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想不通,刘一民就干脆不想,开始研判寺内寿一的企图。这老鬼子快死的人了,还这么能折腾,竟然说动大本营从关东军调兵,难道日军已经修改了对付苏联的大政策么?
细细一推究,觉得不可能,唯一的可能是华北惨败引起大本营震怒,关东军的这三个师团怕是奉令前来助战,待达到战役目标后再归还关东军建制。
这样一来,寺内寿一的企图就昭然若揭了!这老鬼子一定是想重新占领太原,拾拾面子。主要报复目标,恐怕就是自己的教导师了。
看来,这收复太原一战,影响确实很大,日军大本营已经将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了。这样也好,不用自己费尽心机去找鬼子,鬼子会自动追上来的。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二一六章 繁峙(二)
刘一民既然猜到了寺内寿一的企图,自然不能让他如意。马上就给总部发报,将关东军三个师团到达张家口的情报和自己的判断一并报告,请求总部向西安河防部队和第二战区长官部通报,迅速做好迎敌准备。
发完电报,刘一民骑马赶往特战大队驻地。
李凌风和王同生率领特战大队、狙击大队住在师部不远的一个山村里。刘一民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应该是升火做饭的时候了,可是村子里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炊烟,连一声牛铃声、狗叫声都听不到。
进了村,见了战士们,才知道这个村子的老百姓已经让日本鬼子杀绝了。部队进村的时候,村子里到处都是村民的遗体,男女老少都有。李凌风、王同生领着战士们在村后的山坡上挖了三排墓坑,把村民们的遗体掩埋了。
刘一民去看了村民们的坟墓,一言不发,鞠了个躬,转身就带着李凌风、王同生回到了村子里。
刘一民下令特战队集合,一个个挨着检查了战士们的装备,询问了在太原缴获的30支日军九七式狙击步枪的性能,然后就带着特战队赶往一团驻地。
到了一团,刘一民和特战队与一团战士们吃了饭,等奉命赶到的工兵一营到达后,刘一民向王大湖、王新运详细询问了二营、三营训练和历次战斗表现情况,又和二营、三营、工兵一营的干部们见了面,听取了他们的汇报,鼓励他们打出特战支队的威风来。
随后,刘一民向李凌风、王大湖、王同生、王新运下达了组建特战支队、为全军袭取天津开路的命令,并将与罗延率领的侦察营联系方法告诉了他们。
下达完命令后,刘一民字斟句酌地对李凌风几人说:“这次袭取天津,不同于上次袭取成都。一是日军和川军不可同日而语,警惕性高,空中优势明显,通讯发达,华北平原便于敌人机动。二是需要控制行动节奏,一定要等日军第一军主力和关东军三个师团深入山西后才能袭取天津,这样对部队隐蔽提出的要求就更高。每到一个地方,务必严密封锁消息。能避开尽量避开,能不打尽量不打。等日军在山西与我军激战时,我们袭取天津,大闹华北,可以一下打乱日军战略部署,让其来回救援、进退失据、疲于奔命。尔后,我们再迅速南下山东,在山东建立根据地。这是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对我们教导师,对我们的抗战大局,都有重要意义。”
看了一眼认真倾听的几个干部,刘一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任务如果是其他部队,完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之所以敢这样决策,就是因为我有特战队、有老一营。以你们的战术素质,加上几次行动积累的经验,完成这次任务绝对没有问题。之所以要带上二营、三营和工兵一营,就是要利用这次行动进一步提高他们配合特战队作战的能力和水平。你们几个有信心没有?”
几个人齐刷刷地敬礼,齐声吼道:“坚决完成任务!”
