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山口少佐确实日军的王牌飞行员,就这一会儿工夫,他已经击落了八路军两架战机。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戴维带着僚机扑了上来,瞄准了他。
山口少佐根本没把八路军战机看到眼里。退役前他驾驶的就是九七式战机,对九七式战机的性能太熟悉了,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因此,一见两架八路军战机扑上来,山口少佐狞笑一声,一推操纵杆,机头上扬,就要快速拉升。
这一次,死神再向山口少佐招手了。就在他快速拉升的时候,戴维的战机和张磊的战机呼啸着从山口少佐的战机下方掠过。仿佛命中注定一样,从山口少佐座机下方水平掠过的戴维和张磊,几乎是同时突然机头朝上,同样拉升。关机是在拉升的同时,戴维和张磊开火了,两架战机的机载机枪喷吐着火舌,把子弹送进了山口少佐的隼式战斗机的腹部。又是一团火球!
骄横无比的日军王牌飞行员山口少佐只来得及喊了声“美子”,就和燃烧起火的隼式战斗机一样,化为灰烬了。
美子是山口少佐的妻子。山口少佐临死时不喊天皇万岁而是喊妻子的名字,这说明了什么?不过,此战过后,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上刊登的介绍山口少佐事迹的文章中,还是振振有词的说山口少佐在玉碎的一刹那,高喊着“天皇陛下万岁”,又让死得连个骨头渣都找不到的山口少佐在国民面前大秀了一把。
已经二比零了,戴维和张磊愈战愈勇!
刚刚击落山口少佐的战机,一架隼式就咬了上来。戴维哈哈大笑,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语大叫:“黄皮猴子,来追啊,有本事把爷的球咬了!”
这个戴维,现在都已经改邪归正,不再要求刘一民给他弄娇媚的日本美女了,说话还是如此的放浪,似乎不粗野就提不起精神似的!
日机飞行员听不懂汉语,自然也不知道把球咬了是啥意思,加速追击。戴维心里暗惊,日机的速度恐怕比自己快了一倍!
说时迟那时快,戴维和张磊故技重施,右转横滚,轻松摆脱了日机的追击,闪到了日机的右后方,再次猛烈开火,又是一团火球腾空爆炸!
激战持续时间不长,日机编队撑不住了,开始撤退。这次,八路军战斗机编队同样没有追击,因为追不上!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二四三章 花园口登陆
3月25日的空战虽然以八路军战斗机编队的胜利告终,但这是惨胜。八路军战斗机编队前后共损失了12架战斗机,等于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战斗力。战后只有4个飞行员获救,其他8名飞行员全部壮烈牺牲。
烈士的牺牲换来的是辽东天空的一片干净,为山东主力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良好条件。
刘一民率领船队从石臼所起航后,一路北上,绕过青岛海域和长山岛,天明前转向胶州湾的龙口一带隐蔽。
本来,从石臼所到预定的登陆点金州的花园口,正常航速需要15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八路军的军舰、轮船后面都拖着长长的木船船队,速度慢了,天明前就只能转移到这里隐蔽。
已经在龙口一带隐蔽待命的赵山八纵和许世友十一纵,为隐蔽船队做好了准备。船队一接近隐蔽集结地点,除了镇海号等几艘大军舰和大轮船外,其它船只全部进了八路军严密封锁的龙口一带的芦苇荡,披上了伪装网。就是镇海号等不能进芦苇荡的大型舰船,也都靠近了海边的小道,披上了伪装网,远远望去,与海上的一座座小礁屿浑然一体。就算是飞机抵近侦查,也很难看出太大的破绽。
在龙口,刘一民和八纵司令员赵山、政委赵捷、十一纵司令员许世友、政委高锦纯等八纵、十一纵的干部们见面了。
老战友重逢,其间乐不必待言。赵山和许世友向刘一民汇报了八纵、十一纵整编后的情况以及北进准备情况。
整体情况刘一民很满意,八纵长期奋战在胶东,十一纵一部分是鲁西子弟兵、一部分是胶东子弟兵。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大部分干部战士都是老八路了。特别是十一纵,还是警备旅的时候就经受了战火考验,打的很出色。整编后部队战斗力提升很快,俨然一副主力风范。
许世友有点舍不得离开胶东了,说话的语气都是恋恋不舍的:“司令员,这胶东可是好地方。有山有海,有白面,有杂粮,吃不完的海鲜,还有金矿。就这样走了,没法向老乡们交待啊!”
刘一民马上反问:“许司令是不是不想去东北啊?”
