一位谢师弟交情不厚,便没有多过问。
直到前段时间,他人在南域,忽然收到了师尊的风信。
信里,横虚真人让他结束远游,回到门中。
一则他如今修为已经到了元婴后期,渐渐逼近了突破下一层境界的时候,在门中会比外面更好;
二则现在的十九洲风云变幻。南域群魔乱舞,星海晦暗难明,阴阳两宗与禅密二宗也是内斗不休。即便名门似昆吾,也是多一个人坐镇更好。
山雨欲来的味道,就透在字里行间。
那时候,王却便不知怎么,想起了昆吾极少数人才知道的一个传言:师尊收谢不臣为弟子,好像是要去解一道百年后“劫”……
如今,是“劫”要到了吗?
王却不敢确定。
他只好结束了自己的远游,一路取道明日星海准备回去。
只是没想到,到这里之后,偏偏又听闻了一件与昆吾崖山有些干系的事情。所以他只好停了下来,入住这家客店,准备回头探听些消息,看看有没有处理的机会。
至于门中一些近况,自然也有陆续从昆吾过来。
那一位与他不大相熟的谢师弟,如今正好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候……
无巧不巧,有这么个女修,与他偶遇,还要探听谢不臣的消息?
王却想了想,却无法断定这是不是巧合。
眼见着很快已经到了湖边栈道,他终于还是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一些猜测和想法都甩了出去。
他的确很好奇这女修的身份不错,可这些都是俗事。
他是昆吾弟子,自该心向昆吾不错。但落到昆吾门下这些恩怨纠葛上,却是不该多去想的。
毕竟,“心在白云外,剑行山水中”,才是隐者剑真意。
船到栈道边,王却便笑了一声,弃船登岸,也不去多想,便上了栈道,向客店外走去。
湖面上,依旧山水朦胧,岛屿星罗。
见愁的小船,穿过了前面一大片伸展出荷叶与莲花的水面,靠在了一座岛屿旁。
岛上有碧树环绕,鸟雀啁啾。
同样一条木栈道修筑在岸边,尽头处是一道台阶,通向一座精致的屋舍。
雕花窗朝外开着,上岸顺着栈道走上去,便隐约可以透过这扇窗,看到屋中的摆设。
简单极了。
三两个蒲团,桌椅床榻茶具,一座聚灵清心的阵法,另设了一张香案一座香炉。
靠墙则是书架,上面随意放着一些书籍与玉简。隐约有些“明日星海舆图”之类的字样,想是与放在船上的《智林叟日新》一样,是客店为方便往来的客人准备的。
对见愁来说,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东西,本应该拿起来查看的。
可此时此刻……
她只是推开了门,驻足在香案前,天光将她的影子,投成狭长的一道。
空气里飘荡着檀香的气息。
面上,依旧是先前与王却偶遇交谈时的镇定与从容,眸底却已经为冰冷与萧杀覆盖。
见愁的目光,只落在虚空的某一点上,似乎透过这一个点,望见了时光长河的另一头,曾经的一切恩与仇,爱与恨……
依稀旧日春寒料峭时,依稀这般深苦的檀香气息。
她伏在案上抄写佛经,那一位谢三公子的声音,便在她耳边响起:“心中有佛灵台愁……”
执笔的手一顿,她回过头去,看窗边。
那一位京中人人称赞的谢三公子,就站在窗前。
雪白的鹤氅上,还沾着外面早春的寒气,修长的手指间却执着两枝外面折来的含苞桃花,信手便插i入了空着的梅瓶中。
然后他侧转头来,笑着问她:“你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吧?”
眉眼清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
只是一眨眼,这般冷清的眉眼,又被昏黄幽微的渔火照亮,一片融融的暖意。他微微发烫的额头,挨着她的额头,用那沙哑的嗓音对她说:“上天给了你名,却未予你姓。名因愁起,姓因我生,可好?”
江上的小船,飘飘摇摇。
江水流淌的声音,喧嚣在她的耳边,可他低低的声音,却喧嚣在她的心底。于是从此以后,她是“谢氏见愁”。
谢氏见愁。
流淌的长河,匆匆划过,却洗刷出了青山碧树,孤冢新堆,前面立着一块木质的简单墓碑,这四个字就写在上面。
不止是“谢氏见愁”,是“吾妻谢氏见愁之墓”……
见愁站在这屋中,看着这因为过于简单而有些与旧日相似的屋子与摆设,终究还是笑了一声。
“若命已尽,昆吾何必遮遮掩掩……”
唯有人还活着,才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眼下这种谁也不知道的情况,才会让王却讳莫如深。
否则,死透了就死透了,何来满城的风雨?
