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白袍总管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萧舒
确实能生出内力,可惜迅速被周围灵气所吞噬,他很快停下,知道徒劳无功,这一方世界确实无法施展内力,没有了内力,武功也仅是技击之术。
这便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差距,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则武功越强,但同样意味着武功的势微,像如他所在的现代世界一般,武功再厉害,当一个保镖而已。
佛法神通犹在,不受灵气侵蚀,他一闪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出现在另一座山峰,已然出去了十几里,然后下一刻又跨过十几里。





白袍总管 第2911章 讲经(一更)
两人穿过了三座月亮门,终于来到一座幽静的禅院内。
小沙弥合什一礼:“师叔,定如师父来了。”
“请进吧。”平和沙哑的声音响起。
小沙弥推开大厅的门,里面是一间竹席铺就的大厅,两个蒲团摆在两边,一个蒲团上坐着一个身形高瘦,相貌清癯的老僧。
老僧须眉皆白,修长的眉毛耷拉过眼角,出现在两腮,双眼亮如晨星,仿佛能够看透人心。
楚离合什一礼:“小僧定如,见过虚夜大师。”
虚夜大师双手捧起佛珠,站起来躬身奉还给楚离:“阿弥陀佛,老衲愧不敢当。”
他一触摸佛珠,便感觉到神圣气息浩瀚若海,无穷无尽,不可揣测,便知遇上了高僧,而此时看到楚离,他更确定眼前这年纪轻轻的和尚的佛法之深,远远不是自己能比。
佛法精深之人,感觉会更加敏锐,对于对方的佛法修行深浅感应极清晰,超过对方的话,一眼便能看透对方的修行深浅,若是看不透,那便是超过自己。
眼前的定如和尚站在那里,在他眼中却是金光闪动,仿佛一尊金身佛像站在眼前,而且他还能看到他背后隐隐约约有光圈。
这便是佛陀再世,菩萨转生,容不得怠慢。
楚离微笑接过佛珠,放回手腕,坐到虚夜大师的对面,微笑道:“小僧素来不出山,在深山中随师父修行,对外界一无所知,若有失礼之物,虚夜大师海涵才是。”
虚夜大师摇头,缓缓说道:“大师佛法深湛,老衲佩服,自愧不如。”
楚离笑道:“虚夜大师何必谦虚,大师之名云鼎城内无人不知,佛法深厚,且讲经最殊胜。”
“惭愧。”虚夜大师摇头微笑:“不知定如大师修的是哪一法脉?”
楚离道:“小僧也不知,师父不说,小僧也只好埋头修行。”
“大师修为深厚,不如在咱们寺内停留几日,开坛讲经,利益大众。”虚夜大师笑道:“也好让弟子们受佛光普照,超脱苦海,进入彼岸!”
楚离慢慢点头:“……也好。”
他随后又道:“不知虚夜大师可知飞升之法?”
“飞升?”虚夜大师一怔,慢慢点头:“飞升之法无外乎功德圆满而已。”
楚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每一界便有每一界的规则,天地法则,看来这一界的飞升之则便是功德圆满,与下一界的相似,不过下一界的飞升之法更多,这一界更狭窄。
虚夜大师道:“不管是咱们佛门还是道门儒家,想要飞升,唯有这四个字而已,只能在这四个字上下功夫,可惜世间之大,想真正达到功德圆满近乎不可能。”
楚离眉头挑了挑:“这是为何?”
“飞升需要的功德太过庞大,即使开宗立派,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想达到功德圆满也近乎不可能,唯有寄托于来世继续积累功德。”虚夜大师摇头道:“可胎中之谜难破,往往前世功德后世消,甚至罪孽缠身,真正能功德圆满飞升的,百万年来不过一两人而已。”
楚离道:“有哪一两人?”
“一是天野大师,自西而来,将佛法传入咱们东土,另一位是灵耀大师,助咱们大禹朝太祖建国立邦,百万年不衰,皆是无上功德。”虚夜大师摇头道:“如今世道,虽然也有战乱,可远不能与当初大禹太祖立朝的功业可比,纵使身为国师,也难建立无上功德。”
楚离道:“这两位大师飞升而去?”