许世友忙摇手:“不是,不是!司令员千万不要误会。我老许盼着去和关东军见个真章呢!不过是这辈子都很难遇到胶东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老乡,有点舍不得而已。”
十一纵政委高锦纯自从奉中央命令倒山东发展武装以来,就没有离开过胶东,对胶东的感情那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许世友这一说,高锦纯的眼睛就咪了起来,也不管其他人了,拉着刘一民就走,站到一块小土丘上,用手指指点点,告诉刘一民这么好的地,种小麦亩产多少斤,种花生亩产多少斤、栽红薯亩产多少斤、种玉米亩产多少斤。然后又说盐场一年能晒多少盐等等,言外之意这富饶的胶东大地就是八路军的粮仓,万万丢不得。
刘一民拍拍高锦纯的肩膀:“同志哥,眼光要放远一点,东北那么大,顶住多少个胶东啊?胶东也不是舍弃,而是移交给115师主力了么!有115师在,日军占不了胶东的!”
高锦纯出身于陕北红军,历史上参加了山东出席七大的代表团,到延安学习,解放战争时期跟随彭老总转战陕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我军评定军衔时没有授衔。现在,由于山东我军大整编,高锦纯出任十一纵政委,这个职务超过了历史上高锦纯的最高军职,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
高锦纯忙报告说他不是担心丢掉胶东,只是想向司令员报告胶东人民对八路军的支持,请司令员空闲的时候,写一篇关于胶东抗战的文章,算是十一纵向胶东人民告别。
这话说的在理。由于保密需要,山东老百姓到现在都不知道刘、罗首长率军离开山东,包括干部战士的家属都不知道!
刘一民再一次深情地望望齐鲁大地,点了点头,默然不语。
由于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刘一民此时尚不知道八路军航空队的战果如何,只能等晚上联系。但是,八路军战机和日机在渤海湾上空激战的情况还是有一些鳞爪落入了防空旅对空警戒的警戒哨的眼中,防空旅长韩前进向刘一民做了报告。刘一民知道了八路军航空队战胜的消息。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山因为是红十八团时期的老五营营长,关系非比一般,把晶儿抱在怀里,弄个小勺笨拙地一口一口喂晶儿吃饭。喂完,才把小丫头放下来,让她歪歪扭扭地走。
倪华见赵山如此喜欢晶儿,心里欢喜,抱着晶儿让晶儿对着干部们一个个喊伯伯,把一帮威震日寇的英雄们乐的鼻子眉眼都是笑的。
刘一民也很高兴,不过一看见晶儿就想留在西安的两个儿子,心里琢磨着还得想法让唐星樱带到东北来。不然的话,两个儿子老跟着外婆和母亲,可能长大后性格中会缺少男子汉的勃勃英气。
结果,不等刘一民心里琢磨出怎么把唐星樱劝到东北来,几个老战友就询问刘一民唐星樱怎么没有随司令员行动,是不是回西安接孩子们去了。
刘一民只好说唐星樱调回西安工作了,暂时间不会来东北。
干部们登时都默不作声了。
刘一民知道唐星樱参军后一直随部队行动,和赵山、赵捷这些原红十八团出身的骨干将领们有深厚情谊。倪华也不错,也深受大家敬重,但是唐星樱和干部们的情分更深。这一听说唐星樱调回西安工作,恐怕很多干部都会想是自己有了新人忘旧人,抛弃唐星樱了。这冤屈向谁说去?
刘一民哈哈一笑,补充到:“唐星樱同志只是暂时回西安工作,要是我们在东北打得好,需要她过来组织支前和开展妇女工作,她一定会回来的。那还不是一封电报的事儿?”
