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反正他们国内都流通流求纸币……其实不想流通也不行,流求岛已经成了一块强有力的经济磁石,牢牢地把那两个小国吸住了!
没有流求纸币,他们寸步难行。
在流求岛内,他们还要配套其它的政策,这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等。
最最有力的办法还是增加物资供应!
特别短缺的物资……宋子强感叹道:“如果我们不是土地私有化,搞搞房地产炒作,几下子就把通货膨胀解决了……”
吴大鹏则又嘲笑他道:“好吧,解决了通货膨胀,接下来的通货紧缩你咋办?再印票子去抢劫?最后玩崩了,你往哪里逃?!”
宋子强不在意地说:“我这不是假设嘛,你当真了……”
“坚持土地私有化不动摇!”
这两人时而互相认同,时而互相攻击……朋友们早都习惯了。
从这次客厅经济会议以后,《流求时报》上常常有人发表一些关于通货膨胀的知识讨论……还真引起了一些大宋官员的注意。
他们有的写信反驳,有的写信探讨,还有的写信发表自己的感想。
这个时空的大宋还是属于思想活跃的时期,他们从来没有被异族统一过思想。
道理嘛,越辩越明,不让评论的真理一定不是真理……大宋政府的一些主要官员终于注意到流求岛内的一些措施,有的人还提出要主动学习。
但是,他们还有不讲理的一面。
那就是他们大多人都同意通货膨胀是因为流通中的纸币印发过多引起的,但是,可但是,他们认为大部分多印发出的纸币是流求岛多印发出的,而且还参与了在大宋境内的流通!
我靠!
张安国都生气了,他当着安静的面拍了桌子,说:“日本,高丽和天竺,哪一个不是我可以随便输出通货膨胀的地方?!
我们超发的纸币都在那些地方流通,他们真的看不着嘛?!”
一场与大宋有关超发货币的纠分开始了……
ps:第三更啊,第三更!!!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民间的花车游街
五个朋友定下了发展的大计后,他们便将余下的事情交给了他们的家养小子们办理。
以这个时空的标准看,他们都已经是中年人了……但是在五个朋友看来,他们还需要一些历练。
每一个家养小子的性格、才华和缺点都在他们的心里,使用起来尽量扬长避短。
1283年的新年是联邦帝国的国庆日,全帝国管辖之地都要放假三天。
前文说过,联邦帝国实行的是阳历,他们推广的办法是大卖阳历头,就是那种一天撕一张的……那上面也标明了节气、农历,可以与阳历互相换算。
事实上,这一方面方便他们自己对于节假、日期的理解,另一方面还与他们带的资料有关。
宋子强曾经想以八道河为中本初子午线,这差点把吴大鹏笑死,我去,你这把经纬度一改,我们带的各大矿藏点全完蛋了……修改一点点那都是几十公里的差距,你这纯粹是给自己找毛病!
这样以来,联邦帝国的国庆日,或者他们所说的新年,在大宋人看来是比较奇怪的了,考虑到流求岛上本来就是一群化外之人开发的,也能理解。
一些大宋的无良者又发挥他们的盗版优势,愣是把阳历头改成了农历头,以农历为主,还印上了大宋官家的年号……把所谓的阳历印成了小了好几号的字体,倒是也能换算。
张安国和安静趁着国庆节的三天假期,给他的三个朋友分别办了婚事。
女方是安静精心找寻到的,她们都是二十几岁的未婚女生,都交了两三年的单身税了……都是个人条件极好,完全接受流求岛上的新文化,回头就看不上大宋富家子弟,认为他们都是土了吧唧的家伙,除了有钱钞外,扯几句无用的诗词,其他啥都不会……
好吧,当女人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后,她们的眼光会高到不可思议……这倒象是给张安国三个朋友准备的!
安静王后逐一找到她们,与她们一个个面谈,一开始时,那三个女生有些诚惶诚恐,尽管安静王后一直在整个帝国的妇女界都有极好的名声……她们见的可是贵为王后的中年女人!
