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钱壮飞又送来了一封电报,罗荣桓看后,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接过电报一看,是主席发来的。电报上说,苏联方面发来电报,要求**向日军发动积极进攻,牵制日军,使日军不能向苏联进攻。主席的意思是,陕西处于国民党重兵环伺之下,东部黄河一线河防部队还需要在漫长的黄河防线上提防日军进攻,守备部队不可能抽兵。由于中条山会战失败,晋绥军日益消极,日军将攻击矛头全部指向了山西我军。以山西我军实力,如果大规模北进与日军展开大战的话,正中日军下怀,只能是无谓牺牲。而山东我军主力又被日军铁路线分割封锁,要想北进,必须先与山东日军展开大战、击破日军才行。目前情况看,我军无力北进策应苏军作战。但苏联处于危难之中,无论从战略上还是道义上,我党我军又不能坐视日军北进夹击苏联。主席要求刘一民认真分析形势,看看能不能找出既能牵制日军、又能避免重大损失的办法。
刘一民看完电报后,交给项英、叶挺、蔡中传阅。
等几个人看完,刘一民说:“我们到作战室去。”说完,就起身带头向作战室走去。
唐星樱没有资格进作战室,返回住室去了。
进到作战室后,刘一民这才说到:“主席的电报大家都看了,苏联的形势非常危急,发报请求我军配合作战,牵制日军。都说说,是什么看法?”
关键时候,这几个人反而都能沉得住气,一个个默不作声,都在静静思考。
半天,罗荣桓才说道:“主席分析得有道理,山西我军下一步处境可能会越来越困难,如果北进策应苏军作战,很可能会一头撞到铁板上,得不偿失。山东我军虽然连战连捷,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山东战场的日军却是越打越多,小鬼子一直死死地盯着我们,将我军主力分成了几块。我有一个担心,将来会不会出现一种国民党不打鬼子、鬼子也不打国民党,日伪顽三家一起打我们的情况。那样,我军就更加困难了。还有一点,原来我们派北进先遣小队到东北去,主要任务是救援抗联残部,但也含有先敌侦查、接应主力北进的意图。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关东军大动员的话,兵力势必会极度扩张,我军此时如果北进,先不说能不过了封锁我们的山东日军的关,就算伤痕累累地赶到东北,也不是大扩军以后的关东军的对手,得不偿失!”
刘一民听得心花怒放,觉得罗荣桓历史上之所以能够领导山东抗战、成为我军政工元帅,确实是有独到之处,务实的很。
叶挺说:“就山东我军来说,策应苏军作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山东战场展开猛烈攻势作战,重创山东日军,迫使日军不得不从关东军抽调部队增援山东战场,减轻苏军压力。”
蔡中直接反问了一句:“那样的话,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日军高度动员的大军不打苏联,反而全部涌向山东,把我们消灭或者赶出山东呢?”
说完,蔡中似乎觉得还没有表达清楚,接着又说道:“苏联有失误的地方。张鼓峰事件的时候,司令员又是发表谈话,又是写文章,呼吁苏联红军南下趁机消灭日军关东军,帮助中国打败日本人。苏军不为所动。到诺门罕会战的时候,苏军也可以乘胜追击,重创关东军。结果苏联竟然和日本人谈判停战了。我这人说话直,不中听!叫我说,苏联就是看着日本侵略中国,用中国来牵制日本,牺牲中国以避免日本对苏开战。现在德国不宣而战了,苏联有难了,就要求我军北上进攻日军了。苏联也不想想,我们占领陕西都多长时间了,去了几拨人向他们要求支援我军军工建设、给我军提供一些武器装备,哪怕掏钱买都行。苏联倒好,上亿卢布的飞机、大炮、机枪、步枪都送给蒋介石了,连一粒子弹都不给我们。现在想让靠缴获日军武器装备的八路军去和用飞机军舰武装起来的日军死拼,那不是强人所难么?”
罗荣桓和蔡中与刘一民共事日久,手刘一民的熏陶,思想观念早就转变了。不过,蔡中说的确实是实话,代表的很可能是许多干部的想法。最起码在山东主力中,这种想法怕是会占主流。
罗荣桓和蔡中的话,听在项英耳朵里,觉得简直是匪夷所思。不过,项英不同于王明、博古他们,是实干家。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刚在刘一民讲的道理,加上罗荣桓、蔡中的话,让项英觉得需要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虽然有这种想法,项英觉得还是有必要申明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忠诚的**人应有的品格!
