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眼小神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相思如风
门口候着接引副正使,由副正使引人往上房主殿,到了主殿台阶之下,又有接引正使接引。
接引正使先引乐小姑娘进正殿,将人送致正殿堂前的东侧观礼,再去殿外。
观音殿的元老们,与掌门同辈的一代弟子俱穿暗红色唐装,掌门与蚁老穿正红色绣团花的唐装,大殿内两侧的桌椅已撤走,仅正对门的八桌仙之左右犹留着座椅。
八仙桌上摆满供品,有猪牛羊三牲,还有九色水果、九杯茶。
掌门与元老站在八仙桌之西,从大殿外的台阶一路铺红毯直至大殿八仙桌前,东侧站着掌门同辈师兄弟和第三代弟子,西侧是第四代第五代弟子中的精英。
大殿内的众人看到盛装出现的乐小姑娘,个个眼神闪亮闪亮的,乐小姑娘以吉服观礼,可见她对观音殿的敬重之心。
接引正使重新出了主殿,下台阶,站在东侧。
万事俱备。
邢长老出列,走到八仙桌之前方,有弟子捧盘而进,他净了手,焚香,再站桌之东,唱“拜师仪式开始”。
随之,外面应声响起九声烟花礼炮声。
邢长老喊:“师父升座!”
一位扎有金色腰带的弟子上前,搬一张系有红绸带的椅子放在八仙桌前方,并非是正前方,略略偏东一点。
蚁老雄纠纠的走上前,大马金刀坐下去,笑得一张脸像个金灿灿的太阳。
邢长老喊:“掌门升座!”
另一位弟子上前,再搬一张椅子摆于八仙桌前方。
黎掌门迈着龙行虎步,走到八仙桌前,四平八稳的坐进太师椅内。
掌门升座后,纪长老等人迅速挪步,以面对东方而站。
邢长老喊:“未进弟子进殿!”
接引正使应了一声,和副使各自牵起站台阶下的小娃娃的手儿,一步一步的登台阶,领未进弟子进大殿,再沿着红毯中心往前。
当正、副使引着未进弟子快至,一位弟子快速在蚁长老面前摆放一个有精美刺绣花纹的红缎面团蒲。
两使者把人领至蚁长老面前,松开小娃娃的手,后退半步。
等两位使者引着未进弟子至,邢长老才喊:“未进弟子,跪。”
乐善一揭袍子,端端正正的跪下去,听到主持仪式的礼官喊“未进弟子,叩首。”,咚一声一个头磕到地,再起来,再磕。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
叩首三次,小奶娃仍没停,一口气磕了九个头,才直腰来。
一般弟子拜师磕三个响头就成了,小徒儿一口气磕了九个头,蚁老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好好好,好孩子!”
邢长老唱“献师父茶。”
一个弟子端着茶送至,正使接过,再递给乐善。
乐善接过茶托,举过头顶,甜甜的笑:“请湿壶喝茶!”
蚁老笑容可掬,赶紧接过有富贵牡丹图的白瓷茶盏,开盖,喝了一口,说了一个“好”,把茶盏放在茶托里,伸手入怀摸出一个红包放茶托里,再伸手入怀摸出系有凤音殿信物碧玉凤尾竹的红绳,挂小徒儿脖子上,再亲手将小徒儿拉起来。
“乖徒儿,你是为师第一个弟子,也是关门弟子,衣钵传人,乖徒儿,入我门来,须记宗门戒律,其他万事都好说,唯一不能触碰的门规就是欺师灭祖,除了这一项门规不能犯,哪怕你把天捅个窟窿,为师也给你顶着,若你哪天做出欺师灭祖之事,为师在,必亲手处决你,为师若已不在世,宗门必倾全力追杀你,绝不容情,你切记切记。”
摸着徒儿的小脑袋,蚁老语重心长的训戒,门规有好多条,太长了,他就不一一念啦,只需将最重要的一点说明就好。
“徒儿谨记湿壶教诲!”乐善又卟嗵一声跪了下去。
“好孩子,起来吧。”小徒儿还是个娃娃儿,已经这般懂事识规矩,蚁老心中喜得无法形容,又一次亲手将其扶起来,再退回去坐着。
接引正使接过小奶娃手中的茶托,把蚁老给他徒儿的红封交给副使帮拿着,茶托交给侍茶弟子再去沏一杯茶。
邢长老又喊:“新进弟子觐见掌门。”
正使扶着小奶娃移到掌门面前,乐善听到喊跪的话,卟嗵跪下去,听到礼官喊拜,咚咚咚又是九个响头。
黎掌门笑得见眉不见眼,连连道“好好好”。
侍茶弟子又递上茶托,由接引正使递给新进弟子。
乐善接过茶托,恭恭敬敬的举高过顶向掌门师兄敬茶,稚声稚气的说:“请掌门喝茶!”
