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现金支付百分之三十,那就是差不多一亿美元。
李路最后一个难题似乎解决了——他有足够的外汇应付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让他们全力支持红星厂与沙普尔、红星厂与艾哈迈德这两个石油换武器的方案的顺利推进。
归根结底,李路这个贱人还是口水那些石油。作为过来人,石油在他眼里不是黑乎乎散发臭味的粘液,而是黑色的黄金!
逼急了大规模举债搞储油罐也不是不行!
美元能搞,华夏币还不好借呢吗?
把红星厂、奋远公司拿出来抵押,加上有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的担保,贷款上亿华夏币,也不会存在多少困难!
奋斗1981 第258章 执行油价
演示后第三天,艾哈迈德那边还没消息,反而是沙普尔提出了进行下一轮谈判的要求。
这三天对黄光辉来说是心惊胆战的三天。万山和向平被派出去跟着江钧前往四六零厂出差了,龚大柱也被李路给派到了红星防务公司车辆试验场那边干活,随时准备应对客商提出的演示要求。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负责“隔离保密”工作了。为了增强他那边的人手,李路把张卫伟和赵旭派了过来。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李路也顾不上别人说闲话了,开始用新光明厂公安处的人员干私活。
好在艾哈迈德和沙普尔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和国内沟通上面,没有心思瞎跑,大大降低了他们碰面的几率。
在后板楼的会议室里,李路与沙普尔进行了第三轮谈判。
牛军依然充当助理兼翻译,她主持谈判,说道,“沙普尔先生,应您的要求,我们组织了今天的谈判,此次谈判为第三轮谈判,根据您的要求,双方尽力在此次谈判中确定所有的合同细节。”
沙普尔微微点头,“是的,女士,谢谢。”
牛军坐下来展开了记录本,准备记录。
李路和沙普尔握手,说道,“沙普尔先生,您的时间紧张,因此经过上级批准,在权限范围之内的问题,我可以现场做出决定。”
“感谢李先生的理解。”沙普尔说道,“今天上午,我方的贷款方案得到了贵国有关部门的批准。贷款二十亿华夏币用于向红星拖拉机制造厂采购武器装备。李先生,就细节问题,我们再谈一谈。”
“没问题,沙普尔先生,您请说。”李路也打开了他的记录本。
沙普尔低头看了一眼,说道,“我们需要采购三百套恶狐式火箭炮系统以及配套的弹药和后勤保障设备,一百辆亚洲虎主战坦克,根据之前的商定,在采购一百辆亚洲虎坦克前提下,红星厂可以在半年内提供两个团的59改坦克,我们需要一百五十台59改坦克装备两个装甲团。”
这是李路答应过的事情。
“是的,签订了一百辆亚洲虎主战坦克采购合同之后,我们承诺按照两百万美元的单价,为半年之间内为贵方提供两个团共计一百五十台59改型坦克。主要改进包括换装大马力发动机以及更换105毫米火炮。”李路道。
牛军早已经习惯了李路的无耻,这会儿停在耳里却是不觉得有什么让人诧异的地方了。经过两种重要改进的59坦,机动能力和火力这两个方面是基本与亚洲虎坦克相当的了。
沙普尔没什么不满意的,六个月的时间提供一百五十辆坦克,这种速度只有华夏人能够做到。相较于交货时间更长的亚洲虎坦克,对现阶段的沙普尔来说,59改更加重要。
牛军把计算出来的数据写在了纸上,递给李路,李路看了一眼,说,“沙普尔先生,一百五十台59改,三百套恶狐火箭炮系统,一百台亚洲虎坦克,数量没问题吧?”