刘一民点点头,把作战计划交给他们,交待特战袭城由李凌风指挥,若遇敌遭遇发生野战,由王大湖指挥,务必速战速决。然后就命令特战支队在繁峙休整磨合两天,12月9日晚上开始行动,他随刘建立第一梯队紧跟特战支队后面行动。出易县后,迅速换上日军服装,伪装日军行动,昼伏夜行,确保行动突然性。
这天晚上,刘一民就住在了特战支队,连夜批改战士们的学习作业本,直到第二天上午,才算把各营、连、中队选送的作业本批改完。
离开特战支队后,刘一民返回了师部,稍微休息一下,就叫来钱壮飞,再次询问日军动向。
这次钱壮飞的报告就更详细了,日军于9月7日在北平召开了作战会议,寺内寿一命令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思中将担任山西作战指挥官,以补充完整的二十师团、一0九师团为南线,强攻娘子关;以关东军第一、第八、第二十五师团为北线,从张家口侵入山西;以日军国内新组建的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加入津浦线作战。日军新调来的华北方面军航空兵团提供空中掩护。
听完钱壮飞报告,刘一民沉吟不语,挥挥手让钱壮飞离去,自己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慢慢思考。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日军对太原势在必得,守太原的晋绥军已经没有了与日军硬抗的实力,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和赶到的杨虎城17路军及其他部队,能够坚守中条山就不错了,在日军如此规模的重兵集团打击下,擅离中条山和日军死拼,智者不为。八路军各部现在也不会和敌人死扛,道理不用说,避敌锋芒,击敌软肋,才是兵家之道。
这样看来,教导师一走,这太原是必然要失守了。这样也好,让日军主力陷在山西的空城之中,我军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加上现在八路军的实力比历史上强大的多,以**、刘伯承、贺龙、徐向前的水平,自然会利用山西地形,不停地寻歼敌人。这日军怕是很快就会发现,厄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到时候,自己在华北平原上在大展身手,寺内寿一这老鬼子怕是顾头顾不了腚,落一个焦头烂额、四处挨打、剖腹谢罪的下场。
就这样干,他来攻太原,我去打天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看谁能笑到最后。看看到底是天津囤积的军火资金实惠,还是空荡荡的太原诱人!
想着想着,刘一民不觉就笑出了声,这还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还想着袭取天津需要调动日军主力,这寺内寿一就调动主力来攻打山西了。等他发现太原是一座空城时,那天津就已经落入八路军的口袋了。到时候,这老鬼子必然是慌慌张张地调进攻山西的部队回援平津。他如果不回援,老子索性就玩大发一点,十万大军攻略华北平原,把日军的坛坛罐罐砸个粉碎!
想透了,刘一民忍不住就骂了寺内寿一一句:“瓜娃!”
骂完,亲自去起草了一封电报,把日军进攻山西态势和我军应当放开大道、占领两厢、坚壁清野、灵活机动的道理和办法阐述了个一清二楚,直接发给主席、总部和第二战区长官部。
下午,刘一民、罗荣桓、蔡中、曾中生、吴征、钱壮飞、胡底全部下到部队去,检查部队编组磨合情况。连唐星樱都领着赵小曼、晶晶到后勤司令部各部门去督促工作,详细检查每一个环节,力争减少纰漏。
大军行动,粮草先行,虽然我军后勤保障简单,口粮也基本上有各部队自行携带,但辎重团的任务还是很重。好在教导师已经实现驮马化,各旅、团、营都有自己的辎重部队,武器弹药和粮食全部由骡马驮运,但辎重团的任务仍然繁重,何况长途行军,又要保密,单是驮马嘶叫一项就够烦人的。
唐星樱领着赵小曼和晶晶到辎重团的时候,团长杨唯正在召开作战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如何保证行军中的保密工作。又是夜里行军,又是不准打火把,一方面盼望月明星稀方便行军,一方面有盼望夜黑如漆便于保密,把个杨唯作难的死活不下。
这一见唐星樱来,杨唯忙敬礼报告,把开会要解决的问题也说了一遍。
