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以大宋为例,最爱头插鲜花的,竟然是男人!
而且不分文化高低和身份差别。
流求岛给马尼拉地区送来的工业设备完全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开端需求。
马尼拉地区周边没有煤炭资源……而北面的交趾下龙湾煤矿区正好可以运来动力煤。
而且,所需要的粮食也正好可以从占城国运来。
至于其它的物资,从大宋的广州城也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从海图上看,流求岛的八道河地区、大宋的广州地区和交趾州的下龙湾地区、占城国的占城地区正好与马尼拉地区形成了五点共圆……如果马尼拉地区开发完毕,则正好可以完成一个小地域区内的循环商业圈。
王德发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开始正式招商引资呢,结果广州城的人员来此地甚多!
这就好像听到敲门声后去开门,本来以为只是来了一个客人,可是等打开门后,竟然是有佰生人络绎不绝地进来了!
正在修建自己的张家造船厂的张老实厂长对王德发说:“哼,那些家伙当初错过了流求岛的发展初期……现在听闻我联邦帝国开始建马尼拉大城,当然都想跑过来看看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王德发呵呵一笑,不让别人得到好处的地方永远不会有发展的。
菲律宾群岛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群岛,只可惜基本都在若干个海岛之上,非常之散乱。
那些矿产资源主要分为贵金属矿、铁合金矿、贱金属矿、肥料矿、工业矿、宝石和装饰石矿等六类。
先前,根据联邦帝国的发展需要和受开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只有选择地开采了金属矿中的金、铬、镍、铜矿和非金属矿中的磷酸盐矿、海鸟粪、粘土、白云石、长石、石灰石、大理石、珍珠岩、硅石、石料、砂、盐、闪长岩、蛇纹岩等。
他们先前就在几个出产矿产的海岛上布置了一些人员开采,基本上都是把原矿石和经过简单粉碎、洗矿、干燥、分级等加工处理的所谓精矿产品直接运往流求岛。
那些非金属矿产品则按照流求岛市场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比如建帝国王宫的大理石石料就是从一个海岛上开采出来后,经过简单加工,直接运到八道河地区。
流求化肥厂所需要的磷酸盐矿则是经过人工拣矿后也是直接运走。
菲律宾群岛的矿产品基本都有个优点,那就是埋藏较浅,易于开采。
王德发建马尼拉城时,就单独为那些在各个海岛上开采矿藏的工人和技术员们建成了一片片联体的二层小楼,免费送给他们,让他们的家属居住。
尽管王德发从来都给那些人开出高工钱……但是,在海岛上开采的生活确实太苦了,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可是就如同犯罪人员服劳役一般。
所以,王德发首先就想到了他们。
当他陆续把这样的消息告诉各个海岛上的人们时,那些人差叫高呼万岁了……王德发给他们的工钱,一个月就能让五口之家什么也不做就能舒服的生活三个月……这样的收入,他们太知足了。
不知道从谁开始,大家都开始叫他王岛主了。
王德发听了这称呼直咧嘴,叫张安国为岛主时,他没有什么感觉,等到叫自己时……怎么感觉有些土呢?!