沙普尔点了点头,道,“是的,不过还有四十毫米口径单兵火箭炮以及若干轻武器。”
李路笑了笑,说,“四零火以及班用枪械,包括重机枪,若干配套的弹药,您随便给个一百万美元,我这边陆续为贵方提供总计五个步兵师的数量。”
“李先生,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沙普尔愣了好一阵子,感动地说。
五个师的轻重武器以及配套的弹药,搞齐全了也是要好几千万美元的,李路以近乎象征性的价格提供,在沙普尔眼里,是充分的表达了李路对伊朗人民的深厚友谊。
在李路这边,坦克和恶狐火箭炮系统这几个超级单子已经吃水很深了,吃得太深也不好,为了打好友谊基础,这个时候趁机卖一个人情,对以后的合作有好处。国内的轻重武器堆积如山,战备仓库里的轻重武器以及海量的弹药,一直用到三十年后也没办法消耗干净。
飞机大炮没有,枪械子弹还不多。
六十年代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政策造就了庞大的轻重武器以及弹药库存,全国人民人手一把步枪加三百发子弹都还有剩余。这些武器弹药放在那里就是一个等着回炉或者销毁的命,何不借机送出去,得个人情不说,还能有一百万美元,自己再添点,拿出个三百万美元给部队,再多俩师的步枪子弹都没问题。
李路看了眼总的合同金额,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回了回神,他说,“沙普尔先生,总的合同金额为七点二亿美元。”
“是的,我没有异议。”沙普尔很爽快的答应了,每个单子的具体款项他自然都是清楚的,之前也都经过了谈判,他忽然话锋一转,说,“李先生,我们要求签订一揽子采购合同,而不是分开签订。”
李路微微一皱眉,思索起来,联想起
沙普尔的目的很明显。如果按照之前谈的,一类武器一个独立合同,那么他需要支付更多的现金。整合起来签订一揽子采购合同,他能够用华夏币支付更多的货款。
他贷款二十亿华夏币的目的就很明确了。
沙普尔与国内银行商定的汇率是一比六,是官方汇率的三倍,按照这个汇率来算,一百辆亚洲虎坦克的价格是十八亿华夏币,除去三成定金,沙普尔实际上只需要贷十三亿华夏币就足矣。但是他贷了二十亿,说明他早有考虑。
李路快速衡量了一下,合并为一揽子采购合同对他来说没什么影响,反而能够让他获得更多的石油,不好的地方是到手的外汇比之前的方案更少了。如果是前几天,李路不太会答应,但是此时已经基本敲定了和艾哈迈德这样的土豪的意向,到手的外汇比之前的要多了许多,他也就不在意沙普尔少给他点美元了。
“没问题。”李路想毕,点了点头,“但我的另一个条件是不能再退让了。按照1979年国家油价标准,使用石油进行偿还。”
确切地说,这应该是沙普尔和贷款银行那边谈判的内容,李路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方,他是美元话语权的。
但是,沙普尔和国内银行达成的贷款协议,是建立在李路承诺采购所有偿还过来的原油这个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油价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李路的切身利益。
因此,无论是沙普尔和国内银行,在这方面都没有话语权,他们要看李路的脸色行事,才能做成这笔业务。国内银行再超然不过了,反正有李路兜底,他们按照合同约定收取利息本金就好。
说白了,沙普尔给李路石油,李路替他偿还那为期二十年的二十亿华夏币贷款,平均每年要偿还一个多亿。未来华夏币大幅贬值后,李路又赚上一笔,这完全是他没想到的额外利益。
奋斗1981 第259章 伊尔库油田
沙普尔很明白这样的方案给李路带来的难题和风险,得到了国内授权的他,缓缓地点头,说,“没有问题,离岸价格十五美元每桶。但是,李先生你知道我们正在打仗,许多油田的产量都受到了影响。”
“嗯,十五美元每桶这样的离岸价格我接受。五十年的开采权,你们拿出来的是哪块油田?”李路问道。
沙普尔说道,“伊尔库油田。”
李路还没来得及说话,牛军就下意识的惊讶说道,“沙普尔先生,据我所知那是一个基本开采枯竭了的老油田,一年的产量不过七八十万桶。按照十五美元一桶这个价格,贵方需要偿还大约三千四百万桶原油。完成偿还需要超过四十年的时间!”