“今生我负你。若有来世,你尽可向我索命……”
他抽回那沾血一剑时,同样沾着血的话语,又开始在她耳边回荡了。重重叠叠,仿佛隔着远山与云雾,竟有些朦胧起来。
见愁在恍惚的神思中,只慢慢摊开了自己的手掌。
掌心里,静静躺着的,是那一枚小银锁,系在上面的红绳,却已经有些发旧褪色。可落在她的眼底,却是刺着人眼一般的血色。
“谢不臣,谁要跟你论什么来世……”





我不成仙 第320章 第320章 惊闻
所谓的“来世”,所谓的“轮回”……
在经历过极域这一趟的经历之后,见愁内心中已渐渐有了一丝了悟:正如那小屋主人所疑惑的,世上有真正的“来世”吗?
即便世间还有轮回,其规则也会让一个人重新变成一张白纸,失去了往昔的一切记忆,甚至拥有全新的经历,全新的性情……
那样,谢不臣哪里还是谢不臣?
她所追寻的仇,所追寻的恨,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所以,来世是她永远追寻不到的所在,更是她永远不会去追寻的所在。
……
就这样注视着掌心这一枚银锁良久,从昼到夜。
直到这境中的凉月攀到了窗边,见愁才将目光收回。摊开的五指,缓缓收拢,于是那在她掌心中躺了许久的银锁,便伴着她唇边那逐渐消失的冰冷笑意与沸腾杀意,不见影踪。
但是,她心里很清楚……
一切的回忆与仇恨,其实都刻在旧时光的某个地方,永远不会消失。
见愁微微地闭了闭眼,又重新睁开,眸底便只剩下一片的平和与冷静。
脚下是一丈长的月光。
她低头看了一眼,便轻轻笑了一声,走到了那月光照进来的窗前。
这一家客店的一切,都显得匠心读研。
屋舍便修建在岛屿的高处,站在这窗前便可俯瞰下方的风光,岛屿上的碧树,湖岸隐约的轮廓,她来时那一条长长的栈道,还有湖泊上那浓重不散的雾气,还有……
一轮月。
霜白的月。
因为湖泊的雾气在下,并未升腾到高空之中,天上也没有半点云彩,所以它看上去十分清晰,连边缘的轮廓与月上的暗影,都一清二楚。
也算得上是美了。
只是……
天下何处的月,能与崖山的月相比呢?
乘风鹤归井,演武兽困场;
云出崖山道,江流千修冢。
台危手摘星,殿高人揽月;
试君一拔剑,罢手还鞘顶!
“拔剑……”
见愁就这么望着,眼底终于出现了几分融融的暖意,于是只在那清风吹来的瞬间,将自己右手朝着窗外的虚空中一伸!
“噼啪!”
无云的夜空,瞬间被一抹亮得惊人的湛蓝划破!
如同璀璨的剑光,如同开刃的刀锋,如同一条自九天飞下的游龙——这竟是一道湛蓝的闪电!
雷信!
她两指一拈,便将这一道雷电夹在了指间,同时灵台中灵识奔涌而出,眨眼便有虚无的文字,如同烟云一般,化入了雷电之中。
“师尊扶道山人敬启……”
夹紧的两指,再轻轻一松。
这一道湛蓝的雷电,便重获了自由,如同狂龙一般,穿入了那重重的迷雾之中,眨眼消失不见。
*
夜,崖山。
薄冷的月色,铺洒在宽阔的灵照顶上。
拔剑台依旧在灵照顶的一端,高高耸立,被无名锈剑撑着,离地三十丈,在地面上投下一片浓重的阴影;还没到鹤归的月份,归鹤井中只有清风吹过时留下的浅浅波纹,一些弟子未及时取阅的风雨雷信,还有,角落里一只独自酣眠的……
大肥鹅。
“嗖嗖”两道破空之声传来。
两条幽微的法宝毫光,拖着一点隐约的光尾,眨眼便近了,几乎同时落在了灵照顶的两边。
尽管相隔还有些远,不过两个人却是瞬间辨认出了对方,便相互招呼了一声。
“四师兄。”
“小师弟。”
一个穿一身白袍,衣襟上是一片古拙云纹,偏有一支桃花从袖口处斜斜地爬上来,端的是一派风流姿态。
另一个身量不高,体型微胖,双目灵动,确实有些活泼的憨态。
正是扶道山人座下四弟子沈咎与八弟子姜贺。
他二人几天前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处理些事情,却没想到,今夜竟一起回来了,两人都有几分惊讶。
小胖子姜贺朝着沈咎走过去,眨了眨眼,疑惑道:“四师兄,你不是去望江楼和昆吾那边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沈咎一撇嘴,也走上前两步,翻了个白眼:“去望江楼能花什么功夫?倒是昆吾那边,横虚那老怪物,一听说咱师父闭关不能去,啧,那脸黑得,锅底一样!”