黎掌门可舍不得让小师弟久久的举着茶托,快速的接过茶盏,喝一口茶说了“好”,赶紧摸出一个红封连同茶盏一起放茶托里,再按规矩训戒,也只说了几句像“师兄弟们和睦相处”,要“尊师重长,爱护晚辈”之类的。
乐善端着茶托听完训戒,叩首一次,以示受诫。
训了话,黎掌门起身扶起小娃娃师弟,摸了摸他的脑袋,再坐下去。
正使又接过茶托,将红封交给副使,茶托递侍茶弟子们。
做礼官的邢长老喊:“新进弟子觐见宗门列祖列宗。”
蚁老、黎掌门站起来,分别以面对宗门先祖的方向立于八仙桌前的东、西两侧,有弟子快速移走两张椅子,并将一个团蒲移至正对着八仙桌中间的位置。
礼官喊“新进弟子进香”,有弟子递上放有香和打火机的茶托,正使接过茶托递给新进弟子拿了一柱香,副使用打火机给点燃香,再把火机和茶托传递下去。
礼官喊“新进弟子,跪”,乐善卟嗵跪下去。
立于一旁的蚁老,向宗门先辈们禀报自己某年某月某日收了某姓弟子为徒,今x年x月x日举行拜师仪式,携弟子某某于堂前叩拜先辈们,请先辈们在天之灵保佑其弟子成材云云。
他念完了祰词,邢长老才喊‘新进弟子进香’,乐善执着香伏拜三次,站起来,走上前去进香。
他个子矮,自然是够不着的,蚁老抱着小徒儿把香插于香炉,再放他落地。
乐善再次跪好。
黎掌门再以掌门之身份向宗门先辈们报说某某少时聪敏,机智异常,拜宗门某某为师,是为宗门第几代弟子,排行第几,今日于殿前受训,拜请宗门历代先祖训示。
他说完了一长段话,邢长老又喊:“新进弟子拜宗门列祖。”
乐善听到说拜,倒头就拜,咚咚咚就是九个响头。
小奶娃磕完头,黎掌门、蚁老等人眉开眼笑,邢长老眼底含笑,一声高喊“礼成!”
他唱了一声礼成,代表着拜师仪式的第一个步骤圆满完成。
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弟子们欢笑起来,齐声高叫:“恭喜师伯/师叔/师伯祖/师叔祖/太师伯祖/太师叔祖喜得高徒!”