但是,随着慢慢交往,她们感觉到了安静王后的善意,发现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于是,她们开始无话不谈了。
安静王后推出三个朋友让她们考虑……其实在这个时空,男人大过女人二十岁都不算大,远远不至于惊世骇俗。
关键是,安静王后不希望也不会用威逼的手法。
三个女生反倒是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她们自己也有很强的危机感,高不成低不就的痛苦正如男人喝酒,喝的不上不下的痛苦一样。
国王和王后的三个朋友,而且都知道,他们三个正如那王德发主家一样,是一字并肩王的存在,而且也是如国王和王后一样身材高大健壮……四十岁的壮士呢!
大宋本来就给了女人们极大的自由,联邦帝国则给了女人经济地位和选择权力……她们原本对国王和王后规定的单身男女要交单身税的小小不平,早就烟销云散了!
吴大鹏听说此事后,他不动声色,开始装逼了,说:“老娶小,这好吗?”
宋子强白了他一眼,说:“别让我把你包养女大学生的事情说出来……真能下得去手啊……”
吴大鹏老脸一红,说:“我那只是一个构思,还没有成为事实!”
万士达拍拍他们两个,说:“算了,算了,安静出面找的人,肯定都是她们自愿的……以后好好体贴小女孩子们就行了。”
如果年纪真的相差很大,善良的中年男人还会把小妻子当成女儿一般关爱。
善良的中年男人会知道自己在年轻时是否在情感上犯过错……正好给了一个补偿的机会了。
他们自己把婚事办了,连家养小子们都没有召集,这完全是私事呢。
1283年的国庆节没有阅兵……但是民间有自己的组织。
去年没有参加过阅兵的几个社团本来准备今年抢先报名参加,但是国王没有安排……人家自己安排了。
几个社团的领头人一商量,正好借这个机会炫耀一下自己。
大宋人好显摆的基因仍然存在……他们还自己改装了四轮大马车,弄出十几架花车,上面摆满了鲜花不说,还请了上百位女子在花车上表演!
其实早在汉朝的时代,那时候过春节便有了花车表演。
那花车上载着诸多鲜花和十个男女孩童,那些孩童身着各色衣服,戏耍于花丛之间……他们有的身着官服,有的穿仆役、马夫服饰,他们一起扮演官员出巡、差役鸣锣开道的戏码,阵仗既有威风,既富趣味,又具吉祥意涵。
这些游行队伍,呈现出年节的欢腾景象。
到了大宋时代,花车上还多出了青楼女伎。
那些勾栏瓦舍中的一些风花场所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往往派出本家极品的女伎在花车上搔首弄姿……其它的风花场所当然也要争个风头,大家都派出本家极品来争争奇斗艳,看看谁的花车更靓丽,谁家的女伎更漂亮,更会唱歌,更会奏乐,更会舞蹈!
这样的竞争真是便宜了民众,不用自己任何花费,谁不愿去看美女云聚、奉献绝技的场面呢?!
那些男女童子们则是退而后之了,他们一般只能拉着太平有象车,另一些持着八吉祥灯,狮灯,象灯,龙灯,凤灯及金鱼灯等,随后再跟着一列舞龙,其间或有吹唢呐,击锣钹,打鼓的乐队。
还有些孩子会手举“龙凤呈祥”牌,与花车上的盘心中童子所举之“长春同庆”牌相互呼应……这种游街花车会引来无数人在沿街叫好,遇到大方之人,还会向他们洒铜钱,让他们疯抢,又引来无数人哈哈大笑。
1283年的国庆节花车游街便是由流求岛上的风花场所与各大社团自己组办起来的……有人出钱钞,有人出花车,有人出队伍。
弓箭社,钢刀社,长枪社,火绳枪社,甚至连御马社和鱼叉社也来凑热闹……他们模仿上次的阅兵样子,排列整齐,挺胸抬肚,努力走出气势来!
但是,他们只能算是配角,人们都伸长脖子看他们队伍后的花车,那上面全是美女啊……
那些美女要么盛装锦簇,要么薄衣经纱,她们舞动腰肢,轻展莺喉……一辆辆花车走过,人们的眼睛都花了。
只有路边的摄影师们清醒极了,他们认真拍下每一张相片,以后好挑出最好的照片,洗成大相片,挂在自己的照相馆里当广而告之用。
这种用花车游街来庆祝国庆节的风俗后来流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了一种狂欢之节。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解王安石陷阱!