项英说道:“司令员、政委,我觉得策应苏军作战很重要,也很必要。万一日军夹击苏联,远东红军能不能打退日军进攻确实很难说。如果日军取得胜利,苏联就真的非常危险了。我觉得,为了保卫苏联,我军应该义无反顾地在山东向日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就算是我军全部牺牲,也在所不惜。”
刘一民挥挥手,不让大家在讨论了。
点上一根烟,顺手扔给项英和蔡中一人一根,刘一民这才说道:“大家不要紧张,苏联的困难是暂时的,德国鬼子打不败苏联。希特勒想打败苏联,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速胜。利用闪击战法,一战消灭苏联红军主力,迫使苏联投降。但是,希特勒打错了算盘,苏联疆域辽阔,人口远远大于德国,进可攻,退可守,岂会向他投降?我估计,由于被胜利冲昏头脑,希特勒很快就会产生误判,那就是他已经消灭了苏联红军主力,拿下莫斯科已经不在话下了。很快,希特勒就会分兵兜剿陷于包围圈中的红军残部。这样一来,苏联就能赢得一个极为宝贵的喘息时间,可以在列宁格勒、莫斯科部署坚固防线,抗击德军。只要苏联能在莫斯科支持到冬天,大雪下的莫斯科,滴水成冰,德国鬼子的坦克、汽车都发动不起来,枪拉不开栓,战场形势自然就改观了。当年,拿破仑的大军就是因为天气原因输掉了战争。这一次,德国鬼子也必然重蹈覆辙”。
刘一民说话,习惯于直白明了,让谁都能听的清楚,也便于记录。
美美地吸了口烟,刘一民接着说道:“我之所以这样说,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俄罗斯民族有强大的自信心,他们曾经打败过攻占莫斯科的拿破仑,从心里上不怕德国鬼子。别说德国鬼子不一定能攻占莫斯科,就是他们攻占了莫斯科又能怎么样?苏联人是不会投降的,只会动员所有能动员的力量,起来抗战。二是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可以源源不断地研制生产新式武器,又有大量的经过训练的技术兵员、射手补充部队,战争潜力雄厚。三是希特勒犯了战略错误,不顾德国的人口、工业等实际情况,疯狂侵略,德军铺的战线太长了,兵力必然不敷使用。四是美国、英国不可能坐视希特勒打败苏联,从他们自身安全考虑,也必然从各方面给予苏联援助。要不了多长时间,美国说不定就会直接出兵,与德军作战。就仅仅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我敢断定,苏德战争拖的时间一长,德国鬼子就非败不可!”
项英彻底听进去了,两眼也变得明亮起来,大声问到:“那要是日军北进夹击苏联呢?”
刘一民淡然一笑:“唯一的变数就在于日本。小鬼子如果真的是举国动员,全力北进,与德国鬼子东西夹击,抄苏联的后路,那苏联很可能就顶不住了。现在看,小鬼子是要这么做了。”
几个人都不吭声了,静等刘一民的下文。
刘一民不慌不忙地说道:“小鬼子要北进攻击苏联,我们挡不住。毕竟他们有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有完备的训练动员机制,又有将近一亿人口,组织个百十万军队不是难事。但是,远东红军不是软柿子,特别是现在,远东红军已经高度警惕,小鬼子偷袭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这一仗,很可能是硬碰硬的恶仗。远东红军胜在机械化程度高,有完备的国防工事。特别是海参威,是苏联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在我想来,一定有完备坚固的永久性工事,小鬼子想攻下海参威非要付出惨重代价不可!日军胜在趁火打劫,攻击时机选的好。这样一来,就算日军能打败远东红军,恐怕也会遭受重创。依我看,除非远东红军主动放弃远东后撤,不然的话,这场恶仗很可能就是一个日军惨胜的局面。”
刘一民不疾不徐的声音清晰可闻:“日军战胜远东红军后,必然会乘胜西进。这个时候,有三个因素会拖住日军西进后腿。一个是我们的因素。我们虽然无法制止日军北进进攻苏联,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坐视苏联占据糜烂,那样对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无论我们再难,为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们都会采取一切措施,迫使日军分兵回援关内战场,尽最大努力减轻苏联战场压力。第二个因素是美国为了遏制日军侵略势头,必然会采取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制裁日本。小日本没有了汽油柴油,它想继续西进都不可能。第三个因素是苏联,苏联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很可能通过外交手段与日本媾和,以利益换取日军罢兵。当然,这都是我根据眼前局势推断出来的,不一定准确,可以让时间来验证。”
这三个因素,刘一民说出来后,在场的几个人想想也确实是那道理,也就不插话,等刘一民把他的话说完。
就听刘一民又说到:“我们如何策应苏军作战呢?现在想法北进,直接去与关东军死拼,肯定是不现实的。我在想,对于我军来说,日军北进进攻苏联,未尝不是个机会。大家想想,日军为了北进必然会总动员,也必然从华北、华中抽调部队,这样我们的压力就减轻了。同时,一旦日军北进见到战果,华北日军必然坐不住,会对我们的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只要鬼子离开既设阵地,我军就可以打缴获大、伤亡小的战役,扭转山东乃至华北的抗日局面。甚至还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一旦关东军伤亡过大,日军必然继续从华北抽兵,那情况就更好了。”
说着说着,刘一民似乎看到了胜利前景,竟然语调都变得欢快起来了:“眼前就有个很好的机会,等着我们去把握和利用。”
这一说,几个人的眼睛都亮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什么机会?”
