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但吕不韦是不敢去问太子这个问题的。
总而言之,想办法杀掉白起原本就是邯郸方面给吕不韦的任务,现在吕不韦亲手完成,将来也好向赵王请功了吧?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思,吕不韦来到了偏殿之中。
这座偏殿外有着上百名精锐的士兵把守着,而且为首的赫然就是尉缭。
“见过武成君!”尉缭见了吕不韦也是不敢怠慢赶紧行礼,毕竟谁都知道吕不韦现在已经是一飞冲天了,此时不拉关系更待何时?
吕不韦微微一笑,对着尉缭说道:“尉缭将军不必多礼,对了,那人就被关押在里面?”
尉缭听到吕不韦发问忙道:“正是,武成君莫非是要进去审问那人?”
“审问?”吕不韦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尉缭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就走进了偏殿之中,只留下尉缭在那里看着吕不韦离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吕不韦走进了偏殿之中,然后发现在这座偏殿的正中央坐着一个孤零零的人。
这个人当然就是白起。
白起显然听到了吕不韦的脚步声,缓缓的回过了头来,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
“是汝。”
“是吾。”吕不韦应了一声,在白起的对面坐了下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白起。
白起看上去精神稍微有些萎靡,但看得出来身上并没有什么伤势。
不知为何,吕不韦在发现了这一点的时候,心中突然微微一松。
看到白起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吕不韦就主动开口了:“武安君似乎并不是很想看到吾。”
白起嘿了一声,摇头道:“都这个时候了,来得是谁又有何关系呢?吾只是奇怪……子楚连自己面对吾的勇气都没有吗?”
吕不韦正色道:“武安君为臣子,怎能直呼太子之名?”
白起哈哈一笑,道:“都这个时候了,直呼又如何,不直呼又如何,总归是一个死罢了。”
吕不韦沉默了一会,道:“说实话,武安君汝……不应该和羋宸勾结在一起的。”
顿了一顿之后,吕不韦忍不住继续说道:“其实吾有些不太明白,汝为何要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来?其实以汝在大秦之中的声望,完全是没有必要这么做的。”
“完全没有必要?”白起讽刺的笑了起来,足足过了好一会才止住了笑声,缓缓说道:“汝不明白的。吾若是不加入羋宸一方,那么无非便是个死。吾若是加入了羋宸一方,尚且还有希望能活,明白了吗?”
吕不韦看着白起,脸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吕不韦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某些从未听说过的隐秘东西。
“武安君此言何意?”吕不韦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开口问道。
白起深深的看了吕不韦一眼,突然露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无他,只是吾刚刚想到了某些事情而已。”
吕不韦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开口追问。
大殿之中突然陷入了一阵莫名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之后,白起才开口打破了这个沉默:“太子命汝前来,是要汝来杀了吾吗?”
吕不韦身体猛然一震,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白起那十分淡定的目光。
吕不韦张了张嘴巴,有些艰难的说道:“是的。”
不知为何,当吕不韦的嘴里说出这句话得时候,他突然觉得坐在自己对面的白起好像一下子松了一口气,似乎放下了什么千钧重担一般。
大殿之中再一次的陷入了沉默。
一名老太监悄悄的端来了一爵酒,放在了白起的面前。
白起看着面前这酒爵之中那猩红如血的酒液,突然自嘲的笑了一笑,开口问道:“吕卿,吾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吕不韦道:“武安君但问无妨。”
白起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在汝的眼里,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吕不韦显然并没有想到白起所问的竟然是这么一个问题,愣了好一会才道:“在吾心中,武信君乃是一位用兵如神的优秀统帅,是老秦人的骄傲和自豪。”
白起嘿了一声,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几分得意的表情:“用兵如神?什么用兵如神,说白了,也不过是……”
白起长叹一声,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又过了片刻,白起再次开口问道:“吕卿,若是吾在长平之战前死去,汝觉得应该会如何?”