赵山忙带头说到:“就是,我们红军女英雄,难道还会怕东北的严寒天气么?小唐主任不但会自己来,一定还会带着小政和、小政平过来的。”
这是小插曲,不值一记,不过是反映了干部们的一种战友情愫而已。
到了25日夜晚,八路军船队从龙口一带重新起锚,向花园口赶去。这一次,八纵、十一纵也加入了北进行列,胶东的木船等于是全部集中起来了,用钢丝绳把一艘艘木船连接起来,加入了军舰、轮船拖载行列,好浩浩荡荡地向辽东半岛金州东部的花园口开去。
出发前,刘一民命令电台开机,联系了冯达飞,了解了白天空战的结果。然后又给先期出发、已经抵达金州隐蔽的李凌风去电,命令他牢牢控制花园口,确保主力登陆安全。
关东军的第二飞行集团被打残了,旅顺口的日军机场被摧毁、港湾内的船只也损失严重,八路军战机撤离后,关东军忙着修复机场、清理飞机残骸并加强对苏戒备,根本就想不到八路军山东主力大举北进,踏浪而来,要在花园口登陆。等于没有丝毫戒备。话又说回来,就算这个时候关东军知道了八路军要在花园口登陆,也为时已晚,来不及部署了。八路军船队一路行来,竟然波澜不惊,连艘日军的巡逻船都没有遇到。
叶挺对刘一民笑说这是马克思在天之灵在保佑我军,保佑我军旗开得胜,顺利登陆。
刘一民说确实是马克思保佑,但是也是日军的骄横帮了我们。日军上下已经被日苏战争、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把八路军三个字给忘了。连那些汉奸们都成天鼓噪,又是发表广播谈话,又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鼓吹日军的胜利,似乎他们的腰杆子也变直了一样。好,日伪军越骄横越好,越忘乎所以越好,八路军要的就是他们的骄横和忘乎所以。到明天,老子叫他们哭都来不及!
叶挺听得哈哈大笑。
凌晨三点,从龙口出发的八路军渡海船队抵达花园口。
这个花园口,就是上次赵勇刚率北进特遣小队北进东北时的登陆点。此时已是三月下旬,农历2月初十。老黄历上是个黄道吉日,说是宜订盟、纳采、裁衣、合帐、冠笄。八路军船队踏着月色,劈开万顷碧波,安全到达预定登陆点。
李凌风率领的特战大队已经先期出发,此时已控制了花园口,接应主力登陆。
最先靠岸的是八路军巡逻艇、汽艇拖载的小木船队,战士们跳下巡逻艇、汽艇和木船,就按照作战计划,冲上海岸,去控制要点,接替特战大队的防务。紧接着,小吨位的轮船赶着涨潮的潮头靠岸,船头的铁板放下,赫然就是改装过后的能够收放的钢铁便桥,一辆辆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陆续上岸。木船更简便,解开钢丝绳,直接划向岸边。唯一麻烦的是大吨位的军舰、轮船,这里不是上海,没有黄浦江上现成的水泥码头、船坞和钢铁栈桥,码头都是沙石路面,大型舰船无法直接靠岸。人员可以下船,乘坐汽艇、木船、舢板登陆。拖载的重装备就不行了,必须得依靠工兵快速搭建一段简单的浮桥,当做浮动船坞,便于重装备卸船。
工兵们忙乎开了!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二四四章 站在辽东大地上
感谢书友houxd、huanghuzia投票支持!
刘一民登岸后,见到了等在这里接应主力登陆的李凌风、王老虎等人。李凌风敬礼后指着身边的一个高大的汉子报告说抗联一路军的杨司令来迎接司令员了。
刘一民看着眼前的杨靖宇,“啪”地一个敬礼,大声说到:“杨靖宇同志,我代表**中央东北局、代表东北人民抗日联军,向坚持东北抗战、不畏强敌、英勇牺牲、奋斗不息的抗联英雄们致敬!”
这是抗日军人之间、抗日英雄之间发自内心的敬重!
杨靖宇坚持东北抗战,多少次死里逃生,多少次餐雪卧冰,早已成了钢铁战士。现在总算是迎来了主力北进,突然之间就觉得热泪盈眶,控制不住情绪,还礼后拉着刘一民的手,哽咽着说到:“刘司令员,可算是把你盼来了,把主力盼来了!东北有救了!”
刘一民握着杨靖宇的手,使劲地抖了几下,轻声说到:“杨靖宇同志,你们受苦了!”
要不是刘一民派遣北进小队渡海支援,杨靖宇早就牺牲了。现在见了刘一民,杨靖宇有满腹的话要说,可激动之下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刘一民问道:“杨靖宇同志,魏拯民同志呢?”
杨靖宇这才理清了思路,忙报告说魏政委跟着赵勇刚去长春了,他带着一路军来接应主力,然后就要详细报告工作。
刘一民制止了杨靖宇,静静地望着上弦月笼罩下的辽东半岛大地,眼睛都湿润了,喃喃自语到:“辽东半岛啊辽东半岛,被强盗夺去几十年了啊!今天,总算是要回归祖国怀抱了!”
叶挺听了刘一民的话,也动了感情,张嘴说到:“要记住这一天,这是将来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天!我军成功登陆辽东半岛,日本侵略者统治辽东半岛的历史就要结束了!”