蚁老笑得见牙不见眼,伸手抱起乖徒儿,怜爱地摸他的小脑袋和额头,看看有没磕伤,小徒儿很较真,磕头磕得额头都红啦。
拜师仪式第一道程序完成,但并不是全部,还有开宗祠祭祀,之后就是去拜海神娘娘和财神土地庙。
那两步稍后,紧接着是新进弟子见长辈。
弟子们飞快的摆好椅子,在八仙桌正前方摆二张椅子,黎掌门坐居中一个座位,蚁老坐东侧的椅子。
掌门与蚁老入座,弟子们又在八仙桌之西,也即是掌门的右手方排放椅子,一连摆了八张太师椅。
邢长老与健在师兄师弟们依次坐下去,他们是从掌门右手侧第二张椅子往西那边依次入座,空出了一张椅子。
侍茶弟子们准备就绪。
蚁老亲自牵着小徒儿的小手,先越过了空着的一座,走到了邢长老面前:“乐善,这是你邢师伯,你邢师伯排行十三,是十三师伯。”
接引使者立即接过一个团蒲放在邢长老面前,再接过侍茶弟子们递来的茶托。
乐善卟嗵跪下去,咚咚咚又是九个响头,接过茶托,高举过头顶:“请十三师伯喝茶。”
奶声奶气的声音,中气十足。
邢长老喜滋滋的接过茶盏喝了一口茶,将茶盏放回茶托,一边说着“好孩子”,一边掏出一只红封放茶托里。
他不训话,喝了茶,给了红包,这认宗门长辈的礼就全了。
接引正副使帮拿红包,递茶托换茶盏,拿走团蒲,移到下一位长老面前。
蚁老再介绍这一位是谁,排行第几。
乐善磕头,敬茶。
受了晚辈叩首的长老,喝茶,给红包。
然后再下一位。
蚁老带着小徒儿一个接一个的认长辈,乐善重复着磕头、敬茶、收红包、转移的过程,周而复始的重复了七次。
认完了七位师伯师叔们,蚁老带小徒儿回到掌门右手侧空着的椅子之前方,再告诉徒儿有哪位师伯师叔已逝,让他正式拜见已逝的师伯师叔们。
之所以先认健在的长辈,是因为已逝的那些人也在享受后辈香火的先祖之中,之前新进弟子拜宗门先祖时也等于拜了一次他们,所以认亲时先给活着的长辈们行大礼,再拜逝去的长辈们。
当蚁老说到已逝的大师伯某某,其弟子立即抱着师父的神位牌走到空椅子上坐着,代师父受礼,喝茶,给红包。
如果其人的弟子们已逝,则由其徒孙辈们抱师祖神位牌坐着代受礼。
受了礼之后,其弟子将神位牌放于八仙桌后的供桌上,再退开,当蚁老介绍另一位已逝的某师伯或某师叔时,其弟子再抱牌位代受礼。
蚁老介绍完了已逝的师兄师弟们,认长辈的一个环节也落幕。
拜师之后是认长辈,而不是认亲,因而也并没有立即认师兄和接受同宗的晚辈们行礼。
拜完了长辈,接着就是祠堂祭祖,蚁老携着小徒儿,和黎掌门老们率弟子们上祭品,前往祠堂祭祀。
魔眼小神医 第一百九六章
身为观音殿新进弟子家属兼观礼者,乐小同学全程当吃瓜群众,当拜师仪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结束,被请往观音殿的祠堂观礼,欣然前往。
观音殿的祠堂在西边,从第九进大殿出去,再从第八进大殿之西边小门出去,沿着建筑间的夹道走,共兜转了好几个弯,穿过了好几个夹道、胡同,才到祠堂。
祠堂是座有两进正屋与双横屋的大院子,进了路门的第一座正屋也即是主祠堂,供奉着观音殿历代先辈。
正屋是五间式的大型,中间没有间隔,是全通式,祠堂中央供奉着历代掌门的牌位,紧挨着掌门牌位的东侧摆着为宗派做出个重大贡献的长老们的牌位,掌门之西侧是嫡系弟子的片位,再之两侧是内门弟子与记门弟子等人的牌位。
观音殿祠堂摆放牌位的案台是台阶形的,依辈份最高一层往地面的方向排列,开派鼻祖的牌位几乎与大梁高度平齐。
不熟悉的乍听观音殿的派名,可能会认为是信奉佛教观音菩萨的门派,其实不是,它是正统道教门派。