吕不韦想了想,道:“若是如此,那么想必武安君必当是荣耀无比,风光下葬。”
“是啊。”白了点头,叹道:“明明吾多活了几年,为了大秦贡献了更多的胜利,让大秦避免更多的损失,但是吾却变成了罪人,却只能够获得这一杯毒酒的命运,真是何其讽刺也!”
吕不韦闭上了嘴巴,并没有接话。
白起所讽刺的对象正是秦国的王室,这个话题是万万不能接的。
白起看了一眼吕不韦,脸上一丝怪异的笑容一闪而过,道:“吕卿,今日得胜,想必太子给了汝的封赏应当不轻吧?”
吕不韦点了点头,十分老实的说道:“武成君,相邦。”
白起听了吕不韦的答案,脸上不由得更加的感慨了,叹道:“相邦之位,多少人梦寐以求,却如此轻易的落入汝的囊中……吾听说过汝当年和太子在邯郸的故事,汝当时就已经想到了今天这般光景了吗?”
吕不韦想了想,答道:“当时却是也曾想过,但是……吾从未想过此事竟然成真了。”
“是啊,”白起又一次的发出了叹息:“又有谁知道,吾这个曾经为大秦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武安君,如今也只能够落得一杯毒酒的命运呢?”
很显然,白起对于秦国王室的怨念是非常重的。
吕不韦再一次的陷入了沉默。
白起看了吕不韦一眼,笑道:“却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也罢,或许便是像汝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咸阳宫正殿之上如鱼得水吧?”
白起缓缓的伸出了一根手指,伸手在酒中蘸了一下,然后飞快的在地上写了一个字,接着端起了酒爵,笑道:“有些事情,吾其实也是刚刚想明白,可叹吾戎马一生,战场之上从未惧怕过任何对手,却想不通如此简单的道理。”
“罢,罢罢!”白起长笑一声,高高将手中的酒爵举起,突然放声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歌词苍茫大气,旋律深沉哀伤,一曲既罢,白起潸然泪下,泪水打湿了灰白的胡须,滴滴落地。
“吾,白起,恨不能逢明君在世时!”
白起一声狂啸,仰头将酒爵之中的毒酒一饮而尽。
……
看着面前已经彻底失去了生命气息的白起,吕不韦的心中也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想不到这大秦帝国的一代名将,竟然却是以这样的方式迎来了最终收场。
从今天起,白起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山东六国终于永久的摆脱了这个曾经让整个东方大地恐惧不已的杀神。
不知为何,吕不韦看着白起的尸体,心中突然也替白起感觉到了一阵轻松。
或许,这也是对这位武安君最好的解脱吧!
吕不韦缓缓的站了起来,准备回去向太子复命。
就在这个时候,吕不韦的目光正好落在了地上,落在了白起刚刚用手蘸酒在地上写的那个字上。
虽然酒液已经开始干涸,但是吕不韦还是能够十分清楚的辨认出来,那上面写的应该是一个“赵”字!
赵?
赵!
吕不韦突然身体一震,整个人好像掉进了无边冰寒地狱之中。
足足过了好一会,一个声音才在吕不韦的身边响起。
“他死了?”
吕不韦的身体一个哆嗦,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刚刚端着毒酒献上的那个老太监不知何时竟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
吕不韦下意识的瞄了地上一眼,还好,已经干了……
吕不韦轻轻的舒了一口气,默默的点头。
老太监朝着吕不韦露出了一个笑容和几乎已经掉光的牙齿,道:“武成君,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吾等来做吧。”
吕不韦有些麻布的点了点头。
老太监招呼几名太监进来,将白起的尸体抗了出去。
吕不韦跟着走出了大殿,一阵寒风迎面吹来,风中的细小雪花拍在吕不韦的脸上,让他不由自主的精神一震。
几名太监扛着白起的尸体渐渐的远去,最终消失在了吕不韦的视线之中。
吕不韦突然笑了起来,转身走向了另外一边的正殿。
太子还在等着他回去复命呢。





战国赵为王 第六百七十二章 赵胜的赌注
“魏国?”