“是。”虚夜大师道:“这是确切无疑的,正史有载。”
楚离慢慢点头。
看来在这个不能练武的世界,唯有以功德取胜。
他一身功德已经不足够多,否则不会凝聚出圆光神通,破一切法,但现在看来,想要从这一世界飞升,差的功德太远。
况且他当初在准提道场化去了太多功德。
虚夜大师道:“自二位大师飞升之后,再无一人能飞升。”
楚离叹道:“可惜。”
“难道定如大师想要飞升?”虚夜大师道。
楚离慢慢点头:“这是家师的夙愿,也是小僧的愿望。”
虚夜大师皱眉沉吟道:“那只有积累功德这一条路,不过功德有大小,弘法是第一功德,或大师能成为国师的话,想必功德会更庞大,也更有希望,……或者去域外,如今大禹朝外部虎狼林立,皆想将大禹朝吞没,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楚离沉吟不语。
虚夜大师笑道:“不管如何,开坛讲法都是一桩盛事,功德无量。”
“好,那小僧便开坛讲法。”楚离笑道:“虚夜大师安排吧。”
“那便在三天之后罢。”虚夜大师道:“足够宣扬出去,让更多的善男信女们沐浴佛恩。”
楚离微笑点头。
虚夜大师道:“那大师便请住下,老衲还要向大师请教佛法。”
“彼此切磋。”楚离笑道。
他也想知道这个世界的佛法,还有别的风土人情,虚夜大师一看便知学识渊博,是最好的人选。
——
三天之后的清晨时分。
报恩寺内人头涌动,大雄宝殿外已经坐满了三百多个信众,虚夜大师与九个中年和尚坐在众人前头,楚离则坐在大雄宝殿的台阶上。
他盘膝坐在黄色蒲团上,平静的看着众人。
信众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富贵之人,也有贫贱之人,皆好奇的看着楚离,玩味打量。
他们看到楚离的年轻,皆心下嘀咕,但是出于对虚夜大师的信任,觉得虚夜大师不会打诳语,既然说眼前这小和尚是得道高僧,那应该便是一位高僧。
只是这般年轻的和尚,到底能高明到何种程度,他们委实好奇。
楚离轻咳一声,合什微笑:“各位信众,小僧定如,今日有缘在此相会,共同领略佛法之妙,沐浴无量佛光,幸甚幸甚。”
众人皆合什。
楚离道:“今日小僧要讲的是金刚经……”
他话音乍落,众人顿时恍惚,再清晰过来时,眼前景色大变,却是坐在一座山林之间,而楚离则是坐在一朵硕大的莲花之上,莲花散发着柔和的白光。
众人再看自己所坐,也是一朵朵白色的莲花。
莲花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沐浴着这白光,顿时头脑清晰,楚离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清晰的记在脑海里,稍一回想便想起来,不会忘记。




白袍总管 第2912章 欲行(二更)
他们心宁神静,大脑好像浸在清冷的泉水里,心被大地稳稳托着,心底深处还有莫名的愉悦,是一种从没体会过的宁静详和与欢喜。
沉浸在这种心境中,楚离的一字一句都清晰的烙印在脑海,并且感悟于心,一道道灵光在心田闪现,加深了心中的宁静与欢喜。
随着讲经,楚离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金光,贴近身体皮肤处是白光,越往外面越金黄,声音变得柔和悦耳,字字如玑珠,直透他们心底。
他们无不生出皈依敬服之意,仿佛佛祖亲临。
金刚经不长,楚离即使讲得从容,娓娓道来,徐徐如风,还是很快便讲完,在他们的感觉中,好像仅仅是一瞬间而已。
楚离合什一礼,闭上嘴巴。
他用的是传经之法,当初在下界练成的妙术,如今精神越发强大,施展起来更加容易,将所有人拖到了自己所创造的幻境内,在这幻境内让他们成为过目不忘、悟性惊人的天才。
众人却觉得余音不绝,个个都沉浸其中,一动不动,嘴角都挂着拈花般微笑,宁静祥和,宝相庄严,仿佛都化为了有道高僧。
半晌过后,虚夜和尚回过神来,合什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他声音雄浑,震动众人心神,皆醒过神来。
虚夜和尚目光奇异的盯着楚离。
他讲经时,也能做到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却是一种精神秘术,乃是他修炼到一定程度,精神强大之后的佛门秘术,也是为了传经之用,利于大众信心坚定。
