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日本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华北和上海两条战线上同时组成两场大规模会战,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快速歼灭中**队主力。
改编会议结束后,红军各部队进入改编阶段。许多红军干部战士想不通,和国民党打来打去,结果自己却变成了国民党部队。
红军各部队领导都亲自给干部战士做工作,讲团结抗日的重要性,讲改编的重要性。贺龙说我们是白皮红心,刘伯承说无论我们穿什么衣服、带什么帽子,我们都是**领导的队伍,蒋介石指挥不动我们。
8月31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编成,下辖第一军、第二军和直属部队,总兵力达28万人。其中,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辖谷寿夫第六师团、土肥原贤二第十四师团、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重炮兵第一、第二旅团,及其它特种部队。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辖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下元熊弥第一八师团、重炮兵第六旅团及特种部队。方面军直属第五师团、一九师团、原华北驻屯军旅团、特种部队、临时航空兵团。原属关东军的第一、二、十一旅团,视作战地区的运用,配属华北方面军。
本来,日军大本营是想让阿部信行大将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但是,为了释放由于“二二六事件”而被关在监狱里的真崎甚三郎大将,不得不把批准逮捕真崎甚三郎大将的寺内寿一调开,就只好让寺内寿一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了。
寺内寿一出身名门,其父寺内正毅伯爵、元帅是明治元勋,曾任日本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寺内寿一长相与他父亲一样,头重脚轻,五短身材。已经48岁的他,头部已高度谢顶,留着八字胡,如果不穿军装,很多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日本学者,只有那眼睛里掩饰不住的一丝凶光,暴露了他的豺狼本性。
作为嫡子,寺内寿一没有辜负其父希望,陆军大学毕业后,有过基层部队工作经验的他进入了参谋本部,又获得去德国学习工作机会,对德军又深入研究。回国后,稳步晋升,是日军的重要将领。1936年发生的“二二六事变”,把寺内寿一推上了陆军大臣的高位,让他亲自领导了日军“肃军”运动。
这次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主要任务是:“占领平津地区及其附近要地,并确保该地区之安定。挫伤敌之战争意志,获取结束战争之局势,迅速歼灭河北省中部之敌。”
可惜,寺内寿一有他自己的战略思维。这个陆军大学毕业、参谋出身的大将,和他的那些骄横无比的同学们一样,都是一群政治上白痴、战略上懵懂、战术上比较精到的家伙。在寺内寿一看来,积弱不堪、四分五裂的中国,就是帝国未来发展的基地。凭着日军的空中优势、火力优势和机动优势,一个月就可以征服中国。因此,接到任职命令后,他就构思了自己的战略蓝图,那就是在华北歼灭中**队主力,然后挥师南下,占领济南,拿下徐州,沿陇海线东进,再南下与华中方面军会师武汉。因此,他决心速战速决,前进、进攻,凭借手中精锐,彻底征服中**队。至于大本营划定的作战限制线,他根本就不屑一顾。
现在,这个老鬼子就坐在天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看着会议桌两旁端坐的将领,寺内寿一心里一阵恍惚,自己统帅的可是日本自日俄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支海外作战部队了。这么强大的力量,如果不在华北进行一场历史性决战,迅速让中国屈服,就太对不起天皇对自己的信任了。
于是,寺内寿一微笑着讲了短短几句话:“诸位,支那过去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压得天皇子民抬不起头来。现在,他们已经是东亚病夫了,可是他们怀里还抱着一块无比珍贵的美玉,那就是广袤的沃野、美丽的城市、无尽的矿藏、数不清的少女,等着我们这些天皇的勇士去征服,把美玉夺回来,打上大日本帝国的印记。我方面军兵力占帝国陆军总兵力的二分之一,拥有航空兵和特种兵,战力强劲。我期待诸位努力,为天皇陛下建立勋业。”
参谋长冈部直三郎中将坐在一边,心里想,司令官阁下不愧是军中宿将,不愧是寺内正毅元帅的嫡子,不愧是做过陆相的人,这话说得高啊!
