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星野利元中将刚从公主岭战车学校校长任上调任战车第一师团师团长,指挥作战也象教科书一样,中规中矩,虽然明知道八路军航空大队不可能在此时飞到柴沟战场参战,他还是命令战车第一师团的防空队建立高射炮、高射机关炮阵地,预防八路军空袭,连战车第一师团的机动炮兵第一联队的榴弹炮、野炮和第三十二师团第212联队配属指挥的野炮大队的野炮、联队炮都被星野利元中将全部集中了起来,建立了炮兵阵地,炮口全部高高扬起,指向了柴沟一线的八路军阵地。
这么大的战车集团出战,星野利元中将不得不小心谨慎。
星野利元中将把第212联队联队长惠藤第四郎大佐叫到跟前臭骂一通,骂他妇人之仁,不敢放火烧高粱,影响了射界,掩护了八路军。
骂完,星野利元中将命令战车第一师团工兵队和配属第212联队指挥的工兵放火把柴沟正面的几块高粱田的高粱统统烧光,为战车第一师团进攻腾出宽大的正面。
好个星野利元,死到临头尚不知,还在作孽呢!
团团浓烟在柴沟上空升腾、弥漫,到处都是已经基本成熟的高粱穗子燃烧时哔哔啵啵的响声。间或还有被燃烧的大火引爆的八路军埋设的地雷轰轰炸响。
听着地雷殉爆的声音,星野利元、惠藤第四郎都是哈哈大笑,只有几乎是全军覆没的田中信男大佐面带戚色,木然地看着眼前这一切。
一直折腾到下午五点,柴沟正面的高粱田里的大火熄灭了,日军工兵也把余火扑灭干净了,星野利元中将这才摸着八字胡,呼叫航空兵再次向柴沟一线八路军阵地进行轰炸。
看着飞机一架架掠过柴沟一线的八路军阵地,星野利元中将对惠藤第四郎大佐、田中信男大佐等人说道:“对付八路军,不用吝啬弹药。他们不是阵地构筑的好么?我们就用炸弹、炮弹把地标炸翻三尺,再坚固的工事也会变成塌陷,把土八路埋在里面成为鼹鼠!”
惠藤第四郎大佐连说中将阁下英明!
飞机完成一个波次的轰炸后,星野利元中将紧接着就下达了炮击命令。
日军炮兵阵地上的榴弹炮、野炮全部发出了怒吼,炮弹朝着八路军阵地打去,来了一次华丽的10分钟炮火齐射!
星野利元中将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八路军的战壕、火力点被航空炸弹和炮弹炸得支离破碎,而且还能看到八路军士兵在炮火下沿着交通壕弯着腰、仓皇撤退的样子。
星野利元中将等不及了,炮火齐射还没结束,就下达了向柴沟一线全力突击的命令。他怕八路军跑了。
日军开始突击了,三个战车联队的400多辆战车以中队为单位,形成一个个箭头,轰鸣着,沿着大路、碾过被烧毁的高粱地,向着柴沟八路军核心阵地的防线扑了过去。
成群的战车后面,是日军机动第一步兵联队的装甲车、汽车,一千多辆,跟在战车后面,向前碾压。刚刚停止炮击的机动第一炮兵联队,也是汽车拉着榴弹炮、野炮,随着大部队向前攻击,随时准备为战车攻击集团提供炮火支援。日军第三十二师团212联队的步兵、211联队残余部队、伪军残余部队全部投入了攻击,跟在战车、装甲车、汽车后面,发起了冲锋。
柴沟八路军核心阵地前,掀起了铺天盖地的黄色大潮。
战壕、交通壕,在日军大规模坦克机群的履带下,都变得脆弱不堪,一直到了柴沟核心阵地最后一道反坦克壕,小鬼子傻眼了!