吕宋岛上可不仅只有他们这些人,在东南五百多里地的一个海岛上,还有一个自称为麻逸国的较大部落,人口将近三万人呢,都住在一个大寨子里面。
王德发岛主还曾经派人去他们那里招募力工。
那些招工人员乘坐三桅式海船沿海岸线到了他们居住的海岛……
这个时候,整个吕宋岛上的原始森林根本没有经过什么大型的开采……岛上的原住民还远远不是植物们的对手呢。
前去招工的人员带上了玉米、木薯和地瓜的种子,还带了远比大宋出产的斧子和铁锯质量更好的工具。
当然,做为最吸引人的流求岛出产的粗绸、棉布和糖及其煤油灯等诸多生活物资,那是必须多带的。
王德发相信,这一些会比给他们什么铜钱或钱钞更有吸引力。
麻逸国不是一个生番国,它类似于渤泥国与三佛齐国,只不过还比不上占城国与蒲甘国的国力强大,文明发展程度也比不上。
他们也派人去朝贡过大宋,得到了远超贡物的回报……不过随着大宋收紧了朝贡的口子后,他们再也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回报。
他们是由首领统治的部落制度,是一种部落公有制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没有发展到奴隶制度。
此时,他们还是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地区的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同附近各岛的贸易相当密切。
他们的首领有掌管贸易的权力。
那个海岛上的麻逸国山势平缓,土地肥沃,气候温暖。
而且他们人工制盐、酿酒、织麻布等手工业比周边海岛上的原住民发达。
麻逸国同大宋的民间贸易关系历史悠久。
麻逸国曾经在最早在公元982年搭乘大宋的海船载货到广州城贸易。
他们的贸易一般采取以货易货方式。
麻逸国则以土产黄蜡、珍珠、槟榔等交换大宋的瓷器和铁器。
每当大宋商人的海船到麻逸国后,麻逸国的首领则派人去先赊商品,用竹排运往附近岛屿转卖,然后等大宋商人的海船下次再来时,偿清货值,从不爽约。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五十九章 要让别人学会用劳动来交换
王德发岛主对前去招募劳力的人员说:
“其余的人让他们没事就砍伐木材吧,不必送到这里,我们会派船去运。
女人没事就多沤沤黄麻……她们没有织麻的机器,卖我们黄麻麻纱就行……还可以去采摘野花,然后晒成干花卖给我们。
以后不用他们费力制盐和酿酒了,没事儿就去采摘椰子吧,扒下椰麻,刮下椰肉晒干后等我们去收购。
你可以在那面呆久一些,要教会他们种玉米、木薯和地瓜……”
事实上,王德发岛主早就对负责安全工作的帝国陆军队员们讲过话。
他大概的意思是,岛上的原住民,除了麻逸国的人,其它不管他们是哪个部落的,基本都属于原始人,简单的交换货物,他们能够做到,但是,还不属于尊重别人财产私有权的阶段。
这个原因不同于鞑靼强盗,只不过因为他们还不够开化。
以后遇到他们有偷窃行为时不必要大动干戈……如果他们动手开抢,而且还使用了武器,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一定要用强硬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抢劫他人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人,会付出惨痛代价的!
因此,你们与他们打交道时,尽量让他们明白,不必偷抢,只要付出一些劳动,他们可以得到比偷抢更多的物资。
帝国陆军的队员们都是面带微笑地听完王德发岛主的讲话……他们心里明白,以他们的军事实力,灭掉一个所谓的部落那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但是,那样太可惜了。
把原住民转化成合格的劳动力才是更高明的手法!
当然……仍然要保持惩罚的实力。
不用担心原住民的技术能力……劳动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他们可以不会操纵机器,也不会砌墙抹灰……但是搬砖总会吧?
砍伐树木的技术学不会……爬树摘椰子总会吧?
事实上,在一些海岛上还是发生过让人不开心的惨剧……有的原住居民怎么也不肯劳动交换,他们宁愿组团抢劫,认为那是零成本的所得……结果却成本最高了,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德发岛主手里有一份详尽的报告,每三个月,诸海岛上的矿场都要上交一份报告,不仅有关出产的数目,还有有关治安的情况。
几年下来,原住民一共有七百六十二人死亡,另有二十七人重伤。
有时,王德发岛主皱着眉想,如果拥有抢掳成性基因的人慢慢减少了,也许以后会更好吧。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近三个月就没有发生一次死亡事件。
前去麻逸国招募劳工的人很快就到了他们的海岛。
那些人受到了麻逸国首领达罗的热情欢迎,当听闻大商联邦帝国的人在马尼拉海湾开建新城时,达罗首领高兴极了!