可他的秘术绝做不到这般境地。
当时进入幻境时,他便清醒过来,想要堪破虚幻,可任凭他怎么清醒,如何的细致观察,都没能找到破绽,而且也无法脱离幻境。
楚离讲完经后,停止了传经之法,他才得以挣脱出来,心下大吃一惊。
他知道楚离的佛法修为深湛,高深莫测,可没想到竟然能将秘术练到这般境界,明知道是假的,仍旧无法破开虚妄恢复清明。
若他心怀歹意,根本不必动手,直接施展这般秘术,足以无声无息的杀人。
楚离微笑不语看着众人。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众人纷纷合什行礼。
他们都感觉到了奇妙,回想先前所听的金刚经,字字句句皆在心头涌动,而且对金刚经的感悟犹在,整个人的心境仿佛被洗涤过一遍,所有的负面思绪与种种不愉快的前尘往事皆消解,心中唯有轻松愉悦,好像自己是重生的婴儿,获得了新生。
他们恨不得仰吭高歌一曲,心中的兴奋与激动难以自抑,于是纷纷宣出佛号,朝楚离躬身行礼。
楚离合什微笑:“诸位善男子善女子不必多礼,金刚经智慧无穷,可时时咀嚼其精华,自然心境提升,超脱烦恼,解脱自在。”
他说罢起身,躬身一礼后离开。
众人目送他离开,纷纷行礼。
他们聚在一起久久不愿离开,议论纷纷。
“这位定如大师到底是何方高僧?如此玄妙的讲法,当真是前所未见,真如醍醐灌道:“依老衲所看,定如大师行踪不必太急,一路之上边走边讲经,利益众生,也算是无量功德。”
楚离慢慢点头:“大师所言有理。”
他一下明白了虚夜和尚的意思,一路走一路讲经,是为了造势,让自己的名声更响,从而利于在京城行动,有一个极大的名声事半功倍。
虚夜和尚道:“老衲有一些朋友,还望大师帮忙捎信过去。”
楚离笑道:“多谢大师。”
ps:更新完毕。




白袍总管 第2913章 济深(一更)
这些信会是他的敲门砖,替他铺开道路,否则他一个外来的和尚,贸然讲经,没几个人会听,否则即使每到一处即显神通,会被骂成妖僧。
佛家讲究慈悲为怀,但涉及到了法脉之争,却是惨烈无比,你死我活,绝不容许一点儿仁慈,这关系到功德与信念,比性命重要。
他只讲金刚经,却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形,金刚经乃佛门重典,几乎所有宗派都习金刚经,他讲此经,不会涉及到敏感之处,不会扯进宗门之争。
在这个不用武功的时代,并非没有争斗,尤其佛门内部的争斗更加的严酷,法脉之争不绝。
“定如大师讲经辛苦,好好歇息吧,老衲且回去写信。”虚夜和尚合什一礼,退出了禅院。
楚离送他离开,回到小院后,开始琢磨起灵气。
周围灵气活泼而灵动,浓郁而精纯,可惜就是不能转化为内力,只能干看着,但这些灵气确实滋润身体,他能体会得到,身体更加轻盈。
尤其他的身体是魂莲之身,而且经过那么多神功的转化,更加敏锐灵动,仿佛要与周围灵气浑然合为一体,随着灵气而舞动。
他精神强横,举世难敌,可还是无法驱动灵气,仿佛是雾气碰上石头。
他心念一动之际,已然知道下面自己的情形,已然与两女回到伏魔殿,然后开始游历天下,顺手宰了几个大寇,积累功德。
他忽然有所觉,露出笑容。
随着杀了几个大寇,他功德再增,更重要的是,下一界积累的功德竟然能够转到这一界来,他在这一界的功德也跟着增加。
脑后的圆光越发明亮饱满,让他大喜过望。
若说他先前绝望,无法飞升的话,现在却有了一线希望,两个世界的功德积累,再加上下一世界的功德更容易获得,希望大增。
第二天清晨时分,他早早起床,拿着一本佛经在看,想参透两界的佛经有什么差异。
两界的佛经都是一样,甚至他发现几个世界的佛经都没变化,只是读经之人各自想法不同,同一部佛经,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
外面传来脚步声,一个小沙弥站在院外,低声道:“定如大师,虚夜师叔有请。”
楚离点头,起身放下佛经来到了大雄宝殿旁边的一间大殿。
报恩寺内众僧正在大雄宝殿内做早课,梵音不绝于耳,庄严肃重,香气缭绕。
而大雄宝殿旁的大殿是伽蓝殿,里面坐着两个老僧,一个是虚夜和尚,一个是不怒自威的老和尚,双眼炯炯,浓眉竖起,煞气森森。
楚离进殿之际,虚夜和尚起身合什:“定如大师,这位是灵隐寺的济深大师。”
楚离合什。
济深和尚站起身,缓缓说道:“老衲是慕名而来!”