赵胜这番话一说出来,众人的脸上不免纷纷露出异样的神情。
魏国这个国家,和赵国之间的恩恩怨怨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即便是最近几年来两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个结盟状态,但是也同样爆发过不少次的战争。
打魏国,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但不打魏国的理由其实也不少。
比如说廉颇第一个就发表了反对意见:“魏国乃是盟友,若是攻伐魏国,恐怕于清理不通吧?”
赵胜笑了笑,道:“武信君此言差矣,魏国虽是盟友,但地理位置和邯郸过于接近,若是魏国和我为敌,则邯郸极易受到威胁。况且魏国虽然是盟友,但是如今魏国正在攻击楚国,一旦成功被魏国拿下楚国九江、会稽等郡,那么接下来魏国便很有可能崛起,重新成为我赵国的心头大患!”
赵胜说到这里,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同僚们,大有深意的说了一句:“想必诸位也不愿意看到当年的围魏救赵之事再度重演吧?”
赵胜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就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围魏救赵这件事情,当年可是把赵国坑得不轻。
不但邯郸被庞涓攻破了,而且赵国还被迫在接下来和魏国的会盟之中签订了城下之盟,颜面和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虽然说结果是以魏军被齐军击败而告终,但是如果要仔细算算的话,那么在这场战争之中损失最大的还是赵国。
片刻之后,郑朱打破了沉默,道:“平原君所言,倒也颇有道理。但是武信君方才所言,吾亦是比较认同的。虽然说魏国如今具有威胁,但是毕竟尚未作出任何对我不利的行动,若是此刻贸然攻伐魏国,岂非师出无名,寒了其他盟国之心?”
一听到这里,就连坐在主位上的赵丹也不由得暗自点头。
郑朱这个问题,还真就问到了点子上。
如果以赵丹自己内心之中的倾向,其实还是更加偏向于打一下魏国。
毕竟一旦让魏国达成吞并楚国大片土地的目标,那么赵国的南方就会出现一个具备成为霸主潜力的邻国。
考虑到邯郸和魏国之间如此之近的距离,这当然是赵国无法忍受的。
事情都分轻重缓急,虽然说齐国看上去是更加容易攻击的目标,但是毕竟赵国刚刚还和齐国当盟友,这转头就捅盟友一刀的做法赵丹还是不太乐意去做的。
历史上的秦国能够多次出尔反尔,那是因为秦国国力强大不惧怕报复,同时秦国的地理位置也是绝佳,只要守住函谷关和河东,就根本不用惧怕来自东方的攻击。
而赵国的国力虽然够了,地理位置却是比较糟糕的,也没有函谷关这种雄关来拱卫邯郸,所以这样的风险最好还是避免一下。
从现在的情况来说,魏、韩、齐都可以算是赵国的盟友,如果赵国突然私下盟约去攻打其中一个,那么必然会导致另外两个盟友的恐慌和不满。
这对于赵国来说是一个很不利的负面影响,很有可能让赵国在国际上陷入孤家寡人的被动局面。
无论是伐齐也好伐魏也罢,这两个国家都是赵国眼下的盟友,因此赵国一定要师出有名,才不至于在国际外交上陷入被动。
赵丹的目光注视着赵胜,等待着自己的这位叔叔给出一个能够让自己满意的开战理由。
赵胜的手指敲了敲桌子,笑眯眯的说道:“难道诸位都忘了,前阵子大王派出使者,命令魏王圉停止攻击楚国一事了吗?这便是一个绝佳的开战理由。”
廉颇两道白眉微微一挑,嘿了一声道:“平原君,这件事情汝怕是记错了吧?要知道那魏王可是的确按照大王的吩咐,停止了对楚国的继续进攻呢。”
说起来,魏王圉突然改变脾气,接受了赵国颇为强势的停战命令,这在前阵子还曾经让赵国君臣颇为意外呢。
对于廉颇的诘问,赵胜仍旧是报以笑容,不慌不忙的说道:“以吾看来,这只不过是魏国的缓兵之计罢了。要知道大王当时派出使者的时候已经是秋末时节,马上就要入冬了,即便是没有大王的使者,魏国应该也会暂停一段时间的战事,等到开春之后再继续进攻。”
一旁的庞煖突然开口道:“所以平原君觉得,等到开春之后魏国人还有可能继续进攻楚国?”
