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富三代秦奋管悦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中华小当家
自从上次跟廖纯在这见面之后,廖纯就喜欢上了这里,隔三差五的,有时候秦奋去了,常常能看到她。
在两人常坐的老地方,秦奋提醒廖纯,国家几个部门可能会对网游和手游中一些暴力和血腥元素展开严打。
秦奋建议廖纯回去查查整改标准,然后对游戏中一些可能不过关的地方做出修改。
秦奋提供的消息有些超前,因为他也是从白悠悠那里听来的,实际上,市面上还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所以,廖纯对他的说法有点理解不了。
廖纯说:“我已经观察一阵子了,相关立法还没跟上,就算想整治也不能这么快,更不会是全国规模的。”
秦奋告诉廖纯:“咱们现在其实就是靠一些擦边球的视觉效果盈利,游戏画面越暴力,玩家玩的就越爽。到了现在的局面,玩家已经成瘾了,成年人还好,未成年人呢就算有些部门不想动,迫于社会压力,他们也必须得动,这东西整顿起来并不难,很容易就可以施加巨大的力度,同时又能赚取政绩,何乐而不为呢”
末了,为了增加可信度,秦奋跟廖纯扯谎说:“这些信息是我前阵子出去,跟一些杀毒公司的人聊天,从他们话里的一些蛛丝马迹猜出来的。你知道,it圈子里,无论做新闻、做杀毒、还是做游戏,其实人才是交织的,信息是流通的。”
见廖纯已然犹豫不定,秦奋说:“咱们现在还不用太紧张,我这有确切的消息渠道,现在还只是一股风声,等到政策真要下来了,再动不迟,不过你还是要有个思想准备,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两人聊的差不多的时候,杰里带着骞褰走了过来。
廖纯跟两人都不认识,以为是秦奋在沙龙里结识的朋友,起身换座,跟计算机系的同学聊天去了。
杰里走过来,拍了秦奋一下说:“秦,见到你很高兴,假期我回英国,还跟那里的朋友说起过你,我从你身上看见了伟大的穆里尼奥的影子。”
秦奋很客气地说:“你踢的也很棒。”
杰里把身后的骞褰拉到身前:“寝,你可能不认识,骞,你的校友,我在你们学校比赛时认识的,她非常渴望有一个优质的英语交流环境,我就把她带来了。她像带着露珠的兰花一样美,不是么”
秦奋看了骞褰一眼,抿着嘴,不说话,只是笑。
“对了,秦,有件事我需要你的帮助,骞,是我带来的,她对这里还不太熟悉,下两次沙龙我有事可能来不了了,请你照顾一下你的校友,好吗”
秦奋笑着点头:“没问题。”
杰里看着骞褰,骞褰大方地向秦奋伸出手:“很高兴认识你。”
秦奋握了一下骞褰的手指尖:“我也一样。”
杰里的女朋友走过来,拉着杰里到另一桌玩传统的扑克游戏。
杰里身体已经被拉走了,还不忘回头给秦奋一个照顾骞褰的眼神。
骞褰很自然地做到了刚刚廖纯坐的位置,看着对面不远处被人簇拥着的杰里,问秦奋:“江瑶没跟你一起来”
秦奋说:“她不好这个。”
骞褰说:“要是江瑶知道她男人在这儿又跟我遇上了,会不会不高兴”
秦奋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
骞褰也不知道秦奋说的“我们”,是他跟江瑶,还是他跟自己,话锋一转,问秦奋:“你为什么来这儿”
秦奋想了想说:“想学英文歌。”
秦奋的这个回答显然把骞褰震住了,呆了好一会儿没说话。
轮到秦奋问她了:“你为什么来这儿”
骞褰想都没想说:“我要留学。”
两人的谈话到此为止,开始各自想着心事。
骞褰想的是自己选的那所英国大学门槛很高,秦奋想的是怎么才能彻底说服廖纯,至少在十月底之前要对游戏做出整改,提前消隐于相关部门的打击视野。
秦奋看得出,廖纯已经被钱蒙住了眼睛,让她听自己的话,主动整改游戏,背负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损失,绝非易事。
可是秦奋不能不劝,游戏部是廖纯的,更是他的,他不能看着《决战》真的成为首轮打击目标,让廖纯的辛苦成果灰飞烟灭。
秦奋刚大手笔置了房产,又花了600多万为q123铺路,老鼠的产点等,正在迅速烧钱,曹清清的电竞部尽管赚钱,也都大部分转投到产品部上去了。至于伍岳的奋进传媒那边,也还处在烧钱的阶段。
这种时候,游戏部是他最大的收入来源,秦奋绝不能在提前知道信息的情况下,还看着它被人连根拔起。
第四百七十七章 已婚男人,谢绝勾搭
骞褰悄悄看着秦奋,莫名的,被他蹙眉时专注而成熟的刚性风格吸引住了。
见秦奋似乎要脱离思考的情境,骞褰赶紧转移走自己的目光。
离开沙龙时,骞褰跟在秦奋身后走出咖啡屋,见秦奋和廖纯在路口道别,站在路边拿遥控器开车门,骞褰站到秦奋右边,问道:“我没钱打车,介意捎我回学校吗”
秦奋拿着车钥匙,眯眼看着骞褰:“我借你100”
骞褰摇头:“我不喜欢欠别人钱。”
秦奋说:“那上车吧。”
在车上,骞褰问秦奋:“下周你还来吗”
秦奋说:“看情况。”
在清北大学正门,秦奋踩了一脚刹车,扭头跟骞褰说:“你到了。”
骞褰下车后,秦奋踩油门,开向学校后门。
骞褰看着远去的g550,抿了抿嘴,暗骂自己一声:你真贱!