“这……”
姜贺就不好插嘴了。
近日又将逢左三千小会再开。
身为如今中域的执法长老,横虚真人自然要料理一应事宜,昆吾与崖山就更是小会的重中之重。
上五门的执事长老,这两天都被聚集到了昆吾主峰,要谈小会之事。
可偏偏……
十九洲上另一位巨擘,也就是他们那个只知道吃鸡腿的师父,十分不给面子地……闭关了。
姜贺还记得,在闭关之前,这一位“誉满十九洲”的崖山长老,就坐在归鹤井旁边,看着井中那些牛毛针一般的风信、水滴一般的雨信、还有电蛇一般闪烁的雷信。
他左手捏着油油的鸡腿,右手则一下一下地摸着那一只大肥鹅,口中却是喋喋不休。
“一个个都是臭小子,修炼比我快怎么了?”
“看山人我这次闭关出来,修理不死你们!”
“哼,回头横虚那王八羔子若要问山人我那里去了,就说老子闭关了,不理俗事。什么时候出关?天知道。”
“对了,山人闭关的时候,你们那丹药,可记得给我好好喂着。这大肥鹅,山人我可养了这么多年了,都没舍得吃……”
“傻鹅,你说你也是。”
“灵丹吃了一打,你怎么就成不了精呢?”
……
嗯,在师父的眼底心里,区区一个昆吾首座横虚真人,怎么能跟他的宝贝大白鹅相比呢?
姜贺想着,无语地望了望天,为德高望重的横虚真人默哀了一把。
不过,话题是要换的。
他咳嗽了一声,只朝着沈咎回来时的方向看了一眼,道:“横虚真人也从来对师父束手无策的,倒也不必在意什么。不过,我从禅宗回来的时候,收到了五师兄的传信……”
“老五?”
沈咎顿时一怔,大为惊讶。
“我还以为他死在外面了!还记得给你发信?!”
“……”
五师兄白寅虽与七师兄余知非一般,游荡在外很多年,近百年都没有回过崖山了。但他们的命牌,都放在那边好好的,半点事没有啊!
哪里至于就认为他们死了?
姜贺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只看了夸张的沈咎一眼,抽了抽嘴角:“五师兄现在在明日星海……”
“也在明日星海?”
还没等姜贺把话说完,沈咎忽然惊讶地一挑眉,竟然插了一句。
姜贺顿时错愕:“也?”
“昆吾王却,如今就在明日星海。”沈咎连忙解释了一句,“我晚间要从昆吾离开的时候,见着吴端收了一道雷信,所以问了问。说是他四师弟王却的雷信,人在明日星海,不久就要回来。”
“啊,不会吧?”
姜贺如今虽然还是原地踏步的金丹后期,但脑瓜子却灵光极了,这一瞬间已经张大了嘴巴。
沈咎皱眉:“白寅师弟信上怎么说?”
“说人在那边,本准备直接回来,但偏偏那边近日有流传一个消息……”姜贺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抬头看了沈咎一眼,“夜航船那边,好像抓住了左流,关在乌鸦渡口附近。”
“左流?!”
这一瞬间,沈咎的声音猛地拔高,几乎倒吸了一口凉气!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眸中一抹陡然燃亮的光彩!
左流……
六十年以来,这个名字,他们可一点也不陌生!
当初青峰庵隐界之行,仅有陆香冷等人勉强安然地归来,其余三人却是出事的出事,失踪的失踪。
崖山大师姐见愁,便是那失踪的二人之一。
到底最后在青峰庵隐界之中发生了什么,除却当事之人,谁也不知道。
他们也曾想过去询问昆吾,但他们那一位天才弟子,到底是生是死似乎还存疑,又似乎在一个生死危局之中。
所以,即便是师尊前去询问,昆吾也都是“三不知”。
于是,当初发生了什么,便成了谜团。
于是,失踪的人到底去了哪里,也成了谜团。
这六十年来,他们已经动用各方的力量寻找,不仅找见愁,也找左流。昆吾那边既然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那么左流,若能找到,兴许可以知道见愁大师姐的行踪……
甚至,有人怀疑这个无门无派的家伙,与见愁师姐一样失踪。
说不准……
也去了同一个地方!
1...276277278279280...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