这是一道壕沟口宽6米、底宽4米、深达9米的反坦克壕。和一般反坦克壕不同的是,挖掘出的土没有堆在两侧,而是将积土全部堆在柴沟一侧,并垒成了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
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坦克看不清楚,远远地以为是一道普通的堑壕,加大马力往上冲,扑扑通通就掉到了壕沟里。
这样一来,野马一样的日军战车集团不得不停止了脚步,后面的日军机动步兵、步兵都赶了上来观察情况。
日军战车第一师团的工兵队、整备队开上来了,看过情况后,觉得用坦克改装的铲车铲土填沟太慢,而且铲车少,满足不了需要,就决定一边铲土填沟,一边用坦克架设车辙桥。
所谓车辙桥,其实就是装着轮子的两块钢板,利用架桥坦克上的起重、牵引设备,将他们按照坦克履带的间距一左一右的架设在壕沟上,使坦克可以顺着这两块钢板通过壕沟。
战争是各种技术的最集中的试验场。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了坦克,也就催生了反坦克壕。实际上,反坦克壕就是阻击敌人坦克进攻的障碍性阵地。因为出现了反坦克壕,坦克部队就研究如何越过反坦克壕,这样一来又催生了车辙桥、坦克部队装备铲土用的坦克和推土机。
日军战车第一师团是日军的坦克集团部队,这些装备都有。
车辙桥架起来了,而且一架都是好多个。日军的战车开上了车辙桥,在许多双眼睛的热切注视下,开始跨越反坦克壕了。
让日军坦克手们想不到的是,这反坦克壕太古怪了,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车辙桥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软土堤上,过桥的坦克左摇右晃,一不小心就翻入了壕中。
侥幸通过车辙桥的坦克更惨,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给了八路军至少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成了八路军反坦克炮火的“活靶子”。
这不,一辆中型战车刚刚摇摇晃晃通过车辙桥,轰隆一声响,被八路军的火箭筒打成了火球,看得日军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小鬼子哪里会能知道,八路军挖的这道反坦克壕,就是依照后世历史上1974年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军队的戈兰壕挖掘的。当时,叙利亚军队以装备着800辆苏制t-62主战坦克的3个装甲旅引导着3个步兵师,直奔戈兰高地掩杀过来,结果是被挡在了以色列军队构筑的反坦克壕面前,被以军摧毁了250辆坦克和260辆装甲车。战后,这道反坦克壕被命名为戈兰壕,阿拉伯人也把戈兰壕一带叫“泪谷”。
渐渐地,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糜集了,步兵也糜集了,全都在眼巴巴地盼着战车机群突破八路军这道莫名其妙的反坦克壕。
星野利元中将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诡异的反坦克壕,但是他有信心突破。看了看天色,觉得离天黑至少还有两个小时,还来得及。星野利元中将就下令呼叫航空兵再次飞临战场,掩护战车突击,防止八路军耍花招!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一0三章 战车第一师团的挽歌
日军坦克、装甲车、汽车、步兵糜集于柴沟核心阵地的反坦克壕前,这种机会是刘一民精心算计得来的,他岂能放过?
隐蔽在柴沟南面各村庄里、高粱地后面的八路军炮群终于露面了,炮口前面的树木、高粱全部被砍的干干净净,射界清理完毕。
防空旅三个防空团也露面了,高射炮、高射机枪全部指向了日机飞来的方向。
下午六点多的时候,热燥一天的太阳已经变得无比的柔和了。一群日机从云端钻出来,在潍河边下降高度,5000米、4000米、3000米、2000米、1000米,直到下降到500米,才呼啸着直奔柴沟而去。远远地望去,日军机群就象在天上自由翱翔的银燕一样,煞是好看。
近了、近了,日机再次下降高度,擦着树梢、房顶扑了过来。这次,轰炸了一天都没有遭到过八路军地面火力反击的日机胆子变大了,他们要搞低空轰炸扫射,提高空袭效果,直接用空中火力消灭坚守阵地的八路军了。
一架架日机呼啸着扑了过来,航空炸弹象毛驴的驴粪蛋一样,不停地往下掉落,卷起一股股烟尘,机载机枪喷吐着火舌,打得八路军阵地上的用木头做的大炮、用高粱杆编成的草人四分五裂。
防空旅旅长韩前进和政委周桓举着望远镜,看着镜片里鬼子飞行员狰狞的面孔,心里默念着10、9、8、7、6、5、4、3、2,不等1字出口,韩前进就大吼到:“开火!开火!开火!”
霎时间,正对着日机袭来方向的防空一团阵地上突然爆发出了高射炮、高射机枪猛烈开火的声音。一发发高射炮弹、一发发高射机枪子弹迎着敌机打去,在地空中形成了一片弹幕,把正在做低空扫射动作的日机罩入了弹幕中,登时就要两架日机被打成了两团火球,燃烧爆炸。
飞机那么高的速度,日机飞行员们根本就来不及拉升,只能象飞蛾扑火一样,两架一组,排着整齐的队伍,朝着八路军的火网上撞。
防空一团团长晏耀辉看着飞来的日机,高兴的象小孩一样,心里喊着“终于轮到老子的防空一团发利市了”,手上的小旗不停地挥动,指挥防空一团的集束火力开火、开火、再开火。
八路军防空火力一开火,日军战车第一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就发现了。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稀奇古怪的反坦克壕、整整隐蔽了一天的强大的防空火力,这绝对是八路军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而圈套要套的野狼不是别人,就是他,就是他的战车第一师团!