寺内寿一讲完,下面的一群将官人人两眼放光,好像眼前就有一个皇家妙龄公主脱光了衣服翩翩起舞一样,但想归想,军中礼仪是不能少的,就一起起立,弯腰低头,“哈伊”不断。
寺内寿一摆摆手,让这群天皇勇士坐下,就直接下达了“进入易州、定兴、白沟河镇、霸县及马厂附近一线、为进攻保定、沧州作准备的战斗命令”,准备与中**队进行华北决战的命令。
下达完命令,寺内寿一想起上任后还没有到北平街上视察一番呢,就带着参谋长冈部直三郎中将和一群参谋,离开了设在铁狮子胡同原段祺瑞执政府的司令部,分乘几辆轿车,在卫队护卫下,视察北平城了。
这个时候的北平城,死气沉沉的。除了那些汉奸,其他人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也被日军核查人口、强化治安搞得人心惶惶。许多商店都已经关门,但在日军的威逼下,不得不开门。不过,大多数商店都是下午5点左右就早早关门了。
寺内寿一一路行来,只有租界内还比较繁华,其他地方都是一片萧条,这老鬼子就想,等战事告一段落,得马上找那些愿意合作的中国人,成立政府,恢复市面繁荣,好昭示大日本帝国不但武功强盛,文治也是一流的。
到一片市场附近,寺内寿一示意停了车,领着一群人进里视察了。
这个时候,两个日军士兵正在一个肉摊前买肉。卖肉的摊贩本来一见鬼子,就想收摊,可惜来不及了,只好应付了。
摊主听不懂鬼子叽里呱啦的鸟语,只好按着鬼子比划的手势切了一块。
那两个鬼子见切的有点少,就又是一阵叽里呱啦和比划,摊主只好又切了一块,合到一起一称,正好三十斤。
两个鬼子把肉放进筐里,掂上就走。摊主实在是心疼,又怕鬼子翻脸行凶,想了想还是跑出来拦住了两个鬼子,不停地鞠躬。
一个鬼子从裤兜里摸出一枚钢币,扔到了摊主面前。
摊主一看,这钢币只相当于国币的一分钱,就赶忙不停地鞠躬。
那鬼子有点不耐烦了,又摸出一枚钢币,扔了过来。
摊主想,30斤肉啊,难道只值2分钱?就继续鞠躬不已。
这下两个鬼子不干了,一个取下刺刀,转身走到肉摊前,拿过摊主的磨刀石,就一下、一下地磨开了。
摊主吓得脸色苍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两个鬼子掂上肉就往外走了。
这个时候,寺内寿一和冈部直三郎等人就站在一边,把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冈部直三郎怕司令官认为这两个士兵败坏了军纪,有损大日本皇军的威严,不利于北平治安,就想拍马屁,表现一把。一示意,卫兵就把那两个士兵拦住了。
冈部直三郎走上前去,噼里啪啦就打了两个士兵十几个耳光,命令他们照价付款。正在这时,他听见司令官咳嗽了一下,回头一看,司令官走了过来。忙垂下手,退到了一边。
寺内寿一走过来,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抚摸了一下两个士兵被打肿的脸,微笑着说:“占领者是不受约束的,天皇的勇士只能用刺刀去征服,而不是和小贩斤斤计较,向被占领者付钱。要知道大日本帝国的资源是有限的,钱要用在购买钢铁、石油上。你们的,明白?”