楚离微笑道:“微薄名声不足挂齿,倒是济深大师如雷贯耳!”
济深和尚双眼如电光般凌厉,死死盯着他,仿佛要看透他的一切,沉声道:“不知大师从何而来?”
“从来处来。”楚离微笑。
“欲往何处去?”济深和尚道。
楚离微笑:“西天而去。”
“阿弥陀佛!”济深和尚沉声道:“看来大师没有什么师承。”
楚离点点头道:“家师一生在深山内修行,自觉离世而修行不是正法,深受其苦,故让小僧来红尘俗世里历练凡心。”
“善哉善哉!”济深和尚缓缓点头道:“红尘炼心,方是真如,令师确实是真知灼见,大师神通广大,老衲却是想要领教一二。”
楚离笑了笑,伸出手去搭上济深和尚的肩膀:“小僧正想拜方灵隐寺!”
他说罢,另一手搭上虚夜和尚。
三人一闪消失,下一刻出现在一座深山半腰的佛寺前。
佛寺红墙黄瓦,斑驳中透出沧桑气息,经历了悠久岁月,尤其寺院前的古树参天,约有五六人合抱粗,劲苍傲立,虬枝如龙。
在沧桑的院门上挂着一个长长的金字额匾,写着“灵隐寺”三个大字,苍劲而古拙,与周围的古树浑然一体,又透出几分幽静淡泊。
虚夜和尚与济深和尚看了看灵隐寺,又看向楚离。
“神足通?”虚夜和尚问。
楚离微笑点头:“算是一点儿小小的神通吧。”
“神通虽是小道,是入魔之门,但也是修炼火候的显化。”济深和尚缓缓说道:“看来定如大师的修为确实是高深,老衲自愧不如。”
在这个世界灵气充足而精纯,却不能为人所用,所以人们身体固然寿元悠长,却难以改变,神通也更难修炼,高僧大德也很难出现神通。
这便是世界的不同所致,修行再深,也难出神通。
楚离年纪轻轻却已经出现神通,显然是宿慧,说不定是哪一位菩萨与佛祖乘愿而来,让原本想来挑剔审视的济深和尚转变了想法。
虚夜和尚微笑道:“济深,如何?”
济深和尚点头,沉声道:“果然是得道高僧,……好吧,老衲会写信!”
楚离眉头挑了挑看向虚夜和尚。
虚夜和尚笑道:“老衲交流广阔,但比起济深大师来,还是差了很多,济深大师的灵隐寺一脉可是真正的显赫大宗,法脉悠远,灵隐寺弟子遍及天下。”
“名声乃累心之物。”济深和尚摇头道:“不足为凭。”
楚离笑了笑,合什一礼:“多谢济深大师。”
“京城的灵隐寺有老衲恩师,不过京师佛门高僧如云,纵使定如大师你神通在身,也未必能压过群侪,傲立诸僧之上。”济深和尚道。
楚离笑道:“红尘历练怎能不在名利中打一个滚,且看看再说罢,能与诸高僧切磋,增益智慧,悟透佛法,也是无上美事。”
“那便好。”济深和尚缓缓道:“除了佛门诸宗,还要小心魔宗!”
楚离讶然。
这个世界还有魔宗?不是不能动武嘛。
济深和尚沉声道:“魔宗法理更加诱人,世人信奉者众,像天行宗,云海宗,都是披着佛法,其实行的是邪法,偏偏信者如云。”
楚离若有所思的道:“他们也能修炼出神通?”
“正是。”济深和尚皱眉道:“这正是他们可怕之处,神通诱人,世人多愚昧,一见神通便以为是佛,岂不知差了十万八千里。”




白袍总管 第2915章 迎接(一更)
楚离合什一礼:“阿弥陀佛!”