八道河花车大游街的照片不久后也流传到了大宋临安城,让很多人羡慕。
临安城里也开办了诸多家照相馆,也都挂着大幅的照片来当广而告之……这个生意一开始时很挣钱钞的,但是由于很容易学到技术,结果开办的照相馆越来越多,大家不得不想办法招揽顾客,都挂出新奇好看的照片来吸引人。
当然,有的不得不去了中小城市,还有的去了海外。
不久后,还没有过十天,流求岛又传出一批照片……那些照片都是着色相片,可以看出那照片上全都是金黄色的黄金制品!
它们的样式奇特不说,那体积竟然十分巨大,其中有金子做的大象,如同书桌大小了!
流求岛的黑白照片后着色的技术也很简单。
那颜色分为水彩和油彩两种,都是在照片洗印出来之后,再在上面涂上颜色。
这种上色技术类似于绘画,油彩是用粗细不等的毛衣针缠上脱脂棉,再蘸上各色颜料,在照片上慢慢揉色。
水彩是用毛笔在照片上着色,人物的服装、肤色都力求逼真。
因为是后期上色,所以衣服的颜色可以由顾客挑选,照相时穿的是红衣服,不喜欢的话可以让上色师傅给染成黄的。
后来,又有了按光线养油彩的分面方法,着色技术日益精湛,做出来的照片形象丰满、色彩鲜艳。
水彩显得通透、平滑,油彩色实且表面有微粒,油彩的色彩保存时间比水彩的长。
上水彩要先上色,然后再修复瑕疵,而上油彩,就先修照片再上色。
那种油彩都是用铅皮管装,如同常人的手指头般大小,分12、24色。
水彩是装订成硬纸盒的小硬块,分12、18色。
一张相同大小的油彩上色照片价格贵一些,在流求岛上,是水彩上色照片的3到4倍,水彩上色照片是黑白照片的1.5到2倍。
但是在大宋境内,则都还会加倍,因为那油彩不便宜,而且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大宋人爱死这种照片了……特别是自认为是美女的女人,那真是有空就去照相啊……坚决要着色的!
但是在吴大鹏他们眼里,实在是太土太土的色彩,他们自己宁愿要照纯黑白色的相片,也不愿意让他们后着色……看了会感觉自己像是动画片里的人物。
审美因为时代而有了差距,然而并非不可调合。
这一批黄金物品的着色照片,是国王张安国有意思让人放出来的……那照片拍的都是从天竺大陆运回的黄金,里面还混杂了一些金库里的金砖存货。
照片上还出现了一些人物,正是他们的存在,可以让观看者感觉到黄金制品的大小。
那些人都是穿着流求岛式衣服,还有的明显是军人装扮……着色师还特别给他们的皮肤调成一种健壮的黑黄色。
在临安城里的大宋人经过照相馆看到那些相片时,无不流着口水看着那些他们从来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那么大堆大堆的黄金……
黄金虽然也不是大宋的货币,但那是财富的象征,整个临安城似乎都停了呼吸去看那些照片。
资产雄厚,富贵如贾老狗这样的人眼睛都红了,他气哼哼地把那些照片都甩到了桌子上,不看了,怎么他们到哪里都能找到那么多的黄金!
难怪他们的报纸上动不动就提什么贵重金属本位,暗地里攻击我大宋政府的粮食本位……哪朝哪代不是如此的?
为何到现在就说是有错了……只要有了粮食,这天下就不可能大乱!
一帮子短视的商人,哪里会想到国家大义?!
但是,我大宋如何也能搞到这样多的黄金呢……
他马上派人去把廖莹中请来。
廖莹中已经从流求岛回来了,他真是一个可靠而能吃苦的人,甚至还孤身去了一趟澳洲!