两个士兵马上就立正哈伊,然后就得意洋洋地跑过去吧摊主钱匣子里的钱都抢光了,兴高采烈地掂着肉走了。
寺内寿一看得眉开眼笑,用手摸着下巴,连说“约西!”说完,转身又对冈部直三郎说:“我们需要的是摧毁支那人抵抗意志的勇士,而不是受军纪约束的模范士兵。”
接下来的几天,寺内寿一非常郁闷。因为他和大本营都判断中**队一定会把主力放在华北与日军决战,因此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华北方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此时已听从了幕僚们的建议,将主力东调,在上海方向与日军会战,借此挽救华北危局。在华北采取的是守势作战。而部署在华北一线的**,又分属几个系统,打仗的时候指挥不统一,形不成合力,但撤退的时候却是异常的迅速。
寺内寿一想决战找不到对象,自然是一腔怒火,便决定主动出击,捕捉中**队主力。九月四日,寺内寿一命令香月清思第一军沿平汉铁路南下发动主攻,第二军沿津浦路南下,然后向西攻击,形成左翼的助攻,方面军的直属部队第五师团,由山西迂回,进行右翼的围攻,日军的作战目标是兵分三路,企图在河北保定附近进行合围,以歼灭中**队主力。
此时,**在河北中部的布防是:第一战区的中央军卫立煌部与西北军孙连仲的部队,共同防守平汉线;宋哲元二十九军防守津浦路;石友三、韩复渠防守津浦路。
双方这样的阵势,想在河北中部会战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9月6日,红七军团在韩城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中央、中革军委改编命令,进行改编动员。
会议由罗荣桓主持,蔡中宣读完中央命令后,又宣读了教导师整编命令,将各旅统一改称“中华民国陕西抗日民主特别行政区教导第x旅”和教导炮兵旅、教导骑兵旅,简称“教x旅”。原军团直属各部队,改称“教导师xx团”。
蔡中宣读完命令,马上就有干部提出,老子不当白狗子,白狗子杀了我们多少人,这革命来革命去,把老子革命成白狗子了!老子红军照样可以打日本鬼子。
刘一民见干部们情绪激动,就站起来说到:“同志们,我们红军改编成**,大家想不通情有可原。我本人也非常不愿意戴着青天白日的帽徽,恨不得把它扔了。可是,现在日本鬼子已经打过来了,很快就会打到我们对岸的黄河边。如果我们不和国民党联合,那就还是一个内战的局面,正好被日寇各个击破。为了抗日,我们只有改编。大家放心,我们虽然穿的是**的衣服,但我们的心依然是红军。等打败了日本鬼子,我们再和蒋介石算账,有仇报仇,有冤伸冤,绝不放过他们!”
这一说,干部们才渐渐平静下来。
9月8日,教导师在韩城举行抗日出征誓师大会。
天下着细细的小雨,九万多人就列队站在韩城郊外的一大片空地上。突然,从第一旅第一团那里传出了朗读《抗日三字经》的声音:
“倭人性,最难测,惧强权,欺软弱,实好战,伪共荣,谋扩张,图作恶。神州兴,汉唐盛,四海平,倭人惑,遣特使,来朝贡。学文化,学礼仪,学制度,学典籍。炎黄人,最忠厚,对倭人,行仁义。殊不知,藏鬼计,笑脸后,隐杀机。宋元后,国力微,倭人性,露狰狞。至明初,终成寇,扰我民,掠我物。秀吉王,够猖狂,占高丽,始扩张。戚家军,最英勇,逐倭寇,显豪雄。清帝国,弱无能,倭国势,日益盛,吞并心,日渐成。甲午战,北洋灭,马关约,台湾别。至此后,我势微,列强欺,九州危。民国初,更嚣张,廿一条,显猖狂。九一八,最堪伤,东三省,付苍狼,国已破,家何安,失妻子,丧爹娘。”
很快二团、三团、二旅、三旅,各部队按顺序都开始朗读了,声音震天。
七点钟,刘一民、罗荣桓、曾中生、蔡中登上主席台。
刘一民摘下红军帽,换上**帽子,大声说道:“我宣誓: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富强,为了同胞幸福,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一定要抗战到底,把侵略者赶出去!”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八七章 袭占太原(一)
在八路军各部誓师出征的同时,红军总部对陕西防务进行了调整,罗炳辉率保安师驻守广元、甘南、天水一线,董振堂率警备师驻守商洛、渭南,115师独立旅驻守西安、咸阳,129师独立旅驻守延安、铜川,120师独立旅驻守榆林地区。留防部队主要任务是防止日军从绥远、宁夏方向向陕西进攻,必要时候也过河支援作战。三个主力师作为第一批渡河参战部队,各率两个正规旅赶赴前线。教导师、独立师全部上前线,但两师因为属于中华民国陕西抗日特别区政府地方保安部队,不属于第八路军战斗序列,过河参战还需要与第二战区进一步磋商,就作为第二批过河参战部队,在韩城附近集结待命。
防务调整后,115师作为八路军先头部队,于8月30日渡河,在临汾乘火车北上晋北去了。129师、120师也于9月10日前后分别渡过黄河。
刘一民干急没有办法,只有眼睁睁地看着115师、129师、120师踏着自己搭建的浮桥渡河北上,心里一面埋怨主席说话不算数,没有让自己做先头部队,一面骂蒋介石王八蛋,不给能征善战的红七军团正规编制,捎带着骂阎锡山不开眼,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教导师很能打么?