三个女同志自然是不懂这些,只能安慰杨唯,让他发动干部战士想办法,务必保证几千匹驮马和物资辎重的安全。
见在辎重团帮不上忙,三个人一商量,就去了野战医院,看望伤员了。
赵小曼在韩城被戴维等六个美国佬纠缠时,情急之下,喊刘一民救她,当时她一直拉着刘一民的手不松,直到刘一民说一会儿去她住处看她,才松手离去,期盼着与心上人相聚。不料刘一民再次说话不算数,连夜离去,随后就命令将文工团移交地方。
当时,赵小曼的心都碎了。离开刘一民的日子里,天天晚上都是以泪洗面,原先强压下去的情愫,忽然就山洪一样爆发了出来。但她知道,这辈子想和刘一民走到一起怕是永远都不可能了,哪怕是想求一夕欢聚都不可得。
万般无奈,赵小曼全身心都扑在了鲁艺的工作上。
这次奉调回教导师工作,赵小曼自然是欣喜莫名。回到老部队,见到老战友,见到他,赵小曼觉得这冬天肃杀的寒风都说不出的温煦、亲切,清冷中给人一种奋进的激励。连那些枯木衰草,似乎都涌动着一种渴望春天、渴望春风、渴望春雨的勃勃生机。
这一到野战医院,赵小曼就放开歌喉,《十送红军》、《松花江上》、《三十里铺》、《兰花花》、《走西口》等歌曲连续唱了出来,不但伤员们听的如醉如痴,连唐星樱和晶晶也都深受感染。激动之下,晶晶也给伤员们朗诵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唐星樱不甘人后,大声朗诵了刘一民在茅台镇的题诗。不料,她这一朗诵,轻伤员们竟然齐声背诵开了,唐星樱这才知道,战士们是多么爱戴自己的丈夫,恐怕他的所有诗作战士们都会背诵。
果然,稍停了一会儿,就有战士站出来,朗诵刘一民小水之战时写下的七律,接着就有战士朗诵刘一民在榆林红石峡的题词。
陈同正为凌昆忙于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不能全身心在医院做思想工作发愁,一见赵小曼和晶晶如此受伤员们欢迎,马上就要求唐星樱向师长、政委汇报,能不能派赵小曼和晶晶暂时来医院代理政委、副政委,帮助工作。
唐星樱有点为难,这两个人的心思她心里有数,中央又命令她们留在政治部工作,这要是自己开口建议派她们来野战医院工作,恐怕会引起她们误会。
就在唐星樱心里暗自琢磨的时候,赵小曼和晶晶竟然同时说“好”,愿意现在就留下来帮助工作。
唐星樱心里愧疚,觉得自己小看了人,这两个丫头虽然与自己有冲突,但情是情、爱是爱,她们绝对是拉得出、打得赢的优秀干部。当即就表示,回去就向吴司令汇报,请吴司令与师长、政委和蔡主任协商,力争派赵小曼和晶晶两位同志暂时到野战医院工作。
回到后勤司令部后,唐星樱马上向吴征报告了沉痛的请求,说明了赵小曼和晶晶的态度。
吴征想了想说:“这两个同志将来必然另有重任,但现在是长途行军中,野战医院的工作必须加强。我现在去找师长、政委和蔡主任,任命赵小曼同志代理野战医院政委、安晶晶同志代理野战医院副政委。以她们的能力,一定能够胜任。”说完,就直接去找首长汇报去了。
1937年12月9日下午,接到各梯队部队编组完成的报告后,刘一民下达了全军以特战支队为先导、隐蔽东进的命令。师领导随即按照作战计划,下到各梯队,随部队行动。
晋北的冬夜,朔风刺骨。
特战支队几千名战士,打着火把,排着整齐的队列,等候教导师师长、党委书记刘一民前来送行。
远远地,一行火把队伍沿着大道从远方快速驰来。渐渐地,奔来的骑兵部队接近了特战支队。
李凌风、王大湖、王同生一拍战马,同时驰出,上前迎接。
见到刘一民,李凌风在马上一个敬礼,大声吼道:“报告师长,特战支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刘一民还礼后,打马从队伍前面缓缓走过,然后,圈马立于队伍中间,大声吼道:“同志们:日寇侵华以来,杀我人民,辱我姐妹,占我河山,夺我家园,无恶不作,血债累累!身为中**人,此时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我们特战支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放眼天下,罕有敌手!我命令你们,做全军先锋,为全军开路,向敌人心脏杀去!用鬼子的血洗刷我们的刺刀,用鬼子的头祭奠死难的同胞。杀他个血流成河,打他个屁滚尿流!你们回答我,能做到不能!”
回答他的是雷鸣一般的吼声:“能!”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吼道:“出发!”