“是的。”赵胜十分肯定的说道:“不是有可能,而是魏国必定会在明年开春的时候进攻楚国。要知道魏国身为昔年的天下霸主,心中所思所想无非便是恢复当年之霸权,如今只需要吞下楚国大片土地之后便有希望重回霸主之位,这样的机会魏国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过的。”
就在这个时候,虞信也开口了:“平原君,虽然汝说的话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毕竟只是汝的猜想,而没有成为现实,大王总不可能仅仅凭借着汝的猜想就贸贸然的采取行动吧?”
作为廉颇的盟友,虞信自然而然的在这个时候站到了赵胜的对立面上。
赵胜深深的看了虞信一言,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这样吧,吾愿意以相邦之位做赌,若是明年开春之时魏国的确停止了对楚国的进攻,那么吾便辞去这相邦之位。”
赵胜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赵丹十分惊讶的看了赵胜一眼,道:“平原君,还是不要意气用事为好。”
说真的,赵丹的确是比较担心赵胜上头了。
毕竟在这些日子以来公族派都不太好过,赵胜身为相邦但却反被虞信和廉颇联手压制,换做是谁肯定也不开心。
可不开心归不开心,这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相邦之位拿出来当赌注,未免也过于扯淡了一点吧?
这么搞,是不是也有点不把寡人当回事了?
赵胜站了起来,对着赵丹深深的施了一礼,道:“臣所言句句发自内心,还请大王在此做个见证。”
赵丹若有所思的看了赵胜好一会,然后缓缓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此事暂且搁置,等到开春之后再做定夺吧。”
无论是攻击魏国也好,还是齐国也罢,都是要从邯郸出兵的,所以这一次赵丹大可以直到开战之前再作出最后的决定。
对于赵胜的这种有些赌气的言论,赵丹想了想还是没有发火。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显然自家这位叔父已经被布衣派们逼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了,赵丹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赵胜一些支持,好让赵胜能够继续顶住压力。
要是这个时候再火上加油把赵胜搞崩了,那赵丹这个制衡就很难玩下去了。
赵丹顿了一顿,最后道:“好了,诸卿切记都不要把今日的事情说出去,否则以叛国论处,明白了吗?如果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就散会!”




战国赵为王 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请求(第一更)
总的来说,冬天是一个非常无聊的季节。
在大部分人们的心里,这段时间除了躲在家里躲躲冷风,咒骂一下这贼老天今年的冬天又变得分外的寒冷之外,娱乐活动是相当有限的。
成年夫妇大抵也就只能每天在床上啪啪啪希望来年多个孩子,小孩子们自然也就只能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偶尔趁着大人们不注意跑出去打个雪仗弄得一身雪花,然后再被父母们提着棍子一边教训着一边耷拉着头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家中,接下来自然就是棍子落在屁股上的啪啪声和父母双打的咒骂声了。
即便偶尔有着这样那样的欢乐作为缓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枯燥仍旧是这个季节的主旋律。
当冬天慢慢的离去,春天到来的时候,整座大地才慢慢的恢复了生机。
就在这一片春意盎然之中,赵丹的车驾来到了赵国的工坊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陪同赵丹前来的还有一位比较特殊的来客,那就是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
李牧是在刚刚开春之后抵达邯郸的,这就代表着他其实是提前一个月从朔方郡出发的。
冬天的赶路显然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从李牧即便已经休息了两天但看上去仍旧有些疲惫的神色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牧并不是擅离职守,而是被赵丹特地召回来的。