想起后世电视剧《亮剑》里说的,李云龙部当时没有正规番号,晋绥军河防部队不让过河,李云龙是用机枪逼着晋绥军岗哨,让自己的部队过去的。刘一民就忍不住想把晋绥军河防部队缴械,然后大踏步北上抗日。但想了想还是算了,他现在不是一个小兵,也不是什么小团长,而是手握重兵的教导师长,这违抗军令、与友军冲突的事情不是他应该干的。再说,都是当兵的,手里都拿着子弹上膛的家伙,你要是敢强行过,那必然会引起擦枪走火。现在是什么时候?日本鬼子都杀到家门口了,前线将士正在拼命流血,可不能制造冲突。
其实,刘一民不知道,阎锡山此时四处搬兵,哪里还管什么正规番号还是地方保安部队番号,根本就没有不让他的教导师上前线的道理。只不过,在阎锡山的印象中,这个刘一民不好惹,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怕打走日本鬼子后,刘一民赖在山西不走,挖地三尺,把军工厂之类的东西都搬走了,才不让教导师进山西的,捎带着连独立师都上不了前线。要是刘一民知道是自己的恶名惹来的麻烦,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周副主席和彭老总已先期过河,在太原会见了阎锡山,确定了八路军不担负正面作战,配置侧后袭击敌人的作战原则。这个原则也是周副主席、朱老总在最后一次与蒋介石面谈时确定的。
按照军委确定的八路军作战原则,就是敌后山地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是这样论断的:抗日战争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因此,首要任务是动员武装人民,只有武装动员人民,大打人民战争,与敌持久作战,才能最后赢得抗战胜利。
9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刘一民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此时上海淞沪战场中国士兵正在和日本鬼子拼命,晋北方面,激战正酣,平型关战役已拉开序幕。再这样坐等下去,那日本鬼子就会象历史上一样,占大同、破平型关、娘子关,攻占忻口,拿下太原的。
刘一民再次致电**请战,并致电周、朱、彭,要求尽快与阎锡山协商,安排教导师赶赴抗日前线。
罗荣桓见刘一民急的立坐不下,就笑着问他是不是沉不住气了?
刘一民说:“政委,晋北局势不容乐观。这打仗最怕的就是指挥不统一,现在表面上看,我军在晋北兵力不少,但分属几个系统,这是会战最忌讳的。如果全部是我们八路军,小日本虽然强横,但想通过晋北天险恐怕也很难。现在都是杂牌军,而敌人又是日军最精锐的坂田师团,火力强大,我怕日军很快就会突破我军防线的。”
一边的曾中生吸了口烟,闷声说道:“板垣第五师团出其不意地奔袭平型关,阎锡山在大同组织会战的计划彻底失败,雁门关重兵集团成了无用之兵,平型关又异常空虚,阎锡山不得不回师防守平型关。结果造成大同13日被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攻占。阎锡山的这个老同学不简单,一下子就打在了阎锡山的要害。好在平型关地形险要,晋绥军又是保家之战,还有我们的115师、129师配合,应该能相持一段时间的。”
刘一民心里现在其实也七上八下,按照历史,平型关战役很快就会结束,但现在115师实力强横,**、刘伯承又都是兵法大家,说不定在平型关能重创日军,打消其南下攻占太原的企图呢!但是,他也知道,无论**也好,**、刘伯承也罢,都绝对不会把部队放到正面阵地上去挨炸弹的。恐怕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在侧翼和后方伏击敌人。这样的话,单靠晋绥军、陕军,绝对守不住阵地。这也不是说他们战斗力不行,而是敌人的空中优势太大,火力太猛,就是把115师全部拉上去,拼光了,也不一定能守住。这抗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时候把骨干拼光,才是最大的傻子。
想到这里,刘一民就说:“平型关一线的失守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再坚固的工事,也经不住航空炸弹的轰炸。我们现在就要考虑太原失守后怎么办,这抗战得一段时间打,我们要在抗战中间不断消耗敌人,壮大自己。这里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罗荣桓接到:“是,还是**说的好,要建立敌后根据地,动员发动群众起来同日寇做斗争,这样才能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刘一民不再说话,领着几个人研究地图去了。
9月28日,总部通报了115师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在韩城附近待命的教导师、独立师的干部战士备受鼓舞,请战书、决心书雪片一样飞向师部。驻地附近的老百姓甚至放起了鞭炮,扭起了秧歌。