全部骑马的特战支队在干部们指挥下,立即转向,打着火把,向东驰去。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二一七章 纽约的声音(一)
哈雷特.阿班是《纽约时报》驻中国首席记者,从一九二六年到中国担任《纽约时报》驻华北记者开始,中国发生的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通过他的笔触,传递到《纽约时报》,传递给全球大众,甚至影响各国对华政策。
在中国时间长了,阿班不但与中国的各路政要关系好,与各国驻华政要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形成了一张关系网。一些大事,如国共谈判等,都是他第一个向美国报道的。
刘一民率教导师在太原消灭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和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消息见报后,哈雷特.阿班先是不相信,因为中日军队实力差距在那里放着。作为老资格的新闻人,阿班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这个新闻确实太重要,阿班不愿意错过。于是,阿班向他的朋友宋子文求证。宋子文回答很简单,确实是事实,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战旗和他们司令官的佩刀现在就在南京军委会作战室里,欢迎中国人民的朋友哈雷特.阿班先生随时去参观。
这下阿班知道事情是真实的,因为日军的战旗和指挥官的佩刀都是部队的象征,只要不是全军覆没,就不可能落到对手手里。
哈雷特.阿班不再犹豫,迅速写出了《皇军之花凋谢在汾河岸边》等一系列文章,发回《纽约时报》刊登。
这天早上,哈雷特.阿班在上海百老汇顶层的住所迎来了两个客人,亮明身份后,哈雷特.阿班才知道来人是日军驻上海的宪兵。两个日军宪兵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职务,然后就用英语滔滔不绝第介绍日军进攻中国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为了帮助蒋介石政府**放共。
不等日军宪兵再说,哈雷特.阿班就打断了他们,质问说,既然是帮助蒋介石政府**放共、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什么又与蒋介石的部队大战?
两个宪兵说是蒋介石政府不合作,还纵容反日活动,大日本帝国此举只是为了教训蒋介石政府。
哈雷特.阿班还要再说,两个日本宪兵不耐烦第制止了他,告诉他,他的报道不符合中日交战实际,有肆意诋毁皇军的嫌疑,必须为皇军恢复名誉。如果和雷特先生拒绝的话,大日本皇军不能保证哈雷特.阿班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安全。
哈雷特.阿班怒极大笑,笑完,问两个日本宪兵这是不是威胁。
两个日军宪兵不置可否。
哈雷特.阿班看了看两个低矮的日军宪兵,漫不经心地说:“你们自问有挑战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胆量么?”问完,也不管日军宪兵有何反应,拿出一支古巴雪茄,点上,吸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两个日军宪兵。
两个日军宪兵见哈雷特.阿班不受威胁,对视一眼,从皮包里拿出十根小黄鱼,其中一个说道:“哈雷特先生,只要你答应不再报道皇军战败和屠杀平民的消息,你就是大日本皇军的朋友。这些酬劳只是一部分,以后皇军会按月给你支付美元作为酬金。请你收下。”
哈雷特.阿班见日军竟然向他行贿,气的浑身发抖,直接说:“我知道你们向许多外国记者行贿,但我哈雷特是美国记者,我有自己的准则。要是我收了你们的钱,以后我写的东西就没人看、没人信了”。
两个日军宪兵见哈雷特.阿班软硬不吃,只好悻悻离去。
阿班不知道,他的报道在《纽约时报》刊登后,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姑娘竟然以此为契机,在纽约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援华运动。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都市和港口,但它的历史很短。1524年,意大利人弗拉赞诺来到了曼哈顿河口地区最南端的印第安人居住点。过了几十年,英国人哈德逊沿河而上进行探险,他的名字便成了这条河的名字。
到了1626年,具有海上贸易经验和冒险、贪婪特性的荷兰人,用价值60荷兰盾的新奇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曼哈顿岛,变成贸易站。荷兰人把曼哈顿岛叫“新阿姆斯特丹”。到了1664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里,起名叫纽约,意思就是新约克郡。1686年,纽约正式建市。到了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就设在纽约,这里也是他就任美国总统的地方。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纽约已经成了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美国金融、贸易、制造、文化、艺术、旅游的中心。