麻逸国的上层人物以讲大宋话为荣,双方的沟通毫无问题。
达卡还会用毛笔写字呢。
麻逸国早就同大宋通商了,自从张安国他们大力打通黄金海上商道以后,经过麻逸国的海船远比以前更多。
所以,他们早知道流求岛的事情,而且还知道大商联邦帝国的成立。
那些人还在麻逸国首领达罗的干草顶木架子房子的地板上看见《流求时报》!
达罗首领是一个直性子人,他用生硬的大宋话说了,其实那报纸是上一次路过这里的海商留下来的,整个麻逸国的人没有一个能全读懂的……呵呵。
那些人说的一句话让达罗首领开心之极。
“你们以后不用等海船来你们的国家后才能商贸了……你们可以随时到我们那里去,可以得到任何你们需要的货物!”
达罗首领能不开心嘛,他们不要在苦等别人来做生意了!
大海商嫌他们的国家出产不多,属于人穷货怂的地方;小海商则不定时定期,尽管他们已经很守信了。
他们可以划着竹排在几个海岛之间流动,但是想划竹排去大宋的广州城或是流求岛……那是找死呢!
但是,他们可以划着竹排去马尼拉海湾……尽管那里本来没有这个名字,是一处野草横生,环境条件远没有麻逸国好的地方。
大商联邦帝国的人果真能干,在那样的地方竟然建起大城。
达罗首领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那些人的招募。
他对那些人带来的物件爱不释手……特别是那煤油汽灯,真的比火把的照明要好啊。
达罗首领还答应下那些人让他们做的事情,因为这都是会给整个麻逸国带来好处的行为。
这一个夜晚,在明亮的煤油汽灯下,首领达罗和国内的长老热情款待了那些人。
晚餐由双方共同举办。
首领达罗命人烤了两头家养的黑猪,还有酿制的果子酒……那些人则拿出来鲸鱼肉罐头和香肠、五香花生米。
大家还欣赏了少女的舞蹈,在两根光溜溜的木棒的敲击声中,那些脸上刺青的少女舞姿还算好看吧……
男青年则是一阵阵吆喝声中挥动着手中的铁头长矛,表演了他们打猎时的英勇。
那些人看了频频点头……那些男青年的身体不错呢,个子小了些,皮肤黑了些,但是身上还算有肌肉,他们在搬砖、背水泥和挖沟、推两轮车上一定是把好手。
首领达卡没有独占那些物件,就在长老圈子里,他令人把所有的特件都拿了出来,然后大致地分配了一下。
那些人注意到,分配是似乎并没有给年长者更多,而是给脸上刺着更多横条的人更多些。
后来他们才明白,原来所谓的麻逸国竟然也如同联邦帝国一般,是由一个个大小部落组成的
当然,在那些人看来,他们之间只不过是大村子和小村子的区别……人数的区别都刺在了他们的脸上呢。
部落人数越多的长老,脸上的横条刺青越多。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若是发生部落纠分,也许两个长老互相数一下对方脸上的横条就行了……自然会做出相应的让步。
那些人中有人恶毒的想到,要是明明没有那么多人,却故意刺多了怎么办?!