看着一架架战机飞蛾扑火一般撞向八路军的防空火力网,星野利元中将泪流满面,脱下军帽,象勇敢的空中骄子们致哀。然后就下令发信号,让航空兵中止这种自杀式行动,赶快拉升,远离八路军的地面防空火力。
眼见着发了信号也不管用,机群凭着惯性一组组撞进八路军防空火力网,星野利元中将再也不敢犹豫,下令全师团立即转向,疏散后撤,返回高密防线。又下令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报告,柴沟一线集中有八路军大规模地面防空火力。
他快,八路军更快!
八路军山东军区炮兵司令部司令、炮兵纵队司令李昌此时已经完成了他那套神神叨叨的说辞,带着“师长师长我爱你”的余音,一跃而起,大声吼道:“开炮!开炮!开炮!”
八路军炮群发言了!
首先开炮的是新成立的火箭炮团,一门门12管的107火箭炮发出了怒吼,天上突然之间飞起了无数颗流星,光芒刺激得战场上的敌我双方将士全都吃惊得停止了手里的动作,瞪着惊异的双眼看着耀眼的流星划过长空,砸向柴沟正面反坦克壕前面的日军战车机群、步兵机群,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星野利元中将的望远镜中出现了一片火海,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而且这火海在不断地扩大,看样子很快就要把他的战车第一师团给吞噬了。
天照大神啊,天照大神啊,你睁睁眼吧,保佑你忠勇的勇士们吧,救救他们,救救你可怜的子民吧!
星野利元已经不是在下命令了,而是在哭喊了,喊着天照大神的名字,喊着他的第一战车师团各联队的番号,盼望着能把天照大神喊出来,显显灵,把他的精锐的师团从八路军炮火中救出来!
星野利元纯粹是病急乱投医,想那天照大神岂是凡人能够喊出来的?要喊,也得是裕仁天皇去喊,说不定偶尔汉能喊出来吓唬吓唬日本民众,用来吓唬八路军炮群和救出被八路军炮群炮火笼罩住的日军,显然是不行的。
火箭弹开炮的同时,八路军中炮团的105榴弹炮、加农炮开火了,目标就是星野利元建立的野炮阵地,它们距离八路军柴沟核心阵地略远,正好是重炮的打击目标。
紧接着,八路军的野炮一团、野炮二团、山炮一团、山炮二团、中型迫击炮团、飞雷炮团、一纵炮团、四纵炮团、骑兵纵队炮团全部开火了,炮弹、炸药包成群成绺第划过天空,砸向了密集在柴沟核心阵地宽大正面的日军战车第一师团、三十二师团212联队、211联队残部和伪鲁东和平建**的头上。
火箭弹在爆炸、炮弹在爆炸、炸药包再爆炸,整个柴沟正面简直成了血火炼狱!
遭到突然打击的日军坦克、装甲车、汽车,再也顾不上什么跨越反坦克壕了,乱成了一团,倒车的倒车,鸣喇叭的鸣喇叭,乱成了一团。
比较幸运的是日军战车第一师团的搜索队,它们距离反坦克壕较远、担任搜索警戒任务。八路军集中打击的是密集在反坦克壕一线的日军战车集群,日军搜索队车辆少、队形松散,又处于机动之中,八路军这一突然开炮,这些日军就开始作s型机动动作,躲避炮火,并试图开炮还击。
这些鬼子,如果他们此时就掉头逃跑,八路军还真拿他们没办法。要知道,担任搜索的坦克都是日军的轻型战车和装甲车,论起运动速度,这个时代全世界的坦克数他们跑的最快,一个小时就能逃回高密城。八路军很难追上他们。可惜,日军就是一群用军国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悍不畏死的法西斯部队,没有撤退命令,这些小鬼子自然不会撤退,反而加大油门冲了上去,想缩短坦克炮炮击距离,攻击八路军炮兵阵地,掩护陷入火海的师团主力撤退。
小鬼子要死,八路军得成全他们!
很快八路军炮群就发现了这群骄狂的日军,炮弹雨点般落了下来。
到了此时,日军才发现他们的战车防护装甲太薄了,在八路军炮群打击下,一辆辆战车、装甲车都成了铁皮棺材,在八路军强大炮火中被肢解、被抛起、被摔碎。
刚才还在设法架设车辙桥、设法填平反坦克壕、设法越过反坦克壕去追击八路军的日军一下就被打傻了:罩进火箭弹幕的坦克、装甲车、汽车不用说了,那都成了一团团燃烧的火球;被飞雷炮发射的炸药包罩住的,士兵们都是七窍流血、倒地不起;被野炮弹、山炮弹、迫击炮弹罩住的,不是坐了土飞机,就是背上插上了弹片,甚至脑袋和身子分离,死了死了还成了四肢不全的货!