此时,花园口一线,帆樯云集,我军渡海登陆部队正在快速登陆,点点灯火一眼望不到头,气势蔚为壮观!
刘一民心潮澎湃,想起甲午海战后日军占领远东第一军港旅顺港,响起沙俄恃强凌弱强占辽东半岛,想起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为了争夺中国土地开战、而腐朽的满清王朝竟然屈辱地宣布中立,想起了九一八事变带来的亡国灭种的危急。这一刻,刘一民真的是心潮澎湃、情难自禁。
火把映照下,刘一民伟岸的身影挺拔如山,两眼痴痴地看着夜幕下的辽东大地,眼角似乎有隐隐约约的泪光在闪烁。
叶挺又问到:“是不是想起了九一八事变?唉,想想就窝囊,东北军那么强大的武装力量,咋就一枪不放地让出了东北呢?真真是把中**人的脸都丢尽了!”
刘一民此刻心情激荡,听了叶挺的话就说到:“东北军说穿了就是一支拥有强大外表而内里腐朽的军阀武装。它的强大仅仅体现在装备好、兵力多上,论起真实的战斗力,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能把它打个屁滚尿流!一支没有统一思想的军队,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这样的军队不叫军队,叫私人武装。”
说到这里,刘一民忽然又说到:“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部队仅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和六个铁道守备大队,共1.04万人,另有可动员的侨民中的在乡军人1万人,警察3000人,满打满算也就2.34万人。而东北军,控制着东三省、热河、察哈尔、河北、北平、天津等六省两市,在华北地区驻扎11万人,在东北地区驻兵20万人。如果再加上象29军这样的收编部队,人数就更多了,不仅有陆军,还有空军和海军。陆军中还有装甲部队。就是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一枪不放丢了东北。据说,‘9.18事变‘爆发后,日军仅在沈阳缴获的东北军武器装备就有步枪九万五千余支,机枪二千五百挺,大炮六百五十门,各式迫击炮二千三百门,飞机二百六十架,加上从金库里搜缴的资金,日军在沈阳一夜之间缴获物资、资金总计高达18亿元。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不但丢了东三省,还给日本关东军扩充军力提供了物资和资金保障。简直是可恨之极!没有九一八,就没有后来的卢沟桥事变,也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的关东军和日军陆海军!”
杨靖宇不知道刘一民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么清楚的情报,忍不住问到:“司令员,那到底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还是张学良下令不抵抗的?”
刘一民愤愤的说:“都有份!九一八事变当夜,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打电话向北平的张学良报告,没有找到张学良,就按照蒋介石避免与日军冲突的政策下令不抵抗,东北军乖乖让出了沈阳城。荣臻是第一个罪人、第一个没蛋子儿的货!张学良虽然当夜没下达不抵抗命令,但是次日接到荣臻报告后,同意了荣臻的处置,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撤往锦州地区。张学良是第二个下令不抵抗的,是第二个罪人、第二个没蛋子儿的货!东北军撤出沈阳确实与蒋介石无关,说是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一枪不发退出沈阳,纯粹是胡说,那是拿着蒋介石给他们做遮羞布。当时,蒋介石正指挥围剿苏区呢,就不在南京。但是,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为了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也为了延迟中日冲突时间,让国民政府准备的更扎实一点,实行的是避免与日军冲突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在8月16日和9月12日两次做出避免与日军冲突的指示,是东北陷落的罪魁祸首。虽然他没有直接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但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9月23日回到南京,作为一国领袖的他,非但没有严令张学良和东北军收复失地,将关东军赶出去,相反,把希望寄托在国联上面,严令全**队避免与日军冲突。结果,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除了决定9月18日为中国国耻日,23日全国下半旗哀悼奉天陷落外,没有采取任何军事措施去抵抗日军的侵略、收复失地。作为国家领袖、军队统帅,蒋介石没有起到率领军队抵抗侵略的责任,是第三个罪人、第三个没蛋子儿的货!这三个人里面,蒋介石是要攘外必先安内,荣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张学良是软弱无能,老子鄙视他们!蒋介石还好一点,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积极组织抗战,算是履行了职责。张学良在东北军退到锦州后,没有向任何人请示,在1933年擅自命令东北军撤离锦州,断绝了东北正在抗击日军的部队的增援希望,这个事情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部队正在登陆,马上就要展开石破天惊的一击了,刘一民还在这里娓娓叙述陈年旧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一民把打仗的事情给忘了呢!实际上,是刘一民甫一踏上东北大地,心情激荡,忍不住说了这么多。
叶挺原来在新四军的时候,就知道刘一民曾经在成都的记者见面会上恶心过张学良,但是很少听说刘一民恶心蒋介石。相反,他知道的情况是很多同志都以为刘一民对蒋介石两口子过于迁就,斗争观念不强。没有想到今夜当面听到的确实刘一民对蒋介石这样的评价,心里震惊之余,叶挺也是莫名的欢喜,觉得那些瞎议论的同志根本就不了解刘一民。
不等叶挺再说话,刘一民就倏然转身吼道:“赵小曼、**风、朱哲晓、王鹏举!”