刘一民转身走向作战室墙上挂的大地图,伸出手指朝上海一指,说道:“就是这里。我军要奔袭上海!”
罗荣桓、项英、叶挺、蔡中都齐抽了一口冷气:“你要奔袭上海?”
刘一民点点头,依旧是不疾不徐的说道:“大家想想,淞沪会战前,日军海军就在上海有基地。现在,上海更是日伪军的心脏城市。那里又多是数不清的钱,有我们搬不完的各种物资,还有滞留于上海的各种人才。拿下上海,我军的经济实力、武器装备、物资供应都会大大地再上一个台阶。而日伪军,由于经济命脉被我掐断,登时就会穷半截。没有了上海的钱和物资,汪精卫还凭什么蹦跶?日军华中部队还拿什么去打仗?只要拿下上海,想都不用想,日军大本营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不得不拼命调兵救援,夺回上海。而且,由于损失巨大,日军将会不得不加快南下东南亚掠夺资源的步伐,势必与美国开战。大家想想,日军本身就陷入了侵华战争泥淖拔不出身子来,现在又要打苏联,又要打美国,它不灭亡谁灭亡?”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一六一章 借势
驻守上海周边地区的是日军第十三军。
日军第十三军下辖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22师团、第11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第12旅团等部队。其中第十七师团师团承担长江以北的安微地区防务,面对第五战区李品仙部,还要应付新四军四师的游击战;第15师团、独立混成第10旅团、第11旅团承担江苏段长江以北防线,对阵苏北新四军主力;第116师团部署于江南的苏南、皖南地区,承担着与11军部队防线联系任务,与第三战区对阵;第22师团驻守杭州地区,与第116师团一道,对阵中国第三战区。
中条山会战时候,日军为了麻痹蒋介石,也为了不影响对鲁中南的封锁,舍弃鲁中南周围的精锐师团不用,反而从第11军抽来了第101师团,从13军抽来了第15师团,参加中条山会战。说实话,要不是中**队彼此间协调不力,小鬼子哪里敢这样调配部队!
中条山会战结束后,第15师团、第101师团返回原防地驻守。第101师团依旧与第106师团一道,在南昌与第九战区罗卓英部对阵,第15师团返回苏中,重新担任江北防线守备任务。
现在,汪伪政权于5月份开始部署“清乡运动”,日伪军从7月1日开始在苏南发动”清乡”,主力用于扫荡作战。苏中、苏北、皖中、皖北偌大地区,也只有日军的第15师团、17师团、独立混成第11、12旅团和驻守宿州的归属华北方面军指挥的独立混成第23旅团,兵力分散,防线虚弱。
大上海除了日军海军陆战队外,就只有日军13军直属部队和上海守备队了,兵力十分空虚。
历史上日军从7月1日开始发动对苏南地区的清乡运动,9月份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与此同时,**在9月份也打响了夺取宜昌战役。
刘一民是个穿越者,而且是个精研战史的穿越者,对历史上日军的重大作战行动了如指掌。他十分清楚,就在关东军对苏秘密备战的同时,日军中国派遣军在华北、华中展开了一系列的作战行动。作为日军大后方的上海地区,此时兵力空虚,正是袭占上海的绝佳时机。
现在和历史上不同,关东军已经不仅仅是对苏秘密备战了,而是马上就要发动日苏大战了。这一打,华中、华北的日军必然又是一番鸡飞狗跳的跳动,日军一定会从华北、华中抽调经过战场考验的精锐师团加入关东军序列对苏作战。这样一来,象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和日军的军舰,很可能会抽调至东北参与夺取海参威的作战,上海的日伪兵力比历史上还要虚弱。而且,原来驻守英租界、法租界的英军、法军早已经于去年撤离,大上海就像一个熟透了的柿子一样,等着中**队去采摘呢!