牛军说完,便看向李路,目光表达的意思很明确——绝对不能接受。
使用石油偿还,一点一点的还上四十年,这是非常非常不靠谱的事情。牛军这几天一直在补课,研究国际石油行业的形势,研究产油地区的形势。哪怕是她这样的初学者都明白,倘若不能在最多五年内收回所有的原油,李路会被这漫长的偿还期给拖死掉。
最大的问题是,伊尔库油田的产量是每年在减少,作为伊朗最老的油田,那里的石油已经被开采得差不多了。换言之,就算李路这边有能力投入新技术和更多的设备加快开采,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沙普尔有些难以面对,他当然也知道这么做很坑人,但这是国内的指示,他只能遵守。他甚至知道牛军算错了,因为根据典范合约,李路得到了伊尔克油田的开采权后,每从伊尔库油田开采出十五美元的石油,就得分七美五十分给伊朗政府。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方案,理论上来讲,李路要收回一揽子采购合同剩余的七成货款,理论上需要八十年的时间……
这简直是过分得离谱!
李路慢慢把记录本盖上,把钢笔帽拧上。这样的动作在沙普尔眼里有些丰富的含义,最明确的甚至很明显——我不会同意这样的方案,甚至会拒绝所有的采购。
就算是单纯的五十年开发合同,李路都要谨慎的考虑,毕竟那是伊朗最老的油田。更何况这还要搭上五亿美元军火,李路脑子被门夹了才会答应。
牛军暗暗松了口气,她看得出来,李路绝对不会答应。
沙普尔咬了咬牙,说,“伊尔库地块九十九年的勘探开采权以及伊尔库油田九十九年的开采合同,我方分成比例降低到百分之三十。用于偿还的原油,我们从其他油田调集,五年之内偿还完毕。李先生,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的条件了。”
牛军冷笑着说,“沙普尔先生,偿还的石油是一回事,开发伊尔库油田是另一回事,您硬生生的联系在一起,有混淆我方视线的嫌疑。伊尔库地块的勘探工作二十年前已经完成,除了伊尔库油田,根本没有其他具备经济效益的油井出现的可能。也就是说,您的这个方案与之前的方案,仅仅是延长了开采权的期限。对于一个不会出现爆发性产量增长的油田来说,五十年和九十九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我方需要额外投入大量技术和资金,带动的是贵国石油勘探开采的技术发展……”
李路暗暗给牛军竖大拇指,很显然牛军是做了大量功课的,很是认真研究了伊朗油田的情况,因此才有思路清晰的这番发言。
此时,李路感觉到的却是,在这三次谈判中,有一个根本点发生了变化。起初,李路要沙普尔拿出油田开采权作为保证,因此他才能接受石油换武器这个方案。但是现在发生了变化,沙普尔的意思是——你们同意石油换武器方案,我们就给你一个油田的石油开采权。
不知不觉中,李路猛然意识到,自己差点被沙普尔这来来回回的方案变化给套进去了。原本很简单的油田开采权担保、石油换武器方案,变成了现在沙普尔要求的油田开采分成合同。
有机会获得伊朗的油田,哪怕是个老油田,那也是天大的成就,李路又怎么会拒绝了。
但是!
现实情况血淋漓!
一旦签订了这样的分成合约,李路就要往伊朗那边大量投入资金搞勘探搞开采,而伊朗人不管你怎么做,两三年的建设期过去后,他们就要拿钱,不管你产油不产油,他们是肯定会要求每年的固定最低分成的!
别说李路现在甚至连一台采油机都没有,就算他有,他也没有那么庞大的资金去做这件事情——人家可不收华夏币的!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无法履行合约,伊朗人收回油田,并且要惩罚,极有可能就是扣下偿还的石油。到头来就是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别忘了,伊尔库油田个没落的老油田,年产量八十万桶上下,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油价,一年的产值才两百多万美元,这算哪门子大油田!甚至比不上胜利油田的那些废井的产出!
想到这里,李路摇了摇头。
沙普尔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在沉闷的气氛中缓缓地说道,“李先生,偿还的原油数量我们愿意提升到四千万桶,伊尔库地块的勘探权以及伊尔库油田九十九年的开采权,我方百分之三十的分成,另外增加一条,给予你方五年的建设期,五年后根据产油量进行分成。”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但是,你必须在合同中承诺,五年后让伊尔库油田的年产量达到一百万吨。”
比之现在,五年之内将八十万桶的年产量提升到七百万桶,近十倍的增产。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伊尔库地块找到新的高产油井,李路这笔买卖就会砸手里。
牛军正要说话,李路却是非常果断的点头,干脆利落地说道,“没问题,那就这么定了!”