他声音一落,飞禽走兽们纷纷离开,热闹却不喧闹。
众人看向楚离的目光越发狂热崇拜,恨不得五体投地皈依到他门下。
楚离微笑冲众人合什一礼,然后转身飘飘而去,脚下轻捷仿佛御风而行,眨眼间消失于山林间,众人想要挽留却又不敢,只能看着他离开。
在传经世界里,他们悟性超卓,思维如电,智慧如珠,不管什么疑惑都一下洞穿破解,心无所碍,感受到了新生,前所没有的美妙,从没想到世间一切如此的生动有趣。
“唉……,当真奇妙!”
“从没听过如此神奇的讲经!”
“当真是高僧大德!”
“咱们福缘不浅呐,能遇到如此大师。”
众人议论纷纷,热闹无比,整个山峰的幽静都被喧闹所取代,所有信众们都忍不住兴奋,议论纷纷,赞叹不已,恨不得把心中的敬佩与感激都表达出来,偏偏又无法完全表达。
他们感觉到这座山峰仿佛都散发着柔和的气息,站在这里格外的宁静。
“咱们得求定如大师再多讲几次经。”
“正是正是!”
“听一次定如大师讲经,我便有一次突飞猛进的收获,我是连听了三次,所有的想法都改变了,当真是换了一个活法!”
“那咱们一定要去恳求定如大师再开坛讲经。”
“对!”
他们彼此串联,都想再听楚离讲经,想要沉浸到那美妙的幻境内。
可惜当他们去报恩寺时,发现楚离已然离开了报恩寺,去往别处弘扬佛法。
至于去何处,却是没人知晓。
最终经过这些信众们齐心协力的打探,托关系找门路,最终还是得到一些情报,只知道他最终的目标是京师,要到京师弘扬佛法,半路也会讲经,但到底停留在哪座城却说不准。
云鼎城算是距离京师不远,但也有万里之遥,走水路快一些,要半年之久,走陆路,恐怕要走上一年,而且路上也不太平,难免会有一些匪盗横行之地,有可能丢了小命。
云鼎城的人们去过京师的寥寥无几,莫名的畏惧之心。
但想到楚离的讲法,莫名的起了信心,修佛之人若没有坚定的信心是走不到最后的,这可能也是定如大师对自己的考验。
于是一百多人结伴而行,离开了云鼎城,前往京师寻楚离。
信众数万,但真正家中富裕,身闲心静的极少,有一百人已经难得。
他们一行百人走的水路,虽然费用是十倍,却舒适又安全,水路之上有帮派保护,没有水匪横行,所以可以安心坐着船悠哉悠哉的前往。
在半路上,他们不停的打探楚离的消息,偶尔停船歇息时,会听到楚离的消息,在哪座城内开坛讲法,引起轰动,过几天又在哪天讲法,又引起轰动。
定如神僧之名越传越广,当他们抵达京师之际,楚离还没过来,毕竟楚离在每处大城停留时,都会歇上几天开坛讲法。
他们一行一百多人抵达京师之际,楚离还没到,他的名声却已经到了。
定如神僧之名不仅在京师的十方丛林里轰传,寻常信众也都听闻,好奇不已,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那般神奇,开坛讲经之法更胜最上乘的灌顶之术。
可惜楚离还没到,信众们翘首以待,想见识一下定如神僧的神妙。
他们一行百人住到了京师一家大客栈——同如客栈,聚在一起等候着楚离,每天都要出去打探消息,想弄清楚楚离的行踪。
众人对楚离都很关注,人未到名已传,所以他的行踪清清楚楚。
这天傍晚时分,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南城门外的一座小亭里,这座小亭靠近路边,乃是离别与相逢之处,周围树林郁郁,可谓是风景优美。
夕阳西下,他们已经占满小亭内外,盯着官道,小亭内外不知不觉安静下来。
忽然有脚步声响起,他们扭头看去,见到了两百多人缓步而来,神色安详沉静,让他们泛起熟悉感,因为他们也都这般模样。
这是听过楚离讲经之后转化气质与心性,才能形成的独特气质,虽然不是佛门高僧,却已经有几分高僧的心境与威仪。
1...839840841842843...8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