此战我115师选择有利地形设伏,共歼灭敌人1500余人,无一漏网,无一俘虏,我军伤亡1200余人。
看了电报,刘一民倒吸一口冷气。那么好的地形,115师现在的兵力、火力和历史上又不可同日而语,竟然伤亡这么大。这第五师团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横,要是让他们展开兵力,在火力掩护下进攻的话,那115师的伤亡恐怕就更大了。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历史上平型关伏击战曾经逃脱了一小部分敌人,这次他们一个也没有跑出去。
果然,总部很快又传来了**的战斗分析,**在分析中认为,与日军不能正面硬抗,必须开展山地游击战。
能让喜欢运动战、歼灭战的**认识上产生这么大的转变,刘一民知道,那是因为日军给我军带来的伤亡刺激了**。
10月3日,朱老总发来电报,通报我军已于10月2日全线撤退,平型关战役结束,我120师、115师、129师已在敌后展开,积极袭扰敌人。同时命令教导师、独立师迅速动员,等候命令增援山西。
刘一民默默无语,脱下军帽向北方鞠了个躬,为在平型关与敌生死相博、慷慨赴死的英雄们致力。他知道,在平型关战役中,除了115师牺牲的老红军外,守卫原平、为平型关布防争取时间的姜玉贞旅全体阵亡;守卫鹞子涧的程继贤团与敌反复拼杀,全团全体阵亡;守卫茹越口的梁鉴堂旅全旅基本拼光,最后,阵地被敌突破时,梁鉴堂旅长率领最后一个营三百人扑了上去,无一生还。
曾照又派人送来100具火箭筒、4000枝八一自动步枪、200挺八一轻机枪和大批弹药,还送来了按照刘一民要求研制的步兵定向地雷、反坦克地雷。
刘一民给曾照发报,重申以后没有命令,就不再生产枪支,集中力量生产炮弹、子弹、手榴弹、地雷、炸药包。然后,将火箭筒全部分配给一、二、三旅和骑兵旅,步枪也全部装备一、二、三旅。
10月15日,蒋介石终于同意周恩来的提议,命令将南方红军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委任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11月2日,忻口会战由于东线娘子关被突破,日军进逼太原,我军被迫结束忻口会战,回防太原。
阎锡山这个时候想起周恩来、朱德的建议了,想起了那个一个团打何健三个师的刘一民了,马上这山西就要成日本人的了,还怕刘一民挖地三尺么?于是,我们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终于急电**,恳请**增派有力部队入晋作战,支援山西战场,点名请刘一民将军率所部入晋增援。
收到阎锡山电报后,**心里暗笑,这个阎老西现在才醒悟,要是早点让刘一民上战场,恐怕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就不是这结局了。既有如今,何必当初?看看,这么长时间,一直让教导师在韩城待命,把刘一民都快急疯了!
笑归笑,**再三琢磨,觉得刘一民不会按照中央决定的山地游击战精神去执行,他喜欢的是什么不对称作战、什么特种战,喜欢全歼,让敌人无一漏网。这要是对国民党军作战到无所谓,**士兵的战斗意志很一般,自然不是刘一民所部的对手。但这日本军队可不一样,据**报告,日军是死不投降,临死前还要破坏武器,想法与我军战士同归于尽。红军建立以来第一次遇上如此强悍的对手!加上他们飞机那么多,炮火那么强大,士兵战术动作、射击水平、拼刺能力那么强,可不能蛮干!115师伏击战伤亡那么大,就说明了一切。还得敲打敲打刘一民,让他不要过于自信、过于冒险。要知道,他的教导师可是红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啊,损失不起!
**给刘一民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分析了忻口战役后敌我态势,点明115师平型关伏击战中,日军辎重部队战斗意志都如此强悍,遇上其精锐时务必小心。重申中央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创建敌后根据地、发展壮大八路军的精神,命令务必传达至营以上干部。叮嘱刘一民,身为高级将领、高级干部,一切要从全局考虑,万不可被对敌人的仇恨冲昏头脑。最后,**鼓励刘一民,率领教导师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坚决消灭日寇,为全民族抗日树立榜样。
11月6日中午两点,八路军总部电令教导师、独立师立即出动,迅速渡过黄河,入晋作战。教导师可前进至太原平遥一线,有独立作战权。独立师至汾阳一线待命。
1...136137138139140...8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