牛军惊愕地看着李路。
李路心里却乐翻了天——演戏是个累人的事情。
有数十年历史的伊尔库油田在别人眼里是个即将要被废弃的频临枯竭的油田,在李路眼里却是一个依然有30亿桶以上储量甚至更多的超级油田。只不过在另一个时空,那是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了。
伊尔库油田绝对不是什么几近枯竭的油田,油田虽老,但是储量惊人!经过二次勘探和开发,以八十年代的采油技术,伊尔库油田的年产量能够轻轻松松的飙升到两千万吨!
一百万吨算个屁!
在1981年的现在,没有未卜先知的人,除了李路。
李路决定赌上一切,把距离波斯湾岸边仅有五十公里的伊尔库油田拿下来!
奋斗1981 第260章 签合同,没公章啊!
陈和军晚上赶到市委招待所的时候,李路刚刚和沙普尔一块吃完晚饭。吃晚饭的时候,双方就更多的合同细节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气氛很友好。
把沙普尔送回去之后,乾充就从三号楼的后门走了进来,看见李路,笑着打招呼,“李处长。”
他称呼的倒是李路在新光明厂里的职务。
李路正在和牛军他们说话,看到是乾充,笑着招了招手,对张卫伟说,“老张,你送牛老师回去。”
安排好,他举步走过来。
“乾科长,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有什么事通知一下我过去找你就是。”李路笑着和乾充握手。
乾充笑道,“陈和军特派员来了,刚到,住在一号楼那边,让我来请你过去。”
“有案子?”李路眉头猛跳了几下。
乾充示意李路边走边说,他说道,“不是案子,但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听说过吗?”
“华信啊,听说过,前年成立的国家级样板公司,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企业窗口。这是大新闻,我当然是知道的。”李路笑道。
乾充笑着说,“沙普尔申请的二十亿华夏币贷款,是华信公司牵头联系国内几家银行共同完成的,这件事情你也是知道的吧?”
李路猛地愣住了,“这件事情我倒是不清楚。我不是其中任何一方,他们没必要向我这里报备具体情况。”
他当然不会去问乾充是怎么知道这边的事情,对于中调部来说,甚至华信公司的许多董事会成员都是他们中调部驻香港分处联络动员进来的。诸如诚哥、东哥等香港知名商人。
乾充笑了笑,说道,“陈和军陪同华信公司房地产部副总经理岳继阳同志,专程过来找来。”
“二十亿贷款的事情?他们不会这么心急吧?”李路苦笑着摇头。
沙普尔借的二十亿华夏币,一旦第一批用于偿还贷款的原油到岸,李路就要按照合同约定开始偿还这笔债务。李路既然承诺了采购偿还的石油,那么他就必须与华信公司签订采购合约。这样才能让整个过程没有问题。
对华信公司和李路代表的红星厂、红星防务公司来说,彼此之间只有买卖关系,而无借贷关系。沙普尔偿还的原油也照样要从华信公司手里过一遍手续,然后才能到李路手里。就好比华信公司与出资的几个银行的关系一样,沙普尔不会管银行的事,钱是从华信公司手里借的,那么债权人就是华信公司。
因此,华信公司要和李路签采购合同,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但是他没想到华信公司会这么着急,怎么说也是通了天的公司,就差这点钱?