四个人应声而出,就听刘一民又吼道:“记录:公元1942年3月26日凌晨3点,**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刘一民,亲率主力一纵、八纵、十一纵、骑纵、炮纵、防空旅、工兵旅从山东渡海而来,在辽东半岛花园口胜利登陆。此夜,海面波澜不惊,我军渡海犹如神助,昭示我军必定收复东北、远东、蒙古失地,成就我中华民族凤凰涅槃之伟业!”
说完,刘一民对叶挺说到:“叶副司令,立即建立指挥部,电台开机,向中央报告我军顺利登陆!同时给陈云同志、富春同志、彭真同志和在胶州湾的政委、项政委、蔡主任发报,我军顺利登陆,按计划行事!给唐星樱发报,要她带着和儿立即前往桥山黄帝陵致祭,将我军胜利登陆辽东半岛的喜讯告知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知悉!”
叶挺想不到刘一民还要唐星樱带着儿子去黄帝陵致祭,心里又是一震,觉得刘一民行事有时候还真的是出人意料。其他人谁能想到登陆辽东半岛这样的事情要去黄帝陵致祭呢?而且换上让前妻带着儿子去致祭,难道刘一民原来在黄帝陵前立下过什么誓言么?
叶挺不知道,刘一民北上抗日前,到陕北找煤田,专程到黄帝陵祭奠。这个时候,他是让唐星樱去报喜去了!
叶挺带着**风、朱哲晓和参谋们就地铺开了东北地图,架起了电台,很快就投入了工作。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二四五章 席卷关东州
大连这地方虽然处于辽宁的最南端,海洋气候,但是这样的深夜还是很冷的。
刘一民手里拿着主席、老总刚刚发来的急电,就着手电筒看了一编,只见主席和老总的电报上写着:“自从甲午海战以来,辽东半岛沦于日、俄殖民者之手已经四十七年。四十七年来,辽东半岛人民无不翘首以盼,期待中**队赶走侵略者、收复故土。今日我八路军主力成功登陆辽东半岛,必将极大地震动日本侵略者,极大地振奋中国人民抗日精神。**中央、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兹命令东北人民抗日联军奋勇作战,迅速收复辽东半岛,并以此为基地,向东北腹地进军,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彻底歼灭关东军、伪满军、伪蒙军。曙光就在眼前,胜利必将属于英勇善战的东北人民抗日联军!”
看完电报,刘一民似乎看见了主席和老总彻夜不眠、等待我军登陆消息的焦虑的目光,看到了得知我军顺利登陆消息后主席和老总抑制不住的兴奋表情,浑身战意滔天。
刘一民当即命令赵山指挥八纵、炮纵重炮团、防空旅防空二团、工兵旅工兵二团从花园口登陆点南下,兵分数路,攻占金州、瓦房店、大连、旅顺;命令许世友指挥十一纵、防空旅防空三团、工兵旅工兵三团夺取普兰店、庄河,瓦房店、岫岩、盖平并向营口盘锦进军;命令叶挺、杨靖宇、鲍文指挥一纵三旅、骑纵三旅、炮纵野炮二团、抗联一路军横扫安东地区,封堵日军朝鲜军、朝鲜伪军增援辽宁通道;命令已经隐蔽抵达冀热辽根据地的刘建立兵团迅速夺取山海关,向锦州进军,并在山海关一线部署坚固防线,封堵华北方面军增援东北通道;命令朱瑞、周子坚立即率船队返航,到莱州湾运载罗荣桓、蔡中、李清指挥的三纵、四纵、五纵、七纵、九纵、十纵、十二纵按照作战计划,迅速至营口、葫芦岛、旅顺口登陆,增援各部作战;刘一民亲率一纵、骑纵、炮纵主力和重机枪旅重机枪团以及工兵旅、防空旅其余部队,伪装日军,向鞍山、辽阳进军,直指沈阳!
1...746747748749750...8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