三十年代后期,纽约已从经济危机中慢慢复苏,到处都是开工的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和满地废弃的旧木材,构成了这个城市的主弦律。
倪华是从《纽约时报》上看到刘一民率教导师消灭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和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消息的。
倪华自从把民华国际贸易公司的管理权交给中央派来的干部后,已经知道刘一民结婚的事情了,后来也知道了刘一民有了孩子的事情。虽然心里刀割一样疼痛,她还是一如既往第帮助公司处理一些事物,平时把精力都到学习上,至于那份爱,已被深深埋在了心底。
有时她也想,要是自己回国硬把刘一民抢回来是不是过分,毕竟他已经娶妻生子。加上自己的家庭背景复杂,刘一民的压力很大,真要硬逼他离婚,恐怕会把事情弄糟。
想想就觉得没意思,还不如就留在美国,献身医学事业。
此时,倪华的博士学业已接近尾声,正在等候论文答辩。她的导师道格先生非常欣赏自己这位来自东方的天使一样的弟子,多次征求她的意见,希望她能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工作。道格先生说,以她的天资,绝对能在医学上大放异彩。
看了报纸,倪华再也坐不住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战友正在和日本侵略者浴血拼杀,自己决不能无所作为。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自己的祖国,帮助自己的爱人和战友。至于能不能和刘一民结婚,现在倪华已经不考虑了。她认为刘一民本身就是自己的丈夫,自己就是他的夫人,两个人早已在华清池两情相许,何必要什么结婚仪式呢?退一万步讲,即令这一辈子刘一民再也回不到她身边,她也要为抗日、为正在与敌人拼杀的丈夫和战友尽自己的责任。
下定决心的倪华,连续两天都在想怎么做才能吸引美国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抗战的支援。想来想去,她决心公布自己刘一民夫人和教导师野战医院副院长的身份,利用报纸、电台,呼吁华侨和美国人民行动起来,支援中国。然后再联系留美学生,组织捐款,采购国内急需的物资设备。动员华侨,回国参战。
她先去找了道格先生,要求尽快进行论文答辩。
作为博士导师和全美著名医学专家,道格先生有着很高的声望,与美国高层有许多交往。这一听倪华的请求,道格先生就惊奇地问倪华为什么这么着急答辩,因为论文答辩需要请别的大学和医院的专家参加,学院已经安排好了时间,不能随意更改。
倪华的心已飞回了战火纷纷的中国,飞到了正战斗在最前线的刘一民身边。听道格先生这样说,倪华就把自己要尽快完成学业,回国参加抗战的想法和盘托出。
道格先生很吃惊,倪华的天资很好,是他很中意的弟子,如果留在美国,必然会在医学上有所建树。他已经多次向倪华表示让她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的意见,这一听倪华要回国参战,忙摇头说no,告诉倪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虽然为祖国尽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倪华回去与战局无补,还不如留在美国从事医学研究,这同样是为祖国做贡献。他无论如何不能同意自己培养的优秀弟子可能命丧野蛮的黄皮猴子的炸弹下。
倪华见说不通导师,只好拿出一沓《纽约时报》,把报纸上报道的日军侵华暴行给道格先生看,末了,选出报道教导师太原大捷的文章,请道格先生详细看。
等道格先生看完,倪华告诉他,这支消灭日军四个旅团的英雄部队的长官刘一民,就是她的丈夫。她本人就是这支英雄部队的野战医院副院长。感谢导师对她的指导,现在她要回部队去,与丈夫并肩杀敌。等打败日本鬼子,她一定会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来看望恩师。
听的道格先生嘴都合不住,连说:“上帝啊,我的可爱的天使发烧了,说的都是胡话。”
倪华又重复了一遍,道格先生这才知道自己的弟子原来真的是一名中**人。倪华趁势把自己打算在美国组织募捐、扩大宣传,争取美国人民、美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的计划说了出来。
道格先生听完后,感伤地说:“亲爱的倪,你是我最好的学生,可是我不能那么自私,我想,我还是支持你回到你的祖国、回到你爱人身边的好。我年龄大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你不能。我希望你能记住你的承诺,等打败黄皮猴子后,回美国来看我。”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倪华也是一阵感伤,抱着导师痛哭一场。
哭完了,道格先生挂通了《纽约时报》社长索尔兹伯格的电话:“亲爱的索尔兹伯格,我要告诉你个惊人的秘密。你报纸上报道的那个消灭日军四个旅团的中国将军刘一民,是我的学生倪华的丈夫,倪华在我这里取得了博士学位,她本人就是那支英雄部队的野战医院副院长。请你安排个记者见面会,我的学生有话要对美国人民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