乾充无奈地说道,“华信公司在筹建国际大厦,也缺钱啊。况且,公司刚刚成立,业务怎么样开展还摸不着头脑。这不,成立了个房地产部,岳继阳同志担任副总经理,把国际大厦当成第一项业务来做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乾充无奈的苦笑着说,“你别以为有上层的重视,华信公司的日子就好过。不怕你笑话,前两年,外商过来谈事情,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空有一块牌子,用的不是招待所就是宾馆。起码一个实实在在的办公楼都是没有。大家都很迷茫。这不,好不容易决定了建栋大厦,以后当做办公的地方,也出租给外商办公居住,先赚第一桶金。结果你猜怎么着,就这个当口,上面要求华信出面和沙普尔谈贷款的事情……”
李路算是明白华信公司初创这几年的情况了,还真的是很惨很迷茫。不过,第一桶金就瞄上了房地产,不得不说,那位董事长的目光绝对是厉害的。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开端,大约是可以用华信房地产部的成立为开端的。
这对已经在省城开展了房地产布局的李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理解,支持华信公司的工作就是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以及贯彻国家的开放政策。”李路道。
乾充笑着说,“我就说嘛。陈和军特派员也说了,李路同志的觉悟是很高的。不过,岳继阳同志恰好在省城开会,他说既然到了这边,那就顺便过来把合同签了。”
李路呵呵地笑,心里暗暗的想,恐怕是专程过来签约的,怕是连合同都准备好了。
他没什么不答应的,别的不说,冲华信公司这个名号,压力再大他也会签约。能在前期搭上华信公司这条关系,而且还是让他们欠下自己一个人情,对未来的发展有太多好处了。
岳继阳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干瘦男子,他是华信公司筹备组的成员之一,有父辈的树荫,地位超然。
陈和军介绍道,“继阳同志,这位是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处长李路同志,同时也是红星防务公司的总经理。红星防务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拥有精密机械进出口资质的军工企业,新光明厂是第一大股东,振兴公司是第二大股东。”
听到两大股东的来头都很大,岳继阳没了轻视,很客气的和李路握手,“李处长,英雄出少年啊,没想到你这么年轻。早就想见见我方的谈判代表,今天得以所愿了。”
李路谦虚了两句,说,“我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代表,背后有很多同志在做工作,全力保障谈判的顺利进行。”
显然,陈和军之前得到岳继阳的指示,此时他说道,“小李啊,继阳同志的时间很紧,马上要赶回京开会。采购石油的合同都带来了,你看看没问题的话就签了吧。”
岳继阳笑着说,“是的,李处长,如果交易主体是红星防务公司的话,倒是不急,但是我获知与沙普尔方面交易的主体是红星拖拉机制造厂,那是私营企业。这个合同就要抓紧签订了。当然我是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也请你理解我们的难处。”
他生怕李路不答应,李路如果不答应,他还真的没辙!
反正华信公司和沙普尔的贷款合同已经签了。
李路就算反悔了,谁也拿他没办法!
关我屁事呢?
但很显然李路不会嫌命长。
李路笑着点头说道,“是的,互相理解。岳总,我现在就可以签字。”
经过反复的斟酌,李路最终决定砍掉奋远公司香港分公司这个环节,而由红星厂直接在香港成立全资分公司,直接以红星厂作为交易主体和沙普尔那边签约,这样省却了许多麻烦,同时也得到了王嘉庆等人的同意。
红星厂在注册的时候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省机械厅的支持后,在香港注册分公司并不是什么难事。当然,所谓红星(香港)分公司,现如今就是块牌子,在香港那边只有一间办公室以及规定的员工,那边的员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是干什么的。
“李总,感谢你的理解。”岳继阳很高兴。
之所以让陈和军和乾充陪着来,正是因为他们两人和李路有良好的私人关系。和沙普尔那边的合同都还没签,八字的第一撇还没画上,这个时候要人家签原油的采购合同,岳继阳是深知这样不符规矩的。
李路就算是拒绝,他也是有心理准备的。
没想到李路这么好说话,岳继阳自然的是很感激。
乾充取出一个箱子打开,把里面厚厚的合同取出来,有十几份,每一份都像是一本书那么厚。事关二十亿华夏币原油,没这个阵势反而感到很梦幻。李路也是有心理准备的——签合同也是个体力活。
在桌面上排开,岳继阳取出钢笔和公章放好,就开始签。当他签到第一份合同最后一处用了章之后,李路也签到了那个位置,但是他看了眼岳继阳盖下的公章,却是一下子愣住了,惊愕地看着岳继阳。
岳继阳心里猛跳暗道不好,难道这小子要反悔?
“李总,这是,你这是怎么了?”岳继阳嘴角抽了抽,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