好吧,这个好办法,麻逸国的长老们还想不到。
在宴会快完事后,那些人拿出了带来的种子,声称要教会他们种植神种。
首领达罗大为惊喜,连快找来几个机灵的青年,让他们好好服侍那些人,一定要学会种植神种。
晚上,那些人全都被首领达罗留在了寨子里,没有让他们回三桅海船上休息。
那些人见那些人的态度很和善,不似有恶意的样子,便都留了下来。
那时,他们夜晚各自住在干草顶的木架子房子里。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事情发生了。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六十章 猴儿酒的威力
那些去麻逸国招募劳力的人晚上喝了一种特殊的果子酒之后,美美地睡着了。
但是,睡着睡着感觉自己的那话儿被人抓住了,然后就闻到一种特别的香气。
那话儿顿时勃然怒起了……然后在迷糊之间就那啥了,闭着眼睛疯狂的干呢……
当他们感觉浑身无力了之后,又酣然而睡。
第二天他们从各自的干草顶木架子亭子房出来后,有的迷迷糊糊,有的眉飞色舞,还有的莫名其妙……但是,他们却感觉身上无比的轻松。
后来,他们纷纷向那个首领达罗表示要购买那种果酒。
首领达罗无奈地表示没有了。
原来,那种果酒并不是他们自己酿造的,而是从森林的某树洞里取出的……那里一年只能取一次……
首领达罗笑着说:“早在我爷爷的爷爷那一年,西北山上来了一群猴子,它们每年都向着一个大树洞里投放各色野果子,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子的野花,久而久之,那树洞里便酿出酒水……待到猴子要交配的时候,猴王便让年轻的猴子去喝……猴子群就这样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我爷爷的爷爷当年是最勇敢机智的猎手,还懂得猴子话,于是就和那猴王商量了一下,每年也可以让我们族里的人去取出一些。
你看,我们麻逸国经过这些年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国……
我等除了身高不如大宋人,皮肤没有大宋人白之外,其它的样样不差。”
那些人互相对视了一下,纷纷用眼神示意,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啊……那一夜,我们都成了猴子呢。
首领达罗接着说:“每当有大宋商人来我国,都爱饮此猴儿酒……也都想购买此酒,只可惜太少了。”
那些来招募劳力的人中,有一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忍不住问道:“你们就不会自己酿嘛?!”
首领达罗想了想说:“……我等当然也用野果子酿酒……但是,却没有那猴儿酒的美妙……”
那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也许更加迫切需要那种美妙吧,他心急地说:“美妙之处不在于野果子啊,定是与那野花有关!
你们捞出那野花来,细心分辨一下,然后再照样加入,不就酿造出来了嘛……人哪里能没有猴子聪明呢?!”
啊,还可以这样啊……
“最好还用与那树洞相同材质的木桶来酿造……”
对啊,说的有道理啊……
首领达罗认真动用了他的脑子,越想越有道理。
联邦帝国的人就是聪明,随便就想出了好办法……从他爷爷的爷爷开始到现在,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可以这样。
那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或许还与温度啥的有关……马尼拉营地有温度计,待我下一次再来时带上,可以测出那树洞的温度……”
温度也可以测出来?!
首领达罗强忍住没有多问,假装他们也明白怎样测温度。
那些人真的很认真地教会了麻逸国如何种植玉米、木薯、地瓜和土豆……告诉他们,待到几次丰收之后,就不用去辛辛苦苦的打猎了,随随便便就可以养上几百头猪或羊。
几百头猪!
几百头羊!
首领达罗强忍着没有叫出声来,他长这样大都没有看到同时看到过十头以上的猪。
这一次的交易双方都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那些招募劳力的人招到了七百六十三个青壮年,而且每个月除了管饭之外,只需要给两匹棉布,一斤盐,八十斤玉米面的报酬。
麻逸国的首领和长老们乐坏了,一个青壮年一个月竟然可以养三四个人口呢……我的树神、水神和山神啊,这以后可以多生多少孩子啊!
他们还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王德发岛主实在不好意思了,因为人家的青壮年工作态度都极好……要搬砖就搬砖,要背水泥就背水泥,而且挖上下水道的土沟完全符合标准备要求。
于是第二个月后,又给人家加了五十斤大米,教会他们蒸竹筒海鲜饭。
总之吧,马尼拉地区与麻逸国很快建立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前去招募劳力的那些人中,那个中年人后来完全留在了麻逸国,他让人带他去了有猴儿酒的树洞,小心翼翼把那里面的野果种类,野花种类都一一捞取了一样,然后全然模仿那里的环境、材质和温度重新设置了酿酒作坊,他亲自调制了几年后,终于弄明白了,真正起作用的,是一种不起眼的淡蓝色的小花。
他没有告诉别人这个秘密,在山上的一处空地,偷偷种下了那种野花。
然后再在山上盖了一间简陋的木板屋,偷偷萃取那种野花的精华。
最后,他再装模作样地把那精华与其它野花掺合在一起,直接酿造猴儿酒。
结果,他真的成功了。
效果如何,中年人的身体最能证明这个。
麻逸国其他的酿酒人也学他的方式,但是都学不来。
那个中年人向流求岛上的陶瓷厂订购了一大批带盖的陶瓷瓶子,雇了一些麻逸国的中老年女人,教他们用松脂来密封瓶子。
结果,他发了大财……当然,他还需要向麻逸国交税……但是与那利润相比,真的不算啥了。
先前,王德发岛主不太明白的是,他的手下人特别喜欢去麻逸国的海岛。
有的说是去经商,有的说是去游玩……反正一听说有去那里的机会,人人都争着去。
王德发岛主还感慨呢,只要有着公平公正的理念,不管文化差异有多大,双方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呢。
文明的阶差真的不是重要的……拥有共同认同的理念才是关键啊。
当然,后来他知道了真实的原因……麻逸国多了一批混血儿……不用认真看,一眼就能看出来!