其宗门起始于汉末年,始祖乃是一位信奉道教学说的女子,据传其人小字观音,她在世并没有开宗立派,只因教导了些徒弟,其理念与传承由信徒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后来信徒们自成一派派,奉其为始祖。
观音殿原名不叫观音殿,后来在某个皇权时代因当政者兴佛抑道,因宗派受打压,遂改其名,以始祖之小名为宗派之名,从而模糊了世人之眼。
观音殿传承了一千多年,历代弟子之总和有几万人,那么多人的牌位一座祠堂根本放不下,为了节约空间,大约是赵宗中叶之后期开始,每代弟子中的嫡传弟子、外门弟与记名弟子们分类各共建一块牌位,特殊贡献之弟子则单独立牌。
也即为所有嫡传弟子全刻在一块牌位上,所有外门弟子共刻于一块牌位上,记名弟子共一块牌位。
也因观音殿后辈们被迫之下想出的办法,得以省出大量空间,祠堂内仍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空着的。
案台上,观音殿的弟子们牌位林立如林,密密麻麻,足以令有官集恐惧症的家伙或者胆小的家伙看得毛骨悚然。
黎掌与元老们带领弟子们进祠堂大院,弟子们从中庭中一路往祠堂门口排列,祠堂正屋的门大开,内摆有神案桌。
抬着猪牛羊三牲与供品的弟子将供品摆桌上,黎掌门与元老们带着嫡传弟子们祠堂中,焚香,祭祰先祖们说后辈嫡系弟子某某于某年收了某某为徒,今带弟子回宗拜祖师,云云。
黎掌门与元老先向先祖牌位行了大礼,蚁老将写记了弟子名字的宗谱放在供桌上供奉,再让让小乐善进香、行大礼。
之后宗门弟子们全体向先祖行大礼,祭礼结束。
祭祀结束,有一拨弟子收了供品放回主殿的厨房,再去抬另一些供品前往海湾祭拜海神娘娘和土地神。
黎掌门与元老们率着其他弟子直奔葫芦海湾。
乐小同学权当自己是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与观音殿的弟子们同行,绝不多言,不是她高冷,而是蚁老曾说在祭祀礼全部结束前,需谨言。
多说多错,不说话最安全。
所以嘛,为了不致于无意中犯忌,乐小同学打定主意当哑马,全程不发一言,观音殿的弟子们说请移步,她就高抬贵脚跟着走,他们让站在哪,她就站哪。
黎掌门等人出了观音殿的建筑群,也与去抬供品的弟子们汇合,一队人马不坐车,全部步往前往海湾。
队伍的速度不快不慢,约半个钟后抵达面海的海湾。
而在前往海湾时,观音殿有几位弟子风尘仆仆的赶回,还没进宗门建筑群,扔下行李,追上了队伍。
观音殿一行人先祭拜海神娘娘,仍由掌门和蚁老做祭祰,言明收了某某弟子,特带其拜娘娘,祈祷娘娘佑其弟子在水陆两地平安,不受水患之忧。
之后,乐善以大礼参拜海神娘娘,再与同宗上下一员共参拜一次。
祭礼完毕,再前往财神庙祭祀财神和土地神。
祭祀了财神庙,也预法着拜师礼的所有祭礼仪式结束,余下的仅只是认同宗一个环节,那个环节不是拜师仪式中的正式环节,是属宗门内部的规矩,因此,也代表着拜师仪式圆满完成。
为了保证在吉时内完成仪式,每个步骤都预定了多少时间,因而当祭拜完财神和土地神,距离九点只差十分钟。
巳不祭祀,所以仪式赶在九点前完成。
仪式在吉时完成,黎掌与元老们心情愉悦,当走出财神庙,观音殿的弟子们一改严肃的表情,瞬间便活跃了起来。
掌门师侄抢走了自己的乖徒儿,蚁老飘到乐家小丫头身边,管不住手,伸指戳小丫头的脑袋:“小丫头,你这个发型,啧啧,共十二个环,你梳头时手累不?”