真的是世事无常,刚刚还一心一意踏平柴沟、追杀八路军的日伪军,转眼间成了八路军强大炮群反复蹂躏的猎物。战车、装甲车、汽车也好,榴弹炮、野炮、速射炮、机关炮、九二步兵炮也罢,包括那些攻击了一天的日伪军步兵们,全都成了八路军炮群怒火下的游魂!
星野利元的泪水现在已经是如雨一般滚滚而下了,他的撤退命令根本就传达不下去,部队已经被八路军炮群牢牢锁定,他的战车啊、装甲车啊、汽车啊全都被笼罩进了火力网中,包括212联队、211联队残部和那些伪鲁东和平建**的士兵们,全都在八路军的炮火下跳舞、呻吟。
参谋长提醒星野利元,无论如何不能被八路军俘虏,师团司令部应该马上撤回高密固守。
星野利元马上意识到再耽误片刻,八路军炮击一停止,什么传说中的八路军装甲集团、骑兵集团、步兵就会杀上来,想跑都跑不了。可是,战车第一师团主力没有了,跑回高密又能怎么样?难道就不用上军事法庭了么?
星野利元心思电转,拔出军刀,直接就朝腹部扎去。
星野利元没有能够剖腹谢罪,不是他不想死,而是围在他身边的军官们不让他死。这心思啊,说出来笑死人,那些军官们都是怕星野利元剖腹谢罪后,他们都得剖腹谢罪。现在已经不是刚开战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板垣征四郎丢了一个21旅团,就被逼剖腹谢罪。现在的日军脸皮比城墙还厚,第十师团主力已经被八路军歼灭两次了,也不见有人剖腹谢罪。第二十七师团主力被歼灭后,为了粉饰,日军干脆就来了个死不认账,师团长、老花花公子本间雅睛中将还人模狗样地跑到北平的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说八路军撒谎,他的第二十七师团安然无恙。由于由这许多许多的先例,战车第一师团的参谋长和留在司令部里的联队长们都不愿意师团长阁下剖腹谢罪了,自然是要夺下他的军刀的。
最典型的就是三十二师团的两个联队长惠藤第四郎大佐和田中信男大佐了,两个人一左一右死死地抱住了星野利元中将的胳膊,苦苦哀求现在正是危难之际,师团长阁下万万不能抛弃亟待救援的部队玉碎谢罪。师团长阁下玉碎事小,连累天皇陛下丢脸事大。支那有句古话,叫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师团长阁下安然无恙,战车第一师团就不会被消灭,大日本帝国会重建战车第一师团的,甚至还会建设第四、第五、第六战车师团!
星野利元满脸是泪,下令身边的通信兵全部去传达命令,各部队分散快速撤退,回高密集中。
下达完命令,星野利元中将命令向华北方面军报告,战车第一师团、第三十二师团步兵地211联队残部、212联队、鲁东和平建**参战部队遭到八路军强大炮群袭击,危在旦夕,已下令快速分散后撤。
电报一发完,星野利元中将再也不敢停留了,下令距离战场较远的师团后勤部门和司令部立即撤退,返回高密城固守待援。
星野利元跑了,八路军的火箭炮在持续发射、重炮在持续发射,野炮、山炮、迫击炮、飞雷炮在持续发射,整整打了20分钟,直到从望远镜里看到日伪军已经是一片狼藉、再也看不到成建制的部队了,李昌才下令炮群停止炮击。
炮群一停止炮击,三发红色信号弹就腾空而起,八路军一纵、四纵就发起了追歼作战。
装甲团的几辆改装成铲车的坦克做先导,从柴沟背后的村庄、高粱田后面轰轰隆隆开了上来,直接就把堆放在柴沟一侧的两米多厚的土往反坦克壕里推。几个汇合之后,就有一段反坦克壕被填平了,铲车坦克轰隆隆碾压上去,越过了反坦克壕,收起铲车,就朝着小鬼子扑去。
一辆辆坦克、一辆辆装甲车、一辆辆汽车轰鸣着马达,越过反坦克壕,朝着残余的日军扑去。
步兵战士们更简单,抬着木板往反坦克壕上一架,踏着木板就冲过了反坦克壕,向日伪军残部扑去。
冲锋号在响,战士们在呐喊,八路军装甲集群的马达震天轰鸣。向前、向前、向前,朝着开始分头逃跑的日军战车第一师团残部和日伪军步兵残部扑了过去!