混血小孩子的肤色偏淡,而且身高远高于原住民的孩子。
好在麻逸国一直是走婚制……这其实就是一种共妻共夫关系,一切以增加族里的人口为主,其它的暂时不管。
只要双方愿意,一起想那啥,就可以那啥。
王德发岛主本来还想纠正这种落后之极的婚姻关系,而且要特别照顾一下那些混血孩子,作孽啊,他几千名的手下,去过那里的有几千人次了,竟然没有人承认那些混血儿是自己的孩子!
……但是他最后发现,人家麻逸国的男男女女根本没有种族歧视的观念,只要是在族内出生的孩子,不管什么样,一律都是本族的孩子。
这一天晚上,罗娘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个陶瓷酒瓶。
王德发岛主接过来看,笑了,说:“猴儿酒?这帮人真会搞噱头……”
罗娘抿嘴暗笑不解释。
两人晚饭时一起喝了点。
那酒的味道不错呢……由于每天工作繁忙,王德发岛主仍然早睡了。
但是半夜时分,他突然感觉到小腹处有了一团火焰!
迷迷瞪瞪醒来时,看见那罗娘正在摆弄那话儿……他一下子就受不了!
(此处省略一千字)
第二天,王德发岛主醒来后神清气爽。
后来再喝,发现就没有那么大的功效……他明白,这东西不是专业的摧情酒。
于是他偷偷向着自己的其他四个朋友推荐了。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切都为了吸引移民
不到两年,王德发岛主还没有正式开始想办法吸引移民呢,马尼拉地区就有了三万多人了……但这仍然远远不够。
从人口的数量上看,这算个镇子;从城区的规模来看,这里算是一个小型城市了。
这个时候,王德发岛主收到了张安国国王的火花式无线电报。
不久后,他的马尼拉城将要迎来一千户移民……而且是正式定居,都带着家眷呢。
哈哈,这真是太好了!
马尼拉城现在拥有七八家钱行,几十家作坊,上百个商铺……还有一家安静王后帮助组建的医院。
但是人口还是不够呢,特别是在开始正式修建巴达维亚城之后,王德发岛主似乎能感觉到街上的行人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其实修建巴达维亚城的主力人员是麻逸国劳工,这两年,他们中有许多的年青人学会了相当的建筑技……从简单的力工进步成了初级技工。
一千户移民,拥有完整的家庭,这表明,他们就是一粒粒的种子,只要时间足够,他们都会开花结果的。
没有流求本岛的大力相助,马尼拉城根本不会这样快的建起雏形。
但是王德发岛主还是询问了另外两千户的安置……如果三千户都给了马尼拉城就好了。
可惜张安国国王对他说了抱歉,另外的两千户还有其它的安排。
其中的一千户要送到天竺地区的马布里商业区。
张安国国王给他的电报中说道,吴大鹏已经催促了很久……单纯靠军队和商铺,他无法完成慢慢转化马布里人的计划。
想要同化别人,只能走一条路了,安排自己的人和他们居住在一起,用高于他们的文化影响他们。
王德发岛主只能回电报表示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