黎掌门与众弟子们笑看蚁长老去惹小姑娘。
“不累,我还可以梳更多,梳个三十几个环个都不在话下。”乐韵双手袖在大袖子内,一板一眼的答。
当初在东辰某帝国皇家别院时,绣娘们帮她梳头,整得最凶残的一次是共在她头上绾了六十六个环,环环相叠,环环相垒,以至于如果连头发高度也算,她身高足足有一米九几。
那种发型的环才叫多,那种密集的程度能逼死密集恐惧症者。
据说,那还不是极限,绣娘说曾有一位皇妃以发美而闻名,绾过百环髻,美艳至极。
不知道百环髻有多美,反正,乐小同学是不敢问津的。
蚁老“哟嘿哟嘿”的狂笑,又戳小丫头的凤钗头饰:“小丫头,你戴这么多东西,重不重?这凤钗是什么整得,挺漂亮的。”
“回答第一个问题,还不算重,头饰总重约七斤六两,回答第二个问题,凤钗是文甲壳。”乐韵让自己淡定,不计较某老越来越得寸进尺的戳脑袋的动作。
文甲即玳瑁的别称。
“难怪,总感觉它不一样,这么闪闪发光,一定是老古懂。”蚁老兴致勃勃的研究小丫头的凤钗,就只差没去摘下来把玩了。
乐韵翻个白眼,不理他,几秒后,朝着与隔着之间隔着两个人远,被黎掌门抱着却一直望着自己的弟弟喊:“乐善。”
小丫头张口喊乐善,蚁老嗖的收回大手,讪讪地搓搓手:“小丫头,告状是小孩子才有的行为,你不是小孩子了哟。”
看着蚁长老作死的众弟子个个乐不可支,蚁长老明知小姑娘因为个子问题不喜欢被摸头,蚁长老还明知故犯的去惹她,简直不知该说他啥好。
“你老管我叫小丫头,说明我还很小。”乐韵笑咪咪的答了一句,看到弟弟朝自己伸手,快步跑前,从黎掌门手中抱过软萌萌的弟弟。
黎掌门原本想自己抱小师弟回宗门的,看小师弟经一系列的拜师仪式后,额头都红肿了,也露出精神恹恹的样子,所以当小师弟朝他姐姐张开双手,他赶紧将小师弟让小姑娘抱走。
接过弟弟,乐韵都顾不得其他,从袖子里掏出手帕帮弟弟擦了擦额头,再摸出一只指肚大的药瓶,弄些药给抹在红肿的地方。
在仪式中磕了百多个头,又从这里转移到那里,哪怕乐善比同龄小孩子智商高,身体素质好,毕竟才三岁,也被整得晕头转向的。
他懂事,被掌门师兄抱着,努力的强打着精神,当回到姐姐香喷喷的怀抱里,再也不假装坚强了,软软的趴在姐姐怀里,把脸贴在姐姐颈窝里,有气无力的喊:“姐姐~”
“乐善真棒,自己坚持完成了仪式哦,是个坚强的小小男子汉,帅气又聪明的小男子汉,让姐姐香一个!”抱着快累坏的宝贝弟弟,乐韵侧脸在弟弟脸上吧唧吧唧亲了两口。
也万分庆幸自己只给弟弟内定了蚁老这么一个师父,若是帮弟弟选了几个师门或家族,弟弟得一家一家的去拜师,磕头就得磕破头。
所以,她决定若无必要,她不再给弟弟找其他师父了,除非弟弟自己喜欢,或想学谁家的功夫。
心疼弟弟的乐小同学,左手抱着弟弟,右手探进左袖子里摸出用帕子包着并裹了油纸的糯米桂花糕给宝贝弟弟吃。
拜师仪式六点后开始,到近九点才结束,共历时两个多钟,乐善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光了,他的小肚子都饥扁啦。
闻得到熟悉的桂花糕香味,乐善精神一振,支起脑袋,就着姐姐的投喂,小口小口的咬糕点。
他吃得很文雅,也因为肚子饥扁了,速度很快。
观音殿众元老和黎掌门闻到香味,再看到小乐善在他姐姐怀里吃东西,终于恍然大悟,乐善饿了!