小鬼子之所以敢于让上海的兵力如此空虚,那是欺负中国海军损失殆尽,中**队没有军舰,无法从海上攻击上海。
天予弗取,罪也!
刘一民的思路就是借势。借关东军对苏秘密备战之势,借即将开始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之势,借日伪清乡运动之势,接华北日军即将开始的疯狂扫荡八路军根据地之势。等到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苏德战争、日苏战争上,集中到第二次长沙会战、清乡运动和华北治安战上的时候,悄然出击,直指上海,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占上海,夺取上海的经济资源,让小鬼子哭天无泪!
闷热的夏夜,八路军山东军区作战室的门窗出于保密考虑,又关的严严实实的,屋子里越发的闷热了。不过,刘一民提出的要打上海的话,就像这闷热的夏夜里突然响了一声惊雷一样,让刚刚因为日军可能北进攻击苏联的问题压得心情异常烦躁的罗荣桓等人心里一震。
听了刘一民对上海敌情的分析后,罗荣桓严肃的脸上一下子就绽放出了笑容,竟然兴奋的大声说道:“什么是传奇英雄?什么是无敌名将?什么是料敌先机?什么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就是!司令员,我第一个支持。我建议,立即依此设想制定作战计划,上报中央和总部!”
蔡中也是激动的直嚷:“千里奔袭天津的经典战例又将诞生!这一次,我一定要到上海去。十二军三任司令官都被我军干掉了,现在轮到日军的十三军司令官了!”
叶挺的眼睛往刘一民脸上直瞅,似乎刘一民脸上有花一样。弄得项英都不好意思了,打趣说:“叶军长,司令员不是叶夫人,不用这样含情脉脉地看,也不怕人笑话!”
人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潜移默化。项英和叶挺在皖南的时候象两只斗鸡一样,到了山东后,刘一民的胸怀和开朗、罗荣桓的忠厚严谨、蔡中的坚毅乐观,一步步改变着两个人,一项沉默寡言城府颇深的项英,也开始给叶挺开玩笑了。
叶挺摇摇头,半天才说:“我敢打赌,全中国也只有你刘一民敢有这个时候攻占上海的想法!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蔡中马上就说:“叶军长,从红十八团开始,我们打仗从来就是打在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样才有了我军的快速发展。初战小水的时候,谁能想到我们敢以一个团去伏击何健的湘16师?袭占天津前,谁能想到华北日军的大后方竟然如此空虚?这攻占上海,初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掌握了日军敌情动态,就知道大上海并没有多少日军,经不起我军重拳出击的!”
叶挺皱着眉头说:“纵使我们知道上海日军兵力薄弱,也不好办啊。距离这么遥远,仅凭海防支队从青岛拉过来的船队,才能运载多少部队?难度很大!”
是啊,好主意并不一定都能实现。上海日军兵力在薄弱,那也绝对不是一千、两千,光是上海可以武装的日本侨民恐怖就不是个小数。去的部队多了,没有运输船只。去的少了,很可能在上海附近陷入苦战,等日军一回援,怕是还得赶紧突围。否则,就有可能被日军包饺子!
刘一民胸有成竹地说:“运输不是问题,我们从青岛弄回来的船队有22艘舰船,其中大小军舰12艘,轮船10艘。我们采取在宜宾奔袭乐山时候的办法,军舰和轮船后面拖拉木船、木排、竹排,只要气象条件好,没有大风大浪,完全可以一次就把一纵送到上海去。特别是镇海号,本来就是飞机母舰,可以搭载两艘飞机的。我们没有水上飞机,就搭载装甲团的坦克、装甲车和汽车。再让工兵旅和后勤基地的专家们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船只稍微改装一下,能搭载我们的坦克、装甲车、汽车。这样,有装甲集群在,我军进军上海就势不可挡,能迅速解决战斗。只要控制了上海,不管是日军的军舰还是各国商船,一律征用,运载从上海缴获的物资和我军撤退的部队。我们给小鬼子来一个快进快出!”