赵丹之所以要把李牧召回来,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经过赵国工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具装甲骑兵的第二代装备终于出炉了。
作为目前来说整个大陆之上运用具装甲骑兵最为熟练,同时也是最为出色的将领来说,赵丹觉得让李牧看看这个具装甲骑兵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次负责为赵丹和李牧现场演示具装甲骑兵威力的,乃是赵国的首席大匠腹真。
自从遭遇了一次绑架之后,腹真就呆在了邯郸城之中,接受了颇为严密的保护,待遇可以说是相当好的,整个人的气色看上去也颇为不错。
在赵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腹真显然已经习惯上了这里的生活,并且和其中的不少人有了交情,这从他不停的在和身边的几名赵国大匠低声谈笑就能够看得出来。
一面具装甲骑兵盔甲就这么立在了赵丹等人的面前,让赵丹有些无语的是,腹真和几名赵国大匠就这么围着具装甲骑兵盔甲嘀嘀咕咕,时不时还伸手在上面比划比划,东摸摸西敲敲,看上去似乎有些停不下来的样子。
赵丹有些无语的重重咳嗽了两声,这才让腹真等人回过神来,慌忙朝着赵丹谢罪。
赵丹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且和寡人说说这具装甲骑兵的新装备如何吧。”
一说到这里,腹真顿时就来了精神,开始兴致勃勃的对着赵丹介绍了起来。
根据腹真的介绍,他在跑了一趟赵国北方那个炼铁厂之后,的确是从高炉炼铁以及炒钢、百炼钢等手法之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
在腹真回到邯郸之后,经过了几个月的思考和实践得到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再结合墨家传下来的一些心得和窍门进行了改进,让具装甲骑兵全套盔甲的防护力再一次的得到了提升。
赵丹点了点头,道:“提升多少?”
腹真眉飞色舞的伸出了三根手指,在赵丹的面前晃了一晃。
赵丹顿时大喜:“提升了三倍?”
腹真楞了一下,随后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一眼赵丹:“三成!”
赵丹也是一愣,随后也就释然了。
这又不是现代社会,想要随随便便就把防御力提高三倍,哪有那么简单?
从理论上来说这可是几百年以后才应该出现的技术呢,腹真这个古人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就吃透了这种技术并且将防御力提高了三成,这其实就已经是天才一般的表现了。
一想到这里,赵丹就觉得自己能够把腹真弄到手,这果然是捡到宝了。
有心想要问问腹真是怎么提高的,但是看到腹真一脸看傻子的表情,赵丹决定也就不自讨没趣了……
反正问了估计也就是一堆专业术语,而且还特么是古代的专业术语,这就算了吧。
至于腹真那有意无意的冒犯,赵丹倒是没有放在心上,像这种大匠们或多或少都有点脾气,这很正常。
腹真又命人搬来了另外一套最初版本的具装甲骑兵盔甲,现场演示了一番对于劲弩、兵器的防御能力。
果然如同腹真所说,新版的具装甲骑兵盔甲坚持的时间比旧版的要更加的持久,更重要的是它的重量也比旧版的要轻了一些,无论是人的甲还是马的甲都是如此。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要知道重量的减轻就代表着马匹的耐力上升,能够让具装甲骑兵的作战更加的持久,相当于从另外一方面提升了具装甲骑兵们的战斗力。
唯一的缺点就是,打造新版具装甲骑兵一套人马铠甲装备加起来所需要消耗的各种资源,比起旧版的还要多了四成。
掌管国库的李伯已经多次吐槽过腹真为首的工匠们对材料的浪费和滥用,但是赵丹本人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
毕竟具装甲骑兵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可能大规模的铺开,有个几千人也就是极限了,在这种少而精的指导思想之下,其实资源的消耗倒不算是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腹真还对赵国具装甲骑兵们的武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让他们手中的长枪变得更加的锋利和坚固。
根据腹真的说法,在这一番改进之后,具装甲骑兵们的战斗力至少能够提升三成以上!
李牧特地亲自上手,在工坊里的操场中体验了一番这些装备,并对腹真的结论表示同意。
赵丹在见证了这一切之后,立刻十分豪爽的拍出了奖励:“腹真爵升三级,其余大匠爵位各升两级,工匠爵位各升一级,所有人皆赏赐酒肉、布匹、金钱!”
1...227228229230231...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