现在,他正在编写自己的所见所闻,里面还穿插了自己的许多感受和想法。
在他刚回来时,就着重对贾老狗讲了青苗法之事,大为感叹流求岛的做法。
他向贾老狗汇报说:“当年介甫相公施行青苗之法,倍招人诟病,我先前对此法也颇为不满……如今我才知此法正确,应对农家有利。
那流求岛也有青苗之法,但是他们只用了一个办法便解决了介甫相公所遇到的难题……那便是不用官府中的官员向农家提供贷款,完全任由百姓通过各大小钱行自行解决!”
贾老狗当时就愣了,说:“若是奸商借机抬高利息……如之奈何?”
廖莹中苦笑了一下,说:“不会的,那大小钱行都派出工作人员肯求农家贷款,竟因降低利息而大打出手……自由竞争会让成本降低。
同样都是用青苗为抵押……那里的农家却总能借到最低利息的贷款来渡过难关!
垄断才会出现高利贷,竞争方是商业正道……”
“那他们如何防备当地官员强迫农家贷款?”
“也很简单……那里的报纸记者天天盯着社会上的坏事,无论哪里一有风吹草动,他们总是抢先报出来,没有哪个官员做坏事可以瞒过他们……我听闻那个自封为国王的张岛主说过,新闻自由会白白为他养活三千名御史,还不用他花费一文钱!”
贾老狗点点头,这话有道理。
“那么,那些报纸记者若是胡乱报道,造谣生事又该如何?”
“若是大事情,派人查清即可;若是小事情,你理他做甚?!
如果长久靠谎言和谣言来欺骗读者……那不用官府出手,百姓不会再买他们的报纸,他们上哪里去得到商人的广而告之?不出几日便会倒闭了……”
“那他们要是妄议朝政呢……”
“如果百姓有口,没有报纸他们就不妄议了?”
大宋境内也有民间报纸,但是贾老狗方才发现,他只是用那民声报来当吹捧自己,打击对手的工具……若是像流求岛那样使用,倒也是个好办法。
廖莹中又简单提了提流求岛上官制的结构和官员的权力。
贾老狗实在听不下去了,大声说:
“那里所谓的县长便是知县吧?他们执法有巡警,判案有法院,财政还不归他管……那当知县有何用处?难道是养活闲人?!”
廖莹中慢慢地说:“用处在于,县长要发展工农经济,关注公共安全,建设基础设施……”
贾老狗则慢慢消化这些怪词,最后还是能理解了的。
廖莹中当时看着贾平章的表情,心里下了决心,自己定要将流求岛之事写全写透。
由此,他把自己关在家中潜心写书。
贾老狗轻易不会打扰他的,这一次事大,必须叫他来。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六十五章 黄金,又见黄金!
贾老狗把那些黄金的照片让廖莹中看了看。
廖莹中也恍惚了一下,他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多的黄金!
但是,他说:“这些东西定是异族之物,可能有较长的历史年代,若是熔化成金块,太过可惜了……”
贾老狗翻了一下白眼,他哪里是为了让他看什么古董……他说:“你可曾见过他们在《流求时报》上所提到的贵重金属本位制?”
《流求时报》是廖莹中每期都必须看的……他说:“看过,想必是发行一份纸币便以一份金银来抵押,以确保持纸币者不仅能买出米粮来,还能从流求钱行换出金银来……”
“那与用纸币从珍宝行买些金银饰物有何不同?”
“……不同也。金银饰品有价高价低之分,还要加上匠人的手工费用,售出费用,金银本位大约是指可以换出金块银块之类的。”
好吧,贾老狗感觉懂了些,这一趟流求岛之行生生把一个曾经专志于收藏古籍的书生,变成懂得经济之理的人物……这实属难得呢。
贾老狗说:“有大臣言只有驱除流求纸币,方能解除物价高企之祸,如之奈何?”
廖莹中哈哈大笑说:“我料平章绝不会同意此事……这一是,此时仍然是借助流求岛牵制鞑靼强盗集团之时,虽然双方都是不死不休的死敌,但是,流求岛的利益在海上,那张岛主既便是已经称王,其仍是商人出身,商人短视,不知大义,若是惹恼了他,真从山东东路撤军……那可大大的不妙!