罗荣桓听到这里,就摇头说:“办不到!占领了上海,国民党方面也好,我党也好,都不会轻易允许我们撤退的。上海啊,太重要了!国际影响那么大,不是我们想放弃就能放弃的!”
刘一民嘿嘿一笑:“这个你放心。我们把上海交给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部队。我估计,一旦我们占领上海,蒋委员长就会马上命令第三战区赶去接防,他不会让我军占住上海不走的!”
蔡中的脑子越发的活跃了:“司令员老弟,为了顺利袭占上海,我们得让新四军配合,在苏中、苏北发起攻势作战,既粉碎日伪军的清乡运动,又调动担任江防任务的日伪军北上,远离江防阵地。这样,我们行动起来才能更便捷!”
刘一民笑着说:“老蔡,你的把式太小了,怪不得任莹生过一个闺女后就再不开怀了!光是新四军发起攻势怎么能够?我们要抓住机会在山东大打,包括豫皖边区的彭雪枫部、皖东北的张爱萍部、皖中皖东的张云逸部都要大打,要把山东的鬼子、苏北苏中的鬼子、皖中皖东皖东北的鬼子打得哭爹叫娘,迫使日军13军出兵增援长江以北的苏皖地区和山东,让上海周围的日军兵力空虚空虚再空虚,我们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进军上海了。”
刘一民说的高兴,几个人听的高兴,蔡中也顾不上刘一民说他老婆生过一个闺女后在不开怀的事情了,接着就说:“对,我们不但要改造军舰、轮船,还要想法把军舰重新武装起来,最起码要让火箭炮和高射机枪上舰,让军舰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还要展开大练兵,专门训练登陆作战。特别是后勤司令部,要研制能够长度不同的车辙桥,便于坦克、装甲车、汽车快速登录参加战斗。最好还能把骑兵带上,有了装甲团和骑兵,大上海绝对是我们的!”
项英到了此时才想起刘一民在石臼所命令王南湖、郭子化他们集中力量研制机动铁甲木船的事情,忍不住问道:“司令员,你再石臼所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有了攻占上海的打算?我说你为什么会把研制机动铁甲船的事情看的那么重呢!”
刘一民笑嘻嘻地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么!这打仗,本来就是走一步看三步想十步的事情么。少了任何一步都非得吃大亏不可!”
项英追问道:“那从上海撤退以后呢?再去打哪里?”
这项英,袭占上海的作战计划都还没有制定呢,可都想到了下一步的问题。看来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这句话真不错说。项英同志明明是上瘾了么!
刘一民笑眯眯地看了看项英,想了想还是说道:“我军袭占上海后的下一步大的作战行动是要在山东和鬼子大打,将其压缩至济南、青岛、徐州这些重要城市,然后伺机进军东北,去和关东军争夺东北。东北是个好地方,要什么有什么。我军占了东北,就不再走了,要把东北建成巩固的根据地。依托东北的工业基础,建成百万大军。然后挥师入关,消灭华北方面军,进而南下。到那个时候,小鬼子就只有举手投降的份了。”
项英琢磨了半天,总算是想起了刚才争论的北进增援苏军作战的事情了,皱着眉头说:“关东军那么强大,此时进军东北不合适。”
罗荣桓和蔡中相视而笑。
刘一民说:“此时进军东北不合适,不等于今年年底或明年春上不合适。等等看吧,机会总是有的!”
叶挺等不及了,直接说道:“司令员、政委,要不现在就把**风、朱哲晓喊来,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刘一民回答说:“制定作战计划有参谋处负责。我们几个分工,政委、叶副司令和蔡主任负责指挥下一步对山东日军作战,项副政委负责整个后勤保障。我到石臼所去,负责军舰改装、机动铁甲船制造和一纵、骑兵纵队登陆训练。最长两个月时间,我们要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向上海出击!”
这个分工没有一个人有意见,项英和叶挺尤其满意。
刘一民要去石臼所领导一纵、骑纵渡海登陆训练和军舰改装,是因为别人去干不了。他的点子多,很多问题不是罗荣桓他们能够解决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