呜呼!日军战车第一师团!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一0四章 太君,他是俺姐夫
9月17号上午,就在日军疯狂进攻官庄、景芝、井沟、柴沟一线的时候,潍城北门望海门门口来了几十个背着上细下粗的条篓的汉子。
站岗的伪军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流饭桥一带进城里卖杠子头火烧的汉子,马上就把枪一横,开始盘查了。
杠子头火烧又叫乡火烧,是潍城一带农村的特色面食。做法很简单,用一只特大号粗瓷面盆一次和出重四五十斤的硬面团,一个壮汉在一张两米多长的面板上用一条胳膊粗、长度与面板差不多的枣木棒两手用力不断来回碾压翻动,直到硬面团成为质地均匀的面饼。再把均匀厚实的面饼揉成长条,手扯或刀切出一个个小面团,重量必须达到半斤,用市枰准确称好,毫不含糊。小面团做成四周厚,中间薄而凸的圆形,放入火烧炉中烤熟,散发出阵阵麦香味的杠子头火烧就陆续出炉了。
火烧制成后,不急于出售,秋末成批贮藏,半月二十天甚至一两个月,它会变得更干更硬,但吃到口中越咬越香的口感是不变的。
这种和面时用杠子翻压把面和硬制成的硬面火烧,就叫杠子头火烧。
抗战爆发前,潍城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自己用小麦磨面,麸子喂牲口,面粉打成火烧出卖。价钱低廉,越吃越香,城里众多商号以及普通市民家庭都愿意成批存储,以备过冬。一来而去,杠子头火烧就成了潍城人的特色食品,也是乡下农民的一个没有什么风险的生财之道。
潍城人吃杠子头火烧也有讲究,除了正常的吃法外,还发明了“烩杠子头”,和西北西安城里的羊肉泡差不多,就是把杠子头火烧掰成小块,或用菜刀切成小块,把五花猪肉切成片,花生油放到锅里烧热,葱花、姜末、八角炝锅,放入切好的猪肉片炒熟。然后放入适量酱油烧至沸腾,再加入适量清水和食盐,然后将掰好或切好的杠子头火烧碎块放入锅内烧开,用文火再煮五六分钟,放人适量香菜末,熄火后淋上香油,香喷喷的“烩杠子头”就出锅了。
这都是抗战前的往事,只能存在于潍城人的叹息声中。现在可是日伪占领潍城时期,还说什么杠子头火烧,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因此,伪军哨兵一见竟然有人进城卖杠子头火烧,眼都绿了,开始盘查了。
伪军哨兵先伸手从第一个汉子的条篓里拿过两个杠子头火烧,跑到和他一起站岗的鬼子面前,点头哈腰地说:“太君,杠子头火烧,潍城名吃。你的,米西米西的要?”
小鬼子听不懂伪军的话,但知道是让他吃的意思,端着步枪、瞪着狐疑的眼睛警惕地看着伪军手里的火烧。
伪军哨兵忙把枪背到肩上,用手掰下一块火烧,放到嘴里咯嘣咯嘣咬开了,边吃边说好吃。
鬼子不再怀疑了,拿过伪军手里的另一块杠子头火烧,入嘴一咬,差点没把牙崩掉,正要发怒,嘴里传出了面香味,不再发怒了,低着头慢慢地咀嚼开了。
伪军哨兵嘴里吃着杠子头火烧,开始一个挨一个翻腾汉子们的条篓了。
领头的汉子不满地说:“吃也吃了,吓折腾什么?这可都是吃食,不能用手乱翻的!”
伪军哨兵把眼一横,张嘴就骂:“你个驴日的货,老子的职责就是检查,不翻怎么行?要是你是土八路怎么办?去年就有个卖火烧的乡下汉子,在南门口打死了皇军,抢走了一条大枪。为这事儿,县知事都被撤职了。你驴日的不知道么?”
那汉子被骂的额头上青筋直蹦,眼睛变得象刀锋一样凌厉。
伪军哨兵一愣,把半个杠子头火烧塞进口袋里,顺手取下肩上的步枪,照着汉子的屁股就是一枪托,张嘴又骂:“我二(日)妈的,不服气是吧?老子告诉你,这年头,天大地大没有皇军的恩情大,爹亲娘亲没有皇军的枪杆子亲。没有皇军搞大东亚共荣,你小子能进潍城卖火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