不是秦奋对骞褰有意见,而是江瑶对骞褰有意见。
江瑶很少真正吃醋,就连找上门的白悠悠,江瑶都能过后即忘。唯独对骞褰,自从图书馆那次后,江瑶严令秦奋凡是跟骞褰有关的,必须做到“一请示二汇报”,一旦让她发现骞褰摸进了她的领地,不仅只斩不奏,而且管杀不管埋,当然,无论斩还是杀,对象都是秦奋。
大三开学第四周,秦奋选修的《乐器发展史》开课了。
晚上六点,坐在新教学楼阶梯教室里,看见骞褰和一个女生捧着书一前一后走进教室,秦奋发现自己选错课了。
果然,骞褰的眼睛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立刻在人堆里发现了秦奋。
看见秦奋周围已经坐满了人,骞褰从他身边的过道走过,坐到了秦奋身后第三排。
讲《乐器发展史》的教授是个老太太,个子不高,一头白发,但精神很好,声音很洪亮。
在麦克风的辅助下,就算刚刚在网吧坐了一天一宿的学生,都够呛能睡着觉。
实事求是地说,教授很有水平。
古今中外的乐器,其特点、音色、适合的氛围、学习难度等等,信手拈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能看幻灯片,没有实物。不过讲课进行到中段时,教授说了,只要下节课的听课人数达到今天的八成,第三节课时,她就带实物乐器来,若是大家能将出勤率保持下去,最后一节课还可以给大家演奏一段。
整个教室一片叫好声。
其实叫好声不算大,但已经很难得了,因为选这门课的,女生占了大部分,来的男生,相当一些是陪女朋友来的。
秦奋没跟着起哄。
不是教授讲的不好,也不是不期待教授的演奏,而是近几个周末,白悠悠频繁带他去听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莫斯科工人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这些国际一流乐团一个接一个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音乐会,秦奋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水平提升上来不说,口味也被养刁了。
上周末听的是广州交响乐团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四个乐章下来,白悠悠还没发表意见,秦奋在一旁摇头说:“这乐团差点意思。”
白悠悠噗嗤一下就乐了:“哪差点意思,你说说”
秦奋想了想说:“管乐部音色不够厚,我猜测,可能是圆号演奏者差点水准,大概是气息不足总觉得长音的时候有渐弱的趋势,影响到整个铜管乐部的气势了。”
“”白悠悠愣了一会儿,看着秦奋说:“表哥,有没有人说你是天才”
所以,天才秦奋对教授的演奏并不抱多大期待。
教授还在滔滔不绝,秦奋正听得津津有味,身后有人拍他肩膀。
回头看,坐在身后的男生递给他一张纸条和50块钱。
看见秦奋不解的眼神,男生用手向后指了指,意思是后面传过来的。
然后秦奋就看到了坐在身后三排的骞褰。
纸条上的字很简单,意思是上次蹭秦奋的车了,算是车费。
秦奋收起纸条和钱,没回头,没表示,继续听课。
过了十分钟,身后的男生又拍他肩膀,继续向后指了指。
秦奋接过纸条,这次上面写的是:你好像很怕老婆
秦奋怕骞褰没完没了,找了张纸回复她:已婚男人,谢绝勾搭。
果然,直到下课骞褰没再传纸条。
秦奋已经开始揣测,是不是江瑶和骞褰之前有什么矛盾
两人在一个学院,一个是女生部长,一个特立独行不听吆喝,一样出众,一样拉风,有摩擦也是意料之中的。不过真要是那样,自己一定要跟江瑶站在同一阵线,免得中了骞褰的离间计。
当然也可能是美人计。
出乎所有人预料,江瑶的留校申请出现了转机。
当初隔离楼那个照相的男生,他亲历禽流感隔离楼的报道出炉,其中江瑶和女生拥抱告别的照片被当作报纸版面主图。
当时,相关报道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已经挖掘出来的楷模已经挖无可挖,后续找的一些又不够有卖点。清北大学隔离楼的这篇报道找到了之前很少涉及的一个切入点,自然、真切而充满希望,非常符合主流舆论需要。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篇报道能否经得住审视。
于是,各路媒体纷纷联系清北大学外宣部门,询问报道中照片里的女生是否还在学校,以及报道里说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