他们是成年人,一天不吃也没什么,小乐善还是个奶娃娃,早上没吃早餐,又折腾了那么久,哪有不饿的。
他们有太久没有照顾小奶娃,所以都忘了怎么照顾小孩子!
蚁老:“……”他真没想到小徒儿会饿肚子那茬儿!
魔眼小神医 第一百九七章
乐善吃了两块软糯甜美的桂花糕,仍没饱,也没好意思再问姐姐要吃的,自己拿过手帕擦嘴。
他不说,乐韵看得出来啊,又在袖子里一阵掏,摸出裹着油纸,用手帕包着的糕点,让弟弟继续吃点心。
乐善开开心心的开小灶,又吃了两块点心,也安抚住了饿扁的小肚肚,窝在姐姐怀里当乖宝宝。
黎掌门心疼娃娃小师弟,怕他晒着,怕他饿坏,回去时候加快脚步,是以小跑的速度疾行,以致只用二十来分钟即跑回镇。
回到镇子里,走进观音殿的建筑群居,在快到中心的建筑时,乐韵跟黎掌门说了一声,先回蚁老住的小院一趟。
黎掌门等人没有任何意见,他们也想建议小姑娘带小乐善先回小院吃点东西,小姑娘提了,他们哪有不赞成的,与小姑娘分开走,他们走回正院的那条主道,先回大院主殿。
蚁老理所当然的跟着小丫头,抄近道回到他住的小院,他以为小丫头回小院是想让他乖徒儿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谁知小丫头把他小徒儿交给他,她回房间去抱了一只箱子就出来了。
“小丫头,你这是干啥?”他老人家表示不懂。
“等会你的师侄孙辈要给你小徒儿磕头,你不会想让你小徒儿一毛不拔吧。”乐韵又想翻白眼了。
“不用打赏啊,你以前已经赠了丹药。”蚁老目瞪口呆,哎呀,小丫头不会是抱着一箱子的赏钱吧?
“以前是以前,今天是今天。”乐韵抱着大箱子,越过蚁老,率先跑路。
还处于懵呆中的蚁老,抱着小徒儿追出门,追上小丫头的脚步,欲言又止,他倒是想问小丫头为他小徒儿准备了什么礼物赏给小辈,又不好意思开口哪。
黎掌门带着众弟子回到主院,重新布置主殿,很快便布置一新。
大殿朝门的一方的八仙桌前一排三张坐椅,在离八仙桌很近的东边朝西摆一张椅子,而西边朝东的地方也摆了七张椅子。
在红毯两侧距红毛约一米远的地方,也各摆两排椅子,椅子面朝中间的方向,形成面对面阵列式,椅子之后方留空。
收拾好了,黎掌坐在八仙桌前方,偏东的两张椅空着。
邢长老等人坐在面朝东方的一排椅子里,依排行的大小,由里向外坐,邢长老坐在最近八仙桌的那个位置。
掌门与元老们入座,众弟子们也入座,第二代嫡传弟子坐东侧座的第一排,第三代嫡传弟子坐西侧座的第一排,之后,第四代第五代当中的精英弟子们坐东、西两排座的第二排座,其他弟子除了还有任务的弟子,俱立在东西两排座椅之后方。
殿门外有弟子守着,当看到小姑娘抱着个大箱子从侧门进大院,两位弟子飞奔着迎上去,帮抬大箱子。
蚁老怀抱小徒儿,陪同小丫头穿过空置着的庭院区域到东边抱厦的柱廊下,再转至主殿的柱廊下,到正殿大门外再进大殿。
猜你喜欢