这二是,此时仰仗流求岛向我大宋输入粮食,干鱼干肉,牲畜,木材等……过去,农村中有大型牲畜的农家十不过一,现在,已经十之有三四!
平章曾屯过田,可知那畜力对农家的重要……
这三是,大宋粮价确实降低了一些,有伤农之嫌,但是,那些小家小户现在却并未过于受害!
他们有的改种花生、辣椒等经济做物;有的还把田地租种或抵押出去,换来本钱前往流求岛寻个出路……我听闻成功者众!
那张岛主所说的让人有用脚选择的机会,莫非便是说此事?!
得了田地的人可以扩大种植,以广东西路、福建路为例……那里租了田地的人正好可以扩种甘蔗,所得不菲,若不是山东东路与澳洲出产什么甜菜之物,单单是流求岛上的甘蔗产量绝非我大宋对手!
若是驱除了流求纸币,与他们撕破了脸皮……我未见其明也。”
说实话,贾老狗听完这一番说辞后,想了半天没有说话,其实他主要是考虑了第一条,除此之外,其它事情都是不值得一提了。
他站的立场是整个大宋的立场,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体。
钱钞之事算个甚?!
但是,他细审所言,后两条也非同小可……民生无小事啊。
他问道:“我若以驱除流求纸币为要挟,让他们提供黄金出产之地……可行否?”
廖莹中哭笑不得,说:“平章着象了……何为黄金?我大宋蚕虫吐出的丝绸就是黄金:那茶树上长的茶叶便是黄金;那瓷窑里烧结的瓷器便是黄金!
用这三样便可以让流求岛乖乖把黄金白银送来……平章有所不知啊,那个张岛主曾经用黄金购买几株茶树的茶叶而不得,还曾用白银求购某处所产茶油!
只要我大宋鼓励百姓种桑养蚕,植茶建窑,用圣人之言教化之,让百姓安居乐业且明晓孝悌……黄金白银如何不会滚滚而来?!”
好吧,这一大番话讲的有理有据,让人无言以对。
行要挟之事,毕竟不太光明磊落……说的再有道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流求岛玩似的弄到黄金,却不带大宋玩吧?!
还得想一想别的办法……
贾老狗还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其他幕僚,办法一定要想到:
如何能够与流求岛一样得到足够多的黄金,还不伤了双方的和气。
打击从来都是双连击的……不久后,又从流求岛传出一批照片,同样又是着色的照片,又都是黄金!
那些黄金制品绝对不是先前的种类,风格更加怪异不说,竟然都在地上堆成了山丘一样高了……至少比在旁边守卫的士兵高出两个身位!
也许是这一次着色的技术太好,那黄金似乎能反射出七彩的颜色来……还让不让人喘口气了?!
财富动人心啊,这才隔了几天,又从哪里找到了一大堆?!
贾老狗听他的幕僚所出之策,无一能有实施的可能……暗中派人去抢?明着让他们奉献?以鉴赏之名借来观之?
这都不行,别把那些商人当孩童。
大宋的财政也需要那些黄金白银啊……多少皇家宗室都急的乱蹦呢,不解决这个问题,他害怕大好的局面被有心人给破坏了?!
贾老狗本人还真没有太让那些黄金迷了心窍……他有时候还挺恨那些短视的商人胡乱炫富!!
没有了这些照片,哪里会有那样多的人勾三搭四的要惹是非?!
贾老狗万般无奈了,只好老老实实写了一封密信,暗中指责对方狗肚子里存不下二两香油……就这个意思吧,然后提出要与流求岛再一次合作,想办法共同寻找黄金白银……大宋可以出人出力出物,到时候可以按比例分享成果嘛。
这一封密信安全快速地到达了国王张安国的黑檀书桌上。
他打开看了看信,马上高兴了,喊来了其他朋友。
他们通过炫富来钓鱼,终于钓来了大鱼!
吴大鹏高兴地说:
“看到没?贾平章终于老老实实提出合作的要求了,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这一次,他们再也不搞什么阴谋诡计了,也不需小聪明了……上一次合作,他们骨子里还是以为占了我们的便宜,是借机甩掉厢军的包袱!
第二次的合作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