随着清北大学外宣部门确认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几路外地记者奔赴京城。
然而他们人还在路上,京城本地几家媒体的记者已经堵在了外宣主任的办公室门口。
几家在清北附近设有记者站的中央媒体马上指示记者提前介入跟进,一定要拿到一些独家照片和信息,不能让其他媒体吃独食。
这件事的影响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学校,从校领导到院领导,又从院领导到院长秘书。
最后,直接找上了新闻当事人。
江瑶接到院长秘书电话时还是一头雾水,等她在院长办公室坐了五分钟后,她已经知道留校的事似乎没什么难度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润滑剂担当
确实没什么难度了!
九月底十月初,本地外地数十家媒体浓墨重彩报道了四个月前,发生在清北大学校园内的感人事迹。
在这些媒体眼中,江瑶主动申请去隔离楼当志愿者倒没什么新鲜感,毕竟当时很多一线医护人员都是这样做的,都有这样的觉悟,读者已经看腻了。
他们觉得有价值的,是江瑶跟隔离楼被隔离学生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便签互动,以及江瑶自掏腰包丰富隔离学生饮食的举动,这才是有意思的亮点。
不说别的,当时全国很大一部分高校都曾封校,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隔离楼,可从未听人说过有类似的事例。
物以稀为贵,稀少、稀缺,就是卖点。
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为了报道更生动,为了事迹更可信,为了形象更丰满,媒体通过征集等方式,几番周折,联系到了照片里跟江瑶拥抱的女生,以及在隔离楼里住过的几个清北大学毕业生。
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每个人都对江瑶给出了极好的评价,甚至一些连秦奋都不知道的小细节也一一爆出,一个美丽、可爱、可敬的女大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一定程度上,江瑶火了。
私下里,京城市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中,跟清北大学校领导私交甚好的人透露,江瑶极有可能上榜年底京城市年度“十佳大学生”。
过了几天,再次提起时,“可能”已经变成“板上钉钉”。
院长和校领导秘书已经分别跟江瑶说过了,她留校十拿九稳。
江瑶知道,留校能峰回路转,虽然其中有很多机缘巧合,但根本上,是拜秦奋所赐。
因为便签的主意是秦奋出的,各类食品也是秦奋掏钱买的,她自己,不过是抱着吃不了浪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理,拿出来跟隔离楼的学生分享。
夜深人静时,江瑶想的是,世上的事,果然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她为秦奋进了隔离楼,秦奋怕她在隔离楼里孤闷无聊,出主意出钱做了好事。等她想毕业留校陪秦奋时,本来希望渺茫,却因为当初做了好事,进而柳暗花明。
这一刻,江瑶满心感慨地想,也许自己和秦奋真的是天注定的缘分。
同一件事,江瑶想到的是宿命,秦奋想的是人的名气。
秦奋今年大三,已经是两家公司的老总,如果公开身价,至少有几亿,这还是保守的,是很多业务还没转向盈利的前提下。
他之所以藏着捂着不愿意亮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身份,就是因为怕麻烦。
他不想剩下的大学生活变得鸡飞狗跳,他害怕那些媒体的死缠烂打。这一点,看范雨琪就知道了,她虽然在各地的演出和学业之间,选择偏向后者,但仍然过得很不消停。
秦奋知道媒体都嘴大舌长,他有意远离这个行业。
这次江瑶的事发生后,秦奋忽然发现自己之前想的太狭隘了,一件有力的工具,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不妨碍你利用它,这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